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教育》读后感

多美网

2025-05-11读后感

欢迎阅读《爱的教育》读后感(精选5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爱的教育》读后感 篇1

放下《爱的教育》,我不禁感慨万千。这部充满爱的著作把我深深打动了。感恩,大度,善良,慈悲为怀这些美好的品质,此刻竟全部汇集在了这本书中,净化着我心中的狂妄,涤荡着我灵魂中的浮躁。

《爱的教育》塑造了一个个貌似渺小,但却很不平凡的人物:老铁匠,卖菜妇女,卡隆,斯代第等等,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

《爱的教育》教会了我感恩,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所有对我好,爱我的人。就像书中所说:“他们是启发你心灵,培养你智慧的人,他们在你的一生中,差不多与你的父亲一样重要。”这他们,指的就是所有给予我帮助的人哪!他们给了我很多很多,我又有什么权利不去真诚的感恩,真诚的去说一声谢谢?难道他们帮助我是应该的?虽然我的感恩也许还抵不上他们帮住我的十万分之一,但我拥有一颗感恩的心,那就是最好的.。

《爱的教育》还教会了我敢作敢当,在做错事时敢于承担后果。就像卡罗,他在用雪球砸伤老人眼睛后,勇敢地站了出来,非但没有受到惩罚,还博得了大家的赞赏。犯了错误,还逃之夭夭,躲避惩罚,是懦夫的表现;而犯了错误,勇敢的站出来,则是勇敢者的表现。更重要的是,只有承认了错误,你才可以真诚的面对自己的一颗心。

《爱的教育》让我学会了见义勇为,在别人危难时伸上援助之手。洛被地就在一个孩子快被急速而来的车子撞到时,冲上去救了那孩子,自己却被车轮压伤。这是需要怎样的一种勇气!所有的思考都在车子开来的那一刻,洛被地可能根本没多想,就跑了上去。他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做,可他的确这样做了。这样的崇高精神,怎能不让我动容?

《爱的教育》还教会了我要互相团结,互相尊重……而这一切的一切,都离不开一个爱字啊!孔子曾说:“仁者爱人”,一个人,哪怕他有再大的智慧,再多的学识,独独没有爱,又怎能是一位仁者?

最近,中国发生了举世闻名的大地震,许多人都在这场灾难中丧生。为了表达我的悲痛之情,我积极捐款,前前后后捐了230元,还一直打听怎样可以当汶川志愿者,为国家出力。这正是因为我心中装满了爱,还有对丧身者的同情,对国家的热爱啊!如果意大利地震了,我相信,卡罗,洛贝蒂也会这样做的。

我喜欢读《爱的教育》,《爱的教育》也值得我细细品读。我相信,《爱的教育》还会带给我更多。

《爱的教育》读后感 篇2

以一种敷衍的情绪翻开这本书,想着是不是空而不实的教育泛谈,却在看完李镇西老师写的前言之后就被他关于“素质教育”的看法深深吸引,接着看“手记一:爱心和童心”,我更是被个个真实故事中的一份份真情打动,几次激动、感动的热泪盈眶。

李老师在说到“素质教育”时,这样写道:

“‘素质教育’的大旗上,有一个大写的‘人’字:它是目中有‘人’的教育,是充满人性、人情和人道的教育,是为了一切人全面的发展的教育!”

虽然提倡以学生为主体,考虑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思想早已被大家说烂了,但李老师短短几句话却让我看到了他和其他人的不同,他的看法,充满人性。果然,在手记一中的爱的教育就充分体现了他对人性、人情和人道的教育。

李老师对学生的爱,体贴,周全,暖人心,更催人上进。他背着学生去住院,还开玩笑宽慰学生,他怕自己会忘记,把每个学生的生日记下来,在桌子的玻璃下压一份,在办公室的门后贴一份,每个学生过生日他都送上小礼物,他规定,班里有学生因为身体原因请假三天以上的,班里学生必须去看,请假一周以上的,班主任必须去看望,他按小组分,每个小组周末轮流去他家里吃饭,他规定自己每个学生他都要亲自家访,而不是简单的一通电话就行……

点点滴滴的故事看下来,我被李老师的`真情打动,他说:“教师对学生的爱,应该是无私的。”同时他又说道:“但这种纯洁的爱,必然赢得学生爱的回报。”于是他也获得了学生对他毫无保留地爱,瞒着他秘密送出去的祝福,悄悄为他筹备的生日,就算毕业了也依然希望老师为他指明方向的那种信任。我想,只有我们真的无私的、不计回报地爱学生,才会获得学生同样愿意倾尽自己所有来爱你的那种信念吧。

但李老师觉得这种师生、班级内部的爱,爱的太小。他说:“师生之爱,同学之爱,都不应仅仅止于班级内部,而应该有爱的扩展和升华。这种爱的扩展,是对周围其他人的爱——同学、邻居,以及一切素不相识但需要帮助的人;这种爱的升华,是对我们祖国的爱!”

