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春节初三的日记

请欣赏与春节初三的日记(精选10篇),由多美网收集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与春节初三的日记 篇1

春节,应该算是中国人最重要也最隆重的节日了。在春节期间,几乎所有人都会回老家过年,与家人团聚。

春节是响亮,明亮的。提起春节过年,自然少不了各式各样的鞭炮烟火。大的小的,长的短的,令人眼花缭乱。小孩子们多是拿着外面包着彩色纸的细长的竹棍烟火,一点着,就喷出会变色的火焰,伴随着孩子们童真的笑声,与年味一起,在空中酝酿。大一点的孩子已经不稀罕小孩的玩具了,他们点响较大的烟花。说时迟那时快,细小的火花冲破纸筒的束缚,飞上比墨还黑的天空,绽放出朵朵绚丽的花。红的,金的,蓝的,像星星,像笑脸,点亮了天空,点亮了新年。大人趁着难得的假期,也像孩子似的,在长长的铺了一路的条状鞭炮唱起欢快的噼啪之歌时,拍着手快活地笑。

春节是喜气洋洋的。过年,就是阖家团圆的日子,儿女回家探望老去的父母,五湖四海的兄弟姐妹也得以相见。老人与难得一见的儿女们围坐在桌旁,嗑着瓜子,聊着家常。大人们难得的清闲,因为孩子们自得其乐,不用他们操心。新年时,桌上总有一堆一堆的零食,几个孩子一起坐在旁边,一起分享一年一次的盛宴。他们嗦着糖,数数赚到的压岁钱,盘算着该买什么好吃的好玩的,时不时瞄几眼电视,还挺悠闲。在过年时,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快乐的笑容。成人为家人团聚而喜,孩子为好吃的好玩的而喜。这些喜与春节一起在人们心中化开。

春节是红彤彤的。贴对联,年画是春节的一大特色,意寓祝福新年吉祥,万事如意。血红的纸上有着金光闪闪的花纹,衬上墨黑的大字或画工精细的门神,说不出的大气喜庆。窗花也是新年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那灵活灵现的图案,生动形象地映出春节的欢乐。除了烟花爆竹,在新年照亮夜晚的还有灯笼。孩子们提着各式各样的灯笼,在街上玩耍。红底金花的,金底红花的,都印着祝福语,绽放着它们的色彩。在新年的夜晚,灯笼们用火光照亮了人们幸福的笑脸。在新年,人们用穿新衣的习俗,红色的新衣为主。大街小巷上,总能看到穿着火红新衣的人们,就像一簇簇火焰。孩子们最喜欢的,大概是红包了吧。一个个红色纸包装着一张张红色的钱,它们用得孩子高高兴兴。

春节是香喷喷的。春节时,为了庆祝、待客、送礼,人们往往会准备很多食物。有时是自己家做的地方特色,传统食品;有时是商场里精细包装的零食补品;有时是过年必备的酒水饮料。总之,过年总是有吃不完的好东西。但春节传统的美食,才是最具代表性的。在除夕夜,家家户户都要吃饺子。一家人围坐在桌旁,聊着天,一起动手包饺子。小孩们自然包不太好,饺子煮出来往往是各种奇形怪状,漏馅的漏馅。但是不管卖相好不好,一大家子人团聚吃饺子,总是很愉快的。饺子的香,从家家户户的窗户飘出,弥漫在街上。

春节是中国古老的传统节日,值得让我们流传下去。请大家不要总是太过注重过国外的节日,反而忽视了我们中国传统的节日,因为老祖宗把它们世世代代传下来的,直至今天,定是有道理的。

与春节初三的日记 篇2

今年寒假我来到了爷爷家——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过春节。我发现这儿过年的风俗和常州的风俗差不多,而当地特有的磕头拜年习俗引起了我的兴趣。

在除夕这一天,人们蒸馒头、贴春联、放鞭炮、吃团圆饭,看春节晚会,我望着桌上摆满又大又圆、热气腾腾、上面点满红点点、里面饱满枣子的大馒头,然后听着外面孩子们的放鞭炮、相互嬉戏的.笑声,和爷爷、奶奶、伯父、伯母、姑姑、姑父、叔叔、婶婶、姐姐、弟弟一大家人团聚在一起,其乐融融地吃着团圆饭,去观看着中央电视台的春节晚会,心里就别提有多开心了。我也不时地和姐姐、弟弟们一起出去放烟花,扔鞭炮,尽情地享受节日的快乐!

