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的散文

请欣赏美食的散文(精选8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美食的散文1:“渔片江”小记

文/蓝雨

在福鼎说到美食,就不能绕过“渔片江”。

初冬的上午,阳光格外温暖,透过玻璃窗门,斜射进渔片江店内的红木方桌上。一种质朴的声音仿佛从木质的香息中慢慢散发而出,给人一种沉静安适的感觉。

光阴是慢慢游走的。渔片江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到如今,格调越发精致。

店内的红木桌子,红木椅子,厚重沉稳。瓷砖墙壁上,几幅装饰画,几只银质的鮸鱼像,清新的海洋气息,无不告诉人们,这是大海的世界,鮸鱼的世界。是的,渔片江,是把福鼎的海鲜,把海鲜中的鮸鱼做到极致的典范。

一条鱼,从深海中跃起,从渔夫的鱼篓里拣出,从清晨的早市中挑出。

在老师傅的手中,剔去鱼刺鱼骨,剩下鱼肉,经过反复敲打,揉搓,形成鱼片特有的鲜香,韧劲,爽滑。再把揉好的鱼片,捏成片状,下锅稍烫片刻,捞起,撒上小葱、生姜、香菜,配以酸辣清汤,盛于精致小碗,一碗地道的“江记”鱼片上桌,鲜香满溢,食之Q弹爽滑,过后回味,余香留齿。这种味蕾的体验,如饮茶过后的回甘,是妙不可言的。

江记鱼片的久久回味之妙,是和它整个过程的取材、选材、制作分不开,是与制作者的真诚用心分不开的。

从野生的深海鱼,到黄瓜鱼、鮸鱼,这些拥有大海最深情怀的鱼儿,用它特有的清甜鲜香,从时空的镜子里,从大海的深处来到我们的味蕾之中,并留在了我们生活中。它所带来的不只是简单的新鲜,简单的酸甜辣,而是一种传统的光阴味道,一种春风化雨般的愉悦。

走进渔片江店,宛若走进岁月的大门。我们所接纳的不只是一碗鱼片或一碗鲳汤,而是一种历史传承的古老气息。

如今,老店已换成新店,但我们依稀可以感受到在最古老的老街里,店内灶台上氤氲蒸汽中夹杂着鱼的鲜香,老师傅在敞开着的里间案板上敲打揉搓,而后把制作好的鱼片下锅,片刻捞起,人们围着桌子吃上一碗热气腾腾的鱼片的情形。

渔片江,是百年老店,但它不会老去,它深深地留在福鼎人的脑海中。

在福鼎,江记鱼片留给人们更多的是一种乡音。凡是福鼎人,没有人没吃过江记的鳗鱼片,酸辣鲳汤。凡是从海外归来的,无不要进店尝尝这满是乡音的味道。很多外地游客,或是在外工作的本地人,也总会把这乡音打包带出。

现在,干净整洁的就餐环境,别致的装潢,无不体现了江记鱼片古朴与时尚,传统与现代的美学理念。渔片江,把美食与养生、文化结合起来,也为福鼎的饮食抒写了浓重的一笔。“游福鼎必登太姥,吃鱼片必到江记”,也可见其在福鼎饮食文化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美食的散文2:世上的美食

文/刘远贵

如果问什么是美食,不同的人,他们给出的答案必定是不同的。先不说面对天上飞的、地上跑的、山上长的、水里游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喜好,单就酸甜苦辣咸这五种基本味道来说,张三李四和王五,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态度就已经是大相径庭。这就好像有人说“一千个观众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

不过,虽然人之看法各有不同,但稍加归纳便不难发现,这里其实都还是有着可供把握的共同点,那就是,他们都看重食材和做工。认为不管什么东西,首要的是要食材好,好的食材加上好的做工,做出来的饭菜才香喷喷,食材和做工是美食形成的基本要素。美食家们坐而论道,很多情况下,其实也都是围绕着食材和做工来谈色、香、味和形、意、养。

