小聚散文

请欣赏小聚散文(精选9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小聚散文1:回首吴天明

文/商子雍

去年年底,和朋友小聚,事后,书法家马治权传来几张照片,其中一张是我和吴天明、摄影家柏雨果的合影。顺手写了一篇题为《餐叙》的短文,和照片一起,挂到了我的新浪博客上。3月4日下午,和文史馆的几位老先生相约,先是牌叙,继则餐叙,回到家已是傍晚7点多。上网搜新闻看到:“着名导演吴天明因心肌梗塞,3月4日上午在家中辞世,享年75岁”,脑海顿时一片空白。

我和吴天明没有任何私人交往,不过,同在文化圈子里谋生(说好听一点儿,“谋生”二字也可以换成“做事”),难免有时会不期而遇。如今,吴天明已经走完了他的人生路程,从“有限”跨入“无限”。面对着媒体上连篇累牍的赞扬声,我倒是愿意相信这位杰出的艺术家绝非完人,也肯定会有人不怎么、甚至特别不喜欢他。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在就任西安电影制片厂厂长的仪式上,吴天明慷慨陈词:“我们厂里有三种人,其一是猪,偷懒不干活;其二是狗,啥也不干就知道胡咬;其三是牛,默默无闻地干活。我当这个厂长,要做的就是:杀猪打狗养牛。”吴天明的演说,话糙理不糙。旁观者也许会说:把话说得柔和一点儿、婉转一点儿,不是更好吗?的确如此。但吴天明如果柔和、婉转地说话,也就不是有血有肉有个性的吴天明了。古今中外特别有本事的人,说话办事可能多少都会有点儿异乎寻常之处,吴天明显然也是如此。

但不管对吴天明是爱、是恨,他的成就,怕是谁也无法抹煞。我曾应邀为《长安憨人——吴三大传奇》一书写序,里面提到了吴天明:“我一直认为,吴三大其人,绝不仅仅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他和陈忠实、赵季平、吴天明、王西京等人一样,也是改革开放以来西安、乃至陕西的一个重要文化符号。”现在看来,这样评价吴天明,也许还不是十分到位。请想一想,西影作为新中国成立较晚的电影厂,“文革”前出品的影片中,好像也只有《桃花扇》还算可以!但吴天明主事以后,短短几年,《人生》《老井》《红高粱》等优秀影片接二连三地登场,使得西影厂当之无愧地成为龙头老大,在世界影坛上也风光无限,吴天明在中国电影史上的地位,亦由此奠定,张艺谋、巩俐等也是就此脱颖而出。吴天明在中国电影史上书写了一段后人无法复制的辉煌历史。那时的吴天明,真可谓如日中天,威风八面。

然而,这一切,却在吴天明50岁时戛然而止,其时吴天明一度滞留美国。吴天明的志向是拍电影,人生以及艺术经历,又决定了他只适合在中国拍电影。这样,对吴天明这么一位艺术家来说,就算美国再好,又有什么意义!在和吴天明的有限接触中,我从来不打问他在美国的情况。因为,一个志存高远、身怀绝技,又正值自己事业巅峰期的艺术家,在异国他乡靠卖饺子、卖音像制品维持生计,其境况我不曾经历过,却完全能够想象得出。几年过去,吴天明回国,但以前在西影厂得心应手地进行艺术创造的良好环境,已经荡然无存了。再加上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后,中国的电影迅速商业化,对这种变化,吴天明可能也很不适应。不过,“吴天明”这三个字,在商人的眼里,还是价值不菲,于是,就有了吴天明出任什么公司的什么什么的消息,被诸多媒体广为传播。只是,需要用他的名字扩大影响、招商引资(当然,这是一种正当的行为),却不等于也支持吴天明拍他想拍的那种电影。拍电影和写文章不一样,写文章是个体劳作,几乎不须投资,只要想写就能写;而拍电影,则必须有大笔资金投入和庞大团队配合,否则导演本事再大也一筹莫展。就这样,有志向、有能力的大导演吴天明,到死也不曾续写(更遑论发展了)他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所拥有的辉煌。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晚年的吴天明,只能空怀千里之志,而无法奋马扬蹄、纵横驰骋了!

