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数学教学反思工作总结(精选9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数学教学反思工作总结 篇1
这节课重在向学生渗透简单的排列、组合的数学思想方法,并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学习简单的排列就是为了在生活中应用,让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并且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数学的价值,给学生渗透简单的排列思想。简单的排列组合对二年级学生来说都早有不同层次的接触,如用1、2两个数字卡片来排两位数,学生在一年级时就已经掌握了。而对1、2、3三个数字排列成几个两位数,不少学生通过平时的奥数辅导都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地排列。再如组合题中用钱买物品等,学生基本上都能准确地回答出结果。针对这些实际情况,我在设计本节课时,将教学的重点偏重于让学生说一说有序排列、巧妙组合的理由,体会到有顺序、全面思考问题的好处。并在设计“摆数”、“握手”这些活动时难度再稍微提升些,尽量做到让每个学生都能有事可做。
(一)创始情景,灵活处理教材。
首先,课的开始,我把教材的安排稍做改动,把“做一做”中的(2)买5角钱的拼音本改为买5角钱的一张游玩《数学广角》的门票,让学生去游玩《数学广角》时购买团体票,每人需准备5角钱,你是如何准备的,学生们各抒己见。让学生初步感知5角钱的几种不同组合方式。
(二)多种活动,多重感受,达到不同的收获。
进入数学广角中,等待学生参与的是一系列游戏活动,如:数字宫、游艺宫、快乐大抽奖……在数字宫中安排了摆数游戏,即例1。在这一环节中,我设计了4个问题,层层引导,让学生体会思考问题的时候怎样做到不遗漏、不重复,养成有序列举这样一种思考习惯。如:
问题一:从1、2、3中任选两个数组成不同的两位数,你能写出多少个?目的`在于制造认知冲突,展现学生能力基础,因为不同的学生得到的个数有差别。
问题二:(讨论)为什么有的同学写的个数多?有的同学少?目的在于分析重复与遗漏的现象,抽象出问题,为什么会出现重复与遗漏。
问题三:(研究)怎样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呢?目的在于展现学生自认为可以改善重复与遗漏程度的办法,并概括为“有序列举”。
问题四:怎样又对又快地找到最大与最小的两位数?目的在于让学生的思维拓展发散。这一环节里有小朋友的合作学习,也有学生个体的表现。在诸多的不同想法与做法中评出最佳的排列方法,即先确定首位,再安排其它数位,也就是学生自己命名的“定十法”。在游艺宫中,仍以游戏活动形式呈现给学生,其中安排了学生的握手游戏、搭配衣服等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加深理解组合的思想方法。
(三)设置悬念,课外回味。
针对学生的意犹未尽,我在课末设计了“快乐大抽奖”这一环节,学生在游戏中提高了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同时也发现了排列数字的快捷方法。最后布置有坡度的课后任务“用0、5、9、6能组成几个不同的两位数?”,让学生的思维得以拓展、提升。整节课的设计,趣味性比较强,我觉得还是能融合新课改的教育理念,关注、鼓励每一个学生!让学生在动眼、动手、动脑、动口的活动中,了解了简单的排列、组合的知识。并能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适时评价鼓励,充分体现了评价的激励、导向和调控功能,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时时刻刻感受到我能行、我最棒。
(四)困惑与思考
有掌声、有笑声,孩子们其乐融融,但一节课下来,我却发现,有几个孩子带着遗憾的表情走出了教室,一问才知,原来,他们也能、也想发言,可老师没机会让他们发言。是呀,为了能使这堂课按时完成,我只请一部分学生来发言,而忽略了其他孩子的感受。于是我深思着:一堂课怎样让那些跃跃欲试的孩子都能有机会表现一下自己呢?是小班化教学?还是延长教学时间?还是把握四十分钟,多创造机会让孩子说呢?这些问题,有待于我继续探索。
数学教学反思工作总结 篇2
本学期这个班人数不多,学生文明守纪,但学生两极分化严重,学习习惯和思考习惯都比较差,课堂气氛沉闷。我第一次面对这种情况时,也曾有过失落,有过气馁,更多的是勇敢面对,努力改变现状使每一个孩子们有收获。通过一期的努力,孩子们课堂举手的多了,有了自己思考的习惯;大部分孩子学习态度认真,能积极参加学习,并乐意参加数学学习;作业格式和书写美观。收集孩子们的进步,也思考自己教学的点滴。
精心备课,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学:
