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元宵的散文(精选10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元宵的散文1:团团圆圆话元宵
文/袁文良
元宵节民间也称“上元节”。有关史料记载,正月十五这天,全国各地普遍吃一种用糯米做成的带馅的圆球形食物,或煮、或炸、或蒸,起初叫“浮圆子”,后来又叫“汤团”“汤圆”“汤丸”或“元宵”,有团圆、甜蜜之寓意。
南北朝时梁代宗懔所著《荆楚岁时记》中就有“正月十五作豆糜加油膏”及“正月半宜作白粥泛膏”的记载,这种“豆糜加油膏”及“白粥泛膏”,自然是元宵的前身。
元宵作为正月十五的节令食品,自然也成为诗人作家创作的题材,墨客骚人少不了吟诗作赋,从而进一步丰富了人们的舌尖文化。唐代文学家段成式所著的《酉阳杂俎》中就有元宵节“食汤丸”的详细记载。
到了宋代,这种“汤丸”有了进一步发展。周密所著《武林旧事》一书中也有“节食所尚,则乳糖圆子,澄沙团子……一般糖之类”的记载,可见当时的元宵馅已经是多种多样了。南宋自号平园老叟的诗人周必大还写下了一首《元宵煮浮团子》:“今夕知何夕,团圆事事同。汤官寻旧味,灶婢诧新功。星灿乌云里,珠浮浊水中。岁时编杂咏,附此说家风。”这就生动逼真地再现了白色的元宵在汤水中翻滚的情景。
到了明代,元宵作为正月十五的必备食品已十分普遍,制作也更加考究和精致。在清代,北京已出现了制作元宵的“专业户”,其中一户马姓人家做的元宵颇受欢迎,诗人符曾为此专门赋有一诗:“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到了民国初年,袁世凯当上了洪宪皇帝后,因“元宵”与“袁消”同音,便于1913年元宵节前下令改称“元宵”为“汤圆”。但他还是在人民的唾骂声中,只当了83天的皇帝就一命呜呼了。有人以此为题材创作了一首打油诗:“诗吟圆子溯前朝,蒸化煮时水上漂;洪宪当年传禁令,沿街不许喊元宵。”
现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制作元宵时,用料更加考究,有五仁的、枣泥的、豆沙的、山楂的、三鲜的,也有各类肉馅的。而人们吃元宵也早已不限于正月十五这天了,只要想吃,随时都可以从超市买回而一饱口福。不过,正月十五这天,一家人围坐一起,品味着自己精心挑选的元宵,还是别有一番滋味。
元宵的散文2:元宵汤圆
文/柳哲
元宵佳节吃汤圆,团团圆圆过大年!客居京城的我,一想起家乡的糯米汤圆,顿觉唇齿留香,回味无穷!
糯米汤圆,一般是实心不放馅。其质感细腻,柔软可口。随着时代的发展,汤圆的做法,也不断推陈出新。
每一年的春夏,父亲都要在自家的田里,种上几分田的糯米,为的是元宵能吃上汤圆、端午能吃上粽子。
在没有碾米机之前,只能将糯米放进石臼里,用石槌或木槌,使劲地一下又一下,将糯米碾成粉。父亲告诉过我,他年幼的时候,经常在过年前夕,帮助他体弱多病的母亲碾糯米。在昏黄的油灯下,在昏昏欲睡的瞌睡中,用心地一下一下地努力着。
我知道,父亲是在用他那幼小的身躯,尽他微薄的孝心。相信那一年的元宵汤圆,经过父亲的汗水和奶奶纤弱的手,肯定会更加香甜如蜜。
儿时,我曾不止一次地目睹过母亲做汤圆的全过程:母亲把两三斤糯米粉放进陶盆里,然后放进适量的冷水,经过反复的搅拌和揉捏,一二十分钟后,就做成了一大块糯米团。母亲在糯米团上,捏下一小块后,放在两只手掌间,经过母亲神奇的手,有条不紊地精心制作,一颗颗滚圆的汤圆,就此诞生。
母亲将做成的汤圆,先放在米筛上。煮开水后,汤圆从米筛上,像跳水的运动员一般,争先恐后地跳入沸水里,等到它们浮上了水面,说明汤圆已经烧熟。一锅热腾腾的汤圆,就正式出炉。母亲把汤圆装进盘中,然后在上面撒上一层薄薄的红糖,小心翼翼地端上团圆桌,一家人开始美滋滋地尽情享用美味的汤圆。
元宵节,吃汤圆,寓意一家人“甜甜蜜蜜”、“团团圆圆”。元宵节这一天,最辛苦的当然是母亲。母亲忙碌了一天,一桌美味佳肴,就呈现在我们面前:荤素搭配,应有尽有,各种酒类、主食,还有一大盘滚圆滚圆、一颗颗晶莹透亮的糯米汤圆。我们争先恐后地举起筷子,将汤圆一颗一颗地送进嘴里,品味着一家人团圆的幸福。
家乡的糯米汤圆,牵系着游子的心。漂泊的我,想起你,总会感到无比温暖!
