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文章

请欣赏退休文章(精选8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退休文章1:求证

文/孙春平

退休后,我和老伴儿一起去了外地女儿家,帮助带小外孙,天伦之乐嘛。家中的杂事都好安排,最让人惦记的是汇款单,超过期限3个月,即使再跟寄发单位联系,也要费很多口舌。后来,我就把邮件和汇款单的事拜托给了邮递员汪师傅。一般情况下,请她特别注意汇款单的日期,及时告知,或她再寄给我,我就没再为这事操过心。

3年前的那个清晨,我下了火车,又下了公交,刚进小区大门,就见到了站在我家楼门前的汪师傅,她穿着深绿色的邮递员制服,怀抱着捆扎得结结实实的一摞邮件。我快步赶过去,跟她打招呼,汪师傅,大冷的天,你不必嘛。

年底,数九寒天,那是一年中最冷的时段。汪师傅说,你微信发了车次,我是赶时间来的,没等几分钟。

我客气道,那就进家喝杯热茶吧。

不必了。只是……我有个……很冒昧也很唐突的请求,不知楚老师能否支持一下。

你说。

你的邮件里有张3万多元的汇单,我想跟楚老师借用一些,两万元就行。

这确实有点儿冒昧和唐突了。怪不得冻掉下巴的冬晨,她候在了家门前呢。她知道我有立等可取的汇单,也知道我回到家里的时间。

在我沉吟发怔的那一瞬间,汪师傅扯下了口罩和红色毛围脖,同时把掌心里的证件亮给我。我叫汪云,这是我的身份证,我怀里还带着房产证。我母亲正住院,手术前要求交足费用。我也是没有别的办法了,才想请楚老师帮忙。等手术后,医保完成必要的审核,我立刻把欠款如数奉还。利息不低于银行定期,您看行吗?

看来是真遇到难心事了!汪云说得很快,也很急,但语句顺畅,想来是早准备了腹稿了。再看她的脸色,灰暗,甚至有些发青。她将口罩摘除,除了想证明身份证上的人的确是她本人,是不是还想告诉我,为了护理母亲,她是一宿未眠呢?

我心里已有了决定,便故作轻松地说,汇款单毕竟不是人民币,我什么时候把钱交给你呢?

就今天吧,上午10点,我在诚信路街角那家邮政储蓄银行营业所等您,您回家吃早餐,来得及吧?

精细人,一切都算计好了。

那天10点,我带着身份证准时到了营业所,把两沓现金放到汪云的手上时,还说,你要不要多备上一点儿,我不急用钱。汪云向我鞠躬致谢,说她手上还有些存款,这就非常感谢了。她还记得我每年清明前都会回来扫墓,说,那就等您回来,我把欠款还清吧。

这个事,我跟谁都没有说,包括老伴儿。我跟汪云认识几年,虽只是接收邮件的泛泛之交,但她守时守诺,从不让我多费一句话。特别是有一次,我回家赶稿子时,把腰扭了,上下楼有些吃力,那一阵儿,她每次送邮件,都是直接送到楼上我家门前。我家是5楼呀,楼下有现成的邮箱呀,把邮件丢在那里一点儿不违规。

出了正月,天气渐渐暖起来。清明前,汪师傅微信问我哪天回家,我便把订火车票的回执发给她。那天,又是清晨,还是在楼门前,迎我的却不是汪师傅,而是个清秀的女孩儿,二十出头的样子。我问,汪师傅不当班吗?女孩儿眼睛红着说,楚老师问的是我妈妈,她已经去世十多天了,是妈妈让我用她的微信跟您联系。如同晴天炸雷,我一惊,一个活生生的人,怎么说没就没了呢!女孩说,十几年前,父亲打工时出了事故去世了,后来妈妈拿着赔偿款带她来到了城市。娘俩这几年的生活很不容易,处处碰壁,遍尝艰辛,但妈妈一直乐观向上,乐于付出,乐于助人。女儿却很偏激悲观,认为妈妈是傻子,世上再难找到像她一样不求报答帮助别人的人了。后来,妈妈查出得了绝症,她没为自己的身体担忧,却一直为女儿的处世态度担忧。她希望让女儿变得乐观起来,她跟女儿打了赌,说如果找到一位愿意无私相助的人,女儿就相信世间的美好。女儿说,那你就变出这样一个人给我看吧!

