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章

请欣赏中华文章(精选8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中华文章1:中国红

文/张凌云

红是节日的红,红是民族的红,红是中国的红。

红是中华大地特有的标志,红是东方巨龙喜庆的图腾,红是炎黄子孙盛世的欢歌。

红是一盏跃动的灯笼。大的,小的,圆的,方的,零零星星,排列成行。一直以来,我总以为红灯笼最具象征意味了。不管风霜雨雪,还是萧瑟严冬,只要有一盏红灯笼立在前方,整个视线就会被点燃,整个季节就会被感染,那不是一个简单的物语,而是一颗火火的红心,里面盛装的,是每个中国人都读得懂的豪迈与激情。

红是一副工整的对联。自从蜀主孟昶欣笔题下“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之后,对联就成了国人祈福许愿、道贺吉祥的绝妙方式。家和事兴、共享天伦,与时俱进、马到成功,所有的一切,都被浓缩进一条条不大的红色纸块。对联里头,流淌的不仅是翰墨飘香,更是历史,是印记,是千百年来不变的文化传承和精神血脉。

红是一圈腾空的鞭炮。谁说中国人只懂得含蓄内敛,我们有着这个星球上最奔放、最壮观的庆典方式。你看那空中无数轰鸣的声响,就知道十三亿人民能融汇怎样的情感海洋了。各种烦恼或不快,都在此起彼伏的鞭炮和礼花声中没了踪迹,而是被那些带着红色外衣的精灵释放成同样的语词——放飞,欢乐。

红是一挂漂亮的中国结。那造型别致,曲折环绕的中国结啊,代表的是每个中国人魂牵梦萦的家园故乡。亲朋好友聚佳日,四海一家过大年,纵然有万水千山,也阻不断回家的道路,哪怕在海角天涯,也挡不住对祖国亲人的思念,红红的中国结,就像一座高耸的灯塔,能将无边的夜色照遍,能将无形的阻隔化解,指明人们心中的方向。

红是一身靓丽的衣装。从一部多灾多难的历史走来的中国人民,从来没有放弃对美好的向往。岁月再艰难,生活再辛苦,逢年过节,也一定要给自己添身新衣裳。尤其是新媳妇、小姑娘,爱穿一身漂亮的红衣,大红、紫红、玫红、粉红,从不同的角度给红色,这种最热烈的色彩增添不同的注解,抒写个性的张扬,挥洒青春的绽放。

红是一本崭新的台历。新的一年,新的日子,新的心情,新的面貌。一切从新开始,源自那灼灼闪耀的火红。红色的封皮只是外表,内在的行动才更加重要。我们从红色的起点出发,踏着坚实的脚印,走过寒来暑往,走过春华秋实,待到年终岁末,双手已捧起沉甸甸的硕果。红色就像一道警醒的标志,在它的激励与鞭策下,回顾这一年的奋斗打拼,汗水与付出化成了由衷的欣慰。

红是一纸飘舞的花钱,红是一颗甜甜的糖果,红是一根放光的蜡烛,红是一张张期待的脸庞……无数关于红的符号,共同组成了中华儿女昂扬向上的进取姿态,共同组成了华夏民族独特鲜明的文化象征,共同组成了一个响彻寰宇的名字——

中国节,中国红。

中华文章2:读中华经典 品国文荟萃

文/卞文杰

8月的一天,我作为小记者参观了市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一路上天气依旧那么炎热,基地空气中透露出别样的沉静,而我们的到来则打破了这份沉静。

我们参观了许多地方,行知广场的“行知”二字告诉我们 “知行合一”的道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馆的民族知识让我更加明白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攀岩运动让我体验到坚持不懈才能获得成功……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参观中华经典主题教育馆。一进入馆内,一首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便倾入耳边,诗歌抑扬顿挫,舒缓动听,给人一种遁入虚境之感,仿佛眼前有一幅杨柳微拂、潺潺流水、佳人抚琴的动人画卷。望着那馆内古色古香的装饰,这种感觉更添几分浓烈。主题馆内按照传统经典、现代经典、红色经典和地方经典四个类别展现中华经典的非凡魅力。传统经典,可以让我们知道前人的思想,体会传承的意义。现代经典,可以让我们感受现代作品的人文气息,培养我们的审美情趣。红色经典,可以让我们懂得它是一个民族文化记忆的沉淀,它展示了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为了理想而艰苦奋斗的精神,最后是地方经典,可以让我们了解张家港的历史、张家港的文化。

