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客文章

请欣赏做客文章(精选8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做客文章1:有多少人还在读书

文/刘建忠

到朋友开的印刷公司做客,看到堆成小山的样书,深感纳闷。看完甚是不解,朋友一句“现在出书的人可比读书的人多”的回答,打消了我的疑虑。难怪朋友的生意如此好,原来这其中还真有出书人的不少功劳。看看越来越少的读书人,再想想前段时间网上流传的“知道周迅的人越来越多,知道鲁迅的人越来越少;知道比尔的人越来越多,知道保尔的人越来越少”这段话,朋友从事印刷生意的火爆场景也就不难理解了。

不错。在网络日益发达的今天,“疯狂读书,恶补知识”的年代已经一去不返。心中不免生出难以言说的“纠结”。如今的人们更习惯于从互联网上去获取信息、阅读文字,谁还寄希望于多少人能够静下心来去读《红楼梦》《战争与和平》呢?曾经看到过一则报道,说中国读书的人数正在逐年减少。识字国民读书的比例比5年前的51.7%下降了8.7%。而奇怪的是,国人拥有的闲暇时间却并不少,闲暇时光的国人究竟在忙什么,恐怕只有他们自己才能弄得清。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当下的阅读危机?有人认为,是生活节奏的加快,“没有时间”“工作太忙”;有人还把矛头指向娱乐方式的“多元化”。而我想说的是,与其这样给自己寻找借口,还不如说是横流的物欲让人的心灵变得越来越浮躁,越来越功利。当一些人开始觉得“阅读已经不再重要”的时候,那么也就意味着这些人离愚昧和无知已经不远了。因为,没有阅读的心灵是荒芜的,没有阅读的民族和社会是可怕的!

忽然想起了古人的读书。在古代,读书是件很神圣的事情,读前须沐浴净身、焚香燃烛。而这样的情景早被扔进了历史的“博物馆”。人们可以清楚地记得“情人节”“圣诞节”,可每年4月23日的“世界读书日”已经没有多少人知道。读书的人在减少,扎堆儿出书的人却在增多,看起来是个怪现象,但仔细分析,其实,出书的人也并不见得就读书,很多人出书,要么是孤芳自赏,独擅话语权的老套思维在作祟,要么就是迎合商业与市场的需要。总之,出书的目的不再纯洁。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世界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在法国,从政府要员到作家、教授乃至普通百姓,几乎都有爱书和读书的习惯。法国人之读书,并不是因为生活的负担和压力,而是因为受浓厚兴趣和美妙情愫的牵引、役使。

高尔基说过,读书,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平凡过程,实际上是人的心灵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结合的过程。读书承担着现代人的梦,它像一列火车,不仅在为当代人传播信息,也为后代传承着文化底蕴。那些把读书当成功利性选择或者信奉“读书无用论”的人,不仅是自己的悲哀,更是民族的悲哀。

做客文章2:古龙峡漂流记

文/方正

2013年岁次癸巳,做客粤北。8月3日晨风带雨,与亲家一行6人自乐昌驱车五百里,抵达清远市古龙峡景区。我们都只曾在电视广告里见过风景宜人的山间清溪中,漂流者乘舟顺流而下、边漂边呼的休闲画面,从未涉足过漂流。今之亲历,系余婿之弟陈然相邀,盛情难却方才成行。

中餐后漂流。椭阀无楫,定坐2人,我和老伴自然同坐一舟,相对而坐。起步伊始,未料清澈温柔的山泉一改笑脸迎客面目,无情地将气阀推下落差十几米的深渊,巨浪排空,水花四溅,人舟俱隐,我俩猝不及防,呛水、窒息、惶恐顿生。待阀升平,仓内进水过半,两个落汤鸡面面相觑。惊魂未定,此起彼伏的“落差”接踵而至,令人无暇喘息。每逢即将下冲的风口浪尖,背向深谷者前程不明,后果难料,精神紧张尤甚,只好紧抓阀带听天由命。如此反复循环,飞舟居高临下在峡谷横冲直撞,毫无规律地绕壁撞崖,肆无忌惮地腾摇颠簸;自始至终,人不能自已,犹似被逮之鼠,任凭顽猫撕甩。

