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关于喝茶的文章(精选10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关于喝茶的文章1:一入“茶”门深似海
文/陈秀文
潮汕人喝茶是自打从娘胎里开始,也就是说茶是在血液里融合流淌着。虽然家世普通,可潮汕人每个人家里别的东西可以没有,茶具倒是家家都有。一讲茶,脑海里呈现的是村前屋后,树荫下,工场寮棚里,家中,那套犹如玩具一样不管粗幼的茶具,还有三五成群悠然自得的饮茶的身影。茶的记忆里最小是5,6岁的时候,邻居几位叔公辈老人家,每天固定的时间,飘着长白胡子,拄着拐杖,步履蹒跚,“笃笃”蹓跶到在小溪边固定的石凳围坐,或者搬着凳子,在大院落门口槐荫树下的集合地点开始早茶Time。老人家早起,喝茶时间也很早,大概7点8点的时候,我们小孩出去玩,他们已经喝得七七八八了。潮汕人一般早餐喝粥,就着杂菜咸菜送粥,喝茶又是不用茶点,我现在想着老人家两碗粥的在胃,怎么耐得了这茶水的侵蚀,敢情这胃给过几十年的锻炼,已是用来装茶水,不是用来装饭菜的!以前潮州茶界讲喝茶是:“壶要宜兴紫砂壶,罐要孟臣罐,杯要景德镇若琛杯,煮水要枫溪砂铫,炉要潮阳红泥炉,碳要榄核碳”,还有“潮阳颜家锡罐”、“潮安陈氏羽扇”,饮茶的“茶品”甚至种植的茶叶品种也是多元,颇为讲究。现在在讲茶艺复古,我小时候就是看一群老人家围着这样的茶工具喝茶,一点也不神奇和稀奇,反而觉得现在特地去强调这些东西就有点刻意了。
一讲到茶还有一个画面就是家里来了客人妈妈塞着一毛两毛钱赶着我去店铺买茶叶泡茶的情景。小时家里经济都不是很好,茶叶也不是能常备着,偶尔来客,没茶待客大人们会手忙脚乱。虽然喝茶的人多,好像以前是没有专门茶叶店,买茶是需要到杂货店、烟酒店买,几乎卖东西都有卖茶,卖的品种还是清一色福建的乌龙色种,一枝春,铁观音……这可见福建的茶影响之大。
每天喝茶,发一些跟茶有关的东西,也是因为从骨子里热爱茶,乐意做茶的传播者。喝茶很多人只为解渴,可我们喝茶是贯穿于日常生活当中,有事去喝茶,没事也还是喝茶,潮人约喝茶可能很大部分是去办事,环境当中,我们大家都甚是明了。潮人把茶称为“茶米,黑米”,但茶的价格却也比米贵得多,外地朋友一直对潮人饮茶极为不解,一苦,二少,三费事,一小杯茶像小孩玩过家家,一点都不过瘾,一喝三不睡,为什么我们就嗜之如命?