在这里我们不仅可以阅读经典、品味国学,还可以通过现代化的电子设备,将自己的声音录音和原声比较,参与交流活动。我们仿佛畅游在中华经典的海洋中,拾取知识的贝壳,感悟作品阔远的意境,聆听作者内心的声音。虽然参观的时间不长,但给了我真切的体验和深刻的启迪:民族文化是一个巨大的宝库,需要我们弘扬和传承。

时间流转,这次基地之行也进入了尾声,这次我体会了许多,也收获了许多,这是我成长路上别具一格的风景。

中华文章3:宝庆赋

文/彭良松

巍巍中华,浓情宝庆。东临衡岳,资江北近。三湘之中上,湖岳之必经。五岭越城后为蔽,千里雪峰左是屏。地利人和,自古驰名。

山川毓秀,人杰地灵。思想大家有魏源,蔡锷讨袁护乾坤。匡互生传五四薪火,谭人凤固民国根本。贺金声呯华夏之强音,吕振羽操革命之利盾。严怪愚以笔代枪,贺绿汀高歌为民。人文之大观,千秋共揽胜。日月更替,古今同影。

地域辽阔,天蓝水清。暮春三月,冻雷惊笋。树葱葱,草茵茵,叶欣欣以向荣,花妍妍而争春。观绒鸭之戏水,看慵鹊之恋寝。白鹅亮玉翅,鲤鱼跃龙门。夏日炎炎,荷花亭亭。山野林茂,江南翡翠。峎山悬一线之洞天,九龙传千古之奇闻。南山策马,夫夷纵情。

秋意无边,丰收已定。露沾沾以斑驳,霜凄凄而销魂。疾风劲草,水落石呈。闻东山之暮钟,望寨岭之归云。七月摘瓜八月豆,九月花生待收征。民风淳朴,世代勤耕。秋风落叶,老树枯藤。天气已变幻,寒冬入乡城。酿米酒待贵客,熏血丸送友人。宝庆古风,意切情真。

步世纪和韵,承宝庆精神。弯道超车,捷足先登。振古城雄风,惠万代民生。

兴致而随笔。

中华文章4:横山子脱贫断想

文/陈勇礼

一个小山村,在中华版图上还划不上一个小点,茫茫大山把你困围在人们难以找到的地方。

小山村曾是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川陕苏区,红四方面军驻守的阵地。在反击国民党军阀“六路围攻”的战斗中,有不少红军将士英勇征战在这莽莽大山之中,还有许多无名先烈,长眠在这贫穷边远的深山。

我第一次走进秦巴深山那个小山村,是五十年前。

山陡陡,峰杵天,路迢迢,水蜿蜒,风凄凄,人悚然,仿佛走进尘封不知多少代人的另一个蛮荒世界。

这里不是桃花源!

田渺渺,地硗硗,草深深,放眼四望,看不到一块敞阳的平坝,地里没有一处成规模的庄稼田园。只见散落在山沟两岸的民居,木棒支撑的草棚,低矮的土墙小屋,深灰泥面,破败不堪。几家老小穴居在半山岩洞,没有人知道已过去了多少年。

小村呼名“横山子”。世代繁衍至今,已有百十来户,四五百口人。这是一个国家级贫困县里的极贫特困小山村,边远,偏僻,闭塞,穷苦。

山风狂扫山坡上早已凄冷枯黄的丛林小草。听人介绍,四周山坡曾经有过茂密的原始林海,大办钢铁时剃了光头,山山岭岭留下黑糊糊的乱石焦土。山民为自救危急中的生命,上山砍火子地,广种薄收,只为糊口。玉米叫“野鸡啄”,土豆叫“地果果”,据说一口可以吞下一二十颗。

横山子人期盼横山子的新生,期盼风风光光做大山的主人。

历史没有忘记大山深处这个贫穷的角落。

改革春风唤醒了山村,田地包产到户,收留自已做主。山上种粮饱肚腹,山下寻找挣钱路。一批人走出大山,兴办“五小”企业,靠公路铁路挣现钱的山民,成为横山子村奔富的领头羊、脱贫的闯路人。

希望,不再渺茫。希望,就在前方。

横山子人回忆当年毁林开荒,砍火子地,山剃光头,付出过太大代价,追悔难及。

觉醒时,逢上了好机遇。停耕还林,长江上游森林资源自然生态保护工程……一系列政策,让横山子人获得不小的实惠,灌注了迈开脱贫致富步伐的强劲动力。

有动力,有干劲,上下一条心。横山子人要在大山深处,画自己期盼的更新更美的画图,创造前所未有的山里人的幸福。

绿水青山,金山銀山。

“要想富,一分地里精心务,九分山上下功夫。”山下山上,苦干实干,因地制宜,宜粮则粮,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果则果,宜药则药,宜菜则菜,庭园经济,综合开发,专业发展……八仙过海,各显其力。

二十一世纪,第二个十年。

攻坚脱贫,这是共产党人对历史的敬奉,对人民的承诺,对世界的宣言!