大年初一,人们早早起床,赶去给长辈们拜年。而山东枣庄的拜年方式尤为特别。在常州,拜年只要对长辈说一些祝福的话,在家里坐一坐,聊聊天就好了;而在我爷爷家呢,不仅要送上对长辈的祝福,还要给长辈们磕头行礼。我很奇怪,为什么要磕头呢?问了爷爷之后我才知道个中缘由:

“因为枣庄离孔子之乡曲阜比较近,而孔子一生都提倡‘孝’道,枣庄也受到了曲阜的影响,而对长辈十分尊重,所以过年时才要给长辈磕头拜年。”

俗话说得好“入乡随俗”,既然我来到了爷爷家,就应该按照这儿的风俗习惯给长辈磕头拜年。我在吃早饭之前,就开始准备给爷爷奶奶拜年了。因为以前没有磕过头,妈妈特意为我准备了一个厚实的垫子。我满以为这样万无一失,就“扑通”一声双膝跪下,可没有想到这个垫子中看不中用,我的脑袋“呯”的一声撞在地上,头上马上就起了一个包。这是我第一次给长辈拜年,虽然有些疼痛难忍,我还是故作镇定,强笑着说“祝爷爷奶奶身体健康,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周围的家人被我的“良好”表现乐得合不拢嘴。爷爷见我第一次拜年就这样“卖力”,忙说“行了,行了”,并笑着把我扶了起来。奶奶一边心疼地摸着我的头,一边从口袋里掏出胀鼓鼓的红包向我手里塞。而看着爷爷奶奶开心的笑容,我早就把疼痛抛到了九霄云外。

这次春节回家过年,我不仅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家人的亲情,还体验了爷爷家特有的拜年习俗,真是一举两得啊!蛇年春节已过,我期待着马年春节的到来,更期待着与亲人的再一次团聚!

与春节初三的日记 篇3

一道道晨曦划破夜空;一个个灯笼飞上屋檐;一幅幅对联贴上墙壁;一件件新衣奔离衣柜;一声声爆竹响彻天地;一片片彩霞空中飞舞;一阵阵欢呼请出红日;一句句祝福口耳相传――过年啦!整个神州大地在欢腾,全球各地的华人欢度春节。期待春的信息。一缕缕春风送来泥土的芳香,消融的冰雪在阳光下分外灿烂。放眼望去,处处都是一片耀眼的大红,充满了欢乐和喜庆!

披挂上新装,漫步在宽阔的街道上,两边的店铺几乎都关了门,只有寥寥几家大张旗鼓,一件件包装精美的货物在门口堆积如山,让人看得眼花缭乱。街上空荡荡的,干净而整洁,早已没了昔日的喧嚣吵闹,人山人海的忙碌场面,任人漫步踏春。一辆辆摩的、小汽车载着欢乐的人们,还有那大包小包丰富的年货,奔向翘首期盼儿女团圆的父母家,过个和谐幸福年!

通向细长深邃的巷道,一对对春联喜气十足,趣味横生;一个个“福”字遁劲有力,金光灿灿。这大多都是“老年晚阁”,是“年”中最欢乐热闹的地方。一辆辆奔驰、宝马到此,车上走出了满面春风的儿女;一扇扇大门前大都站着神采奕奕的爹娘让我不禁体会曹雪芹的“痴心父母古来多”的喟叹。车空了,一栋栋房中飘出欢声笑语;路窄了,占道的是丝丝缕缕扯不断的亲情。在家乡,我也体验了家乡独有的过年,一大早奶奶的第一句话就是:小璐啊,今年可有鱼吃了,东河里正在出鱼(逮鱼的意思),还有我们家一份呢!

我感到纳闷,爷爷家没有养鱼啊,哪来的一份呢。我细问才知,并不是养鱼的人家才有一份,只要在东河里有池塘的人家,都会有一份。记忆中的东河,有好几十户人家的池塘连在一起,夏天经常水漫池塘,好些年没有人养鱼了。正在我回忆的时候,奶奶又招呼我了:“小璐,去东河看看,现在说不准能看到鱼了。”从小就爱凑热闹的我,三步并作两步走来到了东河。哈,好热闹,河两边站了不少人,有一台用手扶拖拉机带动的抽水机在咕咚咕咚地不停抽水,池塘里的鱼儿,大个头的都露了出来,让人看了心里痒痒的。

