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文章

请欣赏小时候文章(精选10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小时候文章1:炉火悠悠淌亲情

文/王文莉

小时候,农村还没有电视,在漫长的冬季,家里唯一的娱乐工具是一台收音机。

吃过晚饭,大家一边听广播剧,一边忙着手里的事情:母亲在忙着做棉鞋;奶娘戴着花镜缝棉衣;父亲用铝壶在炉子上烧水;我和妹妹围着饭桌认真地写作业。漆黑的夜晚,窗外寒风凛冽,室内炉火跳跃,一家人围炉而坐,虽然没有太多的语言交流,却有一种简单的幸福在慢慢流淌。

写完作业以后,炉子就被我和妹妹占领。我捧出几把生花生,沿着炉边摆一圈,扣上一个旧瓷盆,约莫过了十几分钟打开,可以挑出来一些熟花生。妹妹总是懂事地先送给奶奶和父母亲品尝,三个大人总是象征性地吃几个,剩下的花生就让我俩包圆了。

馋嘴的我们嚼着喷香的花生,喝着父亲烧好的茶水,觉得时间过得很快,不知不觉中开始打哈欠。其实,这个时候才九点左右,母亲就喊着我俩先去睡觉。往往等到我睡醒一觉,看到他们几个大人还在围着炉子做活儿。

早上,等我一睁开眼,炉子上的铝壶已经冒着热气。我用热水洗漱以后,扒开底下的活门,钩下炉盖,将铝壶续上水放到炉子上。不一会儿,铝壶内的水就“滋滋滋”响起来,我拎着大铝壶,先将家里的的八磅暖瓶灌满。

这时候,炉子火苗正旺,恰好可以做砂锅炖菜。母亲给砂锅里加进肉汤,放入萝卜片、豆腐、海带、粉条、白菜、丸子等食材,最上面摆几片酱好的五花肉,然后加入葱、姜、蒜和生抽等调料,开始炖菜。蓝蓝的火苗舔着砂锅底部,一会儿工夫,锅里就开始“咕嘟咕嘟”地冒热气。随着火势越来越旺,浓郁的菜香也溢满了整个屋子。

馋嘴的妹妹也被熏醒,迷迷糊糊地说:“姐,咱妈又做好吃的,怎么不早点喊我起床?”母亲进屋说:“今天做了你爱吃的炖菜,赶快起床,洗一洗吃饭吧!”等饭桌摆好,一家人围桌而坐,拿着热腾腾的馒头,就着砂锅烩菜大快朵颐,一阵阵肉香、菜香和馒头的香气,在温暖的屋子里弥漫。

奶奶一边喝着黄澄澄的玉米糁稀饭,一边说:“今年散煤质量好,火力也足,一块煤连烧水带炒菜可以用半天呢!”父亲笑着说:“我特意多买了一百斤,足够今年用了,孩子们都小,也别想着省煤,给炉子烧旺一点,不要让孩子们冻着!”

母亲接口说:“咱家啥时候也没让孩子受冻!只要炉火不熄,日子就有了盼头,生活才会越过越红火!”

是的,小时候日子过得很清苦,父母却从不舍得让我们挨冻受饿,每次想起那温暖的炉火流淌的温馨场面,都会让我心中沸腾不已。那份简单的幸福和浓浓的亲情,成为我人生的一串珍珠,在记忆的深处灼灼生辉。

小时候文章2:未带走的“蓝”嫁妆

文/胡忠伟

小时候,我患有冻疮。记得上小学那阵子,每到冬天,手脚就肿胀得一塌糊涂,害得父母伤透了脑筋。刚一入冬,他们就强迫我戴上母亲做的大棉手套,可天性顽皮倔强的我,并不顺从他们,直至手冻得满是伤疤了,才肯将手套戴一戴。

待慢慢长大,我才渐渐爱惜起自己的手来。有时到了秋末,就自己找双手套戴上,尽管如此,冻疮所留下的疤痕至今仍历历在目。每到冬天,我极不情愿和别的孩子玩耍,因为怕他们讥笑我,特别是那些女孩子,与她们玩,就需格外小心,一不留神她们就喊我:“小疤子……”

几年后,我考上了高中,要去县城读书。那时,父母给姐姐买了双蓝色的手套,说是冬天结婚用的。我一想自己就要去县城读书了,也该有双像样的手套吧?于是我缠着母亲,非要一双同样的蓝手套不可,尽管母亲已为我准备了棉手套。

离家的那天早晨,母亲依旧拿着她做的棉手套,苦苦地劝说:“孩子,戴上吧,咱庄户人,不图花哨,图个暖和就行。”

我执拗着,不肯上路。父亲性急,一巴掌就劈头盖脸地打了过来,我的泪顿时涌了出来。我觉得自己好委曲:看别人的孩子,上下一身新,可我……

正在我抽泣时,姐姐从大姨家回来,看到这情形,她忙劝我:“小弟,别哭了,姐把手套给你!”

