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曹刿论战》人物分析作文(精选4篇),由多美网收集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曹刿论战》人物分析作文 篇1
无疑,《曹刿论战》之中,每个人都会感受到曹刿的有德有识,有才有谋值得学习,这已成定论。我也同样觉得曹刿这个人物在作者的描写下,既有责任感,又有胆识,但是他有一句话“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我并不是很赞同。
文中的鲁庄公,则定性为“鄙”,是一个无能无知,目光短浅的平庸国君。但是,鲁庄公真的是那么鄙陋吗?我不这么认为。
首先,齐国向鲁国宣战,众所周知,齐国当时是一个实力极强的大国,而鲁国则恰恰相反,面对这样的战事,鲁庄公不但没有退缩,反而积极备战,这难道不是一个有勇气的君主吗?
再者,面对身为贫民的曹刿的恃才自傲,鲁庄公没有表示轻蔑,而是有问必答,实事求是,勇于纳谏,并且深知民心之所向,体贴民情,还有政治眼光,这难道不是一名贤明的君主吗?
也可以说,正是冲着“公将战”的这种魅力,贤士择明主,曹刿才会“请见”。
当作战时,“公与乘之”,可以看出鲁庄公礼贤下士,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很有胸襟和气度。
战后,鲁庄公没有为自己的胜利沾沾自喜,而是诚恳求救,以至于曹刿才能畅谈战事。
这样一位兼备勇气,魄力,体贴人民的贤君,还能说是“鄙”吗?!
《曹刿论战》人物分析作文 篇2
《曹刿论战》一文一直是初中课本的传统篇目,是初中文言文经典作品之一。其原因不仅在于它只用222个字就完整地记叙了长勺之战的过程,表现了曹刿的远见卓识,更重要的是它让主要人物曹刿的形象深深烙在了读者的心中: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亲临战场,从容指挥。正是由于曹刿的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和军事上的指挥才能,弱小的鲁国才战胜了强大的齐国,创造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的确,在国家面临外强侵犯之时,作为一介草民的曹刿敢于挺身而出,拯救了国家,拯救了人民,此行此举可歌可泣。也正缘于此,激发了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为祖国、为人民抛头颅,洒热血,直到今天仍然是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
掩卷而思,我总觉得对《曹刿论战》一文的人物分析不够全面,那就是淡化了主要人物背后的次要人物──鲁庄公。
按传统的分析和习惯的概括,《曹刿论战》中的鲁庄公是个起到对比、衬托作用的形象,他的特点是“鄙”和“未能远谋”。正是这样的特点,一直以来鲁庄公成为了愚昧、无能的代名词。
然而,分析一个历史人物不能用平面镜来反射,因为平面镜的反射原理,让人们往往只能看到人物形象其中的一面。我们要学会用多棱镜折射的原理来观察历史人物的形象,还原历史,要让人物回到当时当地的环境之中。这样我们就能更好地、客观地来评价历史人物了。
下面我们一起探讨《曹刿论战》中有关鲁庄公这个人物形象的几个闪光点。
1、放下尊严,虚心纳谏:
《曹刿论战》的故事发生在春秋时期,那时君主专制,帝王惟我独尊。朝纲上下,惟圣旨是从。国家大小事情,皇帝一个人说了算。鲁庄公面对“齐师伐我”,已经“公将战”。也就是说鲁庄公对这场战争何去何从,已经有了安排和布置。偏偏这个时候,曹刿,一介武夫(书本中注释为武士),执意进见。此时的鲁庄公于情于理上都不会接见曹刿,原因有二:一是战事紧急,容不得半点怠慢;二是鲁庄公已经“将战”,迎战是铁定的了。但鲁庄公并没有高高在上,也不因曹刿是一个平民百姓而拒绝接见。不仅接见,而且有问必答。面对曹刿提出的“何以战”,鲁庄公能以实回答,在“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这两个迎战条件连遭否定后,鲁庄公并没有气恼。经过一番思索后,提出了“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终于得到了曹刿的肯定。鲁庄公能放下尊严,虚心纳谏,最终使得鲁国奠定了取胜的'基础:战前政治上取信于民。
2、尽职尽责,知人善用: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说明了鲁庄公尽职尽责,平时详细了解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为百姓排忧解难。身为一国之君,鲁庄公当然懂得江山社稷靠的是老百姓,所以即使日理万机,也不忘体恤民情,为老百姓做实事。君有爱民之心,民则有拥君之举。面对外强的入侵,鲁国人民绝不会袖手旁观,坐以待毙。只要鲁庄公一声令下,鲁国定会全民皆兵,那么再强大的敌人也只能葬身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再看看战争过程中的鲁庄公。“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我们看到鲁庄公亲临前线,身先士卒。同时与曹刿同乘一辆战车,也就是告诉我们,鲁庄公和曹刿并肩作战。这还不是因为曹刿战前的建议让鲁庄公刮目相看,他才有参与这么重要的一场战争的资格,可见鲁庄公知人善用。打仗时鲁庄公的指令又连遭制止,但鲁庄公能从谏如流。我们不能不佩服鲁庄公用人不疑,放手让曹刿施展才干,可谓虽鄙不顽犹大智。可以说,没有鲁庄公的宽容与支持,曹刿无论怎样有才有志,也得不到施展。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呀!