那天,女孩捧着两沓票子,恭恭敬敬地送到我面前,送到我面前的还有一个手机,她说上面有***妈留给我的视频。

弥留之际的汪师傅已没有多少气力,可她还是气喘吁吁地留下这段话:尊敬的楚老师,一个即将跟这个世界告别的人,还要求证这个世界有没有好人,是不是显得有些矫情?我留恋人世,希望女儿生活幸福,相信美好,所以才要向女儿证明。我感谢楚老师给了我女儿最真切的证明,也相信楚老师一定会理解和支持一个母亲的。我再次对楚老师的支持,表达最真挚的感谢。我说不出什么了,就给楚老师听一首熟悉的歌吧。

汪云留下的歌是《好人一生平安》,李娜演唱,哀婉,低沉,格外深情。我内心的酸楚一拨接着一拨,便将手上的欠据收回,说,把它留给我,做个纪念,行吗?

退休文章2:科技创新从这里提升

文/喜闻乐见

2010年11月16日,作物所退休支部和部分在职党员,在书记谢培庚同志的带领下,由院规划办主任王旭同志陪同,参观了位于长沙县高桥镇“湖南省现代农业技术试验区”。该区离农科院本部55公里,有试验基地1563亩。

当我们乘坐的中吧车离开农科院本部驶向茶叶所试验场的那一刻,退休党员都很兴奋。想亲眼目睹利用现代物质装备的农业科研试验基地是个什么样子,一个被设计好的现代科研模式将给我们带来多少精彩,让老同志们也能分享它的成果与快乐。

初冬的早晨寒风习习,汽车徐徐行驶在通向高桥的207省道上,两旁路景收眼底,栋栋民居入画来。

成片的稻田种上冬季作物的一片嫩绿,连绵的山峦一片苍绿。山坡栽种油茶林的泛着白花在风中摇曳,被采摘果子的柑桔林在孕育着来年的丰收,巳经枯黄的荒草召示着冬天来了,春天不会再远。有推土机和挖土机在繁忙工作,新农村建设呈现一派生机。

汽车行驶到茶叶所试验场地段,王旭主任用手指了指窗外说:“这是茶叶所的百亩茶林”。抬眼望去,只见多名工人在茶林剪枝、培土。

当车子行驶到一片茶叶育苗地时,王旭主任又用手指了指竖在田间的一幅巨大的广告牌说:“这是院里现代农业技术试验基地规划图”。

同车的党员们纷纷振作起来,都把头探出窗外看着这幅美丽的蓝图,读着一串数字“3000亩,投资1.87亿元”。

这幅蓝图在拨动着我们的心弦。我心中突然冒出一种说不清楚的情感,那里面有感动,有领悟。

车子就要起动,我对司机说:“师付别急着开,多停一会儿,我要拍下规划左边的那段说明文字”。因为这个宏伟蓝图是我们农科院末来的发展方向,蓝图浓缩了农科院现任领导一种大手笔的升华。

代表着农科院人血液中流淌的热情,是灵魂深处蕴藏的一种智慧,一种抱负。以让我们感悟到现届领导班子的思想力、创新力、创造力贡献给人类,会给我们带来福音。

2010年11月20日

退休文章3:我家两个老小孩儿

文/秦颖

退休后的爸妈有了大把的时间,按说应该好好享受一下美好的“二人世界”,可是我家这俩“宝儿”天天从早晨一睁眼“掐”到晚上闭眼。

我经常给家里打电话,说不了几分钟,妈妈就开始细数爸爸的种种“劣迹”:早上早早起床就跑啦,厨房都是他的泥脚印啦,地上发现一个没见过的小虫子,一定是他从草地里带回来的啦,不疯到吃饭的点儿不进家门啦……

老爸天生一个乐天派,吃饱早饭就去玩儿,玩儿够了回来吃午饭,饭碗一推睡午觉,睡醒午觉接着玩儿,晚饭上桌准进家,吃罢晚饭遛小狗……小日子过得与世无争,悠闲自得。老爸的玩儿可不是打牌下棋唱戏跳舞,而是跟几个退休的老伙伴一起,在小区外面的二环路边开了块“开心菜园”。他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在家,其它时间都在菜园里忙碌。