我顿时破涕为笑,跟父亲上了路。

等我上完高中,要去一个繁华的都市念大学时,父亲才告诉我,那双手套可是姐姐唯一的嫁妆呀。尽管庄户人家不喜欢搞排场,但结婚毕竟是人生的一件大事,谁肯让自己的女儿没有一件像样的嫁妆就走了呢?如果真是那样,到了婆家会受罪的。可我,当初怎么就不能理解父亲的苦心呢?就这样,手套被我拿走了,姐姐光着手走出了家门,嫁给了山外头一个姓赵的人家。

当寒风乍起,我在异乡晾晒衣物时,又发现了那双蓝色的手套,里面夹着一张纸条:“小弟:好好念书,为咱村人争气,为咱爸妈争气。”

我不觉已泪眼迷离,我明白了这是我离家时姐姐为我收拾行李时放的,可我还没来得及看呢,连一句感谢的话都没有。多年来,姐姐光着手走了过来,而我呢,却大把地花着父母的血汗钱,同时也磨坏了姐姐那唯一的嫁妆——蓝手套。

再次拿起手套,轻轻地戴上它,顿觉一股暖流充溢全身。

小时候文章3:淡酒年华

文/听晓

我小时候看到的父亲是最爱喝酒的,无论母亲给他做的是什么样的菜,他都会在饭菜上桌之前小品两口,轻押芬芳,饶有滋味。

父亲很多时候还会怂恿母亲和我还有弟弟我们这一大家子与他一起喝。他说母亲呢,不至于要做个海量的饮酒高手,而总是要懂得一点酒的。在说我和弟弟时,他就转变一种表情,说男人大丈夫出门在外那是一定要懂得喝酒的,并且还要喝好酒。没了,他会再送几口酒到嘴里,还要捯几筷子菜再嚼两口。等将菜香和酒香都品完了的时候,他才会不紧不慢的说,那个喝好酒的意思不是说要喝多好牌子的名酒,而是喝酒要懂得分寸。

有分寸的饮酒?呵呵,这样的劝诫对于那个时候的我自然是模糊不解的。然而对于父亲饮酒的模样我却深深的记忆了下来。

的确,父亲大半生都是好饮酒的。在我们家族里几乎每个人都知道,父亲生平的两大最爱,唱戏,喝酒。唱戏自是不必多说了,如今村里的戏剧文化是一落千丈,就是戏剧昌盛的那几年父亲也是没逮到机会上台的,更不用说现如今了;父亲现在只是一个心的钟情于酒,喝酒,品酒。

父亲对我说的有分寸的饮酒这话,他自己也是特别恪守的。父亲好饮白酒,米酒,啤酒,但即便是喝他最钟爱的白酒时,他依然没有一次喝高过,也没有一次让母亲担心过。记得有一次父亲在他朋友家喝喜酒,也是以白酒配桌的。因为离家很近,所以父亲朋友的劝酒之势,极为凶猛。然而父亲终于没有喝高,他仍然是很清醒的回到了家。我记得父亲那次回家还给我留了一只鸭腿,但父亲到底是醉意熏熏的拿在手里忘吃了还是真特意带回家的,这个我和他到现在都没有讨论出个共同意见来。

父亲好饮白酒那是老少皆知的,但父亲又不是随便就喝白酒的人。按他自己的意思就是:白酒总是在比较正式比较开心痛快时才喝的,米酒是在早上才喝的,只有啤酒是在任何时候喝都没有问题。父亲是这样说的,他也的确是这样做。

我就没有看到他频繁的喝白酒,甚至连早上都没有见他喝过米酒,他唯一喝着次数频繁的还是啤酒。这或许是跟那时候的生活条件有关,卖白酒或者米酒的串门小贩总是十天半个月不来一次我们村的。恰好父亲又只爱一个叫做“老酒鬼”小贩的酒,只要那个小贩不来,父亲就宁愿喝着啤酒也不愿意将就着喝村里小店从城里进货而来的白酒。