由此不难看出,在以美食家为代表的多数人眼里,美食绝对是做出来的。

我承认美食是做出来的。再好的食材,如果没有“巧媳妇”蒸、煮、炖、炸,最终都只能算是一盘食物,毫无生气。但我同时又要强调,美食更是吃出来的。做出来的东西,是用来吃,而不是摆着让人看的。只有人们张开嘴巴去吃,吃过之后还赞不绝口,进而大家都能从中获得物质力量和精神安慰,这样的食物,方能称得上美食。

因此可以说,食物美不美,不单取决于胃口,还取决于心境和情感,从某种程度上说,心境和情感是我们进食时分享老天给我们亮出来的日和月、光与影。心境不好,再好的食物也食不甘味,吃进嘴里味同嚼蜡;心境好,粗茶淡饭也能把人吃得余味无穷、意味深长,吃得心旷神怡、美不胜收。

所以人们都喜欢在良好的心境下进食。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在很多时候不喜欢独食,而是喜欢共享。友人是生活里的一缕阳光,遇着好东西,与友人一起品尝,觥筹交错间,再无聊的日子也光芒四射了。可以想见,无论是李白的“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还是白居易的“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无不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深切渴望,在他们眼里,没有友人的出现,再好的美酒也是白水一碗。

而亲情,更是胃口开合的总闸门。因此只要说到美食,人们自然就会想到母亲做出来的饭菜,自然要把渴望的眼神深情地投向大年三十那个大家围坐一起、热气腾腾的晚上;而当亲人忧郁落泪,尤其是当父母老了,牙掉光了,再好的东西也不想吃的时候,过去那些我们津津乐道的美食,也都会化为云烟,变得索然无味。

美食的散文3:美食星球节

文/刘家荪

今天,我看了一个关于美食星球节的故事。传说,美食星球每年都会举办美食节,那时,每个星球的人都会带着他们星球上最具特色的美食前来。我心想:要是我们也能去的话,那该多棒呀!

晚上,我早早地进入了梦乡,我梦到自己成了美食使者,和地球上的大厨们一同前往美食星球,参加这个我最期盼的节日。我们中国前往的大厨,有做北京烤鸭的,有做洛阳水席的,有做西安小吃的,有做天津麻花的……其他国家的大厨,有做法国大餐的,有做泰国竹筒菠萝饭的,还有做我最喜欢的意粉肉酱面和比萨的……我们这支庞大的队伍浩浩荡荡地来到了美食星球。

美食星球上充满了节日的气氛。街道上、马路上都布置得井井有条,绚烂夺目,一派热闹的景象。这时,一阵香味扑鼻而来,啊,我们来到了比赛场地,这里可真热闹,其他星球的美食使者也都带着他们的大厨到了这里,真是人山人海。

比赛的时候,大厨个个厨艺了得。切、炒、翻都有模有样,技术娴熟。

经过一轮又一轮的比赛,最后只剩下地球和月球的选手。我们中国大厨做的“满汉全席”为地球争了光,而月球做的“月满全球”也毫不逊色。最后,我们以微弱的优势取胜,美食星球的国王亲自把奖杯颁给了我。

正当我笑得嘴巴可以放得下两个鸡蛋的时候,却被一阵“丁零零”的闹钟声惊醒了,我回味着梦中的情景,心想:要是真的有这个节日那该多好,要是我真的能被选为美食使者,那又该是怎样至高无上的荣耀啊!

美食的散文4:肯为你做美食的人

文/刘云燕

有人说:“餐桌边上人人是小孩。”在美食面前,我们褪去伪装,享受着最自然的味道。

和老公恋爱时,他还是个穿军装的帅小伙儿。因为学的是“司务长”专业,竟然会轻轻松松地为我做一大桌子菜,而且色香味俱佳。炊事班里有几口大缸,里面竟然是老公亲手腌制的小咸菜,还为它们取了一个个动听的名字,诸如“南国相思豆”“苏北小黄瓜”等等。那时心里就偷偷地乐,找个会做美食的男朋友,幸福!

