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章

请欣赏民俗文章(精选8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民俗文章1:烟花爆竹可否休矣

文/余森林

乡规民俗差不多都是共同意识的集中体现,久而久之,便是“文化”。但时代在变迁,环境也在突变,一些意识未必就能相应去改变。但迟早总会改变。积极“改变”谓之为“进步”;选择去改变,谓之“顺应”;而抵制和无视变化则谓之“沉腐”。

早些日子,朋友圈发了一帖子。大意是:春节临近,倡议大家不要买烟花爆竹,往大处是杜绝“丁达尔效应”,不要在空气已遭严重污染的今天雪上加霜,往小处是往人们身体健康方面着想——钱实在多了,可以考虑用来做公益。许多人跟帖支持、响应、转发。

其实,国内不少地方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已经发布禁限令,遏止了几个年头,可没过几年就取消了。据说是一些地方撤销了禁令,理由大致是:烟花爆竹是“中国制造”,代表着一种文化传承,老祖宗留下的不能轻易抛弃,此外,还可以赚取外汇。手脚被放开了之后,人们比禁限令之前更加热衷于使用烟花爆竹来烘托气氛了。不独是春节,几乎所有的节日都少不了。然后红白喜事、开市、新居落成、生日宴、奠基开工、婴儿满月……任何一桩喜事似乎都离不开烟花、爆竹来渲染热烈。

一些传统节日到来时,小区内的噼噼啪啪的鞭炮声和呼啸着的烟花声震耳欲聋,连绵不绝,睡梦中的人中也会被“惊雷”炸醒。办公室里人也常是无法进行正常交流。因烟花、爆竹发生的火灾,乃至致人伤残、死亡等事件也是时有报道。而硫磺、硝烟对人身体的伤害虽然是无形的,但确确实实是存在的。

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需要传承,而随着时代进步、环境巨变,某些传统习俗,特别是陋习也需要摒弃。所以,恳请忙碌的人们稍做歇息,对当下类似的庆祝方式作一番思考:这些行为对自己,对他人,有多少好处?我们能否用其他更为文明的方式取而代之?

民俗文章2:最炫潮州民俗风

文/浮生未歇

潮州古城有许多民俗,想必大家不会陌生。比如:潮州人爱滴茶,一壶三杯,嘘寒问暖,联络亲情和友情;潮州人爱美食,以烹制海鲜见长,选料考究,制作精细;潮州人爱音乐,善于汲取诸多外来剧种音乐精华,兼收并蓄。

潮州民俗文化蕴含浓郁的中古遗风,被汉学家誉为“中原文化的典橱”。潮汕文化是汉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隶属于岭南文化,是广东三大文化之一。独特的潮汕文化,充满神奇的色彩。

潮州古城是潮州历史文化的核心区域,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潮州的民俗文化独特,潮州音乐、潮剧、潮绣、木雕艺术、剪纸、花灯、功夫茶等,这些潮州民俗文化正是这样渗透融汇、传承发展而形成明显特色。

说到潮州一定绕不过说喝茶,潮州的茶文化源远流长。特别出名的潮州凤凰山盛产名茶,利用优越的自然条件,开展凤凰山潮州功夫茶文化原生态游,每家每户都有自家的茶艺技术,再如素有“潮居典范、祠堂千家、书香万代”之美誉的千年古寨——龙湖寨,始建于南宋时期,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

在潮州地区的人民,家家户户都有自己的茶具,每个人都爱喝茶,入口甘甜,但这甘甜却能够在喉咙逗留许久,让人回味。潮州还有许许多多有意思的民俗。比如:

游神灯会。潮州民俗最具地方特色的是正月的游神灯会,潮人宗亲观念较为强烈,不少在海内外工作、经商的潮人,总要利用新春等节庆,回乡团聚。在正月四乡六里都要自己祭拜祖先或名人的诞忌日(俗称为“老爷日”)。其时,几乎所有村民都前来观礼或祭神,沿途人山人海,游人如织。所经之路各乡村民齐聚各自宗祠的神前”,罗列香案祭品恭迎圣驾。之后,有很多的游行队伍,他们敲锣打鼓把人民游客带进一个喜气洋洋的节日当中,感受当中的家庭氛围。当天还会举行大型的大戏表演,观众席总是坐满着村民!