父亲总说,那城里的酒,特别是白酒,是好不到哪里去的;它还不如我自个儿酿制的白酒呢。但我自个儿不管是多仔细酿制的白酒,又是无论如何比不上“老酒鬼”酿制的。所以父亲在后来养成了个习惯,每次老酒鬼的酒过来后,他都要多备几斤;他还要和老酒鬼约定下次的买卖时间。

但即便如此,父亲对喝啤酒的情愫仍是高于喝白酒的。这个中缘由,大概就是因为白酒量少,他没有尽兴所致吧。相反,啤酒就成了父亲口头谈及的最多的一种酒。

那时候我家门口就有一家小店,是邻里的夏方阿姨开的。夏阿姨知道村里的老汉们都爱喝酒,又多喝不起白酒。所以在她店里,看到的多是啤酒。虽然那个年代里啤酒的牌子不多,但进到他店里去能看到的最多的商品还是那一瓶瓶绿油油包装的瓶装啤酒。

印象里父亲喜欢让弟弟跑腿去给他买啤酒,那是因为弟弟听话,不会像我一样朝他要小费。但小费也只是几毛钱,买一小袋茴香豆或者几颗糖果,还有大大牌的泡泡糖。可我是喝不习惯酒的,父亲什么样的酒我都不喜欢。每次父亲喝酒的时候,弟弟都会凑着喝一小口,然后就猛然吃菜。我是一小口都喝不了的,我宁愿喝水,或者吃糖果。

有几次饭菜都上桌了的时候,父亲才发现前一天的酒已经没剩下的了。他就差遣弟弟去买,弟弟不愿意去的时候他才让我去,这时候他就绕不过我了,只能同意我的小费要求。

“跨出高高的门槛,跑向大柳树,再转弯,绕道,进夏阿姨的矮门槛。”这就是小时候的我经常跑动的路线。在我的感觉里,夏阿姨店里的东西是永远卖不完的。包括啤酒,包括茴香豆。

而父亲永远是带着酒味的,我不喜欢那种酒味。

但当如今,当我真正的开始怀念起那段我曾经并不欢喜的岁月时,我却有那么重的感情。也许,我怀念它本身就是像父亲爱的那些酒一样,因时光弥留越久,就越是淡雅芳香。

小时候文章4:童年遗憾

文/静静的思考

小时候,没有电视。那时的我们,常常背着书包,从家里跑到街上找“开心果”。当我还在上学的时候,班上已经有好多同学都在“开心果”那里玩游戏了;还记得我最喜欢带他们到公园里看“开心果”们打扑克呢!还记得我最喜欢看“开心果”们玩耍时的欢声笑语。

我总是想有一天会带着我心爱的女孩子和爸爸一起去公园看她打扑克。

小时候的我,也喜欢打扑克。那是一个夏天,天气很热,我和爸爸约好了,放学后就去公园里看她打扑克。没想到,最后是爸爸输了。

我总是想去买一双鞋子来给她穿,可每次都会被我爸爸说是因为我自己实在是没有这个鞋了。

我想着要是买给她穿就好了。我很不理解,为什么不给她买双合脚的鞋子呢?其实,我心里还是有那么一点遗憾的;可是,长大后却发现,那鞋根本不适合我。

我总是想要一条新衣服穿在身上,可每次穿都不是很好看,有时穿一天就会有新衣服穿在身上。

可每次都是新的,我就总是感到很后悔。每次都想拥有属于我的那一件衣服,可总是拿不到。就像我是一个喜欢收集衣服的人,有一次我突然想要一件,可因为买不到,只能眼巴巴地望着别人的那件新衣服;可有时买了又不想穿了;只能等第二天想穿时再穿。等到我第二天想穿时已经是一个星期后了……现在想起来还会心痛不已……在那个我总想拥有衣服的年代我很喜欢穿着新衣服去学校里和同学们一起上课;现在我常常让别人帮我去接别人家给我穿着新衣服去学校里和同学们一起上课;我也会经常去买衣服给我穿。

每次看见她那高兴劲就好像看到小鸡一样开心。

在她的眼中,每一个同学都是可爱的,每一个同学都是善良的。在她眼中,每一个同学都是那么的可爱,每次看见同学们那高兴劲,就好像看到小鸡一样开心。“开心果”们都是可爱,又聪明,我最喜欢看她们玩儿手机了;她们每天都是那样地开心,地笑啊!

