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边的文章

请欣赏河边的文章(精选9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河边的文章1:挂着忧伤的露珠

文/月下埋梦

独自徜徉在河边,阳光刚从城的那一端探出头来,河边花园的的草坪上开着艳丽的叫不上名字的花,已开成一个斑斓的花季,那花瓣、草尖挂着点点的露珠,在春晨独有的清丽安宁里,为我酝酿一场微醺的酒意,慢慢侵袭我的薄衫、皮肤、百骸,直至心底。就在这酥暖的懵懂里,时光是否为我回到从前?

也是在繁花盛开的春天,晴朗的夜里会有如弯眉样新月的春季,那个清晨,我徜徉在街边小径,露珠敲打着我的鞋,你,陪我一起去探望四月的温柔和斑斓,到处的蔷薇,到处的花香,快乐追逐着快乐,温柔伴随着温柔,那些炸裂的露珠就成了那个春日里最妩媚的瞬间。

后来的夏,还有秋,以及冬雪,以及,一个又一个春天,从清晨到黄昏,空气中常常流淌着浅淡的温柔,间或有淡淡的寂寥,但我的心底总是充斥着满满的关于你的绮丽的梦。于是,柳絮飘飞的残春,有花蕊伴你纷纷飘落在我的诗情里。阵雨过后的仲夏夜,是隐隐的风声陪你在我的文字间慢慢游逛。那些不被树挽留的枯叶在天地间游荡,以及那些风雪的浅唱低吟出现在我的字里行间时,我用心记下的还有你。

未遇见你之前的那些纯纯的温婉,那些迷离的夜色下若有若无的等待,再也无迹可寻,我也并不着急,只享受这场诚心而认真的相遇……

而今,岁月对我仿佛匆忙了,文字更是静止了一般。你的言语,或者关怀,寥如清晨天际的星辰。我,也无计可施。温情,被光阴锁在记忆深处,用火漆封缄,这出乎我的意料,也是我不能左右的,我只有随遇而安。

被清晨第一抹阳光惊醒的片刻,揉了揉惺忪的眼睛,不知刚才的是梦境,抑或是我切身的体验。反正,现在又是明媚的春天的清晨了,仿若有早起的鸟儿在欢快地叫着,天光如水,四夜安宁。远处风送来淡淡的乐音,袅袅清清,日光爬过高楼,在草尖花瓣上悠然划过,那些露珠一定都散去了。

河边的文章2:有情最是河边柳

文/陈侠

春日的天空一碧如洗,纸鸢飘摇,竞秀蓝天。泉河像一条绿色的长带把两岸紧紧连缀,放眼望去,泉河两岸杨柳摇曳,千花百卉,又是一番新桃李。

阜阳是一座临水而居的城市,因为有水,风景里就有了潺缓的温度,有了通透的灵性。

自古就有凡有水处皆有柳的说法,绿化上用得最多的就是垂柳。“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说的就是柳树喜湿、耐涝,遇水就能生存。每当春天到来时,在和风的吹拂下,最先抽芽的便是柳树。柳树是北方常见的乡土树种,历史和文化渊源较长。在民间有“前不栽桑,后不栽柳”“院内栽柳,越栽越有”的说法。古代人们每到春临就折柳赏柳,“插柳”和“折柳”都是我国的民俗。每至清明,青年男女头上、耳边都折枝细柳戴,作花钗,因而又有“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之说。清明祭祀之日,在坟上插柳,以礼敬祖先,慎终追远。“折柳”,一是表示惜别,因春风吹拂,杨柳飘悠,带有依恋之情。二是表示挽留,因“柳”与“留”谐音,“丝”与“思”谐音,表达了难舍难分之情。古人在诗情画意中处处都有柳的身影,“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柳树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全身都是宝,是良好的绿化树种。

漫步在曲径通幽的香径里,扑入眼帘的皆是垂柳。轻扶柳枝,在柔滑凉润间想起了田园诗人陶渊明,柳树可以说是陶家的“家徽”。自陶渊明的曾祖陶侃起,就在武昌组织军营将士种柳。陶渊明自号“五柳先生”,并写下《五柳先生传》一书。“闭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闲适幽趣的生活谁不向往?

