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活动总结

欢迎阅读幼儿园活动总结(精选8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活动总结 篇1

耳朵是聆听的窗口,可以帮助人们接受各种各样的信息。今天是20xx年3月3日,是我国第xx个爱耳日,今年“爱耳日”的主题是——“人人享有听力健康”。

为了提高小朋友们爱耳护耳的意识,帮助他们健康成长,杭州市申花实验幼儿园(申花园区)开展了“我是小小爱耳宣传员”的一系列主题活动,一起来看看吧!

发现耳朵的秘密

耳朵是什么样子的?耳朵里面有什么?等一系列问题激起了小班孩子们的好奇心,有的摸摸自己的耳朵,还有的贴着小伙伴的耳朵使劲望,却是一片“黑漆漆”,什么也看不见。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通过阅读有趣的绘本故事和爱耳视频,认识了耳朵的结构,了解耳朵不仅仅能听到多种多样的声音,还可以阻止异物进入体内等等关于人体的知识。

“原来我的耳朵这么厉害呀!”孩子们感受到了耳朵的重要性,也萌发了要保护耳朵的意识,主动认真地学习爱护耳朵的小方法。

感受耳朵的神奇

听不见声音是什么样的感觉?大班的孩子们在今天体验了一次短暂的“失聪”,当声音从这个世界消失,连最简单的交流都成了问题,孩子们用了许多方法,例如身体语言或者大声喊叫,但是都非常不方便,没一会儿他们就忍受不了失去声音的感觉。当放下捂住耳朵的双手,嘈杂的声音涌入耳朵,都是最普通的`日常,可孩子们却欢呼雀跃,庆祝声音的回归。

“听不见真难受!我一定要保护我的耳朵。”这个世界的声音都很美,我们要学会保护自己的耳朵,保护自己的听力,才能感受世间万物的美妙。

用耳聆听,用心传递

中班的孩子们学习了跟耳朵有关的知识,了解爱护耳朵的重要性以后,决定为宣传爱耳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纷纷拿出水彩笔,画下一幅幅稚嫩却认真的宣传画,用这样的方式呼吁大家:保护耳朵,从我做起!“保护耳朵有好多方法!”瞧,孩子们摇身变为小小宣传员,和同伴诉说着自己保护耳朵的二三事。

通过本次“爱耳日”的活动,孩子们认识了保护耳朵的重要性,树立了爱耳护耳的意识,让每个孩子成为爱耳宣传员,拥有健康的耳朵,去聆听这繁花似锦的世界。

幼儿园活动总结 篇2

主指导区:美工区

1、折纸:提供彩色手工纸、剪刀等;

2、玩泥:提供橡皮泥、泥工板等;

3、粘贴:废纸、色纸、香糊、湿巾等;

4、装饰画:提供钩线笔、油画棒、图画纸等;

5、吹画:提供广告颜料、墨水、图画纸等。

训练幼儿的观察判断能力及手眼协调能力。初步学习用正方形的折叠方法。初步学习吹画的技能,能选用颜色来进行装饰。引导幼儿运用搓、团、压、印的塑造技能表现物体的主要特征。

科学区

1、好玩的磁铁:磁铁、各种含铁的和不含铁的物品等;

2、好玩的水:水枪、注射器、有孔瓶子、小水桶等;

3、颜色变幻:主色颜料水、玻璃瓶、棉签等;

4、溶解现象:盐、沙子、果冻、食用油、洗发水等;

5、虹吸现象:玻璃杯、塑料卡纸等。

尝试运用多种方式感知探索磁铁的特性。能运用多种工具了解水的特性,探索玩水的多种玩法,体验玩水的快乐。激发幼儿对色感的兴趣,尝试用主色调配变成另一种颜色。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

益智区

1、图形分类:分类盒、不同形状的`图形等;

2、数字分类:数字分类盒、写有数字的汽车若干;

3、图形排序:排序卡、图形粘贴纸等;

4、图形拼图:七巧板等。

学习不受大小和颜色干扰,要求幼儿按形状特征进行分类。培养幼儿学习根据数字投放相对应物体的数量。学习有规律的图形排序。

语言区

1、看图讲述:提供语言图书等;

2、故事拼图:提供拼图等;

3、表演讲述:提供指偶表演台、小指偶等;

4、双语认读:字卡、英文字母卡等;

