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改善工作总结

欢迎阅读环境改善工作总结(精选6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环境改善工作总结 篇1

今年上半年,在县委、县政府、县纪委的领导下,在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推动下,我局积极贯彻落实县委关于发送经济发展环境工作的战略部署,采取扎实有效措施,加速政风行风好转,促进了经济发展环境的不断优化,县上半年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工作总结。现将半年来的工作总结

上半年工作情况

(一)制定工作《方案》,形成了改善经济发展环境的整体合力

1、制定了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工作方案。为抓好端正行风政风、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按照县委关于改善经济发展环境的要求,制定了经济计划局《xx年“端正政风行风、优化发展环境”工作方案》,建立了全覆盖工作责任制,从而形成了全局端正政风行风、优化发展环境的工作推进机制,加速全局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依法行政秩序。

2、实行管理权力运用的公开透明。完善了职责公示、公开,对各位领导、办公室的权力进行了明确分工、公示,划定了权力边界、责任及运用权力的监督方式;与规模以上企业和有关部门建立了信息反馈制度,形成端正行风政风社会监督网络。全局建立了政令畅通、令行禁止的制度规范,形成了积极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整体合力。

3、加强了监督检查、跟踪问效。按照责任制,组织进行了一次全局性端正行风政风、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大检查,按照基层企业和部门的信息反馈,对个别办公室的'工作组织进行了2次个别抽查、检查,召开了阶段性工作总结会议1次,以上措施有力的促进了全局性行风政风的好转。

(二)搞好公共服务,努力为企业经济运行排忧解难

针对全球性金融危机对经济发展造成的影响,我们努力强化公共服务意识,提高对企业的服务质量,尽最大努力帮助企业克服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难点、重点、焦点问题,确保了企业经济运行的有序运转。一是积极深入企业搞调查研究、了解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向企业传达国家宏观产业政策、宣传拉动内需、促发展、保增长的积极财政政策,建立起政企信息通道和对话机制。年初以来,共深入企业 xx余次,向县委、县政府反馈企业需求、促成县委、县政府召开了xx次涉企县领导现场办公会议,为xx×等15户企业解决项目立项、在建项目选址、土地、环保以及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资金、运力等难题35个。二是积极依托信息网,积极为企业提供各类政策、技术、人才、产品等信息 万余条,帮助企业解决了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市场需求、技术创新、人才引进等难题。三是为企业协调解决制约发展的铁路运力瓶颈问题。四是积极协调银企对接。五是协调省中小企业局为民营企业培训技术人员和企业厂矿长,各项准备工作正有序进行中。至5月末,规模以上企业现价总产值、工业增加值、销售收入、税金、利润分别实现xx亿元、xx亿元、xx亿元、xxxx×万元、xx×万元,同比分别增长×%、×%、×%、×%、×%。

(三)强化市场监管,创造公开、公正、公平的市场经济环境

依法建立市场监管机制。积极深入基层,协调工商、质监、物价、调运办等部门,强化了对消费品、农资、煤炭运营等市场的监督、检查、管理,规范了城乡市场安全运营秩序。打击整治假冒伪劣商品,保护了经营者、消费者合法权益,满足了人民群众的需求。深入xx个乡镇,上门服务,寓管理于服务中,帮助酒类生产企业和酒类零售企业进行备案登记。酒类流通实行随附单制度,保证了县域酒类流通的安全。积极贯彻落实国家促内需、保增长的宏观政策,激励企业搞好市场营销。其中,以“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为动力,大力引导、发展农家店连锁经营体系,现已建成×个配送中心、xx×个农家店,形成了覆盖县乡村的商品流通网络,为家电、其它工业品等商品下乡,拉动内需奠定了基础。截止至5月末,全县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实现×亿元,同比增长xx%。其中,家电下乡下乡家电xxxx台,完成销售收入xx×万元。

环境改善工作总结 篇2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改善农村地区支付服务环境的指导意见》精神,我行依托现有物理网点布局,加大自助机具和电子银行渠道建设力度,以“牡丹灵通卡”和“牡丹福农卡”为主打产品,积极营销网上银行、转账电话等新型支付工具,努力做好宣传工作和队伍建设,不断改善支付服务环境建设,提升金融服务水平,有效助推经济发展。