急风暴雨,惊涛骇浪一小时后,风平浪静柳暗花明,大家相聚于终点。我深深地嘘了一口气,颇有劫后余生之感慨;细品其中,惊险刺激,同时极限暮年,人生精彩多添一笔,更觉不虚此行。亲家母脸色苍白,似乎心有余悸,陈然与之同船,言其母一路骂声不绝“山遥路远,把钱受罪”,亲家翁与外孙陈一戈同舟,爷孙两气色不错,小的更是意犹未尽,兴奋不已,连呼好玩。拙荆体弱多疾,颈椎病急性发作刚经治疗便历如此魔鬼考验,能安然无恙,亏了她,也着实令人欣慰。

事后得知,古龙峡漂流乃中国漂流巅峰之作,被指定为国际自然水域漂流大赛主赛场,全程6663米,落差378公尺,最快时速72公里,噫吁兮,危手高哉!难怪当日数以千计的漂流者中,鲜见半百之人。我等四亲家,少过六旬,长近古稀,血压血脂血糖“三高”俱全,妪叟齐发少年狂,实属盲目至极。

做客文章3:我会幸福的

前几天去你家做客,你问我吃面吗?换平时我肯定说不要吃了。你跟我破天荒的多聊了几句。我问你想家吗?你说很想离开上海。

其实奇怪的是我。我竟然从来不想家。我说原来我想留下的城市竟然是你迫不及待的想离开的城市。总好,我也有愿意多待几秒也无防的城市了。庆幸我还没有厌倦这地球。

这么多年来。我都没有特别想留在哪里。即便是重庆,我的家乡,我都那么不愿意把房子买在那里。我几乎没有想过回不回去这个问题?所以,我从来不在寻找归途这种事上费神。

小时候,因为很多因素把我造成了一个特别没有安全感以及特别怕孤独的人。我一直努力想去改变。然而我做到了。可是,当我考倒车没有考过的时候,我思考了一个问题。这些年我都做什么了?为什么我将近三十了,才来做本来二十岁时候应该完成的事情?我突然发现我的人生完完全全彻彻底底的颠倒了过来。我二十岁的时候一直在做三十岁时候才应该做的事情。所以到如今,我要补做那些在二十岁应该做却没有做的事情。就像从前,模拟考试的时候我可以考全班第一,可接下来第二天的正式考试我能考倒数第一一样。我总是在应该的时间做不应该的事情。你总无奈的说我永远是一个搞不清楚状况的人。我也很汗颜。

回头一看,貌似全是错。可是,仔细一想。过都过了。我又能做什么。现在我依然不知道这时的我应该做怎样正确的事情才对得起这个时间和这个年纪。

你问我快乐吗?

曾经我也会羡慕那些在视觉上很幸福的人。也很讨厌那些脚踏几只船的人,喜欢去怀疑别人,分析自己喜欢的人到底有多少女朋友。

后来我觉悟,他们选择幸福肯定没错,他选择多爱几个也不能叫做错,每个人对待生活和感情的态度总归是不同的。

所以,相对来说,现在的我还算心情愉快。因为我领悟了许多,我依然不爱思考我到底要什么,我应该要什么,我的明天应该是怎么样的,等等等等。

因为明天是未知的,所以,我喜欢人活着,扒开迷雾般的一步一步走下去的这过程,我并不消极。

我坚信,我会幸福的,在我有生之年

做客文章4:米箩

文/郁敬湘

随朋友到溧水的某工坊做客。

工坊的女主人4年前果断给自己办了内退,去溧水置办一块土地,一切随之风生水起:她用外贸公司总账会计的智力,规划、造屋、建厂、种草坪、起围墙;她用贤内助的精神,照顾丈夫开设工作室、日积月累地,草坪上立满了栩栩如生的塑像,挑高画室四壁气宇轩昂地悬挂着浮雕,开放私人陈列馆指日可待;她还用村妇般的热情,植树、栽花、养狗、喂鸡,甚至还在围墙外,沿左右搭建两个大棚种植有机蔬菜,左侧大棚请的是当地大妈,在右侧大棚种菜的是一位大爷,女主人置办了一座台秤,每天对出品的蔬菜过磅登记,给左大妈和右大爷实施绩效考核。

在这个近乎传奇的过程中,女主人真诚好客的秉性一如既往,工坊的厂区后排是她生活的灰色小楼,大小客厅、乒乓球室、书房、酒窖、家庭影院……一切这个时代流行的高档生活功能都有,却都用极其简朴的方式存在,木质为主、近乎裸着,简朴如前世的故乡,客人进门不需要换鞋——女客人能在裙装下面保留与之相衬的高跟鞋,这份闺蜜般的体己,我很领情。

我着高跟鞋踏上她家平缓的弧形楼梯,经过道、家庭厅,在茶桌旁落座,目光所及,就是一间雪亮的岛式厨房,安置了烤箱、消毒柜、排油烟机、咖啡机……我叫不出名称的一应炊具,大小3台冰箱正“荷枪实弹”!