慢慢的,我们成了三口之家。做饭的艰巨任务自然落在老公身上,老公也乐此不疲。他的理论就是:照顾好一家人的胃,也就照顾了一家人的健康。每天天刚亮,老公就一个鲤鱼打挺地起来,忙着在厨房里为我们煎炒烹炸。儿子喜欢吃小饼,老公就给儿子烙鸡蛋饼。我喜欢吃炒菜,老公就忙着炒丝瓜,炒青菜。每每睡眼惺忪地起来,看到沐浴在晨光里忙碌的爱人,阳光将他的轮廓勾勒着,他忙着切菜,动作娴熟,看上去真美。

午餐各自在单位和学校解决。每每到了快下班的时候,电话就会响起来。似乎总是那温馨的“老三篇”:“今天能按时下班吗?想吃什么?注意安全哟。”我就把自己想吃的东西,如报菜名儿一样,噼里啪啦地说出来。等我慢慢骑自行车赶到家,家里已经饭菜飘香了。爱人单位离家近,下班了顺便买菜回家。老公说:“一边骑车,一边东瞄西看,有什么好吃的,就顺便买回来。”老公隔三差五给我们炖鸡,蒸鱼,来个大餐。我一边抱怨着:“这怎么减肥啊?”一边吃得不亦乐乎。老公就呵呵地笑着,说:“咱吃饱了,才有劲儿减肥啊!”

爱人是一个对美食极为敏感的人。什么味道,吃一次就会做了。他经常得意洋洋地对我们说:“今天学了一道新菜,望老婆和儿子点评。”不多时,一道美味的菜肴就做好了。待得到我们的夸奖时,他就跟中了彩票一般。

老公做菜属于“豪放派”,速度极快。你还没做什么,那边饭已经大功告成了。而且,老公炒菜作料极足,他充分了解那些诸如蒜、姜片和葱的属性,所有的作料都散发着十足的香气,让人吃一口,就根本停不下来。不过,这种“豪放派”却根本不在意厨房的卫生。每每吃完饭,老公像“大爷”一样休息去了,我需要把已经“掀翻了天”般的厨房用品一一归位,每每用的时间比老公做饭的时间还长。

老公有数不清的“狐朋狗友”,下馆子是家常便饭。有时候,就带上我们两个“小跟班”。实在不方便,老公就会信誓旦旦地说:“不用做饭,等我打包回来。”我们俩就像两只“嗷嗷待哺”的小麻雀一样,等着他回来。等到他回来,果然打包了他认为这家酒店最好吃的菜。我们一边吃,一边大叫着:“好吃。”老公就极为得意地说:“这家某某菜也不错,哪天我们一起去尝尝。”哎,我的“减肥大事业”啊,自从遇到老公,就没成功过。

结婚后的生活,没有了那么多花前月下的浪漫,却更多地增加了日常的柴米油盐,更多地加入了亲情的元素。而那个时时刻刻都为你做美食的人,更是用心在爱着你。

嫁给一个肯为你做美食的人吧,那份甜蜜无法用言语去形容,就像有人曾说:“爱,本无形。唯心笔,可绘之。”

美食的散文5:东北美食

文/吴树民

清晨到齐齐哈尔市,想找小摊儿吃点早餐,边走边问,在火车站附近一个小巷里的路边,有一家简易棚搭起的小吃点。虽然天空洒着细雨,排队的人依然不少,我们遂加入队列。这里的糖油饼论斤卖,5元一斤。排了约5分钟,两个过完秤的糖油饼和两碗豆浆,就放在了我们面前的方桌上。豆浆尽管浓香,但是和别地差异不大。糖油饼和普通油饼相似,入口感觉却大不相同,除了外酥里嫩,还有一种绵绵的甜香,似乎像加着白糖,似乎又像加着蜂蜜。香得稀里哗啦吃完后,又买了几个准备途中享用……

在中国最北端的北极村,这儿没有任何污染,所有瓜果蔬菜一律是绿色食品。小甜瓜和西瓜比较贵,每斤8元至15元;有一家说他的小甜瓜隔夜了,又比较小,可以4元一斤处理给我们。我们买了几斤,一吃,又甜又香。再跑去买,没了!乳瓜和黄瓜都挺便宜,清晨刚摘的鲜嫩乳瓜每斤1元,带着花儿的鲜嫩黄瓜每斤0.4元至0.8元,价格几乎是咱内地的一半。