说来,有潮人的地方,就有潮州工夫茶。潮州工夫茶是中国茶文化的活化石,是广东潮汕地区特有的汉族饮茶习俗,是融精神、礼仪、沏泡技艺巡茶艺术、评品质量为一体的完整的茶道形式。既是一种茶艺,也是一种民俗,是“潮人习尚风雅,举措高超”的象征。工夫茶就是从择茶到冲泡全过程“求精、求工”,并由此体味工夫茶的“味云腴,食秀美,芳香溢齿颊,甘泽润喉物,神明凌霄汉,思想驰古今”的“三味”境界。工夫:一般有四解:工程和劳力;素养;造诣,成就的程度;空闲时间。“功夫”与烹茶方法联袂,才称“工夫茶”。所谓工夫茶,并非一种茶叶或茶类的名字。而是一种泡茶的技法。之所以叫工夫茶,是因为这种泡茶的方式极为讲究。操作起来需要一定的工夫,此工夫,乃为沏泡的学问,品饮的工夫。去年开始,《潮州工夫茶冲泡技艺规程标准》,潮州茶道二十一式开始推行,这有利于工夫茶的发展与传播,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搜索一下。
我不仅喝潮州工夫茶,也喝普洱茶,红茶,绿茶,几乎全国的茶都有搜罗,每天查经找典,买茶,找茶书,借茶书,看茶书,不亦乐乎。
爱屋及乌爱茶也喜欢上茶具,真乃一入茶门深似海,出门旅游,网络淘购,慢慢的书柜里竟有了茶具的角落了。
每每回潮,都要去寻找好茶,潮州有家老茶铺,江老板我认识他二十多年,那时他是青春年少帅老板,而今已是满头灰白的中年老大叔。今年暑假一去,老板出差,独自在其楼上觅得多年果香独特杨梅香单枞,茶香闻来浓,初饮却清淡,饮后几个钟头却喉咙有细丝的甘甜,哎,喝到好茶内心窃喜满足,不足为外人道也。
来广州十几年,慢慢地也影响身边的人喝茶,也有喜欢潮州工夫茶的外省朋友,寻饮而来,更有很多朋友每年回家都会送当地茶叶过来品尝,所以我家茶局是经常有,茶事不断,不亦乐乎。因此,我几年前就有开茶叶店的想法,想想每天端坐室中,闲来无事,研读茶书别有一番情趣,也想着真的那天可以茶水待客,看不同的人,听不同的故事来荒度人生。
虽说饮早茶是老广习惯,可我们也几乎每星期都去饮早茶,与其说是去喝早茶,倒不如说是去吃早点,点心,茶是配角,这里茶楼的茶不大讲究,高档茶楼茶叶相对好一点,也到不了潮州工夫茶的地步。喜欢喝早茶的氛围,茶的质量不管,喝茶聊天休闲的内涵是一样的。记得1988年哥哥第一次带我来广州玩,第一次在广州喝早茶,茶楼里却请来四川大碗茶表演,精湛的技艺吓到了我。
每天,就这样以文字净化心灵,以茶感悟人生,以弹琴抒发情感。古人的人生乐事至少有四十项:试茶、阅书、临帖、咏歌、鼓琴、焚香、莳花等等等等。喜欢什么去做吧,借茶修为,安顿自我,或者一年两年后或许五年后,又是一个不同的我。
关于喝茶的文章2:茶
文/白艺乐
爸爸爱喝茶,妈妈也爱喝茶,家里有限的空间中,再多家具也比不上一套茶具、几把摇椅平添的惬意悠闲。取几盏精致的青瓷茶杯,看着杯中茶汤剔透、明净的颜色,你会感到小小的茶杯中包含了一世界的春色。
中国的茶叶生长在气候温和湿润的山上,茶树多为一丛丛的矮株。清秀的采茶姑娘背着茶篓,素手拈着青嫩新叶,便是赏心悦目的一幅美景。也有像普洱一样高挑的茶树,枝繁叶茂地撑开一方天地,一长就是上百年。谙熟传统工艺的师傅把茶烘焙炒制,就送入家家户户。至于泡茶,陆羽《茶经》中说,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生长中就汲取山水精华的茶叶自然也要终日流淌过明月青石的山水作陪,百姓家平常的井水就显得污染了茶叶的灵性。煮沸水,洗茶具,泡茶,品味……我不大懂得这些程序,可我十分喜欢茶水在精美茶具中盛满清亮的感觉,不急不躁,赏心悦目,水中浸润了茶的芬芳醇厚,周身都蕴含了天地间的灵气。当不可言说的茶香弥漫开来,身处喧嚣陋室也有刘禹锡、李白饮茗谈诗的雅趣。
茶随时光的车轮走过了上千年,边陲的茶马古道上有它的醇香,大西洋的货轮也铭记它乘风破浪的姿态。清茶两杯知音畅谈的场景让人心驰神往,文人圣贤以茶为伴写下不朽名篇的诗香茶香更撩人心弦。如此看来,茶似乎从不局限于人为的设置,其韵味与自然已融为一体。名目繁多讲究的茶道,虽说很好地保留了传统文化,但在我看来却是把茶放进了玉做的樊笼,少了洒脱的天然之气,失却了放逐人心的功能。而在现代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也让社会环境恶化,品茶的“品”显得无足轻重,人们把茶当作饮品,用浮躁轻薄的眼光玷污了她。
