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天堂的散文(精选9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天堂的散文1:天堂的快递在哪里
文/李玉明
春风从南国飘来,暖流在北方大地上流淌。可在这生机盎然的时候,老于却再也无法享受这幸福的时光。
你的病来得是如此的突然,你走的又是那么令人心伤。多少个难眠之夜,你的笑貌音容,在我的心中飘荡。
谁说你是个木匠。你是章丘家具行业的骄傲,你的自信与执着,使企业不再是小作坊。你对质量的坚守,你的诚信与为人,成就了“光华”今天的辉煌。
几十年的打拼,你的脚步坚实铿锵。从农村到城区,从年轻到两鬓斑白,为了小家和大家的好生活,你又是那么的激情奔放。
有多少个家庭居室,镶嵌着“光华”的倩影,有多少赞誉,让你的产品在章丘大地名扬。当你离世的不幸消息传来,又有多少忠诚的客户在惋惜中感伤。你才六十三岁啊,为什么走的如此匆忙?
有好多的话语想对你讲,可一封快递又怎样送入天堂?心的平静让我懂得,快递就在心中。心的平静让我懂的,你的美德,一定会在人们心中延续和传扬。
天堂的散文2:梦中的天堂
文/马存妃
可以没有山,但一定要有竹;可以没有碑林,但一定要有世界上最先进的数字书库;可以没有奢华的雕塑,但一定要有悬挂美术作品的回廊……这就是我理想中的图书馆。
它是为每一个为智慧而生存、为文化而思想、为知识而陶醉的人准备的场所,一个以爱、以自然、以美这些生命元素绽放在每一个听风的竹节间,每一朵吟雨的荷花下的建筑。这虽是一个近乎乌托邦式的图书馆,却正是文化精神不死的光芒之源。
我理想中的图书馆中心是一座银色的数码图书库,圆弧形状,顶层是玻璃的,白天可沐浴在阳光下徜徉书海,夜里还可在阅读间隙抬头观察天体运行,看流星划过……
当我步入宽敞的大厅,我可以走进月亮门的中文库,也可以走入矩形门的英文库;而郁金香门的德语库和钻石形门的法文库是我目前想进去但没有本事进去的,因为我不懂这些语言。
进入之后,就可以坐在计算机前点击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查看实事要点,听听流行音乐,放松放松精神……数码图书库,当然不会只有计算机房,它还有极重要的内容——传统藏书。只不过全都是数字化管理。
我理想中的图书馆最理想的阅读点是在楼上,面对着计算机屏幕读书,虽少了些许书卷气,但我们可以把自己想读的书直接投影到墙壁上,放大阅读再点击计算机程序里的气味,选择并确定自己喜欢的香薰气味,悠闲地阅读。而我一定会选择檀香,斜斜地躺在靠椅里,在檀香弥漫的空间阅读千年前的诗歌。
围绕着数码图书库,就是许多白色的建筑,它们分别是文学馆、天文馆、艺术馆、建筑馆、戏剧馆……它们以各种形式保存、展示、纪念着各个艺术门类的发展和贡献。
我理想中的图书馆是一个科学文化中心,最新的、最全面的、最经典的科学文化典藏都在这里聚集,同时,这里也是多少人的流连之所。他们可以在这里交流、冥想、创作。瞧,那在水榭喝茶的是一群哲人,那在书库顶层激烈讨论的是几个科学家,那在窗下冥思创作的是一位诗人……他们都在这里放逐灵魂、捕捉灵感……
这就是我理想中的图书馆,这是一个才华和光芒的聚集地,是有梦的我们的家园,而我更希望它不会永远只是我的“理想”。
天堂的散文3:仰天堂下花如海
文/吴卫东
“油菜吐芳华,千里尽金黄”。早就听说,贵池仰天堂下的油菜花海,与江西婺源的油菜花景观不相上下,能创作出意想不到的摄影作品。
周日,带着心中的期盼,我们几个摄影爱好者,扛着“长枪短炮”,兴致勃勃地踏上行程。城西郊外的杏花,三两朵留恋枝头,依依不舍春日微煦的暖阳。一路上嫩柳轻舞,和风拂面,空气中不时弥漫着花草淡淡的馨香,沁人心脾……
