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老人的文章(精选10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老人的文章1:老人,小孩儿,狗,麻雀
文/泪川儿
在屋檐下的麻雀看到,老人带回来了一只狗,在门槛边了用石头垒了个窝,放了件破烂的衣服,狗就乖乖地卧在里面。小孩儿也远远地看着。
狗白天总爱对着暖暖的太阳睡觉,耳边会传来麻雀叽叽喳喳的声音;小孩儿的哭声,也有老人逗小孩儿的笑声。狗不耐烦地抬起头,看了看麻雀,麻雀也看了看满脸睡意的狗。
到了晚上,狗的眼睛亮亮的,不住地睁着四周看,时不时地和别家的狗相呼着叫着。那叫声显得特别刺耳,惊醒了的麻雀。老人拍了拍熟睡的小孩儿。
小孩儿总爱咬着牙上前去抓狗,有时会抓它的尾巴,狗会把尾巴死死地僵着,用尾毛打小孩儿的脸。小孩儿会闭着眼睛拽,嘴角的口水顺着胳膊流到狗尾巴上。有时揪着狗耳朵,不放,狗会痛的吱吱叫。老人看到张开嘴的狗,赶忙抱走小孩儿,“它会咬你。”老人说道。狗看着小孩儿手里攥着从它身上揪下的毛,低下头,灰溜溜地离开了狗窝。麻雀被刚才的一幕吓到了,都唰地飞到了门前的电线上,回头张望着。
小孩儿高兴的时候会拿着饼干去喂狗,狗会轻轻地咬上一口,小孩儿吃一口,再喂狗。一旁的老人会说:“给狗亲亲”看着厥起嘴巴凑过来的小孩儿,狗会伸出点儿舌头去舔小孩儿的嘴。小孩儿和老人都笑了。麻雀也跳动着拍打着翅膀。
小孩儿吃饭时,边走边撒到了地上,麻雀看了看四周,就飞上前去吃。狗也跟了过来。小孩儿嘲着狗喊着:“打你,打你”,狗没有退缩嘲着麻雀“汪汪,汪汪”地叫,麻雀看到狗就飞到屋檐下了。高高地看着,等待着时机。小孩儿看到吃的津津有味的狗,干脆把碗里的饭直接挖到地上,让狗吃。老人抱走了小孩儿。
老人晒粮食时,拿着棒子的小孩儿,会去打偷吃的麻雀,也会打睡觉的狗。狗拔腿就跑。一旁的麻雀叽叽喳喳的叫着。
那个冬天,下了很大的雪。老人生病去世了,来了许多送别的人。狗跟着繁忙的人来来去去,时不时地蹲在老人棺材下,“汪汪,汪汪”地叫着。小孩儿被老人的儿子接走了,走时,狗摇着尾巴,舔了舔小孩儿的手。麻雀忙着准备过冬的粮食,早出晚归地忙碌着。
寒风呼呼地吹着,麻雀看着不常回来的狗,把家从屋檐下搬到墙洞里。
第二年夏天,麻雀看着漏水的房子,看着再也没有回来的狗,决定把家搬到别的地方。
老人的文章2:我敬佩的人
文/陈佳怡
这是一个年过八旬的老人,虽然她没有文化,但她却让我敬佩。
她有两个儿子,早年她含辛茹苦地将他们养大。本应该享受天伦之乐,她却不要儿子们给她的钱财、物品、食品。坚持自食其力。有时即使收了,也会留给我们这些小辈,说孩子长身体,该多吃点好的。
每天早上,都可以看到她在田野里忙碌的身影。因为不要儿子们的赡养,所以日子过得有些清贫。她从来不吃肉,只吃五谷、蔬菜。每当儿子们给她端来一碗肉,她总会笑嘻嘻地说:“给孩子们吃吧,他们正在长身体,需要营养。我年纪大了多吃蔬菜,少吃肉可是能长命百岁的哩!”每到这时,我们的心里就觉得不是滋味:为什么好吃的全要留给我们呢?您也应该吃一点嘛!
