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幽默的散文

请欣赏关于幽默的散文(精选5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关于幽默的散文1:没有幽默

文/周云龙

同事的儿子,在本地一所着名小学读五年级,美术老师一次布置了一道作业:请大家以我为原型,画一幅人像,画得好的都有机会在学校橱窗里展出。那小子迅即展开丰富想象,选择不同角度,画出了心中的老师。作业交上去后,我的同事却被老师喊去学校,说他儿子的画作严重贬损了老师形象——那小子在老师夸张的头像上,添加了一只鸭梨,还画了一个大大的猪状鼻子。同事见此,不由一乐,但表面上还得严肃责问儿子,为什么要这样画?小子如实道来:想把老师画得轻松俏皮些,那只鸭梨,想说明他“压力山大”;老师姓朱,就联想到“八戒”了。

瞧,孩子多幽默,多有想法。如果我是那老师,会以自嘲、欣赏的心态,组织同学们一起来评析这幅不同寻常的画作,会由衷地鼓励那个标新立异的孩子:“谢谢你,用你的画笔,画出了心中的老师。在聪明、顽皮的你们面前,我确实常常有些压力,总是担心挫伤了你们油然而生的兴致,压制了你们大胆的想象。”可是,那位年轻的美术老师视故事为“事故”,又是训孩子,又是喊家长,最后以孩子重新绘出一幅中规中矩的画作才作罢,多么令人遗憾。

同学的儿子,在一所知名国际小学读三年级。一堂英语复习课上,孩子们做了一道又一道试题,有些疲沓了,小子便和邻座女生开始互传纸条,细心的老师当场抓了现行,同时拍了照片,微信立即发给家长,要求配合进行守纪教育。那纸条是俩孩子用铅笔写的一组对话:你是什么地方人?地球人。说真的。江苏人。暑假能来我家吗?在哪里?奥宇花园。同学说,儿子过去一直都约同学来家里玩,邀请女同学还是第一次。

这也本是难得的一次情感教育、对话训练的机会。如果我是那老师,会以孩子的幽默,去点赞小男孩的情商,夸奖他的勇气和大方,而且还会借题发挥,请孩子们把在纸上写的那段话,用英语表演出来。这样的引导,就不能达到管理课堂纪律的目的吗?动不动强拉家长配合守纪教育,孩子就能安分守己吗?说好的“严肃活泼”呢?课堂上,为什么常常只剩下老师一个人的声音?

我们能好好说话吗?能不那么严肃刻板吗?还能有一点轻松幽默吗?遗憾的是,众多以说话为职业或副业的人,鲜有幽默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中日友好医院院长王辰说,医生照顾病人有三件法宝:药物、刀械和语言。语言代表对病人的人文关怀,在疗效中永远超过50%。一个医生只有等于和大于病人的人文素养时,在医患沟通中才能争取到主动。照我理解,具有人文素养的语言,必定是平等的、友善的,甚至是幽默的。

在平常的生活中,人们为什么都习惯瞪着眼、板着脸说话?幽默怎么成了“人人心中有,个个嘴上无”?到底是谁杀死了我们的幽默细胞?

关于幽默的散文2:生活在灰色幽默若隐若现的影子里

文/东山峰人

人生是需要一些风情点缀的,就是我们的灵魂总要有一点点历史的问候。今年,一场异样的高温拖延着酷暑的热浪慢慢地落下帷幕,光阴深处,时光再一次将季节变化的角度转换至秋韵的节奏,河西麓山的枫叶红了,就连我们庭院里桂花树已经能嗅到一阵阵飘落的芬芳,一些诗意的触摸,一些自然的慰藉,才能感受到那种欲说还休的中年滋味。

在我生活的章节里,烙下岁月深深浅浅的痕迹,那些灰色而幽默若隐若现的影子,那些日常生活与浓重的家庭烟火气息,那种在苦夏的温度里,情绪就有种被肆意践踏的感觉。人走到中年,奔波着疲乏的脚步似乎己经没有时间再想到自己了,仿佛不惜一切的忙碌,都变成疲累和艰辛。

也许在一个偶尔的闲暇,一杯浊酒下肚之后,满腔的心酸涌上心头,满眶的泪水奔涌而出。可能这就是我生活的一部分,样样都需费心处理妥当。

秋去冬来,岁月依然静好。然而,我们却老了,耳背、牙缺,两鬓斑白,我希望曾经的伙伴还在身边,一起玩耍,回忆我们曾经一当折烟盒纸板、玩弹功、捣鸟窝、养桑蚕。夜晚,蜷进书堆软椅里,想一想白衣胜雪的旧事,放一张经年的唱片,煎茶闻香的日子里慢慢沉淀了下来。

