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关于春游的文章(精选10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关于春游的文章1:春游三故居
文/草萌
龙年初春乃至立夏前夕,我两度游巢湖。作为安徽人,又属“巢湖老乡”的“布衣将军”冯玉祥,“和平将军”张治中与“传奇将军”李克农三故居,这好比三篇大文章,我能在一个春天里,读到了读懂了,可谓三生有幸!
一如文友所知,结束首途游完中庙姥山及踏入“李克农故居”后,曾有小文《走马巢湖一日行》见报。不过此刻回味,稍感单薄,原因是所发感慨,重心乃呼吁“大湖”环保意识要增强,而对于“传奇将军”当年在隐蔽战线的特殊贡献,以及情报保卫工作的杰出成就,却未作深层次的开掘,那图片、那实物的见展,真令人震撼,亦堪为将军“传奇”佐证所在。不过,三将军中早年只有李克农由巢湖随长辈迁居江城芜湖,接受过系统教育,奠定了文化基础,自是幸运者之一。而我们只有也只能在拜谒冯玉祥、张治中二将军故居后,才从文化层面萌发出些许联想。比方说,张治中先生何以在那么久远的年代,就有那么坚强的信念,重视国人的教育事业?一如陶行知先生举办晓庄师范,他厉行“生活即教育,社会是课堂”理念,办起办成了他的“黄麓”。是张母“咬口生姜喝口醋”的家训,又是邓颖超大姐的题词“文白先生为中国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事业做出杰出的重要贡献,将世代为中国人民所纪念”,凡此既做出了回答,也开掘了将军的爱家爱国爱民的精神源泉,当为准确无误的结论。另在“桂翁堂”里,还发现了将军自题《兴农壁报》“建设农村是建设国家的基础”,又号召黄麓师生“与旱灾抗战”,像打日本鬼子那样战胜自然灾害。好不难能可贵!大教育家梁漱溟先生的高见“教育不改造,则社会改造不得完成;社会不改造,则教育目的亦落空”。亦在彼时彼地得以与将军题词同室展示。江湖之水禁不住,文化之潮汹涌来,是之成就了今天和未来的主旋律,几成共识。
而人所共知,冯玉祥将军“丘八诗人”,绝非自幼从军的一位“武夫”的自我调侃,他是崇文重武的伟人,否则他何以作出“结庐泰山好读书”的决定?!否则又何以为“要想着收咱失地,别忘了还我河山”的决断。冯将军有“四种死法”说:病死,老死,做亡国奴被杀死,上战场与鬼子拼杀而死。更见其豪气震环宇,爱国情怀遍五洲。应当说,如此精神(文化)永不死!难道不是吗?近有传媒刊出《冯玉祥死亡之谜》,指出冯当年所乘“胜利”号轮“是有美国情报人员在搞破坏”的结论。今天面对将军故居展柜中一张由蒋介石手书的派遣冯玉祥出国考察的派遣证(复印件),我与同伴戏言:好个老将军!您与老蒋义结金兰,他又与您称兄道弟,当无情烈焰向您与爱女扑袭而来时,曾有瞬间的悔意吗?
回头再看出自三故居的三将军寿数:“和平将军”享年79岁,冯将军66岁,“传奇将军”63岁。人说,如果冯玉祥先生不上当,返国后能顺利到达东北解放区,寿当百年,应无悬念。如此后话,憾情善意俱在啊!
关于春游的文章2:愉快的春游
文/刘瑜
“到了到了!”穿过羊肠小道,我们终于到了目的地——乃古石林。一路上,同学们跑着跳着,有说有笑,像出笼的小鸟无比快活。道路两旁,花儿张开了笑脸,好像在向我们微笑;小草探出了小脑袋,仿佛在向我们招手。
不知不觉,我们便来到了风景区。我们首先游览了“梁祝相会”。这个景观由四个巨大的石头组成,中间两个无比高大,它们就是梁山伯与祝英台。远远看去,能清晰地看出鼻子、嘴巴,真是惟妙惟肖啊;外侧两个稍微矮小一些,应该是他们的书童吧。大家依依不舍地告别了这个景观,顺着羊肠小道继续游览。突然,同学们惊呼起来:“快看,大象!”我连忙朝同学们指的方向看去,那奇形怪状的石峰群中竟然有一头栩栩如生的“大象”。一路的欢呼,一路的惊喜,我们便来到了倒影池,池里的水虽然很少,但很清澈,可以看到水里的蝌蚪、游鱼,它们时而浮出水面,时而潜到水底,时而聚拢在一起,时而又分散开来,多么自由自在啊!四周的景物倒影水中,真像一幅美丽的山水画。一路上,我们看到的景点数不胜数,难怪石林会被誉为“天下第一奇观”呢!
