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的散文

请欣赏电影的散文(精选10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电影的散文1:他像一条狗

文/枫林主人

电影《大话西游》讲的是孙悟空转世投胎的故事,得到重生后,他彻底洗心革面,告别过往,一心归入佛门。在影片的结尾,他的肉身至尊宝,望着那个摇头晃脑,渐行渐远的背影,茫然而戏谑地说,他像一条狗。

悟空去了,向着佛祖为他准备的正果去了。在这个正果面前,凡间的爱恨都不值一提,五百年前的戏耍打斗,心醉红颜,无非是一段胡闹的青春。它们在哭过,笑过,美过后,终于被埋葬,终于为时光所掩,为世事所弃,为佛法所灭。五百年前,他是只兴奋的猴子,五百年后,他自我否定,落荒而逃,成为一条狗。

说某人像狗,本是一句骂人的话,但在网络时代,当某种情绪不能被细腻准确地解释时,便会找出一针见血的句子来表达,故而如今所言之狗,已然词非本意,并且还承载着字面外的无穷意思。

人事而状狗,大有一种狼狈不堪,无法收拾的意味。若用身体的感觉表示,便是芒刺在背,额头渗汗的尴尬,若用心里的感觉表示,便是自己忙累不迭,没人可怜的委屈,若用画面表示,便见一条狗四脚翻飞,荡起尘烟,带着一种停不下来的无奈。

悟空之所以像狗,是因为他这一去,便要抛开前尘种种,从此踏上一条不归路。他要收起一飞冲天,无拘无束的自由,他要扔下对白晶晶的亏欠,割舍对紫霞仙子的相思,他要忘记前生的那个自己,彻底变成一念如寂,机械打斗的行者。

变成狗的日子,想来是不快乐的,纵然此后的时光再长,也无非是把做狗驯为习惯,从而让这条狗,再也没办法活回去。这似乎便是人世的大道,一切以撑起家国世事为先,个人的小我,小我的那些小新鲜,小念头都属于可有可无,属于不正经,在这个大道面前,都应该按下不提。

其实,快乐的得来,并非有多么难,只要一个人始于欲,终于欲,那么他便有真心的快乐。欲,像个坑,为天性所挖,他所做的一切努力,无非是要把坑填满。青春之所以是快乐的时代,是因为这个时代还未被世事注意,世人也都愿意默许青春的胡闹,是因为他们知道,这样的机会得来不易,一旦错过,便会永远错过。

那些还没有变成狗的孩子,总乐意自嘲为狗,想想都是可惜,而真正变成狗的人,往往是不叫的,今生的他们,注定要看着心里那些未被填满的坑,永远地沉默下去。然而,更令他们无法释怀的还不是变成了狗,而是那些被连带的人,也一起成为寂寞的陪绑。

电影的散文2:浓情咖啡,清心淡茶——咖啡与茶

文/木子秀

咖啡与茶,就像电影《当北京遇上西雅图》般,西方与东方的文化撞击,矛盾而又融洽。咖啡--是用火的烫痕,烙印着芳香,茶--如坐草木之间,清新而幽远。

"咖啡"一词源自希腊语"kaweh"意思是"力量与热情"咖啡树是属于山椒科的常绿灌木,日常饮用的咖啡豆配合各种不同的烹煮器具制作出来,而咖啡豆就是指咖啡树果实内之果仁,再用适当的烘焙方法烘焙而成。咖啡豆加工出来的咖啡品种让人目不暇接,其中有卡布奇诺咖啡,可比可咖啡,拿铁咖啡,炭烧咖啡,摩卡咖啡等等,它们加入了牛奶与糖,柔滑牛奶和香醇的的咖啡完美结合,营造出浓郁的奶香味。任何咖啡的香气和味道取决于咖啡豆的质量及咖啡豆筛造和搅拌方式,因此像卡布奇诺咖啡这种有名的咖啡就这样脱颖而出,其中的咖啡配上奶泡给人完美的享受。浓情饮咖啡,清心品淡茶,浓醇的咖啡有苦涩的味道,有糖的甜,有奶的香,喝完一杯咖啡,感受那种百味含混的浓沉醇厚,顿觉熟气腾腾,陶醉不已。每天,形形色色的的人,在世界不同的角落里,等待着一杯香醇浓郁的咖啡,就像等待自己的心爱的新娘,那种心情期待中自然陶醉。

在艺术的天地中,咖啡也成了画龙点睛的传神一笔,贝多芬的作曲,达芬奇的画……月光下那倾泻而出的动人的月光曲,那典雅而神秘的蒙罗丽莎的微笑,其中的艺术气氛让人嗅到他们灵感中最初的咖啡香气,数百年来,咖啡是一种最沉没的温柔,最无以设防的方式改变着历史。流金岁月中,他们在咖啡里,寻找着心灵飞翔的方式。所以,咖啡可称为"上帝的饮料"!

