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暑气散文(精选8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暑气散文1:笋江中秋月
秋风飒飒,暑气日见消减。尝过新芋新薯,一转眼便是八月中秋了。
这正是泉州八景——笋江月色尽美之时。夕阳刚刚落进西边紫帽山的怀抱,那比脸盆还大的月亮就从东边的凤山升起,像喝多了荔枝酒的醉汉,懒洋洋地晃着。几条彩带在它附近游移着,像被它信手扯来又随手扔掉似的,变幻无常。
站在笋江石桥上放眼东望,沿江一带的竹林,间杂着荔枝树和龙眼树;背光的这面,翠绿的颜色已有些模糊。晚风中,枝叶轻轻摇曳,影影绰绰,拂着初升之月。抚着拂着,那月就顺着竹子一节一节地给拂上来了。到了顶端,月亮被那弯弯柔柔的竹梢轻轻地刷着擦着,渐渐地变小了,薄了,轻了。那颜色也越来越亮,像经玛瑙刀刮削得十分洁净的一个大金球。……
闻名四海的石笋古迹,位于一个小山岗上。岗上有一个天坛,据说古时候,在开元、承天两寺未兴之前,达官贵人的春冬两祭就在这里举行。坛上悬有“三千社稷”匾额,黑漆金字,十分壮观。坛前岩石稀奇古怪,各有形状。那块龙门鲤鱼石上还长着鲤鱼藤哩!石笋就竖在天坛旁边一个永不干涸的小池边,有野花芳草簇拥,高三米多,下圆顶尖,如春笋直立。
离石笋古迹不远,便是有名的笋江。沿江两岸的石堤,一色石砻出产的汉白玉石砌成,经历代风雨洗刷,呈微红色泽。岸上,长着一株株千年古榕,长须飘拂,形如龙飞凤舞。那些服色鲜艳的赏月人群,嬉笑着、交谈着,在岸上流连忘返。
此时,月亮已上中天。潮水定了,风静云散。江水明净如镜,圆月仿佛掉落江中,使人有如置身太空之感。忽有鱼儿跳跃江面,波影荡漾,满江碎银。不一刻,江水又复平静了。望见笋江石桥的十八个桥洞,水面上同时倒映着十八个月亮,像十八面青铜宝镜,闪射银辉,把江面映衬得如同白昼。啊,这就是民间传说的十八仙女提灯来了!东岸的清源山,西岸的紫帽山,双双倒影,在江底交颈而眠。据说,这山影就是天宫里的清源神童和瑶池的紫帽仙女,因互爱情深,触犯天规,被点化在笋江两岸三十里外。后来,他们真挚的爱情感动了月里嫦娥,于是在中秋佳节更深夜静之时,嫦娥带着仙女们提灯指引,让他俩通过江底暗道,聚会佳期。其实,这无非是月光的折射罢了,但时至今日,这个美好的神话,却还在笋江两岸的人民中,广泛流传着。
过了十八洞,那悠扬的南曲声就在耳际缭绕。举眼望去,岸上那个雕龙画凤的凉亭上,坐着两个人。抱琵琶的是中年妇女,唱歌的是姑娘。歌声贴着江水,满腹衷情,尽付东海波涛。这时,我的心都被这江水、这月色、这歌声熏得陶醉了……
暑气散文2:王村的石板街
文/萧文清
暑气逼人,我带着一种痴迷踏上了湘西王村这座千年古镇。王村原来是秦汉时土王的都城,称酉阳,位于酉水北面,是酉水的主要码头,通川黔,达鄂泸,舟楫之便,可谓得天独厚。
王村是令人向往的,缘于它有一条青石板铺就的小街,从河码头依山势蜿蜒而上,长达5里,奇特别致。如果说德夯的石板路如一位羞涩的农家少女,带着纯朴与轻巧,凤凰的石板街如大家闺秀,全身散发着高雅与韵味的话,那么王村的这条石板街就如一位苍老的妇人,安详而又显得有些寂寞。