当踏入贵池区殷汇镇石城村,着实被眼前那一望无际的金黄震撼了。极目远眺,成片的油菜花轻扬细腰,与绿水青山和谐搭配,构成了一幅春意盎然的天然画卷。置身其间,那是一片片极富灵性的油菜花,朵朵黄金,巧着翠茎,渐次绽开。层层叠叠,与山川河流为伴;铺天盖地,与桃花麦浪共舞;时而妩媚温婉、时而热烈奔放,将秋浦河两岸渲染得醉美祥瑞。影友们仿佛进入了阵地,忙不迭地架起相机,广角、长焦,大光圈、慢快门……一边目不暇接的捕捉镜头,一边忘我的陶醉在舞动的花海里,像蝴蝶、如蜜蜂一般,身上缀满了金灿灿的花粉,心情早被点燃得热情似火,灿烂如花。
位于该村南玉屏山之巅的仰天堂,四周松竹环抱,景色秀美。我们一行边拍摄边沿着小径攀援而上,山路旁不时伸出的几枝桃花、映山红,像是与路人招手,有的含苞待放,有的早已露出粉红灿烂的笑脸。爬到山顶仰天堂庵门前,三三两两的摄影人擦肩而过,不少人的相机已是收获满满。继续向前横上200余米处,终于找到了传说中观赏和拍摄山下油菜花海全景的最佳位置。
不同的角度,全新的视野。镜头里,仰天堂下的油菜花如金色的海洋,盛开在蜿蜒的秋浦河两岸,气势颇为壮观。俯瞰山下,群山横亘、远山如黛,白雾环绕、云蒸霞蔚;那条条块块不规则的油菜花田,依山傍水布局巧妙;几个宁静的小村庄,错落有致镶嵌其间,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流光溢彩,美不胜收。极富灵气的花势,恰到好处地点缀了这里的青山绿水,处处洋溢着春天的梦想和朝气。当然,最出彩的还是嬉戏的孩童,在田埂上蹦蹦跳跳,点缀金黄色的油菜花极富动感、最有韵味。徜徉于花海,好像迷失于带着清香的微风中,黄澄澄的油菜花衬映着蓝天显得格外娇艳,散发出浓浓的春意更是格外迷人。大自然的美景总是让人浮想联翩、叹为观止、流连忘返。
“油菜花开满地黄,丛间蝶舞蜜蜂忙;清风吹拂金波涌,飘溢醉人浓郁香”。果不其然,此行仰天堂油菜花的采撷,犹如画中游历了一番,收获颇丰,相机里早已装满了油菜花的金黄、装满了整个春天的气息。
仰天堂的春天,是油菜花开的世界,是摄影爱好者的天堂。仰天堂下花海,迷醉了游人,美好了乡村……
天堂的散文4:飘雪
文/夕泠
飘落的过程是失踪的过程,这就是天堂里的雪吗?喜欢雪的人却与雪擦肩而过,这也许就是宿命。雪的状态以蒸发的形式摧冷我,白色的画面用黑夜作背景,于是我活在黑与白的两极。
渴望有一场覆盖,降临在我悄然而至的梦中。那夜翻阅《最后的罂粟》,印象派画家冷冰川的画以及祝勇略带意识流的文字,绝配的畅想,竟然与我生活的两极不谋而合。我不懂画技也不知文字到底有什么魔力,只知道当我遇见它时,心灵产生一种共振。这就促使我握住那美丽妖艳的罂粟花,同情地看着她被人类的贪欲吞没,人类的眼中她是罪恶的代名词。上天创造她时就预想要给人类最不堪的一击,黑夜因此有了如花一样美丽心痛的伤口,只有特殊的灵魂才能够触摸。
雪花只飘了几下,算是路过了我的窗口,转瞬间就不见了踪影。也许属于我的雪花将停留在远方,“远方不是表示距离,而是表明差异”。这种差异,上天无法弥补,生死无法取代。
倒是冰凌执着地挂上了屋檐,与河中的冰花唱响了冬天的旋律,岸上一树树枯枝安静地立在风中,想像春天的嫩芽。冬天因为雪,寒冷才能够以美好的形式存在,爱雪之人将其一一摄入眼中,雪就这样活在了飞逝而过的记忆里。今年的冬天还未曾捧过雪,只能坐在梦里想像雪花堆积的样子,想像踏雪时留下的痕迹,没有雪的冬天绝对是残缺的冬天,就像一点点被剥落的记忆,人生就不再完整,如果人没有了记忆,就像疯狂的向日葵轰然倒塌在无边的黑夜里。