2019年夏天,沐浴骄阳惠风,我第五次走进横山子。

留在记忆里的那些山岩下小溪林草间的破旧木棚,矮小污黑的土屋,已无踪影。靠近两幢新楼旁边,专门留作“忆苦思甜”的两处老屋墙上,写着几幅大字:“老屋的记忆”,“住新楼不忘旧房”,“乡愁是这旧旧的矮屋”。

一栋栋堪称小洋楼的崭新民居,矗立在山前河岸林间。一台台拉货车摩托车小汽车,停放在院坝门前。宽敞的水泥公路,虽然仍有弯道曲线,已可从家门畅通山外。小河清澈,淙淙有声,老小都重视环境保护,精心呵护美好生态。

年丰而人寿,时尚的穿戴,童叟的笑脸,文明的风范,同青山共享详和,与绿水共祈泰然。

放眼望,树丰茂,草竞鲜,花争艳。

横山子的地是整治后的产业田园,横山子的头顶上是蔚蓝的天,横山子的东南西北是绿色的林海,横山子的乡亲们笑得那么香甜。

文化室,卫生站,幼儿园,便民店,服务中心……山外的小城仿佛搬到了山里面。

屋内现代化,屋外风光宜人,远离城市的喧嚣和繁杂。清纯的空气,灿烂的阳光,山里人乐享幸福的生活。

地图上,古老的横山子仍然坐落在那片大山里。眼前展现的,已经是一个欣欣向荣的新的横山子。

横山子人庄严宣告:全村185户645人,一户不落,一人不掉,告别贫困。

事业兴旺,日子兴旺,人丁兴旺。喜看穷山沟旧貌换新颜,给贫穷的昨天说再见。

横山子打造出自已响当当的旅游名片。山外人来研讨横山子的沧桑巨变,城里人来品读横山子的今昔画卷。横山子的名声,远扬大山之外。

脱贫,让贫困在我们这一辈人手中告别。

振兴,让梦想在我们这一辈人手中创新。

横山子有自已历史,也有自已的现实。让我们用真实的文字,真诚的情感,写下来,留下来,留给我们这一代,留给我们的下一代。

横山子,祝福你!记住你!

中华文章5:用爱传承文明

文/qzuser

中华,是一个神秘古老的国度,在那里华夏文化源远流长了两千多年。它就像地球上的蓝色宝石,神秘而又高贵,璀璨的闪烁在苍穹中,为地球的绚丽平添一份光彩。

历史的悠长,为中国披上了文化涵养的外衣,同时造就了世界文明史上的一支奇葩——华夏文明。在那黄色土地上生活着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黄种人,将华夏文明传播到了五湖四海,将它发扬光大。

文明是人类一直所孜孜不倦探索的。从古至今,文明的步伐没有停滞不前,而在全球不同文化的交融下渐渐趋同。而爱一直是文明亘古不变的深刻内涵。

爱是文明的实践。如果只把文明挂在嘴边,将文明的行动束之高阁,又怎能将文明实践?可当你怀着一颗爱心的时候,你会乐于帮助身处逆境的人,会乐于实践文明。文明在你起身为老人让座时,在你搀扶弱者的双手中,在你拥抱失落者的怀抱中,在你举手之劳的力所能及帮助中,这时,爱之歌被奏响,文明在被传播着……

爱是文明的基本内涵。爱的基础前提是尊重生命。在广袤无垠的宇宙中,这颗亮丽夺目的星球——地球上,生活着不计其数的生物,他们都是具有影响力的生命个体,都应当被尊重!如果一个人连最起码的尊重都不能做到,又怎能奢望他能够爱他人呢?还记得“功夫爹”刘刚说过一句话:有时候你给他一百元钱,还不如给他一个拥抱。一百元钱或许会被弱者看作是施舍,但是一个拥抱所彰显的魅力在于肯定了弱者的生命价值。尊重是文明的一种表现形式,是爱的基础,爱与文明的联系真是息息相关。

