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文章

请欣赏创新文章(精选6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创新文章1:继承与创新

文/宋宗祧

一个人送儿子去学艺,交代说:“要好好向老师学习。老师咋做你咋做。”儿子到老师那里以后,老师站他站,老师坐他坐,老师说什么他说什么。后来,老师吃面条呛了一下,一根面条从鼻孔里出来了。他无奈地说:“老师,你这一招真高,我真的学不了。”这是一个讽刺机械模仿、生搬硬套的幽默故事。

历史上这样的例子还真不少,特别让人扼腕叹息的是多次上演的火牛阵。

火牛阵的专利发明人是战国末年的齐国人田单。

燕昭王时,燕将乐毅破齐,田单坚守即墨(今山东平度西南)。周赧王三十六年(前279),燕惠王即位。田单施反间计,挑拨燕惠王与乐毅的关系,燕惠王信以为然,便派草包将军骑劫代替良将乐毅,燕军的士气陡然下降。接着,田单又向燕军行贿诈降,使燕军麻痹、懈怠。做了一系列的铺垫后,田单于夜间用牛千余头,牛角上缚上兵刃,尾上缚苇灌油,以火点燃,冲向燕军,并以5000勇士随后冲杀,燕军大败,燕将骑劫被杀,田单乘胜连克七十余城。

田单的火牛阵很受后世推崇。唐朝的王玄策还曾经成功复制过田单的火牛阵。

唐贞观二十一年(647),唐太宗命王玄策为正使、蒋师仁为副使,一行30人出使西域。但此时印度发生了政变。篡位的新王阿罗顺那派2000人马半路伏击唐使,王玄策、蒋师仁被擒。后来,王玄策、蒋师仁寻机逃脱,北上渡过甘第斯河和辛都斯坦平原来到了尼泊尔,以吐蕃王松赞干布的名义,向尼泊尔借得7000骑兵,同时还檄召临近的各大唐藩属国出兵,外加松赞干布派来的1200名精锐骑兵,人马总数接近一万。王玄策自命为总管,带兵直扑印度。

在北印度茶博和罗城外,王玄策采用“火牛阵”一举击溃印度数万象军。之后,王玄策乘势攻入中印度,活捉了阿罗顺那,中印度灭亡,东印度接着也臣服大唐。

王玄策的火牛阵之所以成功,在于他对田单火牛阵法的活学活用,师古而不泥古。因为古印度人并不知道中国历史上田单的火牛阵,且敌我双方都以动物对阵,王玄策在牛尾点火,火牛冲入象阵,象群自然败走。

但不成功的火牛阵例子更多。

唐至德元年(756),为了击败安史叛军,宰相房琯向唐肃宗献计:征用2000头壮牛,驾着战车,在牛尾处悬挂鞭炮,炮响牛奔,企图以火牛阵击溃叛军。怎奈牛车奔向叛军时,叛军一阵擂鼓呐喊,群牛畏惧,反而掉头回奔。唐军一时猝不及防,死伤过半,大败而退。火牛阵没有烧死敌人,反而把自己烧得焦头烂额。

南宋绍兴元年(1131),秀州(治所在今浙江嘉兴)邵青聚众起事,朝廷派王德率领大军进剿。邵青准备用火牛阵应对。但邵青行动不秘,事前征集耕牛的事被王德了解到,王德嘲笑说:“是古法也,可一不可再,今不知变,此成擒耳。”由于王德早有准备,列阵以待,以静制动,当邵青的火牛群冲来时,他一声令下,士兵万箭齐发,火牛受伤惊恐,反而掉头冲入邵青阵中,邵军死伤无数,王德大胜而归。

解放战争时期,国共双方都曾试过火牛阵,但均未成功。

由此可以看出,火牛阵不是随便弄数百或上千头牛就能复制的。田单的成功有其主客观条件,后世之人只能学其战略思维,战术运筹,并根据自己所处的实际情况,加以变化,有所创新,方能成功。机械地模仿别人只能葬送自己。

但令我百思不解的是,死搬硬套火牛阵的人远远多于活学活用的人!所以我只能喟叹,创新何其难也!