德夯的石板桥大多很薄,厚不过一尺,宽不过一米,依山而伴,顺埂而砌,穿巷绕街。凤凰的石板桥大气厚实,长短不一,光滑洁净,走在上面四平八稳。而王村这条石板桥以青石为主,瘦长稳重,有梯有坡,弯弯曲曲,斑痕累累,如同一位古稀的老人在诉说它的历史。
从酉水码头下船,三三两两的洗衣妇捣衣声声声入耳,更显得这座小镇的空旷和清寂。沿石板街拾阶而上,土家式的吊脚楼一家紧挨一家,在古楼阁间可以想象当年这条街的曾经辉煌。据导游介绍,清嘉庆、道光年间,王村有“小南京”之称。当时,共店铺300余家,客栈100余户,每日往来的客商达2000余人。
如今,人们千方百计想保持它的原汁原味,建筑特色,但依然不可抗拒的掺进了许些钢筋水泥的现代楼房。庆幸的是,不论时间如何流逝,商业气息如何浓厚,青石依然是这条街的主调。这里的店铺大多很古老,如一位老妇人满是皱纹的脸面,有的很新鲜,如少妇红润而饱满的肌肤,散发着一股清香。店铺里面的商品琳琅满目,有独特名族风格的手工艺品,各类土家织锦,民族盛装以及土特产,也有经营着满是灰尘,历史悠久的古董。
就在我观望之际,王村这条街突然变得热闹起来,行人如织,这中间有银饰环佩叮当作响的苗家女子成群结队,迤逦而来。也有背着小竹篓缠着头帕的苗族妇女匆匆而过。还有被这座独特小镇所吸引的外地写生学生。我最羡慕的是那些卖苗药的老人,他们或无精打采地晒着太阳,或抽着水烟筒在交头接耳地聊着天,这份轻松与惬意足以让城里人羡慕。石板街店铺的老板们没有生意人的那份精明与狡诈,他们大都很纯朴,一脸的笑意让这条石板街散发着扑扑生活气息。
这条街随着土司制度的瓦解,湘西的重心转移到了沅陵和凤凰,这里的曾经被人们渐渐遗忘。1986年,谢晋导演带着对一段历史的迷惑和伤感,闯进这个世外桃源,拍出中国电影历史上获奖最多的影片《芙蓉镇》。影片成就了姜文与刘晓庆,也成就了王村的再次喧哗与繁荣。因此,王村也改成了芙蓉镇。在这条街上,米豆腐依然在那里开张,墙壁上挂着刘晓庆朴实的剧照。叫上一碗米豆腐,坐在青石板铺砌的阶梯上,吃上一口,耳边似乎响起了女主人公叫卖豆腐的声音……
走出王村的石板街,我带这一种依恋回头望了望。怀旧是一种刚刚兴起的流行病,我们总是怀念过去、怀念阡陌纵横、怀念鸡犬闻于道、我们也怀念石板街与吊脚楼。
暑气散文3:莲荷
文/冰云
炎热的夏天,暑气连连攀升,不断灸烤着人们难以喘过气来。闷热间越发想起莲荷的清凉世界,似乎在眼前浮现一湖莲荷,倍觉透心的凉快!这清凉好似甘泉,如灌顶而下撩开了心帘,涟漪泛泛,慢慢淡忘了暑热的烦恼。
莲荷,罗盘式的玉叶,枝茎笔直彬彬有礼,弱风吹来荷叶似水上芭蕾,翩翩起舞。碧罗玉盘似福娃的脸,憨态可掬招人喜爱。层层叠叠的荷叶,参差不齐,罗列的队形,整齐划一,饱满而有精神。当莲荷盛放时期,不用赞叹绿色已经逼仄到了湖面外。
莲荷,卓立在沧浪之上,摇曳在水榭之间。一湖的春莲,蓬勃向上,雨珠灌溉催生促长,几滴晶莹透心的水珠,似古琴悠扬弹奏着《广陵散》,绝唱之音在此刻悠悠传递。神奇的翠叶,不怕尘染,不怕雨打,不怕烈阳暴晒。月满时分,湖月落天凉,浸透一湖银色水底,水荷湖面飞纱笼罩,彰显了无尽的鲜美,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写尽了莲荷内在的气质,影响的一代又一代读者,洁净的莲荷已经镶嵌在读者的心灵,无不崇敬!