一、支付服务基本情况

我行现有营业网点2个,其中:县城网点1个,农村网点1个。加入大、小额支付系统的有县城1个网点,行内主要通过NOVA系统核算业务,实现了全国资金实时到账和业务办理电子化,跨行资金清算主要通过大、小额支付系统和同城票据交换处理。目前,我行支付结算业务主要以现金、支票、汇兑、银行卡和单折为主。20xx年,现金业务量71.83万笔,占比62.17%,其中:农村网点17.99万笔,占比71.16%;非现金业务量43.70万笔,占比37.83%,其中:农村网点7.29万笔,占比28.84%。20xx年,我行存量对公人民币结算账户416户,办理支票业务16896笔,批量代发工资业务9.57万笔。

1、基础设施建设:20xx年10月末,我行布放ATM机5台,查询机和补登折机2台。其中:农村ATM机2台,查询机和补登折机1台;营销特约商户POS机47户47台,其中:农村11台。

2、支付工具应用: 20xx年10月末,我行发行“借记卡”38599张,人均持卡0.6张。其中:农村网点发行10200张,服务区人均持卡0.63张;发行“贷记卡”2170张,其中农村网点44张;营销“个人网银”17915个,其中:农村网点4615个;营销“企业网银”171个,其中农村网点47个;营销“手机银行”6928个,其中:农村网点1825个。

二、主要的做法和措施

我行现有物理网点相对较少,还不能为广大农村地区客户提供广覆盖、普惠制的支付服务。为此,我行从农民群众对支付追求便利、安全和低成本的实际出发,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推广支付工具使用为抓手,以努力压降现金交易和提升非现金支付为目标,充分整合各种资源和产品,致力于为最广大客户提供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

1、加强领导、有序推进。改善农村地区支付服务环境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我行从开始就对这项工作科学规划、精心部署,明确工作目标、制订实施方案和下达目标任务,对银行卡和电子银行等支付工具营销实行产品计价的正向激励措施,增强每一位员工的紧迫感、使命感和积极性,确保农村支付服务环境改善工作落实到位。

2、做好宣传、重视培训。针对农村地区使用非现金支付工具意识不强的实际,我行结合各种营销活动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工作,详细介绍我行现代支付工具,让广大农村客户认识和掌握现代支付工具的便利性和安全性。另外,我行充分结合当地民俗习惯,采用农民特有的信任和接受方式开展银行卡、电子银行等产品的宣传推广活动,真正使支付服务宣传走进千家万户,有效提升农村地区对非现金支付方式的认可度。同时,我行通过开展业务技术比赛和岗位练兵等形式,不断提高营业网点临柜人员的宣传和服务水平。

3、完善设施、推广工具。一是增加ATM、POS等自助设备的布放,发展农村地区特约商户。在农村支付环境建设工作的推动下,我行近年来特约商户发展较快,特约商户POS机涵盖到重点商业街区、酒店宾馆、大型超市、车站和医院,定点药店POS机安装到农村地区的乡镇,用卡环境得到改善,基础设施得到加强。同时,加快营业网点转型,做好客户引导、分流和维护工作,不断加强“软”设施建设,自助机具对柜面业务和现金业务的分流较为明显,便民服务措施得到落实。二是代发工资业务得到发展,有效压降了工薪现金支付需求。三是银行卡得到有效覆盖,非现金支付工具得到有效推广。近年来,我行为做好服务“三农”工作和实施整村推进战略,不断加大牡丹灵通卡的发卡力度,近两年年均新增发卡量0.5万张,并迎合农村地区客户对银行卡安全有疑虑的心理,配套银行卡对账折、短消息服务和电话银行等业务,使客户能够通过多种途径掌握自己账户的资金状况,有效提高了我行银行卡的.发卡量、覆盖率和使用率,银行卡已培植成我行中间业务支柱产业。同时,以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和转账电话为特色的新型支付工具营销取得突破,使客户能够充分利用网络、通信等资源,足不出户就能办理转账、汇款、缴费和理财等业务,满足了城乡客户多样化的金融需求。四是注重风险防范,

增强支付服务环境的安全性。我行按照制度规定认真落实账户实名制,加强身份核实,严把特约商户准入关,建立健全特约商户检查监督制度。采取多种措施提高非现金支付工具的防伪能力,加强对ATM、POS机具的监控、巡检和维护,切实加强电话POS等新型终端设备的风险管理,完善各种安全措施,不断提高农民使用各类非现金支付工具时的自我保护意识,引导其正确使用非现金支付工具。

