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母校散文(精选8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母校散文1:再见了,母校
文/余成昊
六年的小学生活即将结束,母校,感谢你的培育,感谢你倾尽所有的爱心,像慈母一样,让我学会了交往、学会了学习、学会了做人。
我爱校园中那美丽优雅的环境。清晨,薄薄的晨雾如轻纱笼罩着校园,雄伟壮观的教学楼隐没在晨雾里。漫步校园,小草上缀满晶莹的露珠,如同一颗颗闪闪发亮的珍珠。琅琅的读书声从教室传来,像动人的童声大合唱。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整个校园是那么温馨和优美。
我爱校园中可亲可敬的老师。课堂上,讲课生动有趣,欢声笑语不断;课后,与我们像朋友一样。比赛时,为我们加油呐喊;成功时,会有一个大大的笑容;失败时,仍会有笑容加上鼓励的目光。老师不仅教会了我们知识,还教会我们做人的道理。让我们学会在困难面前抬头,在需要时伸出援助之手,在黑暗中寻找光明,在风雨之后看到彩虹。“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李商隐的名句,深情歌颂了老师,我要把它送给天下所有的老师。
我也爱校园中那些可爱的同学们。我有许多小伙伴:陈健明、李京涛、黄律皓、姚子涵、邝再达、范林章、李康铭……课堂上,同学们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课,积极思考,合作探究。下课了,操场上、走廊上迎来同学们玩耍的欢笑声,别提有多热闹了。打篮球的打篮球,跳绳的跳绳,每个人都谈笑风生,神采飞扬。
六年的小学生活,那些快乐的日子仿佛就在昨天,封存在脑海里的记忆喷涌而出——母校!我绝不会辜负你们的期望,我们要飞得更高,飞得更远……
母校散文2:漫忆母校
文/李海丹
居家逢闲,翻看旧照,看到30多年前中学时春游的照片,年轻的笑脸上泛着光,不思量,自难忘,读书时的情形便浮现在眼前。
我中学就读于渠县三汇中学,两千多个日夜曾心念于此。三汇镇以渠江、巴河、州河交汇而名,水运兴盛的年代,镇子曾繁华一时,成为四川名镇。母校背踞华蓥山脉,面向巴河,其地旧称北坝,在丘陵河汊间,天赐一大片平整宝地,学校便坐落其中。
校园周边,除零星农舍和通往汇北乡政府公路两侧的小店铺子外,铺展着上千亩良田好地。春夏季节,总有各种苗木菜蔬和家花野草发芽、生长、绽放,于是,高矮纤壮的形,红黄绿紫的色,淡雅浓郁的味,便深深浅浅地将学校围住。
秋收时节,临河坝的一整片麦田泛着金光,风吹过来,晃眼的金色便一层层漾开去。从镇上过来的老渡口下船,上学的路蜿蜒在菜地间、竹林旁,至校门,一堵山水屏风迎面而立,似真似假、亦画亦景。校门两侧,白壁上红字写着一副对联,写什么已记不清了,大意是教人知书、催人向上。
入校门,左右两侧各是一小片桔子林,新生入学之际,正是果实成熟之时。我至今仍记得第一次跨进校门时见到那些垂吊枝头的果子。紧挨桔子林,左右两侧各是一长溜教室,平房,白墙青瓦。阳光好的下午,绯红的颜色穿过窗户,直射到教室内的水泥长课桌上,在墙上留下斑驳的投影。
再往前,是学校的大操场,靠下角是百米跑道,上面铺着细筛过的炭灰,便于钉鞋跑步。跑道往上是跳远场地,两排高大的枫树、桐树竖立在跳远跑道两侧,直至沙坑尽头。操场中央是四个篮球场,课余学后,总有一派热闹景象。操场最上边是乒乓球台,读书时,我着迷乒乓球却水平一般,为此误学不少。