尽管如此,我在喝茶时仍能从中觅到一方清净之地,茶香中有侠客的快意,有文人的志得意满,有王侯将相的运筹帷幄。人们爱茶,所以赋予它无比雅致的名字:碧潭飘雪、日铸雪芽,人们渴望从茶中寻觅到的心境也可见一二了。
关于喝茶的文章3:茶语
爱上喝茶,源于那次的西湖之行。
初到西湖,是个秋雨渐渐的雨夜,友人约我去西湖边的茶室里品茗。虽然在网络上早已是熟悉的朋友,但这是我们的第一次见面。相对而坐,没有沉默。我们的语言如连绵不绝的雨滴。窗外的氤氲;杯中的茶升腾着一楼温暖的香,轻袅而空明轻灵,不知不觉中醉了。我不知道是西湖醉了我,还是茶醉了我……
起身,泡一杯淡淡的绿茶。洁净澄透的杯子放入几芽碧嫩,向杯中缓缓倒入沸腾的水,叶片顿时在水中挣扎浮沉,交融晕染。水由澄澈渐渐变成了碧绿,茶由干枯渐渐舒展丰润,终至相互浸透,结为一体。望着杯中的茶,心随之生出一片绿意来。
在绿绿的水中投入几粒枸杞或几颗红枣,看红绿相映,犹如春天里的红花绿叶,越发的让人渴望探其美妙。轻呷一口,淡淡的苦中有柔柔的甜,仔细品味,便品出甘苦交叠的人生。
老公却不怎么喜欢茶,他说“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才是人生的一大温馨幸事,我佩服饮酒男子的坦率,却不想去品尝那“玉液琼浆”。酒终归是浓烈的,若是女人酒后失态,总归是件糗辣。所以,我更醉心于饮茶。茶不会使人丧失理智,茶是优雅的、知性的。
喜欢喝茶的人,多有一种唯美情结,而品茶的人将茶上升到“道”的境界。“一饮涤昏寐,情来爽朗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茶中有道,道在茶叶中。“无欲以观其妙”,方能得茶之妙味。
阳光暖媚或细雨流光的下午,约三五知己,选静静的一隅,围于小小的桌旁,推却凡事纷扰,漫谈闲情,如野鹤闲云般无忧无虑,谈笑间尽情享受古人那“竹雨松风琴韵,烟茶语月书声”的闲情雅致。
然而,喝茶与品茶显然是不同的,就算例慢高洁如黛玉,在茶道上也被妙玉讥为俗人。
我爱茶,只是一种莫名的浪漫情愫罢了,不为茶道,只为一份平和与从容。
其实茶就是茶,它是一种寄托的载体,赋予它灵性,它就是日月精华;赋予经生活内容,它就是一种商品。
杯中的茶叶恢复了原有的生机,一楼清香弥漫开来,像极了我氤氲的思绪……
关于喝茶的文章4:茶壶
文/郭德诚
我喜欢喝茶,喝茶讲究水,水离不开壶。《茶经》云:“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城市都用自来水,不分上中下,只能勤洗壶中的水垢了。
我早先用铝壶喝茶时,感觉比铁壶好多了,传热快,省时间。但时间一长,壶底还是会积一层厚厚的水垢,清理起来非常麻烦。白花花的水垢硬得很,砸得轻了,它不掉,砸得重了,怕伤壶。后来,在朋友那学了一招:把壶放在火上干烧,待壶底呈暗红色,突然放置水中,热冷相激,可除水垢。此法果然灵验,但这是技术活,很难拿捏分寸。
沏茶,讲究水温。《茶经》云:“沸如鱼目,微有声为一沸,缘边如涌泉连珠为二沸,腾波鼓浪为三沸。”三沸老矣。在现实生活中,往往是这边电视正看在兴头上,那边已腾波鼓浪。后来,我买了一把带哨子的壶,水开,哨响,跟拉警报似的。虽有效避免了三沸,但要掌握水位,恰到好处才行。
咖啡壶的出现,使我的壶从铝制品变成了不锈钢,也完成了放置地点由厨房到客厅的华丽转变。壶在客厅,品茶、看电视,两不耽搁。一瓶“水垢清洗液”,滴上几滴,用水一冲,壶底,亮堂堂的,照得见人脸。
现在,我又换了一把新壶。壶身透明,状如南瓜,内有水位线。进水处,装有过滤芯,底部是操作盘。乍一看,像是长在地里的南瓜。电子操作屏上,温度、时间,可以任意设置。一沸88℃,二沸93℃,根据喜好,一键搞定。
“茶圣”陆羽特别推崇银壶。《茶经》载:烧水的“釜”,“用银为之,至洁,但涉于侈丽”。至洁,自然是指没有水垢了,但银太贵,用不起。在那时,温度可以用“三沸”控制,传热效能可以暂不考虑,但水垢问题,从陆羽算起,也纠结了1000多年了。如今,在我的这把壶里,只需换一滤芯,便一垢不染,不是银壶,胜似银壶。
壶,伴随着柴米油盐酱醋,一路走来一路变化,它的变迁,也是我们幸福生活的升华!