其实我知道老爸是在田野里找到了属于他的乐趣。清晨的阳光洒下来,不仅瑰丽了朝霞、晶莹了朝露,也把他和他的秧苗宝贝用金色的画笔勾出了一幅“田园乐”。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听着清脆的鸟鸣,触摸着嫩绿的小苗苗,享受着大自然的美。

夏日黄昏的热浪炙烤着大地,并没有因为这个年老的身影而降低丝毫热度。而我老爸心疼他的各种苗苗,心里想着“咋还不下雨呢?都快晒蔫儿了”,当然就顾不得热了。

以前老爸是个胖老头儿,血压也有点高。玩儿了几年开心菜园,每天不知做多少次蹲起,不知走多少步,不知流多少汗,最大的收获就是健康。体重和血压同步下降,现在他可是个标准的“帅老头儿”。

金秋十月,收获的季节,老爸也收获着他的快乐。他不止一次地拿着他的劳动成果跟老妈显摆,老妈扫一眼他手里仅有的两棵葱会问:“实验田啊?只种两棵?”老爸则开心地回答:“都丢了,就剩这两棵了,这说明我种得好,偷菜的人还是很识货的。”多么简单的快乐呀。

当然,他们俩似这般愉快交流的时候少之又少,我家这俩宝儿为一句话甚至一个字眼儿都能呛呛半天,这也许就是上天注定缘分吧。吵也好,闹也好,气也好,笑也好,生活就是平凡的点点滴滴,就是一个个画面的拼接。我们只愿亲爱的爸爸妈妈能够永远平安健康,尽管吵得面红耳赤、不可开交,也相依相伴、不离不弃。正如一句话“爱就是恨得牙痒痒,却又舍不得分开”。

退休文章4:退休,与岁月静守

文/樊荣华

退休的日子,岁月已迈向蹒跚。

早有打算,迟早会有这天。退休,我与岁月静守,心情安然。回到故乡,回归田园,满目苍翠空念远。从此,我自举杯临风,饮尽壶中日月,遁在田园……

退休的日子,牵手老伴,迈入深径残垣,生起老屋炊烟,倦鸟栖巢,让静谧把孤独填满。“欢娱始披拂,惬意在郊原”,我于老屋后开辟一块菜地,亲近泥土,种下四季,让灵魂在返璞归真中清宁于禅定的安闲;让衣衫在汗流浃背中,濯洗去一身的疲倦。暮色四合时,于茅屋点亮一盏心灯,茶一杯,书一卷,安静在鸡鸣狗吠里,静成照壁疮痍里岁月寂寥的一幅古轴画,静成斑驳墙壁上风雨留痕的一挂旧蓑衣。

堂前无需宾客满座,桌上没了输赢龃龉;少了觥筹交错、喧哗笑语,更无推杯换盏、曲意奉迎;不用为苟合取容而言不由衷,不用为迁乔出谷而谄媚阿谀。这是繁文之后的简洁,缛节之后的简约,无欲之后的简单。

田园夜幕落,人静如孩婴。灯光下,我用笔尖倾听村庄的鼾声,安宁、静谧;夜幕里,荷塘用笑靥亲昵着月光的乳晕,甜蜜、娴静。《大学》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渐渐于一片空灵中入静,梦呓般想起以前写的句子:一树的果摘完了,只剩下一树的空枝;空枝静荫在屋檐上,与“咿呀”千年的风车对语……

等鸡鸣来唤醒,凭朝霞来推身。一牛哞,一鸟鸣,一猪哼……都是来自于熟悉乡村清旷中的田园好声音,“水平苗漠漠,烟火生墟落。黄犬往复还,赤鸡鸣且啄”,恰如刘禹锡的诗歌所唱吟。老农披着彩霞荷犁牵牛,悠然自得而自给自足;学童身背书包,眼眸清亮,脸蛋红红;鸭儿、鹅儿“嘎——嘎——嘎——”扑棱着翅膀直往河边冲;小狗在篱笆边这里闻闻,那里嗅嗅,翘起后腿撒泡尿,地上刨刨低头行……乡村的早晨是慵懒的、漫长的,像晨曦中小木屋烟囱上的袅袅炊烟,舒展、悠长,静美、安宁。

