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心得体会

欢迎阅读生态文明建设心得体会(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生态文明建设心得体会 篇1

按照省委部署,统筹抓好落实。要在真“学”实“做”上、抓住“关键少数”上、抓实基层支部上、查找解决问题上深化拓展,坚定维护核心见诸行动的政治自觉。要推动学习教育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以维护核心见诸行动这一根本政治要求统领全局工作,构建良好政治生态,

要认真学习贯彻骆惠宁书记的讲话精神,提高政治站位,统一思想认识,紧紧抓住以实际行动维护核心、立足岗位践行讲话这个关键,不断打牢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的思想政治基础。要强化阵地意识,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提高标准、提升能力,扎实做好宣传思想文化领域各项工作,以一流的工作业绩体现坚定维护核心、深化“两学一做”的高度自觉。

把思想认识统一到省委决策部署上来,抓住以实际行动维护核心、立足岗位践行讲话这个关键,在真“学”实“做”上深化拓展。要牢牢把握今年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鲜明主题,加强组织领导,压实主体责任,推动学习教育与统战工作深度融合,把主题教育的成果体现到思想武装、党性锻炼、能力提升、破解难题上。

生态文明建设心得体会 篇2

将维护核心、见诸行动主题教育作为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重要载体和有效抓手,坚持基础在“学”、关键在“做”,切实突出维护核心这个灵魂,树立忠诚看齐的高度自觉,形成担当作为的浓厚氛围。

只有切实树立和增强核心意识,自觉听从国家“中枢神经”的指令,才能真正让全国人民心往一处想,智往一处谋,力往一处聚,劲往一处使。

一个身体健康、有正常行为能力的人,必然有着健全的中枢神经;一个有广泛凝聚力、战斗力的国家,必须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今天,在思想舆论多元多样、意识形态交融交锋的态势下,中央和省委强调党员干部必须增强核心意识,强化核心理念,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增强核心意识,就是要始终把“集中统一”作为基本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集中统一是我们党的力量所在,也是党历经国际风云变幻而巍然挺立的根本支撑。我们知道,没有党内民主,就会缺少“心情舒畅、生动活泼”;而没有集中统一,就会纪律涣散、组织松弛、各自为战,就会使党沦为毫无战斗力的一盘散沙。不能不看到,我们一些党员干部口中虽讲核心意识,但心中并无核心意识,致使无视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搞任人唯亲、排斥异己者有之;搞团团伙伙、拉帮结派者有之;搞封官许愿、收买人心者有之;搞自行其是、阳奉阴违者有之;搞尾大不掉、妄议中央者有之……这些现象和行为,实质上体现的是以个人利益、个人权力为“核心”,与中央、省委强调的核心意识背道而驰,必须正视并下决心予以解决。

坚决维护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这不是一句口号更不是一句空话,需要我们每一名党员干部拿出实实在在的举措,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古人云,“上下同欲者胜”。只有全省党员干部进一步增强核心意识,自觉维护中央权威,积极主动贯彻中央和省委各项决策部署,切实增强思想自觉、行动自觉,才能进一步凝聚起全省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激发创新活力,弘扬实干精神,让全面创新改革、脱贫攻坚等顶层设计在各地落地生根,发挥出巨大威力。

生态文明建设心得体会 篇3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一)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必须珍惜每一寸国土。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

(二)全面促进资源节约。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加强节能降耗,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加强水源地保护和用水总量管理,推进水循环利用,建设节水型社会。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加强矿产资源勘查、保护、合理开发。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三)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扩大森林、湖泊、湿地面积,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快水利建设,增强城乡防洪抗旱排涝能力。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气象、地质、地震灾害防御能力。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各自能力原则,同国际社会一道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四)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积极开展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试点。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

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生态文明建设心得体会 篇4

上午跟同事谈到他做的工作,本来已经很不错了,他说还要再修改修改,争取做得更好一些,当我戏谑他过于追求完美时,他很严肃地说,这无关其它,工作就是要认真对待。一句话给了我很大的震撼,也让我一直深感不安的内心找到了诠释的理由。

曾时几何起,自已做事就很放任了,除非是火烧眉毛非做不好,自已才会认认真真地去完成,很多事情都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虽然内心一直也不想这样,可是恶性循环,从一件事甚至可以漫延到很多事情,工作、感情、画画、写字、瑜伽很多方面自已都有这个意识,不知道为什么就是这么放任自已,真的是缺乏一种信念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做事没决心,没毅力,不能够坚持下去,认真地对待。

既然都意识到问题的本质了,就应该好好收拾下自已的内心,理清楚自已到底想要一份什么样的生活,想达到一种什么样的位置,想要一段什么样的爱情,定好确实可行的计划,从小到大,一步一步地积累,不要再放纵自已,从小细节入手,从懒散的态度转变为积极认真的人生态度,相信可以收获很多。

阿里巴巴集团主席兼非执行董事马云说:“永不抱怨的人生态度才是

苛求完美的人,总觉得生活有太多不如意,福的人有了钱,却没有健康;贫的人有了健康,却没有钱。不论我们有钱无钱,有没有健康,对生活的态度永远是积极向上的。

世界如此美妙,平常心如此重要。名利如浮云,淡然以视之。钱财身外物,无须太挂怀。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给心灵一杯净水,做心灵的伯乐。做一个乐观的人,快乐的人。这是我的目标也是我正追求的。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