关于喝茶的文章5:一个人喝茶
周末的晚上,儿子去了姥姥家,老公尚未回来,家里难得的清静,忽然很想喝茶。
茶具是全套的,只是很少有闲暇的时光能静静坐下来给自己泡一壶茶。如今机会难得,自然全都搬了出来。然拿了两套小杯,一个盖碗,没用紫砂小壶,毕竟一个人无需那么大阵仗。虽是饮茶,也算独酌吧。
拿出珍藏的普洱,这是我一向的嗜好,虽然一直分不清优劣,却仍因其独特而不舍。
烧开水,烫过杯,缓缓循序冲泡。自然没忘了放入三两颗小小的薰衣草干花。晚间本是不宜饮茶的,但普洱据说不至于让人兴奋,甚至还有少许安眠作用,真假不得而知,但薰衣草本身的安神作用却一直都是有的,权当解解心疑吧。
泡好的茶汤倒入公道杯,忽然起了玩心,小心的注入闻香杯中,也盖好品茗杯,来了一个“鲤鱼翻身”,还好,功夫不错,没洒。本来冲泡普洱貌似是没有这道工序的,不过为了好玩罢了。喝茶喝的就是一个意思,若是多了太多制约反倒无趣了。
最喜欢的就是普洱那琥珀色的茶汤,在洁净的杯中越发的醇厚清亮,那陈年的色泽正如穿越了多年风霜之后沉积的模样。温暖的茶汤入口,顿时让这个秋凉的夜也变得熨贴温润了。
电脑音箱里流淌着梅兰芳的《贵妃醉酒》片段——海岛冰轮初转腾……感觉上,茶,尤其是陈年的普洱茶,自然应该配这样的名家段子才算是相得益彰。曲调婉转清明,茶香润滑醇厚,尤其还有薰衣草清浅的气息,在茶烟中缠绵缱倦,让那茶成熟的味道中多了些许暧昧的情绪,此刻,一个人的夜仿佛也变得风情万种起来。
一个人喝茶,喝的是一种心境,一种生活的态度。从容、淡泊、宁静、闲适……
关于喝茶的文章6:茶正酣时思亲远
文/吴映玲
今天是一个平常的日子,喝茶的日子都是平常的日子。卸下一身疲惫,独自冲泡着工夫茶,不是为了解渴,也无意于附庸风雅,而是一种自然而然的生活常态。家乡是岭南有名的侨乡,有句话早已成为海内外潮汕人的共识,那就是:有潮汕人的地方就有潮州工夫茶。喝茶是潮汕地区人们的习惯,是融入血液里的民俗,这种习俗一直伴随着我从南方辗转到了北方。在每个平常的日子里,喝着“凤凰白叶单丛茶”,在茶香弥散的氛围中,恣意地享受懒散与自在,任由那股温润从唇齿滑向心脾——一如想您,也成为平日里的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自然而然,习以为常。
而今天又是一个特别的日子,有茶香,有乐韵,更有淡淡的月色遥相辉映。就这样,在静谧与空寂的清辉里,看轻雾袅袅升腾,耳边缭绕着《千年古茶》的悠远,任思绪飞向另一个季节,感觉又回到了您的身边。北国霄壤,长夜漫漫,云影迢迢,即便月色淡若游丝、似有似无,也掩饰不了我满怀的思绪和远离膝下的深深的歉意;而此时千里之外的您,正在白兰飘香的季节里,烧盅热罐,喝茶、听曲、拉家常。我仿佛看到,您正在骄傲地与亲人们谈起您那远行的雁儿,银发映衬下的脸庞上新添了几许生动的褶皱,深情的双眸里有一沫不易觉察的晶莹。不同的季节与土壤,一样的时间,一样的工夫茶,还有一样沉甸甸的思念!