寻着悠扬的笛声望去,几个学生模样的小青年围坐在一起,闲情逸致地横吹竹笛。前方,蝶戏花间舞,人倚秋千笑,柳展宫眉,翠拂行人首;地面上草抽玉茵,托根连绵;堤岸上对对情侣臂弯相挽,十指相扣,幸福溢满眉间,好一幅美丽的春景图!

“啾啾、啾啾……”随着断断续续的鸟鸣声望去,飞燕掠柳,莺啭翠林,万条垂下绿丝绦的垂柳如同一群仪态万方的美人,在霞光中轻摆曼舞。岸边,薜荔摇动青气,苔藓湿滑,野船着岸依偎春草;河面縠皱涟漪,鱼游春水,相亲相近的鸥鹭戏水弄波,撩逗路人,野鸭知水畅游春河,水鸟带波飞迎夕阳……“呜……呜……”的汽笛声由远而近,几艘满载着货物的轮船正破浪前行。

夕阳染红了满天的云霞,清英雅秀的柳树袅袅婷婷,向人们挥手示意。有情最是河边柳,依旧翠笼十里堤。

河边的文章3:冬日抒怀

文/尽善尽美LZ

中午,踱步来到河边。阳光懒洋洋的洒在河面上,有暖风从对岸徐徐的吹了过来,伴有阵阵暗香从干枯的树丛中飘了过来,就仿佛春天来了……

一股股清新并带有幽幽香味的空气随着我大口的呼吸进入我的身体里,顿觉神清气爽,心旷神怡,我恍惚飘飘然兮……

在香风的陪伴下,我旖旎而行,香风袅袅,仿佛有美女在侧,有一种莫名的冲动油然而生,我久久的沉浸在这浪漫时刻之中,流连忘返矣……

走着走着,有一棵枯萎的柳枝落下,轻轻从我脸颊划过,落在我的肩膀上,好像一支纤细的手从后面拍了我一下。我轻轻的将柳枝拿了下来,感觉它和我有缘似的,不忍舍弃,将它带回家中,热了一杯牛奶,边喝边看着它,籍此想了许多许多……

河边的文章4:淮河边的乡村

文/肖江

我笔下的乡村不是今天的乡村,而是四十年前的乡村。它位于淮河北岸,是沿淮平原上一个极其偏僻落后的村子。

一九七四年春,我的父母带着我们一家人从已经居住数年的小镇搬家到一个名叫湖东的村子,当时叫湖东大队。实际上,小镇离湖东并不远,大约四、五公里的路程,在小镇的北面。尽管只有四、五公里,但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说却是一个较远的距离。那个时候,没有公共交通工具,连拖拉机也很少,自行车在当地也不多见,只有一些公社和大队干部才有自行车以供下乡使用。一条不宽的黄土路从小镇北头的中学曲曲折折通向湖东,路面坑坑洼洼,高低不平,上面布满拖拉机的轮胎印。在一些比较低洼和松软的路段,还有牛蹄印和其他一些牲畜的足迹。如果赶上雨雪天,整条道路就会变得泥泞不堪,不能通行任何车辆,甚至连步行都困难。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个乡村里的百姓要走向外面的世界就必须沿着这条土路走到小镇,再到一个比小镇大点的镇子,再从这个镇子到县城,从县城再到市里。只是,这个乡村里的百姓许多人根本就没有到过市里,只有一些年龄稍长的人去过县城和市里,大部分百姓只去过小镇和那个大一点的镇子。这些百姓到镇上主要是出售自家产的农副土特产品,再购回所需的生活必需品。他们一般会在逢集的日子前去“赶集”,在晌午“散集”的时候回家。几乎所有“赶集”的人都是步行,肩上扛着或者手上提着各种物品,如果物品稍多,还会有人挑着担子。由于路况较差,一般情况下,从村子到小镇要花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当时的乡村几乎没有人能买起手表,富裕的农民家里会有个闹钟。人们赶集时往往根据太阳的高度来判断大概时间。当时,农民除了生产队的农活外,也几乎没有什么别的事情,因此,无论“赶集”或者“散集”,他们在路上的步伐几乎都是慢腾腾的,很少看见快步疾走的人。路上的人绝大部分都彼此认识或熟悉,即使不认识或熟悉,也会是“熟脸”,大家在路上彼此碰到之后都会客气地打声招呼。

