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文章

请欣赏拒绝文章(精选9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拒绝文章1:有一种平庸不能拒绝

文/海阔天空

有一种平庸不能拒绝

十多年前我有一个同事,五大三粗,虎背熊腰,声如洪钟。他的爱人却身材纤瘦,小鸟依人,嗲声嗲气。外人看来却是一种别有风情的般配。女人下岗了,男人十分顾家,每个月把自己的工资全部交给女人,仅凭自己有限的奖金零花。但是每到月底,男人便囊中无物,空空如也,只买二、三元一包的香烟,中餐也仅是一碗面条而已。同事们都很诧异,每个月五、六百元的奖金,怎使他如此窘迫?我有时好奇地向他询问,他满面羞涩地告诉我,因为家中经济拮据,他爱人在买生活用品时对物价十分计较,每次都要讨价还价好半天。如果买了一件她认为是贵了的物品,回家后几天不开心。有时把钱给他要他买东西时,总是再三叮咛,千万不能买贵了。而我这位同事却很不会讨价还价,经常为了满足他爱人的心愿,便自己贴钱进去,回来少报价。每当这时爱人总是喜逐颜开,欢欣不已。所以他每月的奖金大部分便不知不觉流进了家庭的开销。

多好的男人啊!情感的纽带,使这位男人在平凡的生活中迸发出不平凡的心灵的火花。

早年我有一位邻居,是转业军人,他有一位在参军前在农村结下的妻子。转业后他放弃了分配的工作,自己创业,并把农村的妻子接到了城里。男人长得细皮嫩肉,白白净净,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颇具女人的妩媚。女人却长得有些粗陋,面皮黝黑,身材粗壮,走动时浑身颤抖。女人在城里没有工作,全家生计靠男人做生意。改革开放头几年,男人生意兴旺,稍有积蓄。男人特别喜欢给女人买一些装饰品,大到钻石戒指,珍珠项链,小到耳环头巾,玉石手环。女人多次表示,她不喜欢这些。并告诫男人:天晴要防下雨时。男人依然固我,照买不误。几年以后,经济低迷,男人的生意亏本了,一病不起。我赶过去看他,只见他原本俊俏的脸盘,又黑又黄,头发凌乱,脸上写满了苦涩和辛酸。女人正在劝导他,他只是唉声叹气。女人突然转身,从大衣柜子的底层,翻出一本存折,递给男人。男人睁大的眼睛里骤然间凝聚了兴奋的目光,原来存折上有十多万元!男人吃惊而有疑惑地问道:“这是怎么回事?”女人“吃吃”地笑道:“你每次给我买的装饰品,我都按原价把它们退掉了,聚存下来的。”男人大大的眼睛里立即饱含了一泓泫然欲滴的泪。

多好的女人啊!爱情是一杆秤,它最能称出对方在自己心中的斤斤两两!

我父亲在世时,有一位老朋友,年近八十岁了。白发苍苍,修髯飘飘,颇有仙风道骨之风采。老人身体还硬朗,就是脚有些不方便。老人隔三差五喜欢到我们家里来,与我父亲品茶聊天。但有一个毛病,忘性大,经常把随身携带的东西丢在我们家。夏天是阳伞、折扇,冬天是口罩、围巾,有一次居然把他们夫妻两的工资存折也落下了。后来老太婆专门给他准备了一个小本子,上面记载了他出门带的东西。每次到我们家出门时,他总要掏出这小本子,一一清点他的物品,使我们全家忍俊不禁。有一次他独自到中山陵游玩,结果把钱包丢了,他无法打车回去,只得请人帮他打电话回家。老太婆告诉他,在他内衣的里层,专门给他缝了一个小口袋,里面装有二百元钱,以备急用。老人这才如释重负,打车走了。

秘鲁作家巴尔加斯·略萨的小说“情爱笔记”里有一段话:“因为爱情,会知道并掌握一切与爱情有关的事情,会把爱人最平庸的东西神圣化。”