茶就是"人在草木间",茶生于林,长于林,成长在清山绿树之间,高山峻岭之中,吸收山水灵气,天地日月之精华。草木如诗,美人如织,在中国人的观念里,天人合一就是自然之道。茶来自草木,因人而得到独特价值。唐朝时的"茶圣"陆羽踏遍三山五岳,千山万水潜心所著的《茶经》可谓博古精深,全面叙述了我国有关茶的分布,生长制作工艺,品茶之道。其中的茶学,茶艺,茶道等一纸了然,那种以茶思源,以茶会友,以茶入诗,入画,那种陶渊明笔下描绘的"采菊东蓠下,悠然见南山"的悠然,淡雅,可谓"清茶一杯也醉人".所以,茶虽草木,但经陆羽的《茶经》最终使茶成为华夏的饮食和精神缩影而流芳千载。

虽然我们不能常常游历山林之间,却在品茶之中独得山林之趣,一杯清茗,就仿佛蓦然走进草木之间。"茶如隐逸,酒如豪土;酒以结友,茶当静品"世事喧嚣,人生纷扰,唯有品茶时心思才能宁静,才会于清淡里有一种隽永悠长。因茶常植于山林之中,临水之滨,经历了四季的风雨,经受过霜雾雹露,所以茶自然之中蕴含日月之精华,天地之正气,自能洗涤人内心的凡尘污垢,把草木清新之气吸纳进自己的生命之中,让自己常常处于淡泊宁静之间。

当携一壶好水,静坐煮茶,看着淡淡的几片叶子在水中上下翻飞,当茶香四溢时,清浅的绿色就好像沏进了一片阳光,好像在感受到山林中风吹叶落,飞花散漫的情景,品尝到溪水叮咚中的山泉之甘甜。"独饮得茶神,两三人得茶趣,七八人施茶耳",一人独饮好像跟山林,溪水静静地交流,大自然的神韵悠然而来。两三知己品出茶趣,也品出知己般的情投意合,七八个人共喝唯解喝而已。

岁月极美,在于它必然的流逝,人生如茶,要慢慢品尝。当夜阑人静时,一壶清茗几卷书册,邀明月相伴,泛舟书海,仿佛置身于满湖的荷花中,置身于山水之间,山林之中,觉得生命就是一幅浓妆淡抹的水墨画,黯淡与灿烂并蓄,精彩与沉重同在。清茶亦好,咖啡也罢,它们只是我们品味人生的不同方式。咖啡有咖啡的激情,清茶有清茶的淡雅,人们要懂得让它们融洽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就像咖啡语茶般揉合在一起就成了一杯独特的饮料,就成了人生中一道独特的风景,其中有咖啡的苦涩,有清茶的芳香,在苦涩中感受到茶香如兰花般盛开,清风自来。而那咖啡的浓醇就如手中那一抹曾经的温柔,低低浅浅的。品尝着它们就像品味着自己人生之旅般。

生命之旅,路过的都是风景,那一路风景,美丽是惊喜,凄苦是阅历,路,不管是一路坦途,还是一路崎岖曲折,只要心中能留有咖啡的热情,清茶的淡雅,或许生命之旅真正的收获定会在路上,而不是在终点……

电影的散文3:自制爆米花

文/檀怡贤

爆米花,电影的绝佳拍档,每次看电影我总会缠着妈妈买上一桶。

今天,妈妈下班一进门就兴奋地对我说:“宝贝,今天我请你吃爆米花。”我高兴得跳起来:“快给我,快给我!”可冲到妈妈身边一看,哪来的爆米花啊,只是一堆菜而已。“妈妈你骗人!”我气呼呼地转身就走。这时妈妈塞给我一袋东西,我打开一看,它们小巧玲珑,挨挨挤挤地靠在一起,颜色与今年十分流行的石榴石一样,在灯光照明下,闪烁发光,十分耀眼。我把它们剥到碗里,它们碰着碗壁,发出“叮叮”的声音,像是在敲奏乐器。“可这只是玉米粒啊!”我失望地看着妈妈。