培养幼儿喜欢看图书,初步学习按顺序翻阅图书并能边看边讲述图片的主要内容,教育幼儿爱护图书。初步学习用小指偶来进行表演,并能讲出简单的故事内容。激发幼儿对文字、英语的兴趣。

建构区

提供自制的大型纸箱积木、小型积木;提供中型、小型塑料花片以及一些辅助材料。

在模拟结构中学习各种基本的建构技能和建构物体的基本特征。能根据意感或命题进行有目的建构活动。培养幼儿的注意力、观察力、作能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教育幼儿懂得爱护玩具和与同伴友好的行为习惯。

音乐区

提供:录音机、音乐磁带、各种打击乐器、节奏卡、头饰、纸制服饰等;

引导幼儿自由选择乐器,学习用不同打击乐器演奏2/4拍的歌曲,体验合作的乐趣。培养幼儿大胆表现,激发幼儿热爱祖国、家乡的美好情感。

幼儿园活动总结 篇3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滴之恩,涌泉相报”、“谁草,报得三春晖”,这是祖先为我们留下的教诲。在感恩节到来之际,xx幼园中班级部进了“与爱同,感谢有你”——感恩节系列活动。

活动:展宣传活动。

1115上午家长、朋友在xx化公园举了“与爱同,感谢有你”型公益宣传活动。活动中,孩们准备了语表演“感恩的”,使我明没有阳光,就没有温暖;没有源,就没有命;没有母,就没有我们;没有亲情友情和爱情,世界就会是孤独和暗,为了摆脱它,我们需要颗感恩的

活动:快乐是种情绪。

当你觉得快乐时,你的活就会绽放,阳光般笑容将浮出;快乐是当个在追求标时达成的理想状态和内喜悦的激情;快乐是个对美好活的次次的满;快乐是种持续的状态。朋友们精为家准备的舞蹈“快乐你懂得”,“快乐的零零后”,给家带来快乐好情。

活动三:诗朗诵《感恩》。

朋友们深情的朗诵,感恩母及家、师、朋友学会了感恩,学会了感激。母的养育师的教侮朋友的关帮助,给我们提供安全的庇护和依靠,轻柔地话语让我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活动四:“与爱同,感谢有你”

最后环节,朋友稚嫩的.双传递爱,家的双紧紧相邻,让五彩缤纷的颜渲染美好的童年。

孩眼睛去看,朵去听,灵去感受,从在的中培植种感恩的情感,论对待母或者师还是同伴,快乐或者悲伤,都能以颗感恩的去对。

那么,他们就会明,活是镜,你哭她也哭;你笑她也笑。当你存感恩,活也将赐予你灿烂的阳光。

幼儿园活动总结 篇4

我们园中班组在20xx年12月1日星期三举行了家长半日开放活动,让家长参与进来,了解幼儿在园活动,使家园之间的距离拉的更近,由于形式新颖,内容充实,引起了家长的极大兴趣。在半日活动开始之即,我们召开了简短“家长会”,向家长简单介绍了半日活动的主要活动安排和各项活动目标,家长在半日活动中,怎样看,如何看?本次开放日从早晨8:30分开始,一直到中午10:30结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家长观看了孩子自选活动,主题活动,区域活动集体教学活动等,还和小朋友们一起户外玩了亲子游戏“俩人三足过障碍”本次活动内容丰富,紧凑,比较全面的向家长展示了幼儿在园生活的各项主要内容。

我们通过让家长参观区域活动和集体教育活动,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的学习方式的多样性;鼓励幼儿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去探究和发现问题,寻找答案。能够充分体现保教结合原则,在活动中细心地关注每一个幼儿的情况。活动后注意给小朋友喝水。

为了给家长一个视觉效果,我们对教室环境进一步完善,活动区的开设与主题内容想结合,活动区材料主要是利用家长朋友收集的材料,让家长体验孩子在玩中也能学到本领。

通过亲子活动,我们把家长从一个旁观者拉入到幼儿的活动中,成为参与者。家长和孩子都全身心投入到活动中,孩子们和家长的兴趣非常高,我们将这种情景用相机记录下来,作为永久的'回忆。

家园开放活动的圆满成功,与家园相互信任密切配合是分不开的,这就对我们老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对孩子的关心,对工作的责任感,对家长的尊重和理解,我们会更加努力。虽然存在着许多经验上不足,理论上的欠缺,但我想只要我们用心就一定可以做的更好。