元宵的散文3:情人元宵双节乐
文/浮生未歇
每到元宵,佛山一习俗万人空巷,传承近500年!在广州佛山肇庆一带,“行通济,无闭翳”的谚语口口相传下来。(“闭翳”是粤语方言,意指忧愁、衰气。)行通济,祈福去……
明天就是元宵节,一提到元宵节,很多广州、佛山人自然而然想到行通济,元宵行通济的习俗已延续超4、500年,行通济是佛山人民在元宵节期间举行的祈福民俗活动,兴起于明末清初,至今已有近500年历史。参加行通济活动的市民,都会手持一把生菜和一个风车,前者寓意“生财”,后者寄托“时来运转”、“一帆风顺”。
通济桥,始建于明代,天启六年户部尚书李侍问发起募捐重修,取名“通济桥”取其“必通而后有济也”之意。民国初年,通济桥附近河道淤塞,已极少往来。解放后,佛山马路多次扩建,通济桥下的河涌被改为暗沟,桥面被改为大马路,这一带再也找不到“桥”的痕迹了。
非常喜欢通济桥的牌坊上高高挂着“通济”的木碑额,一副对联特别耐人寻味:通七堡之游行,逸客寻春,任得渡头饮马;济万人之往来,曲桥跨水,艳称村尾垂虹。岁月变迁,昔日通济桥已踪迹难觅,使年年“行通济”徒有其名,实为憾事。
对联概括了原通济桥的风貌特色,但重建后的通济桥远远逊色于原桥,没有了舟舫如织,没有斜阳映桥如虹,最重要的是,这只不过是纪念原桥的一个景点,没有了原桥的那种真挚、亲切的感情。惜星移景易,古桥断迹,然“行通济”之风长盛。
当西方情人节邂逅中国情人节,在浪漫的烟花中、在浓浓的年味间,让爱更灿烂,让爱更圆满!愿您和爱人更加甜蜜;愿您和家人更加幸福!祝必读社的朋友们情人节元宵节幸福快乐!
元宵的散文4:元宵为什么这样圆
文/杨守宏
正月十五,元宵佳节。神州处处齐欢乐,华夏儿女庆佳节。看花灯、舞狮子、放鞭炮、吃元宵,整个中华大地都笼罩在一片欢乐、祥和、喜庆的气氛里。作为春节以来的第一个重要节日以及一年中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元宵节在中国所有的传统节日中占有了一个极为重要的位置。中国幅员辽阔,南北风俗差异较大,元宵节的庆祝方式也就不尽相同。不过,有一点是一致的,那就是元宵节一定要吃“元宵”。
“元宵”是一个节日,同时也是一种美味可口的食品名称,有的地方也把这种食品叫“汤圆”或是“汤团”。叫法不一样,做法也不太一样。但是,不论是何地、何种材料、用何种方法烹制的元宵都是圆的。正如包子、馒头、饺子、面条等面食都具有各自独特的形状,“元宵”的圆也是同类型面食中其他食品所不具有的形状——立体上是球形,平面上则是圆形。元宵为什么要做成这样的一种形状呢?
