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精神的文章

请欣赏关于精神的文章(精选9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关于精神的文章1:蜘蛛的精神

文/文湘

有一天我躺在床上,抬起头突然看见一只蜘蛛在房角上织网,于是便仔细观察起来。

那只蜘蛛非常丑,黑黑的身子,有许多又短又细的脚,它正在织网。蜘蛛一边慢慢地爬着,一边不停地吐丝,一边还不停地织着网。忽然,一阵风吹来,把蜘蛛刮走了。

我觉得很扫兴,刚准备离开。突然,不知那只蜘蛛从哪里又爬到房角上去了。虽然网被吹走了,可它一点也不气馁,重新织起网来。织呀织呀,眼看一个漂亮的网就要织成了。不知谁往房角那里扔了一块石头,蜘蛛连同网一起落到了地上。

但蜘蛛再一次爬上了房角,又开始织网,就这样一次次地织,一次次地被摔破。不知织了多少次,摔了多少次。

过了一会儿,当我再次来看那个墙角时,惊奇地发现,在那个墙角上,一张大网悬挂着。蜘蛛正在上面歇息,欣赏自己的“作品”。

关于精神的文章2:或许……我们需要的是一种糊涂的精神

总有一些人逼你做些你不愿意做的事还觉得理所当然

总有一些人在伤害你之后甩甩头离开的潇洒利落

总有一些人觉得你很坚强,所以一再的挑战你的底线,看你何时倒下

总有一些人在你心情低落的时候还要再来一击的试炼你

总有一些人把你的真心当假意,然后随意的踩在脚下践踏

总有一些人对你做着不好的事,还努力在你面前表演善良的戏码

这些人,不管是男人,女人,同性,异性……总之,总会有那么一些人

经历的多了,也就看的清了

面对这些人,我们需要的不是歇斯底里的怒吼,我们需要的不是面红耳赤的争论,我们需要的,或许是一种叫做“糊涂”的精神

是的,糊涂的精神!因为对于这么一些人没有必要用你的心力、脑力和思考力,去为他或她的愚昧承担责任

我们对他或她的无谓无惧或者就是对“这么一些人”最有气势的回击

我们需要的这种“糊涂”不是畏惧,不是退缩,不是怯懦,而是一种具有温柔气质的杀伤力,是内心强大的人才具备资格拥有的精神武器

或许……我们需要的是一种糊涂的精神,去扞卫我们那历经风雨仍然强韧屹立的心灵

关于精神的文章3:红色沂蒙精神

文/金生水起

我们的手中紧握着红色的旗帜,我们的身体里流淌着红色的血液。为什么我们有一颗英雄的心?因为我们的心映照着红色的沂蒙精神。

何为沂蒙精神?沂蒙精神,是沂蒙人民自古以来就有的可贵品质,是吃苦耐劳,是自强不息,是无私奉献。

沂蒙大地人杰地灵,涌现出一大批人才,有叱咤三国的诸葛亮,有世称“书圣”的王羲之,有卧冰求鲤的王祥,有面具将军兰陵王—高长恭……他们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一个又一个的传说,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沂蒙精神的初步体现。

在反抗侵华列强的战斗中,这片土地上的人民也奉献出了宝贵的力量,甚至是生命。沂蒙红嫂的故事,闻名于全国,有救助贫苦婴儿,却让自己的四个孩子夭折的红嫂,有拿自己的乳汁去救受伤小战士的红嫂,还有为红军洗缝做饭的沂蒙六姐妹……他们无一不贯彻了沂蒙精神。

在新时代,沂蒙的英雄人物也毫不逊色。其中最让我敬佩的是赵志全,他接手了净资产只有十几万的小厂,用了27年的时间,将其发展成一家员工上万,纳税上亿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公司,在他查出胸腺癌的时候,他依旧不声不响瞒了整整12年,每一天他都强忍着,一声不吭,终于他坚持不住了,他只是一个人,不是一块铁啊!在他签完一份合同后,他倒下了,倒在了办公桌前,这是一份何等的功绩,何等的荣耀!

作为祖国新一代的我们,也要学习沂蒙精神,落实沂蒙精神,发扬沂蒙精神。做沂蒙精神的传承人,为中国的发展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关于精神的文章4:云态度,月精神

文/鲁先圣

1

宋人石孝友在《鹧鸪天》一词中最早提出“云态度,月精神”。云态度,他的意思是,人应该像云那样,洒脱、飘动、不拘一格,拥抱清空,不固一隅。遇日轮升起化为朝霞,遇夕阳西下变身余晖。春天时润物细无声,引领出一个绿色的世界,冬天则凝结成晶莹琼花。

月精神,是淡泊、宁静、安详,不弃暗夜,默默施恩于山川人间,是温顺的心境,绵绵的情思。

人们总在千方百计躲避厄运,挣脱厄运,却不知道,一个人最美好的品德,恰是在厄运中显示出来的,这正如最艳丽的花朵总是需要绿叶的衬托,绚烂的刺绣也需要暗淡的底色搭配一样。总是有好运相伴,当然让人羡慕;但是,深陷厄运,却是人生难以避免的际遇。这个时候,一个人的意志是否坚韧,是否无所畏惧,是否对未来怀抱希望,这些品质就一览无余了。当一个人通过征服厄运,创造出超凡的奇迹,无疑就是一个伟大的人了。