不一会儿,水算是彻底干了,鱼儿翻露在河底,捉鱼的人穿着皮汊(方言名,下河逮鱼时穿的皮衣,不怕水,不怕泥)左手拖着筐子,右手不停地把鱼拿起放筐里,遇到滑头的鱼,很难捉住,还得用网才能套住。好几个人忙乎了约半小时,鱼儿全部上岸了。他们挑选了一些鱼放在筐里,抬到一块空地上开始分鱼。按照各家池塘面积的大小,各家应摊多少斤鱼,都用树枝写在地面上,当然,奶奶家也有一份,写的是爷爷的名字。先称了一下红鱼,大上不同,每家分了三条或四条,然后又分了青鱼、家鱼(鱼的名字)和一些杂鱼,我爷爷家足足分了近二十斤鱼,爷爷抬着水桶唱起了山歌,唱出他那老人的“夕阳红”年味浓,最浓是子夜。一家人围坐在饭桌旁吃一年一顿的特殊大餐――年夜饭。别有风味。。一家人开怀畅饮,共叙亲情。红灯笼发出火红柔和的光,是那样美丽!在这个美好的团圆之夜里,那万家美丽的灯火,会是多么灿烂的景象啊!,客厅里早就摆好了另一桌。干净透亮的茶几上,被一盘盘干果、水果、糖果占得严严实实,电视机里的主持人也都穿上了华丽的礼服,说着喜庆吉祥的话语,但是,只要八点一到,千家万户的视听会变为同一个节目,那面容会便变成同一种模样。

心思舞动,心潮澎湃,新年的钟声向我们走来,每个人的心被春的美好而吸引着,守岁将迎来春的脚步。夜色如纱,星光灿烂,清风拂面,枯枝萌动,新泥飘香,欢歌飞扬。春在冬的孕育之中,羽翼丰满,即将来临。大地四方无不荡漾着春的气息!

春终于来了,那爆竹声便如洪水一般挤破浮冰冲击过来了。一朵朵礼花如春笋般涌上夜空,刹那间,天空一片万紫千红、百花争艳的瑰丽景象。一声声巨响也飘来了,震得屋顶抖落下阵阵雪屑;一颗颗彩球升空,划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连星月也暗淡失色了。真是火树银花不夜天,千姿万态美如画。身影如洪水般阵阵如浪,烟火如丛树中万鸟齐翩翩。此消彼绽、此逝彼放,仿佛一卷时时变幻的画,给人以梦一般的感受!春终于来了,下一个精彩的春秋又在期盼着我们洒下汗水,书写这一个灿烂的新年。

与春节初三的日记 篇4

春节脚步渐进,电脑上都显示了。离春节还有七天。农历今天是20xx年12月25日。在鞭炮的“啪啪”声中,迎来这徐徐春风,新年到,快准备!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就在这新年的钟声中,我长大了一岁,爸爸妈妈又老了一岁。爸爸妈妈很遗憾,这个美好岁月、青春年华,就要逝去了;在春风拂面的时候,不一定是入屠苏。而是越过千家万户,拂过千万人的心头,温暖,也随风而来。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那阳光,洒在人们的头上,更洒在人们的心头!新年,新,就要焕然一新,让我们开始大扫除,挂春联,让别人刮目相看。新年了,就应该那么喜庆嘛!

我有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你们想先听哪个?那就坏消息吧:“和我玩的‘同学’们纷纷回老家过年了,八天后——下一年才回来。”好消息是:“有的好朋友他爸妈不让他回老家,就呆在家里,有时候会出来玩。”我觉得,过新年团团圆圆是应该的,他们应该回老家,陪着爷爷奶奶,吃团圆饭。

春节的脚步逼近,喜庆也逼近了,和好朋友一起玩。可以减下点衣服“负担”了,喜庆点啊!新年快乐,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事业有成,万事洋洋得意。

想想时间过得那么快,转眼间一年过去了。以往的事了:我在徐晨烨家过生日,他生日12月26日。晚上,我在他家吃饭时。爸爸突然打电话来说:“新春快乐!新年到了,全家人去爷爷家吃团圆饭。”我那时还真有些不情愿呢!但是后来想想,新春的脚步逼近了,这也是没办法的呀!

恭喜发财。我看到徐晨烨个性签名:“要是开红包的时候,里面写着‘再来一包’那该多好呀!”过年就要“洋”气,洋洋得意,才好呢!

