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夜读的文章

请欣赏关于夜读的文章(精选9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关于夜读的文章1:我那夜读的女儿

文/刘春宇

昨夜下夜班后,行至小区时,看到自家的灯还亮着,便抬手看了看表,正好零点整。匆匆忙忙上楼,开门,掀起门帘的一瞬间,看到甜宝坐在沙发上,扭过脸来睁着朦胧的睡眼轻轻地叫了声“爸爸”。我知道开门声惊醒了她。

她的身边照常放着几本书,一旁的桌子上摆放着课本、试题卷和草稿纸。这样的场景,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已经不知多少次了。完成作业和自学的任务后,往往时间不早了,甜宝肯定想在睡前再阅读几页书籍。不承想,太困了,一挨沙发便睡着了。作为父亲,每到此时,除了心痛孩子外,就是在心中不断地督促自己加倍努力做一个合格的父亲,做一个让女儿骄傲的父亲,否则,连孩子的那点刻苦都对不住。

没想到在深夜里迎来凌晨的,除了我,还有我亲爱的甜宝。“甜甜,到里屋睡吧!”心头不落忍的我轻轻地说道。孩子迷迷糊糊地应了一声,起身进了里屋……

想想从来没有人能随随便便取得好成绩,就像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一样。上小学以来,孩子大考从未下过班里前三名。我见过因丢了一分回到家里哭得哇哇的甜宝,见过一道题翻来覆去一定要弄明白的甜宝,见过错了不该错的题挨父母训斥的甜宝,也见过做了不对的事不敢告诉爸爸而悄悄打电话给妈妈的甜宝……有时,孩子真的是父母的老师,让我们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地完善自我的成长。

清晨,睡得昏昏沉沉的我,听到了甜宝的晨读和甜妈的嘱咐声。过了一会儿,开门,关门。随即,楼道里响起了母女俩熟悉而急促的脚步声,由近及远……

我知道,新的一天开始了!

关于夜读的文章2:夜读凤凰公园

文/孔伟建

观察一处景点,角度非常重要。一如读书,读是一回事,怎样读又是另一回事。

那天晚上,我在办公室加完班,眼睛酸涩,想出去散散步。出单位大门西行,走着走着,不觉就到了凤凰公园。时值深秋,天气渐寒,路上车流人流依然不息。

老远,我就听见音乐声声,就看见不少景观灯,这些都与凤凰公园息息相关。光,一到夜晚,愈发霸道。光影、线条、音符、色彩,都与光有关,光有极大的包容性。有了这些光,我们就可以一次次地投身其中,感受那些感动的、闪烁的、想象的、确定的、自我的以及他人的存在。

修葺一新的凤凰公园,她恢弘大气的现代气息随处可见。

这公园,白天里,我无数次从她跟前路过,来去匆匆。黑夜里,我亲近她的机会却很少,算来,这还是我第一次跟她如此近距离接触。我错过了她的美丽,关于夜晚的,无数次。

我慢慢走,慢慢看。我在回廊上坐会,听会音乐。我在溪流边,伫立一会,感觉着扑面而来的水汽。我在假山旁看会,体味着园林工人的匠心独具。我在高大的白杨树下待会,跟它说会话。深秋了,它已开始落叶。我身边,还有很多四季常青的不知名的花草,这儿一片,那儿一片,在深秋的夜晚中默默吐露芳华。

我周围有很多人,这些人来自这座城市的不同角落,一到夜里,他们就同样被这公园吸引着,每晚都来赶赴与她的约会。他们来这里,散步、健身、聊天、散心、玩耍、交友、恋爱,每个人,在这里总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东西。

这些原本默默出入单位、菜市场抑或厨房的人,在公园里发现了另一个自己。有些事,原本只是觉得好玩,但因一份执着与坚守,结果成了让人惊喜感叹的风景。

我看着公园里的一切,突然觉得她迥异于白天。绿地、近水、远山,曲折幽深的回廊、功能齐备的健身器材、默默休憩的喷泉、堆叠有致的假山……一切设施,都在灯光之下添了一种神秘色彩。灯光,这儿一簇,那儿一簇。地灯、射灯、彩灯,这儿一盏,那儿一丛,各种各样,将偌大的广场划分为不可分割又互相独立的若干区域,那样和谐,那样幽邃。