走累了,老师便带领同学们在草地上休息。我们沐浴着和煦的春风,欣赏着如诗如画的景色,心旷神怡。我情不自禁地感叹:我们的家乡多美啊!
关于春游的文章3:春游
文/李高红
转眼又到了春天,小树小草都发了嫩芽。小燕子好像对我们说:“春天来了,春天来了!”你看树上的嫩芽在向我们微笑,柳条向我们打招呼。路边的枫树、松树都发芽了。
老师带我们去长湖春游,一路上鸟儿翩翩起舞,好像在说:“我们有新家了!”雪白的海棠花缀满了枝头,微风中花瓣纷纷落下,好似下雪一样,有几片落在我的帽子里,那种清香迷惑了我。湖水清澈见底,游鱼、水草都能看得清清楚楚,水面上还有几只水鸟,它们正排着整齐的队伍。
我突然想到一首诗:“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
关于春游的文章4:春游吕四渔港
文/石拓
江苏省的吕四渔港,及其“吕四”周围的海域,以前我是知道的。其海域是黄海中的吕四渔场,而吕四渔港处于黄海的最南端,在长江口附近,与东海交界。吕四渔港地属江苏省启东市的吕四镇。
在上海,生活在崇明岛及崇明岛以北地区,如海门、启东等地的人,说的都是相同的方言。这种方言,上海人统统称为“崇明闲话”,生活在这个地区的人,统统称为“崇明人”。而且把这个地区的土特产,称之为“崇明特产”。
在崇明的诸多特产中,最为有着名的要数“崇明大闸蟹”。特别要说明的是,长江水系中的野生大闸蟹,每年在崇明岛附近的长江口,近海产苗,长成幼蟹后,逆长江洄游,所以“崇明大闸蟹”是长江水系大闸蟹的正源。在崇明大闸蟹中,其中以“乌小蟹”和“六月黄”最为着名。除了“崇明大闸蟹”外,还有“崇明老白酒”,即:一种用糯米酿造的甜酒;还有“崇明糕”,这是一种用糯米粉制成的甜糕,等等。
在启东吕四海域的黄海中,有着丰富的海洋食物资源,如黄鱼、带鱼和鲳鱼;梭子蟹、黄泥螺、蛤蜊及海蜇皮等。不过,自我懂事起,至少到今日春游吕四渔港为止,据我所知,黄海出产的海产品,除去个别人的“跑担帮”外,几乎是不供应上海的。尽管地处长江口的上海,也可算是在黄海的岸边。上海人吃的近海产品,主要来自于浙江东海的“舟山渔场”。所以,卖海产品的店员或贩子,都把自己的产品冠上东海两字,例如:东海带鱼、东海黄鱼等。
不过,黄海南部的海滩上,所出产的食用贝类中,有一种叫“毛蚶”(又称“毛蛤”)的贝类。这种贝类在上海的过去,是有买的。秋冬时节,正是“毛蚶”丰收之时。秋冬时节的“毛蚶”,个头只只肥大,味道极鲜极好吃,是上海贫寒人家餐桌上的美食。况且“毛蚶”的壳,可作为“洗马桶”的介质,真可谓是价廉物美的好东西。我小的时候“毛蚶”只卖几分钱一斤,即使到了上世纪的八十年代末,也只不过几毛钱一斤。
可是,不知是“谁”作的“孽”,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的秋冬时节,上海爆发了“甲型肝炎”流行。得病的人数以及死亡的人数之多,在世界传染病的历史上,一定是少见的。据说当时的病因是吃“毛蚶”吃出的,当时有人疑问,“生活在这里的人,祖祖辈辈吃‘毛蚶’,吃了千百年,也不曾吃出人性命”。后来据说,来自黄海的“毛蚶”受到了污染,所以人吃后感染“甲型肝炎”。后来又据说,比“毛蚶”更加鲜美的“宁蚶”也不能吃。最后统一规定,无论是黄海产的“毛蚶”和“宁蚶”,还是东海产的“毛蚶”和“宁蚶”,统统不能吃,市场上禁止出售。从此,上海的贫寒人家,少了一道价廉鲜美的菜肴。