那一年,这个叫湖东的乡村所在地小学因为没有“公办”教师,只有“民办”教师和“代课”教师,教学质量和水平都很差,在全县的教育评比中“垫底”而被点名批评。为了改变这个状况,上级主管部门就将我母亲调往这个学校加强师资力量。正是这个原因,我家搬到了这个叫湖东的村子。

这时候我只有八、九岁,由于上学早的原因,我家搬到这里时,我已经上小学四年级。而这里农民家的孩子普遍上学较晚,和我同年级的孩子年龄一般都十二、三岁,有的孩子的年龄甚至达到十四、五岁。由于年龄比我大,而且他们普遍从小就帮助家长在田里劳动,所以身材比我高大而且壮实。他们的皮肤一般黑黝黝的,脸上总是带着朴实的笑容。

这个乡村属于沿淮平原上比较闭塞的地方,很少有外来人口。我家搬来的时候,距离我家不远的地方住着几名从上海来的上山下乡知青,还有一个只有到夏末才会有人居住的烟叶收购点。当承载着我家全部家当的“架子车”(注:一种简单的人力车)到学校的时候,几乎全村人都来围观。可能他们听说我家不仅是从小镇搬来,还曾经住在遥远的城里——他们无法想象的地方。他们站在不远处看着替我家搬家的学校教师将家里不多的几件家俱摆放进房间,还对我家有那么多书籍发出感慨,更对我家的一部台式收音机充满了好奇,只因为他们平常只能听到有线广播(俗称“大喇叭”),见过的收音机也只是砖头大小的半导体收音机,还没有人见过比半导体大许多的台式收音机。他们还对我父亲戴的手表充满了好奇,纷纷凑到跟前一睹为快。可能是他们觉得我父母非常和善的缘故,我家搬来没几天,这些村民就纷纷过来走访,有的人还带着自留地里栽种的蔬菜和水果。更多的人会在晚饭后过来,只是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谢绝进到家里去,后来我才明白,他们怕身上的尘土弄脏了屋子。他们来访的另外一个主要原因是想听收音机。由于他们不愿到房子里,每每这个时候,我父亲就会把收音机搬到屋门口,放在一张椅子上,把音量尽可能开大,以便让坐在门外远远近近的村民都能听得到。我父亲喜欢听“新闻联播”,但这些村民不喜欢。他们喜欢听戏,黄梅戏和泗州戏。为了满足这些村民的心愿,几乎每一次我父亲都会反复选台,直到所有能选到的台都筛过一遍,在确认了没有这方面的节目后,他们方才告辞回家睡觉。当时住在不远处上海知青点上的知青剩下的已经不多,他们以前下工回到知青点之后,通常将门一关,一般不和当地百姓来往。我家搬来之后,这些知青不约而同造访我家。可能他们觉得“同是天涯沦落人”的缘故,很快就和我父母成了朋友,他们向我父母诉说他们的不幸和痛苦,也讲述他们的家事和个人的私事。

我来到这个乡村是高兴的。因为我还没有真正在乡村生活过,对乡村里的一切都充满好奇。特别是那些比我年龄大的小伙伴们的口中有数不清的我从来没听说过乡村见闻和趣事。这一切都是我在“小人书”中和书本上读不到的。他们口中的“鬼”故事既让我充满好奇又让我恐惧不已,曾经在一段时间,每每到了晚上,我一个人总不敢独自留在家里,或者去到村子里找别的孩子玩耍。那时候的我是相信有“鬼”的,因为我确实看见过“鬼火”(实际上是磷火)。我上初中以后才知道“鬼火”并不是“鬼”点的火。

乡村里的孩子都很聪明,学习也非常刻苦,只是由于课余时间大多被家里的农活占用了,很少有时间温习功课,加上学校师资力量十分薄弱,所以,他们学习的成绩受到很大影响。我母亲来了之后,加强了教学工作,几个班级同学的成绩都进步很快。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母亲在当地被尊称为“先生”。