三、今后的工作打算和建议

一是以灵通卡为重要载体,继续实施整村推进战略,有效推动灵通卡发行,不断向农村地区渗透,提升灵通卡的覆盖面,努力做好“三农”服务工作。

二是加大自助机具的投放力度,积极与重点乡镇政府部门协商联系,在充分考虑安全性的前提下,尝试离行式ATM机的布放。

三是大力营销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和转账电话,努力在小商品市场、农贸市场、中小企业、物流业、种养业大户等支付结算活跃的行业和客户取得重大进展。

四是提高贷记卡的发行量,进一步以代理医保业务为契机,不断投入POS机具。

五是加快营业网点转型进度,加大配备客户经理、大堂经理和理财经理人数,为客户提供丰富的服务,努力改善物理网点的服务水平。

六是充分利用柜台、各类媒体、露天场所等渠道,积极参加金融服务活动,开展金融知识下乡等方式,不断加大支付业务的宣传力度。

七是对营业网点柜员进行穿透式的培训,通过举办业务知识竞赛、岗位大练兵等活动,促进员工支付结算知识的提高,不断加强队伍建设。

八是建议国家财政能够比照“家电下乡”等优惠政策,对投入到农村地区的自助机具给予一定的补贴,加快农村支付渠道建设进度。

环境改善工作总结 篇3

根据要求,现将我市上半年全面开展市容环境治理专项行动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高度重视,积极部署落实

制定了《六安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全面开展市容环境治理专项行动方案》,明确整治任务、实施步骤和工作要求,要求各责任单位细化责任分工,压实工作责任,加强源头治理,稳步推进市容环境整治工作取得实效;召开了全市城市管理工作会议,对市容环境治理专项行动工作进行安排部署,要求各县区坚持问题导向,围绕环境卫生、街面秩序、人行道净化、户外广告等整治重点,逐步健全市容环境治理长效机制。

二、多点发力,紧抓环境卫生整治

推进道路精细化保洁,采取高压冲洗、机械清扫、人工保洁三者相结合的作业模式,对城区主次干道、背街小巷、人行道、绿化带等进行卫生保洁。加强生活垃圾治理,印发了《六安市城区垃圾偷倒乱倒行为专项整治行动方案》,严肃查处偷倒乱倒垃圾行为,共计立案23起,罚款金额15800元。加强水环境治理,累计清淤18800立方米,累计处理河道沿线垃圾处理量281吨,累计补水量9464.3万立方米,河道水质持续改善,目前无水体返黑返臭现象。加快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出台《六安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已于2022年5月1日正式实施),进一步健全垃圾分类法治体系,印发《六安市进一步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六安市2022年度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行动方案》,进一步明确远景目标和本年度具体工作任务。强化公厕管理,积极推进社会公厕开放事宜,已开放社会公厕23处,安装社会公厕指示牌16个;推进城区公厕改建提升,计划改建10座城区公厕。

三、多措并举,规范市容秩序管理

整治占道(出店)经营,采取文明劝导和集中整治相结合的'方式,督促沿街商铺落实“门前三包”责任,规范临时占道经营行为;印发《关于规范设置夏季临时瓜果摊点群(位)的通知》,规范临时瓜果摊点群经营行为。开展停车秩序整治,会同交警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违规停车现象进行文明劝导,及时拖移“僵尸车”;研究制定城区停车场专项规划,完善智慧化停车服务,集中解决“停车难”问题。开展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印发《市城管局2022年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工作方案》,指导各县区开展校园周边环境整治“亮剑斩棘”专项行动,行动期间共取缔校园周边200米范围内流动摊点1300余处,规范出店经营、乱摆乱占700余次,拆除私搭乱建32处537平方米,规范门头招牌46处,清理小广告400余处,规范非机动车停车秩序1400余处。开展城管系统户外广告和招牌设施隐患排查,各有关单位共计排查户外广告16717块,户外招牌42988块;排查出存在隐患问题4865块,已拆除1253块、加固171块。开展老旧小区改造项目违建拆除行动,根据先拆违后改造的原则,指导区城管部门对老旧小区违建进行摸排,共计拆除违建199处、4556.13㎡;联合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印发《关于启动无人机航拍控违查违工作的通告》,建设无人机航拍控违系统平台,实现对违法建设早发现、早制止、早拆除。