公园,依然坐落于凤凰山下。她,跟山是一体的。你可在公园缓步,可拾级登山览胜。山上有亭,翘首飞檐,小巧玲珑,在夜灯映射下,更见别样风致。

夜晚的凤山,人流不断。灯光,将它变成了不夜山。我想登到山顶,站在高处、远处,看看夜晚的凤凰公园,我想看看,在陌生的高处,凤凰公园是怎样跟这座城市建立起联系的。

我沿着台阶,逐级而上,步步登高。我看着自己的身影被灯光越拉越长,我觉得夜晚的凤山,和夜晚的广场一样,不是那样直露,给人以更多想象。你不知道,一棵松树后面,隐藏着什么。不知道,一块山石后面,隐藏着什么。你不知道,山风从哪儿来,又吹向哪里。

我站在山上,看着下面的公园。再次感觉到,角度是多么重要。我站在高处,看到的公园,完全不同于身处其间的公园。我觉得,公园里的人群跟我一样渺小,我感到这公园是属于这座城市的,她已跟城市完全融为一体。仿佛,她的新生已默默等待了许久。她身边,是滚滚的车流,是不息的人流,是日渐耸起的建筑。

凤山之上,气势恢宏的凤凰阁,规模初具,正在加紧施工之中。夜色之中,工人依旧在忙碌。可以想见,她的面纱揭开之日,肯定会给我们带来不少惊艳。

生活,随处可见。人心思安,我们在公园上各行其是,没人扰乱我们。社会和谐稳定,百姓安居乐业,是我们最大的追求。

在广场上散步、跑步,脚踏实地,你会感到自己的真实存在,你会切实感受到自己的体重,你会意识到自己的年龄,你会碰见这样那样的人,你会遇见这样那样的风景,听到这样那样的故事,或许,这正是生活的味道。

关于夜读的文章3:信任

文/陈德平

夜读龙应台《我的手里有一块钱》,有一段情景吸引了我:“台北火车站,一个穿球鞋的年轻人走近她低声下气地说,‘我的皮夹子被扒了,连回台中的车票都不见了,请借300块钱……’龙应台睁大眼睛看着他,心里感受到强烈的痛苦:你为什么来测验我对人的信任?给了你钱,我会后悔,认为你不过是个不劳而获的骗子,破坏了人间公平的原则;不给你钱,我会后悔,责备自己污蔑了人性中无论如何都还存在的纯真。”

多么熟悉的一幕。我的思绪顿时变成了飘飘洒洒的雪花,飞到了多年前塞外寒冬的火车站。那时我出差归来正在候车室里等待部队来接的车子,一个大约十八九岁,长得白净的小伙子挨到我的座位旁,轻轻地说:“我的钱被偷了,没法买车票了,能不能借点钱,我回家一定还给你。”并信誓旦旦地写下了他家的地址。从交谈中得知,他因跟父亲吵架离家出走,现在想回家钱却没了。他的话让我心里起了纠结,不知真假与否?看着窗外飞扬的雪花,再看他有些稚气的脸,一种恻隐之心慢慢占了主导,我宁可相信这是件真实的事。不容多想,就给了他钱。这事过去了很久,小伙子并没有寄钱来。可我心里一直火热着,为自己的行为而感动。但后来,我发现不对了,生活中经常碰到这样的事,大致是同样的套路,如出一辙。有一回晚饭后散步,换了身休闲服出门,走在路上,两个背着双肩包的姑娘突然迎面上前说:“能不能借点钱帮我买点吃的,我们刚下火车,钱被偷了。”我初一愣,等回过神来,觉得这话怎么那么耳熟,但看着她们真切的样子,还是下意识地去摸口袋,发现没带皮夹,兜里只有50元钱,便实情相告,没想到她们一听二话没说转身就走了,原来醉翁之意不在酒,“胃口”大着咧。

这样的遭遇多了,渐渐,原先心中的那份热情和信任远去了,当满世界都是谎言、骗局时,你能信谁?于是,遇到类似的事不再出手。我相信这样一句话:信任如水,一旦浑了,就永远都清澈不了。记得有一次去办出国签证,坐在大厅里等候,一个30来岁的男子走到跟前,说钱带少了,手续费还差点钱,能否借200元?又来了,我皱了皱眉头,对这个贸然而至的陌生人当即给予了回绝。他随后踅到了另一处座位上的一位姑娘旁,一番言说后,那姑娘竟毫不犹豫地拿出包里的皮夹,抽出两张100元给了他,我一下目瞪口呆。他凭什么巧舌如簧让姑娘相信呢?我欲上前阻拦,可继而一想,可能人家真的缺钱,有什么证据证明他是说谎呢?