假期是我最快乐的日子,特别是暑假,可以和小伙伴们去钓鱼、游泳,四处去赶场看露天电影。去田野里四处闲逛时,经常可以看见野兔,我们还捉了许多只野兔,带回家后放在笼子中饲养。可惜这些在田野中生活习惯的野兔根本不适应笼中的生活,一般几天时间就会死去。后来,我们就不再捉小野兔,而是看见它们后就撵着他们在田野中乱跑,这样的情景直到今天我还能清晰记得。更有趣的是在田里挖田鼠洞。这些田鼠可能是偷吃粮食的缘故一般都体形肥硕,它们在田地里挖洞,把偷来的粮食运进洞里以供小田鼠吃或越冬享用。田鼠洞非常复杂,只有有经验的人才能分清哪些是真正的主洞和副洞,这样才能够抓住田鼠。我的同学中就有这样的能手。他们在发现一个洞口之后很快就能够辨清主洞和副洞。堵上副洞,然后在主洞口点燃一些秸秆,待大量的烟进入洞里后,就在另外一个洞口等着,不大一会儿,就可以看见大大小小的许多只田鼠从洞口跑出来,然后在田野中四散奔逃,小伙伴们在后面穷追猛打,直到把那些逃跑的鼠辈们消灭干净才凯旋而归。如果带上工具还可以掘开这些鼠洞,找到它们的“粮仓”。“粮仓”里堆满了粮食。有些乡村百姓会专门掘鼠洞找这些“战利品”,这些“战利品”对于当时并不富裕的村民来说,也是难得的“意外之财”。

我也和小伙伴们在夏天的时候去拾麦穗和挖“半夏”(一种中药材),秋天的时候去田里拾红薯,再削成薯干,晒干后卖给粮站。有时候,一个假期的收获少则几元钱多则十几元钱,这对于那个时代的孩子来说是一笔巨资。

这些小伙伴对乡村里的一切都如数家珍,但对于乡村外的世界他们几乎一无所知。于是,我就将我所知道的外面世界告诉他们。每当这个时候,他们都非常安静地围拢在我的身边听我讲外面的世界。听完之后,还要向我问这问那,他们的问题有许多我根本回答不上来,我只能回去问父母,然后再把正确的答案告诉他们。他们知道后再回去告诉他们的父母或者其他的小伙伴。渐渐地,我也成了他们崇拜的对象,只要一有空,他们就会央求我讲更多的外面的事情给他们听,只可惜由于我知道的并不多,面对他们的央求我只能东拉西扯。后来,我干脆把我的小人书借给他们看,他们如获至宝,总是抓紧时间很快阅读完毕,然后再找我换借其他的图书。

我和同年级的名叫崔海波、崔海光、年秀芝的同学非常要好,经常一起温习功课,也一起出去玩,甚至到处赶场看露天电影。我所知道的许多乡村里的事情都是他们告诉我,我也把我知道的乡村外的世界告诉他们。我们成了几乎无话不说的朋友。

他们和他们的父辈一样,从一出生就生活在这个乡村里,除了到过小镇和那个比小镇大一点的镇子赶集外,没有到过其他的地方。其实在这个村子正东三、四公里外的地方就是纵观南北的京沪铁路。天气晴好的日子,可以辨认出是货车还是客车,也能听到火车的鸣叫声。但是,他们从来没有到过铁道旁边近距离看过火车。有一次,他们看着远处的火车问我:“这些火车躺着都能跑这么快,如果站起来是不是能跑得更快?”我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一时无法回答,看到他们失望的表情,我鼓足勇气拉住他们的手大声说:“等我长大了,我一定带你们坐火车到北京去玩。”他们可能被我的话深深地打动了,听完后都认真地点着头。我也在心里发誓,在将来的某一天,我一定带着他们坐火车到北京。

一九七六年春,我家搬离这个叫湖东的村子回到小镇。我的这几个同学也和我一起到小镇北头的中学读初中,我们延续着友谊,我也牢记着我的承诺。

一九七九年,我家搬离小镇,而我的几个好朋友则由于家庭的原因全部回家乡务农。起初,我们还保持着通信联系,随着我家越搬越远,加上这些同学可能也觉得没有什么新鲜的内容可以告诉我,信件越来越少,以至于终于失去了联系。