新春的脚步来了,祝大家都能分享、友爱。让春,如一阵风,掠过我们的心头,让我们倍感温暖!

我是喜羊羊,我来给大家拜年了。注意了:“2月19日,去电影院看喜羊羊和灰太狼大电影哦!”

在春节,我要感谢大家,感谢父母,感谢亲人,感谢哥姐,感谢世上许许多多的人......新春快乐!

好了,话不多说,我还是重蹈覆辙:“祝大家新年快乐,万事得意洋洋,过年嘛!就应该‘洋’气!”

与春节初三的日记 篇5

人们说,有海水的地方就有中华儿女,而有中华儿女的地方,就有春节。放眼中华大地,举目五洲四海,每逢春节,礼花绽放,龙舞翻飞,欢声笑语荡漾,春节热闹了中国,春节也正走向世界。

春节不仅是中国人的春节,也是世界的春节。

春节首先是个亲人的节日、家庭的节日,而人特别是中国人最看重家庭和亲情。中国有句老话:“大年三十吃饺子,没有外人”,意思是说一年忙到头的人们,四处漂流的人们,过春节时一般都要回家,父子两代,祖孙三代,甚至四世同堂,敬杯酒,鞠个躬,父慈子孝,母良妻贤,人们在鞭炮声中,在锣鼓声中,在欢笑声中,享受着人间温暖。而这种温暖同金钱无关,同权力无关,同势利无关,是骨肉情,阖家欢。同时,春节还是加深人与人之间感情、沟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节日,这是团结的节日。不但在亲人之间,即使在互不相识“外人”之间,包括在有些隔阂、有些矛盾的人们之间,在春节见面时也会客气一点,会有笑容和宽容。有点理解和关心,一句“恭喜发财”,一句“新春愉快”,谁听了谁高兴。总之,春节是使人和陆相处、欢乐愉快的盛大节日。

春节是集中展现传统文化的节日。过春节,是对和平、友谊和亲情的检阅和激励,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祝福和祈祷。春节文化是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东方文化,受人喜爱,深入人心。如今,春节不但深入中国人心,还深入了外国人心。重家庭、重亲情,中国人、外国人都一样。在一些有中国人的国家和地区,而外国人也同中国人一起过春节。除了原来的几千万华侨华人和留学人员,今天还有更多的中国人在走出国门,也有更多的外国人来到中国。而人的进进出出,势必促进文化的进进出出,有“西学东渐”,也有“东学西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东西方互相吸收文化的精华,取长补短,凡是健康的、文明的就是世界欢迎的。文化交流使世界更文明,生活更多彩。

春节的魅力是中国的魅力、东方的魅力,也是世界文明的魅力。中国的春节,是对世界文明的一种贡献,是送给全人类的一份厚礼。

与春节初三的日记 篇6

随着“中化大联欢”的开场舞,20xx年的联欢晚会终于和我们见面了。节目在一片团结、和谐的气氛中不断的进行交着……

相声,小品引得观众笑声掌声不断,歌舞表演美轮美奂,别出心裁的近身魔术更是羸得人们阵阵叫好。灾区同胞用一颗颗坚强乐观的心带给我们的温情祝福,让多少人流下热泪,祖国7代“神舟人”的集体亮相更增添了我们所有华夏子孙的'自豪。

最后依然是在熟悉的难忘今宵的乐曲声中,结束了09“春晚”这一盛宴。

回想这台晚会,把祖国不平凡的08年全部都浓缩在了这台晚会上。随着节目的进行,我们仿佛又经历了那个令我们流泪,欢笑,悲愤,自豪的20xx年。

这一年,我们全国同胞一起肩并肩、手挽手战胜了冰灾,战胜了大地震,当电视屏幕上出现灾区同胞举杯同祝新年快乐时,许多人潸然泪下。是的,我们不悲伤,因为多难兴邦!家园没了,我们可以再建!我们感谢这些灾难让我们又一次向全世界自豪宣告:团结的中国人是骄傲的龙,我们永远挺立于世界的东方!

08年的8月8日,这是我们永远都不会忘记的日子,一代又一代的体育健儿们终于可以在家门口为国争光,从许海峰零的突破,拿到第一枚金牌的时候起,我们就开始不断地为奥运梦而努力,今天,我们的梦圆了,当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一遍遍地响在首都各个体育馆时,我们大声地对自己、对全世界说:我是中国人,我骄傲!所以当这些奥运冠军站在舞台上时,我相信你和我一样,对他们充满了敬佩与感激。是他们,让祖国无比荣耀!