寒冷中翻阅冷冰川画笔下的黑白世界,无限的想像停留在祝勇的文字间,凡。高的名字贯穿于书的始尾,“色彩被省略以后,我们依然能够嗅出他的味道”。也许这就是现实中无处藏身的梦吧,“梦从不给人安排确定的结局”,所以这就使得更多的人能够发挥梦的想像,使得我们的心灵能够穿越在黑与白的画面中,穿越在蓬勃的生命里,穿越在对人性的思考中,就如祝勇所言:“他的黑白画。不仅包含着绚丽耀眼的色彩与光芒,而且包含着喧哗的众声,像陈丹青形容的,疏阔、明朗、幽深、响亮”。冷冰川说:“我只是一个流浪者,靠直觉创作着的流浪,不停地接近‘心’的灾难”。
如果说祝勇的文字是黑夜里行走的双眼,那么冷冰川的画便是黑夜里的飘雪,仿佛是经过完美曝光后呈现出来的一张张黑白底片。那是一个冷静的世界,以及在冷静下无时无刻不在滋长的渴望,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它唤醒了人类强烈的生命意识,正设法主宰对生命的另一种思考方式。
今夜,我的梦里将轻雪飞舞,最后的罂粟将掩面而亡。
天堂的散文5:孩时天堂
每次回到炎陵,我都要到大草坪里走一走、看一看。
大草坪里已面目全非,有点印记的就是洣泉书院了。望着这栋历经风雨的民俗建筑,我有种穿越时空的感觉,思绪一下就回到了孩时。
上世纪60年代的大草坪,绿草成茵。它没有台湾青的娇嫩,也没有进口草皮的富贵,然而生命力却非常顽强,它耐得住炎热,经得起严寒,尤其是散发出的青草芳香,让人回味一辈子。
大草坪,是酃县的政治文化中心,所有的隆重集会和大型活动都在这里举办。之所以这里是我孩时的天堂,是因为,每次放学或礼拜天,我和胖子、乱弹琴、谭德生、刘秋发、肖四毛等小伙伴都要来到此地尽情地玩耍。滚铁环、打纸枪战、抗脚战、翻筋斗、抓特务,一个个玩得满头大汗,兴趣十足。
大草坪里的灯光球场每当有赛事,全城就像过年一样热闹。不等天黑,人们就带着板凳,守候在这里,准备一睹为快。灯光一亮,哨声吹响,欢呼声响成一片。
现在的大草坪里,虽然一些印记消失了,但新建的一座红军标语陈列馆里,更能把人们的思绪带进腥风血雨的大革命时期。为了新中国的建立,酃县儿女抛头颅,洒热血,才有了今天的幸福。因此,酃县不仅处处都有我儿时的记忆,更重要的是这座英雄的山城,为我的成长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天堂的散文6:悠悠河阳水
文/杨莹
何为天堂?为绿木葱葱、环水而植;又为参天高楼,依水而起。天堂,故水而富饶。
水,自古至今就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生活的动力。殊不知,我们生活的这个充满水的世界,就是我们的天堂。
我们就生活在这。这里,是河阳,是中国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有着充沛的水资源,有着悠久的水文化。
几千年前,几万年前,一条古老的江水从青藏高原淌过中国庞大的身躯,擦肩过河阳,一直到东海。她像母亲一样用清甜的乳汁哺育这里,用悠久的文化充实这里。从此,河阳就诞生了。
凤凰山是河阳的瑰宝,她有着悠久的历史,有着许多美丽的传说;还有着历代名人雅士在此流下的遗迹;更有着流传了千百年的“河阳山歌”这独具魅力的文化遗产。
河阳的水,滋养了多少文人墨客。河阳的状元、榜眼层出不穷,陆器、杨无恙、蒋廷锡……因为河阳水的滋润,河阳一带的名人比比皆是。
河阳的水是无私的,她是生命的源泉,她用自己养育了世间无数的生命。然而她不求回报,只是这样默默地、无私地为人类奉献着自己的一点一滴。我们也应该学习水的无私,将自己无私地奉献到建设社会主义的队伍中,为祖国、为世界的美好将来献出自己微薄的力量!