中国人过节图的就是一个喜庆、热闹、吉祥,所以我们节日里吃的食物也大多具有象征意义。比如,年夜饭要吃鱼,象征着“年年有余”;吃长菜,象征着“长长久久”;八月十五吃月饼象征着圆满、团圆。
那么,元宵节里吃汤圆又象征什么呢?“元宵”是圆的,也叫“汤圆”或是“汤团”,连起来就是“团圆”二字。汤圆的外皮是具有很强粘性的糯米,吃在嘴里虽觉得粘但却不腻,汤圆的馅儿是甜的,是多种材料,如糖、花生、芝麻等材料的完美结合,这样的原料和做法或许可以代表古人对亲情的理解——外面粘粘的,内心甜甜的;又或许代表着古人对“家”的理解,汤圆的外表面就像一个房子,房子里的人相亲相爱,关系融恰、内心甜蜜。
汤圆和“趟远”谐音,或许还代表了古人希望一家人来年的事业能走得更远。北方有些地区做汤圆会把馅儿放进面里裹成圆形,这或者又象征着来年的财富可以像裹汤圆一样越裹越大、一切圆满。对“趟远”的另一种解释就是,过完了元宵节,有一些人要出远门。出门在外,他们或许会想起在家的最后一顿团圆饭,内心里也就感觉很温馨,很甜蜜。
从现代人的眼光来看汤圆的形状就像一个阿拉伯数字的“0”或是汉语中的标点符号句号“。”。过完元宵,很多人会开展新一年的计划和工作,所以新的一年,一切从零开始。传统意义上的元宵节要从农历的“腊八节”或是“祭灶节”一直持续到来年的正月十五,所以作为春节的最后一天,元宵节吃汤圆就给春节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汤圆的圆具有很多的象征意义,在此就不再赘述。作为一年中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元宵节吃汤圆是否也和月亮有关呢?十五的月亮是圆的,汤圆也是圆的,古人做汤圆是否从月亮那里获得了灵感呢?不管古人在创造汤圆的时候是从何种思考角度出发,他们发明了“元宵”这一有趣的美食却让后人忍不住去思索、揣测,甚至是臆想。
元宵的散文5:元宵赏花灯
文/杨桃花
海口市的“万春会”灯展于2月5日(农历廿七)晚正式亮灯,并一直持续到元宵节。多年没去万绿园赏花灯的我们,当晚六点多兴致勃勃的出了门,因儿子事先做好了线路攻略,我们顺利的停好了车,然后带我们在附近最繁华的国贸商业街品尝美食,儿子孝心满满,令我们感到欣慰。
当晚,市民像潮水般的涌入万绿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彩灯装成的大门,只见人山人海,灯火辉煌,热闹非凡,我们穿梭在人群里,各种各样五颜六色的花灯令人目不暇接,大批警察在维护秩序,感觉还是井井有序的,花灯采用集声、光、电为一体的安全、环保等高科技手段,将万绿园的自然景观与现代科技交相辉映,为广大市民呈现一场震撼的视觉盛宴和花灯璀璨的绝美夜景,11点钟,我们走出万绿园回到了家中。
元宵的散文6:元宵是盏心灯
文/张春波
岁岁元宵,年年赏灯。那精巧绚烂的花灯,那随波漂浮的河灯,那夜空璀璨的天灯,犹如一盏盏心灯,点亮了人们许多美好的情愫。
元宵之夜,吃过元宵,伴随着空中炸响的烟花在窗前划过一道道绚丽的光影,人们迫不及待地走出家门观灯赏灯。街上,在一轮圆月的映照之下,灯如海,人如潮,真可谓是“月色灯光满帝城,香车宝辇溢通衢”。如今的花灯,既有古典传统的也有时尚新潮的,既光映着历史也照亮着未来。看,天真的孩子们一手牵着烛光映得通红的兔子灯,一手提着五色灯泡闪烁的金鱼灯,活泼可爱;商家的广告花灯霓虹耀眼、动感十足,而店铺外悬挂着灯谜的串串红灯笼则精致小巧,引人驻足;广场上的流星灯拖着长长的尾巴如雨般地倾泻,亭台廊檐下的走马灯不紧不慢地转着,韵味悠悠……一路行走,一路花灯,一路欢笑,因为“春到人间人心玉,灯烧月下月如银”。
元宵节的夜空,不仅有高悬的明月,闪闪的星星,绽放的烟花,还有那飘飞的天灯。天灯也叫“孔明灯”,是元宵祈福的一种载体。现在的天灯,材质轻便严实,不会漏气吃风,所以飞得很高,基本上是油料耗尽才会坠落,因此也很少导致火灾。人们根据自己的心愿,在红色的灯体上写些“事业前程远大”、“全家健康平安”、“来年有佳缘”等祝福话语。放飞天灯时,向油杯中注入柴油或煤油,点燃灯芯后,用手压住紧贴地面的天灯,待产生足够的热气,便放手。天灯依靠热气产生的浮力,带动纸灯腾空,载着心中的祝福,冉冉地升到高空,渐渐地融入璀璨的夜空。还有技艺超群的,在天灯下面再悬挂一串小鞭炮,点燃细细的、长长的引线,使其在半空中爆响,火花四迸,蔚为壮观。天灯飘飘,心也飘飘,因为它承载着新春的美好祈盼!