开学之初,我按以往的教学备课,发现只有几个孩子能跟上我的思维。我意识到自己的梯子设高了,过高要求了孩子。这些孩子根本没有自主探究的习惯,也不知怎样自主学习,加上孩子基础较差,课堂得探究是老师一个人的独角戏,最终还不得不自己草草收场。这样下去,课堂将会是四不像,孩子们将一无所获.再次备课时,我认真的研究教材,读懂教材目标要求,再思考教学设计。为了让孩子感到只是易学,我一般先复习新知相关的知识点;新知阶段,我在分散难点的同时,也改变教学方法,以引导思考为主,逐步放手尝试;巩固阶段,我注重基础的掌握,适当设思维训练。这种设计虽然有过多的引导,但适合学生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教学,学生在逐步引导下,有了学习的基础和思考的习惯,才能进行有效的自主学习。
认真上课,让每一个孩子都愿学:
每一节上课前,我都会精心准备教具,精致的写好小黑板,我会在上课前几分钟进教室侯课;课中我会精神饱满,亲切的与孩子交流;课后,我及时思考得失,积极写好反思;课余,我热情与学生交流。我用认真的态度感染学生,以身作则的做好每一件事情。课堂中,我认真倾听孩子们的想法,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尽量鼓励孩子,保护孩子的积极性;我细心观察孩子们的进步,及时表扬,激起孩子学习的动力;我关注孩子的学习表情,及时给以指导;我关注每一个孩子,让每一个孩子都有表现机会。我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学生,用适合学生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孩子们有了了学习的兴趣,自然愿学会学。在知识的传授中同时,我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学习习惯,教给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渗透做人的道理。
课余辅导,让每一个孩子都会学:
为了孩子们有不同的发展,关注不同层次的孩子。课后,我成立了兴趣小组,我带领学有余力的.孩子研究综合题,学习解题方法和技巧,让他们感受学习成功的乐趣;我耐心组织学习上感困难的孩子,给他们分析原因,帮他们找准学习方法,补习基础,让他们有学习的兴趣。数学学习让每个孩子有不同的发展,今年的生活数学竞赛中,有五位同学进入决赛,并分别获得市一、二等奖,让老师们很是惊讶,平时的测验中,学习困难的孩子有了明显的进步,让孩子很高兴。感受着孩子们的可喜进步,我累并快乐着。
积极学习,让每一个孩子都有学:
现代社会知识日新月异,不学习就会跟不上时代步伐。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光有一桶水是不够的,还必须有源源不断地泉涌。为了让知识源源不断,我时刻提醒自己不忘学习:每天坚持阅读教研书籍,更新教学理验;坚持做数学题,激活思维;上网学习,学习名师的经验,与同行交流经验,互相学习;阅读各种书刊,丰富视野。知识丰富了我的人生,充实了我的课堂,也丰富了孩子们的视野,知识的魅力使孩子们感到学习不枯燥,学无止境。
新的挑战给我带来思考的机会,增长了教学经验。在工作中,我努力向优秀教师靠拢,力争成为一名研究性的老师,但我与他们还有很大的差距,我的教学中有了学习,思考,但还缺乏研究。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养成积极反思的习惯,结合学生实际,着手开展课题研究。
思考是快乐的,边走边想,我将步伐更矫健的走在我的数学教学道路上。
数学教学反思工作总结 篇3
三年级是小学阶段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如何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前提下解决三年级数学成绩下降的教育问题,一直是教育界,特别是一线教师特别关注的问题之一。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把以学生心理特点改革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为研究课题,使学生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现从三个方面简论如下:
1、克服学生的不稳定情绪,培养、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三年级学生的年龄阶段一般是9周岁,这时,学生开始进入发育期,个性开始占重要地位,自制力弱、活泼好动、易受影响,使注意力分散。心理学告诉我们,注意力是一种基本能力,它是学生顺利学习的必要前提,是获得其它一切能力的基础。在小学阶段,就应该培养少年儿童注意力方面的良好的素质。良好的注意力素质有助于教学的学习;反过来,数学的学习有助于锻炼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就是在相辅相成的过程中既学习了数学知识,又培养了这1基本能力。