在上海至崇明和启东的“崇启大桥”建成以前,上海到崇明、海门、启东等地的交通是水运,无论是老上海的“大达码头”,还是目前正在运行的“吴淞码头”,都有客货轮船往返。老电影“51号兵站”中,所讲述的上海至苏中地区的运输线,就是这条路线。
去年的年底“崇启大桥”建成通车,陆路交通成为了现实。“崇启大桥”也许是长江上最后的一座大桥,这是因为“崇启大桥”的东边已经是长江的尽头。
所谓的“崇启大桥”分三段组成,上海外高桥保税区至长江江中“长兴岛”的一段,是江底隧道,长兴岛至崇明岛的陈家镇一段为跨江大桥,大约在崇明岛的前进农场附近,再次跨江大桥至江苏省启东市的汇龙镇。路程虽然不太长,可是经历地上、地下、江河、沼泽、滩涂和大海,风景之优美,道路至曲折,假如用“神出鬼没”来形容,我觉得一点也不过分。
前几天,我们在一家旅行社,报名参加了一个名为“崇启大桥,汇龙镇,吕四渔港”一日游的活动,旅游费用六十八元整,餐饮自理。对于这次旅游,我热衷于的是吕四渔港,也是我的向往。这是因为,吕四渔场是我国着名的渔场之一,这是我在孩提的时候,就已经熟知了的,与诸如:我国地大物博,物产丰富等文句一起,可以倒背如流。而吕四渔港想必,一定是吕四渔场的大本营了。我想,在大本营内,即使无力购买刚刚捉上岸的海鲜,至少能亲眼目睹一下,来至黄海的黄鱼和带鱼,饱饱眼福也就足够了。
上午九点过后,我们的旅游大巴到达吕四渔港,出海打鱼的渔船,趁着大海的涨潮,正在陆续返回渔港。我站在渔港的海堤上,看到了黄海,也看到海面上返港的渔船。大概是近岸的缘故,海水是黄褐色的,浑浊不堪;大概是渔船集中进港的原因,渔船数不胜数,浩浩荡荡十分壮观,数码相机记录了这道风景。
十点过后,渔民们靠港停顿后,上岸出卖自己捕获来的海鲜。我挤进了人群,眼福上岸的海鲜。意想不到的是,不看不要紧,一看大跌眼镜,幸亏眼镜的镜片是塑料的,镜架是金属的,跌不碎。我拾起了眼镜,手扶眼镜框细细眼福,仿佛回到了黄昏前上海居民区内的鱼摊头。
每年的此时,理应是黄鱼、带鱼等,海鲜品丰收的季节,肥大应该是此时的特点。虽然此地的海鲜,在黄海出产,可以不供应上海地区,那么,在本地的渔港内总有供应吧。然而,我失望了,也许我才学疏浅,不懂“渔港”的含义,也许我是牛眼,见到的全是小鱼、小蟹,也许这里产出的肥美海鲜,根本不是吾辈所能及,至于眼福也就摆了。
关于春游的文章5:那年春游
文/彭忠阳
当太阳出来的时候,我们的队伍已开始向烟山挺进了。和熙的春风一路轻抚着我们,“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为了搞好这一次春游,同学们提前一天就做好了准备。有的同学真细心,为防意外还准备了创可贴。为了这次春游,同学们有些激动,也有些兴奋,整宿都没睡好觉,但一个个都精神抖擞,拥有花样年华那才真叫任性!