吴天明辞世后第三天的晚上,我和在西影厂供职的着名作家莫伸一起喝茶,当然要说到吴天明。莫伸说:“天明就是想要续写他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辉煌,他也有这个能力,但急功近利的商人不理睬他,要规避风险的那些官员也不支持他。天明心中的痛苦和愤懑,谁知道!”说到这里,我和莫伸都不禁唏嘘叹息!

告别莫伸回家,久久无法入睡。站在阳台上眺望夜空,我在心中对吴天明说:“吴老师,您已经够可以了,安心走吧!”在遥远的天际,彷佛看到了吴天明那张满是纠结、少有笑意的面孔,他仰天长叹:“我不甘心啊!”

吴天明已经渐行渐远,成为历史人物,但相信还有不少人会不时转身回望,向远行的他投去深情目光!

小聚散文2:墨雅舍小聚

文/疏一影

戊戌秋深,重阳将近,一墨雅舍,吾及江淮墨客、一墨、浅浅有幸恭请吴世清、胡荣元二老,半日小聚,饮茶谈诗,莫不畅怀。当其日也,细雨迷蒙,西山缥缈;谈笑晏晏,闲情适然。恬淡之乐,复何如耶。

一墨雅舍,精致素淡。数幅字画,皆其自书;几架图书,多涉佛医。厅堂文竹袅娜;房中古琴横列。笔架霜毫,长案布宣,颇远世俗之尘,自溢书卷之气。几本绿萝,翠叶竞秀;一线檀香,芳沁满怀。其地也,难闻闹市车马之喧闹,隐约似有林泉之幽唱。一盏清茶,两盘鲜果,几样时蔬,怡然自足!无鱼肉之奢靡,绝烟酒之尘踪。陶然清淡之间,独步田园自在之趣!

吴、胡二老,年已耄耋,诗坛耆宿。其诗灵思泉涌,古雅豪迈;其谈言语爽利,博古通今。二老为人为诗,实后进楷模,吾不胜景仰之!日常多忙,纵有会聚,无奈时匆。能于微信、诗刊拜读二老大作,得其训诲,吾之幸也。似今促膝长谈之机缘,何其难遇哉!思吾等评诗谈词,虽无大吕之高调,颇起丝管之雅韵,随情率意,莫不融融。侃侃之间,不觉时间飞逝,起身辞行,已是夜色深沉、天地倶静。

当今诗坛,异彩纷呈。潜心研炼,自出机杼者实多;附庸风雅,哗众取宠,亦不乏其人。然人阅历各异,禀赋有别,况于诗词乎?如二老者,穷一生而耽于诗者,鲜矣!甘作人梯、奖掖后学、诲人不倦者,鲜之甚矣。

我等四人,年岁参差,因文相逢,而与二老,更忘年之交。二老不以我等浅陋,借清茶素肴,纵论诗学、攀谈掌故、欣悦合影,纯然忠厚,长者之风范矣。其诗也博奥,其人也豁达,于我等而言,半日小聚,岂止三年书斋之益耶?

其情难忘,略为记之。

小聚散文3:我爱广场舞

文/王晓

女友小聚,周姐说:昨晚看到你了,图书馆门口。她不说看到我做什么事,其他姐妹就盯着她嘴看,等下文。她怕我不好意思,没说下半句。我懂的。于是我向姐妹们主动坦白,我跳广场舞了,向中老年妇女行列跨近一步。

在我们这个小城,在我这个年龄段的朋友圈里,跳广场舞还真是闲暇的中老年妇女娱乐健身的方式。我的同龄人要不去健身会所练瑜伽,带私人教练的那种;要不去游泳馆游泳,早晨6点30分的金卡会员。哪个像我,跟着一群享受天伦之乐的人在露天广场瞎蹦跶。刚开始,我也是有心理障碍的,天天从她们身边经过,看她们一个个跳得欢、扭得乐,想加入又担心熟人遇见不好看。

那阵子,我的颈椎疼得我上蹿下跳不安神,针灸、牵引、推拿、倒走什么都试过了,帮我推拿的按摩师是我的好朋友,他说推拿是能缓解一时,要根治必须坚持锻炼。我说打羽毛球行吗?行。可打羽毛球要约人,得两人都有空才行,这不现实。跳广场舞行吗?也行的。我想试试。第一天羞羞答答地去,在树影里,跟着前面人比划。冷不丁有人叫我,吓得我又往黑地移了移,肩膀被人拍了,原来是过去的一位同事,退休了来锻炼,家很远,天天骑车来,精神状态、身材都好,像四十刚出头。听我说颈椎犯病的痛苦,主动承担督促任务,看我不来就打电话。从此,我就在广场上越跳越欢了,缓解了颈椎痛,消散了烦心事,结交了新朋友,拥有了好身体。单位7月份体检,只有我一个所有指标都合格,着实令大家羡慕。