世上真正成功的人,在纷繁的问题面前,总是能够举重若轻、临危不乱、静如处子,这是一种胸襟与定力。成功还有更重要的一个信条:不问收获,只问耕耘。

2

人生最大的苦恼是什么呢?不是因为得到的太少,而是因为你想要的东西太多,而自己的能力不够,大都实现不了,才有了那么多的失望与沮丧。如果能切实为自己定位,制定力所能及的目标,我们就会因为一个个目标的实现而充满快乐,不断享受到成功的欢欣。

应该同情那些嫉妒你的人,中伤你的人,甚至迫害你的人。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即使你有再好的修养、宽容和忍让,这类人依然会存在,也许个性使然,也许是因为野心而没有得逞,或者连他自己也说不清的莫名其妙的原因。人生在世,这不可避免。我们不是圣人,我们不能控制别人不嫉妒他人,仇视他人,重要的是我们不去恨这类人。恨别人,就等于把自己交到了仇敌的面前。 如果我们不想远离这尘世,就必须以一颗博大的胸怀接纳所有的人,因为,你怎么看别人,别人就怎么看你;你如何对待别人,别人就会一样对你。

有一些人,总是难以忘怀自己曾经的不光彩的一些经历和事件,总是刻意地回避、掩饰或者抹杀它们。其实,这样的结果适得其反,只会使你的经历记忆更加深刻,伤痛也更深,也更会让他人记住。如果相反,你勇敢地接纳那些经历,而且给它们以新的诠释,找到它们当时发生的合理情景,你会发现,你突然间变成一个轻松愉快而简单的人了。

3

不论从事什么事业,总会面临很多人的疑问、非议或者批评。这个时候,我们要认真倾听每一个人的意见,接受每一个人的批评,但是,最重要的,是要清醒地保持自己的判断。

之所以你感觉不到幸福,是因为你不知道要什么却又拼命地追求,人生一片茫然。 如果你想把自己裁剪的适合每一个人,最终你会把自己裁剪掉。只要你不承认自卑,谁都没有办法让你自卑。 没有一个成功的人会抱怨生活中没有机会。 有一种比能力更难得的东西,是你认识自己的能力的能力。 如果我们找不到一个合理的理由去做一件事,不去做就是最好的理由。一件事做错了,愚蠢的人只会看到问题的结果,而聪明的人则能发现错误的根源。

有些人非常固执,总是等待把一件事情做完才愿意再做别的事。等到那时却发现,大半辈子过去了,人生的勇气没有了,朋友们都早已经成为陌路,自己也成了生活的孤家寡人。

生活在期待中的人,容易忽略当下的生活。同样的十年,自己不觉间坐视它慢慢流逝,一无所成;而有人却在这十年中,轰轰烈烈地闯荡出一片江山。

一旦决定自己想要的生活,就要立刻着手规划,马上从今天开始,一切就都不迟。

4

每一次回故乡的时候,看到村子后面的小河,村前的荷塘,不远处的山峦,村东的枣树林,都有很多的感慨。童年的时候,那小河是多么宽阔的大河,我以为这就是天下最宽阔的河流了。那荷塘,是多么的辽阔,我以为这即是大海了。那树林多么神秘,我以为就是无边的森林了。而不远处的几座山峦,我以为就是世界上最雄伟的大山了。可是,当我成年以后,当我到达了浩瀚的东海之滨,当我看到了大兴安岭无边的森林,当我乘游轮游历了壮阔的的长江,当我游览了潋滟的洞庭鄱阳,我知道了为什么中国人一直崇敬一句话“好男儿志在四方”。所以,我一直告诉青年人“人生要有诗和远方”。只有你到达了远方,你才知道世界有多大。

人,年轻时一定不要被一时的挫折与贫困吓傻了,以致忘记了前程,抛弃了初衷。物质的贫困只能是暂时的,智慧的贫困才是人生的悲哀。不论身处哪一种境遇,你一定坚守住自己的梦想,它必定引领你最终走出泥泞,回归心灵的故土,到达人生的彼岸。

其实每一个人都是尘世不可或缺的分子,都在用自己的微不足道点缀着人间的风景,就如卞之琳先生的《断章》诗句:“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桥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我们每一个人都不能自卑,我们每一个人,共同组成了世界的风景。

不要过分关心别人对你的看法,重要的是你对自己的看法。如果你为他人的言论所左右,任何一件事情都会寸步难行。

生活充满生动而相互矛盾的魅力。外表上光芒四射的人,内心里未必没有深重而难以言说的苦痛;而外表粗野的人,往往却有着一颗温柔的心灵。

“量力而行”是苏格拉底最喜欢的,也是他经常重复的一句话。我们应该把自己的愿望,引向那些最容易实现的,与自己的能力最接近的地方。如果总是异想天开地追求那些根本无法达到的东西,其实是一种愚蠢的任性,最后的结局只有不断的失意与沮丧。