1、 自然引出,水到渠成。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发挥其无意注意是培养学生注意力的第一步。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凡是学生完全不熟悉的东西,或完全熟悉的东西都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因此只有结合学生熟悉的知识经验引出他们不熟悉的知识,才能提起学生的兴趣,谐音他们的注意力。
例如:在教乘数是三位数的乘法时,借助于学生已掌握的乘法数是二位数的乘法知识,我引导并帮助学生逐步解决课本的准备题让学生在无意中接受了新知识。
在讲解准备时,教师有意让学生初步认识用乘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被乘数,乘得数的末位就要和那一位对齐,这是关键。学生的知识经验一方面来自原有的知识,另一方面来自生活经验。由于我坚持按照教材的实际,在教学中区别情况加以运用这些知识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循序渐进地获得了新知识。
2、合理组织,张弛相间。
由于儿童的注意力持续性还较差,根据这一特点,我采用三个环节组织课堂教学,自然的引入已使学生兴奋的情绪得以稳定,注意力有了方向。在此基础上,讲授新课成了中心环节,教师应抓紧时机在上半节课学生注意力较集中的时间内,讲清重点,突破难点。最后一个环节是巩固阶段,让学生对新知有一个完整、准确的把握,师生可以在一种较为轻松的理解和运用。正是因为张弛并用,学生才能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合理而有效的学习知识,充分地利用了课堂。
2、由直观教学入手,促使学生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
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主要借助直观形象理解知识,并通过反复练习记忆知识。对待三年级学生不能依然停滞于这样的水平。但是,由于三年级的学生思维正处于从具体的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这一特点又决定我们的教学不能操之过急。为此,我采取由直观教学入手,并且逐步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方法。比如,在讲乘除法的一些简便算法时, 教师板书例题:
按运算顺序计算 简便算法 按运算顺序计算 简便算法
26×45 26×(4×5) 360÷8÷5 360÷(8×5)
=104×5 =26×20 =45÷5 =360÷40
=520 =520 =9 =9
通过这种方法计算结果的比较,得出乘法时,三个数相乘,结果不变;和除法时一个数连续用两个数除,每次都能除尽的时候,可以先把两个除数相乘,用它们的积去除这个数,结果不变的结论。由直观演示到抽象概括,学生掌握了知识,并强化了思维能力的训练。
3、突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促进知识的正迁移发展,防止负迁移的干扰。
学生原有的知识可以促进新知识的掌握,这是知识的正迁移;也可以干扰新知识的学习,这是知识的负迁移。我在教学中注意利用迁移规律,促进学生知识的正迁移发展,防止负迁移的干扰,做法是:
1、温故知新。3年级是整数学习的最后1年,多位数运算占全年教材的近1半,出色地完成这部分教材的任务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对全年的教学任务的完成都起着重要作用。学生多位数运算能力学得好不好,很大程度依赖于1、2年级各种运算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但是我们不可能抽出整段时间帮助学生复习旧知识,而只能把1、2年级学过的进退位加减法,1位数乘2位数,试商等内容编成口算、听算训练题目,有计划的安排到各节课,作为课前练习。使旧知识对学习起着正迁移作用。
2、运用比较。当新旧知识技能十分相似,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时往往会受旧经验的干扰。这是负迁移作用,是学生学习上的难点。这时我便运用比较方法,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消除旧知识向迁移作用。例如:教学运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除法简便计算时,对偶题目:
51600÷700=73……500
往往有一些学生算错为:
51600÷700=73……5