河阳,这里河流纵横交错,大小河流有成千上百。河水清澈,如一条条碧绿的丝缎披在这个城市上。天空清澈如璧,万里无云,鸟儿在天空中自由飞翔,像是一位大画家画出的惊世之作。
但,河阳的水也需要我们的保护。只有去爱护她,她才能继续流淌,继续哺育后代的子子孙孙,否则,不久的将来,河阳的水将会枯竭、消失…
啊,河阳的水,如璧,美丽;如丝,清透。河阳的水,无可替代。她就是我的水,我的天堂……
天堂的散文7:最接近天堂的地方
我的心上住着一轮明月,无论这轮明月明天会照耀在何方,至少我的心中总有一个方向值得眺望。我渴望的地方永远在远方。你说过即使会受伤,也要勇敢和坚强。天使也在为你歌唱。我不知道我到底在为什么彷徨。你却只想把月光都还给旧时光。
没有信仰的人生始终是迷蒙的。随波逐流的。厌倦的。迟早有一天,我将离开这个世界。一想到此,所有之前迷恋过的,痛恨过的,欢喜过的,似乎都可以淡然处之。最后的最后,时光的坟场会埋葬一切的一切。
如果灵魂如河,月光如纸,那层厚厚的荒漠,会遮盖哪个夜晚失落的外套。青春的眼神不再明亮,孤独的背影依然寂寥,枯瘦的手指交错缠绕。当寂寞与孤独干杯,当思念与纠结共枕,时光依然静默,人世依旧沧桑。
人生的路有千万条,究竟哪一条才是适合自己的路,只有走过才知道。习惯了内心的独白,突然不习惯与人说话。自言自语的世界,一片静寂与尴尬。突然有一天会想起一个背影,一句歌词,一段旋律。热烈或者激荡,都不是幸福的源泉。真希望有一天可以抛开现在这一切,去自由地开拓另外一个世界。只是不知道彼时,我是否会心有眷恋。人啊,总是在矛盾中纠结,注定要纠结一生。遮遮掩掩的人生,注定千疮百孔,自取其辱。
爱像风中的风筝,有翱翔的旅程,而被遗忘的是那些放开手的人。最近特别喜欢这首歌,丝丝入扣,无论歌词还是旋律,都入木三分。在这个矫情的没有月光的晚上,单纯的颜色已经消逝不见了。到最后,我们的这场人生大戏也终将谢幕。只是彼时,我们将无法朝向台下的观众们深情地鞠躬表达谢意了。那就这样吧。
生活其实很简单,就是生下来,活下去。但是,在活着的过程里,却总是会情不自禁地陷入各种纠结里,这些纠结如同蛛网,看似不起眼,实则闹心得很,一时半会也理不顺,挥不去,烦透了。这,就是生活。生活的本质一旦看破了,或许就能发自肺腑地微微一笑,然后装作若无其事地留给全世界一个潇洒的背影吧。
心静了,世界也跟着平静了,沉淀于内心深处的将是永恒美好与感动的人与事。有时候,退一步,是为了更好的向前进。幸福是一种感受。如果内心满足且愉悦,幸福就会洋溢于嘴角眉梢。同样地,幸福也会传染。因为,快乐和幸福同在。今天,你幸福了吗?