也许有时我们的纯真、善良,恰恰是骗子寻找“信任”的切入口,可你又如何能分辨这变幻莫测的世界?当有人中了大奖,兑奖机构人员上门告知时,还以为是骗局;当有人看病走后,医院发现其急需治疗急切寻找时,却认为是骗子电话。假作真时真也假。想起阎肃《雾里看花》里的一段歌词:“借我一双慧眼吧/让我把这纷扰/看得明明白白真真切切。”别来测验我的信任:信任是双向的,我信你,切莫随意辜负!

关于夜读的文章4:诗意常宁旧时光

文/崔建华

夜读旧书,荡漾古诗词中的常宁旧时光,韵味十足、似曾相识,却又怅然若失……

南宋时的常宁春天,依旧春寒料峭、春雨绵绵。

绍兴年间进士、宝佑元年状元、宁远人乐雷发一骑绝尘,正行走在常宁乡间。池塘、桑柘、童戏,奇石、柳絮、犬吠。此情此景,几可行吟成诗。

状元没有微信朋友圈,只能匆忙下马,入村借砚,疾书草就《常宁道中怀许介之》,分享给此间好友——“东溪先生”许介之:

“雨过池塘路未干,人家桑柘带春寒。野巫竖石为神像,稚子搓泥作药丸。柳下两姝争饷路,花边一犬吠征鞍。行吟不得东溪听,借砚村庐自写看。”

倏忽数百年,已是晚清时。

改朝换代,物是人非。幸好,春日常宁的诗情画意依旧。

“如许春光到眼融,半帘诗景画图中。翻新草样深兼浅,依旧花容紫间红。丝串堤杨茑织雨,帘飘村杏燕裁风。谁将消息传摩诘,一角斑斓定化工。”

这首《春望》,作者是同治年间安徽巡抚、常宁人唐训方。字里行间,春光无限。莺飞草长,花明柳暗。

但诗写后仅仅数十载,这位湘军将领曾拼命苦撑的大清王朝便灰飞烟灭——半帘诗景,一帘幽梦……

乐雷发刚从春天走过,戴复古夏日又来访。

诗人一首《常宁县访许介之途中即景》,乡土常宁的夏日风情跃然纸上:

“竹径入茅屋,松坡连菜畦。深潴沤麻水,斜竖采桑梯。区别邻家鸭,群分各线鸡。行人来少憩,假道过东溪。”

竹林茅舍、松坡菜园。鸡鸭成群的农家、采桑养蚕的夏天。隐隐绰绰、若隐若现,可是旧时光里的世外桃源?

桃源隐逸,深刻影响着汉人士大夫。而清乾隆年间一个炎炎夏日,常宁弱女子王国香亦不让须眉,写下了这首《咏莲》:

“芙蓉争放曲池红,艳入诗人晓望中。个里却成清异品,羞与魏紫拂墙东。”

赞叹莲的清异,透着耻与“魏紫”(应暗指着紫色衣服的权贵)为伍的不屑,是表达对北方游牧民族统治的不满?还是单纯的愤世嫉俗?

这真是个夏天的小秘密。

王国香出身书香门第,父亲王万卷、叔父王万澍等同为乾隆“常宁十子”。叔父王万澍还是当时着名历史学者,历游名山大川,博采群籍,遍访耆宿,尝取正史,考订湘楚古迹。王万澍去世后,其子王国牧继承遗志,最终纂辑完成了父亲未修成的《衡湘稽古》《湖南阳秋》等史学巨着。

明清交际的常宁之秋,大明遗民王夫之正隐居常宁南部、汉瑶混居的洋泉山区。

洋泉山中多雨,一阵秋雨一阵凉,夫之的心虽冰冷,然目光始终如炬。

一场山中秋雨过后,新作《新秋看洋山雨过》应运而生。“南楚秋风日,轻阴太白方。参差分远嶂,明灭亘斜阳。旋度云间树,还吹山际香。鹭飞初掠润,燕语乍矜凉。云断天逾碧,林疏野乍光。馀霞侵月浅,晚露过溪长。薄袂冷冷善,闲愁鼎鼎忘。萧斋聊隐几,吾道在沧浪。”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大明已亡,万念俱灰,何不苦研传统典籍,追索明亡之因和天下拨乱反正之道呢?

那一刻的常宁,应该是难得的秋高气爽!

发端于洋泉山中细流的宜水,此刻已汇集了洋泉之水,然后便缓缓北上,进入唤作“烟江”的诗意河段。

乾隆“常宁十子”之一的段永琐留下了田园诗——《烟江》,“近水山多云,近山水多烟。江以烟得名,不知始何年。东坡号苏海,作诗赠廉泉。子厚客冉溪,溪以愚名焉。而我家斯水,名赠两寂然。自古忌名高,非我不汝怜。当时苏与柳,自知传不传。有烟时有月,江心月娟娟。有烟亦有风,水月风周旋。江上有泉峰,因峰适有泉。主人居多竹,借竹名竹田。竹泉声冷冷,澹澹江上烟。”

清丽洗练似水,隽永优美如斯!