教师便启发学生用验算的方法发现错误。进而说明余下的“5”是被除数的百位上,应该是“500”的道理。最后教师帮助学生与以前的有余数的除法做比较:被除数和除数消去相同个数的“0”之后,按以前学过的方法求商和余数,这是相同点;不同点在于,如果有余数,应该在余数后面也添上被消去的“0” 的个数。当然,这只是指法则的记忆而言,在算理上是完全统一的,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就能记住了。
3、改错练习。在教学中我不仅注意到从正确的方面教给学生的知识,而且注意到从反的方面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
其中 ①是针对学生法则中“被除数和除数划去相同个数的‘0’的相同这一关键词不理解而提出来的。”
②是针对学生对余数的位置不理解而提出来的。
③是针对“补0”有模糊认识提出来的。这样,既从正面讲清算理,又从反面加深理解,互相配合,使知识掌握更牢固。
三年级是连接小学低年级和高年级的桥梁和纽带,学生能否很好地完成这个过渡关键在于教师的把握。我相信,只要遵循教学规律,善于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思维特点,提高三年级教育教学质量不会再是难题。
数学教学反思工作总结 篇4
一学期的工作又将结束了,可以说紧张忙碌而收获多多。回顾这学期的工作,我担任174、175的数学教学工作,工作中有收获和快乐,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为了更好地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使以后的工作能够有效、有序地进行,现工作总结如下:
一、热爱教师工作,思想进步,团结同志
每天早来晚走,无私奉献,能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完成学校交给的任务和工作,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请病、事假,脚踏实地地执行学校的各项要求。
二、积极参加各类学习培训
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制定本学期我严格按照学习计划,有序有效地进行了学习,我觉得自己的业务水平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特别是我又认真学习了几本教育教学丛书,我觉得自己有了很大的提升。并能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很好的应用。
三、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
在教学工作方面,在备课过程中认真钻研教材,深刻理解教材,灵活运用教材,根据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案,认真地上好每一节课。备课深入细致。平时认真研究教材,多方参阅各种资料,力求深入理解教材,准确把握重难点。在制定教学目的时,非常注意学生的实际情况。教案编写认真,并不断归纳总结经验教训。教学中,我重视学生的思维能力、自学能力的培养,一面自觉学习先进教育思想方法、优秀教学方法等,一面继续进行“课堂教学”的分层教学研究,着力点放在激发兴趣---教给方法---养成习惯---培养能力---形成品格上,改革教学方法、手段,增大课堂容量,提高学习兴趣,实现“后进生转化,中等生优化,优秀生提高,各类学生都得到应有发展”的目标。
对于班级的学困生,给予特殊的关照,课堂上多提问,多巡视,多辅导,在课堂上对他们的点滴进步给予适当的表扬,课后多找他们谈心,使他们树立起他们的信心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并发动班上的优等生做学困生们的辅导老师,组成"一帮二"小组,根据各自的情况给学困生定出目标,让他们双方都朝着那个目标前进。常思考,常研究,常总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打好基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以“参与式”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运用为重点,努力实现教学高质量,课堂高效率。继续探索数学知识之间的数学思想的运用和数学问题的思路方法、分析规律等;作完初中数学各章的知识树和初中数学的分类知识树;撰写多篇教学经验类等论文。
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教材挖掘不深入。
2、教法不灵活,不能吸引学生学习,对学生的引导、启发不足。
3、新课标下新的教学思想学习不深入。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缺乏理论指导.