创新文章2:反思生活,创新自我

今天在看《少年维特之烦恼》时,看到一句话:“一个人要是没有热情,没有需要,仅仅为了他人的缘故去逐利追名,苦苦折腾,这个人便是傻瓜。”顿时让我思虑颇多。

回想从小到大,似乎我人生的每一步都在按照爸爸妈妈为我安排的步骤去做,当然他们为我安排的都是为我的未来着想,都是为我好。一直以来,我都没有试着去反叛过这一切。而且我发现我似乎对于一切事情都看得很淡,不会很急迫的去做一件事,就算是学习上的事情,有时候努力也仅仅是为了不让父母失望。但并不是说我自己没有一点梦想,从小到大我都很喜欢历史,一直希望能在大学的时候能够选历史专业进行学习,以后可以做一个考古学家,但是为了父母的愿望,最终我还是放弃了它。我觉得父母把我养育这么大很不容易,我为什么不能为了他们而放弃一些我自己的东西呢?!

一直都以为就这样平平淡淡的生活挺好的,但是这种生活真的是我想要的吗?把自己的梦想,自己的热情抛掷一边,按着父母安排的路子走下去,以后的我还要这样生活吗?看了这句话后,我的内心也有了一丝的动摇,我觉得我应该从现在起,考虑一下我自己的想法了,毕竟我的人生还是我自己的,我不能够再像这样像一个提线木偶似的盲目地走下去了,我也要走出一条我自己的路。

一直都想要很自由自在的生活,一直都想要去呼伦贝尔草原,一直认为只有在那辽阔的地带才能够放开自我,自由自在,尽情地呼吸每一寸土地,每一片青草香,最想要骑一匹马,任它载着我自由驰骋。其实,自由一直都在我自己的手中,只是被一些东西束缚得太紧太密,以至于都没有发现它,以为它在其它地方,以至于总是在外界寻找它。不妨放下一些东西,松开一些束缚,或许就会看见它的存在。温老实说:“空即是放下。”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聪明的人总是不断的学着放下一些东西,而笨的人却总是不断地捡一些东西。放下的多了,自然牵挂的就少了,心也就会变得更为自由,相反,捡的越多,身上所背负的就越多,那么心被束缚的就越紧,可能慢慢的连呼吸都会变得困难。学会放下,放飞心灵。

嘴上总是喊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可是在真正做每件事的时候,总是不能真正地做到对别人的眼光视而不见,而我应该就是对别人的眼光太过于在意,总觉得自己如果有哪一点做的不好,别人就会嘲笑你,说白了,我就是把面子看得太重要,还有,我不敢面对失败。一直以来,没有足够的把握的事,我从来都不做,我害怕失败,我害怕失败之后我没有勇气再站起来,我无法忍受别人面对失败者的眼光,我觉得那种眼光太过骇人。其实,谁又会记得你出糗的那一刻多久呢,这些其实都是自己的内心思想在作祟。攻克了自己,也就什么都不怕了。“人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这句话一点都没错,只要战胜了自己,便会无所畏惧,无所顾虑,才会为了那仅有的一丝希望去努力,去拼搏一番。

我的生活也是需要激情的,我也要为我想要的生活努力一番,我也要为我自己活一次。我只有这一辈子的时间,我的人生是我的,我不能让自己留有遗憾!

创新文章3:创新

文/张承永

三个月前,我所在的企业更换了领导。新任一把手王总是从上级“空降”来的年轻干部,很有朝气和活力。新官上任三把火,他多次在大会小会上强调“创新”二字,要求各部门和分公司不能墨守成规,工作上必须有创新举措。也许是怕我们一时领会不了他的要求,只要一有时间,他就到各部门亲临指导。

企业的困难职工补助一直是我们人事部的工作,每月都会有一定数额的现金补贴。这种工作该怎么创新呢?我们一筹莫展。为了争取主动,经理瞅准时机,找王总汇报了一次。王总很高兴,把我们人事部的人召集到一块,发表了一番演说:“什么工作都能创新,就说困难职工补贴吧,每月发的那点钱买不了仨瓜俩枣的,根本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如果我们把每月的补贴集中起来,改成幸运大抽奖的方式,把这些钱花在少数几个人身上,就有可能帮他们圆一个梦,给他们一个惊喜!”

