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文章

请欣赏热心文章(精选4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热心文章1:读书碎语

文/张晓宁

当我还是一个非常热心且天真的文学青年时,我就梦想有朝一日成为第一个走上诺贝尔领奖台的中国人。现在想起来觉得这个梦不着边际。人生有许多梦是永远实现不了的,尽管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那么美丽。

要说产生这个梦的原因,大概主要是源于喜欢读书。我曾经是一个极富幻想、充满浪漫色彩的文学青年,读书虽不是生命的必须,但是我生活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

学须静也,读书自然要心无杂念。不管是山花烂漫、芳菲四溢的春天,还是雪花飞舞、玉树琼枝的冬日;不管是“细雨润石阶,凭窗静读书”的雨天,还是阳光明媚、灿烂无比的晴日;不管是满天星斗的黑夜,还是月光融融的静夜,手执书卷,或坐或躺,静静地看,细细地想,那种妙趣,真是不可多得。在时光的轻轻流泻中,不仅可以尽情享受那份随意和闲暇,而且还可以获得更多学识。正如培根所言:“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

有时很久没有读书,心中就会产生一种莫名的空虚和失落,仿佛不读书就是浪费生命,甚至会心烦气躁,生出许多坏毛病来。莎士比亚说:“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人的生活不能没有阳光,诚然也不可能没有书读。

读书没有时限,特别是当一个人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更能体验那种与人类先哲、大师促膝而谈的乐趣,而他们的智慧和思想,也会像河流一样轻轻流进我们的生命之杯。纵然我们相隔几个世纪,且无法让时光倒流,但却没有国籍语言的障碍和贫富贵贱的差别。不管时光流逝了多少年,悲欢离合的故事上演了多少年,这一刻我们都会出现在同一个星空下,感受时代的气息和生活的节奏。心灵在不知不觉中碰撞,火花在不知不觉中闪耀,我仿佛看到先贤高举着理想的烛光,从遥远的深山峻岭或低矮简陋的茅草棚向我走来。当他们向我招手致意时,我的心灵同样会被那烛光照亮,充满神奇的光芒。沉沉的黑夜、无边的沼泽、荒芜的大漠又何足挂齿?有时候,当我在孤灯只影中思考人生、书写爱情的悲喜剧,或抒发战争与和平的感想时,我就会透过发黄且略带霉味的厚厚纸张,倾听先贤们的呼吸,看他们如何向后来者宣讲人生的哲理。这时,我好像一下子拥有了先贤们的那种睿智、气度和胆略,变得伟大起来。回到生活中,我也将懂得什么是经世致用。

读书还可以医愚,不然就不会有人把书籍比喻成人类进步的阶梯了。当我飞翔在知识的天空,悠游在智慧的海洋时,书籍就成了我的翅膀,成了我划动的双桨。

当然,读书的妙趣远远不止于此。读书的妙趣,应该是能够进入书中之境,与之产生共鸣。读书,犹如与作者进行的一次无须面对面的对话,是心灵与心灵的直接沟通,自然而无拘束。

能识无字之书,方可得惊人妙句;能会难通之解,方可参最上玄机。这是读书的功用。读书若没有悟性是不能触类旁通的;若没有苦心,是不能融会贯通的。才思何以敏捷?当然也是读书的功用。读书的最大益处,大概就是补先天和经验的不足。把读书当做一件苦事的人,永不能获得读书的快乐;只有喜欢读书的呆子,才把读书比作一件雅事、乐事。尤其是在人人都为生计和钱财奔波的如今社会,读书既然不能发财,也只好由呆子们去读了。而我,也自然属于把读书当做乐事的那一类呆子了。

古今中外,天下的书籍汗牛充栋,毕其一生也难读完,因此,读书需要选择,若不分良莠,不仅汲取不到营养反而会坏了身子。恰如苏轼所言:“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之,人之精力,不能读书兼收尽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如愿学者,每次做一意求之。”读书,既要泛读,又要精读。泛读须博,精读须深。