她偶尔也打打小牌,用她的话说是锻炼一下脑子。看看自己的脑子还灵活不灵活。不过,她的运气还真好,不怎么输。
每当过节时,她都会来我家帮忙。忙里忙外的,一点不像八十多岁的老人。她做的饭很好吃。吃饭时,她总是津津有味地吃着自己种的蔬菜,而爷爷奶奶也夹一些松软的菜肴到她碗里,晚辈们夹的菜,她放在碗里常常留到最后吃。因为她的嘴里,几乎都是假牙。
这个勤劳节俭的老人,就是我的曾祖母。
老人的文章3:有这样一位老人
迎来了中秋佳节,我期待着再一个月圆之夜。
入夜,我冲出门外,幻想着如盘的银月,不断挥洒清辉撞上我的身体。然而我的梦境被雨点无情地冲垮了。屋外荒荒凉凉潮湿的水泥地贪婪地吸收着水分,雨点还在砸向地面,渐渐地渐渐地越来越小,原来重而大的雨点现在慢慢地融成了一条条细而长的银丝滑向地面。我的头发有点湿了我下意识地举头望明月,然而见到的只有发黑的天空,一个亮点也没有,光秃秃的,如年久失修的电影屏幕一般,每一朵乌云都是一个黑洞,仿佛月亮就是被他吞噬的。
远处,雨丝中,我恍惚看到一位老人和一个小顽童,那老人面相和蔼正在教那小孩练毛笔字,看得出那毛笔是他珍藏多年的狼毫。顿时,远处雨丝织成一个个时钟指针旋转,形成漩涡。待安定下来,又是另一个场景,还是那位老人不过那孩子已俨然成熟了几分,他俩在长满苔痕的青石板上漫步,老人的嘴巴配合着手势似乎在介绍这古城如诗如画却深沉厚重的历史,青砖青草绿树以及重叠的苔痕似乎也在诉说那难以释怀的曾经。他俩消失在绿色的尽头奔向另一个时空。那老人从黑洞中出来,离我越来越来近伸出那沧桑的手邀我神游天地回顾历史。然而那黑洞却硬生生地将其拽进去,难道你吞了月亮还不够吗?
蓦地,我想到,那不就是我外公,他博学多闻,是我的启蒙老师。说来,自开学以来就再也没打电话给他过,不知他头上是否又多了几根银丝,那狼毫笔是否又盖了几层灰尘,我无法知晓,能做的只有在这无月的月圆之夜思念远方的亲人。
雨一直下,我不知道何时能停,除非思念能填满那黑洞。
老人的文章4:“笑”敬老人
文/佟才录
去年春天,我被单位派去加拿大渥太华研修学习一年。
6月的一个周末,我乘公交车去图书馆。公交车上人不是很多,我在一个老妇人旁边的空座上坐了下来。车子行驶了一段儿后,在一个站牌下停了下来,这时,上来几个“小丑”,他们一上车便在车厢里不停地手舞足蹈,口中还念念有词。
这是怎么回事?我被这突发事件惊呆了,心里思忖:“难道这几个人精神有问题?抑或想打劫……”这时,一个“小丑”径直向我的座位走了过来,我不禁有些紧张起来,紧握双拳、准备搏击。出乎意料的是,那个“小丑”停在了我座位旁边的那位老妇人面前,先是彬彬有礼地把右手放在自己胸口,紧接着又对老妇人鞠了一躬,随后他脸上不断变化出各种搞笑的表情,惹得老妇人开心地哈哈大笑。同时我发现,另外的几个“小丑”也分别找到车上不同的老人,在他们面前表演各种杂技绝活。随着他们的表演,车厢里不时地发出一阵阵欢快的笑声。
到了下一站,那几个“小丑”鱼贯下车了,车上的老人们都一脸的恋恋不舍,挥手和“小丑”们说着“谢谢你们,再见!”。这时,我忍不住问旁边的那位老妇人:这几个“小丑”是怎么回事啊?老妇人看着我迷惑的表情,笑着解释说:“今天是加拿大的‘老人节’,也称作‘笑节’。因为在加拿大,人们普遍认为,送给老人最好的礼物莫过于使其‘开怀大笑’……”原来,加拿大政府规定每年的6月21日为加拿大的“老人节”,也被人们称作“笑节”。因为在加拿大人的心目中,晚辈在这一天送给老人最好的礼物莫过于“欢笑和开心”。
老妇人还告诉我,在这一天,不仅加拿大的年轻人会自发地有组织地穿着“小丑”服饰,到公交车、广场、商场等公共场所去给老年人“送欢笑”,甚至有一些国家议会议员和着名的喜剧演员也会在这一天到老人院、社区中心等社会福利机构,为老人们“送笑上门”。不仅如此,在各大书店里也摆满了各种幽默书刊、杂志,让年轻人选购作为给长辈的开心礼物。电视台的都市频道也特别在晚上老年人收视率最高的档期,安排幽默搞笑类综艺节目,同样是为了“博得老人一笑”。我不禁感叹:这简直就是全社会“送笑总动员”啊。