身居此境,几声鸟鸣一羽凉意,降落于身心,无一不让人熄却心头躁热,获得前所未有的祥灵;一幅画卷在蛙鸣里徐徐展开,环绕平铺于周围:山峰弥漫着晨雾,河边窈窕着淑女,篱笆罗缀着蓓蕾……如此,愉悦和谐,将一个喧嚣的世界推到遥远的山外头。退休的日子永远的放下一楼烟雨中的烦忧,收敛虚妄,镇定思绪,理顺所求,让纷扰的欲念简至极致,给心灵一个休憩的空间,让心地澄明而无烦无恼、无忧无虑。

退休的日子,花开花落之中,春风已将金迷吹醒,春雨已将纸醉淋湿。我携手老伴对她说:择一日,趁着燕雀啾翠,花满山头,去往春天里,约来一溪山泉叮咚,会到千山杜鹃红透,与岁月静守。

退休文章5:拯救计划

文/朱道能

退休以后,锻炼身体成为老田的第一要务。清晨和傍晚,老田都要去公园打两个小时的太极拳。

这天晨练归来,老田照例买份早点和报纸,踏着轻快的脚步回到家中。可报纸上的一篇新闻,却让老田心里一阵发堵,饭也吃不下去了。报道说,因害怕惹祸上身,一位老人晕倒街头半个小时,却一直无人搀扶。最后还是警察赶到,老人才捡回了一条命。老田很清楚,自己眼前身板还算硬朗,可毕竟岁月不饶人,说不定哪一天,自己也会像新闻中的老人一样,突然栽倒在街头……整整思考了两天,老田终于想出了一个完美的“拯救计划”:自己假装晕倒街头,如果有人伸手搀扶,就当场颁发一万元奖金。他想通过这个方式,倡导助人为乐的风尚,让大家相信好人自有好报!

这天早上,老田揣着一万元现金走上了大街。转悠了半天,最后选定了一个十字路口,来实施自己的“拯救计划”。为了不造成交通堵塞,老田走到马路边上,故意一踉跄,然后栽倒在地上。

很快就有路人围了上来。有人问:“老大爷,您没事吧?”老田立即装着一副痛苦的表情不断呻吟着。路人见状,下意识地后退了一步。

老田透过余光,看到人越聚越多,却一直没人走过来。老田感觉地上很冷,心更冷。可老田不甘心这样的结果,于是他停止了呻吟,伸着手说:“我现在好多了,麻烦把我拉起来吧,我会好好酬谢的!”

话音一落,便有人交头接耳地嘀咕开了。终于,有个小伙子走出了人群。正当老田满心欢喜时,人群中有人喊了一声“小心有诈!”小伙子一愣,突然停下了脚步,然后一转身跑开了。

老田躺在冰冷的水泥地上,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收场了。正在这时,一阵熟悉的音乐由远而近。还没等老田明白是怎么回事,围观的人群呼啦一下散开了,纷纷朝他身后跑去。

老田抬头一看,原来是一辆洒水车开了过来。老田慌了神,这寒冬腊月的,若让洒水车劈头盖脑地一浇,可不是闹着玩的。老田来不及多想,就一骨碌爬起来,迅速跑到了安全地带。

这时,围观的路人都用鄙视的目光看着老田。刚才准备拉他的小伙子拍着脑袋大声说:“好危险,差点上当受骗了!”