操场右边,第一排平房是高年级的教室,室外各有一个花坛,坛周种着四季常青的麦冬,中央菱形砌土上种着一棵铁树,四周种些茶花、月季、菊花、步步高。再往前的桔子林前并排着两方假山喷池,里面养有小鱼虾蟹,每年春初,低年级的同学都要去校后小河沟捕些蝌蚪来,养在池里观赏。
操场左边,从下往上依次是学校的四个食堂,叫人难忘的是食堂的烧白,肉片肥瘦适中,垫上咸菜,用大蒸笼煨得?烂,倒扣在白饭上油亮发光,香气四溢。毕业后,校友叙旧,提起学校的烧白仍赞不绝口。食堂后面是学生宿舍和教师宿舍,宿舍楼与学校围墙间有一小方林圃,育有水杉、银杏、杨槐幼苗。墙上开有一低矮木门,可直通校后的小河沟,此门也是当年一帮任性少年夜自习逃课时翻越禁锢、放飞自我的“捷径”。
操场正上方是学校的礼堂,边沿台阶下种着一排万年青,每逢重大时节或汇演,工人都会把万年青修成一致的伞形,并在礼堂上摆上各式盆花。记忆中那些美好的日子总是风清日丽,天蓝树绿,鲜红的国旗迎风飘扬,欢快的乐曲在校园回荡,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高中时,语文老师雍朝育老先生任班主任。老先生是民主党派人士,身材高大,仪态威严,最是嫉恶如仇。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老先生已在教学课目内开办素质教育,先生讲课从不拘泥于教材,从新闻野史到民间打油诗,涉猎广泛。作文课更是文体不限,内容自定,让学生充分发挥。至今我仍回想起,老先生用抑扬顿挫的四川话,声情并茂地诵读“高高山上一树槐,手攀槐枝望郎来,娘问女儿望啥子,我望槐花几时开”的情形。
还有一件事值得一提,学校与古镇因巴河相隔,每日上下学需渡船接送,其间便生出许多乐趣。春来巴河如画、水碧山黛,手推桨摇的木船行走在春雨里,人便融入春色春意中。夏时洪水泛滥,罢舟停渡,学校跟着不上学,最为学生所向往,一到涨水时,学生便每每在意天气、时时留心水位,雨则喜、晴则黯。冬日大雾弥漫,清晨渡船辨不清方向,船工用锣鼓定向导航,仍不时将船搁浅在沙坝里,或推到三河交汇处的州河渡口。
近来常忘事,忘了前同事的姓名,忘了朋友的宴请,但30多年前学校的设施景物、逸闻趣事却记忆犹新。西方民谚说怀旧是一种懒惰的心理,我个人体会,怀旧忆往,正好静一静,看清来路,辨明去途。
母校散文3:悠悠母校情
文/杨小葳
月亮弹奏出一首悠悠的乐曲,深蓝色的夜空被星星点缀成一条银河,静静地流淌,风儿将它吹响远方。在这样一个美丽而宁静的月夜,我却怎么也睡不着……
思绪慢慢地回到以前,桃花盛开,花儿含苞欲放,树是那样的绿……大家一起学习,一起玩耍,一起奔跑,是那样的快乐。操场上洋溢着我们的欢声笑语,教室里传来的是我们朗朗的读书声,转眼间,五年小学生活悄悄过去了,我在这里度过了五个春夏秋冬。草儿绿了又黄了,花儿开了又败了,桃花红了又枯了,杨树绿了又黄了,叶子长了又落了。我们经历了多少就有多少快乐,相处了多长时间,就有多少友谊,我们长大了五岁,就学了五年的知识……虽说雁过无痕,但那里却永恒地记录下了它们花瓣轻轻飘过,那里就是我的母校。
五年来,我们的快乐时间从今天起消失了,我们不能在一起奔跑,不能在一起学习了,但我会永远记住我们之间的快乐。虽然不能都分到一个班,但我会记住班里的每一个同学,记住我们之间宝贵的友谊和这么多年来在一起的快乐时光,我们相处的那样亲密。感情那样醇厚。大人们说忘记了小学同学,只记得高中、大学的同学,但我不相信,我们五年的友谊我不会忘记,我要永远记住这段美丽的时光!
