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的文章

请欣赏七十的文章(精选10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七十的文章1:两棵树

文/李宣华

七十有三的父亲和人谈到我这个儿子时,总觉得有点愧疚。就像我读中学的那几个年头,每每和同学朋友谈到父亲时,我总直言不讳,说父亲“用黑手毁了我的幸福童年”。

父亲的手的确黑,精瘦精瘦的。在那些个匮乏的漫长岁月里,他就用这双黑黝黝的手,有波无浪地操持着一家老老少少十余口人的生计,让大家都不饿肚子。当然,能有这样的认识,是我怪罪父亲相当长一段时间后的彻悟。之前的我,觉得父亲手黑,黑在他的冷漠无情,黑在他的狠,黑在他的不问青红皂白。

一切怨愤的导火索,缘于老家木屋一侧的两棵树。要说呀,我的老家山高林密,在那些个年代,缺衣缺食缺钱,最不缺的便是树,触目是绿,有什么好稀罕的呢?我们这些娃,心心念念的这两棵树,就是父亲野外挖幼苗回来种植的,一棵梨树,一棵李树,这两棵树每年都硕果累累。

梨树结出的梨,不能用“个”来形容,充其量只能用“粒”来考量,一粒一粒不及消瘦父亲跷起的拇指头大,涩而无味。李树倒好,结出的是黄李,五六月份成熟,乒乓球大小,酸酸甜甜的。只是,我们没有多大口福,每到成熟时日,就不知从哪儿闯出一群长尾黑鸟,成天待在屋后树林里,一旦树周没人,就黑压压一片落满枝头。不出三日,便将满树李子吃得个片甲不留。

就是这样的两棵树,被我们这些村娃们奉若珍宝。私塾放学或平日里路遇,只要习惯性地对伙伴们一说“我在树下等你”,定会得到热腾腾的响应——无论春夏秋冬,只要没有冰雹雨雪。

这是怎样的两棵树呀?其实,这树实在再寻常不过了。两棵树相聚不到四米,梨树高,李树矮,但两棵树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都在五尺左右高的地方,同向开了个叉,放上一根硬实的竹竿,便成了村娃们翻转嬉闹的单杆。

我们的私塾老师年岁大,且行动不便,从来没给我们上过体育课。单杆怎么玩?这需要自悟。最初是父亲在横着的木条上挂了两根野藤,藤上垂挂一些需要风干晾晒的东西。我们由此受到启发,到山里砍来木通果的藤条,绑到横杆上做秋千。后来,我们又在摸索中学会了做类似于引体向上的竞技,以及在横杆上玩平衡术,等等。反正怎么玩都乐趣无限。

也正因为这两棵树,我成了小村二十多位村娃中说话较有分量的两位“孩子王”之一。另一位“王”,年龄比我小,我心里是默认他为“哥”的,因为他家开了小村唯一的杂货店。和他处好了关系,说不定他一高兴,就会把嘴里含着的硬糖掏出,用手抹一下唾沫,送到我嘴里,让我也含个三五秒钟,过把瘾。当然,我也十分清楚,因为家中的这两棵树,我在他心目中也是有举足轻重的分量的。

有时天一亮,听到家里的狗吠,便由此断定村中、村尾或村子对面的伙伴来玩了,便立即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利索地起床,跑到树下汇合。常有惊喜,也常有失望,但诱惑力经年不减。

两棵树,不知给童年带来了多少喜乐。到山外求学当寄宿生那年的一天,我们几个村娃分手回家时约定,次日上午在树下相聚,不见不散,还相互拉了钩。可是,残酷的现实告诉我们,在回家前三天,父亲已经把两棵树砍倒了!理由是,家里要较大规模地种植袋装香菇,这里要建烘烤房。

天生急性子的我,那时正进入叛逆期。如今想起那一场景,依旧历历在目。我把眼睛瞪得通红,哭嚷着找父亲算账:“村空地那么多,为什么要紧挨着房子,把烤房建在这里?你给我赔,立马长两棵树出来!”父亲是个暴躁如雷的人。但那天他什么都没说,脸上始终赔着笑脸,一个劲地表示道歉。让他感到回天乏力的是,始终无法得到我的谅解。

知道父亲要把烤房紧挨着木屋建,是为了晚上看管火候方便;知道父亲为砍这两棵树,曾一连几十天辗转难眠……这些,是许多年后,我从母亲的一次次无意间的话语中感知出来的。听邻居说,砍树那天,父亲还特意叫母亲按家乡最高礼节燃放了鞭炮哩。啊,父亲,你为什么不早告诉我这些呢?可是,他早告诉我,我又是否能理解呢?