还记得去年春晚,举国上下都在积极地为两个小家伙——两只可爱的大熊猫起名字,因为它们将代表大陆去宝岛台湾定居,最后,团团圆圆以高票数支持成为它们的名字。团团圆圆不仅是我们对两个小家伙的祝福,更是我们百年来对台湾同胞的声声呼唤!而年前祖国大陆与台湾的正式通航更给我们早日团圆增加了无限的企盼……

春晚虽然结束了,但,美好的09年我们有了更多的追求,更多的期待,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愿我们的祖国在09年更加强大!

与春节初三的日记 篇7

这天是大年初一,外面张灯结彩、普天同庆,热闹极了!大街上有放鞭炮的、有敲锣打鼓的、有玩套圈的、有卖气球的……最好玩的还要数舞龙灯了。只见两条长“龙”在飞舞着,中间有一位叔叔舞着一颗“龙珠”,两条长“龙”都想把“龙珠”变成自我的宝贝,它们上下翻滚着、跳跃着,真是活灵活现。

这天,最开心的事,还要数拿压岁钱了。我把部分压岁钱交给了妈妈,让妈妈帮我存到银行里去。还留下一小部分放在自我的钱包里,准备留着买一些学习用品。转眼间天就黑了,时光过得真是太快了!

与春节初三的日记 篇8

这一天是初一,我和家人来到老家——淇县。我穿上新衣服,就跟爸爸妈妈去张近,那是我的第一个家。那虽然没郑州好,但在我心中早已定位置。来到家我就跟表姐、爸爸、三伯父去拜年。因为我的这家在一个村,所以压岁钱不多,只是一元和五元、十元、五十元。这我就很满足。表姐找我去广场玩,我说:“行呀!”我们就去,但是怕家人担心,我们就提前回家。谁知爸妈找我找的很心急。

第二天就是初二,我的哥哥和二伯父一起从鹤壁回来,我的姐姐也回来。姐姐和哥哥都回来,他们都来齐我就说:“明天是我的生日。”他们就让我上姐夫的车去买礼物,我挺高兴。就和他们去淇县,我想买小熊猫,怀表,文具袋……他们和我去超市,给我买一个一对小熊猫和这文具袋,真不巧,卖怀表的没有来,就买存钱罐。我高兴极,回家以后,大姑和小姑来,过一个小时,大姑和小姑走。崔志伟也走,丽君姐也回家。家里空荡荡的,使我明白一个道理:在的时候你不珍惜,失去才懂的珍惜;在的时候热热闹闹,走就变的冷冷清清。我去找表姐玩,她比我大几个月,她黑黑的,是姐又是要好的朋友。我记得去年过生日很冷清,今年的生日对我说是很好。都是我想要的,我的喜悦在礼物上,心思却不在家,我想另一个地方,那也是我的家。小时候在那里生活。那里有我两个好朋友。不过我很开心,生日蛋糕上有我喜欢的向日葵,很漂亮!吃玩蛋糕我就看电视。

初五,我们就一直待在家,我很想堆雪人,打雪仗。

初六,去二舅家半年,我们在那待的时间不长就回家。

初七,就回郑州,这里下一场雪,家人不让我下去,爸爸带一些雪我存在冰箱里。

初八,雪快化完,也让我下去。可就一点雪,我就分成两份,把一份堆的圆圆的,下半身长圆,我用彩纸做成帽子,眼睛,扣子。雪人化,我好伤心。不过我想让天再下一次雪,那就好。

初九,我们家来客人就一起到饭店去吃火锅。我吃肉片和肉干,等家人都吃玩。我们就高高兴兴的回家。

春节这几天让我品尝许多美食,让我享受到快乐。真希望能过的慢一点!