我们这个点,除了靠家近、人多,舞新、歌好听,是我愿意来的主要原因。发起人是一位四十多岁的女士,人称徐老师,后来徐老师因为身体状况不能来跳了,就由其他三姐妹领舞,听说每个舞都是她选的,她偶尔也坐丈夫的车来舞点看大家跳,有比赛更是热心帮大家网购服装。

渐渐地发现年轻的面孔越来越多。看来,大家都认识到健康才是最重要的。患乳腺癌的32岁女博士于娟说过一句话:“我蛮希望很多人能够看到我的悲剧,然后去更改他们的走向悲剧的这样一个方向,重新去审视健康,重新去正视真正的生活是什么。”这句生命临界点的感悟其实可以推而广之,如一记警钟,给我们很多启迪和思考。

小聚散文4:雪夜小聚

文/宝在江湖

夜晚,冒着寒风,几个好友相聚于一家火锅店。

半空中吊着仿古的八角彩画灯笼,散发出柔和的灯光,墙壁上挂着四方的装饰画,略一打量,其中一幅赫然是梵高的《向日葵》,金黄色的花瓣令人眼前一亮,心中也泛起温柔。大堂中间“栽”着一棵梅树,树上千朵梅花,自有别样风骨,正和当前季节。无论是伪造的自然风光还是真实的人文氛围,都使人赏心悦目,心情舒畅。

菜肴上齐,大快朵颐,风卷残云,好不舒畅。

好友们海阔天空狂聊一番,上至国朝政治,下至风土人情,远至悠久历史,近至当下新闻,无拘无束,像自由自在吹拂的海风,完全放松。笑声从我们见面就没有停过,我怀疑这一个晚上的笑声是否远多于过去一个月的。

饭天天都吃,朋友却不能天天都聚。饭开不开心我们无从知道,吃饭的人开不开心我们明知。聚会吃的不仅仅是食物,更是一种久违的感觉,喝的也不仅仅是酒,更是一种年少的奔放与轻狂。没有轻松和畅快的感觉,聚会难逃失败二字。没有朋友间调皮的揶揄,没有发自真心的鼓励,也没有惊动四座豪爽开朗的大笑,更没有浑然不觉时间已悄悄度过的惊讶,这样的聚会岂不是失败中的失败?

穿梭于栉次邻比的高楼大厦,游玩于坚固厚重的都市森林,呼吸着躁动不安的空气,造就一颗颗躁动不安的心。哪里去安放,没有人给出绝对正确的答案。一条条路随意横在眼前,弯弯曲曲,通向未知的渺茫的明天。一个人走路,太多的凶险和怅惘,结伴而行,纵是虎山狼谷,也无所惧怕。

纯真的友情值得所有人珍惜。一个因为平凡而忽视身边真挚感情的人是可悲的,一个追逐权财名色而忘记情为何物的人是可怜的。

我喜欢和好朋友的聚会。不知不觉近三个小时过去了,我们却聊兴正浓,意犹未尽结束聚会。

出门来,但见地上一层薄薄的雪,老天带给我们一份惊喜的礼物,空气冷而鲜,让人忍不住贪婪吸取。天上皓月当空,两三点星闪亮,远远俯视着我们。走过街道,高瘦的电线杆挑着路灯,一层黄昏色的灯光温柔地照在街道上,路旁的树挺拔着矮胖的身躯,数个枝条峥嵘参天,充满力量。树干表面覆盖薄雪,延伸至远处,连贯起来仿佛神秘的雪的丛林。

于如此安静美丽的景色间,踏雪而行,也是人间一大乐事。不由想起白乐天的一首诗: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同样的冬夜,一千多年前的白居士有没有等到好朋友把酒言谈,共诉衷肠,我们不得而知。我却度过了一个酣畅淋漓、回味无穷的寒夜。