如今的我,依然一次次在梦中,回到那两棵树下驻足,除了等候我的童年伙伴,还等我的父亲……

七十的文章2:生平第一声吆喝

文/长笑

七十年代初,不允许做买卖,只要是买来再卖就是投机倒把,只允许自产自销。所以,在那时候的意识中,好像沿街叫卖的与要饭的差不多。

那一年,父亲在菜园里种了二分地的西红柿,丰收了,摘得满屋子都是西红柿,一进家就是西红柿味儿。当时我正在上初中,礼拜天父亲叫我去卖西红柿,说再不卖就会全都烂掉。我极不情愿,因为礼拜天不是集市,去卖西红柿就意味着必须走村串巷,必须要不断地吆喝。那一声“卖西红柿啦——”怎么能吆喝出来?一个学生的虚荣心就像包裹严实的一层布紧紧裹着,把自己密闭在社会之外,对于生活和交往都拒绝在千里之外,更何况去做这种几乎和要饭的人差不多的事呢?但是,非常无奈,父亲很严厉,我必须去。

当时我骑得的是一辆永久牌加重自行车,后衣架上托着两个荆条筐,满满装了两筐西红柿。我一直嘀咕,去哪儿卖呢?大概父亲看出了我的窘相,他说去码头吧,沿途能卖点儿卖点儿,到了码头出摊,那儿是个大镇,人多。码头不是临河的那种码头,只是一个村名,没有河,离我家二十多里地。我骑上车子,带上秤,走上了坑坑洼洼的土路。

到沿途的第一个村子后,我想着应该吆喝几声,盼望能有人买。可是,当我把自行车靠在墙上后,那声吆喝却很难喊出来。四下看,没有几个人,但我的脸发烧,知道肯定红了。不吆喝,没人知道来了卖西红柿的,吆喝,又不好意思。我左右为难,那句卖西红柿啦在心里喊了无数次,可就是一到嘴边便憋回去。尴尬了好长时间,我终于趁着四周无人喊了一嗓子,然后迅速钻进了附近的厕所。记得当时心跳得特快,喘气都粗了。还好,我终于冲过了一关,原来也没什么,吆喝完我还是我。这声吆喝,还真的招来了一个买西红柿的。当时的西红柿价格几乎和白给一样,但买的高兴,卖的也高兴。看着买西红柿的人高高兴兴的走了,我升起了一种成就感。于是,再次吆喝起来,声音顺畅多了,底气也足了。看来,包裹虚荣心的那层布并不结实,一旦冲破它就无拘无束。从学生走向社会是这样,从好人走向坏人是不是也是这样?毕竟人之初性本善的。这层布有时必须要冲破,有时却又冲不得。

事情过去许多年,那声蹩脚的吆喝却始终忘却不掉。

七十的文章3:母亲,我在他乡为您祈福

文/王芳

七十多岁的母亲,这几年,总被病魔纠缠,想到她每次犯病,我都不在她身边,就愧疚不安。总想能多请几天假,在她身边好好陪陪她,给她做饭、洗衣,给她洗澡、擦地,陪她说说话。

前年,孩子上了高中,走不开;今年,因单位工作忙,放不下,便一拖再拖。每每想到母亲躺在病床上,眼巴巴地盼着我回去,我就寝食难安,多想插上翅膀,飞到她的身边,给她端一杯茶,削个水果,尽我这个长女的孝道和责任,都因我远在他乡不能实现。

长夜无眠,听妹妹在电话里诉说着母亲在病中的情况,我眼泪止不住地流着。母亲,去年您手术,我守在您身边,看着您身上插满引流管子,恨不得那些管子,都插在我的身上,可是,我替不了您,只有眼睁睁看着您和病魔搏斗。那三天,我仿佛穿过生死隧道,一直等您。

母亲,也许您舍不得,我这个从小让您操心的女儿;也许您,牵挂我这个漂泊在外的女儿。两天后,您终于醒来,那一刻,我们姐妹抱在一起喜极而泣。

是您爱女的心,还是您一生的善良?上帝不忍心,毁了这份亲情。半月后,您又能下地,又能陪父亲散步,又能给我们包饺子了。“一亩地有块场,一百岁有个娘。”娘啊,有您在,我们多么幸福。

母亲,我知道,无论什么时刻,您都有一颗爱我们包容我们的心。小时候,您步行几十里卖粮食,换来花布,把我们姐妹装扮得个个像公主一样漂亮。再苦,您苦自己,从没有亏欠我们姐妹,父亲常年工作在外,都是您,拉扯我们姐妹风雨兼程。我们姐妹在您温馨的呵护下,长得亭亭玉立,读书、求学,走出了小乡村。

