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民俗散文(精选6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民俗散文1:吊灯笼
文/王祖文
吊灯笼是陕北春节的民俗,尤其在乡村,家家户户少不了,将传统的春节映照的格外光亮,年味因灯笼而别有趣味和情调。
旧时的灯笼,是一个简易的木制方框形状,外表用麻纸糊成,里面置放一盏煤油灯或者麻油灯。在外面的麻纸上一般写着“灯光普照”四个字。
吊灯笼一般有两种方式。最常见的一种是在窗户上面事先固定一根细丝线,灯笼挂在上面置于窗户正中。也有的人家在脑畔上面压根木棍,在木棍是绑根绳垂到窗户上,然后将灯笼挂到绳上置于窗户正中。
过年吊灯笼的民俗含义是什么?想来与燃鞭炮驱逐吓跑“年”这种怪魔有直接关系,有相同寓意。这应该是最本质最原始的动机和含义。随着岁月的更替和世事沧桑的变换,吊灯笼更多的赋予百姓祈求光亮的生活、美好的生活、吉祥的生活这样的含义。这是内容上的意义。从形式上而言。吊灯笼有一种烘托气氛、渲染热闹、营造红火、呈现明亮、带来快乐的客观效果。这反映出民俗文化心理中的暖色、光亮、吉祥的美好元素和底蕴。
大年三十晚上,每家每户都吊灯笼。这种民俗在乡村没有通电的时候,实在是独特的风景。灯笼一旦点燃起来,一直至少要维持到第二天天明自然熄灭,有的能点亮几天。如果在除夕晚上自动熄灭有一种不详兆头的说法,所以,里面的有油保持饱满,里面的捻子尽量保持耐燃,人们非常智慧聪明,灯笼做的足有一尺深,麻纸糊的结结实实,不留任何缝隙,所以风一般是吹不灭的,这样自然就能保持至少一夜的光亮。除夕人们是格外在乎彻夜光亮的,不仅外面的灯笼保持一夜光亮,而且家里的灯也要保持一夜光亮。
一般追求爱好的庄户人家,在灯笼的下面会粘一圈红纸穗穗,还有的会在灯笼的四面张贴红窗花,来年是什么属相的年,张贴什么属相的窗花。这样,灯笼就有了红的色彩,彰显出主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期盼,将“中国红”的色彩和寓意映照出来。
除夕深夜,农人有观天象的习惯。他们会独自默默走到山头上,通过观测星星位置的移动尺度来判断来年收成的好坏、生活的吉凶。回头从山顶俯瞰乡村,这是多么美好的人间仙境啊!村庄四周,一排排、一层层,从山腰排到山谷,从前村排到后村,到处是明朗的灯笼。这样的风景只有在这样的夜晚才能看到,只有置身于这样的山头才能看到这么美好的风景。这样的风景属于乡村独有,是诗意的彰显,是梦幻的写真,是对未来通电生活的提前相约,是人世间少有的风景画,是大年乡村的幸福图。
天空是繁星闪烁,地上是灯笼普照。天上地下,星光灯光互相辉映,这完全成了人间仙境。可惜,那时村里没有摄影人,没有照相机,没有摄像机。但是,这种独美只能属于乡村,属于乡村的大人孩子。他们的眼睛就是照相机,就是摄像机,他们不知不觉间在最好的位置将这样的美景照下了,摄下了,他们将这样的风景永远珍藏在心中了。什么时候需要看看,什么时候就自然会放出来独赏。只是可惜了这个世界最好的摄影家和录像家了。因为他们不知道有这样美好的灯笼风景在乡村啊!