冬日,农事已完,适宜寻亲访友。

再次梦回南宋吧,那个偏安一隅的朝代,其实并不是人们想像中那样富得流油——某个寒风萧瑟的冬日黄昏,南宋诗人刘克庄在一个唤作烟竹铺的地方,向一户人家借宿。他来常宁,也是为了造访许介之!

之前,刘克庄还为许的诗稿题诗作记,“我留鸢站外,君住雁回边。走仆行千里,敲门授一编。真妍非粉黛,至巧谢雕镌。何必周丞相,男儿要自传。”诗中所提的周丞相,即南宋左丞相周必大(字子充,亦字弘道),也是许介之好友。

许介之,真还是个传奇!

但刘克庄借宿的这晚,足以让诗人终生难忘!主人家的贫困寒酸,实在让人难以想像是发生在富足的南宋——“野迥村疏起暮寒,偶逢废驿卸征鞍。主人家比渔舟小,客子房如鹤栅宽。灯与邻通眠未易,风从隙入避尤难。似闻南去加萧索,一夜披衣坐未安。”

此首《烟竹铺》,究竟是指今常宁盐湖境内的烟竹铺,还是宜水上游的烟竹市,已不得而知,亦无从考证。况且,当年范仲淹作《岳阳楼记》时,还未亲临就已在“登斯楼也”。只是烟竹铺这一宿,无声揭穿了南宋的浮华……

回到正题,冬日是适合访友的,当不醉不归!

清道光年间的一个暖冬,已是除夕,初开的梅花正暗香浮动,掌教双蹲书院的诗人吴山祥骑着驴正独自沉吟着《除日蓝江辞张伯愚》:

“一年今日尽,好友故来迟。有意同君醉,无人慰我思。梅花初放后,驴背独吟时。几欲探春信,春风竟不知。”

诗中所提蓝江,即今日兰江,想必曾经“春来江水绿如蓝”吧?在这条神奇小河的沿线,百余年间先后诞生了清同治安徽巡抚唐训方、民国中央通讯社社长萧同兹、中央监察委员会候补委员萧石月烈士、首任国家信息产业部部长吴基传等名人,确实令人惊诧。

婉婉转转,浅吟轻唱。款款而来,逶迤远去。诗意常宁的旧时光,斟着星涛月色,酌着春汛朝阳,仍在那历史深处向人们探望……

关于夜读的文章5:订婚

文/南泽仁

夜读《斜卡往事》,恍惚听得遥远处有吟咏六字真言的声音递来,内心开阔而柔软……“立汝贝,信奉原始苯教,敬畏万物,轻言细语是他们的特性。”“铁让,一种民间小神,它气量小,喜静,洁癖,穿一件绛红衣衫,看上去懵懂幼稚,但又非一般小孩,贫困人家供奉它,能满足其微小愿望。”羞惭!我的身体里原来一直隐藏着一个小神,只想即刻就放生它回到最初的那棵树里去。“立呐木是婚事,众亲自觉投入,没有物质相送,就是干柴几捆也要背到办婚事家中去,火塘的火旺了,才能照见喜庆。”手机设置了静音,三姑来电,显示屏像一颗闪烁在枕边的星星。她说,颖明天订婚,若空,请到家坐坐。

忙完活路是午后,赶去三姑家,家中聚集着从故乡乃渠赶来的亲人,他们忙着摆设水果点心、擦拭银制酒杯,只等订婚的客人到来。见着我,有的问暖问寒,有几个表兄妹唤我阿姐,声音高高低低,面容个个俊秀。我叫不出他们的名字,却能从他们的神态举止辨别出是哪个叔伯家的孩子。其间,门铃声持续响起,开门进来的是颖,接着从她身后跟进来一串喜盈盈的客人,他们被三姑和姑父请到了提前特设好的位置落座,家中的长辈们与他们相对而坐,我等小辈坐在最外层。待坐定后,屋内顿时安静下来,订婚仪式就此正式开始了。