雪夜围炉话当年,畅叙友情在今朝。

小聚散文5:愚人节里 你愚谁

文/翟杰

朋友小聚,七嘴八舌,聊起了愚人节的话题。有人笑着说:“咱们都谈谈各自愚人节的难忘经历吧!”众人皆点头赞同。

一位女性朋友说,自己当年被两个男生同时追求,为了博取她的芳心,今天这个给她送花,明天那个接她下班,两人极尽殷勤。愚人节那天,她在家里分别给两人发去了短信,说半个小时后,在咖啡馆见面。短信发完,她便半躺在沙发上幻想两人知道上当后的尴尬样子。墙上的钟表滴滴答答地走着,她看了看,时间已经过去近一个小时了。此时她的手机忽然响了起来,对方问她人在哪儿,她狡黠一笑,调皮地说:“骗你呐,我在家呀,你也不看看今天是什么日子,笨!”短暂的停顿之后,对方轻声地说:“我知道今天是愚人节,可是我宁愿上当,也不会让你空等……”朋友说到这里,深吸了一口气,告诉我们,这就是自己当年嫁给他的理由。

一位朋友说,那年,单位里分配来了一个小伙子。因为刚参加工作,正是踌躇满志、干劲儿十足的阶段。为了给大家留下一个好印象,小伙子总是起早贪黑,拼命工作。那次,小伙子用了将近半个月的时间,精心策划了一个文案,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清晨,郑重地交给了自己。过了几天,他给小伙子发去了一条信息,说策划创意做得非常好,决定施行。小伙子高兴极了,一阵风似的跑进他的办公室。没等他说话,对方就开始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看着小伙子一脸的认真,他终于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之后,他拍着对方的肩膀说,那个文案自己还没来得及看,今天是愚人节,开个玩笑。见对方一脸的尴尬,他心里突然有些不是滋味。

又一位朋友说,去年愚人节那天,他给亲人和朋友分别发去了一条自己生病住院的短信。结果没过多久,有人开始打来电话询问详情。听着电话那端焦急的声音,他扑哧一笑,成功了!他边摆弄手机边为自己的恶作剧兴奋不已。忽然他发现,自己的母亲竟然连个短信都没回!知子莫若母啊,看来自己的小伎俩在母亲那里是过不去的。大概过了半个多小时,就在他已经忘记了这件事情时,手机忽然响了,拿起一看,是母亲打来的。接通后,他还没来得及说话,电话那头就传来老人一连串关切的询问:“怎么回事?现在怎么样了?刚才我没看到短信,我正在去医院的路上,你住在哪个病房……不要怕,妈这就到!”忽然,他感觉自己的嗓子里像被什么东西卡住似的,怎么也说不出话。

几位朋友说完,众人均陷入了沉默。那时我们才深深明白,不管在何种场合,不论以任何名义,有些人是不能“愚”的,因为他们每时每刻都紧绷着一根爱你、在意你的弦,一呼即应,一触即发。

小聚散文6:生活与工作

文/张梅英

同事小聚后,与菲一同打车回家。车内播放着歌手张宇的歌曲,声音沙哑,带着经历了世事沧桑后的伤痛与深沉。一直喜欢张宇的歌,从最初的《月亮惹的祸》,到后来的《用心良苦》。喜欢不仅仅是他的声音,更是能听懂他歌词中所表达的内涵:“我承认都是月亮惹的祸,那样的月色太美你太温柔,才会在刹那之间,只想和你一起到白头……”“春已走,花又落,用心良苦却成空”,他用歌声真实地诠释了爱情和人生。

便与菲聊起张宇。我说,一直喜欢张宇,这样的歌声使得夜显得很苍凉。菲说,如若找个张宇那样的男子做爱人,定会是幸福的。他们夫妻恩爱,妻词夫唱……

说此话时,菲正值青春,恰是寻郎待嫁的年纪。

话至此,出租车师傅或许听不下去,突然插话打断了她:“这些不过是你们追星族的梦想吧?其实炫目的光环背后,明星的生活是很混乱的。喜欢他的歌就听听,真找那样的人结婚大可不必。”出租车师傅一顿抢白。

菲解释说,她想表达的是找个张宇那样对家庭负责的男人。

出租车师傅对菲的话置若罔闻,依旧喋喋不休地说着明星混乱的私生活。

为了给菲打圆场,我说,其实明星们的私生活混乱是可以理解的,他们为了拍一部戏,几个月,甚至一两年朝夕相处,尤其那些演夫妻的,要想演得真实必定投入,像夫妻一样生活,年纪轻轻地,天天耳鬓厮磨难免不会日久生情。

“呲。”出租车师傅一脸不屑:“什么日久生情。你也甭给他们遮掩,演戏是他们的工作。就像你们上班一样,办公室有美女也有帅哥,大家可能几年十几年几十年地相处,不能都像他们一样闹绯闻吧?”