小河、溪水在人声鼎沸的元宵之夜里依旧静悄悄地流淌着。可是,谁又能忽视它们呢?它们也是这场全民狂欢的参与者,逐波漂流,使“河灯一放三千里,妾身岁月甜如蜜”。河灯,又名“荷花灯”,可现在已经不局限于此了,还有白菜灯、西瓜灯、帆船灯等。点燃蜡烛,许个愿,让河灯远航。无数盏河灯在河中心汇聚,连成一片,五彩斑斓,与河面上月亮、烟花的倒影以及沿河两岸的花灯交相映衬,美丽壮观!流水缓缓,河灯闪闪;一介纸船,几多祈望。
元宵,灯亮何处?在空中,在地面,在水上,更在每一个人的心中。
元宵的散文7:正月里闹元宵
文/储北平
老话说,过完小年过大年,正月十五还是年。不到元宵节,庄户人家的年,似乎过个没完。闹元宵,比大年初一还热闹:赏花灯、猜灯谜、吃汤圆、舞龙狮……盛世猴年,人们尽享节日的欢乐祥和。
元宵节,在民俗节日中是唯一以“闹”为核心内容的日子。一个“闹”,让元宵节的文化传承绵延,经久不衰;一个“闹”,让多少文人墨客抒情畅怀,感慨万分。
据历史文献,西汉时已过元宵节,元宵节形成于西汉之前,似不成问题。汉武帝正月上辛夜祭祀“太一”的活动,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但正月十五真正作为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东汉时佛教的传入,对形成元宵风俗起了推手作用。
元宵夜是农历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传统过年一般到此为止。也就是说,元宵节既是春节后第一个重要节日,也象征过年活动结束。潜山一些地方,至今仍称元宵为“出节”,元宵后农民就开始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
张灯观灯是元宵节的一大盛事。关于元宵节点灯习俗的起源,一种看法,认为源于对火的崇拜,原始人发现火有驱散虫蛇猛兽的神奇力量,于是在满月之时燃烧篝火行祭仪,相沿成习。也有观点认为源于道教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
灯谜即写在彩灯上的谜语,又叫灯虎,比喻其艰难深奥,不易被人猜中,好似射虎那么难,故猜灯谜又叫“射灯虎”。灯谜是
富有民族特色的文艺形式,灯谜以谜语为基础,启发智慧,融会知识。谜语起源于春秋战国,是当时谋臣策士委婉劝谏之隐语,六国时盛行猜谜语。宋代始有灯谜,人们将谜条系于五彩缤纷的花灯之上,供人猜射,时至今日仍流行,尤其是元宵节猜灯谜最盛。“一时欢乐一时愁,想起千般不对头。如若想得千般到,自解忧来自解愁。”这首诗刻画了猜谜者时喜时愁坐卧不宁的情态。
灯会灯谜等为青年男女提供了自由接触,表达爱情的机会。宋词中有不少这方面的描写:“火树银花触月红,揭天鼓吹闹春风。新欢人手忙愁里,旧事惊心忆梦中。但愿暂成人缱绻,不妨常任月朦胧。”这首词写了一对情人在元宵观灯时幽会的复杂心情,堪为我国古代爱情生活的佳作。但并非有情人终成眷属,欧阳修《生查子·元夕》词“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通过元宵观灯,触景感怀,抚今思昔,表达了词中人不胜悲伤的心情。
吃元宵的习俗始于宋朝,意在祝福全家团圆和睦,在新的一年中康乐幸福。传统节日的各种祭品和食物,均有特定的象征意义,从不少祭品和食品可以看到古代中国人祈求均衡和谐的理念。元宵与春节的饺子、端午的粽子、冬至的馄饨等食物有异曲同工之妙,均为内馅外皮,象征阳内阴外、阴阳和合包裹之象,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