故乡有俗语“天上雷公大,地上舅舅大”,说的是谈婚论嫁期间,舅舅的身份高于一切,今天这场合就要听由舅舅安排。颖的舅舅是舍楚甲玛(乃渠堡寨地主)唯一的子嗣,在故乡建立有自己的麻油合作社。他为人谦和厚道,被众亲推选为族长,充当着乃渠一带红白喜事的主持者。今天这场面并不算大,却是最慎重的一场,为此,他的语言方式显得尤其讲究:我们往这里一座,中间像隔着一条河,那么就让我们在河上搭起一座桥吧。颖,就由你先把亲人按辈分依次介绍给对面的客人。颖着装内敛,举止大方,她走到长者面前开始介绍:这是我舅舅,今天最尊贵的长辈;这是我的父亲母亲,这是从乃渠赶来的小姨……客人们嘴角上扬,随颖介绍频频点头领会。介绍完,客人们鼓掌,亲人们也随之。故乡订婚多是用欢笑声表示赞同和喜悦,此时的掌声或许是喜悦的庄重表达吧,我这么认为。这时,从客人中间站起一人来,他走到门边抱起一箱佳酿放在面前桌上,又从衣兜取出一条哈达搭在上面才开口说,订婚的礼节自己在藏区当兵时遇见过,所以略懂得。他是颖的对象祥,原是军人,难怪英姿飒爽,只是白净的脸颊一开始就挂着红晕。祥说,今晨4点,我们从雾蒙蒙的蓉城乘飞机朝康定飞,越是接近康定,天空越是干净,心也敞亮了。我的父亲母亲可能是心系着藏族媳妇,竟忘记了高原反应。众人皆笑,祥朝颖看去,颖低头坐在角落里。祥的至亲都是蓉城汉人,在蓉城做建材生意,祥为我们逐一绍他们时,他们都会起身合十双手在胸前,显出对订婚仪式的尊重和诚恳。

随着屋子里的气氛逐渐活跃起来,一脸庄重的舅舅也难掩喜悦之色,他清了嗓音继续说,早在孩子们口中大致了解了双方的家庭以及为人,今天这个场合,我们有必要再度深入了解。颖的小姨是有备而来的,她坐在颖的身旁,说话时就去牵过颖的手放在自己的掌心里护着,我先说说颖这方的情况吧,颖的父亲母亲都是从农村走出来的,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勤奋在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供养双方的父母和兄弟姊妹,他们一直保持着节俭的生活。他们总忙于工作,颖自小多由爷爷奶奶照顾,性格娇惯些也是有的。与祥成家后,希望祥的父母待颖能够像待自己的女儿一样。我们的颖已具备一个媳妇应有的温和与孝顺。一席话,听得祥的父母喜上眉梢。三姑与姑父只安静倾听,并不参与说话,此时刻,他们就该这般自持,颖长大了,自此仪式后就是婚礼了,他们为颖欣喜,可那也是别离。祥的父亲头顶银丝,与祥的母亲始终恭敬端坐,生怕怠慢了这场仪式。小姨继续说着很长的话,她也是被自己的语境感染了吧,面颊的红润越来越深。小姨刚说完,祥的姐姐起身欲说,舅舅打开手掌,指尖朝向她的座位示意她坐下说话,姐姐就坐下来抿了一口茶水才开始说:“我和弟弟小的时候,爸妈每天都要早出晚归的挣钱养家。一晚,天黑了,他们还没回来,弟弟饿哭了,我就在厨房里找到一小把面条,煮了端给弟弟吃。弟弟又去拿出三个碗,将面条均匀的分成四份,说,爸爸妈妈该饿了,自己才开始吃那剩下的小半碗面条。我们就是在这么一个相互关爱的家庭里长大的孩子,颖跟祥过日子,不会吃亏的。”姐姐说完,一双眸子明净而晶莹。

仪式最终是由祥的家人要派出代表,说一些如同承诺的话语赢得舅舅的信赖,乘此向舅舅敬酒,舅舅若是喝了酒就表示答应了这桩婚事。为了表明这个关键的环节以及自己作为舅舅的重要性,舅舅抛出了立汝藏族订婚要走的整个过程:真正的订婚仪式是男方要三次登门到女方家倒酒,第一次是试探,看这桩亲事有没有眉目;第二次是说亲,明确女方家有无意愿进一步和男方接触,再登门倒酒;最后一次才是今天这个仪式,订婚,订下婚期。祥的家人听后面面相觑,又都把虔诚的目光投向舅舅。舅舅见状,只好话锋一转:那是往事。好比我们之间相隔百里路程,你们并没有像从前那样一步一个脚印的走来订婚,而是一早乘飞机赶来了。但是……祥的小姑听出了舅舅的话外音,起身打开箱子里的佳酿,倒满银碗双手递到舅舅面前说,今天我们领略了舅舅主持的这场藏汉订婚仪式,心里敬仰得很,祥不仅要娶走颖,还要从舅舅这里学会说话和做人的本领。小姑身材娇美,皮肤白皙,一头卷发随温婉的话语抖动着波纹。舅舅的眼光从小姑的发梢上升到小姑身后一幅富贵花开的锦绣图上,再回到小姑脸上时,舅舅一声不响地接过小姑的敬酒,不忘玄妙地用右手的无名指蘸一蘸酒,朝头顶上方的神灵撒去三次后,一口饮尽了。屋子里再次响起了欢笑声合着掌声,坐在最外层的小辈们都说舅舅是中了美人计。《斜卡往事》里记载,此时舅舅应该与客人订下婚期才可喝下这敬酒,大家笑也是明了这订婚的规矩和步骤。