我们自动落座,北窗外有一小片人造风景,全都按照女主人的心意造就,树木花果、水流草地,随意而殷实地排布,如女主人早已为我们布置好的茶桌。水果、茶点、梅干,用宜家的器皿盛了;3套6位的茶盏早已温过,从屈臣氏购进的桶装水在电热陶炉上滚过,降到相宜的温度,相继冲泡,金骏眉蛊惑人心的酒红、铁观音沉着大度的清香、地产绿茶平易近人的叶形,一场茶宴开席了。

轻歌曼舞地聊:

聊一位新近诞生的婴儿,7斤多重的男宝宝,随了妈妈洋白的皮肤和蓝莹莹的眼睛,细问婴儿的外公,是开封犹太人后裔,金姓,祖先确凿来自阿拉伯。因为是共同的熟人,大家来了精神,于是话题跑远,到了上海虹口区,折回时,女主人正笑盈盈地为大家上蟹黄包和老街茶干。

聊上个世纪70年代的婚姻,父母辈漫长无期的两地分居、家里的老式三门橱,聊8个样板戏,查考李奶奶、李玉和和李铁梅有无血缘亲。女主人在厨房南角操作蒸锅,一边一句不落地参与谈话,宜兴乌米饭拌了白糖上桌,女主人用冰淇淋碗分了,照顾大家吃一点适量的主食。

聊一些旧朋友,说过的话、常穿的那件衣裳、戴着醋酸眼镜的清瘦模样、后来下海了、发福了、爱说笑了。女主人离席片刻,返回时兴冲冲地拿了一碟辣椒酱,是地里的有机辣椒,右大爷种的,去年秋天收下,女主人清洗、晾晒、切丝,腌了一小坛。大家探险一样地用茶干蘸了吃,女主人一转身,去给大家用土鸡蛋炒刚刚采摘的韭菜。

女主人精细,每一道菜品上来,都撤下了先前的一道,避免了杯盘狼藉的景象。再为客人续一遍茶水,待大家肠胃小憩后才去做下一道菜,食材控水后让客人看过,烹饪的方式和盐少糖多的,都征询大家的建议,菜上桌子,算是大家的作品。好时光一寸一寸地度过,宾主尽欢,黄昏渐近,叨扰了人家一天,该回家了。狗儿猫儿陪着女主人送客,我拎着左大妈菜棚里的鸡毛菜,一路上回味女主人满满登登的厨房和荷枪实弹的冰箱,想把她的工坊取雅号为“米箩”。

一场微雨落下,几阵秋风吹过,天就凉了。

近来我常常怀念在“米箩”度过的那个悠长美好的日子,仿佛眼前还是那些个接踵而来的杯盘碗碟、种种不为充饥的美味、窗外香樟果实散发的阵阵苦香、远处的一声两声犬吠、弥漫在四围的舒缓气息……那天,我们6人围桌而坐,漫漫6小时,聊着,聊着天文地理、种族八卦、前生后世……八千里路云和月,独独没有一句落到生计上。

一身责任、两肩风雨的6名中年人,可以有近乎一整天不触及生计,菜价、油费、月供、学贷、培育孩子、赡养老人、食品安全、空气质量、阶梯电价、绩效考核……基本就是个奇迹了。这个奇迹出现过,就在不久前,在工坊女主人的家,在米箩里——落入米箩,则生计无忧。

我正深切地想念米箩。尤其是每个星期天下午4时13分,据说是上班族最为焦虑的时间。

做客文章5:不就是做个家务吗

文/李婉清

小姨来家里做客,进屋就向我抱怨儿媳妇不好。原来,表弟生了孩子后,小姨过去帮他们带孩子,发现家里的家务大部分都是表弟做的,洗碗,打扫……她实在看不过去,直接告诉儿媳妇,家务是女人干的,女人太强势太懒,不利于家庭和谐。儿媳妇嫌她多事,开始不待见她了。