素斋宴。除夕前一二天,家家户户制作各种粿品,有甜粿、发粿、菜头(萝卜)粿、鼠壳粿、红桃粿等,以备过年之用。除夕夜全家围炉吃团圆饭逢初一都有属于自家特色的素斋宴。

潮州歌册。潮州歌册是潮州俗文学中最流行的说唱文学,它是从弹词演变而来的。潮州歌册之所以成为千家万户,一代代妇女百唱不厌的缘由,则是它以恢宏完整的故事内容,浓重的场景渲染和扣人心弦的人物心理活动刻画,给歌者或听者留下恋恋之情,听一卷潮歌如同观赏一出大戏,潮州歌册对潮州妇女的精神熏陶、普及文化教育起到无法估量的作用。

潮语讲古。潮语“讲古”,是以潮汕方言讲故事,形式与北方评书基本相同,是一种群众性的文娱活动,既有群众自发聚集在一起讲的,也有专门请讲古为业的民间艺人讲。潮汕以前没有像北方一样的专门说书场,故讲古艺人便利用宫庙、公园、广场等人多的公共场所开讲。

民俗文章3:石碾上的人生

文/王君超

周日带女儿在民俗博物馆门前广场上玩耍,见一台石碾,像一位耄耋老人,静静地端坐一隅。这在农村才能看到的老古董,似乎在欣赏着现代都市的休闲与繁华。

五十多年前,我的家乡还没通电,更没有电磨,乡亲们得靠石碾、石磨碾磨谷物。一条街放几台,几户或十几户公用。圆柱形的石碾,与厚实的碾盘,由碾框连接,靠碾棍推转,把蜀黍碾成蜀黍糁,青辣椒碾成辣椒酱,稻谷、谷子碾成大米、小米……家境好一些的,能套上毛驴拉碾;家境一般的,就要靠人力了。

驴拉碾,得给它蒙上眼睛,大人们解释是怕驴偷吃碾盘上的粮食,还怕它转晕。那时我就想:驴聪明、温顺,眼睛一蒙,就知道主人的意思,再饿也不吃近在嘴边的食物;驴也真笨、真老实,只管低头拉着沉重的石磙绕着碾盘转,只要主人不发话,再累它也不歇脚。

有一年秋天,新蜀黍刚掰下来,可能是揭不开锅的缘故,母亲急着把尚未晒干的蜀黍籽摊在了邻居家的石碾上。她一手帮父亲推着碾棍,一手拿着笤帚,随时扫那些被碾到碾盘边的蜀黍籽。瞧着父母吃力的样子,我就挤在他们中间帮着推。

“添个蛤蟆二两力气。你这小帮手,一使劲碾磙子都转快了。”母亲夸我,我更卖力了。母亲又教我怎样推碾:“推碾要像拉架子车一样,得匀着用力,不能忽推忽停,停下来再推会很费劲的。”现在想想,那是利用笨重石磙的惯性。

推拉碾的人畜绕着碾盘转;石磙在碾盘上自转,同时围着碾轴转,像地球绕太阳自转加公转。石磙不停地向前滚动,并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在蜀黍籽上一遍遍地碾轧。石磙下被碾轧的蜀黍籽渐渐地由厚变薄,碾碎了再一遍遍地过筛子,直到被碾成蜀黍糁。这期间不知石碾重复转了多少圈。

人生犹如石碾。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天天月月年年,重复着同样的事,就像这石碾一样,周而复始地转啊转。有时,我也会感觉单调乏味,真想停下来歇息,可又想起母亲的话:“不能忽推忽停,停下来再推会很费劲的……”

话又回到眼前的石碾上。据悉,从石器时代一路“滚”过来的石碾,有数千年的历史,它是农耕社会人们须臾不可离的生产工具。我打量着眼前的这台石碾,摩挲着它身上尚存的刻痕,仿佛听到那“叮叮当当”的声响从山里传出,几经折返,异常悠远……我真佩服它的发明者,发明出石碾为人所用数千年,这“千岁爷”至今还在个别地方转着呢。

眼前的这台石碾,它从哪里来?有多大年纪?我无从考证,但能够看出它历尽磨碾,饱经沧桑。它从乡村被“请”到城市一隅,似乎要展示曾经的辉煌与荣光,也要感受城乡的巨大变化吧。

民俗文章4:漫话“元宵灯”