4、差生末抓在手。由于对学生的了解不够,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思维能力不太清楚。上课和复习时该讲的都讲了,学生掌握的情况怎样,教师心中无数。导致了教学中的盲目性。
5、教学反思不够。
五、今后努力的方向
1、加强学习,学习新课标下新的教学思想。
2、学习新课标,挖掘教材,进一步把握知识点和考点。
3、多听课,学习同科目教师先进的教学方法的教学理念。
4、加强转差培优力度。
5、加强教学反思,加大教学投入。
教师的工作周而复始,我将好好反思一年来我工作中的经验和不足,立足本职岗位把以后的工作做好,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教学工作苦乐相伴。我将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准则,一如既往,再接再厉,把工作搞得更好。
数学教学反思工作总结 篇5
这节课重在向学生渗透简单的排列、组合的数学思想方法,并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学习简单的排列就是为了在生活中应用,让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并且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数学的价值,给学生渗透简单的排列思想。简单的排列组合对二年级学生来说都早有不同层次的接触,如用1、2两个数字卡片来排两位数,学生在一年级时就已经掌握了。而对1、2、3三个数字排列成几个两位数,不少学生通过平时的奥数辅导都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地排列。再如组合题中用钱买物品等,学生基本上都能准确地回答出结果。针对这些实际情况,我在设计本节课时,将教学的重点偏重于让学生说一说有序排列、巧妙组合的理由,体会到有顺序、全面思考问题的好处。并在设计“摆数”、“握手”这些活动时难度再稍微提升些,尽量做到让每个学生都能有事可做。
(一)创始情景,灵活处理教材。
首先,课的开始,我把教材的安排稍做改动,把“做一做”中的(2)买5角钱的拼音本改为买5角钱的一张游玩《数学广角》的门票,让学生去游玩《数学广角》时购买团体票,每人需准备5角钱,你是如何准备的,学生们各抒己见。让学生初步感知5角钱的几种不同组合方式。
(二)多种活动,多重感受,达到不同的收获。
进入数学广角中,等待学生参与的是一系列游戏活动,如:数字宫、游艺宫、快乐大抽奖……在数字宫中安排了摆数游戏,即例1。在这一环节中,我设计了4个问题,层层引导,让学生体会思考问题的时候怎样做到不遗漏、不重复,养成有序列举这样一种思考习惯。如:
问题一:从1、2、3中任选两个数组成不同的两位数,你能写出多少个?目的在于制造认知冲突,展现学生能力基础,因为不同的学生得到的个数有差别。
问题二:(讨论)为什么有的同学写的个数多?有的同学少?目的在于分析重复与遗漏的现象,抽象出问题,为什么会出现重复与遗漏。
问题三:(研究)怎样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呢?目的在于展现学生自认为可以改善重复与遗漏程度的办法,并概括为“有序列举”。
问题四:怎样又对又快地找到最大与最小的两位数?目的在于让学生的思维拓展发散。这一环节里有小朋友的合作学习,也有学生个体的表现。在诸多的不同想法与做法中评出最佳的排列方法,即先确定首位,再安排其它数位,也就是学生自己命名的“定十法”。在游艺宫中,仍以游戏活动形式呈现给学生,其中安排了学生的握手游戏、搭配衣服等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加深理解组合的思想方法。
(三)设置悬念,课外回味。
针对学生的意犹未尽,我在课末设计了“快乐大抽奖”这一环节,学生在游戏中提高了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同时也发现了排列数字的`快捷方法。最后布置有坡度的课后任务“用0、5、9、6能组成几个不同的两位数?”,让学生的思维得以拓展、提升。整节课的设计,趣味性比较强,我觉得还是能融合新课改的教育理念,关注、鼓励每一个学生!让学生在动眼、动手、动脑、动口的活动中,了解了简单的排列、组合的知识。并能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适时评价鼓励,充分体现了评价的激励、导向和调控功能,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时时刻刻感受到我能行、我最棒。
(四)困惑与思考
有掌声、有笑声,孩子们其乐融融,但一节课下来,我却发现,有几个孩子带着遗憾的表情走出了教室,一问才知,原来,他们也能、也想发言,可老师没机会让他们发言。是呀,为了能使这堂课按时完成,我只请一部分学生来发言,而忽略了其他孩子的感受。于是我深思着:一堂课怎样让那些跃跃欲试的孩子都能有机会表现一下自己呢?是小班化教学?还是延长教学时间?还是把握四十分钟,多创造机会让孩子说呢?这些问题,有待于我继续探索。
数学教学反思工作总结 篇6
小学数学的评价具有很强的导向功能。在我看来,如果不重新认识好课的标准,必然会影响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论述了一堂好的小学数学课的评价标准。
1、致全体学生。
一堂好课,首先要真正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可能的发展。面向所有学生,就是承认差异,因材施教。学生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的思维方式制约着他们的学习效果,由此产生的差异会导致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表现出不同的学习倾向。认识到学生的差异,并不意味着“填平差距,填补空白”。而是在致力于绝大多数中等生发展的同时,要让那些在数学上有余力的天才学生脱颖而出,让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能学到东西,达到基本要求。