莲荷,守一湖淡淡岁月,过一世淡淡的日子。多情的夏月,莲荷蓓蕾尽芳,英姿绰约,单瓣的重瓣的尽善奇美,互补增色,七彩尽开,点缀着湖面,点燃着热爱莲荷的人,观赏莲荷成为人们难以消退的七月风采。那些文人墨客引荷入画入诗,意境如仙境,醉倒一片片读者,更醉倒作者的心。而莲荷还是那样守着平淡的岁月过着平和的日子。
莲荷,苦雨凌风是对莲荷的考验,秋寒逼近是莲荷笔直不屈的无声抗争。残荷枯叶掉尽了华翠,却还是俨然直立,颇有英雄气概直立于泥泞之中。惨景留存湖面,莲荷的精神永远植根于泥泞中,永远不会溃败!
莲荷,残香傲雪守洁净,落败身肢风骨犹在。冬荷的湖面,表面上没有了生气,可莲荷桀骜不驯的一颗心,幽然存在,今冬残枝落败是明年春发的起始。一年又一年绿色的传递在这湖面隽永传承。
莲荷,有着自己独特的优雅自然,她与梅兰竹菊有异于水陆,独领风骚独艳于水域,仙气优异独领。莲荷。濯清涟不枝不蔓,只可远观不可亵玩。她柔软并不轻贱,衫薄并不轻展。枝枝青莲,从出水菡萏到粉坠相残,从莲心饱满到大爱无边,充满着自己丰富的语言。即便是残句断篇荷叶漫卷,毅然从容彰显,即便是心苦味甘,凤凰涅磐,都洁白清廉,风骨河川!
莲荷,生于泥泞自洁于天地;莲荷奉献一生而不骄傲,芳香阵阵笑脸相迎;莲荷从莲藕到莲蓬,都是奉献给自然而不足惜!莲荷,让我对你肃然起敬!引莲荷精神入诗词,弘扬莲荷精神。引莲荷精神入入生活之中,自洁自净异于尘世。淡淡地守着一片洁土,过着淡淡的岁月。禅静在莲荷的清廉之中,顿悟在顷刻之间觉醒!莲荷精神,切肤的记忆,入骨的纯净!
