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送你一匹马》读后感(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送你一匹马》读后感 篇1
一七年夏季,我高中毕业。由于在家非常无聊,生活一日一日的重复。于是我便买了几本书,其中就有三毛的《送你一匹马》。本书中全文通过自序的方式展开,主要的内容是三毛生平遇到的一些事迹,以及她对一些事情的看法。我个人喜欢三毛,也喜欢她的一些著作。有人认为,三毛是一个悲观的人。而我则与这些人的看法不同。我反倒认为三毛是一个。坚强,独立有主见有想法有个性的女子,她一生爱自由便敢独自在这世间的任何地方游走,去追寻她向往的自由。而这恰恰是我所做不到的地方,也许这就是我喜欢她的原因吧。
对于书名的来源,三毛也在书中的自序中说道其实并没有什么来源,也没有什么原因。她只是单纯的喜欢马,爱马。认为马代表着许多深远的意义和境界。马的形体交织着雄壮,神秘又同时清朗的生命之极美,同时它又是不易拥有的。一切不过是虚实之间罢了。所以她想送世人,每人一匹马,自己的马,当然,是养在心里,梦里,幻想里的那种马,即使在无星无月的夜里也能发出一种,沉潜又凝练的闪光。
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书中的一篇“简单”,文章字如其名很简单,字数也比较廖少。内容虽然好似围绕着简单二字展开。但却冥冥之中有好像蕴含着一种。你说不清,道不明的道理。除“简单”外“孤独”二字,好像是文章中提到次数最多的词。文中认为,人是群居的动物,喜欢回到人群里而我们明知生十个题,死是个体。但我们不肯探索自己本身的价值。我们过分看重他人在自己生命里的参与。于是,孤独不再美好,失去了他人,我们惶恐不安,我认为,孤独是美好的,只是我们不适应他罢了。我们没有了解到它的真正美好之处。我们只是片面地了解到孤独便是一个人。而一个人终归是有些寂寞,所以我们惧怕孤独。
但这又好像是自然的,自然的把人们捆绑在一起。衣食住行永无宁日的复杂,人际关系日复一日的纠缠。而快乐?在这一切之下,就好像是国王的新衣。只有聪明人才能看的见。我们在这种环境下,头脑变越来越大,四肢越来越退化,健康丧失,心灵蒙尘。而灵魂,在这一切的拘束下,也不在明净。
最后,我想说,孤独其实并不可怕。只不过我们习惯了有他人在身边的日子,便害怕了孤独。其实,境由心造,一念之间可以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堂。
我不求深刻,只求简单。
《送你一匹马》读后感 篇2
一生爱马痴狂,对于我,马代表着许多深远的意义和境界,而它又不是拥有的。
三毛是个纯真的人,在她的世界里,不能忍受虚假,或许就是这点求真的个性,使她踏踏实实的活著。也许她的生活、她的遭遇不够完美,但是我们确知∶她没有逃避她的命运,她勇敢的面对人生。
在我看来,三毛是个极端善良的人,她富爱心,又有正义感,对万事万物都感兴趣,也都很热忱的去做。另一方面,她又是个做事果断、不易屈服的人,不管周遭环境多么复杂,她都尽力化为简单,她不让命运击倒,凡是她下决心要做的事,再艰难,她都要做到。
写作,是人生极小极小的一部分而已。坚持看守个人文字上的简单和朴素,欣赏以一支笔,只做生活的见证者。绝对不敢诠释人生,让故事多留余地,请读者再去创造,而且,一向不用难字。不用难字这一点,必须另有说明,因为不大会用,真的。
