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贵的文章

请欣赏高贵的文章(精选4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高贵的文章1:高贵的善良

文/张勇

遇人急难,慷慨解囊,委屈维持,这是一种合乎“道”、契乎“义”的自然反应,自己本来就应该这么做,而不应该存一个获报的心、有求的心,这是一个懂得为人之道者的天职和本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实难。唯其难,才愈显可贵,在这可贵之中,更有尤为可贵者。

1920年,林语堂获得官费到美国哈佛大学留学的机会,他答应胡适先生学成回国后,到北大任教。不料到了美国后,由于官费没有按时汇去,林语堂一时陷入困境,急忙打电报向国内告急。不久,他就收到两千美元汇款,使其顺利完成了学业。回到北京后,林语堂专程向北大校长蒋梦麟面谢汇款之事,不料蒋竟莫名其妙。原来汇钱去的不是别人,正是胡适先生。这笔钱少算也合今天人民币十六万元,以如此巨款救人于困,却不留姓名,先生的慷慨之情令人感佩,后来林语堂先生一直念念不忘。

历史学家劳干早年毕业后,进入中央研究院史语所工作,傅斯年一直是他的上司,1949年,劳干去了台湾,仍在史语所任职,傅斯年因病去世后,他参加了傅斯年遗稿的整理工作,有一天,他在傅斯年留下的一本书中看到一张便条,是陈寅恪写给傅斯年的,便条的内容是陈寅恪向傅斯年推荐劳干,劳干看了这张便条后,感慨万分,因为此前,他从来没听说过这件事,与陈寅恪交往多年,陈寅恪也从来没向他提起过,如果不是这次偶然的发现,他永远也不会知道陈寅恪曾经默默地帮助过自己,他因此对陈寅恪更加充满了敬意。

施恩不图回报是一种境界,“图”回报则是另一种境界。一天,当诗人海涅正在家里构思一篇长诗时,保姆带着一位年轻人走进来,年轻人说:“先生,您还认得我吗?”海涅看了一脸茫然。年轻人说:“先生,您还记得两年前,您为一位穷学生垫付药费的事吗?”海涅想了想,然后一拍脑门:“哦,我想起来了,就是你吗?”年轻人欣喜地点点头:“是我,是我!今天我是来感谢您的。”年轻人从衣兜里掏出钱,递给海涅。海涅数了数,然后从中抽出几张来:“这些就够了。”再把多余的钱递还给年轻人。年轻人见海涅收了钱,满心欢喜地离去。年轻人走后,保姆问海涅:“先生,当年您既然施了善心,今天为何还要收他的钱?”海涅笑了笑说:“济人于困,是为善,但不是大善。年轻人今天来还钱,是因为他始终觉得欠我一个人情。如果因为我的一个善念,而使他惴惴不安,那这种善就变成了一种桎梏。所以,我收下他的钱,让他觉得不再欠我什么,他也从此心安了。”

还有一种高贵的善良,就是甘当恶人。王力先生在《怀念朱自清先生》一文中曾特别提到一件事:朱先生不再兼任清华大学图书馆馆长的前夜,断然辞退了一位职员。他说:我不能把确实无法胜任在图书馆工作的人留给继任的图书馆馆长,让我充好人而继任馆长当恶人。自己铁定离去,大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权做“好人”,让继任者去做“恶人”。到这时候要“充好人”很容易,一般来说也不会受到什么批评,但朱先生不是这样的人,这不仅是对工作负责,更是为人的风骨、为政的准则。

与人为善,可以让人生走得更远,可以让生命活得滋润。善良,是温暖在流转,是爱在延续,施及别人,惠泽自身。润物无声地施善,让受者更安心,让自己更轻松。

高贵的文章2:给自己一个高贵的笑脸

微笑,就算是给自己

不知道,周围的人是从多久开始有了成长的坏习惯,什么事情总是保留自己的看法,什么事情总是没有做就有了猜测,什么时候开始会觉得自己早以痛苦不堪,什么时候开始认为自己是个合格孤独患者。

我好讨厌这样的成长病

我不知道我们从哪里来的这样的毛病,发短信发扣扣,总是你发一句我发一句,然后你不发我不发,好像是某种约定好的行为准则一样,在激动也要忍着,等待无所谓的回答。

我好烦这样的,真的,我就喜欢一大丢丢发过去,但是你们知不知道,好久的没有回答,会让我一下子就觉得跌入孤独的深渊一样。

真的,自己都觉得自己好傻。

但是不得不说,现实嘛,不仅仅这样,好多时候,都是悲伤逆袭,其实一直以来早以认清楚,自己就是一个人,一个人就是自己。

别人真的不算什么,不是还有自己是拜托不掉的唯一时时刻刻的最佳伴侣。

其实真的是痛了。

也许我们对爱情那么迷恋,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那是不可思议的两个人。

仅仅是多了一个人,就让我们觉得像传说一样,是种美好的仙境。

我们要的很多又很少。

只是现在一个人没有办法强求这样的仙境,但是我们一样可以微笑,期待,就好像不曾受过伤一样。

泰戈尔说过:“世界以痛吻我,要我回报以歌。”