母亲,女儿何尝想离开您。可人生的变数很多,未来的岁月未必尽如我意,更无人能预知命运会有怎样的风刀霜剑。

我注定不是守在您身边的女儿,我是一个漂泊的人,天涯路,女儿心,从黄海到江南,母亲,哪一刻,女儿都不愿意离开您。

絮絮叨叨中,黎明来临,您抱紧我的棉袄,告诉我在路上,一定不要把棉袄忘记了,母亲,我怎知,您在棉袄的口袋里缝上了密密厚厚的爱,当我触到棉衣口袋里您积攒的养老钱时,泪水汹涌而下。母亲,你疼儿,儿知道哇!但我又怎么能要您的养老钱。

母亲,绿树临风舞动,那是女儿在远方为您祈福,在这个温馨的日子,我是一棵守望的绿树,把思念的枝桠伸向海边,心如青莲,盛开在母亲的心湖,在明月清风中,在群星灿烂时,在花开的日子,寄一段心语,送给我亲爱的母亲,祝您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七十的文章4:凤凰起舞的日子

文/黄理瑞

七十载的风风雨雨,经历的是沧桑,收获的是桃李满天下。

七十载的苦心经营,付出的是汗水,得到的是一颗颗感恩的心。

正值化州市那务中学建校七十周年校庆,全校师生都沉浸在无比喜悦和激动之中。10月22日,这个重要日子,早在校庆筹备之初就牢牢地驻扎在全体师生和校友的心里。所有的人都期待了很久很久。这一天终于盼到了!所有人的激动心情都在这一天集体迸发了,犹如火山一般。从四面八方涌来的重重热浪,在校园中升腾,升腾,直达云霄。

当日的校园早已张灯结彩,花团锦簇,彩旗飘扬。综合楼、教学楼前挂着一条条热情洋溢的竖标,校道的上方拉着一块块好客的横幅,一派喜气洋洋的景象。校园穿红着绿的,打扮得活像一个美丽的新娘。

才早上六点半,师生们早已按捺不住兴奋的心情,早早出来去迎接校友、嘉宾的归来。他们的身影在巨大的气柱和拱门中穿行,那轻快的脚步和灿烂的笑容绝对是最美丽的风景。他们穿着统一的服装别着校徽举着彩旗,对归来的校友和嘉宾夹道欢迎。欢迎的队伍像两条长龙,一直蜿蜒到府前路。

这是全校师生对校友、乡贤、嘉宾的最高敬意。校友、乡贤们虽然在外打拼,身在异国他乡,但依然情牵母校,时刻关注母校的建设与发展。

在筹备庆典的短短几个月中,学校共收到了校友、乡贤及各届热心人士捐款、捐物折合人民币共计300多万元,并先后捐建(造)了珠海广场,中山园、陵秀苑,还有高标准的CBA灯光球场,以及宽敞的陵秀西路。还请回了一尊巨大的校训石,撑起了一块蛮有意蕴的校徽。这一切的一切大大绿化美化了学校的环境,改变了办学条件,还为师生们学习、工作、为人指明了明确的方向。

太阳慢腾腾地从东方那边升了起来,露出了一张圆圆而又火红的笑脸,给校园内那棵苍劲葱郁的凤凰树披上了金色的衣裳。凤凰树俨然一只金色的凤凰,她张开双翅正以百倍的热情迎接校友、嘉宾的归来。

不一会儿,一辆辆锃亮的小汽车载着一颗颗感恩的心,缓缓地在夹道中穿行,最后整然有序地停在母校的“心坎”里。同学们挥动着手中的彩旗,“欢迎,欢迎,热烈欢迎!”的欢呼声响成一片。校友频频挥手致意,脸上荡漾着无尽的笑意。不少同学声音喊哑了,但始终热情不减,一如既往地欢迎陆续归来的大师兄、大师姐,欢迎各级领导及热心人士。这是心与心相互交流,这是情与情的回响。敢问人世间哪有如此美丽动人的画面,哪有如此撩人心脾的交响。

到了十点,太阳在肆意地吸收了大家的热情之后,变得更加强烈,更加灿烂了。

此时此刻,校园人山人海。庆祝大会就要开始了,但久别重逢的校友互致问候,有不少人还被学校的美景和展览馆高雅的艺术所吸引,迟迟未肯到会场就座。

那务中学确实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圣地。如今历届新老校友欢聚一堂,有白发苍苍的老者,有气血方刚的青年,也有健壮持重的中年。在主席台上就座的作为代表的有领导、有专家教授以及商界精英,还有其他领域的杰出人物和优秀人才。