是啊,在物质生活十分富足的当下,老年人不缺吃、不缺穿,缺的就是会心的欢笑。我认为,加拿大人“笑敬”老人的做法,很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写到这里,我忽然心有所动:在今年的重阳节里,我也要“笑”敬父母,把“欢笑”送给我的父母。
老人的文章5:老人之美
文/孙丽丽
在西湖边散步,看到一位老太太,她身材依旧苗条,身穿红色的连衣裙,和另一位身穿白色礼服的老人在跳探戈舞。交叉步、踢腿、跳跃、旋转等舞姿依然干净利爽,我不由得惊叹连连,老年人有老年人的美,我希望自己老了,也活得如此恣意。
我喜欢九十多岁的艺术家秦怡老人,只见她笑容温婉,脸庞红润,一头银发如雪般。镜头下的秦怡老人,脸上没有岁月沧桑的痕迹,眼神永远谦和温情,让人感到美人永不迟暮。秦怡老人一生吃过很多苦,她说:我幸福过、快乐过,也怨恨过,我这辈子在工作和家庭上吃苦、受难很多,人家都说我心态好,人终究都有过美好生活的愿望。心态好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让秦怡老人看上去比年轻时更有韵味。
每天早晨,看到广场上公园里,老人们聚在一起,散步、打太极、跳舞、舞剑……只见他们神态悠闲,不再为工作发愁,不再为子女操心,一切删繁就简,与世无争。老人的美是一种历经岁月阅历的内蕴之美,与年轻人的外在美相比,更韵味悠长。看到有的老人笑起来慈眉善目,我觉得这种美比时尚潮流更耐读。
老人之美在于醇。老人有老人的追求,老人的爱好,老人的快乐。养养花,养养鸟,琴棋书画,自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只要自己觉得有趣就好。我母亲晚年时喜欢种菜,喜欢绣花,于是我穿的拖鞋上,有猫有狗有牡丹,惟妙惟肖,我想母亲绣花时恬淡的心情一定很美。人年轻时,由于忙于生计,总觉得来日方长,会疏忽了对阳光雨露、蓝天白云大自然美的享受,忙碌的生活也忽略了对鸟兽虫鱼、春华秋实、美花丽草的关注。如今人老了,一切都回来了,返朴归真,是老人的一种美。
老人的美,美在从容!没有了年少时的轻狂,没有了青壮年的浮躁,一颗灵魂历经风雨更显得温厚。老年之美,美在一种慢生活,内心知足,顺其自然,寄情山水,不再强求什么,街头跳跳舞,打开电视机看看戏曲,兴致来时跟着唱几段,做点美食,送给儿女或邻居们品尝一番。
老年之美,美在宽厚。苗没有树大,树没有山大,山没有海大,海却没有心大!心小了,小事就大了;心大了,大事都小了。俗话说:心宽体胖。一个人心宽了,他一定会是笑容如春风一样的人,看上去和蔼可亲。
长久以来,人们总以为美是年轻人的事,年老了就不要美,再化妆也美不起来。其实这是一种错误观念,人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的美,正如春夏秋冬,风景各异。老年人爱美是热爱生活的表现。
老年之美,在于形,人老了则有别样的风采,如修竹如老梅,朴素精神内敛,稳健而从容,容得下世事的纷杂,深沉而理智,多了看透世事的从容淡定,随遇而安。
老人的文章6:乡村老人
文/余小英
房子荒置在路边,瓦片不整,荆棘丛生,像一只被挤压的大鸟。
老人砍去屋前的杂草,露出残破的墙壁和门楣。一些阳光铺了进去,但却铺不进老人的心里。乡村住户散,东一户西一户,说一句话得伸长脖子使劲喊。而且,大部分房子是空着的。擦黑时,有人稀稀疏疏回家,锅盘碗盏、呼鸡唤狗的,遥遥热闹一阵,然后灯一灭,村庄便陷入黑暗,只剩下空空的静谧。
儿女们都在外面,难得回家一次。有太阳的日子,老人就站在马路中间看远处的云和山,累了,拖一把椅子出来坐坐。遇到路人,他会像小孩一样凑上去拉呱拉呱。可路人赶时间呢,哪有工夫与老人闲话,他不耐烦地应付几句后,甩甩胳膊就走了。老人做错了事般立在那里,秋阳将他的影子拉得又细又长。后来,一些鸟儿飞来了,它们歇在屋檐下,跳跃在老人脚下的草丛里。鸟儿叽叽喳喳的热闹着,天上的云影来了又走。