老田感到脸上火辣辣的,脊背却一阵发凉。

退休文章6:父亲与画眉鸟

文/赵文汉

父亲没退休的时候是工作上的一把好手,像把快刀,放在哪里,都闪闪发光。于父亲而言,工作是工作,生活也是工作,工作是他的一切。

乍然退休,父亲不知道该怎么生活了。天天皱着眉头,脸上写满了“不开心”。这时候,父亲的好朋友张伯来了,手里拎着一只不新不旧的鸟笼子,里面有一只画眉鸟。张伯把鸟笼往院子里一挂,对我父亲说:“天天遛遛鸟吧,既有利于健康,又颐养性情。”然后把“养鸟经”跟父亲一五一十地交代清楚。

临走的时候,张伯说:“这只画眉,还小着呢,才一年不到,等等你给它换个大一点的笼子。”

从此,父亲就有事可干了。早晨,别人还都在梦乡中,他拎起鸟笼子就出去了。转悠一个多小时,太阳将要跳出地平线的时候,鸟友们才纷纷来到公园。大家一个个揭去鸟笼上的黑布后,那一处就成为了鸟的天下,像个偌大的赛场,每一只鸟都使出浑身解数,尽情地展示歌喉,啼唱着,比赛着。

鸟友们散去,父亲回家吃早饭。饭后陪母亲逛菜市场,一晃就到了中午。下午,父亲还要拎着他的鸟笼子去逛公园,看别人下棋,听别人唱戏,太阳落山前回到家,一天的时间就有滋有味地给打发了。

好日子过得总是飞快,一晃,一年过去了。父亲的画眉,无论是长相,还是叫声,都是鸟儿中的佼佼者,在鸟友界享有盛誉。父亲对着笼子里的画眉微笑着,像是跟我说,又像是跟画眉说:“好马配好鞍,该换换鸟笼了。”

第二天中午,父亲就买了一只大鸟笼,比原来那个漂亮了许多,枣红色,根根立柱上都雕着花,做得很精致。我对父亲说:“那赶紧给画眉搬家吧?”父亲说:“就等你回来呢。快把院子里的鸟笼子拎过来,给画眉换个新家。”

我把鸟笼拎过来,把两个鸟笼的门对准,拔起。我本来以为,鸟笼一打开,画眉就会立即跑到新家去。不曾想,画眉丝毫不为所动。不但没有钻进新笼子里去,还离鸟笼的门远远的,两只爪子紧紧抓住旧鸟笼的立柱,一副坚决拒绝的模样。眼睛里警惕着,头不停地转着,一会儿看看我,一会儿看看父亲。父亲有些生气:“我又不是害你,为什么不到新家里去?”

父亲跑到院子里找来一根木棍,插进鸟笼里去驱赶画眉,画眉在笼子里“扑楞楞”地乱飞,但就是不往鸟笼的门处飞。父亲气坏了,挽起袖子就想把手伸进鸟笼里去捉画眉。可是他的手太大,插不进去。我劝父亲,要不算了,它不愿意,就随它去吧。

父亲瞪我一眼,他退休前当领导的那股劲儿又上来了,说:“那哪儿行,人能听鸟儿的?我又不是害它,我这是为它好!”父亲话音刚落,正好我儿子放学回来了。“小雨,过来帮爷爷抓住画眉,送到新笼子里去。”儿子一听,高兴坏了,赶紧撂下书包,帮爷爷实现了心愿,画眉鸟住进了新家。

第二天,住进新家的画眉,蹲在横木上,缩着脖子,不叫,不吃,也不喝。傍晚,父亲对着鸟笼吼:“有本事,你明天也别吃!”第三天傍晚,父亲又对着鸟笼吼:“有本事,你永远都别吃!”

第四天,画眉照样没叫,没吃,也没喝。第五天傍晚,儿子放学回来,父亲对他说:“小雨,你过来,把画眉给我抓出来,它不吃,我掰开嘴喂,我看它还有其他招没有?”儿子自然愿意为爷爷效劳,把画眉给抓了出来。父亲掰开画眉的嘴把它喂饱后,又强行给它灌了水。