幼儿园活动总结 篇5

安全工作是幼儿园工作的重中之重,所以来不得半点轻视,于是利用每周的搞卫生时间对本班来次全面的不安全隐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可以我们自己解决的,就自己解决,不能的就让维修人员来解决,我们的目的就是为孩子们创设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同时利用课堂,我和苏老师还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教育孩子并教给孩子们正确的自我保护的方法和能力。

养成阅读的好习惯

由于现在是大班下学期了,所以幼小衔接很重要,所以在本学期里,我让幼儿们从家里带来图书,让孩子们养成读书的好习惯。每次接近放学,我都会抽出20分钟的时间,让孩子们在安静的课室里,认真而安静地读各种各样的图书。几个月下来,孩子们都养成了爱读书的好习惯。

幼儿园教育是一个复杂的教育,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胜任的,也不是幼儿园单独可以胜任的,它需要两者结合才能取得好的成效。因此家长对于开展各项工作是否顺利也显的非常重要。

在我们班老师与家长的关系处理的非常好,我的秘诀就是把年轻的家长当作兄妹、年长的当作长辈,我们尊重了她们,处处为他们着想,家长也就会非常支持我们的工作了,比如这次六一文艺汇演,我本来不想让家长破费额外的再买一套衣服了,但是家长看了彩排以后自己觉得人家班都有衣服自己班没有,就心理不平衡,对我说:“我们也买衣服吧,老师!没有衣服会影响我们的整体效果的,你看孩子们表演的多好。”我就开玩笑的说:“说的轻巧,现在买来得及吗?没有车,也没有钱呀”谁知这个家长说我给你找车,那个家长说我身上带的有钱,就这样我们在彩排刚刚结束做好服装的安排。这些都让人好感动,如果说同事之间的互相配合和支持我开展工作的.源泉的话,那么家长对我们的配合和支持就是我开展工作的动力。

转眼本学期的工作在繁忙中结束了,我相信我们这个班集体将会以蓬勃的朝气、昂扬的锐气迎接明天,因为我们的每一位教职员工都在用同样的敬业精神以及其全部的细心、耐心和越来越高的职业素质培育着可爱的孩子们。

幼儿园活动总结 篇6

教研活动是幼儿园保教业务管理中不行缺少的一部分,它针对性强,主要解决教化实践中的问题,而且教研活动还是提高老师自身业务水平的重要途径。我们都知道,老师业务水平的凹凸会干脆影响幼儿园的教化质量。通过学习探讨,使我园老师充分相识到了教研的意义,任务一落实,大家都能主动参加到本次教研活动中来。尤其我园的年轻老师,对此次活动更为重视,讲课前都能向有幼教阅历的老师请教,从教学环节的设计,到教法学法的运用,以及教学内容的选择,电教手段的运用,可以说方方面面都询问道,这种虚心的看法,这种好学的精神令人钦佩。

此次教研活动,我园年轻老师的课都有不同的进步,尤其xxx的课,是我听过的课中最好的一节课,不论从环节,还是从活动的'内容,以及教法学法的运用,还有行为习惯规范,都很恰当,可见她课前肯定下了很大的功夫。xx和xxx两位年轻老师,这学期第一次教幼儿园的课,生怕教研课教不好,见谁问谁,空节琢磨,班后时间设计到九、十点钟,功夫不负有心人,这次教研课,她们的课受到了听课领导和老师的好评。中年老师xx的课,较以前又有突破,她设计的课更适合幼儿,以故事、嬉戏贯穿整节课,不但降低了学问的难度,充分调动了幼儿学习的主动性,还很好地突破了本节课的重难点。她的这节课,是本次教研课最大的亮点。可以说每节课都有值得大家借鉴的地方,这次教研课的胜利,取决于大家课前能主动进行研讨,研讨时让她们进行充分的预设,如活动中幼儿会提出什么问题,幼儿会有什么样的反应,什么样的嬉戏更适合幼儿,什么样的设计更利于幼儿接受,大家集思广益,不但体验到了不同的教学特性,还能资源共享,共同提高。

此次教研课存在的问题有:

一是有的课多媒体运用的不够充分,幼儿园孩子年龄小,留意力集中的时间短,长时间的让他看,让他说他会觉得没有意思,这就不能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

二是有的课孩子说话时有的字发音不准,老师没有刚好订正。

三是个别老师还存在口误现象,孩子小,我们老师教给孩子的学问必需是精确的。今后,我们幼儿组还要发扬共同探讨的原则,这样组内成员才能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幼儿园活动总结 篇7