暑气散文4:读夏
文/孙守名
立秋一过,暑气渐退,北方的夏天便失却了那份金戈铁马般的剽悍之气,逐渐温驯起来。再过一段时间,秋天的影子就会影影绰绰地出现在我们的视野。
古代的文人骚客大都钟情于春花秋月,但对于夹在两者之间的夏却极少涉笔成趣,大概是因为夏日炎炎,似火如烧,人们无处躲避,只能大汗淋漓,实在是苦不堪言,苦夏之感也就成了人们普遍的认同。
其实,北方的夏天并非像我们想像得那么面目可憎,它也有诸多情致情韵,只有耐心品味,才会感知其妙趣所在。
夏天就像一首穿越亘古的唐诗宋词,它静静地来,又悄悄地去,染绿了大地,成熟了万物,留下了沉甸甸的希望。阳光是夏天最富有特色的意象,它带着浓情蜜意穿 过长空,扑打着强有力的翅膀,用万万千千道光芒照射着横无际涯的广袤空间。富有生命力的阳光使地球上的生物有了生存的可能,于是,绿色主宰了一切,金黄来 到了人间。
夏天的意象远不止阳光。你看,道路两旁绵亘千里的绿杨垂柳,那浩浩荡荡、一泻千里的气势足以让我们心旌摇荡、震魂撼魄。躲在茂林绿丛间的夏蝉,悠然闲适地 唱着千百年来流行下来的妙音佳曲,前者呼,后者应,酬唱互答,演奏出夏天最富风情的合奏曲。它们歌唱夏天,歌颂生命和岁月,歌颂未来和希望。
还有月色。将心沉浸成丝丝清凉,踏着融融的月色,独自行走于乡间的小路,夏夜的种种诗情画意便会扑面而来。这时,你的耳旁如若再飘过一曲《二泉映月》,那 如梦似幻的二胡曲调必使你如痴如醉。醉意于夏夜无边无际的伤感悲怀,人生诸多况味就会渐渐涌上心头,此情此境,恐怕你再也无法自已。
还有池塘。一场南来北往的疾风骤雨,村中池塘很快就会水天相接,处处蛙鸣中少不了鱼飞鹜落的场景。这时,最热闹的还是那些玩皮的娃儿们,腾跃翻飞,潜伏游 升,欢腾的池塘是他们广阔的天地。而大人们只有远远站着观瞻的份儿,笑嘻嘻地望着这些情趣盎然的场面,无奈地回味着早已远去的童年,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 头啊!
城里的夏天被切割成大小不同的小格子,在格子间涌动着熙熙攘攘的人流,热浪冲来荡去,总给人留下窒闷的感觉。光溜溜的柏油路在阳光照耀下湿漉漉的,蠕动着 的车辆显得毫无生机和活力。只有隐藏在城中角落里的树荫下还有三三两两摇着蒲扇的老者,他们有一搭没一搭地闲扯着与夏热有关的话题。城中的夏天显得有着枯 燥,似乎没有乡村的瓜果和月色富有诗意。不过,在城中住惯了的人们,也会对乡村生出些许厌恶,躲藏在房间,似乎也能找到凉爽的感受。
北方的夏天也是一篇文笔流畅的散文。一座村庄又一座村庄的夏夜中,流淌着数不清的乡音乡情;一座城市连着一座城市的阳光下,演绎着无数的悲欢离合。它们像一串串珍珠,将岁月的沧桑联缀成一篇感情炽热的散文,而贯穿其中的主线却是夏日情怀。只有闲情逸致是无法读懂这篇散文的,它需要沉甸甸的生活阅历,需过深厚的感情积淀。用一颗赤子之心去感悟夏季,就不会只觉得其“苦”,人生百味尽在其中,就看你有没有读懂。
当然,夏天也可当作一篇小说来读。你不仿把荷叶荷花当作人物形象来欣赏,那枝才露尖尖角的小荷上的蜻蜓为何那么早就匆匆而至,你猜透她的心思了吗?那位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的采莲女在想些什么呢?“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西湖畔,你还记得那个令人伤怀而又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 吗?还有……