流浪对我来说就像一场遥远的梦,我好想沉醉在这场梦里不出来。流浪的人拥有一颗渴望自由的心,但也注定了会经历雨打风吹、艰难困苦。流浪不是一种形式,而是一种精神,是一种灵魂的图腾。流浪的人注定不会安逸地活着。麻木与僵硬的生活,与流浪绝缘。渴望流浪的心,将散发出永恒夺目的青春之光。
这样的夜晚特别适合点燃一盏思念,静静地,沉沦。我抬头遇见一道流年,正不动声色地与我擦肩而过。我打开水龙头,将脸浸在冰凉的水里,享受濒临窒息的快感。当我从水里抬起头,面对着镜中那个湿淋淋的脸庞,好像是痛哭过一场。其实,生活还在继续着,那就不妨擦干脸上的水珠,还明天一个灿烂的微笑吧。
天堂的散文8:梦驼铃
文/语徽
我以为我到了我们一起看见过的天堂,可为何四周还是那么的荒凉?我以为我可以不再继续去流浪,可为何脚步还是会不由自主地迈向那未知的远方?是对这片沙海的失望?还是对那个天堂的向往?……
我叫沙,是一只骆驼,一只孤单地行走在这片沙漠中的骆驼。脖子上叮当作响的驼铃昭示着我是一个逃犯!是的!一个逃犯!趁着月黑风高,趁着主人在酣睡,趁着伙伴们在打盹儿,我悄悄地逃了,逃离了那个被我叫作家的地方。
为什么要逃呢?我不知道!只依稀记得那一天,沙漠的尽头突然出现了一片蔚蓝色的湖!我听主人叫它“海”!海面轻轻泛起皱褶,那肯定是风留下的痕迹。对!是风!却不似沙漠中的风那般夹着滚滚黄沙。海面上时而有一两只白色的鸟飞过,可真像天使啊!我看得痴了,竟然一脚踩上了一颗仙人球!好疼啊!…从那天起,那画面便在我心里深深地扎了根,挥之不去……
不得不说,我逃得很干脆!将主人的恩情和伙伴们的友情统统束之高阁。一心只想着要到那沙漠的尽头去,哪怕只是看看那片海也好…
可是,不知道是不是我的方向感出了差错,走了将近半个月,我却再也不曾见过心中的那个天堂。脖子上的驼铃还在响,我早已疲惫不堪。心中的失望与彷徨,如同泛滥的河水,止也止不住…其实很想停下来歇歇脚,其实也很想回头望望故乡。可我怕我一停下来便再也找不到方向,也怕我一回头望想念便会疯狂滋长。我只能装作斗志昂扬,刻意无视那洒落满地的感伤,告诫自己前面就是美丽的天堂。
就这样我一直往前走着,直到再也找不到家的方向,直到遇到了那只残忍却又见多识广的秃鹫…他说,那是“海市蜃楼”,他说,我所看见的天堂只是一个虚幻的假象,他说,那是我一辈子都到不了的远方……我该相信他吗?我不知道!但我宁愿选择继续我的梦想!哪怕到头来只是空欢喜一场……
感觉像是经历了漫长的几个世纪,我终于筋疲力竭地倒下了,倒在了哪里我已不记得,只依稀记得在我倒下的瞬间,我又看到了我心中的那个天堂,它就在前方……
我的灵魂已不由自主地脱离了身体,继续向着远方,飘荡,飘荡……
天堂的散文9:牛屋,我曾经的天堂
文/芦岗-芦笛
飞雪弥眼,御风飘腾。又是一年风舞羽衣时。小孩子们喜欢雪,风里,雪里。打着,闹着,笑着。
看着孩子们那憨痴天真样儿,自己竟呆呆痴痴,仿佛旋入时空隧道,回到天真烂漫的童年时代。
我的童年,在上个世纪的六十年代。
那时,也有冬天,也下雪,但比现在要冷得多。冬至以后,村里村外,大坑小坑,全都上了实冻。我们小孩子,就在上面打陀螺,推桶箍。
那时,最怕的天气,就是雨搅雪。俗语说,雨搅雪,下半月。要是遇上刮大风,那就惨了。下着雨,飘着雪,刮着风。不出半天,树枝就咯吱咯吱的响。老百姓说,那叫下流冰。茅草屋檐下挂的冰凌,差不多就要挨着地了。路边,沟坡,结了冰甲。不小心掉下去,很难爬上来。
小孩子喜雪,玩雪。白天,追着,跑着,闹着,不觉得冷。最难过的,是夜里。被子薄,半夜暖不温。蜷曲着,手抱着膝盖,上牙磕下牙,哆哆嗦嗦。睁着眼,睡不着。
风停了,雪住了。干冷干冷的,不到立春不化冻。这冬天,咋过?