爱是文明的外在表现形式。当一个人拥有文明时,他的内心世界一定是丰富多彩的,他的心一定是柔软的。心中有了文明,在日常生活中便会显露出来。文明是与愚昧、落后相对而言的。或许在为别人付们的霎那间,在别人哭泣时送去的手帕上,在别人摔倒时轻轻的搀扶下,在募捐时你投下的钱币上……文明的使者——爱随之而来,在你为别人做的每件小事中,你收获的不只是感恩,还有文明。爱是一个人的基本情感与能力,也是文明的表现,文明的行为更是博爱的行为。

爱是人类永恒的文明。因为有了爱,一代代革命英雄抛头颅洒热血,只为后代的幸福生活与祖国的兴旺富强,他们深爱祖国与人民。因为有了爱,一批批志愿者忙碌在救援灾区,活跃在各地贫困山区,他们用不悔的坚持与满腔热血无偿投入对祖国的支持与援助中,他们深爱祖国与人民。因为有了爱,一位位感动中国的人物踊跃出现,他们遵守着千年来凝结着祖先智慧的文明准则,不管是尊老爱幼,还是乐于助人,他们将爱化为实际行动,感动着每一位中国人!

忘不掉雷锋同志的音容笑貌与他不朽的事迹,忘不掉董存瑞视死如归的坚毅,忘不掉钱学森毅然回国的建设新中国的决心……忘不掉那些乐于助人的好人,忘不掉那些献身于祖国建设的革命英雄,忘不掉那些倾尽毕生心血一心一意中国文化发展的知识分子,他们是用怎样的行动演绎着爱?用付出,用生命,用智慧……他们是文明的使者,将文明传播到每位中国人的心中,震撼着每一位国人的心扉!

新时代的到来,让我们沿着先辈走过的路,跟随他们留下的指示,用爱将文明传承,将文明发扬光大!

中华文章6:传承美德复兴中华

文/陈丹琪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源远流长:“人无信则不立”孔子告诉我们诚信乃为人之本,“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孟子劝诫我们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李商隐警醒我们小到个人,大到国家,都应该倡导节约……同学们,时代在发展,民族在昌盛,我们应该把目标定得更高,目光放得更远,勇于担当起传承美德,复兴中华的历史使命。

诚信即真实,真诚可靠与守信,这对自己和别人都是一种尊重。中国历来被称为礼仪之邦,而诚信正是最重要的内涵之一。诚信是一种个人修养,也是一种道德行为。只有内城于心,才能外信于人。大到民族国家,小到个人修养,诚信是一切事业成功的基础,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

奋发图强是一种迎难而上,坚忍不拔,顽强拼搏,不畏艰险,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风貌和道德品质。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这种传统美德,在激烈的竞争中学会迎难而上,在逆境中学会坚持不懈,争做一名力争上游的优秀中学生。

雷锋一直坚守在一个平凡的岗位上,克服重重困难,在艰苦的条件下不断磨练自己,以自己的精神风貌和优秀品质感染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而我们作为中学生,现在的本职工作就是学习,我们要学习雷锋那种不怕困难,坚忍不拔的“钉子精神”勤奋努力地学习,把自己培养成祖国的栋梁之材。

从传统美德看,节约是一种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诚然,今天我们倡导勤俭节约,并不是像过去那样吃糠米嚼野菜,穿补丁衣。在新世纪,勤俭节约不单是对物质财富的节俭,更上升成为一种精神境界,就是要求我们从国家和家庭条件出发,实事求是地适度消费,从节约一度电,一粒米做起。在中国蓬勃发展的今天,作为中学生,更应当树立正确的节约观念,争做勤俭节约风尚的传播者,实践者。从自身做起,聚沙成塔,合理消费,以建设“节约型社会”为目标,做到“以勤养志,以俭养德”,杜绝铺张浪费,做到身体力行!

传承美德,复兴中华。我们青少年能做的事还有很多:在家孝顺父母,关心亲人,争做热爱劳动的小帮手;在社会热爱祖国,讲文明讲礼貌,争当遵纪守法的小标兵;在校尊重他人,团结友爱,争做互相帮助善于合作的小伙伴。

同学们,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我们正值青春年华,精神饱满,斗志昂扬。传承美德,复兴中华的历史使命重任在肩,我们要把个人的理想,前途,命运与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富强紧密结合在一起。让我们紧握传承美德的接力棒,在时代的召唤下,完成我们复兴中华的历史使命吧!