只有常年生活在北方的人,才能读懂这里夏季的神韵。南方的这种季节雨水太勤,抬头雨低头还是雨,让人心里总是感觉不到一丝轻松;而北方的夏天,将自然的风雨布行得恰如其分,下则轰轰烈烈,万马奔腾,势如破竹;然后,雨过天晴,骄阳高照,将清爽潇潇洒洒地留给人们。
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节奏急促而又热烈,这是一个热情而又丰富的季节,我们应该以无比真挚的情感给予赞美和歌颂。热爱北方的夏天,要像热爱我们宝贵的生命一样……
暑气散文5:那夜的凉爽
文/李亚红
暑气蒸腾,热得人真如热锅上的蚂蚁,不断地汗流浃背,不知逃到哪里去避暑。好不容易等到太阳落山,人们便成群结队地向咸阳湖汇集,源源不断。人们走着说着,手里的扇子不停地扇着。湖边两个一伙,三个一堆,坐着躺着。有的甚至全家总动员,带着席子、手提电脑,一家人坐在一起一边纳凉一边看电视剧,大有通宵不回家的架势。
湖边的霓虹灯在不停地闪烁,湖面上映出彩色的波纹,一道红一道绿,随波晃动,波光粼粼,给夏夜增添了无穷的魅力。
我和姐姐及孩子们坐在靠树林的台阶上,热气顺着脚底、后背往上爬,烤得两腿发热。扇子扇得两只手发困。大家坚持没动,努力使心静下来。
现在已是晚上十点钟,但天气的气势仍然那么旺盛,毫不退缩,磨炼着人们的耐力、毅力。
这时,远处传来喇叭里小贩卖报的声音:“卖报卖报,重大新闻……”声音在夜空中显得格外清晰,传得很远很远。渐渐的,看见那个卖报人骑着三轮车由远而近,又渐渐远去。那句广告词不断地重复着。孩子说:“那人还真聪明,把广告词录下来,用小喇叭光放就行了,多省力。”
姐姐说:“现在是经济社会,什么都讲究效益,小贩也一样。”小喇叭的声音渐渐消失在夜空中。我们也意识到天太晚了,不得不回家了,明天还有明天的事情。孩子们慵懒地站起来,伸伸懒腰,很不情愿地挪动着双腿。
沿小路返回。前面走着一对青年男女。男的个子很高,瘦瘦的。女的稍微胖一点,他们俩边走边说话。我们之间的距离一会近一会远。由于孩子们追逐嬉闹,我们终于和他们拉开了距离。好不容易快走到路边,孩子们跑回来说前面有铁杆拦着,挡住了路。来时没走这条路,不知情况。已经走了这么长的路,真不愿返回,所以我们继续往前走,觉得应该有办法通过的。也因为没看见有人返回。
前面停了好几个人,好像还有一辆三轮车。走近一看才知道正是那个卖报小贩也“误入了歧途”。本来行人可以跨过去的,可他因为有三轮车,所以根本没法过去。这才看清楚,卖报的是一位老人。他满脸的焦虑,显得很可怜。
我看见刚才走在我们前面的那对青年男女跨过了栏杆,但他们并没有走,只见那个男的用手紧握住了三轮车头,那个女的也去帮忙,两人说了什么,女的又跨回来去抬车尾。看来他们是要帮老人把车抬过去。我和姐姐赶紧去帮忙,两个孩子也加入了。大家齐心协力,好不容易才把车头抬了过去,已经出了一身汗。然后又用力艰难地抬过了车尾。卖报的老人双手把着栏杆,艰难地跨过去,两手在空中使劲地比划着,嘴里啊啊地不停地喊着,但始终没有喊出一个字来。从他急切的表情来看,大家明白他是在表示感谢。原来他是个哑巴。
那一对青年男女已经走远了,看着老人骑着车也远去了,我们也欣慰地离开了。这时,我感到了丝丝凉爽。真的,此时的夜真的很凉爽!