出租车师傅的一席话使我陷入了沉思。

是呀,生活就是生活,工作就是工作,两者断不能混为一谈!

演戏是演员的工作,就像农民种地、工人生产一样,即使再投入,那只是个工作的地方,完了总得回归家庭。

不在工作的戏中纠结,抵御住花花世界的诱惑,生活中才不会偏离方向。

曲一终,人就散。让生活与工作各自回归。

若论不满足,那只是你的心甘愿放纵。收住自己的心,一切便安好!

如此,美好才能继续美好。

小聚散文7:豌豆花开

文/李瑞华

昨晚和朋友小聚,在电视台下面的小街上,找了家能在网上订餐的川味饭馆,据说能打折优惠,环境也好。果然,就像朋友介绍的那样,环境清新,装修考究,真真是一所就餐休闲的好去处。点餐时,我看到柜台架上那绿绿的苗苗,很是养眼,娇嫩透明的,遂问老板这是什么苗,老板说,是豌豆苗。可以凉拌着吃,可好着呢!来一份?好!待菜上齐,果然那豌豆苗真的很入口,青青脆脆的,香中带甜,令人口中生津,大开了胃口。看着这盘豌豆苗,我不仅想起我的老家,想起老家家东那块自留地里麦垄间的豌豆来……

记忆中的豌豆,是常常在麦地里间作套种的,不知为什么。豌豆秧总会缠着麦杆自然惬意地生长着,神情恍惚中,我似乎又见那豌豆花亲切地开在我的眼前……豌豆花开,是我们家乡原野最美丽的时节。村东一望无际的麦田,像接天盖地的绿色地毯;仲夏的熏风吹来,正在灌浆的麦穗儿在风中摇晃,又像碧波粼粼的绿色海洋。与小麦混种的大豌豆,此时青青的豌豆秧蜿蜒伸展,攀缘向上,和齐腰深的麦棵几乎一般高低。盛开的豌豆花色彩斑斓,红的、白的、紫的、粉红的,像满天的星星那么繁密,洒落在散发着清香的麦田里。家乡的麦田,是我童年的伊甸园;麦田里豆荚般的豌豆角,就是我童年的人参果。

这些时日,总有些困顿,我感觉是想家了。因工作需要,我搬到离家不算太远的一个小县城来住了,时间久了,打拼职场,照顾家庭,竟然感觉很累很累。有时候就想,我像极了那飘忽不定的蒲公英,随着这小城陌生的风,把我吹得没有了方向……就感觉,其实,老家才是生我养我地方,那里才是我真正的根。夜深人静,我常常在城市的鼾声里醒来,想起我遥远的村庄,想起我的李氏宗祠,想起那片散发着泥土清香的豌豆花。许多时候,我试图把记忆拉回到从前的日子,重新回到那开满豌豆花的庄稼地,在春天的原野上寻找童年的梦影,我曾经无数次在城市的走向里迷失,但我从来不会在我的村庄迷失,尤其是我熟悉的田野和那片逝去的豌豆花。

也许在今天的乡村,许多人已经看不到那久违的豌豆花了,但记忆里的豌豆花对我来说是那样的清晰。我是一个在农村里长大的孩子,对豌豆花有着太多的美好回忆,时间愈久,那流淌在生命深处的豌豆花愈加弥香。那些豌豆花就像一个个文件夹,收藏在童年的软件里。

从记事开始,我总是在春天沿着豌豆花的流向从村庄走向学校。那时,农村的庄稼地里种了许许多多的豌豆,从冬天播种到夏天成熟,豌豆秧与小麦一起成长。春天来了,浓密的豌豆秧一片青葱,每一棵秧苗上都长满了枝枝杈杈,每个杈上又长出许多花苞,春风一吹,那些花苞便张开了笑脸,有白色的,有淡紫色的,还有红色的,粉红色的,豌豆秧的顶部还长了许多毛须须,那些毛须须在阳光的照耀下生长得较快,一天一个样子,茂盛的豌豆秧枝蔓缠绕,放眼望去,田野里到处都是盛开的豌豆花。

