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坚守散文(精选8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坚守散文1:夏日池塘的坚守
文/华子
20世纪的五六十年代的夏天,农村男孩子的消暑时光,大多在村里的小池塘里度过。
那时的我十一二岁,经常和村里的同龄伙伴们,一有空就往池塘里跳。大人们千交代万交代,不让我们去池塘里洗澡(游泳),可我们总是把大人的话当耳旁风,偷偷跑出去洗澡。
村东还有个比较大的池塘,紧靠黄河大堤,是黄河发大水时冲积形成的,水面很大,淤泥很深,深不可测。大人们会在那里洗澡纳凉,也有胆大的孩子到那里游泳。
一天中午,不幸的事情发生了。本家一个侄儿一头扎进池塘的淤泥里,再也没有出来……一个半大小子说没就没了,父母抱着孩子哭得死去活来,全村的人都在流泪,知情的人都在叹息。一位七十来岁、叫财的本家哥哥痛心地站了出来,说:“从今往后,每天中午我到池塘边看着,谁家孩子敢来洗澡,我可要狠狠地打。”
此后的每年夏天,财哥每天从十一点到下午三四点钟,都到池塘边看着。特别是暑假期间,更是特别注意,无论天多热他都从不间断。累了,他拉一条席子铺在旁边的桥底下躺一会儿,睁着眼不敢睡着。谁家孩子来了,他又吵又骂,拎起棍子就打,回去还要告诉他的大人……村里的孩子们只能在本村的小渠沟、小塘窝里玩。他在大池塘边,一坚守就是十二年,直到慢慢老去。
坚守散文2:坚守信念,勇往直前
文/孟诗雨
自从我学习了课文《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后,文中的主人公谈迁坚定的信念让我非常地敬佩。
文中,明末清初的一位史学家谈迁花了20多年写了一部400多万字的《国榷》,就在文稿即将付印时被小偷偷走了。谈迁起初茶饭不思,夜难安寝,但他遭此厄运后并没有被厄运打垮,他很快从痛苦中挣脱出来,下决心重写。谈迁又经过几年的走访搜集和写作,终于再次写出了一部更加详实精彩的新《国榷》。
读到这里,我不禁被谈迁锲而不舍的精神深深感动,也不由想起了自己。有一次我做数学作业,有一道题目不会做,思考了好一会儿,还是做不出,我就把它放在一边,不再思考。现在想来感觉很不对,谈迁遇到那么大的挫折都毫不气馁,而我遇到一点点困难就选择逃避,如果以后遇到更大的困难,还是一味地逃避吗?我们不应该向困难低头,要勇往直前。
我们只要不被厄运打垮,希望之光就会永远存在。只要坚守将厄运打垮的信念,就一定能够成功。我们应该学习谈迁,学习他坚定的信念。
谈迁,你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坚守散文3:绿色的坚守
文/路来森
他居住在两间小屋里,小屋盖在一片树林里。他守的是那一片树林。
他还记得,第一年里,刚栽下的小树,是那样的纤弱。孤俏的一根树干,疏疏地缀着几片树叶,生命如婴儿般脆弱,经不起风吹雨打。一场风雨过后,他总要循着林地查巡几圈,刮歪的,扶正;吹倒的,搀起;培根固本,认真地呵护着每一棵小树。那一段时间,他心中似乎什么也不想,只想着他眼前的小树,想着怎样使每一棵小树成活下去,然后成长为一棵棵大树,这块土地,成为一片郁郁的森林。