马的形体,织著雄壮、神秘又同时清朗的生命之极美。而且,他的出现是有背景做衬的。
我有许多匹好马,是一个高原牧场的主人。至于自己,那匹只属于我的爱马,一生都在的。常常,骑著它,在无人的海边奔驰,马的毛色,即使在无星无月的夜里,也能发出一种沉潜又凝炼的闪光,是一匹神驹。我有一匹黑马,它的名字,叫做——源。
那个擦亮了我的眼睛,打开了我的道路,在我已经自愿淹没的少年时代拉了我一把的恩师,今生今世原已不盼再见,只因在他的面前,一切有形的都无法回报,我也失去了语言。受教于顾福生老师之前,已在家中关了三年多,外界如何的春去秋来,在我,已是全然不想知觉了。
对于这样一个少年,顾福生说话的口吻总也是尊重,总也是商量。即使是要给我改航道,用颜色来吸引我的兴趣,他顺口说匣来都是温柔。那时候中国的古典小说、旧俄作家、一般性的世界名著我已看了一些,可是捧回去的那些杂志却还是看痴了去。
《送你一匹马》读后感 篇3
自从看过三毛的《万水千山走遍》,我就对那个既是一个能在脚上制造出水泡并一遍遍通过走路磨平水泡的坚毅行者,又是一个仅以丝袜就结束生命的匆匆路人的三毛充满好奇,于是在书店放弃了原来的打算而跑到三毛的面前拿起了《送你一匹马》。
在看的过程中我仍然习惯性的想要用一两句话来概括每一篇文章的涵义,可是总是不能令人满意,因为在每一篇文章中我所能感悟和得到的总有很多,在这本书的自序中有人曾问三毛她自以为的代表作是哪一本书?她是这样回答的:“是全部啊!河水一样的东西,慢慢流着,等于划船游过去,并不上岸,缺一本就不好看了,都是代表作。”是的,自己的东西每一样都是好的,这让我想到的是何必非要执着于曾经最美好的一些片段而忽视那些在自己成长的艰辛历练呢?集结每一段快乐的、痛苦的经历才能编织出一个完整的人生,所以人生中经过的每一段都是一件宝贝!
《爱马》中她说“并不执着于拥有一匹摸得着的骏马,那样就也只有一匹了,这个不够。有了真马,落了实相,不自由,反而怅然若失。”这自然而然的让人联想起无数个爱情故事里那为了一棵树而放弃一整片森林的感人情景,这显然与它背道而驰,但是换另个角度想想,如果是在攀登人生高峰的时候,总是在到达一定高度的时候停下脚步,那么永远看不到更美的风景,所以不要轻易落下实相,永不停止攀登最终才能站在顶峰俯瞰美景!《回娘家》让我深深体会到,无论外面的世界多么精彩,在心里面那个真正愿意停留、愿意依靠的家永远只有一个——那就是有自己父母的家,在那里可以失去一切的防护能力,没有牵绊,没有苦痛,可以像个什么都不懂的孩子受着爸爸妈妈的荫庇和宠溺,我想不管一个人的岁数多大,都会希望还能够回到父母的怀抱中,不用面对任何纷扰,沉浸在那份孩童的欢喜中。
《梦里不知身是客》中孔子的游于艺,其实这篇文章本是写对书的爱、对念书的不刻意,而那种不刻意又往往使她能够在书里书外有所得,或许我们真该对凡事无须刻意、执着,顺其自然的游于其中可能就会抓住那块刻满真理的浮木。《野火烧不痉中说“一个好农夫,当田就在你面前的时候,你不能再去做梦”又说“只是看人喜欢哪一种游戏,便参加了那一场追求”,的确,她是一个十分尽责的老师,甚至于有学生为以她这样的才学而仅仅教他们这群陶陶然不知有他的学生而抱不平。而我们呢?是否也应该停止在那块田的面前做梦呢?我已经踩在了医学的田地里,现在就应该在里面认真的播种、除草、施肥,等待着收获吧。《一生的战役》是一篇女儿写给父亲的信,这是在父亲对她所写的那篇拥有骄傲生命的小草的文章,表现出的感动后的一封回信,我没有她那样的经历,无法感受到他的父亲对她的付出,但是却让我想到了我的爸爸因为对我的没有止境的付出而身心憔悴,我知道这是我无法还清的,只有让自己更好才能让他少操心。《说给自己听》、《简单》、《天下本无事》……