天色越来越晚,可我却一直睡不着,越想睡,那一张张我熟悉的脸就浮现在我的脑海中,他们在对我微笑,仿佛在对我讲这五年来发生的快乐与悲伤。快开学了,我们还能都分在一个班吗?虽然这不现实,但是我还是希望我们在一间教室里学习,在操场上玩耍打闹……
想着想着,我便渐渐睡着了,我梦见我们好在一间教室,还是原来的老师,好在原来的学校里。那些快乐,那些悲伤,那些回忆,那些友谊,都在这梦里……
母校散文4:我的母校 三里河三小
文/王耀奇
三里河三小是我最初的学习园地,也是我人生路上的重要阶段。在这里,我不仅学习了不少知识,而且也学到了许多做人的道理。在母校学习的几年中,几乎每一天我都记忆犹新。直到现在,这些往事总像电影一样出现在我的面前。
上学前,父亲给我准备了一个洗得发白的军挎包,母亲为我缝制了一个装水杯的布套。开学的那天,我和同院的一个小女生手牵手,一蹦一跳地朝学校跑去。一年级的教室在学校西边的平房区,年轻的女老师姓赵,个子不高,皮肤白皙,十分削瘦,说起话来轻声慢语的。赵老师性格温和,对我们这些调皮的小学生颇有耐心,从不发火。但有一点不好,动不动就请家长。为此,我没少受到父亲的训斥,也挨了不少打。在赵老师的教育下,我逐渐爱上了学习,成绩在班里一直名列前茅。
上到三年级时,文革开始了,老师们也不教课了,一人发一支毛笔,让我们写大字报,揭露校长及老师的反动言行,课堂也乱成了一锅粥。有时课堂纪律刚好一点,就有人从窗外扔进个乒乓球皮做的燃烧弹。一时间,课堂秩序又乱了套。后来,由于课堂纪律实在太差了,学生们只好辍学回家。
在家呆了半年,我们又回到学校继续上学,班主任换成了李琦老师。李老师脸上有两处伤疤,听说是挨批斗时被学生打的,可李老师却说是骑车时摔的。李老师不愿说,我们也不好意思追问。李老师是个热心肠,有一次,李老师带我们去玉渊潭公社义务劳动,路过一个化粪池时,大家都绕道而行,可有位男生非要跳过化粪池,结果没跳过去一下跌进化粪池内。大家立刻慌了神,李老师急忙叫来公社的人,在众人的努力下,掉进化粪池的男生才被救上来。此时已是初秋时节,天气有些凉了,掉进粪池的那个男生脱去沾满粪便的外衣,只穿件单衣的他冻得直打哆嗦,李老师忙脱下自己的外衣披在他的身上。这一幕,感动了所有在场的人。
在李老师的努力下,我们班几个调皮捣蛋的男生上课时不再折腾了,课堂纪律有了明显的好转,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也越来越浓了。李老师还要求我们,不论是开班务会还是平日上课,都要养成积极发言的习惯,说这是锻炼提高自己的最好机会。在李老师的引导下,我们班同学在每次的班务会及课堂上都能积极踊跃地发言。这样一来,我们的思维能力都被调动起来了,对学习也是个不小的促进。
光阴荏苒,40多年过去了。可回想起上学的往事,就好像是昨天发生的。现在一有时间,我就会去三里河三小的校门前看看,好像又回到了当年的班集体。
母校散文5:感谢您—母校
文/张翔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六年美好的小学时光将要结束,迎来了中学的生活。在这不足一个月的时间里,我情不自禁地回想起在母校度过的幸福时光。我们曾在这里学习做人、增长知识、锻炼身体……这些点点滴滴都勾起了我们对往事的美好回忆。
母校,虽然你的身躯很小,只有四幢房子、篮球场和游乐场,但是您身上的一草一木、一沙一石、一砖一瓦,将让我终身难忘,铭记在心。
在游乐场的一面墙上,那里曾经是你最美丽的地方。墙上面缠绕着许多绿油油的藤条,上面长满了许许多多豆大般的刺。我们把刺扳下来,贴在手上、脸上,互相看着对方做怪模样,会乐不可支,笑声琅琅。再进入游乐场内畅玩一番,翘翘板、荡秋千、滑滑梯,笑声回荡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如同大海的层层波浪。每当秋天来临,藤条上就会开出数不胜数的粉红的花朵,洋洋洒洒,开得烂漫。这一朵朵馥郁的花朵将母校装扮得焕然一新、美丽无比。
每当重要节日来临,学校就会举行节日的典礼。操场上热闹非凡、人头攒动,此时的校园仿佛像一个鸟岛,歌声、笑语像鸟儿们在倾心地鸣唱……
然而,最值得母校骄傲的地方,还要数教学楼。那里时而书声琅琅,时而书写沙沙。那些教室,像一个个大蜂巢,里面排列的桌椅,是一格一格的蜂房,井然有序。在这里,母校把我们引进了知识的海洋。老师不辞辛苦,像园丁一样培育着我们这一朵朵鲜花;像树根一样把汲取的营养传给我们这些桃花李花;像蜡烛一样,燃烧着自己,献出了全部的光和热,像一泓不绝的喷泉,浇灌着我们。我们无法回报您——母校,我们只能像金色的小蜜蜂一样,忙碌地采集花粉,储存蜂蜜,用将来丰硕的果实来报答您。