5

接受媒体的采访,记者朋友说:我们发现,你一直在不断地否定自己,你最早是从政的,后来踏入新闻界,中年以后你成为专业作家,现在,似乎突然之间你又在书法领域给自己打开了一扇门。

我对朋友们说,我总是给自己设置一个地狱,把自己的信念关进去淬炼,我从不凌辱自己的意志,不会自欺欺人地蒙骗自己的心灵,绝不宽恕自己的懒惰。我每一天凌晨都会壮丽地出发,不知疲倦地默默前行,不辜负每一个浩荡的季节。我把所有过去的那些烦恼,那些挫折,那些沮丧,那些成功,都抛到岁月的深处,不断开垦新的土地,即便两鬓已生白发,我却每一天都感觉自己像青春一样在闪烁。

我为什么要一往无前、赴汤蹈火?因为我在离开故乡的时候,向故乡许下了一个承诺。几十年了,来自你的每一个信息,都让我欣喜,不论你的欢乐还是你的忧伤。故乡啊,从离开你的那一天起,我每一天都在辛勤地耕耘,手里的镰刀,时刻都充满着收割的渴望。我每一天都在告诫自己,我必须完成这个庄严的承诺,我必须追回浪费的时光,我没有任何资格让故乡对我失望。

6

俄国诗人叶塞宁说:“谁找到故乡,谁就是胜利。”中年以后,我对人们说,我幸运地找到了自己的故乡,我找到了童年时代丢失的一切,故乡榕树下一个个温馨的故事都绵延而来,我对故乡的一切都充满了深深的依恋。

我的心中始终耸立着几个巨大的雕像,鲁迅,巴尔扎克,托尔斯泰,泰戈尔,爱因斯坦。尤其是犹太人爱因斯坦,他那散发在空中的满头银丝,他总是拿在手里的吐着智慧云雾的烟斗,让我沉思,让我遐想。他说:“每一件财产都是绊脚石,迷恋黄金的宝座,祈求高雅的桂冠,生命就会枯萎。”所以,他拒绝了第一任以色列总统的桂冠。他抛掉了一切的负担,拿着开启宇宙大门的钥匙,最终,为人类敲开了神秘的宇宙之门。

我珍惜尘世里的每一次相遇,把每一次相遇都视为生命的因缘。我珍惜朋友的每一句鼓励,每一个赞许,每一声问候。我珍惜他人身上的每一个智慧的亮点,每一点独出心裁的见解,每一个新的探索与发现。我更珍惜与朋友相识相知的情感,每一次在一起平常而温馨的相聚。我更珍惜从自己的心灵深处燃烧而起的灵感。

每一天面对壮丽的日出,我都心情澎湃。不论你多么厌恶世界,世界永远按部就班地日出日落,世界从不颓废。

7

从一走上科学的道路,爱因斯坦就决心献身于整个人类,而不是哪一个领袖,哪一个组织,或哪一个机构。所以,当希特勒雄视世界的时候,要爱因斯坦为他献身,他断然拒绝了,愤怒的独裁者悬赏两万美元要他的人头。那些尊贵的国王,富可敌国的大亨,都是他一个个普通的朋友。

只要听《欢乐颂》这伟大的乐章,我就对莱茵河畔那个双耳完全失聪的贝多芬崇敬不已。世界在他面前寂静无声,但他却把最动听的乐曲献给全世界的耳朵。 还有生活在古希腊时代爱琴海岸边的荷马,他双目失明了,弹着七弦琴,吟唱着史诗,人类世界因而诞生了文明初期最伟大的诗篇《伊利亚特》与《奥德赛》。 他们,只顾思索与创造,早已超越了自我的悲伤。我因此告诉我的听众与读者: 只要心不凋残,只要总是不屈地歌唱,你的歌声就会从苦难中升华,你的歌声,才更加嘹亮!

如果一个人贪图安逸与享乐,就是沉沦的开始,因为世界的性格是这样的:在困境中崛起,在奋斗中突破,在痛苦中深刻,在艰难中成长。而舒适与安逸,懒惰与享乐,只会让生命不断枯萎与衰落。

不要嘲笑那些总是告别昨天的人,一个人如果不会与昨天告别,就没有崭新的未来。 不要自以为到达了至高的巅峰,因为这意味着你今后的人生,就都是下坡路了。 一个伟大的攀登者,一生都在前进的路上。

8

每一次看到饱满的向日葵,我的心中都会油然而生巨大的崇敬:如果不是执着地追求光明,它的生命怎么会有这样灿烂的金黄?