要真正面向全体学生,就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班级学生的实际,改变单一的师生间或师生间的`课堂交流模式,形成师生间、生生间多向交流、多边互动的立体结构。要有效地采用主动的、探索性的学习方法,通过合作、讨论、交流,发挥“学习共同体”的作用;在实践层面,“上不封顶,下有保障”;对一些特殊学生要给予特殊政策;让课堂成为每个学生发挥能力的舞台。
2.注意学习过程。
一堂好的数学课,教师要高度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向学生展示知识的发生和发展,引导学生参与概念和规律的形成,暴露学生学习知识的思维过程。具体来说,在教学中,要把握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帮助学生获得新知识学习所必需的经验和预备知识,为新知识学习提供固定的认知点,提高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合适概念的可用性;要启发学生从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寻找新知识的生长点,既要考虑学生学习新知识需要的基础,又要充分考虑学生对要学习的新知识已经了解多少,从而确定新知识学习的起点。要突出新旧知识的差异,在比较中发现矛盾,引起认知冲突,使学生达到“愤怒”的状态,创设学习新知识的情景,激发学习兴趣,保持学习动力,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
3.注意学用结合。
一堂好课不仅要让学生建构知识的意义,还要让学生了解知识的来源和实际应用,“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一方面,数学教材中很多知识的讲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尤其是几何的初步知识、统计知识以及一些实际问题的学习,都是通过分析整理,编成数学问题。另一方面,由于课本容量有限,很多学生熟悉的生活故事进不了课本。因此,教师要处理好数学学习与应用的关系,注意学用结合,进一步理解和欣赏数学的应用价值。
注重学用结合,在课堂上充分挖掘课本中蕴含的数学应用因素,坚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出发;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生活中的情境和数据来编写数学问题,这说明数学是与生活相伴的。在教学内容的呈现上,要变封闭的单向结构为开放的多向结构;我们应该尽力给学生创造机会,让他们运用所学知识去探索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在实践和应用中,学生可以了解数学与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认识数学的价值,增强理解数学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学会运用数学思维方式观察和分析现实社会,解决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中的问题,形成勇于探索和创新的科学精神。
4.注重全面发展
在数学课堂上,学生不仅学习数学知识和发展智力,还将自己的情感、动机和需求带入课堂。除了老师,学生还与他们的同龄人互动;除了学生认知和情感的发展,还包括群体合作能力、行为习惯、沟通意识和能力等等。
数学教学反思工作总结 篇7
三年级是小学阶段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如何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前提下解决三年级数学成绩下降的教育问题,一直是教育界,特别是一线教师特别关注的问题之一。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把以学生心理特点改革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为研究课题,使学生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现从三个方面简论如下:
1、克服学生的不稳定情绪,培养、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三年级学生的年龄阶段一般是9周岁,这时,学生开始进入发育期,个性开始占重要地位,自制力弱、活泼好动、易受影响,使注意力分散。心理学告诉我们,注意力是一种基本能力,它是学生顺利学习的必要前提,是获得其它一切能力的基础。在小学阶段,就应该培养少年儿童注意力方面的良好的素质。良好的注意力素质有助于教学的学习;反过来,数学的学习有助于锻炼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就是在相辅相成的过程中既学习了数学知识,又培养了这1基本能力。
1、 自然引出,水到渠成。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发挥其无意注意是培养学生注意力的第一步。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凡是学生完全不熟悉的东西,或完全熟悉的东西都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因此只有结合学生熟悉的知识经验引出他们不熟悉的知识,才能提起学生的兴趣,谐音他们的注意力。
例如:在教乘数是三位数的乘法时,借助于学生已掌握的乘法数是二位数的乘法知识,我引导并帮助学生逐步解决课本的准备题让学生在无意中接受了新知识。
在讲解准备时,教师有意让学生初步认识用乘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被乘数,乘得数的末位就要和那一位对齐,这是关键。学生的知识经验一方面来自原有的知识,另一方面来自生活经验。由于我坚持按照教材的实际,在教学中区别情况加以运用这些知识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循序渐进地获得了新知识。
2、合理组织,张弛相间。