这次我终于有机会带她出去玩了,可是那次我总是给她买最贵的衣服穿,结果她还不喜欢,我只好放弃她了。

有时候,她会和我说:“爸爸,我不喜欢买贵的衣服。”我听了很开心。可是,有一次,她给我买了一件最便宜的衣服,她和同学一起去游乐场玩,结果一个同学把她的衣服弄脏了,她还嫌弃她不好看,哭着说:“爸爸,我不喜欢穿贵的衣服!”其实我觉得那是我不喜欢买贵衣服!但是我真的很后悔啊!如果当时不放弃她,也许她现在就很幸福!现在看来:当初选择放弃是正确的啊

小时候文章5:打出来的教养

文/赵自力

我小时候在一群哥们的影响下,很喜欢说脏话,那时也“淘”得厉害,因此没少挨父亲的打。

记得小时候,有一个哑巴经常来我们村讨米,第一站便是到我家。听妈妈说,那个哑巴是她娘家垸的,还是远房亲戚,很远的那种,每次来妈妈都给他许多米和油,所以他经常来我家乞讨。每次看见他时,发现他手里总是拿着一个竹棍,身上脏兮兮的,傻傻地笑着。伙伴们都笑我,说他跟我家是亲戚,不然为什么总是一来就到我家要米呢?所以,我一见他就感觉挺没面子的,苦于父母在家,敢怒不敢言。

有一次,我和伙伴们放学回家,远远就看见我家门前蹲着一个人,走近一看正是那位哑巴“亲戚”,门关着,父母在田地里还没回。在伙伴们嘲笑声中,我气不打一处来,大声喊着“你这个死哑巴,还不快滚!”他自然是听不见的,还在那儿傻笑,我夺过他手里的棍子,朝他身上就抽了几下,他嗷嗷地叫了几声,边用手指比划着边跑远了。丢了面子的我还不解气,追着朝他身上踢了几脚,还捡起地上的瓦砾丢在他身上,一边丢一边狠狠地骂着,小伙伴们在旁边欢呼着。

不一会儿,父母扛着锄头回家了,刚才还嘲笑我的伙伴们此刻又纷纷背叛我,给我的父母打小报告。父亲暴跳如雷,狠狠地打了我一顿,记得父亲从来下手没那么重过,那次我真的感觉了痛,当时心想父亲真的下毒手了。可是,我心里依然不服气,不就是一个哑巴叫花子嘛,骂他几句打他几下咋的了,况且他让我丢尽了面子。

“你这兔崽子,你知道我最怕听见别人骂你什么吗?”父亲来几下武的后,接着来文的。

我噘着嘴,不做声。

“我最怕别人骂你没教养!人可以穷点,生活可以苦点,但一定要有教养。老子今天揍你,就是要让你知道要尊重任何人,哪怕他是一个叫花子。”

说实话,父亲的话到现在我还记得,也许是当时太痛了吧,痛到每句话都留下了疤痕。第二天一大早,父亲就带着我给那个哑巴赔礼道歉,看着那个哑巴惊喜的眼神和慈祥的笑容,我满心羞愧。自此,我再也不敢去侮辱任何一个身体残疾的人,不敢藐视任何一个卑微生活的人,一直到现在我都这样。

感谢父亲的那次“毒打”,他的巴掌让我明白什么是教养。教养跟穷富无关,有什么样的父母,便会有什么样的孩子。

小时候文章6:鸡毛掸子

文/汪涵

小时候的我经常生病,病恹恹的我喜欢透过窗子的玻璃向外发呆。母亲下班回来得早,她总是用鸡毛掸子在打扫灰尘,她一边打扫一边就说:“建刚,你还是躺下吧,不然你爸爸回来又要说你。”我舍不得躺下,舍不得外面的光景。除了盼望邻家女孩背着书包一跳一跳地回来,我还喜欢看路过的黄狗,只是对父亲的出现有着隐隐的担心,怕他回来又会批评我什么,所以内心里不希望他太早回来,而是希望他多加一下班,最好连晚饭都不要回来吃。