现在,人世间的照相机、摄像机几乎遍地都可以找到的时候,人世间到处都有摄影师、照相师的时候,但是这样的风景却消失了,真的消失了,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我们的乡村通电大概有20年了,自从通电以后,人们用一颗灯泡代替灯笼,早先木质的灯笼连影子都找不见了。
吊木灯笼的民俗就这样消失了。但是在我的内心里,灵魂里,每到大年三十晚上,我都会在心灵里吊起木灯笼来,我期盼每个人的心灵都是永远燃亮的红灯笼,发出照亮世界的光。我期盼每户家庭,每位熟人平安吉祥,我期盼我们的祖国美好富强,我期盼世界和平友好。
民俗散文2:拉风箱的岁月
文/陈树庆
与儿子到乡村民俗馆参观。儿子看着橱窗里一台被擦的干干净净的风箱。问我,风箱是干什么用的?我说是用来给锅灶鼓风用的,然后用手比划着,描述给他。但他最后仍是一脸茫然。但熟悉的风箱一下子打开了我记忆的闸门,把我带入了那个拉风箱的岁月里,拉风箱“吧嗒吧嗒”富有节奏的响声似在我耳畔又盘旋起来。
风箱,又叫风匣,是北方灶间常见之物。木制,里面装着一块绑着鸡毛的活动木板,用来抽风和送风,单杆或双杆拉动,风箱后面有一个活动的进风口,安装有一块活动小木板,相当于进气的“阀门”,靠锅灶的一边留有出风口,拉动时风就会从出风口中吹出。当拉动风箱时,进风口上的活动小木板随着气流的进出有规律的“吧嗒吧嗒”直响,很有节奏,鼓吹灶膛使灶火旺盛。而帮着家里拉风箱,是农村孩子们常干的活儿。拉风箱既是个体力活还必须讲究技巧,拉风箱用的是巧劲,长拉短放、快拉慢推,才能使火苗匀称而又不费柴。刚生火时,风不能大,大了容易将火吹灭,只需轻轻拉动即可;等引火与灶内的柴草充分燃烧,再放进玉米秸之类的硬柴禾,就可以用力拉了,如烧的是木柴,则需要更大的风力。根据所做饭菜的不同,拉风箱的快慢和力度也不同。炒菜需要急火,风箱就要快拉;而最考验拉风箱功力的是蒸馒头,开锅之前要用急火,开锅之后需文火慢熬,拉风箱就要先快后慢。有时候,风向不对或天气潮湿,风箱拉起来会感觉很重的样子,灶膛里会反烟,烟熏缭绕,呛得直咳嗽。拉风箱是我儿时每天的“工作”,放学回到家中,就帮着母亲拉风箱做饭。母亲把灶膛里的火生好,我坐在小板凳上负责烧火加柴拉风箱,一推一拉中,“吧嗒吧嗒”的声音伴着红通通的灶火映红了我的脸,锅底的火苗一上一下地窜,舔着锅底。在我的童年里,“吧嗒吧嗒”拉风箱的声音成为了一声声起床铃,每一个清晨,我都是在母亲拉风箱的声音里醒来。长大,外出读书,回到家,看着母亲在灶屋间忙忙碌碌,偶尔自己会搭个下手,过去帮她拉风箱。斗转星移,物是人非,而风箱成为我远去童年生活的唯一见证。
社会的发展,农村的炊具也不断改进,伴随着家用炉具逐渐被液化器、煤气、电器等所替代,风箱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从我们的生活中淡出。在城市定居下来后,无比怀念那些清晨或傍晚,风箱“吧嗒吧嗒”的声音伴着空气中淡淡的柴草的烟味,就像一首极其动听的乡村交响曲,成为一道抹不去的记忆。
民俗散文3:闲游民俗博物馆
文/文俊