这本书里的三十四篇文章都让我感受到了许多不同于以往的东西,或许她的每一篇文章的本意并不是我所想的那样,但是不论怎样,那些都是我从中所得。有人说:“三毛的文章忽东忽西捉摸不定,好一场胡闹”,不管她是怎样的胡闹,她闹出来的都是真性情、她闹出了我的思考、闹出一个和以前不一样的我。
借用她在书中的曾经说过的一句话“我还是一定要走”,只是走的这条路由我选择,在一年前我就已经慎重的选择了这条路的方向,既然是我选择的,那么无论在路上会遇到怎样的险阻、甚至是想重新选择,我都会把它重棒打下去,路一定要走,而且,带着三毛给我的那些方方面面的感触,我还要走的色彩缤纷的……
《送你一匹马》读后感 篇4
其实读书又何异乎读人呢?从扉页开始书的一装帧一色彩就在你眸里刻下了一个身影,或气宇轩昂或伛偻蹒跚。翻开书页,透在墨香之外的是写书人的呐喊,或铿锵有力或无病呻吟。然而三毛的文字却始终然人疑惑,她究竟是怎样一个女子?是撒哈拉里潇洒,坚持,而又敏感的?还是闹学记里单纯,快乐,而五彩斑斓的?放下《送你一匹马》,才明白,其实这女子就像一阵风,那又何必去深究。她那般自在,又让人如何去深究。
这书里有种滋味是自由。少有人会像三毛一样追逐自由,不管不顾。她在书里说自己一生爱马痴狂,很想大大方方的送给世界上每一个人一匹马,当然,是养在心里、梦里、幻想里的那种马。而这种马世间有几人拥有?被现实利益所束,被贪嗔欲望所束,还剩几人能在心灵的原野里策马奔腾?想最初的我们,谁人不拥有一匹骏马?它带着我们四处驰骋,迸发出各种光芒,各种激情。可如今的我们,把自己囚在几方桎梏里,为财富,为声望,连出走都变得那么艰难。如同三毛写给拼命工作的琼瑶的“现在你自己的戏,再没有了太多的枷,你来演一次自己的主角好不好”。她告诉琼瑶不要嫁给夜夜不眠的灯,嫁给生活。她告诉我们要松一松绑在身上的绳索,去追随自己想要的。
这书里有种滋味是母爱。这又是多少人险些忘却的滋味。“在妈妈的荫庇下,我没有了年龄,也丧失了保护自己的能力,毕竟这份情,这份母爱,这份家的安全,解除了我一切对外及对己的防卫。”喜欢三毛是因为她的真性情。在母亲面前卸下所有,像孩童一样天真。面对父母,我们永远都只是长不大的孩子。就像三毛渴望回娘家的心像弦上的箭一样,也许某天我们在哪方望着故乡清冷的月光时,便会想起家中的老人,忆起孩童的岁月,于是急切地渴望拿起电话听一听熟悉的声音唤起遥远的乳名,这心情就如同三毛一样。当我们卸下了伪装,放下了追逐,才可以感受到最本真的母爱。
我还读到了书了最浓的一中滋味叫孤独。其实谁能想象三毛潇洒的一生有多少泪水做伴。书中藏着她那么多的回忆,轰轰烈烈或暗暗伤心。曾经的亲密爱人一一离去,各种流言蜚语铺天盖地,这让追求美好渴望幸福的她何去何从。可看到这些你仍旧是被感动,因为这个奇女子毫无遮掩地将她的孤独展示在你眼前,她的快乐或是悲伤都那么纯粹,让人看得透彻。这也许会是让我们觉得羞愧的,因为我们无终究法像这般揭下一生的面具。
如果都说三毛是个谜一的样人,这样是否来得太不妥帖。我无才去探究她的为人,可《送你一匹马》让我感受到她似一阵风,迎面吹来,你便了解了路旁盛开的是什么颜色的鲜花,你便了解了天空氤氲着几分水汽。她是个真实的笔者,没有伪装,毫不掩饰地去追寻自己想要的,毫不掩饰地去爱去憎。于三毛而言,文者,心也。她用文字告诉我们要白于己,白于众,白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