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秋分的文章(精选8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秋分的文章1:白露到核桃香
文/郭旺启
白露打核桃,秋分摘花椒。每年白露前后,是核桃收获的时节。白露一到,核桃的外皮由青变黄,个别核桃顶部的外皮还会自然裂开,这是核桃成熟的标志,收获正当其时。
小时候,我最爱吃的干果就是核桃了。记得那时村口有一眼水井,井旁有一条水渠,渠下有一棵又粗又高的核桃树。每年秋季,这棵核桃树上结满了青绿的核桃,引得我们口水直流。“白露到,竹竿摇,小小核桃满地跑。”印象中,这棵核桃树是有主的,我们自然不能随便爬上去摘核桃,更不能用竹竿打核桃。但是到了白露时节,核桃成熟后,有的会从树上自然掉落,捡到后就成了我们的美食。于是,我和小伙伴们每天早上或傍晚会去核桃树下转一圈,看看能不能捡个意外之喜。但是这种“捡漏”的效果并不好,一方面掉落的核桃少,捡的人多,机会少;另一方面有可能捡到的是虫果,不能吃。所以,谁要捡到了好的核桃,就得意洋洋,到处炫耀。谁要是捡到虫钻过的核桃,就垂头丧气,悻悻而归。
后来,我们发现离村子不远的地方有一条深沟,虽然里面杂草丛生,但是却长了几棵高大的核桃树。于是,这里就变成了我们的采摘乐园。
夏秋交际之时,核桃尚未完全成熟,我们便开始了打核桃的计划,因为肚里的馋虫早就蠢蠢欲动了。核桃树也真是奇怪,垂到低处的枝条很少结核桃,离岸很近的枝条也很少结核桃。然而,爬树摘核桃比较危险,用竹竿打核桃,又够不着。这可怎么办呀?有句俗话说得好:“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我们有的用弹弓瞄准核桃打,有的用扁平的石块使劲儿砸,虽说命中率不太高,但核桃还是被我们打下不少。看看打下来的核桃差不多了,我们便下到沟里,去杂草丛里仔细地搜寻,免得有漏网之鱼。捡完核桃后,我们来到河边,用石块砸开核桃青皮,露出里面的硬壳,用河水冲洗干净。清洁完核桃后,我们的手也变成了小黄手。
有时候,我们会直接把青皮核桃带回家,放在屋檐下晒上一周,然后用双手轻轻一搓,青皮就脱落了,非常干净。褪皮后的核桃一定要晒干,不然果仁儿会烂掉。
如今,村口附近的那些核桃树,再也没有孩子去捡核桃、砸核桃了。孩子们似乎有了更多的零食可供选择。不过,他们却无法感受到我们儿时的那种乐趣,那种在秋天的核桃树下仰望果实的美好心情。
秋分的文章2:风清露冷已秋分
文/王平安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时光匆匆,转眼就迎来了庚子鼠年的秋分,在这秋季的中分点,漫步于林间河畔,眼前又重现王勃那“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落日熔金一幕。天际边夕阳映得晚霞瑰丽绚烂,几只洁白如雪的鹭鸟,在天水相接处振翅翱翔,一艘货船缓缓从远方驶来,掀得水波荡漾,天地间茫茫渺渺,荻花如羽波光潋滟,不由轻赞一句“秋日胜春朝”啊!