为进一步加强幼儿园班级管理工作,提高班主任的工作能力,达到经验共享的目的。9月27日下午,XX幼儿园开展了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

会上各班班主任就上一学期的班级工作进行了总结交流,各班主任主要围绕教育教学、保育工作、家长工作等进行有条理的分析与总结,并介绍了自己关于管理班级的好方法。在和各位老师分享成功经验的`同时,班主任也对自己的班级管理进行了深刻的反思,真诚地提出自己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以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最后,杨园长对各班主任的总结进行了点评,她首先肯定了所有班主任在这一学期当中的辛勤劳动与付出,还逐一对各班主任的工作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同时还勉励大家共同努力,把幼儿园的班级管理工作做得更好!

此次班主任工作交流会是一次思想的碰撞,是好经验的分享,它为各班班主任今后更好地开展班级工作提供了借鉴。相信通过这样的交流,一定能使我们今后的班级管理工作更扎实有效。

幼儿园活动总结 篇8

一、问题的提出区域活动,就是以幼儿的需要、兴趣为主要依据。

考虑幼儿园教育的目标、正在进行的其他教育活动等因素,划分一些不同的活动区域,如积木区、表演区、科学区等。在其中投放一些适合的活动材料,制定活动规定,幼儿自由选择活动区域,在其中通过与活动材料、同伴等积极互动,获得个性化的学习和发展。它以其自主性、创造性和趣味性深得幼儿的喜爱,在区域活动中孩子们在与材料的互动中建构了知识,开发了智力。而游戏是一种自由自发的活动,同时也是一种有序的活动,游戏的有序性一旦被破坏,游戏将无法很好地进行下去。区域游戏活动因其自由、自主、教师间接指导等特点,也容易出现一些问题,规则比较难建立。再加上新入园的小班幼儿在入园前由于自己的长辈包办代替,导致自身的自理能力差,随拿随放的现象时有发生。在区域游戏活动中充分暴露了这一点,活动结束后一片狼藉,杂乱堆放,整理材料成为了老师的一种负担。此现象造成了两种结果:一是无奈无休止的整理,二是活动时间的短缺。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幼儿园的班级是一个大家庭,同样,班级内也要有规则的约束,这是幼儿一日生活有序开展的保障。幼儿期是行为习惯培养的最佳期,良好规则意识的建立有助幼儿养成受益一生的素质和习惯。

二、存在问题分析。

小班幼儿犹如刚出壳的小鸡,来到幼儿园这个浓缩的小社会一切都是那么地新奇,摩拳擦掌跃跃一试,看似破坏性的探索让她们试图了解新环境,获取新知识,这是必不可少的途径。对幼儿来说,区域就是一个有玩具的地方,像自己家的小房间,可以尽情地玩,玩好后可以随手摆放,反正爷爷奶奶会帮他整理,没有顾忌、没有任务,没有任何规则。而且绝大多数幼儿自理能力相对较差,没有收拾整理的经验。

场景一:刚到游戏的时间,教室、走廊就变成了热闹的菜市场。赵宇航和李子涵这俩位好兄弟正忙着把建构区的积木从里面搬到了超市,然后又从超市把自己买的东西放到了教室的角落里。

场景二:徐何、母智文、时晨棪这几个男孩子总是在建筑区玩枪战游戏,搞的建筑区乱七八糟,一片狼藉,不时的还发出砰砰的声音,等到结束音乐响起来后,几个小家伙把积木往垫子上一扔穿好鞋子赶紧跑进了教室。

场景三:教室里还不间断的冒出争执:这个不能放这里的,我不准你放这里。这是我的!这是我的!老师!他打我!他碰我!相对于集体活动,区域游戏活动更需要幼儿形成强烈的规则感,如何选择区域,如何取放材料,如何做好自己的事情、如何和同伴合作游戏、如何尽可能控制自己的音量来保持教室的安静、如何向老师求助等等。小班幼儿第一次进入区域,由于缺乏对规则的了解,如超市的场面自然是在所难免的。教师往往站在自己的角度给幼儿规则,只能很多规则来约束和控制幼儿,但它只能对某些幼儿起作用或者只是在短暂的时间内有效果。如何给小班幼儿创设一个安静、有序、富有吸引力的环节让幼儿自觉的遵守游戏规则呢?我们必须重视细节处理,内化规则意识,巧妙制定区域活动规则在区域游戏活动中玩出规矩来。