庆祝大会的会场设在学校运动场的西面。横披写着:“热烈庆祝化州市那务中学七十周年华诞。”上联是:“读古今之书汲文明之粹日月光华齐庆七十华诞”,下联是:“明做人之理养浩然之气天地精英共聚圣地学府。”还有更引人注目的,是那两条飘扬在主席台上空的更为醒目的竖标:偏东的一条是:“承数代师心劈九利圣地为杏园引陵江奇水耕耘三尺台桃李竞芳菲。”偏西的另一条是:“蘸千年浓墨展六皇山脉作画卷握笔架神毫挥洒七十载华章凝重彩。”

大会是在富有激情而又高亢的校歌——《陵秀之歌》的歌声中开始的。“滔滔陵江胸怀百川,巍巍六皇志存高远……”多么优美的旋律,多么动听的歌声啊!蜜蜂、蝴蝶也在凤凰树上翩翩起舞,连凤凰树也情不自禁地晃动了起来。

大会先由现任校长唐明致欢迎辞,接着是校友、教师、学生等代表作了发言,之后是各级领导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们的发言,都充满了对母校的感恩与关爱。特别是他们回忆起在母校读书的岁月时更是感慨万千。他们无不深有感触地说,他们有今天的成就离不开老师的辛勤培育。他们也为母校的发展壮大而感到骄傲和自豪。与此同时他们还热切希望学弟学妹们好好学习,努力拚搏,早日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为母校增光添彩。

隆重的校友捐赠仪式更为引人注目,更为令人振奋。它把庆祝大会推向了高潮。其中刘开春董事长捐款80万元,陈权雄董事长捐款捐物折合人民币共计30万元。

最后由赵果鲜副市长代表化州市人民政府,唐明校长代表那务中学为刘开春和陈权雄董事长颁发了名誉校长的牌匾和证书。这时全场掌声雷动,人们纷纷对他们投以钦羡的目光和深深的敬意。

欢乐的时光总会在不经意间流走。转眼间太阳在欢声笑语中落下了西山,沉沉睡去。但校园依然那么喧闹,那么欢乐。欢声笑语,火树银花的校园又迎来了新的嘉宾——漫天的星星和皎洁的月亮姑娘。

在灯光的怀抱中,所有的人都急切地期待在大舞台前,他们或坐着或站着,期待着精彩的文艺大餐让他们品赏,让他们饱享。那样子,他们似乎生怕错过了任何一个精彩的“镜头”,任何一个细枝末节。

演出伊始,开场舞《风凰花开》就把观众的目光紧紧地吸引住了。那优美的舞姿,那猎猎的彩旗加上舞台上的灯光效果,那简直是仙女在云中翩翩,在雾中跹跹。

相声《幸福热线》,表演者以幽默、风趣的语言以及高超的艺术技巧,引起了观众的一浪高一浪的欢笑,博得观众的阵阵掌声。人们为之陶醉,确乎前俯后仰,合不拢嘴。

街舞刺激的情景,演员们优美的舞姿和动听的乐曲以及时不时传出的阵阵哄笑,使观众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最后挤满了整个运动场,连满天星斗都在不断地眨着眼,它们的投入程度比观众还要观众呢。

在欢声笑语和轻歌曼舞中,化州市那务中学结束了令人难以忘怀的七十周年华诞的庆典活动。我相信,这只是一个历史的转折,她将承前启后,以更加辉煌的成就和骄人的业绩跻身于化州、茂名、乃至广东省中学名校之林,为高一级学校输送更多合格的新生,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人才,为学校争光,为祖国争光。

陵秀这只美丽的凤凰,在《陵秀之歌》的伴奏下,明天将舞出更为令人陶醉的舞姿。我们拭目以待着。

七十的文章5:榜样力量激励我

文/微澜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我由于工作调动,从锻压机械厂的一名钳工,成了一名县农机公司拖拉机配件仓库的保管员。人常说:“隔行如隔山。”一点都不错。我看着几十米深十来米高的两座大仓库里的货架上,摆满了大大小小的拖拉机配件,一下子傻了眼,犯了难。

仓库负责人和素芳热情接待了我。

她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就是孟津县平乐公社的第一批女拖拉机手,中共党员,曾经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和好党员,出席县里劳模表彰大会。后来,由于工作需要,她调到县农机公司拖拉机配件仓库工作。