我忍不住劝小姨:“我建议你别再管这事了,我倒是觉得你儿媳妇没什么不对的。你想想,表弟没结婚时,吊儿郎当的,你只会宠着他。可是现在呢,认识你儿媳妇后,他完全变了一个人,知道奋斗了,也知道承担责任了,成熟多了,现在工作努力,为人勤快,你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呢?要是你儿媳妇什么都包揽了,不让表弟做家务、带孩子,表弟怎么感受家庭的氛围?怎么会因为老婆孩子而更加努力?”

小姨一愣,喃喃地说:“不会吧,不就是做个家务吗,还会影响到婚姻和事业?”

我对小姨说,这些年,我一直在观察,大部分分道扬镳的夫妻,几乎都有这一条:男人几乎不做家务,极少和太太互动;而幸福和谐的夫妻,男人或多或少都参与了家务。说穿了也不难理解,如果是恩爱夫妻,男人看着太太在做家务,他怎会袖手旁观,不说完全代劳,总会过来搭把手;而感情疏离的夫妻,往往女人埋头苦干,男人视而不见。

什么样的男人和孩子感情最深?经常照顾孩子的男人。感情都是在付出和照顾中一点一滴培养起来的,你全部做完了,他连孩子怎么长大的都不知道。什么样的男人最体谅太太?经常和太太一起干活的男人。你从来不让他涉及家务,一个人什么都做好了,他既体会不到家务的烦琐,也体会不到你的辛苦,他如何来体谅你呢?女人当然不能去奴役男人,但要明白一点:家是共同的,是有温度的,你是他的太太,不是保姆。

想想这些场景:周末时,两个人手挽手地去菜市场买几个大家都爱吃的菜;你洗完衣服,他过去晾好;你拖地,他擦家具。彼此都不会太累,一起为这个家付出,是不是很温馨?很多人觉得婚姻生活太累,那是因为你承受了对方的那一部分,当然会累,也有女人觉得男人不爱家,那是因为你剥夺了他爱家的机会。给他为家人做事的机会吧,他会更爱这个家。

做客文章6:不迎,不逆

文/零凌

于丹做客一档访谈节目,曾说起多年前的一件生活琐事。那是一个周日,晚上九点多,她正在加班。母亲突然肚子疼得厉害,送到医院看急诊,被告知患了阑尾穿孔,必须马上手术。恰巧,那晚女儿也发烧了,轻度肺炎。她和先生守着母亲,只好拜托自己的学生带着孩子去打针。

深夜的走廊里空荡荡的,先生扶着浑身发抖的她,在提心吊胆的等待中一分一秒地煎熬着。终于,手术室的灯灭了。出乎意料的是,母亲和护士高门大嗓地聊着天出来了。她赶快走上前,母亲竟抢先安慰她说:“孩子,你别害怕,我都挺好的。”

早上七点,她被母亲赶回了家。一开门,女儿就跑了过来:“妈妈,姥姥怎么样了?”看到女儿活蹦乱跳的样子,一颗悬着的心落了地。上午九点半,她穿过偌大的校园去上课。路上,春天的阳光透透亮亮的,带着花草、植物的清香扑面而来,那种喜庆的气息瞬间感染了她。十点整,她准时站在了讲台上,开始给学生讲授这一周的新课。

于丹把这种状态称作“不迎不逆”。在猝不及防的倒霉事面前,心里还能有几分欢喜。这些欢喜,是看到了老人身上有一股向上的劲儿,是看到孩子生着病还惦记着长辈,是在最不堪的时刻还能感受到一束阳光的和煦,是在经历了这一切之后,还能安然地站在讲台上,把自己该做的事情做了。她说,原来,人可以改变自己的物境。

这让我想起了另一位知名的台湾作家张曼娟。她临近四十岁时,有一次参加同学聚会。同学们都从四面八方聚集而来,有的全家出席,有的携带着儿女,热热闹闹的。而她是一个人赴会。