我则从家搬离小镇后,就一直没有机会回过那个乡村。

二OO七年春,我专门开车前往这个我无数次梦牵的乡村。一切都变了,我家曾经居住的房子早已荒废,学校四周曾经在夏季蛙声如潮的河塘变成了臭水沟,里面泛着难闻的气味。那个我和小伙伴们曾经在夏天游泳的荷塘正被填埋。曾经人口繁盛的村子只剩下一些老人和孩子。一些老人看到我这个远方来客热情地向我打着招呼,当他们听到我说出我父母的名字时,他们依然能够记得在他们这里工作过的“先生”。我向他们打听那几个同学的情况,他们大都只知道村子里人的“小名”,对于“大名”(学名)则对不上号。只是告诉我,村子里的青壮年基本上都外出打工去了,有的则早已搬离了村子。

听到这一切,我呆呆地站在即将消失的荷塘边,向着村子的方向望去,村子里静悄悄的,好像睡熟了一样。

“我曾经的小伙伴们,你们在哪里?”我从心中默念着那些熟悉的名字,“你们还能记得我当初承诺吗?”

我向着空荡荡的村子凝望着,内心充满了愧疚。我是一个失诺的人,我一直没有信守我的诺言。今天我来了,我要兑现我儿时的承诺,可是,你们在哪里?

一阵轻风吹来,凉凉的,带着麦苗的清香。天空是湛蓝的,偶而有几只不知名的鸟儿从空中飞过。

这个我曾经生活过的乡村正在远去,在我的视野中越来越远。这是一个正在死去的乡村,因为我的同学们离开了,我曾经的小伙伴们走了。还有,那个曾经在我少年的印象中无比美好的乡村消失了。

想到这一切,我的眼睛开始模糊,终于,眼泪止不住溢出眼眶,顺着脸颊滴落在乡村的土地上。我不知道我为什么流泪,当我擦干泪水,再一次将目光投向村子方向的时候,已经什么都看不见了。

河边的文章5:家乡的梨树

文/张志强

在我们村的小河边,有一棵梨树。它在河边挺拔地站着,像一位守卫边防的战士一样,保卫着村前的河堤。

到了阳春三月的时候,这棵挺拔的梨树,开出了一朵朵的小花,花瓣是白色的,花蕊是黄色的,好看极了!一朵朵、一簇簇,开得那么茂盛,在阳光的照耀下,引来了无数勤快的小蜜蜂和美丽的花蝴蝶。

到了四月份的时候,梨树吸饱了春天的甘露,伸出了一只只小手,一阵微风拂过,仿佛在向我们打招呼。在绿叶丛中,梨妈妈紧紧地搂着还没成熟的小梨宝宝,好像怕它们摔下来似的。

到了五六月份,梨开始成熟了。它们变大变黄,从远处看像一个个金色的葫芦宝宝,挂满了枝头。嘴馋的孩子来到树下,摘几个下来,咬上一口又脆又甜,只要我们善待大自然,大自然也会回报我们的。

我爱大自然,更爱我们村的那棵梨树。

河边的文章6:有趣的蜗牛

文/李笑妍

今天早晨,我到河边玩。发现河边的石板上有个小东西在蠕动,仔细一瞧,原来是一只蜗牛。

从外表看,它像一个田螺,只是扁了一些,我记得书上的介绍,它身上背着一个圆东西,那是给自己造的“房子”,用来保护自己的。

我高兴地把它拿起来放在地上。开始它缩在“房子”里一动不动,过了一会儿,它才探出头来,接着又伸出身子,慢慢地爬了出来。爬着爬着,一条又短又粗的尾巴从“房子”里渐渐地伸出来。我仔细观察了蜗牛:头是扁的,尾巴短短的,它爬行的时候,身子后面会留下一条很细的白色痕迹。

我觉得蜗牛好累啊,无时无刻不在搬家,我真想知道:蜗牛为什么不找个地方定居下来呢?