她开过拖拉机,修过拖拉机,对各种配件了如指掌,不管是东方红-54型、东方红-75型、手扶拖拉机还是小四轮-40拖拉机……一看就知道配件名称,是哪个机型的,安在哪个部位。

她不仅是我的领导,还是我的师傅,后来又成了我的入党引路人。她处处以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她对业务精益求精,大家送她外号“拖拉机活字典”。她对工作认真负责,有人偷偷说她“难缠,认死理”。由于公司的经营模式是:门市开票,仓库提货,一物一票制。月底仓库和门市对账、盘点,要做到账账相符、账款相符、账物相符。若有不符,她总是争得脸红脖子粗,搞不清楚决不罢休。

她的认真劲儿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我们一起把仓库整理得井井有条、科学有序。拖拉机配件很复杂,我们对着配件目录表,把配件按机型、按系统、按编组,一货一签,一签一位进行摆放,提货时如查字典一样快捷方便。有的配件很重,涂满了机油,她总是不怕脏、不怕累带头整理。她那粗壮、结实的双臂,关节凸出的手指,是握拖拉机操纵杆、干过拖拉机大修的有力见证,她有时自嘲:“我的手脚跟男人的一样。”

干仓库保管员,工作时间不确定,早上班,晚下班,是常有的事,特别是三夏大忙之时,更是不能按部就班。一天早上,她在家忙了老人,忙孩子,还没有吃早饭,就有人急需配件。她胡乱扒拉几口饭就走了,走到半路有人一直看她,还露出了一丝讪笑,她顾不得许多,直奔仓库提货。顾客拿到货物后连声感谢,发现她的鞋有点别扭,指了指她的脚。她低头一看,羞得满面通红,笑得直不起腰。原来,她把松紧口布鞋穿反了,像滑稽演员卓别林一样。

她经常参加党组织的学习,会后给我讲学习精神,党的宗旨、党员的标准,鼓励我向组织靠拢。她说:“入了党,思想进步快,干啥都提着劲。有党的纪律约束,不会犯错。”在她的带领、帮助下,我努力学习党的知识,经过组织培养,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

后来,我工作调动多次,但在不同的岗位上,她一直是我学习的楷模,一个共产党员的魅力始终影响着我,不忘初心,永远跟党走。

七十的文章6:母亲的责任田

文/梁亚平

母亲七十多岁了,可是还是放不下她的责任田。

母亲五十多岁时,我们兄弟就对她说:“责任田就不要种了,你辛苦了大半辈子,也该歇歇,让我们来养你了。”

母亲说:“我现在还能干,就种了今年吧。”

母亲每年都说种了今年吧,就一直种到七十四岁了,还是丢不下她的责任田。

母亲有时腰腿疼痛,我就埋怨她是种田导致的:“都叫你不要种田了,你就是不听,现在好了,腰肌劳损了吧,关节炎了吧,你种田一年的收入是多少?看医生治病的钱是多少?哪一头划算?”

这时,母亲就像一个做了错事的孩子,任由我的训斥,等我训完,母亲说:“以后不种了,大家都不种田了,我很多田也不种了,今年只种几分地。”

我知道,母亲当时说不种了,只是说说而已,她不可能不种,如果她真的不种了,她也就不能动了,因为她干了一辈子活,田是她的命。

母亲年轻时,我家有三亩责任田,父亲身体不好,从不过问田地事,犁耙播种插田收割,母亲样样精通,也全是母亲一个人忙上忙下,忙里忙外,说到种田,母亲一人顶两个男人。

母亲种地与别人不同,别人种地,种下了,偶尔才到田里瞧瞧,母亲种地一天要到田里三次,施肥、喷虫、除草,就是没活干她也要到田里看看心里才舒服。

我家的田一根杂草也没有,连田埂边沿的杂草也拔草得干干净净,谁在我家田经过,都对母亲说:“高田低田都是你家的长得好,谁种田有你这功夫呢。”

母亲一生勤劳,急性子。农忙时,母亲半夜就起床挑水(以前没有自来水)、煲粥,再到地里干农活。有一次,我读初中了,学校放农忙假,母亲对我说:“明天早点起床割禾。”

第二天早上,母亲叫我起床,我见房间里还十分阴暗,便埋怨母亲说:“天还没亮呢。”

起床后,母亲早已煲好粥,炒好菜,我们吃了早餐,就和母亲扛着打禾机来到田里。我一看,惊呆了,八分地的水稻,母亲已割完并整整齐齐排列在地上!