与春节初三的日记 篇9

春节传说之一:贴春联和门神

据说贴春联的习俗,大约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时期,这是有史为证的。此外根据《玉烛宝典》,《燕京岁时记》等着作记载,春联的原始形式就是人类所说的“桃符”。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相传有一个鬼域的世界,当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盖三千里的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鸡。每当清晨金鸡长鸣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必赶回鬼域。鬼域的大门坐落在桃树的东北,门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荼、郁垒。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垒就会立即发现并将它捉住,用芒苇做的绳子把它捆起来,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惧神荼、郁垒。于是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避邪防害。后来,人类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垒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去恶。这种桃木板后来就被叫做“桃符”。

到了宋代,人类便开始在桃木板上写对联,一则不失桃木镇邪的意义,二则表达自己美好心愿,三则装饰门户,以求美观。又在象征喜气吉祥的红纸上写对联,新春之际贴在门窗两边,用以表达人类祈求来年福运的美好心愿。

为了祈求一家的福寿康宁,一些地方的人类还保留着贴门神的习惯。据说,大门上贴上两位门神,一切妖魔鬼怪都会望而生畏。在民间,门神是正气和武力的象征,古人认为,相貌出奇的人往往具有神奇的禀性和不凡的本领。他们心地正直善良,捉鬼擒魔是他们的天性和责任,人类所仰慕的捉鬼天师钟馗,即是此种奇形怪相。因此民间的门神永远都怒目圆睁,相貌狰狞,手里拿着各种传统的武器,随时准备同敢于上门来的鬼魅战斗。由于我国民居的大门,通常都是两扇对开,因此门神总是成双成对。

唐朝以后,除了以往的神荼、郁垒二将以外,人类又把秦叔宝和尉迟恭两位唐代武将当作门神。相传,唐太宗生病,听见门外鬼魅呼号,彻夜不得安宁。于是他让这两位将军手持武器立于门旁镇守,第二天夜里就再也没有鬼魅搔扰了。其后,唐太宗让人把这两位将军的形象画下来贴在门上,这一习俗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

与春节初三的日记 篇10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每年春节在外工作、生活的人们便会回到老家,见见自己的父母。

每年大年三十早上,每个人都早早起来,在大门口贴上醒目的大红"福"字、精巧的中国结、朱红金粉的春联。爷爷会在每个窗户前挂上大红灯笼,我呢就和兄弟姐妹们拿起扫帚打扫每一个角落。

中午,我们会去预约一个饭店,然后和亲戚们加起来将近五十个人,按照辈分坐满一个个圆桌。一个挨着一个,十分紧凑。家里辈分最大的是我的爷爷,每年他都会在开饭前站起来讲几句对未来的展望,然后举起酒杯,大喊一声:"干杯!"这时大家才能开始动筷。大人们大多喝酒,就连小孩在向长辈敬酒的时候也会拿起一小樽白酒表示尊敬,一家人聊着天,聊到尽兴处就哈哈大笑起来,还真有股把酒言欢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团圆饭,热热闹闹的气氛总会一直弥漫着。

晚上,看春晚也是一道传统,虽然现在多少有些不屑,但依然会坐在客厅等着八点节目开始。按传统来讲大年三十是不应该发红包的,但现在有了手机微信,全家四十多人建了群,不知谁挑了头发了个红包,紧接着就是一连串的争抢,比手速,连爷爷奶奶们有时也拿起手机看看运气。抢了几块钱的红包也会开心好久。累了就看一个节目,然后就又拿起了手机。整个房间都充斥着高兴的笑声,和没有抢到红包的笑骂声。虽说过年回家应该多聊聊天不应该看手机,但只要一家人都开心快乐,比什么都重要。

快到凌晨十二点时,街道上布满了人。我们早早的下来抢了一片空旷的位置摆放好鞭炮。我盯着手表,等到指针指向十二点时,便大喊一声:"放炮啦!"紧接着就听"嗖"的一声,一个个亮点窜入空中,然后又是"啪"的一声,空中炸开了一朵朵五颜六色的烟花。就是这一阵阵烟花将黑暗的天空,装点的五彩缤纷,就是那一声声炮响,炸开了20xx的大门,带领我们走向新的旅途。

大年初一,我们迎来了最喜欢的活动——拜年。人们穿着新衣出门走亲访友。晚辈给长辈拜年时,要祝长辈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塞到一个红包里给晚辈。这给红包可还有讲究。结婚的一律不给,娶了新媳妇要多给,家里新有了孩子要多给,小孩子要给。每年呢我都会收到许许多多的红包,然后把钱存到一个卡里,等着以后出国用。

逛庙会也是一个有趣的活动。但是老家那里因为经济条件一般,庙会里的东西就很少,只有几个唱戏的,所以我们到了逛庙会的时候,就会去ktv啊等等娱乐场所,一起唱歌、玩游戏。

因为这个节日,全家人才有机会团聚在一起。是这些传统,带给我们快乐。这就是我们家的春节。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