那一年里,树尚小,他就在树隙里种上了豆,豆是黄豆,耐涝。因为是春天种下的,所以秋后的黄豆籽粒格外饱满。中午,他坐在茅屋前的空场上、凉棚下,在喝水。水是白开水,但他喜欢。许多人都喜欢饮茶,可他不喜欢;许多人都喜欢抽烟,他也不喜欢;他就喜欢喝白开水,他觉得这才叫喝水,清清白白、干干净净的,这才是“水”。他一口一口地喝着,那样舒缓,那样自然,那样自在。喝着,喝着,寂静的中午,他就听到黄豆爆裂的剥剥的脆响,他觉得,这种豆裂声是豆子的一种喜悦的表达,这种喜悦也深深地感染了他,他的脸上就绽满了幸福和欢愉。
也许,只是过了三四年,树就长大了。每一棵树上都分出了许多树杈,枝叶婆娑,密密匝匝,荫荫地遮着地面,整个的一块土地已完全被树荫遮蔽了。他的小屋也被遮在了树荫里,他不用再搭凉棚,中午的地面上,漏下的只是一些斑驳细碎的光影。地,不能再种了,他已完全无事可做,他只是呆在小屋里,或者坐在斑驳的光影里,在与树的对望中坚守。
守着一片树林,守着一块土地,守着一份绿色的愿望。
有时,他会蹲在那儿,陷入一种冥想,怀想一些季节里的事情,他这样年龄的人,通常是会对季节非常敏感的。比如,秋天到来的时候,他却会经常想到春天。在春天里,他曾多次观察杨树生命萌发的整个过程。经冬的杨树,起初是那样的干燥和生硬,硬生生地挺在初春的寒冷里。可是,几阵春风之后,杨树的枝干就泛出一种淡淡的绿,随之,枝头就萌出圆圆的叶苞,叶苞伸展,就抽出了绒绒的紫红色的穗,绒穗坠落,杨树就涨满了铺天盖地的绿。这个过程,使他感到欣悦和激奋,那一段时间,他的情绪总是饱满的,他在林子里走动的次数更多了,他会不时地停下来,用手抚摸一下青葱的树干,他好像是想努力使自己的身体吸收树干的力量,或者说是去汲取春天的力量。也许真的就是这样,人与自然是相通的,当自然复苏的时候,人也会跟着去复苏,至少会产生一种复苏的情绪或愿望。
夏天里,夏天里他就没有这种感觉。夏天的土地随着季节发酵着,树林浓翠欲滴,绿得亢奋,绿得热烈,还有鸟儿在林中鸣啭,所有的生机仿佛都足以让人激奋,可他,却显得异常宁静。树木已经成才,碧荫之下,土地显得异常的厚重,纵使风疾雨骤,生活在这块土地上,听到的也只如涛声暗涌,所有的急躁和疯狂都已为成材的树木遮蔽了。一个人的夜晚,虽然有时有点孤独,但却有一种独特的宁静的幽密,他能以自己的方式去享受。有时他会睡得很早,静静地躺在简陋的木板床上,静听周围的一切。听树叶的窃窃私语,听风从林间悄然淌过,听树梢阵阵的蝉鸣,听附近一口水井里发出的蛙鼓,他甚至想象得出那些青蛙是怎样坐在井底,仰首望天的。中天的月亮,透过树间的缝隙,把细碎的月光洒在地面上,疏落如残雪。这时,他的心也会斑驳在地面上,有一种静谧而麻碎的感觉,他感到一种生命的简单,其实,有一片月光就够了,生命还奢求什么呢?一片月光,就足以照亮你灵魂中的一切,伴着你行走在人生的光明里。他想的就是这样单纯、这样幼稚,好像自己还很年轻,人生的路还能走很远。
可是,他又不能不承认,他的确是老了。近十年的守候,使他从六十多岁迈向了七十多岁,他的步履开始蹒跚。
树已成材,人渐衰老,人的记忆是否也刻进了树的年轮里?