喜事总是从容,颖的婚事就这么定下了,婚期在八月。

关于夜读的文章6:清秋夜读

文/徐学平

白天的喧嚣渐渐远去,窗外夜色如铁,而我的心境却在此刻淡定如水了。在这寂寥的清秋,独自拧亮书桌上的台灯,给自己泡上一杯热茶,捧一本厚厚的小说来读,已成了我无法摆脱的喜好。

清秋夜读,一轮金秋的皓月映着书房淡蓝的纱窗,柔和得一如仙界的幻曲,弥散在轻轻的夜风里。风悄悄的吹过,虫儿在聒噪,那金铃子、蝈蝈儿嘤嘤唧唧地鸣声也忽远忽近了,如舒伯特的小夜曲轻柔、悠长而又凄美,倒也别有一番情趣呢!翻开散发着墨香的书页,任思绪在字里行间神游。既可以与司汤达屈膝交流,又可以与福楼拜娓娓而谈,可以去体味曹雪芹笔端的盛世浮华,也可以去感受张爱玲描述的爱恨情愁。

就季节而言,如果说春天适合读清新的散文,夏天适合读火热的诗歌,那么秋天则最适合读些厚重的小说了。清秋夜读,心境是清澄而又透明的,这也就让人不难读出书中三昧来。读《巴黎圣母院》,我从卡西莫多丑陋的外貌中读出了美丽与善良;读《包法利夫人》,我从爱玛的经历中读懂了理想与现实;读《红与黑》,我从于连的命运中思索着追求与取舍;读《平凡的世界》,我从孙少平的成长中感知到了信念与坚强;读《亮剑》,我从李云龙的人格中领悟到了正义与勇气。

秋夜是个适合读书的好辰光,一盏灯,一杯茶,一本书……物我两忘中,也许此刻的灵魂不再属于自我,而是在书页间徜徉、跃然于纸上了。如此说来,这还真是应了陆游的那首“青灯照空廊,重露滴高林。危坐读周易,会我平生心。帘外初斜河,屋头已横参。人生每如此,利欲安能侵!”

关于夜读的文章7:夜读红楼

文/浅相遇薄相知

这几夜天气燥热,心情也随之烦闷,难以安眠。随手抄起枕边的《红楼梦》,素来喜爱红楼中的诗词,于是挑选了第七十回《林黛玉重建桃花社,史湘云偶填柳絮词》。

黛玉

《唐多令》

粉坠百花洲,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对成球。漂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流。

很多人都以为像我这样的女子,必定是偏爱宝钗的,可不巧,黛玉的诗词风流袅娜,恰巧是我的最爱。黛玉的《唐多令》发散着娇弱的凄美。“粉坠百花洲,香残燕子楼。”玲珑剔透的文字流露出孤独与哀愁情感。“漂泊亦如人命薄”一句话道出了身世的凄凉。黛玉的诗词中特有的柔婉的女性化气质足以倾倒众生。

黛玉是一位细腻、敏感、真性情的女子,有一颗透明的玻璃心。爱、恨都无从掩饰,真心真意的掏出,不要功名、不计利禄,不在乎后半生的荣华富贵,一心一意的追寻着自己的爱情。聪慧机敏、伶牙俐齿让人爱到心醉,偶尔对心爱的男子使点小性子,那也分明是将爱与被爱的幸福挂在脸上。

很多人说黛玉是不幸的,幼年丧母,继而又丧父,寄居在外婆家中,看着舅舅舅妈的脸色度日。可纵观整本红楼,曹雪芹对黛玉潜藏着特有的偏爱,黛玉的容貌如云中月儿一般娇美朦胧,黛玉的诗词虽然略带忧愁,无不是清雅别致,折桂红楼,黛玉也是红楼中唯一得到爱情的女子。她的爱情与宝玉朝夕相伴度过青春年华,她的爱情骄纵与任性在一次次的小别扭中得到了宝玉的贴心呵护,她的爱情在她为情香销之后,依然深深地刻画在宝玉心中,宝玉用对现实的反抗,癫狂的实现了他对她曾经的承诺……