河边的文章7:河边柳

文/谢晓衡

他俩一块长大,一块上学,一块……

那年春天,也是这样的夕阳,在小河垂柳下,他俩悄悄相爱了。小河静静流,流着她的微笑,他的甜蜜。

不久,父母把她嫁出了山。她与他泪眼盈盈,相对无语。那天,一阵鞭炮声中,她怏怏坐进了接亲的一辆货车。车在山间土路上扬起一阵黄尘,载着她离开了村子。

他捏着她送的一方白手绢,在那棵垂柳下闷坐了三天。

后来他上了大学,再后来上了前线,如今是家乡一名教师。他仍忘不了那河、那树,常独自坐在他俩坐过的石头上,凝视天边的夕阳。

忽然有一天,她牵着一个孩子回娘家来了。有人说:她的丈夫甩下了她们母子,伴上了一个富裕人家的女子。

他俩又在垂柳下相见了。她万分悔恨地哭泣,小河也跟着她呜咽。他掏出那从未用过的白手绢,帮她拭去了腮边的泪水,用仅存的一支胳膊拥抱她,紧紧的、紧紧的……

河边的文章8:流动的故乡

文/让我们一起踏歌去远方

清江河边/一朵朵浪花妍/一声声渔歌远/清江河边/一串串笑声甜/一湾湾爱不变……这是一首写家乡河流的歌,歌曲处处荡漾着涓涓的爱意和绵绵的深情。因为河流的流动,使歌声更加悠扬,让故乡流向远方。

每个人都有故乡,有山有河的心灵之乡。我也不例外,家乡有一条800里风景如画的清江,有着“夷水名疆”、“世界最清的江”等美誉,19万年前“长阳人”和4000多年悠久历史“下里巴人”文化就诞生在这河边,在这里还可依稀触摸到西周时称雄西南的巴国文明以及随周武王南征北战时文韬武略。童年里很多故事和画面都发生在这条家乡河上。河流是很容易把很多东西融通起来的,就像岁月,再也看不到曾经的尖锐、磨难、伤恸。承受与折腾、被虐与被爱,通通都成了一个流动,流过去了,就成了一副圆润融通的状态。所谓谈然,或者娴静,或者就是我们所认可的还比较优雅的方式,保持着或有的可能以及弹性。河流是心灵的一面镜子,可以照见岁月的葱郁厚重,天地的高远博大,山河的雄奇壮美。“江水浸云影,鸿雁欲南飞。携壶结客,何处空翠渺烟霏。尘世难逢一笑,况有紫萸黄菊,堪插满头归。风景今朝是,身世昔人非。酬佳节,须酩酊,莫相违。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晖。无尽今来古往,多少春花秋月,那更有危机。与问牛山客,何必独沾衣。”这是66岁的朱熹填过一首词,也是我比较喜欢诵读的一首词,有江有水,借水寄情,不仅富于哲理,诗里更是透出一种人生的豁达乐观,不怨天忧地,也不怨斜晖,人生处处有风景。

我相信,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条或两条河流,这些河流或是见证或是一种怀念,可能在梦里,在记忆里,也可能更多是在精彩诗句和文章里。欧阳修有“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秦观《江城子》中说:“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里有“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的句子,而李后主有“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人生长恨水长东。”这些无一不是用流水表现愁怨,表现心境,失意也好,哀怨也好,流水毕竟曾是先人的寄托与慰藉,是一脉滋润心灵的泉流,我们对于流水,对于河流,应该怀揣深深的敬意。在我心中,常挥之不去是山脚下清江河边的七十七烈士纪念碑,这里埋放着七十七位曾追随贺龙将军闹革命时牺牲的英雄。在烈士忠魂的护佑下,家乡人快乐幸福地的生活着。在节假日,家乡人会聚到纪念广场,围坐在宽大的石阶前,听老人们讲英雄们的故事,看风景如诗如画的清江河水。清江,无数次出现在我梦里,她就是我永生难忘的母亲河,是我心灵的河。祖祖辈辈的土家人与山水相亲,依河为伴,和谐而生,在生产劳动、茶余饭后、节庆休闲和民俗祭祀活动中,清江承载着山里人的悲欢离合,在大山里孕育发酵,作为一种文化因子,融入山里人的血液,把山里人的梦想带向远方。工作后,常陪一些上海的朋友、同学、老师回家乡,无论是听山歌,参与跳巴山舞,还是到清江画廊观山水,他们只有一个字:美!他们常说土家人的家园是天堂,山青青水蓝蓝,是一曲撼人心魄的山水绝唱,是一腔豪迈纵情的生命礼赞,是一页虎魂涅槃的民族诗章。