中华文章7:牵动我心的声音

文/王格

中华上下五千年,许多记载历史的音律让昨日重现。在这些音律中,我更听到了一些牵动我心的声音,令我对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不能不肃然起敬。

在一个由64件大小编钟组成的古典音乐演奏会上,“奏乐——!”随着着古装的官吏高声宣告,随即,一声略沉重的大钟最先被敲响,渐渐地,多人合作使一支沉重大气、灵动悠扬的乐曲缓缓奏出,我听出了周朝百姓对礼制朴素而庄重的情感。

从当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或到西安仿古入城式,许多重大、重要的场合,那些仿制的古老器乐所发出经典音律,让世界感受到了文明古国的与众不同。而每每聆听这种深沉古老的音律,便让人顿生一种穿越历史的感觉。

你的指尖,跃动于琴弦之上时音符便倾泻入我的耳畔,流淌成旋律。你我相视一笑,也许便为知音。

伯牙心念高山,便奏出雄壮巍峨之声。子期正砍柴欲归,闻此声,曰:“似有高山之音”。伯牙大喜:“高山流水觅知音也!”从此以后,一人弹,一人听,不需多言,却畅快无比。

直至一天,伯牙想再次奏琴,子期却已不在。没有知音,谁还能听懂他的心。

心念至此,伯牙心大悲,遂摔裂至爱之琴,他的指尖再未流淌出那天籁琴声。留给世人一个美丽的遗憾。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一位艺术家最快乐的是拥有知音,知音才是他创作与演奏的动力。而从琴声中,我听出了古人对理想与美的执着。

京剧大师梅兰芳位居中国京剧界“四大名旦”之首,一生中成功塑造了无数个角色。善良痴情的白娘子,华丽凄美的杨贵妃,善解人意的虞姬,敢爱敢恨的崔莺莺……这些历史戏剧人物,在大师的精彩演绎下,不仅感染了无数国人,更在大西洋彼岸的美国演出大获成功,带给西方观众深深的震撼和刻骨铭心的记忆。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可见一斑。

梅兰芳把中国的京剧唱出了中国,更唱出了中国魂。他为民族而唱,为传播中华文明功不可没。

鸣钟叮咚,是远古的呼唤。

琴音流连,是知音的默契。

唱声咿呀,是民族的雄起。

这些历史之声,永远牵动着我的心。今天,我多么期盼,这样的民族之乐,传统之音,能更多更多一些。

中华文章8:银杏赋

文/龚延民

中华银杏,亘古孑遗,千秋时空,沧桑铭记。冰川不灭,洪荒不息,地火不毁,兵戈不屈。接万里云天,遍华夏大地,传西欧东瀛,绽无限生机。蕴典珍宝,深藏奥秘,东方圣树,巍然屹立。

乡为社稷之福,先民因以为聚,漫步岁月慷慨,稼穑而为甘饴。在寺而为菩提,瑞严雍和壮丽,瞻望应知佛心,召唤万里皈依。老聃手植楼观,孔圣尝赠贤棣,李白栽种九华,太宗遗留胜迹。虫不可啄,鸟不可栖,烟不可熏,病不可袭,盗不可伐,雷不可击,心不可违,事不可欺。功尊庙堂之高,道弘诗书礼仪,文质圆润坚实,韵致雅涵优裕。

叶如柄扇,鼓荡淳风。团团青翠,高映碧空,掩挹流霞,绿浪汹涌。一树秀丽,百村峥嵘;巨擘间连,漫山芳琼。秋光不老,绮丽灿烂,绽耀金黄,明媚净娟。如花在树,仙姿俊曼,敦煌飞天,惊风美艳。不挂枝而闪烁,亦铺地而温暖,撒无穷之炽热,致蔚然而大观,竞绵迭而浩博,垂落叶之风范。

仰观枝干,如寻林径,别有列国,深邃幽通。十人合围,难测阔雄,劲秀挺拔,直达苍穹。累累白果,惠及庶众,食之开心,药膳兼丰。根如潜龙,盘曲威猛,经纶地脉,自为给供。父老移居,如傍春风,饥渴有赖,寒暖趣迎。依依生息,百代康强。烈风抚琴,自有宫商;晓雾晨霁,自为阴阳;寒珠成露,恣肆流淌;花蕊成实,自圆囤仓;结茅筑庐,自成村庄。何古树之所在,化习俗之淳良。

大哉银杏,诸善汇综。熠熠盛茂,儒墨兼容。花与叶簇拥,干与枝劲凌;光与影旖旎,神与形丰盈;春与夏葳蕤,秋与冬恢宏;日与月交织,真与幻协同;佛与道相合,生与死互通。福善比邻,庇荫众生,望之如父,依之如兄,偎之如母,仰之如圣。五千年风华英姿,八万季蓊郁葱茏,四千卷咏歌华章,亿万众赞怀心声。林苑之王,众美斯并。国树之资,国士之风,民族精神,乾坤久永!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