“看,我来给你变爆米花!”妈妈利索地穿上围裙,拿出平常炒菜的锅子和色拉油。我惊讶地看着:“难道妈妈能炒出爆米花?”“啪”的一声,妈妈点上煤气,先放点油,一会儿,锅子就开始冒烟了。只见她拿起玉米粒,“嚓”的全部倒进油锅,不紧不慢地翻炒,渐渐地,玉米粒由紫红转红黄了。一股甜甜的玉米香让我心里痒痒的。这时,妈妈翻炒的速度变快了,玉米粒也越来越饱满了,变得膨胀起来,仿佛一个个胖娃娃。“嘭!嘭!……”几粒玉米籽相继炸开来,它们就像在跳跳床上一样,跳得高高的,瞬间落下来,就变成了一个个爆米花。接着,其他玉米也接二连三地爆了,整个锅里沸腾起来!有的甚至在锅里按捺不住跳到了锅外。妈妈盖上锅盖说:“让它们自己玩耍吧!”过了一会儿,声音渐渐小了。一掀起锅盖,浓郁的爆米花香迎面扑来,往锅里一看,原来的玉米已经都成了爆米花。一尝——和外面卖的一模一样!

电影的散文4:俗世烟火

文/王太生

多年前看过一部电影,一座城从雾气腾腾中醒来,房屋露出轮廓,远处有生炉子的烟,街道上清洁工在扫马路,有人买早点边走边吃,有人骑车匆匆而过,有人在大呼小叫。一座城,光影斑驳。

俗世的烟火是迷人的。在徽州卢村,天色微熹,村庄还沉浸在天青色的透明水里,那么多的人,密密麻麻站在山岗高坡上,看一个村庄从炊烟袅袅中醒来。

烟火,作为生活的隐语,它是与炉灶、食物、器物、气息、痕迹……联系在一起的。

人立风口生炉子,一焰如舌。那些稻草、杂材被点燃,风顺着炉门,呼呼而过,火苗四蹿。点火生炉子的人在空旷处,他弯着腰,手执火钳,将一只蜂窝煤点燃,并且烧得红彤彤。一只多孔的蜂窝煤,被点燃,它像是熟透了,火色透明。生好的煤炉,摆在过道、走廊,支一口锅,适合煨鸡汤,食物在锅里咕噜翻腾,蒸汽四溢。

邻居在桥口开一茶水炉子,每日早晨在天亮前将两大锅水烧沸。水沸时,水炉子的屋顶上奔跑着淡烟,猛水过后,烟囱的烟,由浓转淡。水炉子前,人们打水、灌水,烟气水汽迷蒙一片。

茶水炉子,又叫老虎灶。我不明白它为何叫老虎灶?大概是一爿小铺面,两口大铁锅,一灶沸水,虎虎有生机。

有人说,俗世烟火的迷人,在于它有色彩,有味道,有温度。

曾细品一组老房子的旧照片,老武汉的繁华地——守根里,上世纪20年代的“石库门”建筑虽然破落,晾晒的衣被从半空悬垂而下,老人坐在巷口打瞌睡,放学的孩子快步回家。一栋栋住宅对门而立,大门面向里,往宅内走,天井通幽,堂屋居中,屋内还有楼梯、厨房。房子像迷宫一样,数十年从未更换过的木质老楼梯,泛着幽微的光泽,踩在上面嘎吱作响。

味道是世俗的味道,在那些市井小茶馆里,一壶茶、一碟干丝、一碗面,包子点心,热气袅袅,谈天说地,碗与盘碰撞,汤水四溢。

俗世烟火的美食,让人们爱烟火,更爱生活。我认识的一个人,爱吃,他说在这世界有那么多的美食,那么多美食搭配得如此精巧细致,也是迷人的。

徽州老房子里那些悬挂的腊肉、香肠、腊鸭、红辣椒,沾着老宅的烟火气。

俗世美食,是一炉烧饼,在炭火的烘烤下,渐渐香酥金黄;一根油条,在锅里炸成一锅油花;一只烤红薯在火膛里忽明忽灭,飘散诱人的香味……这些都是人间烟火带给人的感官享受与体验。