我相信,纵然有价值连城的财富,也不能使空虚的心灵充实。没有一种人生比开拓者更有意义。开拓者拥有真正的驰骋世界的自由,留给世界的永远是伟岸的身姿,而占有者身上只有累累的包袱。

不论获得了多么崇高的荣誉,你必须保持这样的清醒:越是高贵的桂冠,使人高雅,也让人的负担更加沉重。凯旋门并不仅仅是成功之门,迈进了凯旋门的英雄,更容易在鲜花与掌声的海洋中迷失。

在浩瀚的沙漠面前,总是会产生无边的遐思:没有风的时候,沙漠在阳光的照耀下,庄严、安静而肃穆,像一个听话的孩子。但是,一旦狂风刮起,它立刻露出暴戾狰狞的面目,掀起狂暴的风沙,天地立刻为之变色,成为人间的地狱。所以,在神秘的自然面前,我们必须心存敬畏。

9

人到中年,无情的岁月在额角埋下了几道沟壑,把两鬓换成了白发,步履也开始有些蹒跚。但是,我坚信,岁月没有权利剥夺我的希望和憧憬。尽管,过往的日子曾经涂上玫瑰的颜色欺骗过我,但我并不因此抱怨生活。我努力拨开心灵的乌云,穿越生命的阴影,继续畅怀歌唱,追求生命的壮阔,眺望美好的未来。 我相信,只要自己不折断翅膀,我的生命就会时刻在蔚蓝的苍穹飞翔。

生活如此广阔,我没有任何理由停下自己追求的脚步,甚至,不需要刻意地给自己设计一个石破天惊的蓝图,只管在黑夜中寻找黎明。我从来不寻求他人的理解与认同或者赞美,因为我的追求不是为了别人的理解与掌声,只要我自己理解就已经足够。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人们没有时间关怀你的梦想,抚慰你的痛苦与创伤。就这样一路前行,不急于收获远方朦胧的硕果,从容地擦掉眉额上的风尘,精心珍藏独自品尝过的忧伤,在寻找中收获勇敢,在挫折中收获智慧,心甘情愿地忍受着千辛万苦,让人生拥有波澜壮阔的一世苍茫。

10

我最喜欢伟大的英国诗人拜伦的那句话:“对我的赞赏,我报之以叹息;对我的诅咒,我报之以微笑。”正是这个信念,激励着他超越了渺小的胜负与世人的评说,在自己的王国里拥有了灵魂的自由。

在我人生的词典里,从来没有畏惧,我的心即使已经千疮百孔,我也绝不会向命运举起双手。因为我知道,一个坚强的追求者,不需要别人的掌声来支持,也不会被他人阻止前行的脚步。

不论谁都会有过对追求的怀疑,但是我坚定地否定了自己的怀疑。我知道,所有的追求者都没有特权,一切追求,都必须穿过严峻的逆境和苦难。但是,我又坚定不移地相信,所有的追求者,注定会穿越痛苦的大门,寻找到深藏于黑暗中的思想灵光,结束彷徨,告别黑暗,走向灿烂的光明。

攀登高山,每一步都险象环生,随时都面临跌进深渊的危险,而且越接近巅峰越要付出更大的意志与力量,然而,一旦站在了山顶之上,则顿生出“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的豪迈。清新而明净的霞光属于你,晶莹而纯净的珠露属于你,深邃而浩瀚的星光属于你,世界上最美好的赞美也属于你,广阔的世界,尽在你的视野里。

我们常常看到那些望洋兴叹的人,他们大多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生活的懦夫。

既然生而为人,就要投身于壮阔的世界,用坚硬的双脚,踏碎人生路上所有的荆棘和珊栏,每天都弹奏着进取的诗章。

关于精神的文章5:元旦精神

文/郭文斌

元旦,是一个特殊的节日。大家都知道元是开始,是根本。古人讲“一元复始”,它告诉我们,到哪里去复始呢?到一元那里去,不是二元,可见它就是根本的生命力!还有,旦——早晨刚刚出来的太阳。这两个字都在告诉我们:什么是最有生机的状态。

对,从日子里的元旦,过渡到生命的“元旦”,就是这个关键词——生机。我们常常讲元气,一个人一旦伤了元气,你再补、再医,也医补不回的。可见保持我们生命力的是元气,它是我们生命的春风。因此,在这一天,来体会一下带有“元气”意义的文化,就显得无比重要。

什么样的文化,可以称得上是具有“元气”呢?元旦是阳历的新年,在农历的新年,我们会贴春联:比如前面提到的“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再比如“三阳开泰从地起,五福临门自天来”——今天我们要找的答案就在此中。

三阳开泰、五福临门,指的是吉祥如意、平安喜乐等人们所祈求的幸福。它们如何才能得到呢?古人为我们道破了天机——“从地起”“自天来”——天、地,这两个字眼里暗藏玄机。

关于天地,老子讲过,“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中国古人强调效法天地,因为天地精神中有圆满的人格典范,有生机之元。孔子最欣赏的弟子是颜回,因为他“不迁怒,不贰过”。孔老夫子为什么要首先强调不生气呢?当年搞不清楚,后来在讲授传统文化的过程中,突然明白了。人为什么会生气?生气是因为自我被冲撞啊;人在什么情况下不生气?无我啊。那么,如何才能无我?利他,差不多是一条路;用时尚的说法,就是通过爱别人。