我问:“妈,昨天你就割了吗?”

母亲说:“昨天哪敢割?下雨怎么办?”

我说:“天还没亮你就割了一丘田,昨夜你没睡吗?”

母亲说:“不起早哪行,笨鸟先飞呗。”母亲不是笨鸟,没人比得上母亲干活手脚勤快,她说笨鸟的意思是我家的劳动力少。

母亲五十多岁那年,那天太阳特别的毒辣,一丝风也没有,在田里割稻的母亲,衣服全身湿透了,衣服、头发粘着皮肤上,汗水像下雨一样从头发、脸面、衣服上滴下来,在这样的天底下干活,我也眼冒金星,我对母亲说:“天太热了,歇歇下午再干吧。”

母亲说:“天气这么闷热,下午肯定下雨,再干一个钟就收割完了。”母亲话刚说完,便倒在田里,脸色青白,晕了过去!我想母亲可能中暑了,心里害怕极了,背着母亲往卫生站跑。

经过医生的抢救,人虽没事,可经过这次,母亲的身体大不如前,如果再干辛苦活,流太多汗,就会手脚抽筋,就是平时,也经常腰腿疼痛。

医生说这是由于母亲过于操劳,腰肌关节劳损所致,并叮嘱母亲要注意身体,不能太辛苦。也是从那时起,我对母亲说:“以后不要再种田了,我们兄弟可以养你。”

可是母亲年年都是说“种了今年吧”这句话,就一直种到了今天,还舍不得丢掉她干了一辈子的责任田!

直到今天,我才知道,种了一辈子田的母亲,田就是她的命,只要她能动,就不可能放下曾经养活她五个孩子的责任田!

七十的文章7:牵手

文/志琦

朋友老父七十有余,六月初生病住院,术后感染,医院连发病危通知,意识模糊的老人亦无求生意志。

儿女们已准备后事,通知亲友同学见最后一面。一同学告知几百里外老人初恋情人。七十岁的老妇即乘最快客车赶回。同学告知老人,老人一听血压、心率骤然升高,吓得医生忙用镇静剂。

儿女就是否让两人见面起了争议。反对的儿子说:老爸现已如此激动,见面怎承受得了?赞同的大女儿和女婿言:父亲迟迟不咽这口气,或许就是为等见老妇一面呢?“让他们见面吧,老爸死也是高兴死的!”大女婿一锤定音。

风尘仆仆的老妇赶到病房时,老人的镇静药效剂尚未消失。儿女在其耳边言:阿姨到了,你听到眨眨眼,老人拼命挤眨双眼。儿女悄悄退出,扭头见老妇轻轻拉住老人的手喃喃呢语。

老妇当晚即要陪护老人,儿女不从,将其请至家中休息。老妇含羞对老人的女儿言:今天,我第一次牵了他的手。

次日医生查房,惊奇道:老人的情况竟有了好转,身体器官又恢复了勃勃生机。拍板见面的大女婿无限感叹:没想到爱情的力量如此之大。大女婿还讲述了一个感人的细节。按照风俗,老人的衣袋里放了几百元“上路钱”,老人知老妇生活艰难,抖索着手执意把钱掏出给老妇,老妇躲出病房嚎啕大哭。

老妇陪伴老人直至康复方回。

七十的文章8:父亲的种田情结

文/徐龙

父亲今年七十九岁,二十年前虽开过大刀,但他一直勤于田间,对农田充满深情。

父亲十几岁的时候就下地干活,在生产队种田赚工分。那时,一年要种一熟麦子和一熟稻子。记得有几年曾推广双季稻,变成一年三熟。父亲和乡亲们除了生产队开会,就是忙于农作,天天都想出高产,但那时农业还基本属于 “小农经济”,犁田、栽种、收割、打谷这些农活全靠人工,尽管起早贪黑地干,亩产还是不及现在的一半,一日三餐,也多半吃不饱。只有逢年过节或祭祖的时候才有所改善,零食更是无从谈起。有时生产队晚上加班脱粒,就有猪肉烧青菜吃。那时,生产队劳力分甲、乙、丙、丁四等记工分,父亲应该是甲字劳力。他和母亲辛苦一年,所得工分,到年底结算,才近一百元左右,过年买粮买布,略有结余,算是生产队为数不多的富裕人家了。有些人家工分不多,人口又不少的,就只好借生产队的储备粮过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分田到户,田地就成了农民名副其实的生活根基。父亲知道“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的道理,平日里除草施肥,农忙时更得起早贪黑。记忆中,农忙时,全家齐上阵,父亲更是主力。我和妻子也打打帮手,妻子和母亲捆把子,我和父亲挑把子。由于责任田离家较远,父亲用他那瘦弱的身体一担挑起八个把子,一路号子,步态稳健,不输年轻人。后来发展到用板车拖,效率倒是提高了不少。把子到了场上,父亲还是主力,因为他担心安全,不让我和妻子、母亲靠近脱粒机,只好由他将稻把子或麦把子亲自送进脱粒机里。