有个朋友,拍了许多古镇赶集照片,有卖钉耙、锄头、铁锹农具的小商贩,有捏面人的手艺人;露天摊头卖面的老板一边舀汤,一边招揽顾客,汤勺翻转,呈一条银亮的弧线;有家老理发店,墙面刷着石灰水,铜面盆里水汽袅袅,一老者正仰面躺着刮胡子;卖香花藕的,柴火塞进红泥灶炉内,火苗四蹿,一锅子的藕,随着水汽沸腾在颤动。

朋友说,单纯拍摄烟与火,只是一团或一缕那样的几何图形,这些附着于器与物上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人间烟火,是渗透在岁月里的痕迹。

电影的散文5:老吴的承诺

文/杨莙

一部电影,总得有点抓人眼球的地方,比如精良宏大的制作,比如云集的大腕,比如曲折离奇的情节、惊险刺激的场面,以及打动人心的故事等等,《老吴的账单》无疑属于后者。

老吴的儿子被一场车祸带去天国后,留下因买货车欠下的19万元债务和一个两岁的女儿。乡村人家有账死人灭或是父债子还的说法,可老吴却用他羸弱的身躯,种地替儿子还清了全部欠债。

以全国诚实守信道德模范、潼南先进典型人物吴恒忠事迹为原型改编的电影《老吴的账单》,以线形结构讲述了这个故事。故事很简单,但不简单的是,面对一张对于一个老农来说不啻天文数字的账单,老吴在儿子坟前许下的那铿然一诺:你欠下的账,我帮你还上!

河滩边,花儿草儿们环绕着那方墓。如果儿子泉下有知,定是百感交集,父子连心,儿子理解父亲,19万元账单压不垮父亲的脊梁,却会一点一点地,拖垮父亲并不强健的身体。河风呜咽,是白发人送黑发人的酸楚,也是黑发人无法让白发人安享晚年的伤悲。

却有人不理解。村支书,也是老吴的战友老何,作为老吴儿子的债主之一,他说:“人死账消,这是老理,大家心里都有数的。”老吴说:“欠债还钱,这也是老规矩。”老何摇头道:“那也是父债子偿啊,哪有儿子的钱爹去替他还的道理?”老吴索性不再说话,拿出笔和一张香烟包装纸壳,开始记账。

既然要还钱,首先得知道总共欠下多少,可儿媳也不清楚,便拿着那张账单一家一家的去问,一统计后,确定儿子生前共欠债务19万元。儿媳撇了嘴道,光凭人家一张嘴说。老吴说,嘴对着心,做人得讲良心。

正是凭着良心,才不会因为别人的同情而少记或漏记数额。在询问借了老何多少钱时,见老何犹豫着说是两万,便正色道:“到底多少?”方才逼得老何说了实话,两万五。同样,在另一家,对方吞吞吐吐的,老吴就对他说:“叔记的是个良心账,是多少就是多少。”并非着意要显示自己有多高尚,不过是讲良心的人,所讲究的一个内心的平安。

19万元,让老吴的儿媳选择了逃离,就算花骨朵儿般娇嫩可爱的女儿,也没能消减这笔巨额欠款带给她的恐惧。

打那以后,老吴带着孙女到县城当起了棒棒,却因碰见熟人,说村里的人以为他不会回去了而打消了当棒棒的念头。

老吴回到家中,先后盘下52亩撂荒地,并添置了播种机、旋耕机等农用设备。一天天一年年,勤扒苦做,种粮食,种蔬菜,为了抢个好摊位,天刚蒙蒙亮,雀子们都还在将醒未醒的梦中咕哝着,便拉着一板车青油油、鲜嫩嫩的菜,到集市去了。欠债的钱,就这样一点点攒下。

十年过去,老吴在儿子坟前烧掉了账单。

“爸爸,我们不用再去何爷爷家看电视了,爷爷说明年也能买上电视了。”与爷爷一道算账攒钱的孙女,要和天堂的爸爸一起分享喜悦。

如果只想刺激观众泪腺,赚取大把大把的眼泪,这个子债父偿的故事无疑是一个绝佳的素材,但《老吴的账单》并不刻意煽情,影片就像山涧的一朵小花,素朴,内敛,摇曳着淡淡的清芬,又像是土地之上拉起的一曲二胡,哀,而不伤,痛,却不绝望。