宝钗

《临江仙》

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的均匀。蜂团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

黛玉咏的柳絮带着身世飘零的哀叹,宝钗的《临江仙》则对未来充满了幸福的憧憬。“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的均匀。”勾勒出白玉堂前柳絮纷飞的美景。“任他随聚随分”,展现出豁达自持的人生态度。“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表达了阳光、乐观、向上积极的人生美景。

宝钗在黛玉死、宝玉癫的结局里,似乎是个幸运的女子。偏偏心细如发的曹雪芹,从未给她安插过一丝感情。也许你想说,黛玉和宝玉是那个时代的新生儿,所以他们勇敢的追求了爱情,而宝钗是传统的时代产物,她的心思,她的情感注定是要永远的沉默在内心深处。可沉默在内心深处的女子,就没有感情的悲喜吗?!通篇红楼没有给出我们答案。

一出场我们便认识了一个上京选秀的女子,那时的她背负着家族昌盛的期望。接下来我们又读懂了王夫人、薛姨妈、凤姐的安排,一步一步她成为了宝玉名义上的二奶奶。通读整篇这个“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的女子都不曾表露过自己的感情。假设,仅仅是假设,如果在她沉默的内心深处深深地爱着宝玉,那每日每夜看着心爱的男子与其他同龄的女子眼角眉梢流露的情谊,该是怎样的一种妒忌、心痛……假设,仅仅是假设,如果她压根对宝玉没有情感,那嫁给一个她不爱同时也不爱她的男子,命运又是怎样的一种无奈与悲哀?

可是没有如果,由于作者的吝啬,我们没有读懂她内心深处的情感,只看到诗文中那个乐观、阳光、对未来充满期待的女子。

一部《红楼梦》终是一部悲剧,两个女子,一静一动,一悲一喜,无论她们是追求亦或是等待,终没能等来现世安稳,岁月静好。

关于夜读的文章8:小城夜读

文/唐宝民

最喜欢的读书时间,就是夜里,当白昼的一切喧嚣都隐去之后,只留下夜的宁静。在这种氛围中展卷阅读,从文字中感受生命的有限、宇宙的无涯;感受春花秋叶、生命轮回,一种苍茫的意象便浮现在脑海中,使人对生命有了更多的感慨和体悟。

白天是忙碌的,心也静不下来。但晚上就不同了,晚饭后的时光,完全可以自由支配,用来读书是最好不过的了。我在冀东的一座小县城居住,我家是顶楼,紧邻着一条街道,书房的那扇窗子就对着街道。窗下放着一张书桌,书桌旁边放着一把木椅,每天晚上,我就临窗而坐,静静地读书。

夜间,街上的车流虽然不似白天那样多,但还是会有一些车开着照明灯驶过。也会有一些路人在街上行走或散步。读上一段时间后,我就会向窗外望去,看街上的车来车往、人聚人散。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生活方式,而我的生活方式,就是守住一盏孤灯,静静地读唐诗的博大、宋词的精深,读哲学家的理性和诗人的浪漫……在当下这样一个时代,独守书斋让我守住一份清静,在清静中守望人类的精神家园。

夜渐渐地深了,街上已几乎不见了车流,行人也都回家了,整条街空旷而安静。我坐在书桌前,沉浸在夜读中。夜风轻轻吹过,送来一阵清爽,令人心旷神怡。读书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啊!月落乌啼,带来千年的风霜;涛声依旧,留不住西去的斜阳。书籍承载了人类文明的轨迹,使流逝的岁月定格为一种永恒。当我们阅读这些书籍的时候,收获的是会心的欣喜。前人的智慧之光,在我们眼前组成了一幅无比灿烂的画卷,不但令我们倾倒,更丰富我们的身心。

街道两旁的路灯都熄灭了,整个街道漆黑一片。对面那些楼宇中家家户户的灯光,也一盏一盏地依次熄灭了,当最后一盏灯熄灭的时候,小城进入了深夜,我知道,此刻的小城,已经睡着了。

我仍在读书,书桌上的灯仍然亮着,亮闪在宁静的夜晚。阅读是心灵通往精神家园的路,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们在阅读中抵达智慧的境界。