暑气散文6:草木消夏
文/李甫辉
暑气熏蒸,酷热难耐,在许多人眼里,夏天是最难熬的季节了。我却以为不然的,于我看来,夏天最是诗意浪漫、惬意欢享自然和人生真味的美好时光。我那时的做法是:到乡村故园,到草木里去消夏。
故乡其实是很平常一处山丘, 夏日回乡,到老屋前后走走,令人心神爽然的。 老屋周围长着各种高高的树,在高处将屋子荫蔽成一个大大的凉棚。人在林间走,阳光从树叶的罅隙间筛照下来,在地上投出点点金光。如火日光,在这样的林荫里,全无林荫外的热力和威力了,反倒成为恰到好处的点缀。那些光斑照在树上、地上、人身上,增人暖意,怡人情性。偶尔仰面头顶,枝叶交错一气,密密层层,枝青叶绿,看着看着,似乎有凉意的瀑布从上面泼洒下来了,令人似乎要心生凉寒,打个激凌,幸好那些光斑照来调和。
林荫里满是生趣。那株高大的黄连树,叶子长条形,新发的嫩枝梢可直接揉入口嚼食,却微苦,难怪人称“苦黄连”。它树干木质坚硬,我惯常靠近它,用手摩挲干,树皮微粗糙,使人舒服得很。树身上,常爬来各种昆虫,有张着天线的天线虫,起飞的时从背两侧展开翅子;头上长角的铁牯牛虫,在树蔸处慢爬,体型较天线虫要大得多了。
皂角树上长着刺猬状的刺,使人生畏,临近需提防它扎伤手脚。皂角刺实在是很奇怪的,刺上长刺,团在一起便使人不敢拢身了。皂荚则是镰刀状地微弯着,挂在密枝下,青黑夹杂,俨然排布了兵势了。野花椒树周身也长满刺,花椒成熟时,碧叶里便有点点红色细小的果实。
有些炎热的中午,我索性搬来竹椅在林荫里仰躺了。头顶是密密匝匝的枝叶,雀鸟欢语,清风不时拂来,草木的清香盈溢鼻肺,这个时候如能读些书,最是相宜的。
故乡荒闲地多,随处可辟出大片菜地,夏天,也是我家菜园最热闹的季节。母亲春天种的各色蔬菜都疯狂猛长了,每天早晚到菜地看看也是一种享受。那些辣椒,因为浇施水肥的充足,叶子绿得肥厚,灯笼似辣椒挂满枝稞,采摘一茬又长一茬。红亮的西红柿惹人,它那鲜艳的颜色,肉厚的果实,令人口舌生津。至于高垂条挂的豆角、碗口粗的青茄、石磙状伏地的冬瓜,等等,岂止是吃,单是看,也令人喜悦:故乡的土地出产太丰富了。
屋后的那片大水塘是故乡人天然的游泳池,塘里的水清透碧绿,翡翠一般。黄昏时,村民们纷往其间游泳,人声嘈嘈,欢语不断。离开草木,到水里游泳消夏,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暑气散文7:一叶残荷,一场秋寒
文/子沁
暑气未消,炎蒸来袭,秋日的阳光下,布满了青藻的湖面像镜子一样倒映着不再美丽的残叶与落花。远远望去,湖面上没有了六月荷花欣欣向荣青春勃发的繁盛,凄清冷落中,却好似有一种生命的力量还在固执地坚持着最后的顽强。
湖边步道,行人很少,人们好像更喜欢欣赏大自然最美丽的形态,残荷衰草,落红败柳都是生命的尾声,没有人会在意一场繁华的盛宴之后,还会沉淀一些什么样的心情。
去年此时,荷塘茂盛,晒荷插花一时兴起,友人曾托人于乡野采来几捆饱满的莲蓬,置于雅室自然晾干,由绿转褐色的莲蓬 ,在盛开与衰败之间,在繁荣与落寞之中,我看见了生命在不同时间,不同形态展现出的一种别样的风韵。
今年的荷与残枝仍是一道风景,而懂你喜好,赠与荷之人却远隔千里,天下无不散的宴席,一段相遇,注定一场聚散无常的别离。