小孩子机灵,脑瓜子活络。不几天,我们就找到了越冬的暖房。那就是,我们生产队的牛屋。
说是牛屋,其实也有骡马驴在里面。习惯了,反正都是牲口,都叫牛屋。
冬天的牛屋,生产队一级保护单位。生产队再穷,牲口的取暖,还是要保证的。没了牲口,重活儿累活儿,少了帮手,遭殃的就是人了。入冬第一件事,就是给牛屋备干柴。牛屋外,干树枝,堆了一垛,足够一冬用。看着那一垛干柴,我们偷偷笑了。
我们的床铺,就安排在与牛屋相连的干草屋里。干草屋与牛屋,中间有门相通,方便饲养员夜间喂牲口,也方便暖气流进我们的房间。
睡觉时,我们两两结合。一个被子铺在底下,一个盖在上面,两人打通腿。被子铺在干草上,躺上去软绵绵的。忽闪一下,像海绵一样。我们一铺挨一铺,被窝挤被窝,热身贴热身。那感觉,现在回想起来,就像开了空调一般。半夜里,光着身子起来小便,并不觉得多冷。
外屋,就是牛屋。三间房,三面围着牲口槽。对着门口的半间,空着。门口挂着草帘子,屋里生着劈柴火。大人们围着火堆,吧嗒着旱烟袋。或讲笑话,或讲故事。最多的就是一个接一个,讲着骇人听闻的,青面獠牙的鬼故事。几个老辈子爷爷,讲他们跑反躲匪逃丁要饭的事,讲得嘘唏流泪。指着我们,说,娃们遇上了好时辰,不用东躲西藏了。我受的新时代的教育,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长印哥是当时村里为数不多的初中毕业生,爱看鼓词演义,嘴头子利落,说鼓词像模像样。他一到,大家就缠着他说鼓词。年轻人,爱表现,爱张扬。经不起三说两请,就亮起了嗓门。《岳飞传》,《济公传》,《包公案》,《白蛇传》,《水浒传》……许许多多的故事,就是那个时候,在牛屋里听到的。
屋外,呼呼飕飕的狂风,咯吱咯吱的冻枝。屋内,热乎乎的被窝,一窜一窜的火苗,一段一段的故事,一阵一阵的笑声。此时,觉得自己,何等的幸福。
讲累了,长印哥会停下来,让我们背书,作为继续讲的条件。有一次,他听说老师让我们抄了蟾虎寺的四景词碑文,就让背写冬的那一段。为了听故事,我们像对着老师一样,扯起喉咙背起来:
朔风渐高,碎剪鹅毛。看天涯,玻璃世界。扣柴扉,踏破琼瑶。长至日皎,长至日皎,青山衣素,水架冰桥。六花飘,共赏寒梅服紫貂,围炉浅酌过通宵。
背完了,又考问,何人所作。我们大眼瞪小眼,红着脸,愿听教诲。这时,长印哥便洋洋得意,拿腔撇调,慢慢道来:
话说当时,我们绳李村西头,有座千年古刹,名曰蟾虎寺。建构恢弘,威武俨然。苍松翠柏,掩映宝殿。暮鼓晨钟,紫气盘盘。涧沟溪流,清音回旋。立于四周观蟾虎,蟾虎趴于低洼处;立于蟾虎观四周,四周尽在洼处中。此地了不得,乃钟秀聚气之宝地。蟾虎寺之奇秀,引来了仙人吕洞宾。步曲径,循松涛,沿溪流,目苍翠,聆清音,嗅花香…… 看迷了,醉了。提笔,写下了蟾虎寺春夏秋冬四景词。寺僧如获至宝,请人丹书勒石,树于寺门之前,这就是我们看到的蟾虎寺四景词碑。
大家听了,都说他是全村最有学问的。他也不谦虚,说,那是,不然,书不就白读了?说真的,生在穷乡僻壤,从小就能知道“将相本无种,白屋出公卿”、“家贫出孝子,国难显忠臣”、“英雄不问出处”等大道理,还多亏了长印哥这样的说书人。照这样算,长印哥还真是我的启蒙老师呢(可惜,他三年前已经辞世了,再也不能听他讲鼓词了)!