五大连池的水,闻名遐迩,直接饮用,酸酸甜甜像汽水一样,所以做下的豆腐,风味独特。第一天晚餐,我们点了炒豆腐,谁知一盘竟要14元!肚子饿了,也顾不得许多,同时又要了两张软饼,心想今日挨宰也认了。片刻工夫,端了上来,一看,惊得半天说不上话来——那装豆腐的盘子能顶内地两个,炒豆腐又嫩又香,里面还放着不少肉片;软饼是烫面葱油饼,十分可口。这时候,方明白刚才错怪了人家。在这样驰名的旅游点,我们两个人一顿饭吃30来元,实在是既实惠又便宜。次日吃早餐,听说有种咕噜肉不错,就决定尝尝。晚餐,找到那家餐馆,点了咕噜肉和豆腐。那咕噜肉,肥瘦适度,外焦里酥,甜中带咸,十分可口。

到中国最东边的抚远县,凌晨三点拍过东方第一哨的日出,游览过收回时间不长的黑瞎子岛,又回到抚远县城,该用餐了。向当地人打问特色吃食,回答:“深水鱼,特别好吃的叫奥花,就是价钱贵点。”人家特别叮嘱说,餐馆吃太贵,可到鱼市买好去餐馆加工。我俩跑遍鱼市,绝大多数奥花为冻鱼,只有一家有大点鲜活的,一条也就一斤多,每斤最少得80元。鱼行工人说,奥花只有两条,得搭配其它鱼一起卖。我说,我们千里迢迢跑来,就是想品尝一下,买那么多没法弄啊!最后说动了员工,打手机请示老板,老板哼唧好一会儿,才答应卖给我们一条。上秤一称一斤半,120元。提着鱼,找到一家餐馆,请老板安排师傅红烧。不大工夫,端了上来。味道鲜美之极,鱼刺大而又少,很符合老年人的食习。加工费仅要10元,也不算多。这条奥花鱼,要是直接在餐馆点用,最少在240元左右!

大连市以海鲜着称,可是进了海鲜店,一看价位,和内地并无大的差别。当地人怎么享用呢?边转边看,看出了门道:傍晚,在街巷海鲜市场买好鲜活的,拿到旁边地摊上一加工,既新鲜,又实惠。螃蟹每斤10元至15元不等,捡手掌大的活螃蟹买了12个,请一旁摊主加工。摊主清洗净、上笼蒸。一时三刻,送来芥末醋水和热气腾腾的颜色红亮的螃蟹。掰开蟹壳,手抓蟹黄,蘸着芥末醋水,吃得满口喷香……算上8元钱的加工费,一顿海鲜吃饱才花了33元,可谓便宜至极了。小巷里的三鲜虾饺、芹菜肉饺、鲅鱼饺子、海螺饺子……味道都非常鲜美,一盘20个饺子,10元至20元不等,饺子馅儿多个儿大,饭量如我者,每餐一盘足够了。大连海鲜市场的干、鲜水产品也值得光顾。淡水鲍鱼每盒8个10元钱,本想带几盒,商家一听我们家住西安,立马劝告别带,途中易坏。看商家那么实诚,我们在这家买了炮制好的鲍鱼片、干鱼翅和干贝,一下花了500多元。这些东西,赠送亲朋好友,实在是不错的选择。

美食的散文6:美食之旅

文/宋丽娟

作为地道的北方人,对面食可谓是情有独钟,尤其是山西的面食早就想吃个痛快。恰逢今年春节空闲,一家人便选择了到他乡过年。于是,大年初一早晨吃罢饺子便驱车直奔太原。节日的高速公路畅通无阻,偶尔有一两辆车通过,让第一次开车上高速的儿子欣喜若狂,我们的担心成了多余。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行程到达了太原。

停车后直奔饭店,迫不及待地点了扯面、臊子面和抿尖三碗不同风味的面条外加两样小菜。一家人三碗面条轮流品尝风味。游完晋祠后,儿子领我们直奔小吃一条街。打眼望去,楼阁牌坊错落有致,飞檐斗拱古色古香,仿明清建筑和汇聚八方风味的小吃吸引着大量的游客。节日的街道张灯结彩,红红的灯笼增添了节日的气氛,熙熙攘攘的人群,加之小贩的吆喝声,让整条街显得热闹非凡。这里真是吃货的天下、年轻人的地盘,烧、烤、涮、炖、煮、炸一应俱全,就连冰激凌也是别具特色。最喜面食的我,坐在一家当地饭店点了油泼面痛快地吃了起来。