三、区域活动规则建立的方法。

如何在区域活动开展初期做好应对工作,让幼儿顺利地接触并玩好区域活动,让区域活动发挥其应有的教育价值。同时让教师敢于放开手脚让幼儿尽情地玩区域活动,使幼儿玩得开心、教师带得省心,优化区域规则,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1、重视开始环节,先行活动前规则美国学家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学说指出:二到四岁幼儿要重点发展个性的自主性。小班幼儿符合这个年龄阶段,因此对其进行自主性教育势在必行,而自主并不等同于放任,还需教师适时适地指导,让游戏活动的价值体现出促进幼儿能力发展的功能。所以对小班幼儿的区域活动规则的有效引导就显得非常重要。因此,教师应该让幼儿意识到区域活动有自主性外、更要有的是秩序性和规则性。在正式的区域活动开始前,规则意识应在幼儿的心中逐步建立,规则建立了,有规则地开展区域活动才能算是正式的区域活动,规则先行,为活动的开展打下基础。那么如何建立规则呢?

在区域活动开展前,教师把幼儿带到各区前,一一讲解这是什么区,玩具的名字叫什么?猜猜可以怎么玩?让幼儿对材料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也激发了孩子尝试的欲望。接着介绍玩具应该怎么摆放,逐渐增加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在幼儿的概念中形成在幼儿园有可以也有一些不可以。作为老师不要认为对孩子说不可以是不可触碰的高压线,这些可以和不可以就是规则。对孩子讲规则时,并不是粗暴地制止而是委婉地拒绝和适时地引导。当然规则的建立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见效的,除了活动前亮出规则外,活动中、活动后重新提规则至关重要,需要教师不断地刺激,不断地帮助幼儿巩固,规则才能牢固建立。

这里所讲的规则更侧重的是摆放规则,如:不随意移动固定放置的物品,一个区的物品不能移到别的区,(有交往需要的例外)每个玩具都有自己的家玩好后要送它回家等等,有了摆放规则,给幼儿自己和老师的整理工作提供了方便。当然还有在自选的区域坚持玩到最后等规则也是需要强调和巩固的。

区域游戏活动的制定,只是为区域活动的高质量提供一种可依的法,而要让这个法发挥其作用,关键还在于有法可依,否则,活动就会失去其存在的意义。在实践中,我们根据不同规则的性质,主要运用四种方法来帮助幼儿更好的掌握和遵守活动的规则。

(1)暗示法所谓暗示法,是指将区域活动规则蕴含在环境之中,让环境说话,让区域中的环境来告诉幼儿该区域的活动规则。

如关于进区人数的限定问题,我们采用进门挂牌、贴名字控制椅子数、投放适量同类材料等方法,来提醒幼儿遵守该活动的规则。如小舞台,我们通过投放适量的椅子,让幼儿形成一种规则;当椅子坐满的时候,先到其他区域去玩,等椅子空了再来,避免一个区域因为认识过多而引发纠纷。再比如建构区,我们投入一定数量的操纵材料,暗示没有足够的材料的幼儿就要去别的区域玩,等等。

(2)图示法规则的掌握与遵守不能只是依靠环境暗示,有些规则还可以通过图画加文字的方式形象地表示,并贴在相对显眼的位置,提醒幼儿遵守。比如,我们在娃娃家入口处的地板上贴上几双小脚印,鞋跟朝着娃娃家的地方(因幼儿进区时比较从容,离开区域是比较匆忙,这样放鞋子方便幼儿穿),我们将一双整齐的鞋(左右脚正确)画成两张相向而笑的人脸,提醒幼儿,当你的鞋子放成一对好朋友姿势时,左右脚便不会穿错。这样,鞋印不仅仅是娃娃家满额人数的标志,同时又成为了训练小班幼儿生活技能的无言之师。

除此之外,我们还经常将图示法应用于有关操作材料的使用和收拾的规则。在收拾玩具材料中,我们用不同的区域的材料归类摆放,每一类都有相应的标志,如一把剪刀的图形告诉幼儿这是放剪刀之处,贴着积木的筐子表示这是积木的家,贴着几何图形的表示几何图形应放的位置。这样幼儿在收拾玩具的材料是还可以渗透对应、分类学习。

(3)提醒法小班幼儿由于受年龄特点的制约,在活动中常常会因忘记规则而影响了自己或别人的操作活动。像这样情况,我们可以采用提醒法给予幼儿适当的帮助、提醒。可以是教师对幼儿的提醒,也可以是幼儿对幼儿的提醒。