这是我第二次参观关中民俗博物馆。首次参观已经是很多年前的事了,那次参观连走马观花都谈不上,类似蜻蜓点水,没有留了多少印记,这也埋下了再次参观游览的伏笔,促使第二次走进关中民俗博物馆。
自己在关中地区工作生活,已经有几十年的时间了,但对关中民俗的了解,始终处于一种朦胧状态。记得刚到陕西工作不久,就有朋友绘声绘色给我讲解“陕西八大怪”的诙谐故事,这可能也是自己晓知关中民俗的萌芽,可是,几十年过去了,萌芽还是萌芽,朦胧还是朦胧,没有多少长进,汗颜至极。
近几年,自己对陕西文化、民俗关注度在提升,本意是想在关中工作生活,应该了解关中的民俗风情,这是“入乡随俗”、融入当地生活的捷径。探究风俗民情的途径很多,参观民俗博物馆是个好办法。这个关中民俗博物院是王勇超先生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组织资金、人力,收集整理民间民俗艺术品建设的博物院,主要有40院迁复建的明清时期的古民居,门楼,8000多根石雕栓马桩阵以及30000多件历代民俗器物,集中展示了关中民居、民俗、风情,看后颇有收获,这次参观,主要观赏了栓马桩、赵家门楼、西京雄镇城门楼、古民居一条街和民俗器物展览,边参观边赞叹,非常震撼,由衷佩服关中人民的聪明智慧,门楼、故居庄严、大气、雕梁画柱栩栩如生。栓马桩、民俗器物神态各异,精美绝伦,让人流连忘返。稍有遗憾的是,古民居一条街主要展示的是古代大户人家的“豪宅”,平民百姓的特色建筑难得一见,民俗主要是众多老百姓约定成俗的习惯,缺少了这一块,民俗的招牌大打折扣。
民俗散文4:灯影里的雪花
文/郭宗忠
民俗里有一句农谚:“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每年的中秋节,如果有云彩遮住了月亮,奶奶就会告诉我们,明年正月十五肯定要下雪了。
我们有时也怀疑,但是到了正月十五,真的飘起了雪花。洋洋洒洒的雪花,下了一地,小伙伴们就会一整天不回家,在雪地里打雪仗、堆雪人。
孩子们从家里偷偷拿出两个酒盅,把雪朝树枝上一扣,一会儿工夫,一棵小树结满了一树的雪球。那时候没有什么颜料,我们会偷偷把家里新贴的对联撕下一个角,用红纸涂抹雪球,雪球带着红润,一会儿满树的雪球就变成苹果或者桃子了。
正月十五下午,家家户户开始做面灯、萝卜灯,面灯是每个人家的妇女,包括女孩子都会做的;而萝卜灯就交给了我们这些男子汉。
捏面灯很有讲究,和面不能过于软也不能过于硬,要恰到好处,面和软了蒸出来的“灯”会歪歪扭扭的;面和硬了,“灯”开裂,盛上油会漏。所以,每年都是母亲亲自和面,等面醒好了,母亲把面揉成粗细适中的长条,切成一个个圆柱形,开始像我们捏泥碗一样捏面灯。
这样的事我们也想跃跃欲试,但都会被母亲呵斥退,一是面灯要祭天祭地,孩子们的手玩雪玩泥,不干不净,有种对天地的大不敬;二是麦子面捏出来的面灯,祭祀过后还要吃,怕孩子们糟蹋了粮食。
奶奶、母亲和姐妹们围坐在木桌前,很快,就把圆柱形状的面捏成了茶碗一样的面灯,不过面灯的底是厚厚的。面灯边上捏上从正月到腊月十二个月的符号,有时,还捏一些瓜果或者小动物的造型,煞是可爱。