于此,天地给了我们最好的参照,那就是“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我们且不要说像颜回那样完全消灭自我,就是把自我尽可能地弱化,快乐也会成倍增长。因为烦恼和焦虑来自患得患失,而要消除患得患失,唯一的办法就是去掉得失心。反过来,一个人如果还有得失心,那他离快乐、离元旦精神,还有很远的距离。

关于天地,老子还说过一句话:“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有些人将此看作天地无情之证,其实大错特错了;“天地不仁”,正是一视同仁呀!就是眼中的万事万物都一样呀!孔老夫子说,自己是到六十才达到这个境界的:耳顺。什么意思啊?耳顺了——别人赞美他,他开心喜悦;别人批评他,他也喜悦。得志,他喜悦;不得志,他也喜悦——都一样呀!这也是让我们去掉得失分别心的一大妙招。

所谓元旦精神,实际上就是要学习天地精神!这种精神的实质是什么?总结成两个字,“奉献”。记得小时候,天上还满是星斗,许多人还沉浸在梦乡,父亲就赶着老黄牛下地了,那串叮咚叮咚响过巷道的铃声,永远留在我的记忆中。从老黄牛身上,我知道了什么叫任劳任怨。那种不辞辛苦的乖顺,真让人感动。还有禾苗,如果你盯住一棵禾苗,每天观察它成长的轨迹,就能理解做母亲的某种感觉,体会到母亲看着孩子从出生到一天天长大的那种感觉。还有杏子,从一朵花,到一个青杏,再到成熟,最后奉献给主人,那个过程,悄无声息,却惊心动魄。

当有一天我突然意识到,原来我们平时吃的东西,全是种子,心里就打过一个闪电。每次用夹子捏核桃,我都有一种强烈的罪恶感,一个那么完好的世界,却让我们咔嚓咔嚓地捏破。终于明白哲人为什么要说,如果不是一个奉献者,活着就是犯罪。只要活着,我们就得吃喝拉撒,而每一次吃,无疑都是破坏。一粒米是一个世界,一个苹果也是一个世界。每天,有多少个世界到了我们的胃里,而它们,是种子。这些种子如果到了田野,将是一个无法估量的生机。

因此,我们的生机,我们的元气,归根结底,都是天地给予的。所以,我们要通过参天悟地,学会爱,学会奉献,学会自修。这,也许就是元旦精神吧。

关于精神的文章6:《单独中的洞见Ⅱ》之八 ——精神、灵性

文/张方宇

1. 没有哪一种优越能够像精神和灵性上的优越那样,让一个人真正地免于自卑。

2. 除了精神和灵性,人与人的其他差距只是大与孝多和少的区别,但他们仍然在同一水平面上。只有在精神和灵性的层面上,人与人之间才产生了垂直的落差。

3. 一个人最不愿意承认的,莫过于别人在精神素质上相对于他的优势了。因为,这不仅仅牵扯到一般意义上的面子问题,它甚至已经关系到了双方在生物进化上的排序和地位,这是他绝对无法忍受的。

4. 有些人的神态和体态,已经反映出其内在独特的精神世界;而有些人在精神上所呈现出来的,也只是其肉体欲望的延伸。

5. 当内在的精神消散,其外部也将失去清晰的轮廓。对人来说,灵魂涣散的直接后果就是肉体的松弛。

6. 一个平庸的人只能看到别人的身体及外在所拥有的东西,他不会发现别人内在所具有的精神素质。

7. 要发现别人身上所具有的优异素质,一个人自己就必须多多少少拥有这种素质。

8. 当我们试图探测别人内在的深处,却没有发现他们的灵魂,只见沉渣泛起。

9. 物质的世界,那里也许会发生一些巨大的事,但永远也不会发生伟大的事。

10. 物质从来就不会直接使精神变得伟大。

11. 人一旦变得现实,随之而来的就是精神上的生锈。

12. 那些从来没有品尝过精神和灵性快乐的人,必定会在物质上追求一种极致的生活。

13. 追求外在的奢侈是因为内在的贫瘠,当一个人已经丧失了内在成长的可能性,那么就只剩下追求奢侈这一条路了。

14. 人只能通过精神和灵性的成长--而不是通过竭力地掩饰自己的动物性--来变得伟大。

15. 外在的成长是一种掩埋,内在的成长是一种绽放。

16. 低劣是精神狭隘的同义词。一个人越是低劣,他就越是不能相信世界上那些崇高和神圣事物的存在,因为他以自己内在的可能性去估量其他一切事物的可能性。

17. 一个心灵狭隘、粗糙的人,他只能活在一个异常狭小的世界中。一个人自己活在什么层面,整个存在就只向他显示那个层面。

18. 一个人灵魂的强度,就是真理能够对他产生冲击的强度。多数人还不具备承受真理的能力,他们的灵魂还太赢弱。

19. 如果说一个赢弱的身体无法享受性的欢娱,那么一个赢弱的灵魂也同样没有能力去享受那些由智慧和艺术带来的更为高级的美感愉悦,这种能力的缺失可以被认为是灵性上的性无能。