随着农业技术的提高,大型收割机的推广,一些累人耗时的体力活被机械取代了,父亲这才从繁重的农事中解放出来。即使这样,父亲的农民习性,仍改变不了,继续在废弃的铁本工地上拓荒似地种植油菜、黄豆、花生这些农作物。平时,依然挤出时间不辞劳苦地照料开辟出来的那块地。去年,政府发出禁止在铁本工地上种植的通知,父亲心里感到十分难过,在家失落了许多天,后经多方劝说,心情才好些。

如今,国家政策允许土地流转承包。我心想,父亲这么大岁数也应该好好休身养老了。于是,我私下做主,将我家责任田流转承包了。第二天,父亲知道了,教训了我一通,说是自己种的粮食好,又不要用钱买,说什么也要继续种田。无奈,我只好收回承诺,请求别人谅解。

我理解父亲,因为他们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手心脚底的茧子是他们辛勤的印记,盈盈的晒谷场是他们的荣耀台。他们是从苦难的日子里走来的,曾经历“三年自然灾害”“大跃进”,吃过糠,咽过观音土,其中的苦是我们难以体会的。在父亲心里,只有种好田才有希望,这是父亲对农田的眷恋。

七十的文章9:慈母仁心

文/潘松平

深深地读着您七十三岁消瘦的脸庞,那眼角两侧长而细的鱼尾纹,那满头的雪花,流溢着几多的期待和沧桑。紧紧地搂着您坚强的肩膀,不管岁月如何无情地砍削您的年华,不管现在的您经历了多少蹉跎,您的名字就是我们的光彩与骄傲,您永远是指引我们前进的灯塔。

您的眼睛,能把我们曲折的道路照亮,您的耳语,是激励我们不懈奋进的音乐。时间无法停止轻缓的节奏,您用慈爱的纤瘦的双手,把我们从襁褓中摇大,让我们在风雨中逐渐坚强成长。不管我们为了美好的生活奔向何处,仍然希望在您慈祥的羽翼下,静静地聆听您的循循善诱的教诲。不管四季变化,我们有意的报喜不报忧,也抚不平岁月带给您的憔悴。您的身躯如苗岭青峰的巍峨,让我们在您的肩膀上屹立;您的叮咛如清水江的河水沁人心灵,让我们深记教诲。

我们祈祷时光之河倒流,让您步履昂然的走在四季的风景里。我们随着风流浪,伴着星光歌唱,忘不掉您每次电话里泉水叮咚的唠叨;在清澈的巴拉河畔,少不更事的我无力减轻您的负担;在发达喧嚣的海边都市,我增加了您的担忧;在侗乡寂静的荷花塘,我只有趁空多回去几次,看看您眼角那闪动着喜悦的鱼尾。

您,永远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的辛勤操劳着。您的爱,恒古不变,流芳百世;您的爱,不是闲情雅致,不是矫揉造作,是一腔的热切和不停的期盼,是一辈子的勤劳与贤惠。您的孕育,您的呵护,您无怨无悔地默默奉献,不管任何时候,都是生命中赤橙红绿青蓝紫的流光溢彩。

您,就是我们心目中伟大的、有一颗平凡仁心的母亲。

七十的文章10:精神家园的守望者

文/柳长青

孔子说,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我观张卫生几年多来四处忙碌、多方奔走,想起与他相识以来种种不寻常之举动,顿觉他虽年过七十却已经基本上进入了“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这个“从心所欲”就是他举重若轻地做成了他所想要做的那一件件看似简单实则劳筋骨更苦心志的大事,“不逾矩”就是他的所作所为都没有背离他要为黄冈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些实事作点贡献的初衷。