美丽的母校啊,您就像一棵葱郁的大树,而我们像快乐的小鸟在您的怀抱里栖息——我们共同学习,共同游戏。可是,雏鹰总要离开大树的怀抱,向着更高更远的目标展翅飞翔。如今,我们将和母校您永别了。啊!母校,您给予我们欢乐,给予我们知识。我深深地感谢您,深深地感谢您。
母校散文6:往事
文/张晨光
每当路过那所母校,以及附近,我的内心的反应是剧烈的。这倒并非怀恋母校,而是那里曾经充满了血腥,我在那里度过了一段峥嵘的岁月。
那里的曾经对于我就是奇耻大辱。因为我的胆小懦弱,常常受同学的欺侮,而且怯弱得从不敢反抗。这些是我十几年来的最不堪回首的记忆,它对我来说是可耻而可悲的。因为曾经的种种,使我的心灵变得千疮百孔,永难愈合,它是我不忍去触摸的苦痛的心灵禁区……
我永远忘不了那段度日如年的苦难日子,我完全失去了自尊,任人宰割,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我的生活连猪狗都不如,天天挨打,顿顿伤及身心;天天放学回家都是满身伤痕。我满腹辛酸无人诉,不敢告诉任何人,连自言自语都不敢,怕人听见,我甚至想过自杀……我活在个人的痛苦世界中,隐忍着一切,哪怕受天大的委屈,我也不敢告诉父母。我害怕告诉了父母,找了他们,他们再报复我。其实即使不报复不撕破脸,我何尝不是天天挨打,何曾好过。
他们认定了我的怯懦,将我当成奴隶一般,任由他们使唤,让我干什么就得干什么,一不高兴便群起攻之,一天不知要挨多少顿打!回了家我还要拼命掩饰,身上的尘土要掸干净,伤,能掩饰则掩饰,反正不能被父母发现,我怕发现后找了他们,他们打我打得更狠。那个时候我是相当怕挨打的,也许是受了那时的深重的影响,至今我仍怕挨打,可谓闻风丧胆,尤其是群殴。
我常常怕得逃学,有时不敢回家,怕他们来家找我,他们以尖子生的身份来找我上学,其实就是变相向父母要人。我可以说与他们无怨无仇,但不知为什么总缠着我,阴魂不散。我想仅仅是看我懦弱,好欺负。起初先敲诈我钱,敲诈次数多了,没钱了,便打,再后来索性不要钱了,只是打,拿我当玩偶似的打,仿佛我没生命一样。他们始终将我玩弄于鼓掌间,怎么也不肯放过我。后来终于转了学,但这并没有我想象的这么简单,他们打听到我所在的学校后,居然又苍蝇蚊子似的死缠烂打来找我,仿佛非将我置于死地不可。我真想不通为什么那帮混蛋老是纠缠我。
曾经未转学前,每次逃亡被抓回,他们像押犯人似的揪住我,生怕我再跑。到了学校,火冒三丈,将我当出气筒,暴揍几顿,只因为我躲他们,不来上学,没乐子可找了。我只能忍气吞声,这就是我的生活!我在他们眼里从来不是人,或可以说他们从来没把我当人看,他们若真把我当人看,也不会如此酷虐的对我,比魔鬼比禽兽还可恶可恨!他们整整折磨我了两年多,两年多来我的日子没一天好过过,惶恐度日,我简直被逼疯了。
后来他们因多次去我所在的学校找,找不到,此后似乎再没来过,但此事并不算完,仇恨使我变得失去理智,恨不得将他们处死,这深仇大恨时常萦绕心头,使我痛苦,因为不能报仇,无法扬眉吐气。我恨自己轻饶了他们,但我时常极力抑制自己,想放下这些事,使自己释然,这样我就不会再痛苦了。
每当近年来想起当年的毫无自由、苦不堪言的事时,我都惊异自己是怎样熬过来的,我甚至有些佩服自己,竟那么能扛!其实那些家伙之所以不来找我,想必另有缘由,因为他们欺侮我的第二年的一次,我被群殴,背上留下许多伤痕,双臂上也有,被父母发现,次日到学校问同学,同学稍稍知道些情况,就透露了,在父母逼问下,我说出了其中的一个人,算是新头子(旧的暂未来学校找我)。找到他学校,处理了此事。后来自然是来报复,我被抓走,然而这次我目睹了两年未见的真正的罪魁祸首--旧的头子。将我抓至他们家那一带,众人商议后,决定索钱而不打我,我暗感庆幸,终于不用挨打了。约的地点次日我没去,怕他出尔反尔,给了钱不放我走。此后又来找了我几次,我很幸运,都躲了过去。后来他们想来了也未必能找到,白来,而且打了也许又会告状,便不来了,他们是有这层顾虑,不然大约不会轻易放过我。
他们的罪恶是赤裸裸的摆在我心里的,纵使他们忘却,我却无法忘却。现今他们虽不纠缠我了,而且已过去了三年,但想起他们当年的残暴的兽行,我便恨之入骨、食肉寝皮,他们将我虐待得面目全非,这样的大屈辱岂是说了则了的?!