坚守散文4:坚守
文/张星
“生活除了柴米油盐酱醋茶,还应该有琴棋书画诗酒花,我始终相信在平淡的乡村生活里也会有光芒,而我的梦想就是要让这束光芒去温暖去改变更多的乡村孩子……”这动情、纯真、质朴的话,是一位扎根于乡村学校八年的九零后教师陈秋菊的真情流露。
看着电视里面那一幕幕感人肺腑的师生场面,听着孩子们稚嫩纯洁的声音,我被深深地感动了,眼里也泛起了泪花。坐在身旁的妻子,打趣地笑着说我是一个多愁善感之人。是啊,随着人年龄的增长,心智的成熟,往往生命中那些我们不经意之事和不经意之人总会带给我们一丝惊喜或一点感动,让人痛哭流涕。其实,我的这一份心情完全来源于自己那些年的执教生涯。回首往事,历历在目。自古以来,教师无疑于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奠基石。他们将自己的满腔热情挥洒在了祖国的大地之上,桃李满天下,却依旧默默无闻,甘愿奉献自己的一生,这是一种博爱的坚守。
记得我毕业那年,积极响应号召,成为了一名支教教师。我被分配到了一个山大沟深,人烟稀少的农村乡下。那时的我,青春似火,时时处处都充满了激情。还记得我第一次走上讲台,望着那一双双清澈如水的眸子,我在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扎根于此,将自己的所学传递给这些渴望知识的孩子们。从那一天起,我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慢慢融入了孩子们的心里,和他们打成了一片。我就如同是一个“娃娃头”,领着一帮孩子玩耍嬉戏,乐此不疲,彼此之间也建立起了深厚的情感。我更多的时候像是他们的大哥哥,不管是哪个孩子生病了,或是遇见什么困难了,我都会尽力对他们进行帮助。面对我所带班级的孩子们,我那点微薄的工资,常常显得捉襟见肘。
在我那些执教的年月里,我对教师这一职业有了自己的认知。我觉得,教师这个职业有特殊性,要经得起清贫,耐得住寂寞,要有一颗善良、纯洁公正的心,要有活到老学到老的气魄,更要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作风,才能算是一名合格的教师。否则,你就不会是一个潜心教育事业,以校为家,爱生如子的好教师。而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做到坚守。坚守二字,说说容易,做起来不易呀。想想自己之前的豪言壮语,我的脸到现在都会发烧,心里也会阵痛。辗转而后,我离开了那些可爱的学生,离开了庄严神圣的殿堂,改行去了一家行政机关。
今夜,听着乡村教师陈秋菊真情流露的那一段话,不仅勾起了我对往事的回忆,还深深地触动了我。回想以前,我放弃了坚守,失去了自己的阵地,逃离了自认为苦楚的教师生活是多么的愚昧无知呀。秋菊老师的执着和坚守,博得众人的赞扬,她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个在奋斗途中的人学习。一份坚守、一份执着、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人生途中布满了坎坷和荆棘,唯有坚守到最后,方见它的意义所在。
坚守散文5:坚守心中的希望
文/风飘雪盈
冷酷冰寒的黑夜终会逝去,温暖和煦的黎曦将随红日东升而缓缓托起,只要心中的光亮不曾黯淡,依昔唯美的希望不曾消散。
酷冬,大雪纷飞,苍白的天空飘散着无数生命的呼喊与悲戚,白了一块土地,封冻了一季寒冷的记忆,凝固了一季的泪河,滞留了生活的流动。一切都在酷寒中沉眠,进入那漫长没有边际的黑色的梦。又有多少人坚信,又有多少人丧生?残冷的冰雪封冻了已丢失希望的躯体,却凝冻不了那份向往的光明,沉睡中的黑夜熄灭了那一没有希望的生命,却浇灭不了那份求生的**。
饥饿了一季的困苦终化作星星之火,点燃心中的光明,带着希望沿着时间的道途前进,直至那一块全是绿色,全是生机,全是光明与希望的春天。
至此冰寒之夜以逝,晨曦已起。
风飘雪盈
坚守散文6:甜之源
文/清水
13年的坚守,他们将小山浓缩成一滴香浓的蜜……
城市近郊的一座小山脚下,一户职业养蜂人家,门前小溪汩汩流着山上淌下的清泉,水边生长着茂盛的野芹……即使在冬日,这里也直销蜂蜜、蜂胶、花粉、蜂王浆等各类蜂产品。江淮地区的冬日哪儿有蜜可采,那么点大的山,又哪里有那么多花儿?莫不是搭座帐篷、搬几箱蜂箱做噱头,从别处弄来蜂蜜在此贩卖?