少了河流,沈从文与他的“湘西”会少很多味道。我一直认为,湘楚的河流极大地影响了沈从文观照不同生命存在形式的视角,在沈从文的小说中总透着一股“水灵灵”气息。沈从文创作的《边城》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都反映了河流,沈从文生于斯长于斯,河流深深地透进沈从文的血液,滋养着他的思想和性情。沈从文实际上是以心灵和精神来与河流沟通,在河流的滋养中,沈从文逐渐形成了对生命的领悟:“我是对一切无信仰的人,却是信仰生命”。同样,萧红与她的“呼兰河”、孙犁与他的“荷花淀”、刘绍棠与他的“运河两岸”、韩少功与他的“山南水北”都会有那么些的情真真意切切河流元素……这些作家的河流应先在心里,后流淌在文字里,并常驻在记忆里。

日往则月来,寒往则暑来,水流而不息,物生而不穷,河流给人的感觉有时是说不清、道不尽,难以用文字描述其神韵的。记得第一次到新疆喀拉斯湖,那是一个人间圣湖,也是一个安静的河流,有一种直视你甚至逼视你的圣静、洁净,在这种圣洁面前,你甚至害怕自己的呼吸会惊扰她,你坐在那儿不动,你能明显感觉得到,她能安顿你疲累的灵魂,带给你五颜六色的光亮。就如我们读到《诗经》中句子“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就会浮想到水鸟与荇菜簇拥的古老河流,以及那美丽的初恋故事。在上海生活与工作,我也常接触到上海的母亲河苏州河、黄浦江,还有许许多多有名无名的河流,它们的历史和生命比我们要长,它们存在就是地标,就是活化石。每遇河流,我会努力去寻找河流的故事,寻找河流的那些古老渡口。当每次在这些河流岸边缓速行走时,我感受到了和气,见到了和谐,吹到了和风,体会到和顺,感受到大千世界是跟你有关的,如同你的感应触角不由自主地沿河流不停地伸展,甚至你可以一伸手就触摸到河流两岸生长的春天、夏天、秋天和冬天。我们会禁不住想起诗人普希金坐在涅瓦河畔,一边听着波浪翻涌一边喝着啤酒,一边写着他那心中涌出的诗句“我记得那美妙的瞬间,在我的面前出现了你。如同昙花一现的幻影,如同纯洁的美的化身……”这是生命的人和自然的河在对话,就像两个忘年的好友,一见如故,无拘无束,陶然沉醉,乐而忘返。

对河边长大的孩子来说,河流就是流动的故乡。每逢节假日,我都会和孩子唱唱《八百里清江》这首歌,表达外出游子对家乡、母亲河的深深思念。每当站在外白渡桥上观赏苏州河美景时,我也会想起故乡,想起清江,想起那首歌:“从那个神奇的传说里头,飞出一条神奇的河流,那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开放自己嘹亮的歌喉。衣哟吔清江,我那迷人的清江哟!衣哟吔啊清江,我那如梦的清江哟!”

河边的文章9:河边的雏菊

文/[美]皮特·雷诺德

有一株雏菊生长在一条小河边。河边有一间小木屋。每天,住在木屋里的小女孩都来给雏菊浇水。对雏菊来说,这种生活既甜蜜,又简单。

然而有一天,小女孩没有来给雏菊浇水。小女孩一家已经搬走了。雏菊开始担心起来。它将从哪里获得维持生命的水?它想啊,想啊。突然,一片花瓣从它身上掉落下来。风把花瓣吹落到了小河里。

“小河!”它兴奋地喊道。从出生到现在,它就看见小河一直在那里欢快地流淌着。它开始把身体往小河的方向生长,但这太艰难了。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它的身体根本无法长得那么长。而且风也在为难它,经常把它吹得东倒西歪。可怜的雏菊可以看到小河,但就是无法触摸到小河。它只好重新恢复原来的样子。

“总会有办法的。”雏菊鼓励自己说。它闭上眼睛,陷入了沉思。突然,它的脑子灵光一闪。然后它开始向下生长它的根。它的根向泥土下越扎越深。它终于从深深的泥土下品尝到了清凉而甘甜的水。

日子一天天过去,雏菊长得越来越粗壮,开出新的花朵。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