20. 叫绝是一个人的内在智慧与一个外在智慧相遇而产生的一个高潮现象,它相当于精神上的叫床。

21. 当灵感出现时,那是令人心醉神迷的,它是一个灵性上的性高潮。

22. 任何意识领域中新颖而独特的东西,对那些精神平庸的人都是一个不小的打扰,那甚至被他们视为一种挑衅。

23. 但凡天性高贵的人,他们对权力都怀有一种本能的排斥。

24. 一个具有自己独特性的人,也能够并且乐于欣赏他人的独特性。

25. 只有当精神能够完全自由,亦即它从欲望中完全独立出来时,它才成其为精神。

26. 欲望产生下坠,灵性产生向上的浮力。

27. 深刻的东西之所以耐人寻味,那是因为它更接近于事物的本源--亦即那个无限、永恒的万物之源,那个味道正是从那个源泉蒸发出来的。

28. 越是深刻的东西,就越是值得反复回味,只有深刻的东西才拥有一种纵深度。深邃,其本身就有无穷之意。

29. 越是深刻的事物,给人带来的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感便越持久。而那些肤浅的东西,给人就只是挠挠痒而已。

30. 深邃的东西总是好的,即使它是死亡;肤浅的东西总是不好的,即使它是生命。

31. 到处游荡,你可以看到更多,但唯有当你停下来定在那里,你才能看得更深。当一个人能够看得更深,他就不需要再看得更多。

32. 肤浅的人对深刻的事物怀有一种本能的排斥。所以,即便是深刻不经意间偶尔掠过肤浅的地盘,前者也让后者极为不快。

33. 崇高的事物,就是那些能暂时驱散一个人欲望的东西,崇高是一种自我被削弱的状态,一种相对无我的状态。

34. 对真理的需要和渴望造就一个人的灵魂。

35. 境界意味着它是不实用的,它是非功利性的,欲望对它鞭长莫及,那就是为什么它被称为境界。

36. 一个现象的等级越高,能够参与其中的人就越少。一个能够被拿来分享的丰富,还不是那种终极的丰富。

37. 文学作品如果没有上升到哲理和灵性的境界,那么它就只是充当了这个世界的装饰和点缀,以及人们精神上的麻醉品。

38. 凡是完全源自于灵魂的创作,都属于神来之笔。

39. 只有在灵魂中才会产生原创。原创在这个世界上之稀有,正是因为灵魂的稀有。

40. 凡是模仿的东西,都不会给人以浑然天成的感觉,因为它里面没有一个统一的灵魂。

41. 只有灵魂才会拥有一种清晰的风格。

42. 拥有灵魂,就意味着一个人能够与神圣的事物产生感应。

43. 当一个人已经品尝过神性的滋味,他就不可能再对世俗抱有一种严肃的态度,相反,他将以轻松和谐谑的态度对待世间的一切。

44. 因为我们自身不够纯净,所以我们无法感知纯净的事物,主要是那个敏感度丧失了。

45. 如果要让一个房间通透,那么就要把窗子打开,让风吹进来,让阳光透入。内在的世界则相反,如果一个人要让自己的灵魂通透,那么他就应该关闭所有感官的窗户,甚至要关闭思维。

46. 当内在变得清晰,自然就会有喜乐渗透出来。

47. 一个清醒着的生命才会熠熠发光。

48. 唯有内在的不断成长才能让一个人始终保持新鲜,也只有这种新鲜度,才不至于使一个人对自己产生厌倦。

49. 每个人之于自己才会有真正的成长,别人之于我们多半只是一种干扰。

50. 物质的事可以迁就,灵魂的事则无法妥协。

51. 那些让我们分心的事情并不能真正地拯救我们,而那能够拯救我们的,我们却从来不去关注它。

52. 如果我们要拯救自己,就不能把自己一直分散到外面的事情上,而是要向内集中。

53. 外在的成功需要一个人去进取,内在的成长则从撤退开始。

54. 灵性和野心无法在一个人身上共存。

55. 人更应该去生下他自己,而不仅仅只是在肉体上繁衍后代。

56. 一个人必须攀上精神的高地,唯有这里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俯视者。俯视者通过俯视自己而超越自己。

57. 精神的成熟,就是走过从仰望这个世界到俯瞰这个世界的过程,直到最后能够平视这个世界。

58. 真正的自由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那需要一个人具有极为丰富的内在,那需要一个人拥有一个独立的灵魂。多数人并不能承担得起这样的奢侈。

59. 只有精神才值得崇拜,也只有精神才会去崇拜。

60. 看不到别人的灵魂,这本身就是对别人最大的不尊敬。有了这个根本的不尊敬,一切表面的客套和礼节都已经索然无味。只是,一个自己有灵魂的人,才会觉察到别人是否有灵魂。