爱情中的平庸是无法拒绝的。

拒绝文章2:珍爱生命,拒绝毒品

文/苏薇

有一种东西,狰狞地对人微笑,充满着毒性与诱惑,它们残害着意志薄弱的人,人们把它叫做“毒品”;有一种花,“美丽”地对人微笑,它充满着吸引力,可它却是制作毒品的罪魁祸首,这就是罂粟花……毒品就像魔鬼一样,在我们身边游荡。为了增强我们对毒品的认识,我希望大家观看一部电影——《黑白记忆》。

影片的主角是一个漂亮的小女孩——陈默默。陈默默13岁,她的母亲染上了毒品离家出走了,父亲被关进了监狱。幼年的她在无知的情况下也沾上了毒品。从此,她被这个“恶魔”推向了罪恶的深渊……后来,她进了戒毒所,每次毒瘾发作时,她痛苦地挣扎着,在地上打滚,号叫,撕扯着自己的衣服。

为了重获新生,她在戒毒所里接受了良好的教育,配合法院抓住毒贩。可不幸的是,陈默默因使用注射器注入毒品而染上了艾滋病,更加悲惨的命运将吞没陈默默的一生……

吸毒不仅害了自己,也害了身边的人,更会危害社会。毒品是一种能够使人成瘾癖的麻醉药和精神药品,一旦吸食成瘾,便无法自拔。有多少个花季少年被毒品残害,他们的生命之花还未绽放,就已经无情地凋谢了,毒品的黑阴影总是笼罩在吸毒者的心中,永远不能拂去。

《黑白记忆》告诉我们,当“毒魔”靠近我们的时候,想想生命的宝贵,坚定意志,决不让毒品残害我们的“生命之花”。

我们青少年更应该珍爱生命,拒绝毒品。向这个“毒魔”说:“NO!”

拒绝文章3:学会拒绝,是一种稀缺的能力

文/李思圆

有人做过一项调查:如果一个人学会合理的拒绝,就能减少90%以上的不必要麻烦,更能减少大量的个人时间和精力上的浪费。

其实,学会拒绝,是一种稀缺的能力。

有的人因为不懂拒绝,将自己拖得疲惫不堪,而有的人因为懂得拒绝,让自己的人生,活得更加轻松自在。

你是否有这样的体会:有时为了合群,你不得不去参加一些无意义的饭局,去喝一些勉为其难的酒,去说一些言不由衷的话。

其实,当人不对时,你没必要去附和,当圈子不同时,你没必要去强融。

有时,当你知道自己真正想做的事,真正喜欢的生活时,就不会把时间浪费在一些不重要的人和事上。

有一位主持人,他认识和访谈过的嘉宾,在各行各业都有,也都不缺人缘。

但他的朋友却非常少,除了做节目,他甚至可以宅在家里两周都不出门,也不见任何人。

他曾经提到:“朋友除了交情之外,还有讲究,这个很重要。所谓讲究,可以理解成品味,才学,投缘和谈吐等。”

有时,如果彼此三观不合,即便再怎么推杯换盏,再怎么称兄道弟,也不过是形同陌路,甚至是鸡同鸭讲。

许多时刻,我们总是不敢去拒绝,你不想加入的圈子,不想认识的人,以及不想参加的社交中。

其实,不是同路人,无论你再怎么去迎合讨好,无论你再怎么去凑合将就,也都没有太大的价值和意义。

就如一段话所言:“我不再装模作样地拥有很多朋友,而是回到了孤单之中,以真正的我开始了独自的生活。

有时我也会偶尔难以忍受寂寞的折磨,但我宁愿以这样的方式来维护自尊,也不愿去换取那种表面的朋友。”