然而事过境迁物是人非,我不似从前那么恨他们了,我不能继续恨下去,再恨也无法挽回改变不了事实,与其恨而伤身,不如坦然放下,这样对自己的身心不无裨益,对自己的前程也有好处。
母校散文7:梦回母校
文/舒坦
岁月如梭,韶光易逝。四十个春秋的寒暑更替,时光如白驹过隙般飞驰而去,“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看今朝,“恰同学少年”的情愫,依然在胸中波涛起伏……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珍藏于心海的母校恰是那源头活水,亦如知识荒漠中的一片绿洲;母校犹如一坛陈年老酒,在记忆的时空存放越久远,愈加散发出她的浓醇与芳香;母校更像一盘老树根,在人生的树干上枝叶越繁茂,更加凸显她的健壮与辉煌。
记忆里,母校并不美丽。校门外有一道弯弯的河流,清冽的河水时而平缓,时而湍急,在河床窄小的地方卷起层层漩涡、激起朵朵浪花,一排石墩子替代了过河的桥。上游不远处,由于地势的落差,自然形成了一个近百亩水面且圆如月亮的深潭,潭边长满的芦苇随风摇曳,各种水鸟在上空翻飞起落,清澈的潭水里成群的鱼虾追逐觅食……那就是铺满夕阳粼光、轻荡着涓涓清流,陪伴我们度过无数个黄昏的月潭河。在这令人流连忘返、追忆无穷、朴素无华的田园风光里,吮吸着最甜美的知识琼浆,为少时的我们铺垫了人生基石,校准了远航坐标。
其实,母校并不是什么名校,但值得骄傲的是她有着厚重的历史感,拥有一批德才兼备、身正为范的良师,并有着管理严、校风正、学子优的良好教学环境。抗战时期,由一王姓乡贤出资在这里创办了一所私立中学,以“崇德立人,瀹智育才”为办学宗旨,因而取名瀹智初级中学。在1979年秋,新生入校的开学典礼上,魏廷坤校长十分自豪地介绍:“这所学校不但有悠久的历史,曾经还是宣汉县第五中学。自1942年建校以来的半个多世纪里,可谓是桃李满天下,俊才辈出;地处宣汉县柏树镇月潭河畔,青山掩映、良田环绕,仿若世外桃源,是一个求学读书的好地方。”这就是母校——柏树中学。
记忆里,河岸上有一排石梯,拾阶而上直通学校。走进大门,主路两旁是整齐成行的柏树林,校园没有围墙,有皂角树、桉树和黄葛树等环绕学校一圈,这些树是有些年头的老树,树干粗壮、树身高大,大概有十多个鸦鹊窝巢,稳稳地固架在高耸入云的树杈上,春来秋往,欢鸟成群,啾啾鸟鸣与郎朗读书声此起彼伏,各自成趣、相得益彰;大树下还有成片的灌木林,在春光明媚、柔风拂面的季节里,校园里开满了白色、红色、粉色的花朵,争奇斗艳、满园飘香;河对岸的梯田,呼应着校园周边的旷野,开满了连片的金黄色油菜花……四十年过去了,这些树木、这些飞鸟、这些鲜花,多年来依然在我梦中随风起舞、呢喃追逐、清香沁脾、绵远悠长!