我的视线离开银幕的时候,脚步仍在那故事里行走。

曾在2011年采访过老吴,我看到了他的账单——几页订在一起的信笺纸,记在上面的每一笔数字,都弥漫着“汗滴禾下土”的气息:

2005年,借丁仁举的1万元还清。2006年,借刘麒麟的1万元还清。2009年,借许代全的1万元还清。2006、2007、2009、2010年共还黄光淑4万元……

这是较大数额的账目,还记着一些小金额的还款:2008年,赶场天还陈维文300元。2011年还袁定超3000元(还差2000元还清)。还吴光全7000元(还差3000元还清)……

半晌说不出话来。我们面临的,是一个诚信缺失的年代,在老吴面前,那些恶意拖欠和拒付民工工资的大老板,是真怕要低到尘埃里去了。

我去过老吴那52亩地。时值冬季,一片片绵延的油菜却蓬勃地绿着,如同春已来临。还有五分地的再生高粱,在难得一见的冬日阳光下,一穗穗的微红了脸。

有几分土的油菜苗,是老吴头天晚上打着电瓶灯才种下的。冬夜的野外,那寒凉可想而知,虽说干到十一点多钟,但他说没得啥子,比起从前在西藏平定叛乱那阵,种地这点辛苦算不得什么。

我也见过老吴儿子的坟墓。老吴会抽空去那儿坐一坐,与儿子摆摆龙门阵,说得最多的,是还账的情况。他说,得让儿子放心。如同《老吴的账单》中,老吴在儿子坟前说:“每还一笔,我都能看见你,你就安安心心的吧。”

坟墓周围,有花开时艳丽如霞的美人蕉,有初夏天吐露芬芳的栀子花。坟头上,几株黄花决明不理寒风,一簇簇开得亮艳艳的,繁盛而明媚。

“儿子喜欢花,我就栽了几窝,我要种地,这些花也好陪陪他。”老吴微笑着,眼底泪光闪烁。

想起那首歌来,“那坟前开满鲜花,是你多么渴望的美啊!”一个与浪漫毫不沾边的老农,却用最浪漫的鲜花,搭建起一条与儿子沟通交流的桥梁。有风吹过,蝶儿一般的小黄花飞离了枝头,絮絮飘落于墓畔。是儿子深情的回应么?对父亲那屹立如塔的承诺。

“你欠下的账,我帮你还上!”如今,老吴终于用他起早摸黑在泥巴里刨出来的钱,兑现了在儿子坟前的那个承诺。一诺千金?老吴以良心为土壤,以深沉的父爱、诚信坚韧的品质作支撑而许下的那一诺,无价矣!

电影的散文6:曾经的影院年华

文/黎武静

不知道是电影没落了,还是我的口袋羞涩了,说起来我有几年没进电影院了。这真不像我的风格。要知道我曾经是多么热爱电影院。

在我生命里关于电影院最早的传说是这样的:那年父亲抱着幼稚的我去看电影,外婆在后排听到我隐约的哭声,在黑漆漆的电影院里一路寻到前排,抱我回了家。真是当年年纪小,电影演啥不知道。

长大后,我才知道电影院是个好玩的地方,电影院的工作人员对小孩子特别好,常常在验票前放我们进去。于是,我们一群小孩子早早窜进电影院,在深红色帘布四垂的电影院里,我和堂妹在没有观众的座位上划分虚拟的势力范围,“喏,这片用来放雨伞,这片,用来当客厅。”“喂,要是你的话,你准备怎么布置?”清脆的童声在空荡荡的电影院里回响。那时候,我们把电影院想象成家,玩着过家家的游戏。

最快活的是暑假,电影院给学生办电影卡,五元钱可看一整个暑假。于是我和堂妹出去逛街游玩时总是带着电影卡,一部电影我看一遍,陪她再看一遍。同学来找我玩,又去看电影,反复看,不知厌倦,一部电影的台词背得滚瓜烂熟。有时逛街逛累了,就顺路钻进电影院。也不管演到哪里,我总是饶有兴味地和堂妹一起把电影看下去。

最近一次进电影院,是一个人去看爱情电影,是立体声的数字电影,美丽的人物和美丽的风景,讲述一段美丽的爱情故事,音乐、色彩都让人喜爱。只是偌大的电影院里观众寥寥,寂寞的氛围比我一个人跑去看爱情电影的事实更让人伤感。

如今,电影院装潢得越来越华丽,我却对它逐渐陌生。是我变了,还是电影院变了?