与养蜂人交谈得知,从联产承包那年起,他就进入了养蜂这行,1998年来到这座城市中央的一处公园,嫌嘈杂,2002年一家人又搬到了小山脚下,安营扎寨。多年来,养蜂人以此为圆心,一家人“人不离蜂、蜂不离花,追花夺蜜”,带着蜜蜂追逐“花源”,再通过如今发达的物流将花蜜运回这座小山脚下。小屋不惹眼,却像是指挥全国花事的大本营。
每个地方的花期大约是20多天,有的地方多种花次第开放,养蜂人要待上两个月。冬天去云南、广西、福建、四川,酿出龙眼蜜、枇杷蜜……夏天前往内蒙古、山东、吉林、辽宁,收获枣花蜜、荞麦花蜜……“龙眼蜜是福建的,我儿媳妇就是福建的;枣花蜜产自山东,乐陵小枣,你知道吧?荞麦花蜜,只有吉林那疙瘩有荞麦花开……”养蜂人说。
养蜂人一头扎进深山老林,没有电视电话,没有水电,甚至没有手机信号,年轻人很少愿意干这行。早先是养蜂人带着老伴放蜂,如今四个子女长大,除了大儿子在这座城市的政府机关工作,其他几个儿子媳妇、女儿女婿都加入了“牧蜂人”队伍。
不管在什么地方,养蜂人都是呆在郊外,看蜜蜂采蜜,然后忙着收集和制作。白天辛苦晚上睡得死,有一回在山东,夜间蜂箱被盗,最后报警才破的案。
“蜜蜂把蜜采来放进蜜囊,一旦蜜囊满了就可以倒出来,只要经过过滤就可以直接食用。”老板的女儿说,她家的蜂蜜大都是如此制作的。
一个小伙子带着女友,山上游玩下来,装模作样要品尝一下真假,老板娘随手拿出一大把小勺,递给他一把,从大桶里舀一小勺,小伙儿咂咂,半信半疑。老板娘说:“有些公司看蜂蜜里缺什么就补充什么,检查也合格,可吃起来就不是那本真的味儿了。”来这儿买蜂产品的大多是中老年人,老主顾居多。我说有桂花蜜吗,老板娘说,桂花好闻,却没有多少花粉可采,说桂花蜜那都是骗人的。还有的卖玫瑰花蜜,玫瑰花开的时候,人还穿着大棉袄,蜜蜂哪起得来?油菜花花事盛,可品质不好,只能做花粉,雨天、冬天喂食蜜蜂。
除了买蜂蜜的顾客,还有一群专门来此寻求蜂疗的人。“来我这进行蜂疗的人一直不断,只要他们有这个需要,一律免费。”
养蜂人一家在这座城市买了房,每年春节,全家在这座城市团聚,之后一家人分为东西两条线路,追寻着春的脚步,先行南下,再一路向北。每年中,如候鸟一样南北辗转,每个地方都有他们放蜂采蜜。独有小山脚下这一车蜜蜂属于“不动产”,常年驻扎在山下,采集着小山附近的各种野花,酿着这座城市本土的花蜜。
洋槐蜜是一级蜂蜜,每年5月,当小山上大片的洋槐花开,养蜂人和他的蜜蜂们就要开始忙碌了。养蜂人看中的正是小山上的洋槐花,和这片都市里难得的闹中取静。13年的坚守,他们将小山浓缩成一滴香浓的蜜。
有人说:人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还足以养家糊口。而养蜂人酿自己的蜜,让一家人甜蜜生活的同时,还能丰他人之果,实在是这世上最完美的生活方式了。
坚守散文7:坚守的尽头是春暖花开
文/翔子
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如今已是暖春时节,全国疫情形势积极向好,人们的生活逐步恢复到日常。回想起近两个多月的坚持坚守,虽不能用“惊天地,泣鬼神”来形容,却也是惊心动魄,让人终身难忘。
庚子年的春节比往年都来得早,过年计划也就相应提前。按照单位安排的春节轮值表,初一、初二由我带班。今年母亲答应妹妹在她家过年,我跟妻子商量后,决定我们一家今年过年只做两件事:第一是陪岳父、岳母吃年夜饭,然后到妹妹家陪母亲说说话,并争取接母亲到县城跟我们一起过春节;第二是在初三以后带母亲和岳父、岳母在就近的一些景区景点看看,以此作为平时工作忙陪伴时间少的一个小小弥补。
1月23日下班后,春节假期才正式开始。之前得到一些武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信息,六枝区委、区政府也作了相关安排,明确春节期间随时作好应对准备。1月24日00:16,办公室主任在单位工作群里通知,由于武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根据上级工作部署,春节期间不放假,从初一起正常上班。作为宣传部门的干部,对于特殊时段重要节点无假期,已是很平常的事,况且之前也得到消息,预感今年的春节应该是个特殊的假期。接到通知,每个人都没有感到丝毫意外,工作群里只有一个声音:收到。