61. 人若是没有灵魂,那么他最多只是一个高级工具--一个能够发明其他工具的工具。

62. 只有两个灵魂才能够真正地交融,也只有两个灵魂才懂得怎样在彼此之间保持最佳距离。

63. 精神上的空虚就像一个无底洞,尽管人们一直以财富、权力和名声等各种物质手段去填塞它,但那些东西仅仅在洞口稍作停顿,便坠入深渊消失不见了。

64. 对这个世界越来越感到陌生,这是一个人内在成长的迹象。

65. 一个已经没有了欲望的人,这个世界对他来说就已经死去了。只有当一个人对外在的世界死,他的内在才会活过来。

66. 如果把灵魂比作国王,那么心灵就像忠臣,而头脑则是奸臣。

67. 我们更容易从艺术作品中发现灵魂,而不是从别人身上看到灵魂。

68. 我不相信大自然仅仅是物质性的,它一定有自己的灵魂。

69. 就两个人而言,最近的是他们灵魂之间的距离,最远的是两个自我之间的距离。两个没有灵魂的人凑在一起,那将是一个悲惨的事件。

70. 头脑知道高兴,心灵知道喜悦,灵魂知道极乐。

71. 灵性亦即对神性事物的体验,它的最大障碍不是人的动物性,而是人的理性。

72. 悟性超越于理性,悟性起始于理性止步之处。

73. 通过头脑,你与别人连结,你与物质世界连结。唯有通过灵魂,你才能与神性的事物连结。

74. 人若是有灵魂,他就可以很喜乐地与自己在一起。人若是没有灵魂,那么无论对于他自己还是别人,他都是极其乏味的。

75. 一个能拥抱自己灵魂的人,已经不需要再去拥抱别人的身体。

76. 一个人若是能够独自完全喜乐、无条件地喜乐,他就不会再期待任何事情--即便是爱情。

77. 任何庸俗的东西都有损于一个人的灵魂,平庸的人是没有灵魂的。

78. 平庸就像湿热沉闷的空气,窒息人的灵魂。对孤独的渴望,其实就是灵魂想要摆脱庸俗那种窒息感的冲动。

79. 一个没有灵魂的人必然是肤浅、空洞的,这样的人没有创造力,没有独特性,没有某种可以向外绽放的东西。

80. 人与人之间并不会因为朝夕相处而变得相似,却可以通过各自内在的成长而在心灵上趋于相近。

81. 头脑是燥热的,心是温暖的,灵魂是清凉的。

82. 与一个人的内在可以达到的深度相比,整个外在的世界都显得肤浅。

83. 当一个人与整个存在交合的时候,他的灵魂会以各种姿势翻滚。

84. 当一个人溶解的时候,他就知道了自己的本来面目--即他只是一股能量而非形体。

85. 当一个人已经看到过了自己的本来面目,那么他就不会再关心别人对他的评价。甚至,别人的看法只是为他提供了一些娱乐而已。

86. 把意识从自己的身体和头脑中分离出来,一个人将体验到不死。

87. 我认为的浪漫,是一个人在精神和灵性上所达到的境界。

摘自张方宇《单独中的洞见Ⅱ》 作家出版社

关于精神的文章7:可敬的“傻子”精神

文/蒋雨婕

当我再次翻开《雷锋》这本书,禁不住又一口气把它读完了。这本书,我已经看了好几遍了,每看一遍,都是对我思想的一次洗礼。文中的这一句话——“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是这位共产主义战士——雷锋的名言,也是对我最有触动的一句话。

这本书从雷锋小时候写起,雷锋3岁时,父亲就去世了,不久,母亲也永远离开了他,雷锋一直过着苦难的童年。雷锋长大了以后,一心为国,虽然他的身体很弱,但再苦再难的活雷锋都能干。战友的棉裤破了,他不声不响地把棉裤补好;大嫂的车票丢了,雷锋主动用自己的津贴补车票;当战友家有困难的时候,他偷偷地以战友的名义寄钱……雷锋不顾自己,一心为着他人,牺牲时,才二十几岁,正因为他生前帮助过许多人,所以,许多人都为他伤心。

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可雷锋叔叔做到了,从一件件平凡的小事做起,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居然有人说他是“傻子”。我想,现在的社会是非常需要这样的“傻子”的,也有着很多这样的“傻子”。青海玉树地震灾区,需要帮助的灾民很多很多,全国人民都积极参与捐款捐物,我也拿出了自己的零花钱捐给了灾区的小朋友们。这时我想起了《爱之链》这篇课文,乔依帮助老妇人修车,老妇人资助女店主,女店主安慰乔依,形成了一条爱之链。我觉得那不是傻,那是一种爱,我们生活中就需要许多这样的爱之链。

真希望我们的社会多些像雷锋一样的“傻子”,那样的社会是最和谐的社会!