月色如银的夜晚,忽然想打个电话给千里之外的堂妹,下次回来一起去电影院看电影吧。

电影的散文7:无声戏

文/李觅春

默片时代的电影,因为技术所限,只有影像而没有声音,所以,情感的表达全凭暗示。虽然,时至今日,电影早已摆脱了无声的时代,但是电影电视与戏剧,暗示依旧是含于一切的静物与行为之中,这个一直躲在暗处的学问,是该拿到桌面上来的时候了。

但是,暗示的公开化,是会遇到一点阻力,这是因为掌握这门学问的个体往往认为它不应公开表达,但是我想,总有那么一两个例外的人非常希望这门学问得以彰显,这实在也可以说是难能可贵的。

现在,就有这么一个难能可贵的一员有这样的想法。

王爱莉小姐,作为我今后的人生搭档,你们终将会与她非常的熟稔。她作为拥有暗示学问的人,很愿意公开它。基于这种思想,我也很愿意循了这开放的思维来揭开这门学问的内在,哪怕只是冰山的一角。

总之,我是希望会有更多的人来投入这工作,不断完善它的内涵,使之成为与其他学问共同进步的人类文明的见证。

王爱莉是一个看起来极其普通的女孩,然内质确有与众不同之处。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对她心怀怨恨,因为她命令了我,而我并不服气,认为她没有这个资格。现在,距离这个事件发生已是两三年之久,我才发现她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她有一个做官的梦想。只是她不知道如何驱使他人才是恰当。我不是不能被领导,是因为我们彼此都缺乏了解。

她具有超常的交际能力、坚强的意志和优秀的情商。基于她未来的发展,我很愿意为她呼吁一下,她是一个值得托付终身的人,如果没有人应征的话,我也愿意将她作为我的人生伴侣。

电影的散文8:儿时的电影情结

文/王伟

上世纪七十年代,农村文化生活十分匮乏,看电影便成了当时人们主要的精神享受,而对孩子们来说,这更是快乐和幸福的事情。

我那时只有七八岁,得了个绰号叫“电影迷”。因为我非常爱看电影,凡是方圆七八里村子有放映电影的,我总是每片必看。那时的电影也很有限,《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等,可我都百看不厌,甚至电影里的人物对话能够准确无误地说出来。

每天下午,我们小孩子相互打听哪个村子要放电影,然后放学以后,早早地吃了晚饭,呼朋唤友地出发。尽管离电影放映还有很长一段时间,早到的孩子们已经把幕布围住,嬉闹着,欢笑着,好像过节一般热闹。

记得有一年夏天,听说有个村子要放映《大闹天宫》,我们小孩子都非常喜欢孙悟空这个形象,又听说是彩色动画电影,所以这个影片对我们诱惑太大了。那天,我和小伙伴们晚饭也顾不上吃,每人拿了个干馍,跑了七八里地到那个村庄。到那儿一看,已经来了不少人,宽大的白色幕布高高挂起来了。电影场地上的板凳,椅子摆了好多,有人没带坐的东西,就随手捡一块大坷垃放在那儿先占个位置。老头老太太在那里拉家常,婶子大娘们在那里纳鞋底,人群中不时地爆发出惬意的笑声。

那时的新电影都是轮流放映,所以等到片子转到该村时,已经将近午夜,当时同去的小伙伴们,有的困得躺在地上都睡着了,只有我还坐在那儿强打起精神,焦急地等待。

电影结束时,已是下半夜了,月朗星稀,惠风和畅。四通八达的原野里人声鼎沸,心满意足的人们向各自家的方向散去。人们一边谈论今天的电影,一边又打听下一次的电影,尽管下一次电影什么时候还是个未知数,但期待也是一种幸福。

那时,谁家娶媳妇;生孩子;考上大学;有时甚至牲口产个牛犊都会放映一场电影,让大家共同庆贺分享他们的快乐。那是一种淳朴的民风,也算是一种朴素的集体“盛宴”。

岁月无痕,往事有情,时光的流水可以带走许多记忆,但儿时看电影的生动场景,却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电影的散文9:露天电影