于是,他积极组织学生为孤寡老人送去温暖,为整修圆明园寄去捐款,为城市的整治工程集资买树苗。并在这种爱心捐款中,强调学生的诚实品德。凡此种种,都让我感受到:大爱润无声!老师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我们在“言传”的同时,更应注重“身教”。

《爱的教育》读后感 篇3

寒假里,我读了老师推荐的《爱的教育》这本书,书中的一个个小故事真的深深吸引住了我,我非常喜欢这本书。

它是一个四年级学生恩利科在一个学年中所记的日记,讲述了平常在身边发生的事,书中还有每月一次老师所讲的故事和他父母的文章。

读了《爱的教育》这本书,我感到:书中到处都是闪光的美德,那就是-----爱。有老师和学生之间的爱,同学之间的爱,父母和子女之间的爱等等。这些日记虽然篇幅不长,但都很感人。比如《不幸的事件》讲述了:罗伯弟看到一位一年级的小男孩在马路上就要遭遇车祸,他奋不顾身救了小男孩,自己的一只脚却被车轮轧伤了。我很佩服罗伯弟的英勇,这是多么伟大的举动呀!《清扫烟筒的`孩子》讲述了:清扫烟筒的小男孩不小心将辛辛苦苦挣的铜币弄丢了,不敢回去见主人,到了绝望地步,路过的学生们,有的用自己要买作业本的钱,或者是女孩子要买花的钱,纷纷募捐,向清扫烟筒的小男孩伸出援助之手,奉献爱心时,我很感动,也不再担心清扫烟筒的小男孩的处境了。

《爱的教育》使我知道了书中的主人公恩利科是怎样生活、怎样学习、怎样去爱。恩利科在父母慈爱的教导下,通过自己的眼睛看到别人的优点。读了故事《佛罗伦萨小抄写员》告诉了我,我们也应该帮父母分担一些家务和工作。读了《我的朋友卡罗纳》和《宽宏大量的品德》,我很佩服卡罗纳的大方和他很有教养。无论谁向卡罗纳借什么,他都会借,甚至送给他;他为了不让可怜巴巴的科罗西为扔墨水瓶事件承担责任,向老师说是自己干的。他的心灵是多么的善良、多么的美呀!

书中一个个爱的小故事,使我们小学生体验着爱与被爱的快乐。是呀,有了爱才有了家,有了爱才有了世界。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心,社会就会有更美好的明天!

最近一段时间,南方遇到了罕见的雨雪冰冻天气,遭受了严重的冰雪灾害,虽灾区雪冷,但众人情热。大家面对困难,相亲相爱、临危相助、纷纷捐款捐物、奉献着自己的爱心。有这些爱,灾区的人们也会感到无比的温暖;有这些爱,任何困难都能战胜!爱,可以融化坚冰冷雪,爱,是闪光的美德。

《爱的教育》读后感 篇4

自从读了爱的教育,我就被其中的每月故事小抄写员给深深地吸引住了。书中的小抄写员尽管被父亲误解责怪,却仍然天天熬夜帮父亲抄写纸条、挣钱养家,他这种关心父亲、尽力帮父亲分忧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我。

小抄写员故事的大意是:十二岁的佛罗伦萨男孩叙利奥是家中长子,父亲是铁路职工,一家人靠着父亲微薄的薪水度日。父亲把他看作自己的希望,对他要求格外严格,一心希望将来他能谋得一份好工作,来分担一些自己肩上的重任,支撑起这个家。最近,父亲还从一家杂志社接了一个抄写员的活,抄写500条可以赚6角钱。父亲抄得实在太累了,忍不住在餐桌上向家人诉苦:;我的眼睛实在受不了了,这样连夜的抄写简直要了我的命!;叙利奥主动请求帮爸爸抄写,但父亲坚决不同意:;不,不,我的好孩子,你好好学习吧,那才是最重要的。我绝不会同意你为这种事情占用一分钟学习时间。;看到这儿,我想:叙利奥好关心父亲哦!父亲让他好好学习是为了他好,这一定是个好父亲。接下来会怎么样呢?我迫不及待地接着看了起来。