四、加强隐患排查,完善市政基础设施

加强道路管养,截止6月底完成维修路面3500㎡(其中沥青道路621㎡、混凝土路面394㎡、人行道2485㎡)、更换侧石161.5米,更换雨水井盖47套,更换雨水井箅161套,更换路名牌6个,处置无障碍坡道9处,安装护栏540米。加强照明管养,共维修灯具910盏,更换路灯2992盏,维修电缆3160米,更换电缆4557米,更换PE套管755米,亮化维护108处;应急处置照明亮化故障492处,消除安全隐患521处,整治市政照明飞线7处共约790米;积极推进中心城区亮化及远程控制系统维护工程招标工作,目前处于预算编制阶段。加强绿地养护管理,接收新移交道路绿地约8.6万平方米,栽植应时花卉77万株,播种宿根花卉10万平方米;结合城市更新行动,实施公园、道路设施设备维修项目,对市管绿地内的铺装、座椅、护栏、高压配电设备进行修复更新,实施病虫害生物防治,强化飞絮、蛀干害虫专项治理;开展收储地块环境整治、道路缺株断档补植专项行动,补植乔灌木5300株,色块地被8600平方米,进一步消除裸露现象。

五、加强督查,推进工作落实见效。

开展环卫督查,将日常督查与专项督查相结合,共计督查607个点位,发现各类环卫问题675起,下达日常督查通报11期、月度专项督查通报5期,均交办至相关责任单位立行立改。开展河道巡查,坚决制止洗涤、游泳、焚烧冥纸等各类违规行为,重点开展禁渔期联勤执法行动,共查处各类钓捕鱼行为1770人次,暂扣车辆3辆、渔船、渔网等渔具220余件,暂扣洗涤工具70副。

下半年,我局将按照省厅的有关会议、文件等指示精神,继续深入推进全面开展市容环境治理专项行动。坚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厅的决策部署上来,积极主动作为,强化责任担当,做到精准发力、稳妥推进、一抓到底、务求实效,确保完成各项治理任务。

环境改善工作总结 篇4

xx县城市管理局党组深入贯彻县委县政府改善营商环境建设工作部署,坚持“为百姓服务、请百姓参与、让百姓满意”的“百姓城管”理念,主动对标高质量发展要求,解放思想,大胆实践,不断创新,以新的视角审视城市治理,以新的思路谋划城市发展,以新的举措优化营商环境,全力打造改善营商环境新高地。

一、解放思想,强化服务意识

年初召开县城管系统改善营商环境服务经济发展大会,解放思想,让全体干部职工深刻领会改进工作方法,提高服务水平,打造优质环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成立优化营商环境服务工作领导小组,集中开展全县城管系统“亲清营商”系列行动。

坚持问题导向,在全县城管系统开展服务对象大走访活动。活动本着“便民、高效、规范、廉洁”的服务宗旨,力争70%的问题用服务手段解决、20%的问题用管理手段解决、10%的问题用执法手段解决。走访中着力听意见、找问题、晰差距、明思路。针对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能当场解决的当场给予解决,不能当场解决的,集中把问题清单汇总报送到局政务服务大厅办理,根据职能和属地原则进行分工,逐项分解到具体责任区和对口业务单位,拿出改进措施和期限,限期解决;对于不属于城管职责范围的,主动向县政府报告,统一协调解决;确实无法解决的,上门做好解释工作。

深化“放管服”改革。县城管局服务窗口与办理服务对象“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营造政商“亲”“清”互动、共谋发展的良好环境。一方面精简程序,压缩流程。在确保服务质量不变的前提下,把广告设置、门头审批、渣土处置审批等业务与广大市民联系较为密切的,进一步压缩工作日。及时在政务信息公共平台公布宣传我局政策,真正做到“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打造“三声”“五心”窗口。在接待服务对象时,坚持把服务对象的满意作为服务的.最高标准,用“三声”“五心”营造良好的政务环境,“三声”即来有迎声、问有答声、去有送声,做到态度热情、语言得体;“五心”即接待群众热心、听取陈述专心、回答问题耐心、办理业务细心、接受意见虚心,坚决杜绝“冷、硬、横、推”现象的发生,让服务对象高兴而来,满意而归。