领导就是领导,果然是有思路有办法。不过,这办法能行吗?困难职工们该怎么想?虽心有疑惑,但领导说了,我们也只能照办。很快,抽奖方案正式出台了,是王局长亲自拍板设定的。共设大奖3名,奖品是港澳七日游。让困难职工去港澳旅游?消息传出,单位一片哗然。

抽奖那天,登记在册的30名困难职工齐聚会议室,挨个把手伸进事先准备好的抽奖箱。很快,三个大奖各有其主,分别是已经退休的老刘,孩子患白血病的刘科长,还有丈夫因车祸瘫痪在床的孟姐。

最后,王总让老刘代表获奖职工讲几句获奖感言,他脸一下红了,半天没说出话来。“怎么想就怎么说,不用紧张!”王总鼓励他。老刘这才搓着双手开了口:“王总,我有个请求,我想把这个大奖兑换成现金,不知道行不行?”“为什么?”王总很吃惊。“您看啊,我和老伴儿身体都不好,不用说香港澳门了,平时连市区的公园都很少去,所以还是兑换成钱吧,哪怕所有困难职工们分了也行啊!”“是啊,兑换成现金吧!”“把钱给大家分了吧!”身后传来刘科长和孟姐的声音。

最终,困难补贴还是按照原来的方式发了下去,人事处的“创新”举措宣告失败。但故事并没有因此而结束。就在这几天,局里在广泛流传着一个消息,说王总的小舅子是某旅行社的总经理……

创新文章4:学习创新奉献享受人生快乐

文/张国臣

什么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学习知识,探索规律,开拓创新,积极奉献!

我酷爱读书,从小学读到本科、硕士、博士,每天都在知识的大海中幸福地畅游;我不停地探索学习规律、生活规律和工作规律,从幼稚到明白,不忘初心,砥砺奋进,艰苦创新,不停攀登一个又一个文化研究高地;我多年来笔耕不辍,用心灵写作,向人民奉献出30多本正能量著作,吃了别人难以吃的苦,也享受到别人难以享受到的精神之乐……

阅读无涯,书山有路。我深深地感到,书的境界代表人的境界,书品即人品,被文字滋润过的人生是美丽的。只有用爱、用理想去辛勤笔耕,才能谱写出蓬勃向上的青春之歌!

人间最美是“鲸落”。君不见,当一条鲸鱼在宽广的海洋自由生长几十年结束生命之后,那庞大的尸体会慢慢地沉入海底,再创造出一套完整的、可以维持上百种无脊椎动物生存长达百年的生态系统。以一己之力再哺育一方生命,生物学家将这个悲壮的过程叫“鲸落”。如此奉献,是何等的伟大、是何等的壮美、是何等的光荣!

珍惜所拥有的一切,珍惜值得珍惜的一切。元气充盈、活力弥漫,嵩山的记忆,使我找回了最真实的自己。

浩瀚宇宙,追求真理比占有财富更可贵。人生数十年,如同一盘棋,每一步都是自己走出来的。

胜利属于厚德之人。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只有宽厚行善积累起来的功德,才能承受起你今天所拥有的、所享受的一切。

胜利属于有信心之人。进行文化研究,著书立言,80%取决于态度,20%取决于智力。只有不忘初心,克服困难,持续精进,才能到达理想的彼岸。

胜利属于勤奋之人。美国著名作家格拉德威尔2009年在《异类》一书中提出“一万小时定律”。只要经过一万小时的锻炼,任何人都能从平凡走向卓越,基本都可以成为该领域的专家。铁的事实证明,在任何领域取得成功的关键与天分无关,都需要勤奋,都需要专一,都需要在十年内科学地练习一万小时以上。音乐神童莫扎特是如此,大画家达·芬奇是如此,田坛飞人刘翔是如此,电脑天才比尔·盖茨更是如此,自己40多年的文化研究笔耕又何尝不是如此?

生命在于尊严,尊严来自信仰,信仰催人奋进!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人的天职。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有乐于吃苦、乐于吃亏、甘愿奉献,才能登高望远,笔耕立言。山连千岭,海纳百川。我的这些文化研究创作,是党组织多年培养的结果,是父母及众多恩师辛苦教育的结果,是贤妻王素珍教授和爱女张小羽律师全力支持的结果,是学习型团队集体智慧的结晶。对此,我感恩,我感激,我感谢!

俯首静思,求索路漫,创造维艰!回想这几十年的爱书、读书、编书、著书之路,是何等不易!在写作本书的时候,我不知多少次回看自己40多年的日记,痛责自己的愚钝无知,不由得投笔痛哭,泪洒襟衫……

面壁破壁,失中有得,默然昭然。在几十年工作之余的学习创造中,我失去了平常人节假日的亲情逸致,但得到了理论上发现“新大陆”的狂喜;我失去了头上的一缕缕黑发,但得到了逻辑思维王国的创新桂冠;我失去了许多人追逐的所谓名利官位,但看到了中华文化、嵩山文化、检察文化之树常青!