岁月悠悠,往事如歌。一幅幅懵懂的青春画面,历历在目,记忆犹新,时常愉悦我那无边的乡愁。抹不掉的记忆印痕、挥汗如雨的劳动情景、你追我赶的欢快影像,时时浮现在眼前、回响在耳畔;食堂外坡地里种收白菜、厕所外水田里收割空心菜、校园里自带工具修路,去柏树粮站背大米、去高洞煤矿背煤……自给自足的劳动课、自食其力的勤工俭学,让同学们在温馨结伴中,共鉴相互关爱的团结和友谊、共享劳动成果的喜悦和幸福。
那时,我家住在庙安乡的大山里。荒山野岭、人烟稀少,因为不通公路,每周都要步行翻越两座大山,趟过三条小河,大约要走30多公里去上学。求学的路满是泥泞,偶有几块石板铺成的田埂路,天下雨路便打滑,如遇到周末下雨,就不能回家了;加之当时自己个头小,胆也小,害怕独自走山路,于是,有贺长茂、黄义平、冯多平、陈小平、杜俊文等几个同学相约结伴而行,轮流去同学家里过周末,因为有同学们来做客,父母都会拿出最好的饭菜招待大家,可口的美味佳肴至今记忆犹新,滋养一生、回味无穷……
梦回母校,山上的伙伴们特别羡慕山下和城里来的同学,羡慕父母是本校老师的同学,因为他们见多识广。当时,他们初中阶段就已经开设有外语课,而我们是进入高中才学认26个英文字母;之前,我们连拖拉机都没有坐过,脚上穿的是妈妈一针一线纳出的千层底布鞋,大脚拇指都裸露在了外面,而他们大多坐过汽车、火车、轮船,王长华在当时就已经体验过坐飞机的感受,同学们经常听他摆令人艳羡的经历。王长华、孙久波、孙健等几位同学的最爱是穿白色球鞋……
梦回母校,我的左右同桌分别是女同学余燕琼、男同学佘中心。余燕琼的英语学得非常棒,经常为我们领读课文,有时我们交换着阅读从家里带来的课外书籍;佘中心思考问题时,总喜欢眨巴着他那双大眼睛,老师提问时,让我始终感觉他像个老道的中医,总是不急不躁、慢条斯理地回答。
梦回母校,下午放学后,同学们结伴去月潭河里洗衣服,由于年龄小,笨手笨脚根本就不会洗,同班有位高个子女同学实在看不下去了,主动帮我洗了一回,劳酬很简单,开玩笑要我叫她一声姐姐,遗憾的是,多年后,我居然回想不起她的芳名!
梦回母校,有次我生病了,躺了一整天,是陈泉同学帮我打来饭菜,他跑回家,偷偷地装来一大瓶子豆瓣酱,嘘寒问暖、关心备至,还陪我一起吃饭,并请来校医到宿舍给我治疗……
梦回母校,依然能感悟到魏廷坤校长那慈眉善目的亲切问候、余安荣校长那语重心长的谆谆教诲、刘广仁老师吹胡子瞪眼的大声训斥,如果下楼时还要追逐打闹,脚步下重了的话,小心教体育课的徐怀炳老师会手持木棍在楼梯口等着你……哈哈!现在回想起这一切都是无比的亲切和温馨。往事尤新,在这里采撷的音容笑貌,至今萦绕于怀,令人心旷神怡,催人奋进。
“春播桃李三千圃,秋来硕果满神州。”四十年光阴,弹指一挥间,往事依稀,仿若昨天。当年的同窗,如今遍布祖国四面八方,奋斗在各行各业,他们用青春和热血、用勤劳和智慧服务于人民、奉献于社会,都在为各自的事业而忙碌奔波,秉持瀹智初心、永续月潭情怀,谱写着壮美的人生华章。
书卷多情似故人,母校恩典伴终生。思念与激情撞击的火花,点燃了心中最明亮的灯火,重拾青春播撒的温馨梦想,寻觅年少收获的关爱眼神。不要问谁过得好不好,人生是否波澜壮阔,但是,当工作有成绩,学习有进步,人生有惊喜,赢得了鲜花、掌声和笑脸的时候,我们想到过母校;当在生活中遇到新的愁苦,内心充满新的矛盾,深感人生纠结和困惑的时候,我们依然会想到母校——柏树中学。
母校散文8:母校的荷塘
文/熊田静
夏日周末的清晨,当太阳还没有散发热烈光芒的时候,我送女儿去师范校园上家教课。
对女儿来说,这里并没有什么新奇之处。而我却不同,当我走进母校,我的目光和思绪就在搜索和回忆中不停地交错。
回想16年前,年少的我带着一脸的稚气,走过两旁种满月季花和雪松的师范大操场,经过两栋学生宿舍,路过一片碧绿的荷塘,再到学生食堂里去打饭,这样的路程,我每天要茫然地重复三次。而今,当我走在这阔别已久的校园中,感觉却是如此亲切!