一位作家曾经写道,他在一座城市搬过五次家,但每次家里都会来不速之客,甚至频繁被打扰。

每次他都因为受不了敲门声,打开了家门,结果进来的人,几乎干什么的都有,而且都是来为难他的。

这些人要么就是找他写条幅送给领导,要么就是有什么堂会请他去捧场,甚至还有什么事也没有,过来解闷的。

而且这群人每次来都是两手空空,不仅吸他的烟,喝他的茶,而且还耽误他的工作,让他根本没办法写文章。

其实,在生活中,并不缺乏总是消耗你的人,如果学不会拒绝,最终就会给自己带来无数的麻烦和困扰。

其实,当你表明自己的态度和原则时,别人也就很难有可乘之机、毫无节制地去利用你。

有人曾说:“为什么别人越来越不把你当一回事,因为你太好说话,什么事情,一找你就答应,什么东西,一要你就给。”

在个世上,有太多人其实你并不需要去理会,当他们抱着消耗你的态度对待你,其实就是不尊重你。

如果你一味地去迎合,最后他们只会肆无忌惮地从你身上谋取利益,而你只会被他们彻底拖垮,甚至是消耗殆尽。

或许,有很多人在面对他人的求助时,都不好意思拒绝。

因为他们当惯了老好人,总以为如果不尽力去帮衬,不仅容易伤了彼此的和气,自己也拉不下这个面子。

其实,对于力所能及的帮忙,当然要全力以赴。但如果超出自己的能力和界限,最终拖累和吃亏的只是自己。

有时,我们以为委屈自己去帮衬别人分内的忙,会换来别人的认可和感激,其实你不过是给他人欺负你的权利和机会。

曾有一段话说:“老好人是一种毒药,不仅让自己上瘾,还会让对方对你的索求不断上瘾,直至最后大家都变成仇人,才会结束这种带着强烈毒性的人际关系。”

其实,成年以后,我们都要学会拒绝去帮那些原本不属于自己,但却把所有的压力和责任,都推到自己身上的忙。

大多数时刻,我们总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不敢、不懂、也不好意思去拒绝别人。

正如一句话所说,“如果自己的理由出于正当,就不要害怕拒绝他人。当一个人开口提出要求的时候,他的心里根本预备好了两种答案,所以,给他任何一个答案,都是意料中的。”

诚然,拒绝一个人,或多或少会影响彼此的交情。拒绝一个圈子,或多或少会失去一些朋友。拒绝一些帮助,或多或少也会被人指责和埋怨。

但当你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最应该珍惜和在乎的是什么,以及懂得将付出给值得的人时,你也就能做出果断的决定和选择。

拒绝文章4:一个人顶级的自律,是拒绝内耗

文/洞见·李思圆

曾看过这样一幅漫画。

一个人走在阳光明媚的大街上,心情很是愉悦。可他一路走,一路担忧,最后脑子里的阴霾逐渐屏蔽了晴朗的天空。

这或许是大多数人都曾有过的经历:在做一件事时,总会有各种担心和焦虑。既怕自己做不成,又怕别人的质疑和否定。最后无休止地内耗,就会彻底地拖垮自己。

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与其被精神上的内耗折磨,不如用行动去治愈自己。

想得越多,越会透支心力和体力;做得越多,越能扛住压,克住难。

在做一件事时,最难克服的,不是将会遇到的困难,而是想象中的困难。

想来想去,犹豫来犹豫去,觉得自己没有准备好,勇气没攒够,其实只要迈出去了那一步,就会发现所有的一切早就准备好了。

许多时刻,让人疲惫的,是精神上的内耗。

想太多,不仅会消耗掉更多的体力和精力,也会瓦解掉一个人做事的决心和意志力。

放下过多的精神内耗,才能丢掉沉重的思想包袱,轻装前行。

有人曾说过一句话:“人性一个最特别的弱点,就是在意别人如何看待自己。”