六月,我曾到这湖边行拍摄水中荷花亭亭的身影,也有一些人支着画板在描摹着“小荷才露尖尖角”的美丽。而如今,被所有人都冷落了的残荷,冷清的独立于湖面,望断秋风。不知残荷寂寞的心里,是否已经深深体味到这凄冷落败中的世态炎凉,是否还会在凋零与枯萎中,常常想起繁华时歌舞升平的美丽。
久久地凝望着微风摇曳中的残荷,我悟不透败落与再生之间究竟隔着怎样一段生命的玄机。如果说衰与败都是兴与盛的开始,那么每一段生命的成熟,是否也都预示着下一轮的衰老与哀败。突然间有一种感动在心中弥漫开来,我不知道我行将老去的生命,是否会如残荷般昂扬与从容,我不知道我生命中最后的守望,是否也会有一种别样的壮美。
在与残荷对视的刹那,我看见了那些枯枝败叶灵魂中不愿轻易放弃的孤傲,这时,我心里衰败的枯叶与繁盛的灿烂是同样的美好。不要说青春有着无所顾忌的美丽,其实积蓄沉淀后的生命,一叶残荷,一场秋寒,一样灿烂于行进路途中的每一个阶段。
暑气散文8:八月又闻玉米香
文/王文静
一进八月,暑气渐少,转眼之间就到了立秋。“立秋到,玉米香”,一进菜市场,一下子就被卖新鲜玉米的摊位吸引,脚步直奔只有乡下才有的农用车旁。
满满的一车胖玉米:青嫩、可爱,清香扑鼻而来,诱人靠近。用手捧起、层层剥开,一排排饱满、金黄的玉米粒,看着都那么亲切。恍惚间,我又回到了故乡小村,回到了金秋八月,处处充满玉米馨香的乡村时光。
小村外,出村,再穿过乡村公路,曲折的羊肠小路,两侧成片的青纱帐。挺拔葱绿的玉米棵,中间窜长出一到两个又大又长的玉米棒子。在这些玉米大棒子将熟未熟时候,是最吸引村里孩子们目光的地方,煮玉米和烤玉米会让小孩子馋得直流口水。
记得小时候,到了这个季节,村里的小伙伴都喜欢背着个柳编筐,成群结队地下地,编足了理由,说什么去给家里的猪呀、羊呀、拉车的小毛驴呀去割草,其实割草不过是个由头,掰玉米回家烧着吃、煮着吃那才是真的。母亲管教得我们姐妹很严厉,每次出门都大声吆喝:“筐里的草一根不能少,棒子只许掰咱自己家地里的!要是掰了人家地里,让我这当妈的知道了,打折你们的腿!”
我们姐妹筐里的嫩玉米从来没有藏过掖过,清清白白地露在草筐外面,回家告诉母亲,临近渠口比较隐藏的地方有多少空棒秸,我和姐姐就掰了多少个大棒子。母亲把我们掰来的嫩玉米足足地煮了一锅,熟玉米的香气顺着锅沿的缝隙飘逸而出,馋得一旁等着吃玉米的我直流口水。玉米煮好捞出了锅,顾不得烫手烫嘴,拿起一棒就张口啃,那青嫩、香甜的玉米真好吃,黄色汁液顺嘴流。
每次捧起母亲煮熟的嫩玉米,都会听到她厉害的大嗓门:“只有吃自家地里煮熟的棒子,那才最踏实,最香甜,我这辈子都要你们堂堂正正做人!“我的二姐姐,还自创用竹签扎在玉米芯里,双手举着在灶膛便火苗上烤,玉米粒烤到金黄金黄的。那真是美味,外焦里嫩,比煮熟的好吃多了,吃了第一口,还想吃第二口。
日子过得真快呀,我们姐妹的孩子都到了当年我们吃煮玉米的年纪。依然住在乡下的父母,总是记得在八月的立秋前后的那几天,进城把自家地里将熟未熟的胖玉米装满袋子送来,临走时忘不了提醒也给左右邻居、同事朋友送上几个。
从乡下到城里,一路走来,有苦有甜,有悲有欢。即便真正地走出了家乡的那片庄稼地,内心深处依然深深藏着故乡的味道。八月玉米香,记忆中从未走远。每年的这个季节,它都会从鼻尖迁至很远,从繁杂城市到故乡原野,从眼前到儿时少年,当然还有母亲那大嗓门的谆谆教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