母亲总是安详地收起我桌子上凌乱的印章,还有到处乱摆的作业本和课外书,她用鸡毛掸子轻轻拂去桌子上的灰尘,动作优雅沉静。我好几次发誓要是将来学会油画的话,肯定将母亲这劳动的样子画下来。在上世纪80年代初的简朴生活中,鸡毛掸子算是个华丽的家什,母亲总是尽量摆它在显眼的地方,它上面缤纷的公鸡羽毛因此有了些炫耀的味道。

但父亲对我来说,像竖立的一道墙,很多时候有点生硬。每次父亲回来,假如看到我的桌子没有收拾整齐,他就会大喝一声:“建刚,你看你的桌子咯,自己去搞整齐。”然后他会拿起鸡毛掸子吓唬我一下,那个鸡毛掸子在他手里好像立马会变得面目狰狞,如同一只血脉喷张的公鸡。然而他还真是舍不得打我,他还是会把鸡毛掸子放回它应该在的地方。放下了那个鸡毛掸子,也不多看我一眼,就回到厨房,用菜刀乒乒乓乓地剁肉馅。

那时候我们住的是平房,有的人家会在门外放几个腌菜坛子,做榨菜、辣椒、萝卜之类。有一次,我们几个小朋友打赌,说能不能在这腌菜坛子里放个鞭炮,也许坛子就会像鱼雷一样炸开。果真有一个胆大的,把一个鞭炮点燃了扔进去,我们马上四散而逃,背后传来嘭的一声闷响。

因为我过往的斑斑劣迹,父亲本能地把总账算到我的头上。他拿起了那个鸡毛掸子,让我背过身去,一直打到气喘吁吁,问是不是我点的,我说不是,因为本来就不是我点的。他又打,一直打到我的头上来,直到鸡毛掸子变成了根竹棍,鸡毛掉得满地都是,母亲吓得靠着门,一直在喊:“莫打,莫打,莫让建刚明天上不得课。”我满身火烧火痛地睡着了,迷迷糊糊到黎明,被人摇醒了,睁开眼睛一看,父亲居然就坐在我的床边。那晚他可能根本没有睡着。他摸了下我的头,问:“真的不是你点的?”我无力地点了下头,他就叹了口气,坐在我的桌子边上说,人家都说看见是你最后跑开的,所以鞭炮是你点的,其实,我晚上想了好久,也许真不是你点的。父亲说完沉默了好久,我也没有什么想说的。

第二天我们顶着清晨的薄雾,一路走向学校。父亲走得像个移动的雕塑,他不知道该和我说什么。在学校的门口,我头也不回地和他说了声再见,然后自己就进去了。当然,我知道他并没有马上走,他一定还站在那里,或许一直看我走进教室。

小时候文章7:年味

文/赵利勤

小时候,对过年只有远远的盼望,那新衣的无穷诱惑,那饭菜的醇香丰盛,那鞭炮的激烈威猛,那庙会的热闹快乐……都是童年永不褪色的标签。虽着年龄的增长,过年的味道虽然越来越淡了,但岁月无情,年味还是以不可抗拒之势,逼近你的心灵……

年味是脚步的匆匆。一踏入腊月,游子们就开始计算行程。一闭上眼睛,看不尽的都是父老兄弟期盼的身影;一打开手机,聊不完的都是妻子儿女欢聚的场景。那小小的一张车票啊,是梦长出的翅膀,虽隔山水万重,却承载着游子们的归心,飞到还不算富裕的乡音民俗里,落到永远温暖着的亲人故友中。

年味是满街的大红。门上的春联映红了人们的笑容,金色的字体道出了生活的甜蜜,高挂着的灯笼辉耀着火红,这一切,把白天折射得幸福美满,把夜晚妆点的美丽多情,还有舞狮、旱船、高跷、锣鼓……没有一样不能把红火火的生活擦亮;大街小巷、穷乡僻壤……没有一处不彰显金灿灿的幸福时光。

年味是热闹的歌唱。卖东西的吆喝是一种生意兴隆招财进宝的歌唱,流连忘返的购物是一种讨价还价斗智斗趣的歌唱,街上婚嫁的车队是对幸福的歌唱,大人们进出菜市场的脚步是对腰包渐鼓的歌唱。到了年三十,家家户户传出剁肉声,那是对吃饺子的歌唱,荧屏内外的歌声笑声更是对美好生活的歌唱,还有辞旧迎新的鞭炮声,大年初一的拜年声,觥筹交错的喝酒声,听起来哪一样不是热闹的歌唱?