叙利奥知道自己无法说服爸爸,只好不再坚持,事实上却没有放弃。叙利奥观察发现,父亲每到钟敲十二下就上床了。一天晚上,他等父亲睡了后,悄悄到走到写字台旁,仿照父亲的'字迹认真地抄写起来,一直写到父亲快起床时才悄悄收拾好。就这么过了一夜又一夜,这样的深夜工作严重影响了叙利奥的睡眠,一做作业他就困得挣不开眼睛。父亲却以为儿子是不好好学习,把他当成了一个不肖之子来冷眼相待了。读到这里,我猜叙利奥该会向父亲说出实话了吧。可答案确是否定的:

虽然此时的叙利奥心痛不已,但他还是沉默着一天晚上,叙利奥就像之前的夜晚一样,不停地写啊写啊。他没有想到,父亲正在他的身后,满头白发的脑袋俯在叙利奥的黑发上,看着儿子手中的笔飞快地写了一张又一张。父亲的心被懊悔和怜惜塞得满满当当,泪水忍不住滴落了下来。他终于明白了:这么久,儿子都没有好好睡过觉,在帮自己养家!看到这里,我揪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父亲总算发现真相了,他们今后一定会更加相亲相爱吧。

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叙利奥可真懂事啊!我要向叙利奥学习,像他一样尽力地关心父亲,关心家人!

《爱的教育》读后感 篇5

《爱的教育》是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在1886年写的一部儿童小说。这是一本日记体的小说,以一个四年级男孩安利柯的眼光,从4年级10月份开学的第一天,一直写到第二年7月份。记载了小学生安利柯九个月的四年级生活。爱是整篇小说的主旨,就在最平实的字里行间,融入了种种人世间最伟大的爱:老师之爱、学生之爱、父母之爱、儿女之爱、同学之爱……每一种爱都不是惊天动地的,但却感人肺腑。整部小说以一个小学生的眼光审视着身边的美与丑、善与恶,完全在用爱去感受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它是一部极富感染力的儿童小说,它通过一个小学四年级学生写的日记,抒发了人类最伟大的感情——爱。本书讲述了无数个发生在学校和生活中的小故事,它告诉我们的小读者:一个人从小不仅要学好各种文化知识,还要学习比这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对祖国、对家乡、对人民、对父母、对师长、对同学、对周围所有人的爱与尊重。书中的每一个故事都让人动情,字里行间洋溢着儿童的纯真与情趣。

爱,像空气,每天在我们身边,因其无影无形就总被我们忽略。其实他的意义已经融入生命。就如父母的爱,不说操劳奔波,单是往书架上新置一本孩子爱看的书,一有咳嗽,药片就摆放在眼前,临睡前不忘再看一眼孩子,就是我们需要张开双臂才能拥抱的深深的爱。当我们陷入困境,没人支持,是父母依然陪在身边,晚上不忘叮嘱一句:早点睡。读了安利柯的故事,我认识到天下父母都有一颗深爱子女的心。安利柯有本与父母共同读写的日记,而现在很多学生的日记上还挂着一把小锁,最简单的东西却最容易忽略,正如这博大的爱中深沉的亲子之爱,很多人都无法感受到。

我想,“爱是什么”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爱”是没有限制的,小到同学之间的友好交谈,老师对学生的鼓励,父母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爱,甚至萍水相逢的人们的一个微笑……大到捐献骨髓,献血,帮助希望工程……虽然如同空气般的爱有时会被“污染”、“稀释”,甚至“消失”。但还有更多的人能感受到朴实的爱、深厚的爱。

“人间情,不分天南地北,暖你暖我;献爱心,莫谈贫富‘贵贱’,人人可为。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献给他人一份爱心,留给自己一份春天。”

爱是一种感受,是一种信仰,是一种追求,是……无法用准确的文字形容爱的定义,但是我知道,拥有爱的人,付出爱的心,人生必定是充实而无憾的。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