老人开始和鸟说话,和树说话,和小草说话……
屋前又长满了草,它们都成了老人的孩子。
老人的文章7:诗词老人节
文/刘英团
“重阳”语出《易经》“以阳爻为九”之说,而九是阳数中最大的,两九相重为“重九”;九月初九是日月并阳,两阳相重,故叫“重阳”。有关“重阳”的记载,最早见诸屈原的《远游》:“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但是,有学者称屈原《远游》中的“重阳”并不是今日之“九九重阳节”。学者之说是否科学、准确,我们姑且留给史学家们去探究。穿越过浩瀚的古典诗词,重阳带着秦风汉韵,携着唐礼宋俗,捎着明清风物,款款地走来了,文人骚客在漫山遍野的菊花丛中或登高山以观景色,或插茱萸以消灾祸,或赏菊以助雅兴。
据《燕京岁时记》记载,凡登高必“赋诗饮酒,烤肉分糕,洵一时之快事”。“九日重阳节,开门有菊花,不知来送酒,若个是陶家!”(王勃《九日》)重阳饮菊花酒。《西京杂记》记载:“菊花舒时并采茎叶,杂黍米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菊花酒。”孟浩然在《过故人庄》时说:“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论及菊花和美酒,太白先生想到了陶公,“渊明归去来,不与世相逐。为无杯中物,遂遇本州牧。因招白衣人,笑酌黄花菊。”其实,何止太白先生一个人想到了陶公,王昌龄在他的《九日登山》中说:“谩说陶潜篱下醉,何曾得见此风流?”《九日蓝田会饮》,杜甫感叹:“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明年此会谁知健,醉把茱萸仔细看。”
“九日登高望,苍苍远树低。人烟湖草里,山翠县楼西。(刘长卿《九日登李明府北楼》)”在重阳,人皆出游登高,“以畅秋志”(《齐人月令》)。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朴素与温情牵动了无数游子的心。同是登高,杜甫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悲凉,而李白“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很是浩浩荡荡。适逢重阳佳节,除了思乡,“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更是对国事的忧虑,饱受“安史之乱”之苦的人民更渴望安定与和谐。
茱萸正少佩,折取寄情亲。晏几道“天边金掌露成霜,云随雁字长。绿杯红袖趁重阳,人情似故乡”溢满了真情;李清照“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充盈着相思之苦。文献记载,李清照将此词寄给夫君赵明诚后,惹得明诚比试之心大起,遂三夜未眼,作词数阕,然终未胜过李清照的这首《醉花阴》。
与古人的风花雪月、幽怨凄清相比,毛泽东主席“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就显得尤为豪迈、铿锵;而朱德总司令“奇花独立树枝头,玉肌冰骨眼底收。且盼和平同处日,愿将菊酒解前仇”,也为重阳诗词增添了光彩夺目的一笔。