长长的队伍朝着蜿蜒曲折的山路轻快地迈进。同学们不论轻重,均有自己的任务:有手提的,有抬的,有背的,也有空手的正等着替换自己的队员。一路欢歌笑语,热热闹闹。
随同的一位老师说:“真麻烦!把这些吃的东西通通装进肚子里,就不会让人受累了!”我说:“春暖花开的美好季节,学生好不容易逮住机会集体出来玩玩,自然就不会觉得麻烦。”为了减少学生的负重,我的手也没有闲着。
这次春游真是丰富多彩,这班学生早已准备好了节目,有的偷偷地带来了竹笛和洞箫,有的带来了口琴,有的带来了足球……我却带来了一本《读者》。我和学生打趣,我很富有,看我把物质食粮和精神食粮都带来了!他们只是笑。
不知不觉就到了烟山,同学们稍微休整了一会儿,就开始各组找各组的地盘,立即开始挖灶。我对学生们说,挖灶时 ,请别伤到小树,尽量不要破坏植被。树林里一阵忙碌,同学们有些在忙着找干柴生火,有些在忙着提水,有些在忙着淘米,有些在忙着择洗蔬菜,有些在忙着切菜……在组长的统一安排之下,既分工又合作,热火朝天地精心准备饭菜。
平时在家里养尊处优,只知读书,很少做家务的这些学生,今天要使出浑身解数,做自己喜欢的饭菜,犒劳一天的劳顿,分享相互的劳动成果。这样的机会,难得!
不知何时,林中飘来快乐的音乐,循声仔细一看,原来是我这组的同学带来的一台随身听传出来的!当代的中学生真会享受生活!
语文老师当起了“技术总监”,巡回指导,偶尔也露了一手切菜的好刀工,同学们羡慕不已。班主任成了“顾问”,在林子里走来走去,当发现有一组城里的公子哥儿生火做饭都成了问题时,不得不挺身而出。我则扎根于我这组,同他们一起劳作着,偶尔也边走边看,成了一个“业余顾问”。
不知不觉间,有几组的饭差不多要熟了,用文火烤着。看来,各组已开始准备炒菜了。听说,为了来参加这次春游,有些学生因为激动和兴奋,早餐没有好好吃,早已饥肠响如鼓了!火焰贪婪地舔着锅底,锅里的油乐开了花,同学们挥舞着铁铲,奏响欢快的锅碗瓢盆交响乐。有位叫婷婷的同学挥舞着一把长铁勺,正灵巧地炒着喷香的菜肴,颇有些大厨的风范。同学们红扑扑的俏脸映着火苗,格外可爱。
不一会儿,各组陆续开饭。望着摆在地上色香味都不错的饭菜,食欲腾地升了起来。各组都来邀请老师品尝。老师们也不客气,从这组品到那组,从这头尝到那头。同学们早已等不及了,狼吞虎咽起来。一时间,吃饭声、说笑声、春风吹树叶的飒飒声,混合着饭香菜香,合成了一股快乐幸福的甘泉,流淌在每个人的心间……
关于春游的文章6:快乐的春游
文/李若尧
星期四学校里组织去春游,今天可是爸爸妈妈带我去春游。前几个星期,妈妈就说要带我去无锡看樱花。可是妈妈一直没有空带我去,今天,妈妈总算有时间带我去玩了。我们先去了鼋头渚风景区看樱花,到了那里,可惜樱花都谢了,只有一点点的花了。不过,我觉得鼋头渚还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因为还有许多五颜六色的花在迎接我们,这些花开得很美丽,有些我还叫不出名字呢!我和这些花拍照留影,我想把这些美丽的花拍在照片上带回去。我发现,有一种没有开放的花骨朵很像猴子的屁股,还很像“吃人花”,我觉得有点害怕,赶紧拉着妈妈离开了。在路边的小山坡上,我还发现了春笋呢:这些春笋真的像课文中小作者写的那样,冲破泥土,掀翻石块,一个一个从地里冒出来。
下午,我们又去了三国城,那里一派古时候的景象,我在这里看了好几场表演,还认识了三国时一些有名的人:张飞、吕布、关羽、刘备、貂蝉。爸爸告诉我吕布是最厉害的。我还和“张飞”一起骑马,坐在马上,“张飞”问我:要不要加快点速度。我的屁股被颠得好疼,心想就不要加快了吧。可是快到终点的时候,他又加快了速度,我感觉他好奇怪,为什么不经过我的同意就加快速度了呢?这还是我第一次骑这么快的马呢,真刺激!在看表演之前,我还听到了广播里在唱:“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首诗我可是学过的呢,就跟着一起唱起来。这时我想,如果下次我们去唐城,说不定还会有很多唐朝时候的古诗呢,所以,我的愿望就是下次去唐城游玩。
无锡风景区里的东西还真有特色:有树桩小路,有亭子垃圾箱,有马车椅子。一路上从柳树上飘下来了很多白色的柳絮,飞来飞去,我还以为是下雪了呢。
今天的春游实在是太开心了!