那时候,每个生产队里都有一到两个看护庄稼的人,他们的责任心都很强,一天到晚精心地守护着那些青青的豌豆秧,唯恐牛羊糟蹋。常常看到他们踏着湿漉漉的草丛从豌豆地边走过,他们精心呵护着那些正在生长的豌豆秧,走在豌豆地边,我心里总是蠢蠢欲动,趁他们不在的时候,我们这些淘气的孩子就会揪几片嫩绿的豌豆秧放进嘴里,嘴角吃得发绿也满不在乎,那感觉就像是在品味大自然的美味佳肴。

穿行在纵横交织的田野,我用一种欣赏的眼光审视着那些熟悉的豌豆花,就像审视一篇关于大自然的杰作,田野里彩蝶飞舞,蜜蜂嗡嗡地叫着,整个豌豆地像一片花园,散发着泥土的清香。我沿着窄窄的田埂一路走来,在绿幽幽的豌豆地里,看见许多豌豆花向我微笑。我站在田野边的小路上,像一个检阅千军万马的将军,看一朵朵豌豆花向我致敬。

与田野里的油菜花相比,豌豆花好像十分的柔弱,它们一个个羞羞答答的,或谦卑、或忍让地掩隐在那一片片绿意盎然的大麦丛中,显得是那样的淳朴自然,看不出有丝毫的矫揉造作,淡然从容地绽放在春天的田野。麦子开始沿花的时候,豌豆花渐渐少了起来,豌豆角挂满了秧苗,有长角的,还有扁角的,长角的皮比较薄,籽粒饱满,产量较高,而扁角的皮比较厚,吃起来口感好,但没有扁角豌豆产量高。豌豆吊角的时候,无论看护庄稼的人怎样看护,还是少不了被人们偷摘,尤其是我们这些淘气的孩子,放学后偷偷地溜进豌豆地里,一会儿工夫就就把书包塞得满满的,然后,怕被人看见,索性躺在麦垄间,摘吃着那甜甜的豌豆,直到过足了瘾,才心满意足地背着书包回到家里,那时候真是小孩,根本不会因为偷摘了生产队的豌豆角而愧疚。

记得有一次放学回家,母亲给我蒸了满满的一锅豌豆糕,刚掀开锅,一股浓浓的豌豆花味向我飘来,我狼吞虎咽地吃着,一口气吃了几大块。母亲看我吃得那么开心,就对我说,剩下的都拿到学校里吧,让你的同学也尝尝咱家的豌豆糕。对于一个学生来说,那时能够饱食一顿豌豆糕,心里也是挺满足的。

参加工作后,也尝遍了各种各样的山珍海味,但很少再吃到妈妈蒸的豌豆角,也很少见到村庄边缘那姹紫嫣红的豌豆花了,豌豆花成了我梦中的一道风景,远远地飘逝了。每到豌豆花开时节,我总会想起妈妈的豌豆角,想起原汁原味的乡村生活,那是生命中一段美好的时光。

如今在城市餐桌上吃到的豌豆苗,在菜园里看到的豌豆花,怎么也没有那大片大片的田野里生长的豌豆花有味道了,许多乡下人也开始以吃豌豆苗为时尚,鲜嫩的豌豆苗再也没有了泥土的芳香,没有了田野里的质朴。在一个被金钱物化了的社会,许多人再也没有心情去种植豌豆秧了,因为豌豆花已不再属于乡村,不再属于我的李家宗祠,就像乡村那些正在消逝的事物一样,豌豆花正在淡出人们的视线。

曾经,我以我的村庄拥有许多的豌豆花而自豪,曾经,我以看到那遍野摇曳着淡淡清香的豌豆花而欣慰,而今我只能在记忆里打捞那飘逝在岁月深处的豌豆花了,身居浮躁的城市,我时刻记住我是一个乡下人,因为梦想还在,因为纯真还在。

豌豆花开,芳香溢满心怀。那些有关豌豆的故事,就如亘久的星辰,撩拨记忆深处的温馨……

小聚散文8:秋天的雨夜

文/吴丹

今晚,和Mike先生小聚,主随客便,喝了些墨西哥龙舌兰、德国黑啤之类五花八门的酒,不觉有些微醺。走起路来,有点阿Q飘进土谷寺的感觉!