二、夯实基础,深化作风建设

按照住建部开展的“强基础、转作风、树形象”专项行动要求,县城管局着力建设一支管理精细化、执法规范化、服务人性化的城管队伍,更好地为城市发展和民生服务。

开展作风纪律整顿。近期举行了县城管系统作风纪律整顿暨队列训练和执法知识竞赛活动,结合“十九大”学习和“两学一做”教育活动,向作风要效率,向纪律要战力,以作风纪律建设新成效新气象助推城市管理工作新发展。

狠抓业务提升。定期组织法律法规、执法技能、队容风纪培训,开展岗位练兵、技能比武、案件点评、法律竞赛、队列会操等活动,全力提升城管队伍法治思维、法律素养和依法办案能力,立足文明执法、阳光执法、公正执法,严格执行自由裁量权标准,规范执法行为,改进执法方式,强化依法行政意识,杜绝执法方式简单粗暴、执法不严、管理宽松等问题。

强化纪律约束。严查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久拖不办、推诿扯皮以及企业反映大的反面典型,推行“六不准”,即不准乱收费、不准乱摊派、不准乱检查、不准强迫代理、不准刁难报复企业、不准向企业“索拿卡要”,涉企检查必须做到入企检查备案,不得私自打着单位的名义变相检查。

三、完善机制,提升服务效率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为引领,紧紧围绕我县“四宜”城市建设,围绕“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以更高的站位、更高的标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一是行政审批事项实行“一口受理、并联审批、限时办结”制。凡企业和个人到县城市管理局办理的行政审批事项,不论涉及几个科室,全部实行一口受理,即由一个科室牵头负责,统一按规定时限办结。二是简化行政审批流程。重新梳理所有的审批事项,简化流程,缩短办结时限,各审批事项时限缩短至5个工作日。三是公开优化涉企收费清单和流程。对收费标准和文件一律公开公示,对收费程序进一步优化。四是城市管理执法实行“721”工作法。即70%的问题用服务手段解决,20%的问题用管理手段解决,10%的问题用执法手段解决。五是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城市管理执法实行执法记录仪全程记录执法全过程制度,留有执法资料。六是改进工作作风。全体干部职工积极主动作为,为企业上门服务,做到腿勤、眼勤、手勤,并注重工作效率,做到事不过夜,马上就办。七是加强城市市容市貌整治。开展渣土车联合执法、市容环境卫生大整治、露天烧烤大整治等工作,大力优化城市环境。八是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大工地、道路扬尘治理,坚决取缔占道露天烧烤行为。面对越来越严峻的环保形势,县城管局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列为重点工作,每周召开例会调度工作进展情况,将扬尘污染降到最低限度,打造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

四、创新推进,力促城管工作上台阶

下步,xx县城管局将继续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县领导关心和市民关注的问题,按照“两全两无”要求,坚持“六化六执”原则,深入开展“两学一做”活动,深入开展党的十九大学习活动,持续弘扬xx“稻改”精神,撸起袖子加油干,聚心聚力抓落实,力促城管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建设宜业宜居宜游宜学新xx作出应有的贡献。

一是改进作风,强化服务意识。召开城管系统改善营商环境服务经济发展会议,学习相关文件精神,让全体干部职工深刻领会提高服务水平、打造优质环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是夯实基础,深化作风建设。按照“强基础、转作风、树形象”的要求,着力建设一支管理精细化、执法规范化、服务人性化的城管队伍,更好地为城市发展和民生服务。深入开展“文明执法、规范执法、公正执法”宣传教育活动,强化依法行政意识,杜绝执法方式简单粗暴、执法不严、以罚代管等问题。

三是创新机制,优化人居环境。深入开展市容环境集中整治行动,给广大市民和投资商创建干净的生活环境、整洁的市容环境、优美的休闲环境。把优化营商环境的观念、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把创新之举干“实”,把惠民之事做“实”,努力打造办事效率高、服务质量佳的和谐城管。

环境改善工作总结 篇5

一个工厂里面的休息室,顾名思义,就是员工们休息放松的地方,是个属于大家的“家”。所以,唯有通风条件好,布置得整洁雅观,每天认真打扫卫生,员工们自觉爱惜环境,做到秩序井然的摆放物品,才能有大家休息的好环境,也才会有更好的心情和更大的积极性全心全意投入到工作中。