如今的我,已到中年。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虽明亮,并日益成熟,却总有力不从心之感。读书,更多的是帮助我解疑释惑、调剂生活。文学青年的梦,因了读书的缘故,仍然萦绕于胸,且保存完好,只是少了一些浪漫。与书的缘,自然与生命连在了一起。我不知道应该怎样感谢那个梦,尽管梦并非真实存在于现实,但却可以绵绵没有绝期。

热心文章2:小雪

文/耿艳菊

小雪是我的邻居。小雪很热心。左邻右舍难免有个要帮忙的事,若喊一声,小雪,小雪,小雪就笑眯眯地出现了,一排齐垛垛的牙齿,雪一样白。

小雪到底是姓李?姓王?还是姓赵?大家似乎也不关心,倒不是冷漠。邻居们很疼小雪的,谁家做了好吃的,必多做一份给小雪。小雪的名字在邻居们的口里叫得好亲切,像是在叫自家的孩子或妹妹一样。邻居们都很喜欢这个雪一样明净,泥土一样质朴的做小买卖的乡下小姑娘。

就连小雪的小买卖,邻居们也非常喜欢。大家啧啧赞叹,真难得呀。若星期天小雪在家,巷子里的孩子们是绝对不会偷溜出去逛网吧的。他们挤在小雪的小屋里,看书,写作业,听小雪讲故事。好像自从小雪来到这个巷子里,孩子们就特别爱学习了。这大概也是邻居们喜欢小雪的其中一个原因吧。

小雪卖书。特落伍吧?什么年代了,网络铺天盖地,电子书俯拾即是,谁还买书看呢?小雪却不这样认为。她总是信心满满地对规劝她改行的人说,永远会有人喜欢纸质书的那种美妙的质感,电子书再简单方便,也无法取代。那一缕远古的墨香和永久的书香,电子书没有吧。网购?小雪摇摇头,辩解道,不亲切,不实在。小雪有时候就是这样固执。

小雪的小书摊摆在学校的门口,赚不了大钱,也够日常所需了。小雪的心思本来就不在钱上,小雪喜欢看书。

小雪的书根本不愁卖,尽是老主顾。放学铃声响起,孩子们蜂拥而至,密密地围着小书摊。小雪总是笑盈盈地望着他们,听他们亲昵地叫她,小雪姐姐,小雪姐姐。

小雪和他们的关系是非常要好的。小雪像亲姐姐一样爱护关心他们,她会很仔细地记下他们的生日,有时送给他们一本书或一件小礼物。他们的小心事,小秘密,也都愿意向小雪说,小雪静静地听,然后帮他们“出谋划策”。一张小苦瓜脸在小雪姐姐的冰雪聪明下,几分钟就乐开了花。他们竟也知道心疼小雪,给小雪带一个苹果或一个香蕉,往书摊上一放,拔腿就跑,小兔子似的。小雪不想要,追他们又追不上,只站在那里傻乐。

小雪整天乐呵呵的,邻居们却有一件心事——— 小雪都二十五岁了,还没有男朋友。邻居们心里很着急,暗下里商量要给小雪介绍男朋友,张罗来去,总没有合适的,怕委屈了小雪。

那天,小雪的书车换了一个高大文雅的小伙子推着,邻居们都睁大了眼睛。小雪急忙介绍:大勇,学校的老师。大勇热情地和大家招呼,一脸朴实,说话温温吞吞,一看就是秉性好。邻居们拉住小雪,悄悄地问:男朋友?小雪的脸红了,白里透红,像海棠花,更加好看了。小雪摇了摇头,又点了点头,小声说:就是想让你们给把把关。邻居们笑了,说好,小伙子不错。