那是2006年6月27日,我接到河南新华印刷一厂书稿打字员小李发的短信,她在录排我的文集《嵩山的流泉·箴言卷》。她说:“打着看着您的书稿,我在不停地流泪,如果我20年前拜读,我的人生将不会走这么多弯路。您写得太好了,发人深省,耐人寻味。我和车间里的姐妹们争相看您的书稿,谢谢您的精神大餐。”这就是文化的力量!

英国首相丘吉尔说:“我宁失去一个印度,也不愿失去一个莎士比亚!”精神之树是何等的伟大!

天道酬勤,人道酬仁,书道酬新。那是2008年12月,我的女儿张小羽在美国纽约大学法学院攻读法律硕士。一天,一位美籍华裔女教授来到女儿住所,看到书桌上放有我的“嵩山的流泉”文化丛书,拿起一翻,被吸引住。问道:“这是谁写的书?”“我爸爸。”“能借我一晚读读吗?”“可以,老师。”第二天上午,这位女教授如约将书还我女儿,激动地表示赞赏。不久,她即邀请我到美国进行访问。

文以载道,以文化人。只有内心强大向上,才能使作品充满正能量。我的《中国少林文化学》出版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硕士研究生毕业的一位朋友对我说:“《中国少林文化学》探索人生社会规律,有理有据,说得太精辟了。和谐就是一切!如‘政治是权力的较量,石头砸瓦罐,吃亏的是瓦罐;瓦罐砸石头,吃亏的还是瓦罐’,事实即如此。”后来,几位官员朋友见我说:“人是应该找准自己的位置啊。处理好石头和瓦罐的关系,团结出形象,和谐见政绩。”他们明白了道理,在各自的岗位上都干得特别出色。

诗是思想的火花,一首好诗可以教育人、感染人,引起灵魂的共鸣。那是2008年的夏天,一位女干部找到我,拿出《嵩山的流泉·诗词卷》请我签字。我婉拒之,她再三请求,要签字永作纪念。我问:“为什么?”她说:“你的诗把我感动得放声大哭!”“啊,哪一首?”“《少林竹》。”她背诵道:“五乳峰翠藏禅机,流泉圆石润青笛。虚心竹有低头叶,风摧傲骨不见稀。”“是哪一点拨动心弦呢?”“人生要像翠竹那样成长,虚心使人进步,低头叶增加涵养,只有深扎大地才能战胜风雨啊!我过去太狂太骄,以至吃了苦头,读竹诗反思,醒悟痛心啊!”我倒茶慰之,与她同悟竹子生长的道理……

往事与怀犹在目,春风相遇不知年。我已出版的这些书中,恰似嵩山上那不分昼夜奔流不息的清泉,再现了一个新中国出生的人——在红旗下长大,孩提时代的纯真、少年时代的劳苦和青中年时期的奋进,从中可以看出一个共产党员在中国改革开放恢复高考40多年来,对党绝对忠诚、刻苦学习、求是创新、勤奋工作、司法为民、拼搏向上、积极奉献的一个个扎实的足迹!

人活着的意义,应当是在过程,而不是结果。因为每个人最后的结局都是一样。

画是诗的天地,诗是画的灵魂。

我爱嵩山,我爱嵩山文化,我爱嵩山这块土地,我在心灵深处把艾青老师的诗读了又读:“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冰雪化泉生,草枯出细荣。夏秋冬又去,花丽满春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要求“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

文化是根,文化是魂。非常感谢我的母校河南大学及河南大学出版社在我耳顺之年出版《嵩山的记忆——张国臣文化研究书系》,感谢父母亲人及众多领导、老师、朋友六十年来在我最困难的时候给我的强有力的、无私的支持、培养和帮助。特赋诗一首:

六十春秋数先贤,家风环境定坤乾。勤能补拙是良训,书可增谋乃正观。成由俭朴败奢侈,兴起务实衰空谈。

上善虚怀断舍离,留余厚德方康安。

创新文章5:创新角

文/田建民

到德国博世集团地热部和IBG集团宾采尔公司车间参观时,在不起眼的一角,用挡板隔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四个台面分布在四角,员工们三五人一组,聚精会神地讨论着什么,我感到有些新奇,经翻译询问,才知道他们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技术困难和难题,都到创新角(我的命名)来一起讨论和解决。我不由自主地凑上去观察,看到他们认真而专注的神情,有争议,有演示,虽然听不懂,但还是被这种精神所感染。据公司方介绍,员工大都是在工作间隙做这项工作,有时下班后仍在继续,这时我突然明白了为什么德国人在创新领域会领先世界的缘由。

德国是一个8000多万人口,面积不大、资源又匮乏的国家,凭什么成为世界第三经济强国和世界第一出口大国?靠的就是热爱创新的民族精神,凭的就是不断的技术创新。了解德国人的外国人一般都知道“方脑袋”办事就是两个字“认真”,且思维严谨、遵守纪律、尊重个性,崇尚科学和创新,这为科技和经济的发展奠定了长久的基础。

德国人特别重视个人的兴趣和爱好,并努力培植激发个人兴趣和爱好的土壤,各种各样的博物馆非常完善,而且是免费,在儿童游乐园,科普知识随处可见,“从娃娃抓起”,让小孩在“玩中求知”,保护创造的“硬盘”,使其在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中吸取营养。同时,国家还举办了一系列的“最聪明之夜”、“科技集市”、“公众开放日”、“博物馆长夜”等,普及科学知识。

在德国家庭中,最关心的就是教育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和动手能力,能否考上大学没关系,但只要孩子学到一技之长,有创新意识和能力,就不愁没有前途。德国人天生喜欢摆弄东西,男人在家里修房子,女人在家里布置房间,许多家庭还有专门的工具房兼工作室,里面各种工具应有尽有。他们自己动手制作家具、乐器,甚至造汽车、小型飞机等,这种对创新的狂热追求,融化在血液里的素质和传统,才造就了“发明大国”桂冠,也就难怪德国在世界上有那么多创造发明了。

提到发明,德国人的确引以为豪,大到磁悬浮列车、汽车、直升飞机、滑翔机、社会保障法,小到人们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的电脑、电视,甚至是啤酒、牙膏,都是德国人的杰作,如果没有这些发明,今天人类社会还不知道是什么样子。

到西门子公司参观访问时,公司副总裁金特·彼得拉什先生介绍了一些德国人和企业的理念,似乎诠释了创新的真谛:“理念是各个领域的领先者”、“哲学是最高的生产率”、“德国人的秉性是喜欢做,不喜欢说,喜欢什么事都做到最好、第一”、“创新是西门子的生命线”等等。

季羡林先生在《我的人生感悟》中对德国大学如何写论文讲道:“写论文,教授强调一个‘新’字,没有新见解,就不必写文章。见解不论大小,唯新是图。论文题目不怕小,就怕不新。只有这样,学术才能‘日日新’,才能有进步”。

创新是人类发展永恒的主题,更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屹立世界之林不竭的动力,德国创新点点滴滴,折射出了许多的硬道理。

创新文章6:绚烂人生需创新

文/马文琦

在现实生活中,想要使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创新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缺乏想象力,我们在创新面前只会显得苍白无力。

双休日在家,一道数学的求值题冷不防困住了我。我暗暗地对自己说:“一定可以的!”我又一次专心致志地品读句子,反复推敲。慢慢地,我的心慌乱起来,额头上也莫名地沁出了细小的汗珠。顿时一道灵光从我脑中闪过,心里一阵狂喜。就这样,随着一步步思路的推导,步骤的迁移,我终于战胜了自己,心里仿佛塞满蜜似的甜。

着名的科学家爱迪生,为了发明电灯造福于人类,夜以继日地做了8000多次试验,找了1600种耐热材料,试了将近2000次,最后终于找到了适合的材料。与其说爱迪生给人带来了光明,不如说是带来了勇于尝试,敢于创新。其实我们仔细想想,他所发明的1000多项科技成果,哪一项不是他努力尝试、不断创造的结果?

现在的青少年大多都把自己的思维局限在一定的空间内,不去发挥,不去创造,那么生活留给你的只能是寡淡无味。只有敢于实践,勇于创新,插上想象的翅膀,在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里展翅翱翔才能凸显人生的真正价值。

我在屡次的创新尝试中,体会到了“得”与“失”,“欢”与“痛”,“喜”与“悲”。不断的创新促使我不断去攀上智慧的最高峰。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