由于儿童的注意力持续性还较差,根据这一特点,我采用三个环节组织课堂教学,自然的引入已使学生兴奋的情绪得以稳定,注意力有了方向。在此基础上,讲授新课成了中心环节,教师应抓紧时机在上半节课学生注意力较集中的时间内,讲清重点,突破难点。最后一个环节是巩固阶段,让学生对新知有一个完整、准确的把握,师生可以在一种较为轻松的理解和运用。正是因为张弛并用,学生才能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合理而有效的学习知识,充分地利用了课堂。
2、由直观教学入手,促使学生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
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主要借助直观形象理解知识,并通过反复练习记忆知识。对待三年级学生不能依然停滞于这样的水平。但是,由于三年级的学生思维正处于从具体的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这一特点又决定我们的教学不能操之过急。为此,我采取由直观教学入手,并且逐步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方法。比如,在讲乘除法的一些简便算法时, 教师板书例题:
按运算顺序计算 简便算法 按运算顺序计算 简便算法
26×45 26×(4×5) 360÷8÷5 360÷(8×5)
=104×5 =26×20 =45÷5 =360÷40
=520 =520 =9 =9
通过这种方法计算结果的比较,得出乘法时,三个数相乘,结果不变;和除法时一个数连续用两个数除,每次都能除尽的时候,可以先把两个除数相乘,用它们的积去除这个数,结果不变的结论。由直观演示到抽象概括,学生掌握了知识,并强化了思维能力的训练。
3、突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促进知识的正迁移发展,防止负迁移的干扰。
学生原有的'知识可以促进新知识的掌握,这是知识的正迁移;也可以干扰新知识的学习,这是知识的负迁移。我在教学中注意利用迁移规律,促进学生知识的正迁移发展,防止负迁移的干扰,做法是:
1、温故知新。3年级是整数学习的最后1年,多位数运算占全年教材的近1半,出色地完成这部分教材的任务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对全年的教学任务的完成都起着重要作用。学生多位数运算能力学得好不好,很大程度依赖于1、2年级各种运算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但是我们不可能抽出整段时间帮助学生复习旧知识,而只能把1、2年级学过的进退位加减法,1位数乘2位数,试商等内容编成口算、听算训练题目,有计划的安排到各节课,作为课前练习。使旧知识对学习起着正迁移作用。
2、运用比较。当新旧知识技能十分相似,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时往往会受旧经验的干扰。这是负迁移作用,是学生学习上的难点。这时我便运用比较方法,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消除旧知识向迁移作用。例如:教学运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除法简便计算时,对偶题目:
51600÷700=73……500
往往有一些学生算错为:
51600÷700=73……5
教师便启发学生用验算的方法发现错误。进而说明余下的“5”是被除数的百位上,应该是“500”的道理。最后教师帮助学生与以前的有余数的除法做比较:被除数和除数消去相同个数的“0”之后,按以前学过的方法求商和余数,这是相同点;不同点在于,如果有余数,应该在余数后面也添上被消去的“0” 的个数。当然,这只是指法则的记忆而言,在算理上是完全统一的,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就能记住了。
3、改错练习。在教学中我不仅注意到从正确的方面教给学生的知识,而且注意到从反的方面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
其中 ①是针对学生法则中“被除数和除数划去相同个数的‘0’的相同这一关键词不理解而提出来的。”
②是针对学生对余数的位置不理解而提出来的。
③是针对“补0”有模糊认识提出来的。这样,既从正面讲清算理,又从反面加深理解,互相配合,使知识掌握更牢固。
三年级是连接小学低年级和高年级的桥梁和纽带,学生能否很好地完成这个过渡关键在于教师的把握。我相信,只要遵循教学规律,善于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思维特点,提高三年级教育教学质量不会再是难题。
数学教学反思工作总结 篇8
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教学工作。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学生不管是在知识和技能上,或是情感和态度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顺利地完成了教育教学任务,以下是本人在本学期的工作总结:
一、认真备好每一堂课
作为一名教师,认真备好每一堂课是最基本的。我在本学期担任五年级数学教学,多数学生对于老师所授的内容很快就接受了,而个别学生底子薄,基础差,有些内容要不断重复的讲才能被消化。所以在备课时,我针对不同的差异选定不同的重点和难点。在备课前,我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的重难点,精心设计教案,了解每一人学生的情况,做到因材施教。
二、常抓课堂管理,营造良好氛围
没有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如水中望月,可望不可及。良好的课堂氛围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因此,本学期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坐、听、说、讲、练提出具体要求。课堂上,提倡动静相宜,动时,积极热烈,敢于动手操作、乐于参与实践活动,畅所欲言。静时,勤于思考。有时还采用比赛的形式激活课堂气氛,比如进行小组互动比赛,。那些平时上课不认真听讲的学生这时候也特别专心。一堂课下来,动则不乱,收到了良好的课效。