“也好,为自己活才有意思。”有同学安慰她说。也有同学很是羡慕她总是看起来很如意的样子。面对同学们的劝慰、羡慕,她的心里却特别平静。她想起了大家一起念书时,曾在海边围着营火畅谈梦想。有同学说要成为一名作家,有同学说要念博士,有同学立志要成为一个名人。而当时的她,只有一个小小的梦想,就是遇到一个人,建立一个家,过最平淡温暖的家庭生活。

然而,人生的列车却将他们带向了意料之外的旅程。她实现了别人的梦想,成了作家、博士、名人,却没能实现自己那个“小小的梦想”。

聚会结束后,她和几个同学一起搭乘捷运回去。途中,同学们一个个到站下车了。突然空寂下来的车厢里,她看到窗上投射出一个女人微笑的侧影——那是她自己。她欢喜着这样的自己,或许并不能完全掌控未来的方向,却可以珍惜眼前的一切,时时保持愉悦的心情。

那一刻,她决定为那列载着自己不断奔向前方的人生列车命名:幸福号。

年少时,我们总是饱满地“迎”着,也热烈地“逆”着,拼命追求成功、富足、顺遂、被爱、被认同,也尽可能地躲避着不喜欢的人和事。当经历了人间的百转千回,终会慢慢明白,这个世界从来不是为每个人量身定做的,怎么可能事事尽如人意呢?

做客文章7:比第一更重要的事情

文/积雪草

去朋友家里做客,正赶上朋友在训斥孩子。我第一次看到他发那么大的火,额上青筋暴突,脸色紫涨,余怒未消,气呼呼的样子,有点吓人。

太意外了。在我的印象里,朋友是一个优雅沉稳的人,遇事不急不躁,处变不惊,待人宽容和蔼。怎么对自己的孩子,竟然会如此失态?如此大的火气?

问及才知,朋友的孩子这次期中考试又没考好,不但离他设想的班级第一,年级前五十的想法遥遥不可及,而且比平常的成绩还下滑了一大截,朋友忍无可忍,终于大发雷霆:“念小学的时候,还能考个班级第一,上了中学以后,不但保持不住第一,而且成绩越来越差,这样下去怎么能考上重点高中?考不上重点高中,还能考进入好的大学吗?念不成好的大学将来到哪儿找工作?最重要的是,一点荣辱心都没有,争取第一才是一个学生最重要的事。”

朋友的孩子,是一个十三四岁的青葱少年,文弱,白净,鼻梁上架一副眼镜,他放下手里的书,看了朋友一眼,说:“第一不是最重要的,快乐才是最重要的。”

如此掷地有声的话,不禁令我刮目相看,谁知朋友渐欲平息的怒气又被勾起,他拍案而起:“现在的孩子只注重自我感受,根本没有吃苦耐劳拼搏向上的精神,争第一有什么不好?这么点想法都没有,还能做好什么?”

那个孩子有些委屈,放下手里一本正看的书,很平静地说:“别发火,有碍健康。不是我不想争第一,谁不想做最好的最优秀的人?说不想那是自欺欺人或者大脑短路,可是根本不可能人人都拿第一。你也看到了,我每天晚上11点半睡觉,早晨5点半起床,除了学习还是学习,我很努力了,可是我的成绩却是平平,在班级里只占中等,我接受这个现实。因为这个现实,所以平常我尽可能不惹您和妈妈生气,努力给你们温暖和关爱,比如打个洗脚水,提醒你们吃早餐等,以弥补我不能实现你们给我的目标所带给你们的失望。第一,除了和后天努力有关,也和先天资质有关,你总不能逼着一只羊像鸟一样飞翔吧?”

少年说完,并不看我们,拿着书进了另一间屋,剩下我和朋友面面相觑。当快乐和第一摆在一起的时候,相信很多人都会对“第一”这两个字情有独钟,可是偏偏“第一”是个有点极端的词,注定只是少数人的行为,为什么我们总会极端地要求孩子拿第一?看着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难道那不是孩子给父母最好的礼物吗?