关于春游的文章7:植物园春游
文/段凌霄
今天我们终于盼来了一年一度的春游。我们激动万分的坐着公交汽车来到了昆明植物园。
我们一路走一路玩来到了一块大草坪,于是我们就在这里安营扎寨。同学们又唱又跳,追逐嬉戏,还有的同学拿出了飞盘一起玩耍。我躺在草地上仰望天空,天是那么的蓝,树是那么的高,小草的脑袋从泥土里冒了出来,和我打招呼呢。头顶上,苍翠的松树斜斜地向蓝天伸出松枝,一簇簇开成半圆形的松针,温柔地抚摸着蓝天,如果顽的松针用它尖锐的针尖刺一下,蓝天会不会“呀”地一声皮弹开去?在松枝的顶端,涨出了几个嫩绿的松芽,薄膜一样的“外衣”已经撑破,一根根精神抖擞的松针宝宝挤了出来,一圈一圈排成密实的螺旋形,兴奋地张望着美丽的春天。我转过头发现了一颗松果,小小的松果像个精致玲珑的小塔,一瓣瓣鳞片张开,像在朝着我笑。我高兴极了,连忙爬起叫上我的好伙伴们一起去捡松果,一个、二个、三个……捡得太多了,我都数不清了。咦!松果里的松子宝宝去哪里了?是不是小松鼠把它们搬回家当过冬的粮食了?
春游真好玩呀,我不仅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还收获了满满的快乐!
关于春游的文章8:春游希尔寨
文/范立志
早听说希尔寨生态旅游山庄很美丽,阳春三月,喜师友来访,结伴成行。
希尔寨生态旅游山庄位于湖北武穴市梅川镇西北方向,距梅川约三公里,园区面积约500亩。它就像一块翡翠,镶嵌在希尔寨山下。
一走进山庄,就听到“咕咕咕”、“喳喳喳”的清脆鸟叫声,或在林间呼朋引伴,或于枝头引颈独鸣。如若你有兴致,完全可以停下脚步,对着鸟儿,也“咕咕咕”、“喳喳喳”叫几声,它并不生分,会好奇地歪着脑袋友好地回应你几声,再用那睁得圆圆的眼,瞅着你,再瞅瞅自己的伙伴,鸣叫几句,好像在说,又有朋友来了。让你享受一番近距离交流的乐趣。
希尔寨生态旅游山庄有很大一块迷人的竹林,位于山庄与希尔寨之间,一条环庄路,如一条腰带,风情万种地束在竹林的腰间,衬托出她的飘逸、美丽。此时,竹笋正破土、正拔节。你看,那刚拱出地面的,几乎能聆听到它破土的声音。尖尖的脑袋,沾着泥土,沾着露水,如刚落地的婴儿,一切都是新的;那长点的,半人高的,人把多高的,是那婴儿的哥哥姐姐,她已脱下母亲给的一身棕色的保护衣,裸露出稚嫩的皮肤,尽情地沐浴着阳光和呼吸春的气息。
古人称竹、梅、松为“岁寒三友”,可见对竹之喜爱,以至有“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之句。
大凡景观,大多有水、有桥、有亭,希尔寨生态旅游山庄也不例外。沿环庄路来到庄园的东头,走一段下坡路,便有一眼长方形的池塘,阻住路的去向。庄主爱水,不忍填土铺路扰塘,在塘腰处架一路桥,桥虽是钢筋水泥结构,但经历过风雨,却显得古朴,很自然地融入到清新秀雅的环境中。沿环庄路向下走,桥右塘大,桥左塘小。桥右塘碧波荡漾,山影戏水;桥左塘新草绽绿,垂柳婆娑。塘面一小片一小片的荷叶,遮住了碧水,只留一条条小巷,供阳光留影。荷叶上,细碎的水珠在阳光的映照下,如池塘的眼睛,好奇地瞅着我们,不停地眨呀眨。有三五青蛙,蹲在荷叶上,“呱呱呱”地叫着。一群群蝌蚪,在塘周围水草边聚了又散,散了又聚,游来游去。看着这情景,不禁想起赵师秀的“青草池塘处处蛙”。
在这眼长塘的上方十多米处,还有一口大塘,塘中央有小岛小亭,塘岸与小岛有一铁桥相连。早有人跑过铁桥,在岛上留影。