三、及时做好教辅改的工作
作业是检查学生在课堂上掌握所学知识的重要途径。但不是业量越大学生对知识掌握就越好,应结合课堂教学,设计出合理的作业。数学是相容的,有些题型只不过稍微变了一下内容,思路、解题的方法还是一样,这样的题可以只选典型的例子来做,可以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学生的作业,我及时批阅,对于学生反馈回来的问题及时辅导,不把问题留到第二天。课堂教学面对的.是全体学生,有时难顾及到一些学习比较吃力的学生,我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个别辅导。
四、多练、多听、多交流
作为一名新教师应该多向那些有经验的教师学习,多听优秀师的公开课、观摩课,写听课笔记,并参与评议,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虽然教无定法,但好的教学风格,好的经验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本学期我紧扣新课程标准,和我校探究式学习的教学模式,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五、尊重学生,真正做到以情动人。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活动的个体。教师应本着遵重学生前提为出发点,遵重学生的人格,特别是差生,他们更需要教师的关注。遵重学生,首先做到“真诚”二字,即我在学生面前不敢有丝毫虚伪与欺哄,做到言出必行;其次做到“接受”,即能感受差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心理表现和看法,如对学习的畏惧、犹豫、满足、冷漠,错误的想法和指责等,信任中差生,鼓励他们自由讨论。学生只有认可你这个教师了,他才会有信心学好这一科。由于我能善意理解他们,高兴地接受他们,因此促进了中差生不同程度的进步和发展。教学工作苦乐相伴,我们将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准则,一如既往,再接再厉,把工作做得更好。
数学教学反思工作总结 篇9
20xx年秋季,我担任了一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任务。本届一年级学生人数多,底子薄,基础差,从一开始,我便深深地感受到自己肩上担子的重要。所以,我对自己的这份工作丝毫不敢怠慢,认真学习,深入研究,立足现在,放眼未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进步。本学期已经近结束,为了更好地总结过去,迎接下学期的工作,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如下总结:
一、做好课前准备——备好课
在备课的过程中,我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前、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分析和总结,写好教学反思。
二、增强上课技能——上好课
在上课中,我做到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和生动化,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我还特别注意以知识本身吸引学生,巧妙引入,精心设疑,造成学生渴求新知识的心理状态,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做好课后辅导工作
在自习课上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同时加大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年级孩子年龄小特别喜欢爱表扬,抓住他们的闪光点,越表扬他就会越学越好,在提高兴趣的同时还要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并认真细致的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在课堂上抓住机会提问他,鼓励他,表扬他,这样他们就会学得轻松学的愉快。进步越快。
四、认真批改作业。
布置作业做到精读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力求每一次练习都起到最大的效果。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五、注重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习惯
有人说:“认真书写不仅能提高作业的准确率,而且对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养成认真的吸光有积极的意义。”在做数学作业时要求学生书写格式规范,阿拉伯数字和符号的书写也要规范,对作业的书写以典型示范、表扬为主。
六、教学中的不足和反思
1、对小组合作意识的培养还不够到位。
2、一部分学生对学习的目的不够明确,学习态度不够端正。
3、复习这段时间,我发现学生不看题目要求就开始做题,做完之后不会检查。
4、学生的知识结构还不是很完整,小学的知识系统还存在很多真空,这些都有待以后改进。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教学工作苦乐相伴。我将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准则,一如既往,再接再厉,在总结本学期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把下学期各方面的工作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