时间过得真快啊!16年的光阴,如白驹过隙一般,回首曾经的校园生活,虽已渐模糊,而此刻对母校的怀念之情,却在不知不觉中被悄然唤醒。
送走女儿,我独自走在种满法国梧桐的林荫小道上,抬头仰望,阳光透过梧桐叶,将记忆剪切成层层叠叠的碎片,从空中铺洒一地,踏着这岁月的斑驳痕迹,怀着激动的心情,我开始探访这充满母爱气息的校园。
循着往日的记忆,我来到校园中的那片荷塘。走近荷塘,“呀,荷花开啦!”瞬间,我被眼前的美景所折服:放眼望去,满池荷花有的正迎着晨风含苞待放,有的正迫不及待地吐着花蕊,有的已早早地露出娇小而嫩黄的莲蓬,莲柄上还有满是花粉的花蕊,真是鲜嫩欲滴。我站在荷塘边,静静地欣赏着满池的荷花,心中是无尽的喜悦。
一阵微风吹过,那大片大片的荷叶,挨挨挤挤赶集似的聚拢来;风一停,那凑拢的一群便又摇晃着绿色的大圆盘各自分开。几只蜻蜓从水面掠过,带着夏日的气息,留恋于花叶之间,似是传递这夏日邂逅晨风的甜蜜。
荷塘的中间有一座亭子与九曲桥相连,我信步走下台阶,来到九曲桥上。置身于这方荷塘之中,一时间,我已不知在桥上走了多少个来回,只觉眼前这“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景色,真是美不胜收,让人深深沉醉。
太阳已散发着金色的光芒,校园依然静悄悄,偶尔从荷塘边那葱翠欲滴的竹林里,传来阵阵鸟鸣,为这美丽的清晨奏响一支幽雅的乐曲。我尽情地欣赏着,回想16年前,我每天都要经过这里,却从不曾留意过这方荷塘,更不曾为她的美丽而驻足停留。而今天,正当荷花盛开时,我恰巧赶上了。原来,有些美丽,总在不经意间错过!
荷塘的一角,一座名叫“园丁”的白色石雕像吸引了我,那是一位风华正茂的青年女教师的形象。她身着长裙,左手握着一本教科书,右手轻抚着耳边被微风吹起的头发,神采奕奕地屹立。
我久久地仰视着雕像,心想:不知经受了多少风雨的洗礼,岁月的沉淀,她无怨无悔地选择着一种神圣而清寂的人生,默默无闻地坚守着自己的理想,执着于自己的追求,无悔于自己的人生。霎时间,我被园丁的精神而感动,被师魂的厚重而震撼。
蓦然回首,忽然觉得我身处的这方荷塘,不也有一种如“园丁”般的执着与坚守吗?季节轮回,世事更迭,却依然保持着它原来的模样,于闹市之中坚持着自己的梦想,静静地守候着满塘的荷花,任它花开花落,不管繁华或落寞,有人赞赏也好,无人问津也罢,却始终以一种姿态,向人们展示着它独有的美丽与安宁。
我独坐于亭中,看着远处那园丁的雕像,在夏日晨曦中更显得英姿挺拔;眼前这片静寂的荷塘,更有一种脱世的清纯与美丽。
虽然有些美丽,会在不经意间错过,但我想:或许只有坚守过寂寞后的梦想,才能绽放出岁月如歌般的灿烂,就像那园丁;只有经受过风雨后的等待,才能看到生命里最美丽的风景,就像那荷塘,亦如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