快乐是心底开出来的花朵,当快乐盛开的时候,请不要连根拔起,给快乐留一个怒放的空间。生活中,很多人都喜欢苛求完美,只是,完美是一个很难达到的高度。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事情比第一更重要,比如健康快乐地成长,比如幸福地生活……

做客文章8:春姑娘约我去做客

文/江北乔木

今天清晨,半梦半醒中,好像有一个美丽的声音在呼喊我。我睁眼一看,天已大亮,我随即一骨碌爬起来,穿衣出门,我要出去看看是不是有人叫我。打开单元大门一看,春姑娘已活脱脱地立在她的门槛,斜倚门框,一袭春日盛装,媚态十足,朱唇皓齿,柳眉杏眼,微微含笑,正含情脉脉地向我招手。我点了点头,心领神会,彼此明白都明白我俩之间有个约定,一个堂堂男子汉决不能失约。

今年立春日,在给春姑娘庆祝节日的时候,在相互频频敬酒的当儿,春姑娘饱含深情地邀请我,让我在春光明媚、春暖花开、春风和煦、春水初生、春林初盛之时到她家做客,说好不容易度过了一个憋闷的冬季,这是春天最好的时候,千万莫错过这大好时光,相聚一起叙叙旧,唠唠嗑,散散心,呼吸呼吸新鲜空气,也看看俺们春天盛景,享受俺们春天之乐。我曾欣然答应,满口应承过,一定去,一定去,正像你说的,等到春暖花开了我就去,不过,今年我们人间因遭遇了一场百年不遇的疫情,还得等疫情过去了,才能去登门拜访。就这样,我俩有了一个小小约定。

可今年起初的疫情太厉害了,哪能出门?后来基本稳住了,真正的春天也来了,我就打算去拜访春姑娘了,可又有了境外疫情输入,还是不能动身,影影绰绰看着春姑娘而不能接近,心里真是着急。

春姑娘等啊等,今天等不来,明天等不来,春天都过去一半了,还是不来,心里也很着急,这不,她一大早就来急切地喊我了。

我想,既然春姑娘那么痴心,那么盛情,可别辜负了人家的一片心意,已经等了这么多天了,谁这样等也着急啊!今天若再不去,还在让人家等到什么时候?经这么一想,我便趁现在疫情还稍松散的时候,就奔向了她。

春姑娘一见面就欣慰地说:“这回可真等到你了,真不容易,久违了!”好久不见春姑娘,我还有点激动,忙说:“让你久等了,真不好意思!其实我心里也很着急,就是让那疫情给挡住了,咱俩不得相见。这样我还是趁当下松散,悄默声地出来的,唉,真是没办法。”

春姑娘很是理解,并和我聊起了她的事情,那次我俩约定不久,就患了脚疾,不敢快走。所以,今年春姑娘的脚步很慢,心情也不太好,心里总是阴沉沉的,不开心,也就姗姗来迟。那时的春光也不争气,整天不露头,有时才露露头又隐回去了,直到前些日子才好转了,现在看,春光还算比较好,露头的时间长了,总算还像个春光的样子;春风也离得远远的,一直等不着、见不着的,好歹前几天来了,而且气势汹汹地来了,让人们感受到了春风的厉害。春风就这脾气,既然来开头了,后来就错不了;那时春雨来的也少,不大地道,后来来过能有一两次?就再也没来。

今年的初次见面,就和春姑娘聊得很投机,聊了很多,我俩分别时还有点相见恨晚,恋恋不舍,接着又约好下次见面。她说:“现在脚疾基本好了,身体也即将进入最好的状态了,气色也很好了。春光现在也快到最好的时候了,明媚的很,透着正能量,这次只顾聊天,还没好好地看看春光,等下次吧;春风现在也正是好时候,也比以前更热情、更温暖了,来一次,都是热情洋溢的,现在人们对她的印象不错,都热情地迎接她。不过,现在春风还是有点忙,想见面,还得提前约定。”

和春姑娘约定好,我就回家了,期待着下一次见面,我便在心里好好计划着,盘算着,下次如何同春姑娘见面呢?

我想携着春姑娘、春光、春风一起去爬山、去游水、去赏花。既然春姑娘说了,现在春姑娘、春光、春风正是好时候,何不在去大游一场呢?过了这个村就没那个店了。我要相伴春天这个大家庭,尽情地游玩,一饱眼福。我要去体验和享受春姑娘的美好,欣赏她的美丽;我要去体验和感受春光的明媚、爱抚、照耀;我还要去体验和感受春风的和煦、吹拂,得到美好的享受。

我在想,相约那天,一向热情的春姑娘将会怎样?春光、春风将会表现如何?初次相见,会表现出巨大的热情吗?不过,春姑娘到了就问题不大,他俩大都得听春姑娘的。这么一想,我也就放心了。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