相信大家都对我们分公司之前的休息室的杂、乱、脏是有目共睹,每到休息时间或中午下班的时候,有的员工就在休息室吃饭,再聊个天,抽根烟或是趴在桌子上小睡一会儿的都有。但是昔日的休息室布置不够妥当,清洁人员打扫卫生不够仔细,加之员工们的不够自觉。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桌子上积着一大层灰,员工们一进休息室便杂乱无章、横七竖八的.摆放安全帽、手套、工具、茶杯、烟盒、衣物等各种东西。满地乱扔的烟头、垃圾等等。整间休息室显得乱七八糟、乌烟瘴气的。甚至有特别爱卫生的员工觉得那凌乱不堪、赃污狼藉的房间就不是合格的工人休息室。可想而知,每位员工心目中真正的休息室都不是那个样子的。 值得庆幸的是,我们的领导看到了以上的不足之处,并及时的帮助员工们重新布置了休息室。墙被刷的雪白,换上了新的门窗和杂物柜,还规定工作人员每天必扫、必拖、必擦,规定每位员工都应该爱护休息室的卫生。如此一来,现在展现在我们眼前的休息室令人有种焕然一新的感觉,大家都在对新休息室赞口不绝,感叹终于告别了那不堪入目的老休息室。 如今,上级领导走进我们的休息室,都说有种面目一新感,较好的通风条件,使得房间的空气很清新。地面是一尘不染的,杂物柜,桌子都被擦得很干净,大家的茶杯整齐的像线条,墙是洁白无瑕的,窗子是光洁明亮的。这样的一间休息室让人乍一看,便觉得它像一个家,显得那样的温馨而雅观。

我们都十分喜欢现在的休息室,上班累了,疲倦了,来到休息室,泡上一杯清茶,靠在舒适的椅子背上小憩一会儿,养神解困的作用就发挥到了极致。但大多数时候休息室里是热闹的,大家集聚里面,放下一身的劳累围着桌子聊聊天,唱唱歌,交流一下工作经验,唠唠嗑子什么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工作小团队会更加团结一心。每个人都自觉的爱护卫生,保持天天清爽干净,通风无味,这个小小的家,也便越来越受欢迎了。

再加上墙面上别出心裁的布置了看板。公司里、部门里有了新的规章制度,新的通知,大家都可以利用休息时间看看,又是会有关于生活小常识或者时事政治的内容,不仅能让每位员工了解到最新的消息,还能从中学到很多的知识、这样一来,我们的公司至上而下就会形成一股新风气,之中良好的风气会让大家团结一心,创造出更好的成绩。

环境改善工作总结 篇6

20xx年,张老埠乡党委、政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委农办的精心指导下,加强领导,认真组织,真抓实干,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作再上新台阶,现将张老埠乡20xx年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的新成绩、新亮点总结如下:

一、具体做法和取得的成绩

1、持续宣传发动,营造浓厚氛围。始终坚持宣传发动不放松,在采取大量刷写宣传标语、悬挂横幅、绘制文化墙等方式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提升宣传效果,创新组织开展了“小手拉大手,共建美丽家园”演讲比赛、主题班会和“好媳妇”、“好公婆”、“好家庭”、“好妯娌”、“好邻居”评选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号召全乡上下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以自己的行动影响一个家庭,带动整个社会,营造全社会参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的良好氛围。

2、整合资金投入,构建长效机制。针对群众不良卫生习惯改变难、垃圾收集处理难、经费投入保障难、工作长期坚持难的实际问题,实行乡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组干部包户,乡内主干道有路长的工作机制,与各村街、各单位和广大商户、农户签订门前五包责任书,做到了任务层层落实,责任明确到位。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引导广大群众投入到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中来,建立了长效的保洁员队伍、保洁制度和清运设施,确保乡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科学化、规范化、常态化。20xx年,为构建长效保洁机制,乡财政专项投入64万余元,新建垃圾池179个,垃圾处理厂18个,配备保洁员34名,为每村购置必要的保洁工具,对乡街道缺损绿化树木进行补种,对薛桥、桥头两个示范村进行绿化、美化。同时按照“一个标准、一查到底”的要求,规范建立了每周一抽查,每月一普查的分级分期考核制度,并加强结果运用,严格奖惩。