“金气秋分,风清露冷秋期半。凉蟾光满,桂子飘香远。素练宽衣,仙仗明飞观。霓裳乱,银桥人散,吹彻昭华管。”宋代谢逸的这首《点绛唇》,犹如给心间架起了一座彩桥,吟哦之间,仿佛置身千年前的秋分凉夜。在云中若隐若现的月儿,泛着清冷的光辉,秋风逶迤,飘来桂花的馨香。月光下,似看到一位素衣霓裳的仙子,裙袂飘飘,秀发如云,随着丝竹的袅袅清音婀娜起舞,一副冷艳凄绝之美,让秋分夜多了几许悠远幽怨。
被苏轼称为“郊寒岛瘦”的苦吟诗人贾岛,无论何时,都不忘铸字炼句,反复推敲,已然到了痴迷忘我之境。“漏钟仍夜浅,时节欲秋分。泉聒栖松鹤,风除翳月云。踏苔行引兴,枕石卧论文。即此寻常静,来多只是君。”此诗犹如展开了一幅千年前的秋分月夜图,那个耽幽爱奇,孤僻冷峻的贾岛,他在清悠的月光下,踩着青苔,踱步冥思,继而又枕在闲石之上,潺潺流水不觉于耳,他反复苦吟细琢,而静夜正是灵感频发之时。世人只知称他“诗奴”,可一字之差,谬之千里,斟酌推敲严谨与乐趣,唯他自知,正如那句“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黄叶飘零的秋天,总能勾起无限的乡愁,“故园应露白,凉夜又秋分。月皎空山静,天清一雁闻。感时愁独在,排闷酒初醺。豆子南山熟,何年得自耘。”明代孙作的这首《客中秋夜》,一下子揪扯出游子满腔的思乡情结,记得儿时每逢秋分时节,跟随母亲去田野采摘雪白的棉花,每每看到大雁排成人字形在头顶飞过,总会驻足仰望,思绪飘向远方。真不知何年何月才能重回故里,可没了双亲的故乡,人也像无根浮萍,心茫茫然了无着落。
身居江南,总有一种季节错落感,刚刚送走了秋老虎,绿叶还缀满枝头,秋姑娘在秋分之时,才姗姗而来,金风送爽,菊花与木樨花竞相绽放,撒得满城似涂抹了香料,芬芳馥郁。蝉鸣蛙叫更是一声叠合着一声,它们似在做最后绝唱。而家乡的秋分则是季节分明,此时已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枯叶飘零时,潇潇秋雨一场场落下,打湿了芦荻花,也送来秋的寒凉与满地金黄成熟的庄稼,农人会满眼含笑赞一句“天凉好个秋”啊!
秋分的文章3:秋分又见秋霜白
文/任随平
白露过后,秋分未至,却见秋霜白了瓦檐,白了草茎。
秋霜来时,在夜里。鸟雀睡去,风睡去,唯有警觉的犬梦醒着,白日里的水汽就悄悄然落在了瓦檐树木和场院的草垛上,及至天色将明未明之时,随着气温骤降这水汽便凝华而成了数以万计的小冰晶,寂寂然地醒在万物的表面。晨起,鸟声醒来,徐风醒来,掀开庭院的门扉,却见秋霜轻轻地覆着,像昨夜的幻梦,那么优雅,那么明丽。
秋霜有若昙花,带给人的却是一份欣然与讶喜。
于是,望霜的人虽开得了庭院的门扉,却又默默回过头来,望着瓦屋出神。平日里的青青瓦舍,此刻被一层薄若蝉翼的梦裹着,悠然宁谧:青瓦白霜,瓦色衬映着霜之晶莹,霜色隐逸着瓦之安谧,白里隐现着暗青,青里透射着洁白,这瓦屋因此而多了一份遐思与猜想——若起伏的画布,若着色的纸页,只是不见秋的画笔。哦,那几只顽皮的麻雀不就是秋之画笔的杰作么?它们默然立于屋脊之上,缩着头,似乎做着昨夜未尽的梦。突然之间,不知是哪只突兀叫了一声,沉默的三两只唤醒了似的,跃动着,从瓦脊上跳了下来,落在瓦楞间,谁知这瓦楞间却是落了霜的,角质的爪子打了滑,“呲溜”一下滑了下来,翘起的翅羽扫起一尘薄霜。望霜的人默然笑了,这秋霜,这秋晨,这秋霜染白了的秋晨的鸟雀。
折身出得门来,早起的鸡群已然围了场院的草垛,争抢着啄食草茎上的晨霜。落了薄霜的草茎,已没了夏日的柔韧与迷丽,干硬地立着,鸡群的尖喙啄上去,草茎猛然拽动着身子,晃了晃,那薄霜便窸窸窣窣地纷飞着,落在鸡群的尖喙上,眼眸间,鸡群使劲抖了抖脖颈,默然立着。良久,又铆足了劲向下一枚草叶啄去。这情景,不禁让人想起“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的诗句,只是,这情景里多了一份雅趣,一份悠然的散逸情怀。
信步上得山来,霜迹已散,唯有湿漉漉的珠露安卧在草叶的内心,耀着光,明灭有致地亮着。顺着逶迤小径翼翼进得田地来,萝卜叶子田田的绿着,在大把大把阳光的照耀下,泛着明丽的光芒。俯身,轻轻地抚起一枚宽大的萝卜叶,你会惊喜地发现,在叶子的内心安卧着的不只是晨霜融化的珠露,还有不知名的小虫,它们围着珠露正在吮吸着,吮吸着昨夜梦的甜蜜,那样专注,那样安静。落霜之后的萝卜此刻会是最嫩的,这是母亲告诉我的,于是,我双手拢了叶子,顺势摇动着拔起了一颗,白胖修长的身子,真不愧是大地养育的闺秀。轻轻地用指甲戳一下它的肌肤,便见明亮的汁液流溢而出。母亲说,秋天是做菜的好时节,尤其是薄霜落过,像萝卜、甘蓝这样的菜蔬才会熟透,性味也是最好。
眼下又是秋分将至时,晨霜也如期而至了,故园的薄霜又该是染白瓦舍田园的时候了,经霜的叶子,跳跃翻飞的鸟雀,啄食薄霜的鸡群,它们又该是迷丽出一幅怎样的图画呢?