袁世凯当皇帝时,曾对元宵两易其名。因“元宵”与“袁消”谐音,袁世凯感到很不吉利,于是下令全国,吃“元宵”改为吃“汤圆”。转而一想,“汤圆”——“汤袁”,于是再次下旨,将“汤圆”改称“汤团”。当时民间流传着一首歌谣:大总统,洪宪年,“元宵”改名称“汤圆”;明年元宵后,谁还叫“汤团”。袁世凯只当了81天短命皇帝,就真的“袁消”了。后来有人作了一首打油诗:“诗吟圆子溯前朝,蒸化煮时水上漂。洪宪当年使禁令,沿街不许喊元宵。”袁世凯葬礼时,有人送了一幅对联:“袁世凯千古,中华民国万年”,寓意袁世凯对不起中华民国。
元宵节是一缕吹开春天帘栊的和风,是一幅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画,是千千万万炎黄子孙祈愿和平期待团圆的美好节日……只要用心灵去倾听,去解读,去体会,就能从中找到无限的生机与乐趣,找到一个灿烂的主题!
元宵的散文8:滚冰和撒灯
文/佟才录
一年一度的元宵佳节到了,看着满大街五彩缤纷的花灯,我不禁想起儿时元宵节在乡下滚冰和撒灯的经历。
儿时生活在乡下,除夕刚过,我们小孩子便开始惦记着过元宵节了。因为在元宵节,我们可以到井台边自由自在地滚冰,还可以在街上尽情地撒灯玩儿。
那时,每年元宵节的晚上,我们小孩子一般都要来到水井边滚冰。那时乡下没有自来水,人们吃水全靠一口辘轳水井,井工每天早起吱吱呀呀地摇着木辘轳,把水从深井中一桶桶摇上来,然后倒在一个方形的铁槽子里,村民们用水就担着扁担来挑。一到寒冬腊月,滴水成冰,水槽四周就冻结了一层厚厚的光滑的白冰,每次人们来水槽担水,都得小心翼翼,稍有不慎就会人仰桶翻。人们都恨死了这厚厚的积冰,可它却成了我们孩子的天然乐园,我们放学或放寒假,一写完作业,就会偷偷溜出家门,来到水槽边溜冰玩,常常把衣服弄得很脏,回家自然少不了母亲的一顿骂。但我们没两天又会忘个一干二净,屡骂不改,照溜冰不误。只有一天,我们玩冰是不会挨母亲骂的,那就是在正月十五元宵节这一天,母亲不但不骂我们,还主动叫我们去井台边滚冰,母亲说滚得越远越好,元宵节这天滚冰,不仅能滚走疾病和晦气,还能滚来健康和财气。
滚完冰,每家每户就开始撒灯了。那时的乡下人家穷,元宵节扎不起花灯,但乡下人自有乡下人过元宵节的方式,他们撒灯过节。早在夏秋时节,他们就收集起一些锯末子,晒干了留着备用。元宵节来临时,他们把锯末子浇上一点汽油或煤油,然后从自家庭院开始,每隔两米撒上一堆浇了油的锯末子,并把锯末子点燃,一盏盏飘摇跳动的灯火照亮街道,一直延伸到井台边。第二天,长长的街上就留下了一坨坨黑灰。据老人们说,撒灯是为了让自家的祖先和天上的神明可以沿着灯火回到自己家中,为自己的家人增福添寿。
那时,能撒得起灯的人家不多,因为汽油昂贵也不好弄到。我们村子里年年必撒灯的,只有一户郭姓人家。郭家男人在城里做差事,媳妇在乡下,日子过得令人羡慕,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媳妇给他生了四个丫头,可他想要个儿子,于是,每年的元宵节,他都特意从城里赶回家来撒灯,长长的灯龙一直延伸到村外的小庙里。果然撒了没几年,他媳妇就给他添了一个大胖小子,自那之后他撒灯的积极性更高了,直到他举家搬进了城里才歇了。
如今的元宵节,乡下人也不时兴撒灯了,他们也像城里人一样,买回鲜艳的大红灯笼,在自家门口高高地挂起来,昭示着乡下人今天的日子,红火火,节节高!