樱花是希尔寨生态旅游山庄的花旦,站在台前最显眼的位置,出尽风头。走进山庄,最抢眼的就是她。放眼望去,满目樱花,大红大紫,就像是晨熹微露的朝霞。走近细看,层层花瓣亦像一把把撑开的小伞,一把一把地叠着,有六七层的样子。
同是一棵树上的樱花,姿态却各有不同,有的含苞待放,有的绽蕾吐艳。开得早的,花瓣花蕊朝下,就像那正撑着的小伞,花瓣是伞衣,花蕊是伞柄;开得迟的,花瓣花蕊则朝上。花蕊从小伞中探出小脑袋,像是一个个好奇的孩子,悄悄地探视着外面精彩的世界。把把小伞,迎风招展,婀娜多姿,柔嫩而富有弹性,好像轻轻一捏,就能释放出充足的水分。
向樱花深处走去,有笑声传来,是几个美女文友在赏花、读花、嗅花和拍照。神情专注,笑声清脆。我既喜欢看这人花合一的画卷,喜欢听这欢快悦耳的笑声,又怕这笑声惊落了一树繁花,更怕这笑声惊跑了整个春季。
关于春游的文章9:春游南艳湖
文/李夏
南艳湖,位于合肥经开区的东南部。从地图上看,它宛如一条玉龙,龙头向东,龙尾朝西,身姿逶迤,形象生动,不禁心向往之。
一个莺飞草长的春日,我从西门步入南艳湖公园,一片花红树绿映入眼帘。矮矮的团松,疏朗的红树林,缀满枝头的一串红,高高的大青树,相映生辉,悦人眼目。我沿着整洁的道路走了一段,便下路朝湖畔走去,因为正在建设中,公园里还留有一片原生态的田野,在春日的阳光下散发着清芳。
走在泥土小径上,四周都是一些野花和野草。不远处一片白色的小花,那是荠菜花,如芥子般大小的花朵,一小簇一小簇地集合在长茎顶端,齐心营造出花的模样。这应该是马兰吧,它那锯齿形的叶片,那淡紫围绕着金黄的花朵,迎风摇曳,飘溢着生命的芬芳。不经意间发现,身边有着几株蒲公英,可能花事已毕,羽状分裂的叶子紧贴着地面,瘦瘦的花茎高举着。花朵呢?早已弥漫在八方四面。湖尾的沟汊里,有一丛丛枯黄的芦苇,在春风中摇摆着身躯,似舞蹈似健身,仿佛告诉人们,它们就要青春焕发。
不久之后,我又折回园区主干道,向东南方向行走。如果说,湖西给人以野趣,那么湖的东南面则能勾起人怀旧的情愫。穿过一片片林木葱茏,花草葳蕤,转向东侧,你会看见一条宽阔平直的大道,路旁矗立着成排的钻天杨。此情此景,似曾相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街道、大院、营房等等,不就是这般格局吗?在大道的北侧,有一道长堤,长堤尽头有一滩造型各异的乱石,石滩上植有柳树,树影婀娜,柳丝青青,正扬花似雪。
漫步长堤,竟觉眼前的景物是那样的熟悉。在哪里,在哪里见过你?噢,这里简直像一个浓缩版的外滩。堤面墁以砖石,防浪坡上,一根根石质的栏柱依然伫立,只是不见了那长长的链索。堤的南侧是一块块长方形的花圃,草丛仍绿。花圃的上方,有着弧形的观景台,可沿着阶梯拾级而上,这样的光景台差不多隔一二十米就有一座。
伫足观景台上,可远眺浩淼的湖面。春光正柔,水波不兴,有几只水鸟在水面嬉戏。湖中央,有一座蓊郁的小岛,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更加苍翠。看着看着,只觉心旷神怡。不觉时已近午,艳阳高照,湖面上又是波光粼粼,碎金闪烁,堪称美不胜收。
依依不舍地离开长堤,又踅向北园。一路上绿荫处处,林木森森,我还看见了挺立的广玉兰、摇曳的凤尾竹……