九月初九是重阳节,“九九”含有久久长寿的祝愿。“九九敬老”语出曹丕《九日与钟繇书》“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荆楚岁时记》云:“九月九日,四民并籍野饮宴。”隋杜公瞻注云:“九月九日宴会,未知起于何代,然自驻至宋未改。”“九九敬老”流传至今,又添加了新的内涵。“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1989年,我国又把重阳节定为老人节,将传统与现代巧妙结合,使这一天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中秋才过又重阳,又见花糕各处忙,面夹双层多枣粟,当筵题句傲刘郎。”生活节奏的加快让很多儿女无暇照顾自己的父母,适逢重阳这个特殊的节日,“找点空闲,找点时间,带着孩子,常回家看看……生活的烦恼跟妈妈说说,工作的事情向爸爸谈谈……”
老人的文章8:摆摊的老人
文/笪慧灵
早上,每当你经过校园,便会发现这儿格外热闹。各式各样的早餐店铺是同学们的聚集处。麻球摊、酱香饼店、馄饨店、鸡蛋饼小摊……真是五花八门,方便着各种各样赶路的来不及在家吃早点的人。
有一天,我早上起晚了。直到7点10分,宛转悠扬的百灵啼啭声才把我叫醒。一翻身,忽然想起爸妈不在家,冷锅冷灶的,烧饭怎么来得及?我只好匆忙洗漱出门,准备去校门口的早餐店里解决早餐,顺便去看看老板们的手艺。
我拿了点零钱走出家门,阳光灿烂使我的心情愉悦起来。我走到一家麻球摊前,只见小推车上放着一张小圆桌,上面用托盘装着五六个麻球,小推车的龙头上用一只大方便盒,盛着几只外表裹着一层白芝麻的,金灿灿的大圆麻球,圆滚滚的,颇惹人喜爱。我一下子对它产生了好感,对摆摊的老爷爷说:“给我来两只麻球,一只两块钱,给。”只见老人微笑着点了点头,一手接过我递过去的5元钱,一只手麻利地拿起一双筷子和一只方便袋,从托盘里夹起两只麻球递给我:“小心烫,收好。”接着又服务起下一位顾客。我点了点头,转身拿起一只,迫不及待地吃了起来。嗯,外皮香脆,豆沙馅有弹性,酥酥的,好吃!
我不禁赞赏起这位生意兴隆的老人的手艺,细细地打量他:饱经风霜的脸上留下岁月刻磨的皱纹,却精神焕发。老人身穿一身旧军装,热情地对待每位来往客人。
“小女孩,你过来一下。”我的心“咯噔”一下,我不是付过钱了吗?怎么,想讹我?我对他的好感顿时荡然无存。只见他从包里取出1元钱,笑眯眯地说:“刚才太忙,没来得及找你钱,你多付了1块。”我的脸红一阵,白一阵,后悔起刚才的想法来。我怎么能这么想,这样去误会一位善良的人呢?我连忙说:“没事,那我多买几个。”老人笑了笑:“好的,剩下的两只也给你了,多一只,就当亏本大甩卖,买三送一好了。”
我感谢地笑了笑,心里产生了无比的敬意,不由感慨万分:平日里以为小贩都以次充好,以少充多,人与人间哪有“诚信”二字?这天,这位可敬的老人为我上了生动一课:人人要讲诚信,珍惜诚信,这样人与人间才会和谐。
老人的文章9:古稀老人骑车乐
文/赵理章
丹阳市吕城镇西街,有一支特殊的骑自行车队伍。特殊是因为这支车队的成员都是老年人,他们的平均年龄已年逾古稀(最大的76岁)。
他们退休以后,都因不沾牌桌,闲时无聊,一开始就约上几个人,以散步方式,东走走,西转转,解闷消闲。由于是徒步,只能在几公里范围内活动,后来老人们觉得,散步的形式不过瘾,达不到一定的运动量,于是决定骑自行车外出,一是可以锻炼身体,二是可以陶冶心情,与大自然接触。
五年前,骑车队伍只有三五人,现已增加到了十三人。车队里,六十多岁的张女士是唯一的巾帼成员。为什么她有兴致加入到这纯男士的骑车队伍中来呢?原来,张女士的哥哥是车队的元老,平时与哥哥的接触中,听到哥哥每天骑车外出的所见所闻,加上被骑行的快乐感受所感染,张女士便动了心,加入到骑行的行列。张女士还有一项爱好是太极拳,她曾代表吕城女子太极拳队参加国家级及省、市地区的赛事,多次荣获奖项。她每天早晨都要保证打太极拳一小时,下午骑车运动两小时。