次日直奔平遥古城,灰砖灰瓦的城墙和民居很具特色。街上香草糯米散发着浓浓的香味,禁不住买一个尝尝。满街打着风味小吃招牌的饭店吸引着众多的游客前往,最后我们选择了一家当地饭店,品尝了栲栳栳、平遥牛肉、碗秃以及刀削面。夜晚在住处附近,品尝了莲菜水饺和酱肉水饺,结束了一天的行程。

如果说城市有味道的话,那么一座城的历史就渗透在老城巷陌间的美食里。吃的是味道,品的是历史。然而,最具特色的还是那乡间美味。最后一站,我们到了昔阳县的大寨村。窑洞依旧,梯田仍在,大寨人的精神永存,以旅游业发展起来的大寨村让村民们扬眉吐气。坐在窑洞里吃着农家小笨鸡、田间野兔、炒莜面鱼儿,也是一件十分惬意的事情。

三天的行程紧张又浪漫,逛古城品小吃,这个年过得很有意义。

美食的散文7:白河肉糕

文/郁柏年

但凡美食,必要求色香味俱佳,白河肉糕即是如此。观色,上黄下白,黄如金,白如玉,光鲜亮泽;闻香,似荤非荤,似素非素,荤素缠绵,清新淡雅;品味,香软细滑,肥而不腻,筋道十足,口感极佳。不论饮食怎样讲究、如何挑剔之人,在白河肉糕的色香味面前,也只有放下繁文缛节、任凭食欲大开的份了。

往往吃起来大快朵颐,掩盖了美食背后的辛苦。请教做肉糕的师傅,得知原料倒也常见:猪肉、鸡蛋、淀粉和萝卜。只是做法破费功夫。猪肉要选七分肥三分瘦,鸡蛋分离成蛋清、蛋黄。首先将猪肉放在砧板上用木杖槌捣成泥,加入适量的淀粉、蛋清,配以盐和各种作料,用水调和均匀。然后把萝卜切成条块,在蒸笼里摆成长方形模具状,填入捣好的肉泥,蒸上十分钟。待初步定型后,取笼往肉糕上均匀涂抹蛋黄,每蒸五分钟涂抹一次。三次过后,正宗的肉糕才算做成。

虽然精心的配料和繁杂的工序足足用去了大半天的时间,但各有妙处,缺一不可。肉糕的主料是肥肉,由于搭配瘦肉并加入了淀粉,所以吃起来不会觉得油腻,加入蛋清又使得肉糕更筋道。选用萝卜条做模具则让肉糕在蒸的过程中充分吸收了萝卜的清香。而三次涂抹蛋黄犹如画龙点睛,让肉糕色泽鲜亮,惹人垂涎。

当年,白河因汉江水运繁华得以“小汉口”之美誉,往来的官宦商贾、文人墨客在此停留,都会在江畔老街的馆子里小酌。伙计一边卖力地吆喝,一边在桌上摆好三碟四碗,而后厨趁着食客们把酒言欢之际烹饪起拿手的招牌菜——肉糕汤。将大小均匀的肉丸子放在汤盆底,覆上提前切片蒸好的肉糕,再浇上配有胡萝卜、香菇、青菜的鸡汤,便是一道美味可口的肉糕汤了。远远看去,先是那红黄绿各色就抓住了食客的眼球;凑近点儿,热腾腾的香气扑鼻而来,让人急不可耐地想一饱口福;真到了举箸时却犹豫起来,不知该从何处开始,先尝肉糕还是先品汤汁?其实,先用什么并没有讲究,即便左右开弓、勺箸齐上又有何不可?关键是糕香汤美振食欲,吃得开怀久难忘!于是,吃过之后,便记住了这一巴山汉水间、秦风楚韵地的小城,以及小城里独有的美食。传而广之,久负盛名,白河肉糕也就成了白河“三点水”席面中的一道名菜。