然后开始上锅蒸面灯。蒸熟之后,打开锅盖,哪个面灯里的水积得多,查一下面灯上捏出的符号,就代表哪个月份雨水多。一年的旱涝是村里人最关注的事了,直接影响到来年的收成,所以等到夜晚来临,每个面灯里添上花生油,用河坝上长了一年的黄草秆裹上一层棉花做灯芯,点燃后放在每一个门台上,家里的灯笼也开始亮了起来,闪烁的灯火祈祷着一整年红红火火。
我们也开始做萝卜灯,做好后,点上,放到井台边上,绑在树上;有手巧的用秫秸扎一个小巧玲珑的鸭子一样的小船,放上一个萝卜灯,漂在池塘里;还有的家门口挂上转灯,仕女游园,鸳鸯戏水,西天取经,劳动丰收等故事画面旋转变化,见出村人的智慧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飘雪的时候,五彩灯火在雪中摇曳,宛若无数的星星降落人间,璀璨无比。
这时候,锣鼓喧天,村里舞龙踩高跷的队伍来了,飞龙戏珠,狮子滚绣球,孙悟空转动着金箍棒,猪八戒扛着大耙,摇船的,骑驴的,挑担的,杂耍的,寿星福星,金童玉女……简直就是神仙与凡夫俗子的团圆盛会。
演出队伍来到谁家的大门口,谁家就会燃放起爆竹礼花。人们兴奋着,热闹着,把对于春节将近结束的留恋以及对新生活的期盼全部糅进这元宵节之夜的狂欢中。
后来,每每回忆往事,总不禁想起法国诗人圣琼·佩斯《喜庆童年》里的诗句:童年,多么美妙……
这样的夜晚,等游玩结束了,长辈会带着我们几个兄弟,到祖先的坟上去上灯。落寞的荒野,雪粒打在茅草上飒飒作响。在坟前点上面灯,烧了纸钱,给先人们磕头,寄托我们的怀念之情。
等到正月十六早晨,我们去村头挑来泉水,把面灯切成片煮熟,吃上一大碗,就背起书包去上学了。
年过完了,灯影里的雪花,还在心头飞舞……
民俗散文5:撮虾子
文/阿紫
南方人有赚外快的民俗,广东人称之为“炒更”,我们武汉叫做“撮虾子”。夜晚是“撮虾子”的标准时间,文一点的做家教,武一点的在巷子里烤羊肉串,连六七十岁的爹爹婆婆都有“撮虾子”的门道,那就是翻小区的垃圾桶,收集废品。
那天我正在吃晚饭,手机响了,是朋友阿华打来的。阿华在单位负责宣传工作,不久前做了一个宣传片,结果领导看了非常不满,下令重做。
“你知道我们一直通过报纸进行宣传,突然要上电视,一时间上哪儿找高水平、价格又合适的制片单位。”阿华很着急,便想到了我曾经做过这行。
我看了看阿华传过来的片子,顿时感觉这事帮得上忙,因为要超过这个水平实在轻而易举。且不说画面毫无美感,现在早都用高清摄像机了,他们还在用普清。配音那位的普通话也不专业,不是播音腔。
很快我就联系了两家影视制作公司,老板都是旧同事。果然样片一传过去,阿华单位领导们都折服了,高得不是一星半点儿,价格也能接受。
按照行情,介绍费10%到15%,老婆算了算,很是兴奋,得来全不费工夫。想想还有几个朋友在单位负责宣传工作,这样“撮虾子”似乎很有钱途。
然而从签订合同开始,操心事就来了。听一位老同事说,揽下这活的阿力只是挂靠在那家影视公司名下,其实相当于个体户,摄像师、后期制作人员都是临时“凑角”组建的,于是我为那30%的预付款提心吊胆起来。这两年彼此联系不多,不知道阿力道德水平滑坡没有?会不会卷钱跑路?