年味是家庭的厚重。小树要长高,时光催人老。过去的一年永远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有时想想,幼时过年的情景还历历在目,可一转眼就为人夫为人父,生活中不知不觉多了很多内容。新的一年刚刚开始,失败的要奋斗,收获的要再赢,肩上的担子啊,为自己为家人,每一步都不轻!

年味是酒的味道,淳香、辛辣、热烈、醉人,无酒不成席,无年不岁月。年味是冬天对大地的思考,但更多的还是春天对未来的拥抱……

小时候文章8:承载父爱的自行车

文/王加月

小时候,看到有同学骑自行车上学,我羡慕极了,特别是伴着欢快的笑声,那自行车在我身边飞驰而过,心里头更是蠢蠢欲动,如果我也有一辆自行车该多好啊!

于是,晚上回家就和父母要买自行车,母亲坚决不同意,说:“你身子本来就单薄,禁不起自行车的折腾,你可不能跟他们比,再说了……”母亲没说下去,我知道家里境况不好,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惟一的经济收入就靠那几亩贫瘠的耕地,除去日常开销和我的上学费用,已经所剩无几了。其实,在那个年代买辆崭新的自行车也是一种奢望,对我们家而言更是遥不可及。

我失望地跑进房间,用被子将头裹得严严实实。不知什么时候父亲把录音机打开了,音量调得老高老高的,我很烦。这台录音机是一个在外地做生意的远房亲戚送给父亲的,父亲把它当成了宝贝似的,无论农活有多忙,都不会忘记把他的宝贝擦得锃亮锃亮,平时我连碰都不让。父亲说:“录音机是他最好的朋友,高兴的时候听,人会更高兴;不高兴的时候听,听着听着,心情就会不知不觉地好起来。”

买自行车的事就此搁下了,后来我也很少提起过,因为我理解父母的难处。在他们心目中,我一直是一个非常懂事的好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我逐渐长高了、长壮实了。在我小学阶段的最后一天,放学回到家,父亲拉着我掀开了一块红布,天啦!一辆崭新的轻便式自行车展现在我的面前,我一下子懵住了,不知所措。这时,父亲乐呵呵地说:“送给你的,喜欢吗?”我激动得语无伦次起来,那个时候真是说上千言万语也无法表达我的欣喜和意外。我只知道,我也拥有一辆梦寐以求的自行车了,我是世界上最富有、最幸福的人。

我迫不及待地把自行车推出去,推了一圈又一圈,我要让所有人都知道我的自行车是最新的、最漂亮的,同时暗暗下决心,一定要认真学骑车,更要细心地保护好自行车,就像父亲对待他的宝贝录音机一样,我也把自行车擦得锃亮锃亮。

显摆够了,我就推着自行车回了家,一点儿也不觉得累。父亲见我回来了,掐灭了手中的香烟问我:“满意吗?”我一个劲地点头,满意到透顶了。这时一旁的母亲说话了:“你下学期该上初中了,学校离家远了很多,总不能让你每天跑那么远的路吧,爸妈心疼啊!”父母的心情我理解,处处为我着想呢!我忽然想起来了什么,好奇地问父亲:“爸,这么高兴的事为什么不把您的宝贝打开呢?”

父亲没有说话,又点燃一支香烟。我好像意识到了什么,习惯性地扫视了一下茶几,空空如也,我的心也随之空荡起来,父亲心爱的录音机呢?在我穷追不舍的询问下,母亲才吞吞吐吐地说明了一切。原来,家里没有多余的钱给我买自行车,而我眼看上初中了,正需要一辆自行车,父母商量来商量去,最后父亲毅然忍痛割爱,把他的宝贝录音机换了钱,然后给我买了自行车……

我惊愕更感动,父亲用他的行动诠释了父爱如山,用他的真情一直感染着我。所以,今天的我对年老的父母亲照顾有加,这不仅是义务,更是一种纯真的感恩回报。

小时候文章9:长大,只是小时候的梦想

流水它带走光阴的故事,改变了一个人。

这些天,一直是看电影,很麻木的,就算看到高潮然后关上,我也不会再去想接下来的剧情,转身便忘。几首歌,循环播放着,听不厌。

有人问有没有人还记得小时候的梦想。然后,我自己在心里小声说,还记得。从小的梦想是买衣服,开小店,摆满各种好看的衣服。这么多年来,有过那么多的梦想,这是最朴素的一个。