在吕城西街有一位老人,名叫李夕泉,今年72岁,退休后闲来无事,整天窝在家中看电视。李夕泉的老伴见到这群骑车人,有的还是附近的邻居,每天骑着车转东到西,乐呵呵地出去,齐刷刷地回来,很开心快乐,就动员自己的老伴也加入。李夕泉加入了这支队伍,每天跟着车队出去转悠。一段时间后,他的精神面貌有了很大的变化,从萎靡不振的状态,到现在的精神焕发。从此,李夕泉外出的积极性越来越高,总是早早推着车前来约同伴。
这支车队的老人们每天下午会在约定的地点集合,两点准时出发,四时返回,每天骑行两小时。不论春夏秋冬(大风大雨大雪天除外),今天这个方向,明天那个方向,在吕城周边的各个乡镇间,十多公里的范围内,东西南北方向轮流骑行,依次循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乐此不疲。欣赏着自然界的一花一草、一树一果、一蔬一禾……
吕城镇河南村委原党支部书记吴先生说,有时老人们骑行到其他乡镇上的店堂门口休息,人家看到这班老人有这种精神,有这一爱好乐趣,都很乐意端上凳子让他们休息。有一次,老人们往常州奔牛机场出发,行至机场候机大厅附近时,有一位值勤的老者,看到这些与自己年龄相仿的一群老人,风尘仆仆地各推一辆自行车,老者很热情地把他们带到机场旁边人不易到的地方,看看转转。
吴先生说,他们每天骑行外出,后勤保障准备得很周到充分,首先是茶水和雨具,其次是气筒及小件的修理工具必须备上。如遇个别人员车坏后,不能修不能骑时,不会把他落在路上,大家一路相陪,手推着自行车,步行回到家。互相照顾,团队至上。
这一群特殊的老人队伍,天天活跃在乡间野外的道路上,成为乡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老人的文章10:耄耋老人儿时的春节记忆
文/李亮
“人家过年咱过年,人家吃肉咱不馋,有朝一日过好了,天天十五月月年。”如今,81岁的老人江淑梅还能想起这首打油诗,孩提时代每到年关,她总能听大人们念叨起这首诗。一晃几十年过去了,老人现在真正享受到了“天天十五月月年”的好生活,但儿时的春节记忆却永远地印在了她的脑海中。
江淑梅老人是土生土长的山阳人,1935年出生的她,经历了解放前的困难时期,儿时春节的记忆也跟那个时代有关。“那时候,穷苦人家过年不贴春联,也不挂灯笼,只有财东家才有。”老人说。那时,除夕后半夜,财东家开始放鞭炮了,村里的穷人就手提一个小小的棒槌灯笼去附近的庙里烧香,乞求过上好光景。
老人小时候家里十分艰难。5岁时父亲去世,母亲一人支撑一个家。即使这样,老人的母亲每年都会为孩子准备新衣服,把粗布煮绿做成裤子,用草灰将白布染灰做成上衣,年年如此。“当年我家对面就是一个财东,家里很是有钱,那家的姑娘过年时穿着细料布衣服,头戴一个绸子帽子,粉色边,旁边还有一个花,十分漂亮。”老人眉宇间露出淡淡的笑容,看得出她对那个帽子印象很深刻,是当时人们都羡慕的物件。
江淑梅老人还记得那时去亲戚家拜年,母亲会提前准备4把挂面,1包点心,1斤糖。想起那时母亲给她发5角钱压岁钱的心情,老人激动不已。“一领到压岁钱就高兴的呀,到处跑着玩。”老人笑着说。
儿时虽然条件艰苦,但过年对于江淑梅老人而言还是非常有乐趣的。大年初一,吃过母亲包的萝卜丝豆腐饺子,她就和村里的小朋友一起去玩了。“那时没有电,也没有电视,孩子们就在一起做游戏,那些乐子现在的孩子都几乎不玩了。”
那时村里人多,孩子也多,过年是极其热闹的。每年村里的老戏台上都会有人唱戏,他们所唱的当时叫“二黄戏”,虽然孩子们不怎么听得懂,但是那么多人聚在一起,孩子在中间跑来跑去,也是乐在其中。看“耍灯”也是老人的兴趣之一,耍灯的都是村里的小伙子,他们用红布把头一包,用线将两头一扎,老人经常跟在他们后面大半天。除此之外,村里在过年时“玩船”“耍狮子”“打花鼓”……那个时候,穷人和富人差别变小了,因为所有人都在享受着过年乐趣。“那时根本想不到能过上现在的好日子,平时就跟过年一样,所以我们更要珍惜啊。”老人意味深长地说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