让人退缩的,是对外界的敏感。越在意他人的负面评价,越会丧失前行的勇气。

只有放下过度的敏感,才能减轻内心的累赘。

这个世界并不掌握在那些嘲笑者的手里,而恰恰掌握在能够经得住嘲笑与批评、并不断往前走的人手里。

面对他人的质疑和不看好,一个人若强大,它就是向上的垫脚石。若怯懦,它就是向前的绊脚石。

有一句话说:“过多的敏感,是一种无谓的自我消耗。”

能吞得下多少委屈,才能成多大的事。能受得住几分打击,才能成几分的才。

当我们最终做出成绩,所有误解就会不攻自破,所有打击便会烟消云散。

行动,是治愈内耗最好的良药。

深陷困境时,越纠结越会走投无路。行动时,才能更好地寻找出路。

网上有人问:“37岁失业在家,压力巨大,超级痛苦,怎么办?”

有一个网友回答说:“首先,迷茫不会解决任何问题。其次,情绪于事无补。假如说,生活在你眼前放了十个盲盒,并告诉你有一个里面装的是你想要的,你会怎么办?应该一个一个去打开。”

不要再浪费时间,赶紧去试错,想太多是没用的。

一个字,干。不行,换。再干,不行,再换。有一句谚语说:“空谈,水之泡沫;实行,金之点滴。”也许,行动不能立马给人带来转机,却可以让他慢慢地摆脱困境。

想,都是问题,做,才是答案。

许多时刻,我们面对的最大困难,不来自外压和外力,而是来自情绪和精神的内耗。

所有困惑也好,质疑也罢,想得越多越痛苦。

当你摒弃杂念,抛开烦恼,做得越多越坦然。

拒绝文章5:最好的人生:适度善良,懂得拒绝

文/Miss莫瑞

有人说,心软是一种不公平的善良,成全了别人,委屈了自己。

在生活中,我们面对别人的要求,总会不自觉地心软。一次两次没觉得什么,但次数多了,往往就会让人进退两难。

于是你会发现,当你多次因心软而妥协,并且无下限地容忍,你的生活就会渐渐走进死胡同。

因为,你容忍别人的同时,也在消耗自己的人生。

没有节制的容忍不是善良,而是卑微。

有个话题叫“有没有那么一瞬间,你觉得容忍毫无作用”。

有句高赞评论说:“容易被欺负的,永远都是那些天真又心软的人,毕竟好骗又好欺,伤疤一好,那个人就忘了疼。”

我们总是担心自己不够善良,也害怕令别人失望,所以不停委曲求全。

殊不知,有一句话早已道出了答案:“如果有人觉得失望,那是他们要处理的情绪,不是你的责任,你无需对别人的情绪负责”。

没有人有义务要一直替别人着想,一个永远把别人的需求和感受放在首位的人,那得卑微成什么样呢?

有人说:你的善良,应该略带一点锋芒。

不管是与人为善,还是给人包容,前提都是不为难自己。

不要怪别人太贪婪,也不要怪社会太不温暖。一个连自己都维护不了的人,又如何去要求别人来体恤你呢?

就算我们有包容别人的义务,但却没有无限次容忍的责任。

人想要发出光芒,必须先长出锋芒。

《人间失格》里有这样一句话:“我的不幸,恰恰在于我缺乏拒绝的能力,我害怕一旦拒绝别人,便会在彼此心里留下永远无法愈合的裂痕。”

不懂拒绝就像一种顽疾,不由分说地啃噬着人们的一生。

懂得拒绝,人生才更自在清净。

三毛曾说:“不要害怕拒绝他人,如果自己的理由出于正当,当一个人开口提出要求的时候,他的心里早就预备好了答案。”