反正一个人能快乐的活下去也是一种魔法呢。

生命依旧珊珊可爱。

高贵的文章3:优雅而高贵的灵魂——悼念杨绛先生

文/高中梅

5月25日,105岁的杨绛先生静静地走了。杨绛先生是翻译家、文学家、戏剧家,是“最才的女,最贤的妻”。《唐吉可德》是我读到的杨绛先生的第一本书。从那时起,我就被杨先生的博学、魅力、恬淡吸引住了,每遇到杨先生的书,我总要找来读,总能从中读到杨绛先生优雅而高贵的灵魂。

杨绛先生出身名门,真正的大家闺秀,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处于国家和民族的动荡岁月。上世纪40年代在上海,她因《称心如意》一炮走红,继因《弄真成假》、《风絮》而声名大噪。而她翻译的《唐吉可德》,被邓小平作为国礼送给西班牙国王,至今印了70多次。读杨先生的作品,能比较容易了解她,她写的不是别人,更多的是“自身的经历与体验”。但在其中,我们又能读到近百年的历史变迁,与她同时代知识分子的命运,以及一位看似文弱、实则坚强的女性的感受。

杨先生的个性一如她的文笔,机智、俏皮,永远带着一份求知的好奇和讽世的幽默,这种品质即使在最艰苦的岁月也没有泯灭。她八年后从干校回来,动笔写了《干校六记》,名字仿拟自沈复的《浮生六记》,记录了干校日常生活的点滴,文字朴实简白,最大的烦恼竟然只是没书读。杨先生无一句呼天抢地的控诉,无一句阴郁深重的怨恨,就这么淡淡地道来一个年代的荒谬与残酷,女儿钱瑗一语道破:“妈妈的散文像清茶,一道道加水,还是芳香沁人。爸爸的散文像咖啡加洋酒,浓烈、刺激,喝完就完了。”

杨绛先生认真朴实,富有才思,都体现在她的作品中。在把钱钟书先生数量惊人的手稿整理出来交付出版后,她写了散文集《我们仨》,写尽了对丈夫和女儿最深切绵长的怀念,感动了无数中国人。而时隔4年,96岁高龄的她,又意想不到地推出一本散文集《走到人生边上》,探讨人生的价值和灵魂的去向。103岁时,九卷本《杨绛全集》问世,其中就有她为《洗澡》创作的续作《洗澡之后》,文笔跟《洗澡》一样,简洁爽朗,精致干净,从容淡定,分量满满,读来脆香可口;书中还“保全了这份纯洁的友情,也给读者看到一个称心如意的结局”。

杨绛先生虽满腹才气,却极尽低调,隐含了她独特的人生智慧。她和钱钟书先生春节时一样专注学问,面对前来拜年的客人,只透过门缝寒暄几句,没有让客人进屋,有些不近人情。正是因为有了这种超常守静的功力,才铸成大美之作。她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当年,她一进清华就同“二书”结缘:一为读书,二为“钟书”。在1995年钱钟书先生病重时,他们一家三口共同商定,用全部稿费及版税在清华设一奖学金,名就叫“好读书”,让那些好读书且能好好读书的贫寒子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

杨绛先生常说:“时间在跑,地球在转,即使同样的地点也没有一天是完全相同的。现在我也这样,感觉每一天都是新的。”杨绛先生最喜欢的名言是:“简朴的生活、高贵的灵魂是人生的至高境界。”她的寓所没有进行过任何装修,旧式的柜子、桌子,室内虽无昂贵的摆设,却有浓浓的书香。杨绛先生的人生已经到了一种“纯净”的境界,正如她的文字,看似平凡、不动声色的表达,充满了思想的韵味。如今,杨绛先生已离我们远去,“我们仨”终成绝响!杨绛先生,一路走好!

高贵的文章4:渭南人和馍

文/杨振宇

馍是高贵的、有品位的!馍的品位从来就不输给米饭、面条、饺子。很多人认为馍普通,觉得这东西土气,白白的,圆圆的,嚼起来没有多少味道,甚至不佐菜肴难以下咽,那是因为他们不了解馍,没吃出来馍的那股麦香。澄城人以馍为主食,米汤和面条辅之,扩展到整个渭南,大抵差不多,经常会听到:你能咥馍地很!今天看来,很多人连馍都咥不了,咥不出个所以然来。

小麦从西亚、中亚传到中国,传遍世界,目前是全球40%人口的主粮,古今中外发展出了各种各样的吃法。在陕西渭南,特别是渭北澄城、白水、蒲城、合阳一带,以蒸馍为主。

渭南人只要到了外地,吃哪里的馍都觉得不香,都没有自家的馍好吃。外地人,特别是不擅长蒸馍的外地人就在心里骂这帮贼矫情。其实,渭南人真的不是矫情,就是馍吃得多了,嘴刁了而已。贵州的茅台镇家家户户酿酒,抿一口就知道别人家和自家的味道不同,渭南人的馍同理。所以,没吃过一万个馍——最少三五年的量,就没有评价和否定馍的资格。吃馍吃精了的渭南人,咬一口就知道面粉是陈麦,还是当年的新麦。