教师可将幼儿部分规则隐含在环境中,帮助幼儿建立秩序感。如在区域活动过程中,教师播放一些轻柔的音乐,当幼儿声音过响时,教师轻轻地提醒:我听不到好听的音乐了,你们能安静一些吗?当幼儿由于不懂规则而无法活动时,如在娃娃家中,教师看到娃娃被妈妈放在一旁,就走过去抱起娃娃,摸着娃娃的额头:哎呀,娃娃怎么发烧了?一定是着凉了,爸爸妈妈们,快送娃娃去医院吧。这种介入式的提醒,既纠正了妈妈忽略娃娃的现象,又丰富了游戏情节。

(4)趣味法要使幼儿在区域活动时专注,就必须让他们喜欢区域,愿意长时间操作。针对幼儿喜欢模拟、情绪容易受感染等特点,教师在设计区域材料要非常注意情趣性。如在娃娃家,让幼儿学习用勺子舀各种东西来喂娃娃。在超市里,摆设各种丰富的小吃,生活用品,让幼儿身临其境的融入自己所扮演的社会角色。

2、逐区开展,材料递增,细化、完善规则

(1)逐区开展,细化规则小班幼儿的认识水平低,接受能力弱,如果一下子让各区全面铺开地玩,不光幼儿会显得手忙脚乱,带给老师的也同样是焦头烂额。所以在组织活动时,可先带领幼儿参观活动区,帮助幼儿认识区域的名称、内容和材料。之后采用逐区开放的方式进行。逐区开放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征,帮助加强幼儿的行为目标,为全面开展作储备。

幼儿来到幼儿园这个新环境,所看到的接触的一切都是新鲜的,他们想去玩、想去探索,这是孩子的年龄特点所决定的。此时教师必须尊重幼儿的天性,不能有太多的.限制。而且为了稳定孩子们的情绪,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让他们适时适度地为所欲为非常有必要。

(2)材料递增,完善规则逐区开放,让幼儿全面深入了解了各区的规则,材料有序的递增是完善规则得要点。如:娃娃家,在材料的提供上既要满足人数需求,又要顾到幼儿的收拾技能,所以材料遵循品种少,数量多的原则,等幼儿的兴趣逐渐减退,幼儿知晓简单的规则后,教师方可逐一丰富,丰富材料的目的是为了激起幼儿的再度兴趣,以开展正式的、完整的区域活动。

3、关注结束环节,建立活动后规则区域活动结束后,幼儿不会整理,教师替幼儿整理材料变得理所当然。如果教师抓一抓结束环节,建立良好的活动后规则,这样的状况就会逐渐改变。小班幼儿认知水平还很低,个体之间的差异也很大,让幼儿按类摆放似乎有点困难,但事实证明只要老师把好前面两道关,孩子们能做到,当然这其中需要老师的不断地鼓励、引导和督促。前面说到规则先行时提到摆放规则,有了摆放规则的建立,幼儿在整理时能按老师的要求摆放,别看孩子年龄小,但他们的记忆力强,能理会老师的意图,大部分幼儿知道怎么放才是正确的,谁放错了还会帮忙纠正,初步懂得了分类摆放。随着材料的逐步增加,遇到种类多又相似的区域材料,教师张贴形象的图标帮助孩子们理解材料和位置的对应。(也有小部分幼儿还不会按要求摆放,但我相信在这么一个洁净整洁的大环境下,在大部分幼儿的影响下这部分幼儿迟早会被同化)。

习惯的建立是一个长久的、逐步稳定的过程,需要不断地内化,是一种行为倾向。所以日常活动中的物归原处的规则要求不能松懈,如:晨间桌面活动的玩具、晨间锻炼器械材料等收放规则很重要,它和区域活动的取放规则应要求一致,可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同时争取家长的积极配合,家园一致要求对习惯的养成也至关重要。活动结束环节的自我整理规则是必定的要求,教师要不断强调参加该区域的幼儿一起动手全部整理干净,方可离开区域。这不仅能帮助幼儿建立主动整理的良好习惯,还培养了幼儿的责任心。这时候的教师的角色更多的是观察者与引导者,而不是无助的整理者,整理工作大部分交给了孩子,不仅解放了教师,还使幼儿养成了良好的游戏习惯,对幼儿一生的习惯养成有利。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