如今,按国际年龄标准划分,六十二岁的我却依然是划在中年人的年龄标准中,中年的人生是挑着重担前行,是拉着重车爬坡,人生的苦难与漂泊的哀愁,像不散的阴霾缠绕着我。过去,由于物资的匮乏和苦难,由于政治运动的平凡,由于太早地对于理想的关切和参与,我没有如梦的少年和青年。那一段的经历,一年也不少,一天也不少。回想旧事,仍然有许多不堪回首和几丝丝依恋。

我的少年时代是寄生在商业厅水絮塘这个干部子弟的宿舍里,不乖巧的我时常要屏息静气,生怕发出让别人不悦的声息。我像一个卑微的乡村小孩,藏身于稻草屋的窗户里,思量外面的世界。同时,我又想要让身体和思想都在自然中。我自幼就爱大自然,外面是神奇、游戏、是我发现和自由的王国,被大自然放逐,将也会给我带来过孤寂。自然并非只存在于荒野大漠,名山大川。宿舍前面的成排梧桐树,窗外的一畦菜地、对面传染病医院里的花园,就像是隐匿于头脑里的一本书里。借助那些图书、小说、积攒的邮票和游戏中的烟盒、糖纸,我可以比平日更细致地感受科学和知识,也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生的苦难与漂泊的哀愁,像不散的阴霾缠绕着我上山下乡的人生,回城后又面临下岗,将那余下的生命全情投入在文学里,以此支撑和翻转一直风雨飘摇的人生。我只想着自己到底该去做什么,奔波着疲乏的脚步你己经没有时间再想到自己了。我不惜一切的忙碌,生活只剩下疲累和艰辛。

空闲时,与知心朋友喝茶聊天,说到彼此,不是累不是苦也不是委曲,而是一种由然而生的悲壮和自豪。我知道对于社会我微不足道,甚至卑微的发不出声响,但是,对于我的家和我的亲人来说,我是如此重要绝非可有可无,我也许是她们的天和希望或者是她们的整个世界。如是,我感到的是前所未有的荣耀。那是责任照亮一个男人的胸怀,那是一道创世的口令,一个惊心动魄的动词。

极为难得的是,现在人们普遍认识到生命存在的价值性,生活适合的幸福感,这并非如那些理论家那样诉诸长篇大论式的叙事,而是极为通俗的两个字‘简单’,生活简单就是真理。我猛然想起,父母陪我们前半生,自己十六岁起就离开家乡在外,下放东山峰农场当知青,回城结婚生子,下岗又找工作。那时,人生跌到了低谷。等我计划着日子过好安稳了就把他们接过来时,她们却步入了残年。我总是在错过后才领悟,那些曾经缺席的时光难以弥补;这份代价,实在太大。现在想起,时常悔意挂身。

我记记忆中印象最深的就是计划经济年代,那年冬天大雪之后,我下课回家,天已近黄昏。积雪白皑皑地拥满浏城桥到复兴街。雪厚路滑,天空阴暗,地闪雪光,路上阒静无人,我母亲排着长长的队买了几根油条和糖油粑粑给我们几姊妹吃,这些美味之所以打动人心,在于背后挟带的味觉记忆。眼界,永远都是一项不会落后的评判标准。此时我心中思绪翻腾,感激与温暖并在,担心与爱怜齐涌。那情那景我真不知道是置身何地了。

人到中年,站在生命长路的中途,前看后望皆是茫茫。前为渐已年迈的父母担忧,后为未成年的子女操心。中年的你才真正体味出上有老下有小的滋味,中年的你真实的感觉到肩头上纤绳的分量,那是一种再苦再累也情愿承担的悲壮和感动。其实,每一个强大的人,都咬着牙度过一段没人帮忙,没人支持,没人嘘寒问暖的日子。过去了,这就是你的成人礼,过不去,求饶了,这就是你的悲哀。

活过甲子之年后,使我明白;世界上的事情永远不是绝对的,结果完全因人而异。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弱者是万丈深渊。如果你没有超强的社交能力,那么请具备过硬的才华;如果你没有一颗坚强的心,那么请学会忘记和知足。