小城睡了,沉睡在一片黑暗中。我抬头望向苍茫的夜空,夜空中银河灿烂、星月交辉。这样的圣地,我们注定无法到达,但阅读却能使我们穿越时空,在类似的圣地中享受世界文明之光的照耀。夜已经很深了,月影已经西斜。熟睡的小城中,有我书房的窗口亮着一盏灯。望着遥远夜空中的星光月色,我忽然想到了康德的那句名言:这世间惟有两样东西使我们感动:一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

关于夜读的文章9:冬日夜读

文/谈笑在指尖

冬日,天寒地冰,窗外风冷雨骤,灯光下,斜倚床头,操起一本书,心中那庸庸扰扰的浮躁静了下来,冬夜也不再寂寞,陶醉于书香中,是件再惬意不过的事了。当一个个字跳入眼帘时,往往有种深入灵魂的静穆,有股甘冽的醇香从心底而生。天籁之潇洒,远胜于外界之嚣喧,读吧,只管读,读到半夜,读到三更。恐怕也只有冬日夜读才能营造出淡泊的心境、独立于尘世之外的孤独,怕也只有冬日夜读才能够驱却烦恼忧愁、减缓对功名利禄的奢求。书中乾坤五彩缤纷,可以融化厚厚坚冰,可以抵御呼啸寒风,可以慰藉人在旅途的疲惫与忧伤。斜靠床头,拥被倚枕,便有了热乎乎、软绵绵的况味。再泡一杯热茶,浮生碌碌均在书里和茶中了,同时让冬夜里,有了一种体贴和憧憬。

灯影下,总觉得时空常常变幻着,有些年代已远的事,竟像在眼前所经历的一样,化成一种自身的经验,前尘影事,令人百感交集。

茫茫雪夜,《林冲奔夜》时的悲愤与慨叹,在耳边回响,只觉得“朔风阵阵透骨寒”,有“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悲伥,这是一种“满怀激情问苍天”的英雄末路的苍凉与无奈;巴金老人《讲真话的书》,那质朴的语言如棒敲打着我的心,检点一下自己小小人心的虚伪和丑陋,不禁脸红发热,坐卧不宁起来;《击鼓骂曹》那忘乎所以的颠狂,痛快淋漓的笑骂指点,又让人有种尽泄心中块垒的畅快;沈从文的《边城》,讲述着那个湘西古朴、美丽,令人神往的凤凰小镇,仿佛使我感受到了那里的乡风、乡俗、乡景、乡情;刘墉的《爱不厌诈》,叫人忍俊不禁之后,掩卷咀嚼:“爱”就简简单单一个字,但爱的艺术、爱的技巧却不简单,需要我们用智慧去经营,用真诚去培育,用真情去养护;鲁迅的散文最适合在冬夜里阅读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范爱农》,在冬夜里读了一遍又一遍让人爱不释手;唐代诗人王维的《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深感诗人创造出了一种幽深而光明的象征性境界,诗人刻画了空谷人语、斜辉返照那一瞬间特有的寂静清幽,实在耐人寻味。冬季有书作伴,真是件幸福而又尽兴的美事哟。

一个个的夜晚,我常会在感动中微笑着,在感动中落泪。那些糅进亲情、友情、爱情的句段篇章,交织着一份又一份最本真的挚爱和倾吐,如叮咚山泉,涓涓流水汇入心田,似空谷幽兰,浪漫玫瑰芬芳心房,像澎湃汹涌浪潮,不停地撞击着心灵深处……

窗外天冷风紧雨骤,有时还有雪花飘落。冬日的夜晚,我这里只有翻书之声,惬意!啜一盅酽茶,足藉以安抚胸中扰乱的烦燥之心。双目微闭,细想之,百丈红尘之中,我们虽都被衣食所牵,却有一些人刻意着为名利奔忙,一些人在被竞争者中所挤压着,心情凄惶。一晃,大半辈子就快过去,恍恍惚惚中,实际上哪来得半点闲适之趣?人生如寄,生命那么迅忽,就像浮沤的生灭,短得只好比作整个时间过程之外的东西了,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对大多数人来说,过往的一切是不会在大自然中留下一点痕迹的。旧时王谢堂前燕,一转向就找不到归路了。苏东坡“吾不往而不乐”之句,有其深刻哲理,人生总是坎坎坷坷的,我想不管在什么境地下都应淡然的面对,让自己快乐,生命不管以什么方式存在,都要学会善待自己。

冬日读书,即使是天寒地冻,心底里也会有一片亮丽的天空。

书轻轻地合上,一丝倦意袭来,再看几页吧,还有两页没有读完,书却“啪”的一声掉在地上。不管它了,身子一歪,呼呼睡去,多美的滋味……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