终于拨通了电话。那边厢,抢先传入耳际的是一段熟悉的旋律,潮剧《四郎探母》又担当起背景音乐的角色,那是您百听不厌的章节。“塞外思亲远,金井锁梧桐,长叹声随一阵风……富贵荣华难消恨,白云荏苒思故乡。高堂老母难得见,怎不教人泪涟涟!”还是那般荡气回肠,虽说被列为背景音乐,却不免有喧宾夺主之嫌。
分别时间长了,离得远了,不忍诉说昔日您辛劳的点滴,也不愿回忆起相聚时的欢欣,更不肯提起别后的种种担忧和挂怀,是生怕触碰到那根脆弱的神经,让心海霎时决堤。电话里,既没有窃窃的倾诉,又没有浓墨重彩的祝语,一切牵肠挂肚的话语顷刻间便被改写成平凡与琐碎。然而,在嘘寒问暖的琐碎里,却能烫平您和我那因堆积而起皱的心情,哪怕这份慰藉很短暂,也是弥足珍贵的心灵给养。
推己及人,想想跋涉在漫漫的人生旅途中,该有多少同胞、侨胞,以及他们渐渐老去的母亲,正同样饱尝着“茶正酣时思亲远”的滋味啊!母亲,远方的女儿磕拜您,祝愿您和天下所有的母亲都幸福安康!儿行千里,也走不出母亲您爱的目光!
寒暑易节,岁月更替,唯母爱永远辽阔如天,深远似海,甘醇若工夫茶。
关于喝茶的文章7:人在草木间
文/慕诗儇
喝茶,亦有三重境界。
第一重,青石街旁,一简陋茶馆里,七八人左一碗右一碗喝了半天,天南地北随兴而谈,笑遇笑别诠释人间烟火。
第二重,瓦屋纸窗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尘梦。
第三重,明月夜苕溪野,先拈佛祖顶上菩提叶,再扫天子发间梅花雪,低眉净手煮鼎中江山,堪破茶里众生浮沉明灭,仰头一笑饮空三盏忧欢。
我之喝法,却在三重境界之外。并不懂茶,只是附庸风雅。
品茗,非人人皆会。它实在为一种本事,非一朝一夕可练就,首先须有工夫,其次是品习出来的特别感觉。茶在唇齿间流连,于舌尖上忘返,涩后回甘,滋味百般。这是一项极琐屑的经验。
既如此,也莫讲究焚香小坐,静气品茗,且把手艺拆穿,杯壶错乱。化成众生喉咙,只取一瓢喉韵,饮之。
独处时,常常将窗帘拉拢,静坐无为,用与世隔绝的姿势回归自己。
偶尔,净手沏一盏茶。
茶是绿茶,淡淡的几片叶子如针状直立漂浮于玻璃杯,慢慢释放出茶香,浣开辛碧的初生色彩。浅呷一口,微苦;含之细品,略带些柔甜;咽下回味,满津醇馥。这般朦胧淡香,似走进了江南春,湖风习习,清波粼粼。
一瓯绿茶的前世今生,都在江南烟雨中被唤醒了。
偶尔,摆弄些盖碗。
盖碗究竟是最好的茶具。家中置有一套釉瓷盖碗,上绘一支出水莲,鱼戏莲叶间。虽非名家后裔,缺少点心血味,到是别具一格,极其清雅。
盖碗中的铁观音,有天然的兰花香,似深闺女子的婉约典雅。握杯闻之,清新馥郁;饮之,纯浓顺滑;品之,柔温细腻。那是一种含蓄的韵味在舌喉间蔓延,回甘悠长。
一盂青茶,在盖碗里孕育出了一份贞淑的恬静。
茶为清闲物,静品较嚼梅花更为清绝。
那么,当一叶茶悄然入水,会不会有谁,也就此坐到了一个人最清澈的眼底。在黑白分明里,以特有的体贴,将前尘往事看穿。
时间的某一个定点,他是十七岁的白衣少年,是我在错的时间遇见的对的人。