第六天早上,看到父亲对着鸟笼喃喃地说:“难道真是我错了?”我走到跟前一看,在新鸟笼里,画眉鸟死了……

退休文章7:回乡小住札记

文/李孟雄

五月到龄退休,回到汨罗智峰乡栗子冲小住数日,发现家乡变化真大。提笔写下如下文字,是为观感。

作田人的昨日今天

初夏的阳光明媚而和煦。这天上午我坐在自家堂屋里看书,突然听到远处稻田里响起“嘟嘟”的机鸣声,原来是元托叔家请来了拖拉机手在耕田。

今非昔比。如今的作田人可比我儿时轻松多了,他们不再赶着季节犁田耙地,播种插秧,扮禾晒谷……那年头,一个生产队几十号劳力种几十亩田,一年到头累个半死。现在家乡的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去了,留在家里作田的都是些六七十岁的老人。他们一年种一季,收的稻谷够自家人吃就行。就拿元托叔来说吧,他一个儿子在镇上开铺子,一个儿子在外打工,都不种田了。元托叔老两口不是没有饭吃,他是一辈子劳动惯了,闲着不干活不好过。64岁的他,近几年一直种着34亩“黄花沾”,年收3万多斤稻谷。他说现在种田靠机器、靠科学,种田是“直播”,就是把种子撒在稻田里,不需育秧,也不要弯腰撅屁股插田,简单得很。

以前作田人最犯难的是“来禾”(手拿棍子作支撑,用脚把田里的杂草踩入泥土中)。一季禾,“来”二道甚至三道,累得人死。现在不需要“来禾”了,种子“直播”3天后打一次“直播药”,草呀稗子呀就长得少了。半个月再打一次“叶奇”或是“直播歌”,就不要再去管它了。

元托叔家去年种田收了三万八千多斤稻谷,收入3万多元,还领到政府900元的种田补贴。

科学技术解放了作田人,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让广大农民得到实惠。元托叔说,现在作田人的日子真好过。

外来媳妇12人

回到乡下的次日晚上,杏叔的儿子老五领着媳妇小红来看我。寒暄中我特意多看了几眼坐在一旁的小红。小红是湖北襄阳人,几年前在广东东莞一家台湾人办的工厂里打工与老五相识,继而相知相爱,结婚后老五便把他带回了老家。

小红衣着朴实,说话轻言细语,是个贤淑女子。老五告诉我,他和小红结婚后生育了2个儿女,当下他在村里的一家造纸厂上班,小红在家带孩子,日子过得平平实实,很幸福。

我为老五和小红感到高兴。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青年男女进城务工,与四面八方的人交往,劳动中产生感情,成就了许多美好姻缘。老五还告诉我,栗子冲像他这样找外地媳妇的有12对。有9个媳妇是湖北的,2个是河南的,还有1个竟是甘肃甘谷县的。

栗子冲的男孩子有人爱,栗子冲的姑娘也同样不乏追求者。下屋本叔家2个女儿在广东英德打工,就嫁给了当地两个后生郎。云初兄家的女儿李佩在浙江绍兴打工,也嫁给了当地一个后生仔。

爱,不问贫富,不分地域。有情人终成眷属是件美事。

李游学开车

李游是我堂弟水高的女儿,一位2个孩子的母亲。

这天下午我坐在池塘边钓鱼,李游骑着摩托车从远处驶来,见到我停车搭话。我问她在家里干什么?“学车”,她说。

学车?当时我以为她在开玩笑,脸上生出一分狐疑。见状,李游连忙解释,说近几年她老公在外打工遇到一个好老板,赚了一些钱,前年家里盖了楼房,今年准备买辆车,为的是外出或走个亲戚方便点……

可不是,现在城乡差别越来越小,乡下买得起小车的人越来越多,小车已经不完全是一种代步工具了,它已经成为乡下年轻人“显摆”的标志。晚上我跟元托叔聊起年轻人购买小车的事,他大致估算了一下,一个数字让人震惊:栗子冲40多户人家,有31台小车。

几年前,栗子冲就修了水泥路,且通到家家户户的大门口。生活富裕了,年轻人有能力买台小车开开,就是“显摆”,又有何不可?

我为今天农民过上的好日子击掌点赞!

退休文章8:人生至要是读书

文/侯国平

退休后很自由,有时间,儿女们很孝顺,宁愿自己辛苦,也不让我们带孙子,这闲下来的一大把时间都干啥呢?

妻子高兴的说,这下好啦,过去上班忙,整天就是下锅面条。现在有时间了,那就摆治着吃吧。在妻子的号召英明下,于是就包饺子呀,烙菜馍呀,蒸包子呀,捏馄饨呀,忙得不亦乐呼,吃得心宽体胖。后来听社区的医生说,老年人退休后,一天到晚在厨房里忙,不是啥好事,不是吃出糖尿病,就是吃个高血压,还不如吃得简单点,有空多到户外悠悠转转,掏钱难买老来闲,何苦自找繁忙和麻烦呢!