渭南人蒸馍是不用发酵粉的,我祖上那会儿也没有,也不放碱,用的是自家做的酵子。每年秋季,把新糜子磨成面,拿三两个上一年用剩下的酵子泡在水里,然后用这个老酵子水把糜子面和匀,做成一个个面饼晒在太阳底下让它自然发酵,这就是下一年的馍引子。酵子干透了,用线从中间穿过去,然后挂在灶台边上,就像是一串桃酥饼。酵子有点酸酸的怪味,小孩子不爱闻。

渭南人蒸馍和面时只放一点酵子,然后就交给温度和时间。发面是个技术活,夏天晒在太阳底下,半个把小时就发好了,冬天却要放到热炕头上,用棉被把面盆捂好。面发不到,蒸出来的死面馍就是个瓷疙瘩;发过了,馍暄乎得像蜂窝,但吃到嘴里发酸。渭南人只有大意了,面发过了,才迫不得已用一点点碱面揉在面里,起个中和的作用,但这种馍咬着没劲,敢再掉到米汤碗里,两秒钟就成个软塌塌的泡芙。揉面是个体力活,“打到的媳妇揉到的面”,这条祖训虽然只讲对了后半句,但一个“到位”的“到”字,却把揉面讲得充分而完美。

家里平时吃的馍,形状比较单一,一般是带有流线的长方形,家庭主妇偶尔拿捏不准,剁馍时多出一两个放不进笼里,干脆捏一点盐和花椒叶,把剩下的面头重新揉了,直接撂进灶膛里烤“骨角馍”。这时,家里的小儿孙便会跑来守在红红的灶火旁,眼巴巴地等着。若逢年过节、婚丧嫁娶,那就是展现蒸馍才华的时候,各种造型的狮子、老虎、“绽花馍”是对主妇最大的考验,而馍大、面白、虚软、好看是基本标准。在澄城,过年时要给灶神蒸“枣山”,给其他家神蒸“供供”、给长辈拜年蒸“包包”,给儿子、孙子蒸“魂饨”、给女儿、外孙子和族里的小孩子蒸“鹣鹣”,造型和寓意全都不一样。拿“魂饨”和“鹣鹣”来说,里面包一点调味馅,外形都是吉祥的小动物,眉毛是用剪刀剪出来的,眼睛是用黑豆或花椒籽嵌进去的。眉、眼有了,就传神了,当地有个词汇就叫:眉眼(mí nian),指人的表情,带有嫌弃的贬义。过年时,晚辈要给长辈拜年,长辈则要给晚辈送“鹣鹣”,而“魂饨”是只给主人吃的。当地有一句谚语:“正月二十三,麦子泡枣山”。麦子泡是一种澄城小吃,我这么一说,大家就明白了,除了填饱肚子,馍里更有澄城人、渭南人的血脉、亲情和文化认同。

人口多一点的家庭,三五天就得蒸一锅馍,人口少一点,十天八天蒸一锅。秋冬时节,馍一般都放在馍盆里,澄城的尧头窑专门烧制这种陶瓷盆,有大有小,大的可放进一锅馍,遇到过事,那就直接往瓮里放,三五百个都没有问题。夏天,馍会被放在通风透气的篮子里,挂窑洞里的高处,为尽量防止风干,一般都用笼布盖上。在澄城,“攀得着馍笼”是一句戏谑语,意思接近于“翅膀硬了”。

澄城人以前一天吃两顿饭,早上九十点钟一顿,晌午两三点钟一顿,早饭千年不变:米汤、馍,外加一碟辣子或咸菜;中午一般是面条,也可能是麻食。至于晚饭,很少吃,确实饿了,还有一道地道的“名优小吃”——煎水泡馍——其实就是把凉馍掰成块,浇上开水,加点盐和油辣子,所以周边县市有一句话描述澄城人:澄城老哥,煎水泡馍。

我朋友虎虎是蒲城人,有一天他媳妇给我们铺排虎虎:“我们家上海人啦,奶奶以前是开餐厅的,就没有我们家不会做的菜,可虎虎总说我们的饭不好吃,说我们不会蒸馍。简直搞笑哩。”我心里想,她还真冤枉虎虎了,那就是个馍肚子,渭南人都是馍肚子。

对于渭南人,肉可以没有,菜可以没有、米可以没有,馍一定要有。世代只吃馍,渭南人就成了蒸馍的高手,吃馍的专家。渭南人创造了各种吃馍的样式,蒸着吃、煮着吃、烤着吃、夹着吃、做成麦饭拌上蒜辣子吃……关于渭南人和馍的话题永远写不完,因为馍连着每一个渭南人的根,黄土高原上的祖祖辈辈就是为了馍而战天斗地。渭南过年,准备工作的收官之举就是专门用一天时间来蒸馍,当灶台上蒸馍的水汽氤氲而起,伴着朗朗的笑声,渭南人的年就到了。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