关于精神的文章8:“慢”是“匠”精神

文/张展

新房子装修好后,我和妻子准备购买一套实木家具,恰好同事小钱的亲戚是专门制作实木家具的,便托他带我们去看看。手工制作的实木家具实用耐看,但最少要提前半年下单才能提货。想到新装修的房子要空着等待半年,我和妻子有些犹豫。

周末,我们兄弟姐妹几个到父母家团聚,大家问我什么时候搬家,我和妻子便直言相告,买不买手工实木家具还举棋不定。大家听后纷纷给我们支招:有的说还是实木家具好,健康环保;也有的说还是买现成的吧,多享受半年呢……在七嘴八舌的议论中,我和妻子更拿不定主意了。

这时候,母亲指着她房间里的柜子说:“你可不要小看慢,慢工出细活。手艺我不懂,可是道理我懂。你们看这个柜子,是当年我二舅给我做的嫁妆,虽然做得慢,但是一道工序也没少,没用一根钉子。别人都说我二舅做木工活做得慢,等不急去买柜子用,可是没用几年就都成破烂了,这个柜子还结实得很。上次你们的表兄来做客,看到这个柜子的材质、做工,说它现在很值钱了,你们说这是不是传家宝?”

看着母亲房间里那个被岁月打磨得光滑古朴的柜子,在灯光的照耀下散发着高贵典雅的韵味,我决定等上半年的时间,拥有一套可以传世的手工实木家具。

“慢”是一种工匠精神。在流水线作业的今天,每个人都在追求速度与效率,却忘记了真正的工匠、艺术家都是在“慢”中领悟和成长的:书法家研究笔锋、戏曲家琢磨唱腔、剧作家修改作品、工匠打造传世的艺术珍品……他们在繁琐的工序中精雕细琢,缓慢而细致,专注而精湛,最终成就了自己。

当这样一套不疾不徐地打造出来的精致家具摆放在家里的时候,对我的为人处世又何尝不是一种提醒?

关于精神的文章9:落叶的精神

文/何处放

人们喜爱春天的鲜花,因为它是美好环境的点缀者,是繁荣的象征;人们喜欢夏天的绿树,因为它是大自然的华服,是生命的颂歌。鲜花、绿树,它们欣欣向荣、生机盎然,让世间充满温馨和希望。而秋天的落叶却很少为人喜爱,人们总习惯把它作为衰老乃至死亡的象征。

秋天,总是在不经意间走来了。秋风瑟瑟,秋雨潇潇。树上的叶子一片片在空中翻飞着,最后落在地上,沉入泥土中。因此,落叶总不免要勾起人们的悲愁之感、伤逝之恨。然而,世间的枯荣盛衰,本不足怪。倘若你在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漫步于苍茫的林海之中,你一定会为林区的烂漫秋光而惊叹,那金黄色、土黄色、橘黄色的各种秋叶不正是交织成的一支充实的秋歌吗?它,没有一点悲凉的情调。

曾经在枝叶婆娑的树林中漫步,以躲避炎炎烈日的暴晒;亦曾在开满鲜花的季节里低吟着“小城无处不飞花”。今天,我在路边的林阴道上漫步,看到了飘落的秋叶,捧起一片飞到地上的落叶,看那浓绿的色彩还没有褪尽的叶脉,深思着秋叶沧桑而平静的一生:那满树的绿色、花香和果实,曾是秋叶生存的意义。树上的秋叶,曾使花更迷人,果更醉人。而今秋叶回归大地,化作肥料,来年的树上定会有它的踪迹。虽然生命的浓郁走了,但生命的祝福却是不会消失的!在这飒飒的秋风中,秋叶如彩蝶般纷飞、欢舞,它是在祝福着参天大树又长一岁,生命之树长绿,这是它坚定的信念。

我赞美落叶。落叶没有缠绵之情,默默无声地落在大地上,它牺牲自己,孕育着来年的柳绿花红。在今天的生活道路上,有许许多多的人,有着落叶的这种自我牺牲精神。可亲的父母、可敬的老师,还有许许多多的先进模范人物……就像落叶把太阳的光和热赋予了树的枝干,赋予了烟波浩淼般的森林一样,把全部的光和热,无私地奉献给了祖国和人民,奉献给了我们正在为之奋斗的事业。

我赞美落叶。落叶没有鲜花的美丽,没有绿树的清馨。但它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它一层层的落在树根上,年深日久,至尺余厚,变为腐殖质,继续给大地以营养。就像那些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英勇献身的英雄先烈们,他们虽然离去了,但他们闪光的精神却永存人间,继续鼓舞着人们去努力工作,多做贡献。这也正是落叶那种默默无闻、任劳任怨、给人以启发鼓舞的精神体现。

深秋已过,冬雨即来,万物萧瑟,落叶在冷风中盘旋飘舞,忍受着离别的悲伤告诉我们什么是使命的力量……绿树装点青山,落叶滋润大地。我们每一个人,也都应具备落叶的这种精神――做一片浓绿的落叶,一片生长过、奋斗过、奉献过的落叶!做一片洒脱的落叶,潇洒地走过生命中的每一天!让我们做一片无私的落叶吧,因为落叶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