每一种井井有条的人生,都是靠拒绝一些事情得来的。

看清自我的需求和意愿,大胆地对一些裹挟说“不”,你的人生才更轻松。

有一项调查发现:那些过度随和,并且完全不懂得拒绝的人,比那些性格强势的人收入要低18%。

毫无底线地接受或帮忙,并不会给他们带来和谐的人际关系,反之,只会得到别人的轻视。

所以,永远不要去做一个容忍无度的“弱好人”。

真正的将心比心,是建立在双方人格对等,交付对等的基础上的,只有这样,我们的人际关系才是和谐健康的。

网上有句高赞评论说:“老好人是一种毒药,不仅让自己上瘾,还会让对方对你的索求不断上瘾,直至最后大家都变成仇人,才会结束这种带着强烈毒性的人际关系。”

学会拒绝,远比学会接受更重要。

要知物极必反,任何容忍到了一定程度,于别人是蜜糖,于自己却是砒霜。

拒绝心软和无底线的容忍,你才能从乱七八糟的生活里找到头绪,逐渐步入人生的正轨。

拒绝文章6:拒绝诊疗的婆婆

文/爱玛胡

隔几天,都会遇到那种拒绝诊疗的病人,一般是老人。老太太居多:“我不要治疗,不要打针,不要吃药,我要回家。”更激烈的,甚至绝食断水,表示“但求一死”的决心。

医生当然要尊重病人的意愿,但见死不救也是不成的。所以有时候,家属不在旁边时,我也会问她们:“婆婆呀,孩子们把你送到医院里,就是想给你治病的。你不治,冷了孩子们的心。治好了再回家不好吗?”

老太太拉着我的手,摇头:“姑娘呀,我心里明白,我治不好的。寿衣早买好了,每年都拿出来晒的。老头子,三十年前就走了,当时制好两口棺材,一口跟他入土,另一口还

摆在屋里,也该到时候了。”

我想说:“……”

她颤巍巍点头:“我晓得,现在都火葬,那我也要在棺材里躺一下,才安心的。你莫哄我,死了就进不了屋,就直接从医院拖火葬场了。我不要,我要死在屋里头,在我自己的棺材里睡倒。”

病情有轻重,人寿有长短,医生对病人的疾病也有判断。有时候,我觉得还可以抢救一下,就继续劝说:“婆婆呀,棺材放在那里也不会坏,多放几年也没事。治好了,你看外面太阳多好,晒晒太阳,吃点儿小菜,不晓得几写意。”有时候我就不劝了。也有些人,我劝了他们也不听。

总有人会继续留在医院里,也有人就回家去了,大部分人回去就不会再来。

看小说,西方社会好像是要医生开死亡证明的,但在中国,找居委会开就可以了,不用经过医院。所以,往往是他们的邻居或者熟人来住院,我才会知道:去年在这里住过、一定要出院的某某婆婆,已经去世了……

也许,婆婆真如她所愿:在自家,换上在生时就挑好的寿衣,是喜欢的大红色,上面还绣了大朵的牡丹花。她就在睡惯一生的床上,儿女的围绕间,安详去世。在停了三十年的棺材里,睡过三个晚上,最后才灰飞烟灭。

拒绝文章7:今天,你还会拒绝我吗

你的手机是什么型号的?

8250

……

我爱上了你,所以也爱上了诺基亚8250-- “世纪末的蓝色魅力”.每每当我看见别人用这款手机,心中就难免轻轻一震。你说爱上它的简洁,方便,我想,做人也需要如此的单纯吧……

爱情不需要矫饰,就这样淡淡的平静的却很温馨。

也许这是属于这个时代的,属于我们矜持又勇敢的爱情。每天你的讯息通过这个蓝色天使传到我的世界里,有文字有话语也有可爱的铃音。感情不欠费,没有誓言请你也不要关机,恋爱蔓延永远会在服务区。

我想短信会是比较适合我的表达方式,因为对你有些话我没有勇气用口说出,而关怀说多了也只是碎碎捻,让人觉得烦躁。我喜欢给你短信,喜欢收到你回信息的那种小小的喜悦,心里就仿佛装了什么似地,感觉满满的。最怕的也是你不回复我,是不理我了吗?我会猜测你不回复我的理由,然而却总是往坏的方面想,于是又会莫名的难过起来了,有一种小小的悲戚。我一直很感谢你,真的很感谢你,至始都不厌其烦的回复我的短信,也许它相当无聊。但是,原谅我好吗?