感谢经历,成为了现在的自己,感谢时间,让内心变得丰盈平静。红尘行走,现在我即将老矣,当打开布满尘埃,字迹模糊的日记本上面书写了我的过去。我还能读懂,只是声音沙哑,语速迟缓,但是并不影响命运的前行。

活到一定岁数,忽然就感觉灵魂苏醒,忽然就想要向内求索,忽然就觉得没有比走在熙熙攘攘的人海中更令人落寞与空虚的,总感觉众生喧哗,游离不定的灵魂无处安放,只是徒增笑耳,后来我想通了,衡量一个人的成熟与否,不是出口成章,说出许多深刻的道理,或者是思想境界达到很高。而是待人接物让人舒适,并且不卑不亢,保留自我的棱角又有接纳他人的圆润而活着。

今年,原本应是秋天的季节里,却尽显着夏意。生命总会有理由,为自己许一场精神的凤凰涅槃。所以,没有什么比文字更能让我走进世俗,也没有什么比文字更让我远离尘嚣。复杂的社会里,愿我们都随性随心活得自然而洒脱,以后想起这些和你们在一起的日子,也会放声大笑到热泪盈眶。

2017.10.22草于办公室

关于幽默的散文3:生活幽默点好

文/张聪蓉

幽默,在我们的生活中能发挥很多意想不到的作用。

幽默有助于人们坚持理想信念。我国着名的文化名人周有光,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受迫害,下放到农村劳动改造。造反派不准他带文学之类的书,他就带了二三十本各国文字的《毛主席语录》和一本新华字典,有空时就作比较文字的研究,后来他把他研究的结果写成了几本书。他笑着说:“这是东方不亮西方亮。”他从农村劳动改造回来后,分给他的住房又小又阴暗,好多人为他打抱不平,他却幽默地说:“房子小,卧室就是厨房,饮食方便,菜有书香。房间阴暗,更显得窗子明亮。门槛破烂,偏多不速之客。地板不平,仍可跳舞。”他胸怀如此豁达,品格如此幽默,使他一生自食其力,自得其乐,健康长寿。他出版的单行本已达38种,真是着作等身。他105岁还出版《朝闻道集》,106岁出版《拾贝集》。

幽默对增强信心、战胜困难大有好处。朋友90来岁了,是个革命老战士,参过军、扛过枪、打过仗,消灭过不少敌人,多次立功。5年前,他在检查身体时,发现有结肠癌,马上到医院作了手术,手术很成功。可他老伴总是不放心,一天到晚止不住地流眼泪。朋友笑着问老伴:“过去我在战场上消灭敌人,我告诉你时,你是哭还是笑?”他老伴说:“当然是笑。”他又笑着对老伴说:“我在体检时发现了癌症,并及时作了手术,手术又很成功,这就好比我过去在战场上发现了敌人一样,当机立断把敌人消灭了,这是天大的好事,你怎么还哭呢?”他老伴听后破涕为笑。朋友出院后,老伴精心照料他,他身体恢复得相当好,至今身体还很健康。

生活中有了幽默,生活立刻能变得欢乐有趣起来。有位老人的夫人买了一根腰带,穿裤子时总系不好,就愁眉苦脸起来。老人听说后很神秘地对他夫人说:“你不要愁眉苦脸,我给你想个办法,在你肚子上打两个钉子,把裤带挂上去就万无一失了。”他老伴一听笑弯了腰,愁眉苦脸一扫而光。

马克思说:“一种美好的心情,比十剂良药更能解除生理上的疲惫和痛楚。”让我们都来过幽默的生活,让生活快乐、有趣、和谐、幸福。

关于幽默的散文4:观影随想

文/陈意

纯粹的幽默是文人雅士的卡布奇诺,多奶少糖亦多冰,口感醇香、甘而不腻、依然丝滑纵享。然而,报童知识分子也有自己的那杯茶,加点BLACK而已,却时刻皆有花清香、茶新味之神爽。

真的,幽默有了黑色,对抗人生的无聊、枯燥,甚至脱腔走板,宛若静脉注射一样速效,一切的不快、纠结,犹如瓶中泻水,汩汩而出,忽焉似有、再顾若无,心灵居处,骤然空山新雨,尔后新园初荣,不亦快哉!综上,不过为法国电影《A片三贱客》观后的猝然所感,在如露亦如电,稍纵即逝的观想中,吾就姑妄言之、汝亦姑妄听之,望作如是观。

个人以为,这部法兰西原产影片,是黑色幽默系。剧情畅快,对每个镜头的演绎表述都单刀直入、直奔主题,不晦涩难懂、不刻意剑出偏锋,对白有味、妙趣横生,发人之趣思、且雁过留声。画外音的运用补强了表述的欠缺。客串者坎通纳(法国前足球巨星)本色演出、气场十足,曾经在球场的火爆,刹那出镜中快要溢出荧幕。毫无自卑之感的侏儒主角,被仇人在恐惧中仰望惊呼为,“矮小的绅士”。这,很是妙手偶得!