这话有道理,于是饺子包得少了,包子也蒸得少了。腾出时间到新城区转一转,到山顶公园瞅一瞅,到附近县区看一看。刚开始兴趣盎然,光奋不已,跑了一段时间后,就觉得索然无味,空空荡荡,面对青山绿水只是看看,说不出出个所以然,面对熙熙人群也只是麻木冷漠,跑呀转呀,一身灰,一身汗,痛快归痛快,就是一个字累。

时间就这么打发掉,总觉有点可惜,可干点什么呢?自己又无所适从,在一次朋友聚会上,遇到了鹰城文学老人叶景贤先生,他的一席话,让我茅塞顿开,受益匪浅。

叶景贤先生已是八旬老人,但仍然手不释卷,勤奋读书。他说每天不读一会儿书,心里就不踏实。他说,人不读书就不能思考,人不思考,和行尸走肉又有什么区别,所以,读书是人生至要。

叶景贤先生的这番话,让我思索良久,豁然开朗。人是物质动物,需要吃好喝好,车子、房子都需要。人又是精神动物,有思想,会思考,精神需要安慰,灵魂需要寄托。人的精神世界如果一片空白,那就是一头幸福的的二师兄了。

我决定用这难得的时光,读点书吧。年青时在工厂务工,干的是体力活,和读书不搭边。现在退休了,有了一把时间,想读书,可又老眼昏花,读一会儿就会劳累无比。不由地连连感叹,人生自古难两全,年少时无暇读书,要为生计奔波,如今有了时间,精力却不如前了,真是少壮不读书,老大徒伤悲呀。

读书是不分年龄大小的,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说明少年是读书的最好时光,就像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然而自己生不逢时,偏偏赶上了文化大革命,要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大好的读书年华就这样白白荒废了。无论命运安排你走什么样的道路,你都需要做好准备,你不能两手空空向前走,你都要用知识把自己武装起来。

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人在年富力强的时候读书,就像中午的太阳一样光辉灿烂,想想自己年富力强时,正在工厂的流水线上辛苦劳作,哪里有进间读书呢!想想就深深的懊悔,谁叫自己生在那样的年代呢!虽然壮年时光读书少,但在社会的大学里,磨爬滚打,一个深广的心灵,总是把兴趣的领域延伸到光怪陆离的事务中。凡是你好奇的事,总会向人请教,虽然已经远离了课堂,但人生的积累也会加深。

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虽然到了迟暮之年,但读书仍然是一件值得称赞的事。活到老学到老,是人生的不懈追求。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少年时光很美好,要珍惜,老年时光也美丽莫虚掷。在夕阳无限好的时光里,读点好书,充实自己,虽然古人把这比喻成炳烛之明,这是何等智慧的比喻啊,举一支蜡烛,点亮自己的老年,岂不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吗?

自从社区有了图书馆,虽然都是市图书馆淘汰的残旧书,但不出社区就借到图书看,再也不用奔波几十里跑新城区了,对我来说真是一件大好事。我毫不犹豫办了一张借阅卡,成了那里的常客,几年下来,我已经借了几百本图书,其中有文学书籍,也有历史演义和人物传记。

古人说,三日不读书 便觉面目可憎,这话很有哲理。读书是修身养性的最好途径。每个人的生活都不会一帆风顺,都会有这样那样的不如意。快节奏的生活压得人们喘不过气来,放松身心,陶冶性情的方法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方法就是阅读。

阅读使人心情舒展,当你置身图书馆读名人传记的时候,那些大悲大喜的人生际遇会让你感慨万千,比一比,你的那些小忧愁什么也不算。在历史的长河里,你又何苦斤斤计较个人得失呢,房子小一点,没有车,那只是一时的心牢。只要你扭转身看一看,外面的天空,阳光还是那明媚灿烂。

藏克家说,读一本好书,就像交一位益友。

凯勒说,读一本好书,就像乘上一艘航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

让我们乘上这艘航船,读点好书,做个会思考的人,让书香伴着自己,快乐每一天。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