重复的按着手机上的键盘,拨着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号码。真的只是要告诉你我很爱你,真的只需要告诉你我很想你,每一天的每一分每一秒,我都会想你。那时的心情就会是一片蓝天,所有的清新幻化成你微笑的脸;那刻的心情会是一片海洋,所有的静碧幻化成你深邃的目光。澈的游离,游离在我们之间。我知道,天是蓝色的,海是蓝色的,心也是蓝色的,我的泪呢?

我和你的故事,我想是美丽的。因平凡而美丽、因关怀而美丽、因体会彼此而美丽。每当你拿起手机,看到那蓝蓝的背景光,请一定要记得我的守侯,要记得比我幸福。“我不在乎我要付出多少,我只要求你知道我是谁。”

再一次地按下了那个熟悉的号码。哥哥,今天,你还会拒绝我吗?

拒绝文章8:拒绝平庸

文/胡平

泰戈尔曾说:“天空不留下鸟的痕迹,但我已飞过。”芸芸众生,有些人就好比森林里的木屑一般,曾静静地在空中旋转漂浮过,然后慢慢沉下来,渗进泥土里,很平凡;有些人就像蒲公英,随着风流浪了很久,路过了许多风景,最后回到大地的怀抱中;还有少数人就如同天上的流星,虽然瞬间即逝,却照亮了整个夜空。也许大多数人都会是平凡一生,但是决不能成为平庸之辈。在你离开世上的那一刻,你应该能自信地对自己说:“我活够了!”“拒绝平庸”是我此生的选择。

在俞敏洪的一篇文章里曾这样描述自己:“我有着不安分的灵魂,总想四处游荡,我的内心深处有一种呼唤,总是把我带向不可知的远方。即使让我坐在房间里,我也希望有一扇能够让我眺望遥远的地平线的窗户。”如果没有一颗不甘平庸的心,也许就没有现在的俞敏洪,没有现在的新东方。因为他也曾这样说:“我本来应该过一辈子平平淡淡的农村生活,娶妻生子,在土地上劳作,然后在每天迎来朝阳送走晚霞的日子中慢慢变老。”可是他没有,他决心走出北大校园,开始自己独立奋斗的历程,创建了新东方学校,并将其打造为中国最大的民营教育公司,在34个城市建立了英语学校和其他学习中心。很喜欢新东方的校训:“追求卓越,挑战极限,从绝望中寻找希望,人生终将辉煌!”进入大学的我选择了基础教育—小学教育专业,成为一名卓越的小学的教师是我的目标和追求。小时候最喜欢的游戏不是“扮家家”而是玩“当老师”,很多小朋友在一起,我总是要嚷着当“老师”,学着老师的样子,喊着“上课,同学们好!”,给他们批改作业,用红笔画着勾,写着自己的寄语……那时候心中总是充满着幸福的感觉。现在我也说不上为什么会有那种奇妙的感觉,“老师”,我总觉得这是一个很美的字眼,有着神圣的使命感,在我做小学生的时候,我觉得“老师”充满着神秘感,“老师”是个令人羡慕的职业。高中的一位历史老师也曾说:“做老师最大的乐趣就是可以让你保持年轻的心态,你总是和一群充满青春活力的孩子在一起!”高考的时候,全班同学在车上一路高歌,老师感慨的说:“这就是青春啊!”当时对这句话没有太大的感触,如今回过头来看,才体会到其中的深意。这个世上有很多老师,今后我也会成为一名平凡的老师,但是我绝不会成为一名平庸的老师。我会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做出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成绩。希望将来有一天也会有我的学生在他的作文里写到我曾经对他说过的话。