底层人物对未来有憧憬,对异性有古老人性的火热希冀,各种元素有序穿插,狗熊、说唱、街球、街头、插科打诨、戏弄戏谑,悉数粉墨登场,相辅相成、互为表里,相互交织,未各自为政、不自说自话,让观者在默化潜移,自我代入感渐次增强中,面临謦欬,亦虚亦幻,身临其境,眼耳鼻舌身意在上下十方中频受刺激。观者在剧情步步为营中,于不能逆料未来里,渴望通过巫师水晶球,观瞻其未来,云开雾散其结果。

这幕浮世绘,贯穿着市侩之徒不屈的别样希望,这样的希望虽伴着邪淫。但是,即为看客,就观此片、行此礼,妄以三教九流的角度认为,他们不过“命运伴着风水,光阴拉着流水”,“三贱客”虽因“生既不知其自来”,有了出身中时、地的不确定,环境滋扰难免,却未曾用“死又何妨听其自往”而罐子破摔,就地荒芜于时间向度、随意荒唐在时间里流,而是在追求梦想不逾矩中驱逐虚无、追赶属于自我的那份光束,历经种种,终于让大腕制片人、导演虚位以待……在一波三折中,演绎一唱三叹。在一无是处中,打破一板三眼。如此的生存、生活,可敬可叹!

关于幽默的散文5:论节省语言

文/周国平

曾经读到一则幽默,大意是某人参加会议,一言不发,事后,一位评论家对他说:“如果你蠢,你做得很聪明;如果你聪明,你做得很蠢。”当时觉得这话说得很机智,意思也是明白的:蠢人因沉默而未暴露其蠢,所以聪明;聪明人因沉默而末表现其聪明,所以蠢。仔细琢磨,发现不然。聪明人必须表现自己的聪明吗?聪明人非说话不可吗?聪明人一定有话可说吗?再也没有比听聪明人在无话可说时偏要连篇累牍地说聪明的废话更让我厌烦的了,在我眼中,此时他不但做得很蠢,而且他本人也成了天下最蠢的一个家伙。

少言多听是思想者的道德。唯有少言才能多思,舌头超出思想,那超出的部分只能是废话。如果你珍惜自己的思想,在表述时必定会慎用语言,力求简练准确,让最少的话包含最多的内容。

对于思想者来说,听也是思的一种方式。他听书中的先哲之言,听自己的灵魂,听天籁,听无忌的童言,听无字的神谕。

无论会议上,还是闲谈中,听人神采飞扬地发表老生常谈,激情满怀地叙说妇孺皆知,我就惊诧不已。我简直还有点嫉妒:这位先生——往往是先生——的自我感觉何以这样好呢?据说讲演术的第一秘诀是自信,一自信,就自然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起来了。可是,自信总应该以自知为基础吧?不对,我还是太迂了。毋宁说,天下的自信多半是盲目的。唯其盲目,才拥有那一份化腐朽为神奇的自信,敢于以创始人的口吻宣说陈词滥调,以发明家的身份公布道听途说。

智者的沉默是一口很深的泉源,从中汲出的语言之水也许很少,但滴滴晶莹,必含有很浓的智慧。

相反,平庸者的夸夸其谈则如排泄受堵的阴沟,滔滔不绝,遍地泛滥,只是污染了环境。

富者的健谈与贫者的饶舌不可同日而语。但是,言谈太多,对于创造总是不利的。时时有发泄,就削弱了能量的积聚。创造者必有酝酿中的沉默,这倒不是有意为之,而是不得不然,犹如孕妇不肯将未足月的胎儿娩出示人。

当然,富者的沉默与贫者的枯索也不可同日而语,犹如同为停经,可以是孕妇,也可以是不孕症患者。

健谈者往往耐不得寂寞,因为他需要听众。寡言者也需要听众,但这听众多半是他自己,所以他比较安于独处。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