邂逅,是一场十里红妆的仪式。御剑乘风时乱花迷眼,万山万水都不见,唯是独独望见了你。被各自的气质吸引,心动般既轻且重,宣召着世间有一个人的悲喜,从此与你相关。
所谓一见倾心,两两倾情,只因了一种恍惚的熟稔,在彼此体内最深处,同时醒来。
爱河里有古诗句的玲珑韵,也有始终不是归宿免不了的悔恨。不可否认,他是青春里最烈的酒,而我真的认真醉过。如今回想起来,只有也只有他的日子,才能叫青春。无关风月。有赌书泼茶的心跳,有裘马轻狂的绝望。
这一生,总有一个人教会你爱情,却不负责任半途而止。
许多时光,就这么从枝头细细簌簌落下。待到惊觉,已然是苔痕落花深。经年之后所怀念的,都是袖底旧去的余香。
眉间心上,有人悄然而来,又悄然而去,滴下一路月光白如水。
一片回忆,一声叹息,半生温凉,都在这一壶茶里。
世事沧桑,茶以素衣清颜面对;天道无情,茶以三浮三沉警醒。世人的无数次错过,都将以沉重的眼泪去偿还。
薄云小雨天气,窗外竹树烟翠,花含苞,人悠闲,案头小灯晶莹,半睡半醒,蓦然走进了茶真正的秘密——
上有草,下有木,人如坐在草木之间,得以汲取天地精华,氤氲兮如归远古山峦,清风浩荡兮心澄澈。
关于喝茶的文章8:古镇里闲逛喝茶
文/尹婷梅
什么是慢生活?有人说:“无论你问谁,学生也好,老师也罢,都会告诉你,我现在很忙,有很多事要做,正在与时间赛跑。其实很多时候可以安静下来,仔细想想,为什么要如此忙碌,是为了家人,还是为了以后更安定的生活。那么我们是不是应该留一点时间去停留,去思考。慢生活不代表我们不生活了,而是去享受生活。”
找一个清凉之地,约上几个朋友,喝喝茶聊聊天,才是休闲生活的模式。在义龙试验区的鲁屯小镇喝茶,你就可以感受到惬意慢生活了。镇上的25号茶庄已有些名气,很多人慕名而来,为的就是那一缕茶香。
这里是品茗、茶舞、香道、民乐表演和茶艺培训的茶文化馆。茶庄内妆古朴,颇有闲庭小院的深幽,与黛瓦白墙的交错间,是一个很好的静心之所。
在鲁屯古镇,生活节奏很慢,闲暇之余,泡上一壶茶,聊在一起,探讨一些有意思的话题。
店里的角角落落,都在表达着随意而不简单的艺术情怀。因此,茶庄自开业以来,吸引了大批文人骚客、民间摄影家和表演艺术家到此谈经论道,摄影采风。久而久之,来古镇品茶也成为一道独特风景。越来越多的人来到古镇茶庄里要一壶好茶,也来品味一下这茶味里的人生。
关于喝茶的文章9:喝茶
文/冉学鸿
整日应付工作生活,难得有清闲时光,喝口茶当然不是难事,至于舒展腰身跷起腿来悠哉地品茶,距离我尚且遥远,品茶大概品的就是心境吧。
小时候,父亲总是起得很早,五六点就把炉子弄旺了,烧起开水来,直到把该灌的壶都灌满了,他再往炉子上烧一铝壶,一般等到水吱噜噜腾着热气的时候,一家人就都起床了。洗漱完毕,敞开大门,新的一天开始了,喝茶成为每天早上第一道功课。即便是在农活最繁忙的时候,这个习惯在我的家里多年也几乎雷打不动。我在家里排行老小,所以一直被安排做洗茶壶茶碗这些琐碎工作,当时这些程序是我强烈反感的,颇烦不说,还动辄招来指责。茶壶茶碗干净与否,端茶顺序是不是有长幼内外之分,用茶缸的时候是不是一只手就能完成,都成了家长看你是否勤快、客人判断这娃是否灵性的标准了。