除夕夜下着雨,后来下了雪。跟岳父、岳母吃过年夜饭后,到妹妹家陪母亲和妹妹一家“守岁”到午夜,就急匆匆往县城赶。因为迅猛蔓延的疫情,原先计划的亲情弥补,也只能欠着了。
初一早上大雪纷飞,单位的同志都跟往常一样齐刷刷地各就各位,一边继续自己的业务,一边按照区委、区政府的安排部署,结合宣传部门职责职能,作好应对疫情相关准备。
从1月23日全国29个省(区、市)累计报告确诊病例830例、贵州3例起,确诊病例每天都在迅疾上升,波及全国所有省(区、市)及世界多个国家。随着疫情的进一步蔓延,区委、区政府按照国家和省、市决策部署,迅速启动“一级响应”,疫情防控的大网在全区全面铺开。作为宣传部门,牵头成立了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专班,充分发挥好“传令兵”和“宣传员”作用。宣传舆论工作承担的是导向之责,单位的同志在工作中,尤其在作为当前首要政治任务和头等大事的疫情防控中,全部进入一级战备状态。
我住在城东,实行交通管制后,所有客运车辆一律停止运行,我每天都要步行1个多小时到单位上班。沿街门店全部关闭,车辆稀疏,除了机关上班的外,一路上难得遇见人。偶尔遇到几个,都严严实实戴着口罩,急匆匆赶路。有照面的,都有意识绕开走,碰到熟人,相互抬抬手算是招呼,点点头表示致意,然后匆匆擦肩而过。
为避免人群集中发生交叉感染,街上饮食店全部停业,早上来不及吃早餐,中午没时间回家,每天在单位就以泡面填肚子,早上一盒,中午一盒,下班后步行回家,肚子都在一路闹腾。
随着疫情形势越来越严峻,各项防控措施更严更细,宣传舆论的作用就越发凸显出来。群众需要晓理,社会需要聚力,谣言需要辟清,典型需要塑造,人心需要稳定。从宣传发动到一线报道,从网言网语研判到线上线下统筹,每时每刻都在往前使力,每根神经都始终紧绷。为有效避免单位人员过于集中,各单位采取错时轮班的形式,轮流上班。
接下来的日子,仿佛只在一夜之间,门店关了,行人少了,口罩多了。再接下来,卡点多了,车辆停了,单位实行弹性上班,小区、村寨封闭管理,世界一下变得更加安静起来。每个人都在梦想着一觉醒来,屋外便是春暖花开,车水马龙。
但日子依旧安静,安静得仿佛忘记了交替。疫情防控过了第一个“14天”后又继续第二个“14天”,但确诊病例和治愈人数从每天不断上涨到逐步趋于稳定。每天都有让人惊喜的消息传来,每天都有感动的故事发生,时时让我泪目和心存敬意。我知道,所有的人,始终在坚守,在努力,始终在以生命的名义,同时间赛跑,跟病魔抗争,创造着奇迹。
自3月6日起,全国新增确诊病例从五位数降到了两位数,接下来就是除湖北之外的省(区、市)确诊病例陆续“清零”,企业复工复产、农村抢抓农时全面铺开,各行各业运营秩序正在进一步恢复,大街上已还原了平时的热闹,单位上班正常了,公园、景区景点开放了,小区围档撤除了,生活逐步恢复到了日常。人们坐在小区温暖的阳光下、行走在和煦的春风中,静静享受着寒冬过后的明媚春光。
疫情发生以来,我所在的县区没有出现过一例病毒患者,但随着全球形势的日趋严峻,我们还需按照全国、全省的统一部署,在全面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同时,时刻提高警惕,始终怀揣防范意识,继续坚守,静待下一个“春暖花开”的到来。
坚守散文8:酒驾阴影
文/于永海
一直以来,我都坚守一条“铁律”: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这天,我和几个同事下班后出去喝酒,大家都有些醉意,尤其是张哥,走路都有些摇晃。喝完酒,我们选择了步行回宿舍。
走到半路,老远就看见有交警在查酒驾,看着那些被查的司机们,我心里暗道:这种习惯要不得,酒后驾车害人害己,但愿他们下次能引以为戒吧。
就在这时,本来路都走不稳的张哥却突然狂跑了起来,无论我们怎么喊他都不停。直到我们一路追到单位宿舍,才看见他累得躺在床上直喘粗气。
我纳闷地问:“张哥,刚才咋了?你跑这么快干什么?”
“干什么?你没看见有交警查酒驾吗?”张哥惊魂未定地说。
“可是,你又没开车,有什么可怕的呀?”
此时,张哥才好像如梦方醒一般,使劲用手拍了下额头道:“唉,以前酒驾被交警查到过,又是扣分又是罚钱,还被拘留了好几天,从那时就留下了阴影,见了查酒驾的交警就想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