回到家,走进铁皮搭建的棚子。照例的打开灯,照例的翻翻书。灯却朦朦的,书也润润的。衣臂上,光下小小的亮点,如一粒粒的明珠,原来,下雨了,而我,竟在不觉中沐浴了秋天的雨!

雨,淅淅沥沥,好像已经大了起来。头顶上,雨点敲打着铁皮,叮叮咚咚的,像手鼓,低沉的是来自鼓心,清脆的是来自鼓沿,节奏分明,高低有序,韵律精妙。和着窗外雨打芭蕉的扑扑声,雨打梧桐的嗵嗵声,还有那痴痴不倦,越鸣越精神的秋虫之声,好一曲秋天雨夜的交响乐,煞是好听!

润润的微风里,好似有幽幽的、甜甜的桂花的香。我感觉桂花仿佛已经开过,难得是残存的几枝,在这雨天的夜里,不甘被雨打去,为今年的秋天,作最后的装点吗?或是早前繁盛的桂花的香,充满了整个秋的世界,于是有隐在角落里的,趁着这雨天的夜,偷偷地溜出来,寻找这中秋的月影吗?我正在寻思这桂香的源,耳边好像又响起了一首歌的旋律,那不是《垄上行》?我不禁轻轻的吟了起来:“我从垄上走过,心中装满秋色?”,我又深深的吮吸,终于觉到,这香,来自我的缀满明珠的袖里,不!应来自于我的蒙满尘灰的心里!

雨还在下,可是我却全然的醉了!

醉在酒里!

更醉在秋天的雨夜的梦里!

小聚散文9:自己的方向

文/张正

朋友约晚上小聚,聚会的酒店我不是很熟悉。我照例要问清楚,酒店在哪条路上,门朝哪个方向。

晚上,找到了那条路,我却怎么也找不到想象中那个朝向的酒店,在电话中反复询问,朋友都有点不耐烦了。这时,我突然意识到,我把方位搞错了,酒店门前这条东西走向的路,我认为是南北走向了。

这样的错误,我已不止一次犯过。我明白原因所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从乡下来这座小城读高中,当时,小城只有一条主要道路,南北走向。于是,我先入为主,认为天下所有的大道,都是南北走向,不管大城市、小城市,一走就犯晕。

奇怪的是,方向感发生了差错,我却很少走错过路,包括开车,只要是我去过一次的地点,下次一定能轻车熟路找到。这又是为什么?很简单,我是将错就错,在头脑中构建了一套错误的方位系统,我完全按照这个系统执行,走自己的方向,结果也能“歪打正着”。

世间有些事情,不是轻而易举可以贴上对与错标签的。就说那个许多人耳熟能详的南辕北辙的典故,你能完全说那个驾车的人错误吗?地球是圆的,只要他坚持不懈地走下去,绕地球一圈,他也有可能到达目的地。他没有错,只是不知道取巧,走“终南捷径”。

再说一个人一辈子为之奋斗的理想吧。追求最适合自己的目标,这当然是最佳的理想。可是,又有几个人不走弯路,一下子找到了这样的目标呢?大多数的人,干非所爱,心有旁骛,一辈子在遗憾和叹息声中苟且度过,最终一事无成。

这两个例子,都有关方向。我想,南辕北辙是错,干非所爱也是错,这些错,只要我们坚持下去,将错就错,我们依然会有所收获。大不了多走冤枉路,大不了多吃点苦,在自己禀赋不高、并不擅长的某一方面也能有所建树。

我们走的毕竟是自己选择的方向,宁可坚持这样的错,也总比怨天尤人、止步不前好。

世上有伟大理想的人很多,实现理想的人却少之又少,原因在于他们一旦迷失方向,便不再坚持。

许多人一辈子像小猫钓鱼,一会儿抓蝴蝶,一会儿捉蜻蜓,末了,两手空空。

所以,生命中,我们要明确自己的方向,并一以贯之地坚持这个方向,我们的人生才可能精彩不断。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