3、发展特色产业,推动环境改善。在净化美化环境的同时,高度重视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推动人居环境改善。薛桥村通过招商引资建设了200亩桑蚕生产基地、300亩花木生产基地和600亩供港蔬菜基地,通过土地流转,增加了群众土地收益,解决了村内劳动力就业,年人均增收近2万元,同时村集体年收入达6万元,用于保障村级人居环境改善长效机制正常运转。人主村着力打造人主手工挂面品牌,注册成立固始人主手工挂面责任有限公司,对挂面统一质量标准,统一包装,统一价格,统一销售,品牌影响力不断增强。豫南黑猪养殖、金堰米酒、蛋鸡养殖、豫黔红高粱酒等特色产业蓬勃发展,为农户增收,打造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贡献力量。

4、加强项目支撑,改善基础条件。多方争取项目资金,建设基础设施,投资360万元建成通车了2.5公里的南平路张老埠街道至南大桥乡夏集村道路、5.1公里的吊桥村至枣庙村和南大桥乡石岗村道路、3公里街道至东羊行河故道桥道路;争取30万元以工代赈项目,建成通车薛桥村1.3公里村组道路;争取100万元的扶贫整村推进项目,修建东楼村3.9公里村组道路,已完成80%,预计一周内完工;投资13万元建成通车人主村至吊桥村交通桥,投资33万元修建河口组生产桥,目前正紧张施工中,预计年底完工;投资210万元的建成通车东羊行河故道桥;争取财政奖补金额达44万元,建成吊桥、枣庙、宣政村部分村组道路;争取160万元的耕地整理项目,对薛桥村耕地进行整理;争取1200万元的补充耕地项目,对迎河村600亩土地进行改造,目前已完成前期测绘工作;争取280万元的污水处理厂项目已完成沉淀池、压力池和过滤罐安装,预计年内竣工;争取403万元的乡中心幼儿园项目,目前正在招投标;投资141万元的乡敬老院建设项目开工建设,预计120天内完工;争取108万元项目资金,对李棚村稍塘水库进行出险加固,目前完成全部土方工程,预计年内竣工。这些项目的落地实施,对我乡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5、勇于先行先试,科学分类垃圾。桥头村在基本达到“三无一规范一眼净”的基础上,按照县委农办要求,率先试点开展垃圾分类处理试点工作,乡村干部广泛宣传,细心培训,建立了村干包组,组干包户,党员和群众代表联系户制度。目前已建设8座垃圾沤制池,1座垃圾处理场,发放分类垃圾桶1100余个,垃圾分类工作进展顺利。

二、存在的'问题

截止目前,张老埠乡改善人居环境工作完成了全面规划整治任务,在所有村建立了垃圾清运、卫生维护的长效机制,各村基本达到“三无一规范一眼净”目标,打造了桥头村和薛桥村两个亮点,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

1、工作开展不平衡。各村的重视程度和推进力度不同,反映在工作成效上差别明显。

2、工作拓展不够深入。尽管整体实现了全乡覆盖,但多数村集中一条路或一个自然村整治,实行以点带面先行推开工作,工作的广度和深度不够。

3、长效机制待巩固。尽管已经构建了较为完善的长效保洁机制,但个别村没有形成系统的工作思路和操作办法,存在保洁不及时的情况。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1、继续大力宣传,营造良好氛围。持续做好“小手拉大手,共建美丽家园”活动和“好媳妇”、“好公婆”、“好家庭”、“好妯娌”、“好邻居”评选活动,继续通过编写宣传材料、书写固定标语等方式,努力营造全民动手,人人参与的工作态势,教育和引导村民树立良好的卫生习惯和行为,遵守村规民约、实行门前“三包”、自觉做好房前屋后的环境清洁和绿化美化建设,形成“人人爱卫生、爱家园”的良好氛围。

2、强化考核督查,确保工作实效。进一步完善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目标管理责任制和督查、协调、考核工作机制,各村每周定时或不定时自查,建立月报告制度。乡采取抽查、督查等办法,实行动态管理。加强考核成绩运用,奖优罚劣。

3、整合各方力量,加大资金投入。积极争取相关项目,加大项目倾斜力度,改善基础条件,打造更多“盆景,使一个个“盆景”连成一道道“风景”,形成一片片“风光”。同时采取乡村两级配套一些,相关项目整合一些,成功人士捐赠一些,群众自愿筹集一些等多种方式,增加对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资金投入。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