我一直把张卫生作为一个苦苦追求痴心不改的业余诗人来看待和敬重,从不奢望他写出流芳百世的不朽诗篇。不曾想,他竟于无声处写出了《巴河赋》《东坡赤壁赋》这两篇被人称为横空出世的雄奇之文。黄冈诗词界对此好评如潮,对张卫生的赞许、支持、肯定远远超出众多人们的预期。不久,张卫生又在人们心里激起波浪,他高擎巴河文化大旗,振臂一呼,巴河文化学会应运而生。来得那样快、那样顺,简直让人不太相信。而且学会里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大家如云。由此不能不叫人对他刮目相看。一般学会成立,热闹够了,风光够了,过不了多久,自己就慢慢冷清下来了。不曾想,由他策划主编的大型综合性刊物《巴河文苑》犹如一磅重型炸弹投进黄冈文坛。该刊集诗词歌赋、小说散文、书画摄影、剪纸篆刻、楹联曲艺、民风民俗于一身,其中不乏雄篇佳作,大家手笔,传世文章,并有许多内容为我见所未见、闻所未闻,极具收藏价值,可以反复翻阅,长久回味。一卷在手博大精深。即拥阳春白雪又兼下里巴人,其内容之丰富,印制之精美,实在超出我所能见到的本地刊物许多。

我和张卫生相识不长,相见也晚。2007年底,黄州倡议成立文化产业商会,在审查商会常务理事人选时,我第一次见到了他的大名,当时甚为纳闷,一个建筑公司的老总,因何缘故要加入黄州区成立的文化产业商会?在成立大会上,我第一次见到他,只见他和颜悦色,谈吐不凡,是那种腹有诗书气自华之人。后受其多次诚恳之邀,我专程到其公司造访。只见公司办公室内的几处墙壁上都贴满打印清新的诗稿,听员工们说这些诗都是他们张总写的。这次诗墙会,使我对他有了一种全新的认识,这是一种钦佩之余让人倍感心悦诚服的一种敬重。后来,又看了他写的黄梅戏小品《仙女赞黄冈》,民歌《太阳出来照巴河》,甚感趣味良多。再后来,又读到他撰写的楹联,上了他的“微博”,感到他不但涉猎广泛,还能与时俱进。更有一次,他为祝贺一个朋友的生日,写了一首七律,我乘兴朗诵,竟博得满堂喝彩。我知道这都是他的诗写得好的缘故,但我把这次偶遇,当作与他的一次和答,而深藏在记忆之中。2009年,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我在黄州组织6场各有600人同时参加的群众文化活动。我为其中一项活动向他寻求赞助,未等我开口,他就反问:“黄州真正有钱的商人、企业家多得吓人,你怎么单单找我?”我说:“道不同不相为谋也。”我话未说完,张卫生抢着说:“就凭这句话,再难我也要表个心意。”真是意趣相投,他说:“你说道不同不相为谋也,一下子把我们两个人的感情拉近了。其实,我说这话也是情急之中脱口而出的大实话,并不曾作任何精心之准备。”但他确实认可了我的说法,并且好像还有些感激我。我们一直都不曾言明我们的“道”是什么,但我们两人的心中都有不点就通的灵犀,这是一种我们相互信任的默契。到市委宣传部工作后,张卫生几次主动找我,要求赞助送楹联进社区、送楹联下乡。他说,这主要是他要为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尽些绵薄之力,多少做些贡献。从我向他索助到其主动赞助,其间无不折射出他的热情慷慨,他对社会的坚定回报,闪烁着他对文学艺术的深爱与追求。

张卫生在书写物质文明的辉煌之后,又大笔书写精神文明的辉煌。他领导的公司既重产值、利润之实绩,更重“文明单位”之“虚”荣。他在本该尽享天伦之乐、颐养天年之时,又扛起巴河文化研究的大旗,继续弄潮于文化建设发展的滚滚激流。这就是他的追求,他的精神,也是他赢得世人尊敬的最可贵之处。也许有人说,张卫生现在有钱了,当然有条件去附庸风雅。其实不然,张卫生对文学艺术的孜孜追求,是几十年如一日痴心不改,并始终向着光辉的顶点不曾停息的攀登着,取得了企业、文化的成就。他从小辍学,又游走四方做窑货郎,几十年来写出诗篇千首之多并有《巴河赋》《东坡赤壁赋》在黄冈文坛独树一帜,这又是何等的艰难!在黄冈大地,像张卫生这样看重文化的长久生命和深远影响,几十年默默追求、痴心不改,而终有建树者,人数不多。在向“钱”看而不向前看、有利就想而不谈理想的当下,张卫生之类不重钱财,而重文采之人,不是多了,而是少了,太少了!因而,张卫生既难能更可贵。诚愿我们身边的张卫生一天天、一年年地多起来。

古人把“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称为人生三不朽。何祚庥院士说立德就是做人,立功就是做事,立言就是做学问。我说张卫生就是一本可以称之为“三不朽”的书,读他就知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做学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