时间,在改变着一个人,直到他面目全非。这也是成长的代价。小时候多么希望长大,可以不用大人管,可以穿自己喜欢的衣服,留自己喜欢的头发,可以不用再听到:“小孩子,别管那么多。”可是长大了又有多好?爸爸妈妈很少管了,我却总觉得爸妈不爱我了。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样的发型,染染烫烫无数次。天冷加衣,生病喝水,这些都要自己来照顾,然后才明白,原来长大的第一件事就是学会坚强。但是这是多么难。我们会受伤害,会伤害别人,最后每个人都会遍体鳞伤,然后会拒绝长大,但是已经晚了。现实,不是让我们来改变的,不是让我们逃避的,更不是让我们咒骂的,而是让我们接受的,哪怕我们不情愿。

有一天,会发现,你在爸妈身边,他们会跟你唠家常,会和你说这说那,家里的琐事,这是小时候从没听过的。遇到事情,我们问他们这样行不行,那样行不行,他们也只是说,自己看着办吧。于是,我们就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了……那天,姥爷突然问妈妈,丫头,你多大了?我妈笑着说,爸,我都四十多了。姥爷吓一跳,你怎么就四十多了?不是还小呢么?妈妈大笑,说,女儿都这么大了,我不四十多,我还能二十多?姥爷说,我一直以为你们都还小。

是啊,我们都还小。爸爸对我说过很多次,他说,不管你到多大岁数,在我和***妈的眼里,你永远是个孩子。每次听到这句话,我都想哭。从小梦想着长大,然后做大人的事情,渐渐地我们成了大人,真的成了大人,经历大人所经历的一切。没有人会问疼不疼,累不累,所有人都把自己当成大人。但只有父母,我们在他们面前,永远是孩子,长大的梦想,永远也不会实现。

“长大”这个字眼,只是在小时候才会熠熠生辉。

小时候文章10:拐个弯遇见更好的自己

文/王国梁

我小时候性格执拗,遇事容易钻牛角尖,而且很任性。

初三毕业时,我没考上理想的学校,很是灰心丧气,觉得自己完全没了前途。父母整天在我耳边唠叨让我复读,母亲甚至还把老师请到家里来给我做工作。可我早已心灰意冷,他们的做法让我烦不胜烦。那次,在母亲的又一次唠叨之后,我终于爆发了:“别说了,打死我都不上学了!”母亲气得举起手来,在我的后背上拍了一巴掌。我挨了打,更加觉得委屈,于是冲出了家门。

我一个人跑到附近的村子,漫无目的地游荡。前路迷茫,我心里又彷徨又无奈,就想这样不停地走下去吧,走到哪里算哪里,即使走得无影无踪也是一种解脱。我像一只受伤的鸟,孤单落寞,不知道要飞向哪里疗伤。

走着走着,我迷路了。抬眼看看四周,一切都是陌生的。我恐慌极了,觉得自己被全世界抛弃了。这时我才想起有父母在身边是多么踏实安全。

我太自私了,只想到自己的感受,从来没在乎过他们的想法。我以叛逆的方式,向父母宣泄着自己的失落情绪,其实他们比我更难过。迷路的我很想像小时候一样,大声喊上几句“妈!妈!”母亲就会立即出现在我的身边。我下意识地喊起来:“妈!妈!”可是,没有人应答。

惊恐之中,我四下张望,发现往右拐有一条小路。我拐上小路,走了没多远,就看到了柳暗花明的景象。眼前开阔起来,看到了不远处的村庄,路上还有三三两两的行人。我心里也豁然开朗了。

这次的一个拐弯,让我意识到,我在人生的路上也应该拐弯了。拐个弯,才能遇见更好的自己。

我一路打听着,在天黑下来之前回到了家里。母亲见了我,眼泪唰地流了下来。爸说:“***找了你一整天,都快疯了!”我扑到母亲怀里大哭起来:“妈,是我太不懂事了。”

那次“离家出走”之后,我感觉自己真的长大了,懂事了。我听了父母的话,回学校复读。我开始学着体谅父母,也开始学着让自己勇敢地面对挫折,理智地面对生活。最重要的是,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人生漫漫,我们一直都在朝前走。但是,没有任何人的路总是通畅的。走入困境中时,不妨拐个弯。拐个弯,真的会遇见更好的自己。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