元宵的散文9:正月十五闹元宵
文/季川
冬雨刚刚离开,寒冷还未走远,春天就已经开始上岗了。
春联里的祝福还是那么鲜艳明亮,人们的脚步还是那么轻松愉快,正月十五就来了。一年又一年,时光荏苒,这时候的年味还是那么浓烈,那么馨香,那么惹人醉。
从腊月三十到正月十五,欢乐喜庆的气氛还在延伸,人们脸上的笑容还在扩展,是啊,美好而又和谐的生活,甜蜜而又丰富多彩的日子多么令人惬意又舒心。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代代相传,深入人心,让我们生命的年轮一直滚动,一直向前。
出门赏月吧,这肯定又是一轮满月,从古到今,它无私地照耀着人间大地,它散发的清辉永远充满着人情味与亲切感。一株又一株春梅默默地倚在墙角,它守护着庭院也叮嘱着我们走向春天的脚步。
去猜灯谜吧,把燕子的精神抖擞猜出来,把小草的朝气蓬勃猜出来,把可以牵手的爱情猜出来,把亲情里的那一捧温暖猜出来,把友谊里的那一种纯粹猜出来。
去吃元宵吧,把妈妈亲手包裹的愿望,把所有寓意美好的东西都尝一尝,慢慢咀嚼,细细回味,时光那么柔软,爱意那么绵长,一双筷子就能夹住岁月里的甘甜,一把勺子就能舀起日子里的滋润。
从正月十五出发吧,或者去窗外的田野侍弄,或者去征服远方的道路,或者披着明媚的春光去春天的任何一个角落舞蹈或者歌唱。
元宵的散文10:母亲做汤圆
文/廖华玲
年近尾声,元宵压轴,那一个个软糯香甜、晶莹剔透的汤圆,让我想起了许多难忘的元宵往事。
记得儿时,每逢元宵,母亲都会推石磨做汤圆。母亲先把糯米洗净,放在水桶里泡胀,然后按水、米适当的比例,一勺一勺地“喂”进磨眼。石磨得慢慢悠悠地推,磨出的米浆晒出的粉子才细腻滑润。推汤圆粉是很磨人脾性的,少年怎知推磨的滋味,只觉得新奇好玩。我帮着母亲推磨,手臂不停地做机械运动,推着推着,那隆隆作响的低沉石磨声便让人昏昏欲睡。稍一急躁,石磨缝里便流淌出了粗糙的米浆。母亲赶忙用勺子将它重新喂进磨眼,一边接过手缓缓地推着。磨好的糯米浆用布口袋装起来,捆好,吊在屋梁的挂钩上,这就叫吊浆汤圆粉。滤掉一些水分后,汤圆粉就可以和成团状。母亲包上些红糖、豆砂、芝麻,在手心里搓成圆团放进锅里煮。白白胖胖的汤圆一入沸水就高兴得欢天喜地,尽情地嬉戏玩耍,浮浮沉沉,煞是惹人喜爱。
母亲拿着一个木质的长柄勺,不紧不慢地拨动着汤圆,锅中袅袅升腾起的蒸气裹挟着缕缕诱人食欲的清香,撩拨得我直咽口水。煮熟后,盛到碗里,大小均匀的汤圆漂浮在清澈的汤面上,圆如珠,白如玉,那种诱惑真是无法形容。迫不及待地咬上一个后,烫得我咽不得,吐不得,只好用嘴呼呼地吹,等到汤圆稍微凉一点,便用筷子轻轻一夹,圆圆的汤圆便一分为二,中间的馅悄然流出,飘溢着一股浓浓的香味。夹半个汤圆放进嘴里轻轻一咬,顿时满嘴流香,那软绵绵、滑溜溜、糯滋滋的口感,香喷喷、甜丝丝的味道让我笑眯了眼。
如今,超市里有各种口味的速冻汤圆,也有袋装汤圆粉,做起来都十分方便。平日常吃,但总觉得缺少点什么。细细思量,是那种推石磨做汤圆,全家齐动手,亲情融融的元宵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