3、不耻下问,取长补短:
鲁国军队在曹刿的正确指挥下,酣畅淋漓地结束了这场卫国战争。鲁国上下是一片欢腾,惟独鲁庄公仍在回忆整个战争过程:为什么曹刿要在“齐人三鼓”之后,曰:“可矣(击鼓)”?为什么曹刿要在“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之后,曰:“可矣(追击)”?为什么……无数个疑团,实在让鲁庄公不解。是不懂装懂,与民同庆呢,还是不耻下问,弄个水落石出呢?聪明的鲁庄公选择了后者。曹刿一番“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使鲁庄公幡然醒悟,原来是这样,战争真是太深奥了。退一步想,鲁国已经取得了胜利,鲁庄公有这个必要去追问取胜的原因吗?大可不必。又有谁去询问鲁庄公知不知道鲁国取胜的原因?谁也不敢。但鲁庄公认真求实,不怕暴露自己的短处,通过曹刿的分析,鲁庄公无疑获益匪浅。假使他日又有敌人侵犯,那么曹刿的这些军事理论和实战经验不就可以派上用场了吗?取人之长,补已之短,鲁庄公实际上是在不断地实践之中完善自我。
长勺之战早已过去。每当人们谈及这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时,每当人们津津乐道于曹刿时,每当人们以“鄙”和“未能远谋”来武断地评判鲁庄公时,我总想为一代明君鸣不平。学会用多棱镜看历史人物,还原历史,让人物在当时当地的环境中活动。这样我们就会发现鲁庄公非“鄙”非“未能远谋”。相反,统帅弱鲁战胜强齐,创造中国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光辉范例,鲁庄公才是真正的缔造者。
猜你喜欢1:曹刿论战作文
庄公十年春天,齐国军队攻打鲁国,庄公准备迎战。曹刿请求进见,他的同乡说:吃肉的大官会谋划这事,你又何必参与其间?曹刿说:吃肉的大官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就入宫进见。
问凭什么同齐国打仗?。庄公说: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不敢独自亨用,一定把它分给别人。曹刿回答说:这是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百姓不会跟从您的。庄公说:祭祀的牛羊、玉帛,不敢虚报,一定对神信实。曹刿回答说:这是小的信用,不能使神信任,神不会保佑您。庄公说: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一定按事实之情来处理。曹刿回答说:这是忠于职守的'表现,可以凭这个打一仗。作战的话,就请让我跟您去。
鲁庄公和曹刿乘坐一辆战车,在长勺进行战斗。鲁庄公将要击鼓进军。曹刿说:还不行。齐军击鼓三次,曹刿说:可以了。齐军被打得大败。庄公将要下令追击,曹刿说:还不行。下车,看地上齐军战车辗过的痕迹,登车,扶着车前的横木远望齐军,说:可以了。于是追击齐军。
战胜以后,庄公问得胜原因。曹刿回答说:这作战,勇气啊,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兵的勇气,第二次击鼓勇气就减弱了,第三次击鼓勇气消耗尽了。他们勇气已尽我们勇气旺盛,所以战胜了他们。这个大国难捉摸,怕有埋伏,我看他们战车车轮痕迹很乱,望见他们军旗倒下,所以下令追击他们。
猜你喜欢2:曹刿论战作文
“君如舟,民如水,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我永远也忘不了曹军师对我所说的话。
那一年是鲁庄公十年,齐国军队就要向我鲁国进攻。我出于无奈只能应战。可我知道自己没有丝毫军事才能,又没有合适的人选来做我的军师。所以我想,此次出战只必定是飞蛾扑火,以卵击石,非亡不可。那时的我已绝望,只能埋怨上天待我不公成心和我作对。可就在这绝望之时,一个自称曹刿的人请求拜见,于是我便热情地款待了他。听了他的一席话后,我深有感触:最终能够称王之人,必定是一个取信于民的人。对于一个君主来说,百姓既是臣民,也是父母,忠于父母可谓孝,又怎能不受百姓爱戴呢?曹先生让我作战时别忘了他——这可是我最乐意不过的事了。真是寻求仙师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此乃天助我也,天助我也啊!
次日,我们便一同乘车奔赴战场。面对齐军的众多人马,经仙师曹刿指点的将士们丝毫也不畏惧,矛盾具备只等令下。我激动不已,正要下令。军师立即阻断:“不可。”他看起来是那么胸有成竹而又神神秘秘,竖着耳朵,全神贯注地听着什么。“咚——咚——咚——”齐军鼓声未落,军师下令“鼓——”“咚!咚!咚!”这鼓声似乎比往常的更加雄厚有力,蕴含着什么。接着,我们便带领着军队冲向必胜的战场。战马、将士都变得异常勇猛。终于,齐军知难而退了。我正要下令去追,又被军师阻止了。他俯身看看,抬头望望才说:“可以追了。”我们才去追击齐国军队。
齐军已败,但对于军师战场上的言语我很不解,于是便询问他原因。他缓了缓说:“作战,是要靠勇气的。第一次击鼓能鼓舞士气;第二系击鼓,士气就有些减弱了;第三次击鼓士气就衰竭了。他们的士气低落了,我们的士气正旺盛,所以我们从精神上就打败了他们。大国往往是很难琢磨的,我怕其中有诈,可看到他们撤退时车轮的痕迹错乱,又见他们的军旗倒下,心中才有底去追击他们。”
听了这话,我打心底里敬佩曹刿,便请他做我的军师,并答应他永远忠于百姓,善待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