“你得盯着点,防人之心不可无,别怪我没提醒你!”我给阿华预敲了警钟,于是阿华决定全程贴身陪同。晚上和摄制组一起住宾馆,打成一片,不回家了。
终于拍完了,后期制作完毕,看看还不错。不过领导总会端着点,班子成员你一言我一语,提了七八条修改意见。
“得盯紧点,探探口风,看他们是不是故意鸡蛋里挑骨头,想克扣点钱。”我又忙着叮嘱阿力。真要是拿不到全款,恐怕最后他们会把怨气撒到我头上,怪我介绍这么个烂活。
好在担心了几天,钱终于拿到了。前后算算,半个多月没睡好觉,原因在于我既不是甲方,也不是乙方,一切都不在我控制之中。老婆怪我尽把朋友往坏里想,心理阴暗,庸人自扰。可是类似卷款跑路、赖账不给的事情,以前都见识过。商场如战场,不把对方往坏里想,就是对同伴不负责任。
好在如今他们互相熟悉了,以后直接合作就行了,我如释重负。这“虾子”也不好撮啊,我这人心理素质差,总怕出状况,怕最后弄得里外不是人。老婆叹了口气,说我是穷命,做不成什么大事。我倒觉得每晚睡得着觉才是大事,毕竟人生不过几十年,何况已经耗去了大半。
民俗散文6:最炫潮州民俗风
文/浮生未歇
潮州古城有许多民俗,想必大家不会陌生。比如:潮州人爱滴茶,一壶三杯,嘘寒问暖,联络亲情和友情;潮州人爱美食,以烹制海鲜见长,选料考究,制作精细;潮州人爱音乐,善于汲取诸多外来剧种音乐精华,兼收并蓄。
潮州民俗文化蕴含浓郁的中古遗风,被汉学家誉为“中原文化的典橱”。潮汕文化是汉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隶属于岭南文化,是广东三大文化之一。独特的潮汕文化,充满神奇的色彩。
潮州古城是潮州历史文化的核心区域,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潮州的民俗文化独特,潮州音乐、潮剧、潮绣、木雕艺术、剪纸、花灯、功夫茶等,这些潮州民俗文化正是这样渗透融汇、传承发展而形成明显特色。
说到潮州一定绕不过说喝茶,潮州的茶文化源远流长。特别出名的潮州凤凰山盛产名茶,利用优越的自然条件,开展凤凰山潮州功夫茶文化原生态游,每家每户都有自家的茶艺技术,再如素有“潮居典范、祠堂千家、书香万代”之美誉的千年古寨——龙湖寨,始建于南宋时期,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
在潮州地区的人民,家家户户都有自己的茶具,每个人都爱喝茶,入口甘甜,但这甘甜却能够在喉咙逗留许久,让人回味。潮州还有许许多多有意思的民俗。比如:
游神灯会。潮州民俗最具地方特色的是正月的游神灯会,潮人宗亲观念较为强烈,不少在海内外工作、经商的潮人,总要利用新春等节庆,回乡团聚。在正月四乡六里都要自己祭拜祖先或名人的诞忌日(俗称为“老爷日”)。其时,几乎所有村民都前来观礼或祭神,沿途人山人海,游人如织。所经之路各乡村民齐聚各自宗祠的神前”,罗列香案祭品恭迎圣驾。之后,有很多的游行队伍,他们敲锣打鼓把人民游客带进一个喜气洋洋的节日当中,感受当中的家庭氛围。当天还会举行大型的大戏表演,观众席总是坐满着村民!
素斋宴。除夕前一二天,家家户户制作各种粿品,有甜粿、发粿、菜头(萝卜)粿、鼠壳粿、红桃粿等,以备过年之用。除夕夜全家围炉吃团圆饭逢初一都有属于自家特色的素斋宴。
潮州歌册。潮州歌册是潮州俗文学中最流行的说唱文学,它是从弹词演变而来的。潮州歌册之所以成为千家万户,一代代妇女百唱不厌的缘由,则是它以恢宏完整的故事内容,浓重的场景渲染和扣人心弦的人物心理活动刻画,给歌者或听者留下恋恋之情,听一卷潮歌如同观赏一出大戏,潮州歌册对潮州妇女的精神熏陶、普及文化教育起到无法估量的作用。
潮语讲古。潮语“讲古”,是以潮汕方言讲故事,形式与北方评书基本相同,是一种群众性的文娱活动,既有群众自发聚集在一起讲的,也有专门请讲古为业的民间艺人讲。潮汕以前没有像北方一样的专门说书场,故讲古艺人便利用宫庙、公园、广场等人多的公共场所开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