每天吃过晚饭,我们就往牛屋跑。去早了,大人没到。听不到故事,我们掏过了铡的花生秧子。一把一把地掏,仔仔细细地看,希望能找到夹在秧子里的瞎秕子花生。掏不到,也不生气,接着再掏。我们知道,摘花生是第一遍,铡花生秧子是第二遍,背花生秧子是第三遍,到我们这次已是第四遍了,经过了多少双眼睛,能找到一个两个,已是万幸了。找到了,喜出望外,也不敢声张,就暗自嘿嘿地发笑。剥开皮,将麻雀舌头大小的花生粒,送进嘴里。然后,慢慢地嚼,细细地品。哎呦,那滋味,又香又甜。心想,鼓词里说的山珍海味,也不过如此罢了。看那贪婪的吃相,谁也不笑话谁,朱元璋不是也要过饭吗?我们比他强多了!
天,逐渐黑下来。大人到了,火堆燃了,牛屋热闹了。我们耳听,心想,觉得学到了许多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
大人的烟味,湿柴的火燎味,有点呛人。我们就嚷嚷,烟,呛人。大人嘴里骂着,却暗暗地熄了烟火。
奇怪,烟味火燎味散后,却飘来一阵阵的清香绵甜味儿。我们又嚷嚷,哪来的香气儿,哪来的甜味儿。大人笑了,傻小子,那是七仙女撒花了。我们知道,那是在糊弄我们。饲养员洼子大伯指了指老黄牛,说,想一想,它们吃的什么,会是啥味儿。啊,懂了。牛吃了一肚子的花生秧、红薯秧,发酵。又一口一口地吐出来,上下大齿,如一盘石磨,慢慢地磨。磨出满嘴的白沫儿,冒着腾腾的热气。飘入鼻孔,不就是香甜嘛。
夜半,大人散去。
我们躺在被窝里,露着头,傻傻地笑。侧着耳听,斜着眼看,耸着鼻闻。
屋外,风摇冻枝,咔咔嚓嚓,咯咯吱吱。
牛屋,炭火正旺,通红通亮,暖暖和和的。
牛卧在地上,吱吱地倒着沫儿,散着热气儿。刚拉的牛粪,热乎乎的,冒着白气。耸耸鼻子,满屋的清香,甘甜。悠悠的,丝丝缕缕,飘逸着。我觉着,是牛的口香,又是牛排泄的草料逸甘散香。这是我闻到过的,最美妙的气味儿。牛屋的味儿,最美,最棒。
从八九岁,到十五六,我在牛屋过了七八个冬天。牛屋,我的摇篮。牛屋,我的天堂。我爱牛屋,爱牛屋的人,爱牛屋的事,爱牛屋的味儿。因为,我是农民的儿子。
冬天,天空漫逸雪花。看着天空,就会情不自禁地想到牛屋。怀念那个属于我的,虽然清苦,但又非常充实的童年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