文/黄玉莹

从孩提时代开始,露天电影便成为备受追捧的一场休闲,没错,就是书中说的那种农村晒谷场常有的露天电影。蛮多同学都只是听说过,所以对我真真切切看过这件事,他们还是表示很新鲜,是啊,毕竟连晒谷场都没有了,但它偏偏就是还在。

就是偶尔有那么一天,会有人把放电影的机器和幕布带来。我从来都不知道,真正放电影的那个人是谁,因为只是大老远,就会听到电影里人物的说话声,和孩子们欢快的笑声:“放电影了!放电影了!”而后去那一看,果然,幕布已经绑在靠得近的两根树杆之间,附近几户人家,已经把椅子拿了出来。电影若还没开始,大人就先聊天,话家常,小孩子都跑来跑去,时而看一看那黑色笨重的投影仪,时而跑进某个小朋友家里,一伙人就只等着天完全黑下来。

等天真正黑下来,电影也就开始了。大部分都会是一些抗战啊,冒险类的电影,那块幕布,承载着人物角色的喜怒哀乐。老人家们微抬着头,眯着眼睛,不时与旁边的人交谈几句,他们看的最有味道;男孩子们也很开心,我想,那些电影可能真正撑起了他们童年的英雄梦想。人物奋战杀敌时他们笑,人物遭遇挫折时他们叹息,平时调皮耍宝的他们,也给融进去了;女孩子们就不太感兴趣了,但他们依旧会来,家长坐在人群里,他们就拉上朋友,乡间没有灯光的路,因为电影而亮了起来。小姑娘们沿着马路牙子,走着讲悄悄话,我也是这样的,平日里是没有这样的机会的。

一直到晚上十点多,电影才会放完,大人们把自家的小孩招呼道身边,“回家啦!回家了!”所有人都意犹未尽,可是屏幕上的灯光已经暗了下去,他们不得不把椅子还了回去,打开手电筒,三三两两讪讪地回家去了。一路上,路上前前后后,闪出几束光束,四处犬声响起,那是回家的片尾曲。小朋友一手抓着家长的衣角,冲着不远处的光亮大喊,“明天见!明天见!”

说实话,家家户户都是有电视看的,大家完全可以待在家里看电视,为什么一定要出来呢?也许是因为那样的夜色更加撩人吧,也许是因为那晚风更加凉爽吧,也许是因为那样的时光更加喜人吧,又或者是因为这样的机会并不多,又或者这本来就是一种习惯吧。一直沿袭在人们生活中的露天电影,自然是有它的魅力所在的。

只是我还没有弄明白,人就已经长大了,我离开家去了学校读书,再也难赶上一次了。但那种感觉就是一直忘不了,那不是在电影院里所能有的感觉,你可以很认真的看完所有故事,若是不喜欢,也可以不去理会;你可以恶作剧似地站起身来,在幕布上留下自己放大的影子,没有人会怪你,最多喊一句:“小屁孩快走快走。”你可以躲在幕布后面,你的身体融入在黑暗中,而后等朋友来找你;你会发现别人家的灯亮起来了,而后找了朋友去那人家的窗前,就着灯光讲笑话。那样的夜晚是不一样的,可我还是丢了这不一样的夜晚。

终于有一天,那白色的幕布又搭起来了,我想着那春夏秋冬守过的夜晚,却鬼使神差地回了家,当初一起聊人生的人也不在了,去,好像也没什么意义了。只是那段日子忘不了,那段不太喜欢的电影情节忘不了,那些明亮的灯光也忘不了。不过没关系,因为我又听见小朋友在喊了,“放电影了!放电影了!”

你看,露天电影还在。

电影的散文10:露天电影

文/刘万里

黄昏去汉城湖散步,见浮雕广场在放露天电影,观众寥寥无几,我坐在台阶上看了一会,索然无味,便起身离开了。

曾经让我魂牵梦绕、日夜思念的露天电影,现在已找不到当年的那种感觉了,但记忆一下让我回到小时候的露天电影。

那时候我们穷,生活很单调,但很快乐。那时村里没电,家家照明都是煤油灯,只有漩涡镇上有电,镇上是柴油机发电,一到晚上12点就停止供电了。村里没电,自然没有电脑,没有网络,没有手机,但感觉那时可玩的东西很多,记忆并不苍白,光着屁股下河洗澡,到小河里捉鱼,到果园里偷果子,到坟地里的草丛里捉萤火虫,到山上玩打仗游戏,在村里青石板铺成的街道上滚铁环、玩跳绳、玩地牯牛(陀螺)、打沙包、踢毽子……无知幼稚的儿童时代,天真淳朴的岁月,但记忆里最深的还是露天电影。