文/文勇

据民俗专家考证,元宵节最早始于东汉。东汉时期,明帝刘庄即位后不主,为大庆升平,于永平二年(公元59年),在大力提倡佛法的同时,下令每到农历正月十五之夜,全国一律张灯“以表虔诚”。刘庄还亲自到大寺院去主持“张灯祭神”,乞求佛祖保佑。从此,民间在元宵张灯日益流行,遂成佳节风俗。

隋代初年,隋文帝节俭治国,对元宵节大闹灯火禁止颇严。到隋炀帝时,又开元宵节行乐之端。隋炀帝还写诗《元夕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记盛,诗云: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月影疑流水,春风含夜梅。

唐代的元宵节,举国“夜灯三日”。京城“作灯轮高二十丈,衣以锦绮,饰以金银,点燃五万盏灯,簇之如花树”,使长安成了“火树银花不夜天”。唐玄宗还命人建了座高五十尺的大灯楼,上悬珠玉,金银穗坠,微风轻拂,铮铮作响,令人叹为观止。据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百枝灯树》记载:“上元夜点之,百里皆见,光明夺月也。”

宋代的元宵节,把放灯时间由三日增加到五日,民间大行灯火,胜过唐代。王安石有诗赞道:车马纷纷白昼同,万家灯火暖春风。别开阊阖壶天外,特起蓬莱陆海中。尽取繁华供侠少,只分牢落与衰翁。不知太乙游何处,定把青藜独照公。诗人辛弃疾也在《元夜》中吟诵:夸毫斗彩连仙馆,坠翠遗珠满帝城。一派笑声和鼓吹,六街灯火庆升平。

宋人还创制了世人称道的走马灯。《荆楚岁时记》谓之“灯以火运”“罩内旋转”,十分巧妙。因罩上绘马不停奔走,故起名“走马灯”。《燕京岁时记》说:“走马灯者,剪纸为轮,以烛嘘之。则车驰马骤,团团不休;烛灭则顿止矣。”《大德乐清县志》载曰∶“里社笙歌达旦,通衢剪彩,与众共赏,与民同乐。”

元代谢宗可有《走马灯》诗,他写道:飚轮拥骑驾炎精,飞绕人间不夜城;风鬣追星来有影,霜蹄逐电去无声……诗中不仅描绘了走马灯中剪纸人物的疾飞情景,还反映了灯影人物有“火烧赤壁”和“楚汉相争”项羽焚毁咸阳秦宫的故事。

明代朱元璋定都南京后规定:“自正月初八上灯”,到“正月十七落灯”,全中“连张灯十夜”。明代延长了上元“灯节”时日,灯市亦较前代繁荣热闹,玩灯赏灯胜于以往。明代才子唐伯虎有《元宵》题录: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元、明两代,还在灯展中举行了灯谜晚会,杂技玩耍,到明清之际,更增设了戏曲表演,人们看花灯,闹元宵,尽享人间欢乐。清代元宵灯节虽没有明代长久,但仍然十分隆重。各家悬灯于门首,街衢接竹为棚,击灯其上。清代在灯的装饰上达到了空前的高度,“或用玉栅、或用罗帛、中绘山水,或描鱼花”,“竞出匠心,各尽其妙”。《汉口小志》载曰∶“刻翠镂花,裁运缀鸟,极为斗工争巧。”清代的灯已开始融编扎、刺绣、剪纸、绘画、裱糊等工艺于一身。江南富商豪门为了炫耀和夸富,都借元宵灯会之机不惜堆彩叠翠,装点门脸。

新时代的元宵灯,在原有的基础上,加上了声、光、电等科技元素,造型气派,制作材料和工艺也更先进,透出古朴芬芳的民俗气息,给节日增添喜庆的亮色,表达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元宵灯,这门雅俗共赏的独特艺术,必将永远闪耀民族智慧的光芒。

民俗文章5:闲游民俗博物馆

文/文俊

这是我第二次参观关中民俗博物馆。首次参观已经是很多年前的事了,那次参观连走马观花都谈不上,类似蜻蜓点水,没有留了多少印记,这也埋下了再次参观游览的伏笔,促使第二次走进关中民俗博物馆。

自己在关中地区工作生活,已经有几十年的时间了,但对关中民俗的了解,始终处于一种朦胧状态。记得刚到陕西工作不久,就有朋友绘声绘色给我讲解“陕西八大怪”的诙谐故事,这可能也是自己晓知关中民俗的萌芽,可是,几十年过去了,萌芽还是萌芽,朦胧还是朦胧,没有多少长进,汗颜至极。