真的是不错。巷子里常常能看到大勇的身影,和小雪一样热心,一样质朴,谦谦敬敬的,温和可亲,如同自家人。邻居们像喜欢小雪一样喜欢上了大勇老师。

过了一年半载,邻居们又开始操心了,像操心自己的女儿一样。他们问:小雪,啥时候结婚呀?小雪调皮地笑笑,爽利地答:快了,快了。

不久,邻居们就收到了小雪的婚宴请柬,都乐了。打开,红色的请柬上分明的黑字:肖雪。邻居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约而同地笑了,原来小雪是叫肖雪呀。

小雪要出嫁了,邻居们又有点舍不得了。好在巷子离小雪的书屋不远,几百米,还可以常常去看她。书屋?对了,小雪的书摊现在不露天摆了,大勇在学校门口给租了一间房子,书摊变成了书店。邻居们想了想,订了一块牌匾送给小雪作为新婚礼物,刻了四字:小雪书屋。邻居们仍然喜欢叫她小雪。

热心文章3:热心的杨丰赫

文/陶际云

曾经记得夏天的某一天,爸爸妈妈都上班去了,说是奶奶要来的,妈妈上班的时候说如果要出去的话先给她打个电话。但是一个小时过去了,两个小时过去了,奶奶还是没有来,我越来越无聊,想一个人出去走走,但是到哪里去呢,出去后又害怕奶奶找不到我,我轻轻地打开门,正在我犹豫不决的时候,杨丰赫的妈妈下来了,问清原因后让我到她家玩一会并让我打个电话给妈妈,我玩着玩着将打电话的事情忘得一干二净。

爸爸妈妈得知我不见了,打车一路找来,几乎找遍了整个可能去的地方……附近小店,超市,菜场,图书馆……但是并没有结果,想想这么热的天能到哪里去呢,泪水和汗水流淌在他们的脸上。

到了12点,我感觉到肚子有点饿了,想到奶奶是否把饭做好了,下楼一看,奶奶正站在门口等爸妈的消息,看到我下楼,眼泪也下来了,搂着我赶紧给正在焦急中的爸爸妈妈打电话,当看到他们的时候,他们的衣服都湿掉了,我感到很对不起他们,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内疚感,就因为我没有打电话或留纸条,让他们找得这么辛苦,在这里我要对他们说一声对不起,下次我再也不这样了,同时也要感谢杨丰赫全家对我的照顾,谢谢!

热心文章4:盲道

文/王新春

到新单位上班,热心的同事告诉我,盲道上是不能停车的,否则属违规停车,轻则会被贴罚单,重则拖车,并详细告诉了我盲道的样子。

盲道?好像很遥远的一个词了。依稀记得是在高中时,城里的同学李艳曾和我讲过,在城市平坦的水泥路上,有一条盲道,供盲人行走。那时,一直走着乡下田埂土路的我曾很好奇这条神奇的路,它究竟是什么样子,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可以让盲人正常行走?然而,20多年过去了,我早忘记了自己的好奇,甚至连它的名字都忘掉了,更没有想到过,脚下的一条路,原来有着特殊的意义。

于是,再走在路上,我便开始格外留意这“盲道”。人行道上,处处可见“盲道”。30厘米左右的方砖,上面有2厘米左右的粗纹,整齐地嵌在人行道中,拼接出和两边不同的形状——我曾以为这是城市的道路为了漂亮而选用特殊方砖做出的造型。长长的路上细细的盲道,宛如线条一般,一直向前,远离大树、花坛等障碍物。设计人员、施工人员在铺排时,显然是用了心的。

顺着盲道慢慢走,心中慢慢就多了份感慨。30多年来,我很少见到盲人,甚至忘记了他们的存在,更不会想到他们也有行走的需要。我想,大多数人都和我一样。然而,城市却没有忘记他们,城市的设计者、规划者、施工者甚至执法者们,惦记着他们,用心为他们留下一条路,也许,有一天,有一些人,会用上它。

被人惦记着的感觉是温暖的。都说城市是冰冷的,我却觉得,很多时候,城市用它的细致体现出了它的温度。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