露天电影没有规律,今天在这村里放,明天又在那村里放,特别是红白喜事,有钱人家往往会包几场电影。那时我们消息都很灵通,一旦村里有电影,那将是我们最快乐的日子,不管多远我们都要赶去,我们早早吃完午饭,然后成群结队的嘻嘻哈哈就出发了,跑十几里路去看电影。放电影的场地因地式而定,有时在操场里、在院坝里,或在刚刚收割完的稻田里,只要能拉上一块大大的白布就可以放映了。几乎每次放映场地都是人山人海,水泄不通。放映前,放映员先要对光,镜头要对准白布,调皮的孩子们有的就伸出手做出各种搞怪的动作,屏幕上就会出现手,头,鸡,马各种造型,引得人们哄哄大笑。电影一开始,人们顿时鸦雀无声,伸长脖子,屏住呼吸,生怕漏过每一个情节。一场电影通常要分四段放映,一段放映完,灯光大亮,放映员调换胶片,人群又开始叽叽喳喳,讨论电影里的情节,特别是大坏蛋,个个恨得咬牙切齿,恨不得冲上去把那坏蛋打一顿。有几次去晚了,没有位置,我就站在白布的反面看,虽然人是反的,但一点也不影响我们看电影的乐趣。

看完电影,人群四散,我们又成群结队回家,回头一望,满山都是火把的亮光和人们大声的说话声、唱歌声。有月光的夜晚,群山轮廓清晰可见,水田里的水晃着光,有不小心者一脚踩在水田里,顿时人们哄堂大笑。有好事者,故意讲鬼的故事,或放一个响屁,走在后面的就朝前插队,人们都想走在前面,结果队伍大乱,我们就开始奔跑,仿佛鬼就在后面追赶着我们。

后来,漩涡镇上每天晚上开始放映电影,那时镇上没有电影院,在政府的大院里,也是露天电影,没有座位,但要收钱,电影票最初5分钱一张,后来一角一张。放电影是一老一中两个男人,他们每次回家都要从我们村里路过,人们便讨好地打听新电影的消息,或给他们递烟,请他们进屋喝茶,那时,我好羡慕他们,希望长大后也能当个放映员。我的小姑及村里一帮姑娘们,常常去镇上看电影,我和弟弟便成了她们的跟屁虫,一张电影票可以带一个一米二以下的小孩,每次我们就趁人多时进场,检票时我就故意弯着腿,这样看起来我的个子就矮了一大截。一年下来,我至少能看上百部电影。有的电影看了一遍还不过瘾,还要看第二遍第三遍,比喻《地雷战》《地道战》《少林寺》等等。看完电影,我们常常组织小伙伴模仿电影里的打仗情景,双方开火交战,有时还打得头破血流,我眉头上的那块伤疤,就是那时“打仗”留下的。

有时小姑有事不去看电影,我们就自己想办法,我很羡慕那些翻院墙者,他们个个像武林高手,往往神不知鬼不觉悄悄翻进电影院。我舅家院子里的几个比我大几岁的几个男孩,他们就常常不掏钱翻院墙看电影,有一次我跟他们去翻院墙,看到高高的院墙和墙上的玻璃碴,我胆怯了。院墙我不敢翻,我就想别的办法。记得有一次,我赶在清场前摸进政府大院,政府大院里有个厕所,我假装上厕所,躲进厕所里,一蹲就是一个多小时,直到电影放映前,才小心翼翼走出来,然后得意洋洋地走进看电影的人群里。

后来,我去汉阴中学上学,我家也因安康修水电站搬迁到了月河川道,露天电影便成了美好的记忆。再后来,我离开家乡,去了外地,故乡已是多年没回去。有时我在想,露天电影那是一种文化,一种生活的方式,充满甜蜜而温馨的记忆。

如今听说家乡已发现了翻天覆地的变法,我的心里很欣慰。如今,我又想起老家的山川河流,儿时的露天电影,心里便升起了浓浓的乡愁……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