近几年,自己对陕西文化、民俗关注度在提升,本意是想在关中工作生活,应该了解关中的民俗风情,这是“入乡随俗”、融入当地生活的捷径。探究风俗民情的途径很多,参观民俗博物馆是个好办法。这个关中民俗博物院是王勇超先生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组织资金、人力,收集整理民间民俗艺术品建设的博物院,主要有40院迁复建的明清时期的古民居,门楼,8000多根石雕栓马桩阵以及30000多件历代民俗器物,集中展示了关中民居、民俗、风情,看后颇有收获,这次参观,主要观赏了栓马桩、赵家门楼、西京雄镇城门楼、古民居一条街和民俗器物展览,边参观边赞叹,非常震撼,由衷佩服关中人民的聪明智慧,门楼、故居庄严、大气、雕梁画柱栩栩如生。栓马桩、民俗器物神态各异,精美绝伦,让人流连忘返。稍有遗憾的是,古民居一条街主要展示的是古代大户人家的“豪宅”,平民百姓的特色建筑难得一见,民俗主要是众多老百姓约定成俗的习惯,缺少了这一块,民俗的招牌大打折扣。

民俗文章6:得到幸福。

文/Sarea

没有痛苦是快乐。 民俗认为幸福便是【人生该是没有痛苦的快乐生活】。 有什么主义呢? 精神的幸福主义者 快乐为幸福主义者 马克思定义幸福 人生的本性是渴求幸福, 满足时的状态, 快乐。 个人快乐是幸福, 集体快乐是幸福。 都按自身的态度吧。 不管如何, 都让自己得到美满幸福。

民俗文章7:撮虾子

文/阿紫

南方人有赚外快的民俗,广东人称之为“炒更”,我们武汉叫做“撮虾子”。夜晚是“撮虾子”的标准时间,文一点的做家教,武一点的在巷子里烤羊肉串,连六七十岁的爹爹婆婆都有“撮虾子”的门道,那就是翻小区的垃圾桶,收集废品。

那天我正在吃晚饭,手机响了,是朋友阿华打来的。阿华在单位负责宣传工作,不久前做了一个宣传片,结果领导看了非常不满,下令重做。

“你知道我们一直通过报纸进行宣传,突然要上电视,一时间上哪儿找高水平、价格又合适的制片单位。”阿华很着急,便想到了我曾经做过这行。

我看了看阿华传过来的片子,顿时感觉这事帮得上忙,因为要超过这个水平实在轻而易举。且不说画面毫无美感,现在早都用高清摄像机了,他们还在用普清。配音那位的普通话也不专业,不是播音腔。

很快我就联系了两家影视制作公司,老板都是旧同事。果然样片一传过去,阿华单位领导们都折服了,高得不是一星半点儿,价格也能接受。

按照行情,介绍费10%到15%,老婆算了算,很是兴奋,得来全不费工夫。想想还有几个朋友在单位负责宣传工作,这样“撮虾子”似乎很有钱途。

然而从签订合同开始,操心事就来了。听一位老同事说,揽下这活的阿力只是挂靠在那家影视公司名下,其实相当于个体户,摄像师、后期制作人员都是临时“凑角”组建的,于是我为那30%的预付款提心吊胆起来。这两年彼此联系不多,不知道阿力道德水平滑坡没有?会不会卷钱跑路?

“你得盯着点,防人之心不可无,别怪我没提醒你!”我给阿华预敲了警钟,于是阿华决定全程贴身陪同。晚上和摄制组一起住宾馆,打成一片,不回家了。

终于拍完了,后期制作完毕,看看还不错。不过领导总会端着点,班子成员你一言我一语,提了七八条修改意见。

“得盯紧点,探探口风,看他们是不是故意鸡蛋里挑骨头,想克扣点钱。”我又忙着叮嘱阿力。真要是拿不到全款,恐怕最后他们会把怨气撒到我头上,怪我介绍这么个烂活。

好在担心了几天,钱终于拿到了。前后算算,半个多月没睡好觉,原因在于我既不是甲方,也不是乙方,一切都不在我控制之中。老婆怪我尽把朋友往坏里想,心理阴暗,庸人自扰。可是类似卷款跑路、赖账不给的事情,以前都见识过。商场如战场,不把对方往坏里想,就是对同伴不负责任。

好在如今他们互相熟悉了,以后直接合作就行了,我如释重负。这“虾子”也不好撮啊,我这人心理素质差,总怕出状况,怕最后弄得里外不是人。老婆叹了口气,说我是穷命,做不成什么大事。我倒觉得每晚睡得着觉才是大事,毕竟人生不过几十年,何况已经耗去了大半。