时逢假日,不少市民扶老携幼,举家来游。也有对对情侣,倘佯于花前树下。还有人心情淡定,握竿垂钓。更有人别具情趣,支起帐篷,在这“富有的氧吧”里休憩谈心,享受恬静舒适的生活。
走着走着,不由地想起了那首描写西湖的古诗:“波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我想,用它来形容南艳湖也是恰当的。只不过少了山色,那就以远处高耸的楼影来代替吧。
关于春游的文章10:春游敬亭山
文/陈建华
李白的五言绝句《独坐敬亭山》 吸引着我,一路高速公路,到达敬亭山已几近傍晚。
拾级而上,清新的空气沁人肺腑,敬亭山不愧为国家森林公园,天然氧吧。
敬亭山原名昭亭山,位于安徽省宣城市区北郊的水阳江畔,属黄山支脉,海拔324.1米。拥有绵延的山峦、潋滟的水光、烂漫的山花和悠闲的白云。西晋时为避晋文帝司马昭名讳,改称敬亭山。南齐诗人谢朓任宣城太守时留有《游敬亭山》的诗篇:“兹山亘百里,合沓与云齐”、“绿水丰涟漪,青山多绣绮”。唐代诗人李白一生七次登临敬亭山,留下描写敬亭山的诗篇45首。敬亭山遂因谢朓、李白的诗名成为吟无虚日、名齐五岳的“江南诗山”。此后,白居易、杜牧、欧阳修、黄庭坚、苏轼、文天祥、汤显祖等300多名历代文人雅士追寻谢、李的足迹,挥毫泼墨,吟诗作赋,寄情山景,抒发胸怀,留下数以千计的诗画文章。
1939年,戎马倥偬的陈毅元帅由宣城泛湖东下,也写下了诗句:“敬亭山下橹声柔,雨洒江天似梦游。李谢诗魂今在否?湖光照破万年愁。”
敬亭山诗名远播,人杰地灵,刘长卿、梅尧臣、施闰章、梅清、梅文鼎走出敬亭山;“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寓居于此;黄山画派的扛鼎人物石涛和尚在广教寺十多年,禅定修行,苦作诗画。
敬亭山古迹颇多。自唐代以来,历代修建的楼台亭阁、寺庙宫观、摩崖石刻等风景名胜多达50余处。然几经兵燹,树木古迹几乎毁坏殆尽。但宋代双塔、古昭亭坊、虎窥泉等名胜古迹,历经沧桑,得以幸存。
李白一生一共七次游览宣城。公元761年,岁逾花甲的李白,在经历了安史之乱后的漂泊流离,蒙冤被囚的牢狱之灾,戴罪流放的屈辱后,第七次,也是最后一次来到宣城。此时,他的身边再也没有昔日友朋如云、迎来送往的场面,他自己也没有了北楼纵酒、敬亭论诗的潇洒。他独自一人步履蹒跚地爬上敬亭山,独坐许久,触景生情,留下了《独坐敬亭山》这首千古绝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鸟儿们飞得没有了踪迹,天上飘浮的孤云也不愿意留下,慢慢向远处飘去。只有我看着高高的敬亭山,敬亭山也默默无语地注视着我,我们俩谁也不会觉得厌烦。谁能理解我此时寂寞的心情,只有这高高的敬亭山了。大多数人都是这么解读这首诗的。可当我步上敬亭山的半山腰,看到一座白色塑像时,仿佛理解了这首诗的另一层寓意。
这座塑像是唐朝的玉真公主。她仰慕诗仙的才华,在李白被迫离开长安时,一路追随来到敬亭山。不巧李白又远游他方,玉真公主便在此出家为尼,等待着心上人回来。可惜的是,几年后她不幸染疾,香消玉殒,长眠于敬亭山。他们终于没能再见上一面。这首诗是不是李白对玉真公主的怀念呢?我不由自主地这么想着。
这世上有很多人,一生只能见一面。所以,我们要珍惜,珍惜家人,珍惜朋友,珍惜每一个与我们相知相伴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