逢年过节,白河家家户户都要做肉糕、吃肉糕,特别是招待贵客,肉糕更必不可少。一片片黄白相间的肉糕,蕴含着主人对家庭、对未来、对尊客的美好祝福——金玉满堂,长命富贵。

美食的散文8:布衣美食

文/王太生

吃是一种享受的过程。所以中国人见面就问,你吃了没有?同样是吃,有些东西,被认为吃起来很麻烦。

我所在的小城盛产螃蟹,吃蟹是秋天的一件盛事。某天,跟一个北方同事闲聊,说吴越一带的人很喜欢大闸蟹,北方没有这个东西,应该物以稀为贵,可能比南方人更加喜欢吧?同事不以为然,说北方人多是直性子,喜欢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受不了那个麻烦。

吃蟹是比较麻烦的。岂止麻烦,有时简直繁琐至极。就比如,这吃螃蟹所用的“蟹八件”:腰圆锤、长柄斧、签子、长柄勺、剔凳……吃蟹的工具,有八件之多。敲、掀、钩、剔、锯、凿……乖乖,简直对蟹进行“五马分尸”,倒像是武林场上的十八般兵器。吃蟹,是件技术活。

梁实秋在一篇文章里说,他母亲小时候,在杭州家里吃螃蟹,“要慢条斯理,细吹细打,一点蟹肉都不能糟踏,食毕要把破碎的蟹壳放在戥子上称一下,看谁的一份儿分量轻,表示吃的最干净。”大户人家有足够的耐心和时间。还有吃汤包。吃起来也规矩多多,要“轻轻提,慢慢移,先开窗,后喝汤”,在汤包上,先咬上一小口,慢慢吸那汤包中的蟹黄汤液,稍一不慎,那汤汁就会弄你满身。吃到最后,只剩下一层面皮。

韩国料理也很麻烦。我和几个朋友在餐馆小聚,韩式小菜、烧烤,消费不多,根本没怎么吃饱,那盘盘碟碟,垒起来,倒有一大堆。

小资美食,越是价格高,越是繁文缛节。有次在一家五星级大酒店里,听大厨师傅讲燕鲍翅,那程序确实芜杂:“将鲍鱼、老鸡、腩排、火腿、蚝油放在一锅煮。锅底舔着温柔之焰,锅内撞击、翻腾的是趵突之泉,各种调料相互交织,至真至诚,慢慢融合。水的成份蒸发了,熬成浓稠之汤,蚝油、鸡粉、冰糖、椰浆、杏仁汁……赴汤蹈火,赶一场春天的及时雨悠然而下,调啊、调,尝一口,浓香销魂”。听得瞠目结舌。

吃哪些东西不麻烦?吃平民化的东西就很简单。耕夫吃面、老汉吃蛋炒饭、孩子吃泡饭、小媳妇吃荷包蛋,简单、朴素又温馨。

耕夫吃一碗面。面,这种东西,南方、北方人都欢迎,煮起来也容易。水沸了,下锅。碗里撂猪油、胡椒粉、青蒜末。吃起来方便,不大一会儿功夫,就解决温饱问题。

老汉吃一碗炒饭。不是正版扬州蛋炒饭放入虾仁、海参丁、鸡丁、火腿丁、干贝、香菇丁、笋丁、鸭肫丁、猪肉丁的那种,而是简装家常蛋炒饭。扬州蛋炒饭太烦,家常蛋炒饭简单。饭是中午的剩饭,蛋是鸡窝里的刚下的温热蛋。老汉把一只蛋打碎在锅里,还是双黄。煎成形,弄碎。再把饭挑在锅里,一阵稀里哗啦地乱翻,添入青蒜末,就有了一屋子的蒜香和蛋香。

孩子吃一碗泡饭。在夏天的时候,孩子的碗里泡开水,就着榨菜,囫囵吞枣地将饭吃下去。吃完泡饭,孩子撂下碗,便急急忙忙地上学去了。

小媳妇吃一只荷包蛋。也许那个小媳妇怀了崽,要加强营养啊。偷偷地趁四下里无人,在水汪汪的锅里,养一只荷包蛋。

这些简简单单的拨弄,不挑剔,越方便,越解决实际问题。踏实、和顺,单纯而实惠,近距离解决问题———那是土褂布衣的美食。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