民俗文章8:吊灯笼

文/王祖文

吊灯笼是陕北春节的民俗,尤其在乡村,家家户户少不了,将传统的春节映照的格外光亮,年味因灯笼而别有趣味和情调。

旧时的灯笼,是一个简易的木制方框形状,外表用麻纸糊成,里面置放一盏煤油灯或者麻油灯。在外面的麻纸上一般写着“灯光普照”四个字。

吊灯笼一般有两种方式。最常见的一种是在窗户上面事先固定一根细丝线,灯笼挂在上面置于窗户正中。也有的人家在脑畔上面压根木棍,在木棍是绑根绳垂到窗户上,然后将灯笼挂到绳上置于窗户正中。

过年吊灯笼的民俗含义是什么?想来与燃鞭炮驱逐吓跑“年”这种怪魔有直接关系,有相同寓意。这应该是最本质最原始的动机和含义。随着岁月的更替和世事沧桑的变换,吊灯笼更多的赋予百姓祈求光亮的生活、美好的生活、吉祥的生活这样的含义。这是内容上的意义。从形式上而言。吊灯笼有一种烘托气氛、渲染热闹、营造红火、呈现明亮、带来快乐的客观效果。这反映出民俗文化心理中的暖色、光亮、吉祥的美好元素和底蕴。

大年三十晚上,每家每户都吊灯笼。这种民俗在乡村没有通电的时候,实在是独特的风景。灯笼一旦点燃起来,一直至少要维持到第二天天明自然熄灭,有的能点亮几天。如果在除夕晚上自动熄灭有一种不详兆头的说法,所以,里面的有油保持饱满,里面的捻子尽量保持耐燃,人们非常智慧聪明,灯笼做的足有一尺深,麻纸糊的结结实实,不留任何缝隙,所以风一般是吹不灭的,这样自然就能保持至少一夜的光亮。除夕人们是格外在乎彻夜光亮的,不仅外面的灯笼保持一夜光亮,而且家里的灯也要保持一夜光亮。

一般追求爱好的庄户人家,在灯笼的下面会粘一圈红纸穗穗,还有的会在灯笼的四面张贴红窗花,来年是什么属相的年,张贴什么属相的窗花。这样,灯笼就有了红的色彩,彰显出主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期盼,将“中国红”的色彩和寓意映照出来。

除夕深夜,农人有观天象的习惯。他们会独自默默走到山头上,通过观测星星位置的移动尺度来判断来年收成的好坏、生活的吉凶。回头从山顶俯瞰乡村,这是多么美好的人间仙境啊!村庄四周,一排排、一层层,从山腰排到山谷,从前村排到后村,到处是明朗的灯笼。这样的风景只有在这样的夜晚才能看到,只有置身于这样的山头才能看到这么美好的风景。这样的风景属于乡村独有,是诗意的彰显,是梦幻的写真,是对未来通电生活的提前相约,是人世间少有的风景画,是大年乡村的幸福图。

天空是繁星闪烁,地上是灯笼普照。天上地下,星光灯光互相辉映,这完全成了人间仙境。可惜,那时村里没有摄影人,没有照相机,没有摄像机。但是,这种独美只能属于乡村,属于乡村的大人孩子。他们的眼睛就是照相机,就是摄像机,他们不知不觉间在最好的位置将这样的美景照下了,摄下了,他们将这样的风景永远珍藏在心中了。什么时候需要看看,什么时候就自然会放出来独赏。只是可惜了这个世界最好的摄影家和录像家了。因为他们不知道有这样美好的灯笼风景在乡村啊!

现在,人世间的照相机、摄像机几乎遍地都可以找到的时候,人世间到处都有摄影师、照相师的时候,但是这样的风景却消失了,真的消失了,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我们的乡村通电大概有20年了,自从通电以后,人们用一颗灯泡代替灯笼,早先木质的灯笼连影子都找不见了。

吊木灯笼的民俗就这样消失了。但是在我的内心里,灵魂里,每到大年三十晚上,我都会在心灵里吊起木灯笼来,我期盼每个人的心灵都是永远燃亮的红灯笼,发出照亮世界的光。我期盼每户家庭,每位熟人平安吉祥,我期盼我们的祖国美好富强,我期盼世界和平友好。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