在《教师要学陶行知》的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话我很喜欢:“教育的每一天都应该是鲜活的,每一天的内涵和主题都应该有所不同。只有具备强烈的冲动愿景、使命感和责任感,才能拥有诗意的教育生活。”这让我想起了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的田园教育思想,他把教育生活化,把生活教育化,它是一种开放的教育,它不仅仅是让孩子跑到田园里去,而且也是一种精神和心灵的回归。一个初秋的日子,苏霍姆林斯基带领孩子来到田野,他们的面前展现出一派迷人的现象,一个叫莉达的女孩忍不住发出了这样的慨叹:“老师,活着真好!”这才是真正的教育,能让孩子通过自己的眼睛和心灵发现生活中的美,热爱自己,热爱生活,这也是一个老师最大的成功。“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是苏霍姆林斯基一生的信仰。

我知道教育不是万能的,但是我清楚教育的使命和责任,那就是尊重和敬畏每一条生命。真正的教育是需要真情感的投入的。今后我也许只是一个平凡的教书匠,但也是个有思想的、有属于自己教学风格的、有活力热情的、有丰富情感的老师。

今年暑假去了我之前读过的小学,那句陶行知的话还在那里,和我小时候的一模一样: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之前我一直不理解这句话,现在说实话,依然理解得并不十分透彻,我一直觉得教育也是“心与心的相通”,老师和学生之间需要心灵的沟通,老师只有真正拿出诚心来教育孩子,我相信孩子即使现在不懂,在今后某个时候,也一定会懂的。我对自己未来教师生涯的要求其实很简单:贴近生活,用心教育;教到老,学到老;打造有生命力的课堂;注重细节教学。我希望自己以后能一个平和的心境来面对自己面对自己的学生。

“天空不留下鸟的痕迹,但我已飞过。”你可以是一位平凡的老师,但是你决不能成为一名平庸的老师,你要让自己的课堂有生命力,要让自己的学生觉得做你的学生是件幸运的事!做到无悔无愧!

拒绝文章9:拒绝有理,学会说“不”

“人在一生中所遇到的麻烦,有一半是由于太快说‘是’,太慢说‘不’,造成的”,这句话是美国幽默大师比林的名言,也是比林定律也由来。

现实生活中的普通人,甚至包括不少的处世高手。在如何拒绝他人这件事上,都要费尽心思。无论是是出于爱面子还是怕得罪人的心理,在别人提出要求或者请求帮助的时候,即使自己很忙。或者真的力有不逮、力所不及,也往往拉不下脸来拒绝“不”字就是说不出口,只好勉为其难地答应。

也就是基于这种原因。我们常常使自己陷入“不得不答应”的尴尬境地当中。更严重的是,这样的应承会打乱原本的计划安排,耽误了自己本来想做的事情,而让生活工作陷入被动。如果总是如此。帮助和付出所带来的快乐感和满足感都将不复存在,反而沦为一种累整,把自己弄得疲惫不堪,这又何必呢?如果仔细想想,到底自己所遭遇的挫折和不快,其中多少是碍于情面,不会拒绝,而草率地答应他人造成的呢。

喜剧大师卓别林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学会说‘不’吧!那样,你的生活将会美好得多”。

面对他人请求,一味答应或者回绝都是不可取的,关键在于要学会区分究竟哪些问题可以应承,而哪些问题则必须要给予明确的否定回答。还得注意的是,以怎样的方式、如何做出否定的回答。首先,给自己一些心理上的暗示,“我有权利拒绝他人”。其次,拒绝别人时要讲究技巧,要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惫愿。可取的理由有:可以向对方阐明自己的困难以及能力所限;根据对方的问题给出一个合适的建议,或是其他可寻求解决与帮忙的途径,即使没有直接帮忙,却在某种意义上一样为他人解决问题。

总而言之,拒绝就如同调酒,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学问。唯有刻惫修炼,勤加体会,才能酿出五彩斑斓的生活。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