农村人虽然待客简单,但泡茶也饱含人情,常听说谁看不起谁了,谁把谁怠慢了,茶叶放的多了少了,端茶递水也成一把量人情的尺子了。我虽然懒些,可又舍不得喝茶听话把儿这场子,心里老大不情愿还是听从了调遣。我对门有个本家,按辈分算爷字辈的,种菜卖菜是个把式,在农村算能人,因而性格泥古,常不与人言语,但他和父亲年纪相仿,敬父亲是民办教师,所以常到门上喝茶。我旧时邻家的叔是木匠,手艺好所以心气也高,一起喝茶拉家常就爱揶揄本家爷几句,两人总是你来我往见不得又离不得,喝茶时候,本家爷说菜价年景市井趣闻,邻居叔说量木打柜十里八乡人情长短,父亲拉一手好板胡,话题离不了村里谁家娃学习认真谁的戏唱腔有味。观者有容,听者有味,一壶茶便把童年的岁月拉得长长的。
过年,朋友从远处带回来一些六安瓜片,我自己喝了些,挺好,就带回老家给父亲尝尝。他喝了说还可以,我就笑了,我知道他照顾我面子,在他看来真正的好茶叶,滋味应该就是花茶那样浓烈而醇苦的。茶的滋味何尝不是人生的滋味呢。一棵茶树,气合万象,得天地沧桑而汁含百味,和人的生命又何其相似。人说水能言而茶能语,也不知有没有这层意思?
关于喝茶的文章10:融入带入生活中的茶
文/行素
习惯喝茶,自然得连我也不清楚是从哪一天开始的了。
年少时,第一次喝茶,觉着这东西苦涩得难以下咽,想不明白为什么父亲饭前饭后,甚至于干活休息时总要大口大口地喝茶。后来不知是那根神经发出的灵感,我在泡茶时加了少许红糖在里边,喝起来倒觉着好极了,既少了茶水的苦涩,又能喝到茶的味道来,还自美挺有创意的。
从喝加了糖的甜茶开始,喝茶也逐渐成了我生活中的一个习惯,而且渐渐地也不用再往茶水里放糖了。平时无论工作还是休息,茶是不能离口的。工作中喝茶,说得雅一点,属于豪饮那一类。一只大玻璃杯,一大把茶叶,冲上满满一杯水。累了,喝上几口,缓解一下疲劳。渴了,干脆一口喝下去,顿时全身倍感清爽。工作之外喝茶,就又是一番心情了。找几位朋友,选一个地方,也不必选幽雅舒适之环境,只要能提供茶水,外加一副扑克牌就可以了。这时边打牌,边喝茶再天南海北地胡侃一通,烦躁的心情随之烟消云散。言欢尽散,茶水也淡如白开水一样了,这时,满肚子的茶水,如果再不走人,老板也会因为频繁加水而面露不悦了。
当然独自一人喝茶,心情是最愉悦的。特别是喜欢夜晚来临时,边读书边喝茶。茶具不用任何讲究,一只大壶,一只杯子而已,茶叶也不需要什么名茶啦。只要在泡茶时,融入一种愉快的心情,接着开始读书喝茶。我想,没有比这更让人惬意的事了。再或者,干脆什么也不干,只是静静地、慢慢地去品味茶水之中的韵味,同时也能品出孤独时的美感来,这时的心境,谈不上什么清心寡欲,与世无争,只求静坐思过而已。
喝茶可以成为一种雅事,我不大懂,可能那种境界是文人雅客的事,这不应当属于我这种普通的人。但经常喝茶,有益健康,能放松心情我是能理解的,生活之中,考虑到身体健康,烟是可以戒掉的,但茶是万万不能不喝的,因为它已经深深地融入了我的生活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