秋分至,秋霜白,念想长长,挂牵旖旎。
秋分的文章4:平分秋色
文/董改正
“秋分”是一把刀子,将秋日九十天精确地切为两半,这天,太阳直射赤道,此日得以昼夜均分,寒暑自此中和。这样一个神秘的日子,一定是有意义的,比如说“不平”才是宇宙的常态,平分则让人心忧,完美到极致总是难以守常的,这与“盈则缺”差不多一个道理。
回头再说秋分吧。自此后,阴气盛而阳气衰,雷声将会在大地上消失一段日子了。江河湖泊水塘沟渠里,水都开始退向自己的内心。蛰居的秋虫们开始营造自己的洞穴,渐渐走向大地深处,并用打洞的细土封起洞口,它们的鸣声便越发苍凉起来。阳光温煦,秋风温柔,人走在爽朗的林荫道上,脚踏一地温度正好的树影。天空上的云很干净,空气很干净,丹桂飘香,蟹脚痒,菊将黄。这是人间难得的好日子,所以诗人说:“我言秋日胜春朝。”秋的薄凉与春的微寒,一个是成熟的淡定,一个是生长的疼痛,绝不一样。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说的也差不多是这个时候吧。之前热烈,之后,一层秋雨一层凉,岁月将滑向萧索衰败寒冷,中间的“正好”,就成了令人感到忧郁的完美。经历了太多处于晃荡状态的不平衡不完美,陡然遇到秋分的平衡,便令人感到惶恐不安,因为怕失去。
李朴《中秋》诗:“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由缺到满是缓慢的,但一到满其实便开始走向缺,平分秋色其实只是一瞬间,看不见的细小缓慢的盈亏消长在每一个瞬间进行。萧条与繁荣、贫瘠与丰实、干瘪与饱满,没有真正的平分,所有的对立面,都不曾有直尺状的,而是太极图里的曲线蝌蚪,此消彼长,动态平衡。
如此,就可以对“平分秋色”微笑了,便可以对许多“不公”释然了,对许多“不幸”淡然了。世上虽无永恒的、绝对的平分秋色,但一定有对立面的相互转化,那么一切都是可以期待的,因为它是动态的,没有任何一把刀子,可以将所有的“状态”一切为二。消失的雷会重新出现在春天的天幕上,消失的水会化作冬雪春雨,重新开始新的征途,洞穴里的虫子,会在春天潮润的土地上钻出来,如种子一样,唱响夏天。如此,就该感谢没有平分秋色了,因为“不恒定”给了一切以希望——谁愿意永居贬义的那一头?
所以,对于平分秋色的一轮满月,对于它的盈亏消长,应该是“不应有恨”。只要你等待、努力,一定会有不断的美好带给你,而它对应的“不美好”则化作了经历、回忆,化作春泥,养满腹清馨。
在平分秋色的季节,说着它的闲话,也是一件很快乐的事。
秋分的文章5:秋分又闻宣化牛奶葡萄香
文/孙辉亮
谚语说:“早上立了秋,晚上凉飕飕”。一立秋,北方的天,就突然凉了……
秋天,在不知不觉中,款款踱来。酷暑,悄悄退去。秋风,带来了丝丝凉意。天空,忽然变得格外的蓝,格外的高远,白云,忽然多了起来,一朵朵、一朵朵,在湛蓝的天空中,欢快而悠闲的漫步。空气中,也忽然多了些成熟的特殊味道。初秋,秋的气息,转眼间,便弥漫天地……
初秋,镶嵌在古城宣化里的上千亩葡萄园,散发出葡萄的阵阵清香。红的、黄的、白的、紫的、绿的,各色肥肥瘦瘦的葡萄,挂满了古城北部的角角落落。如珍珠玛瑙、似翡翠玉石,装点着宣化多姿多彩的秋色。有了它们,古城宣化的早晚,就有了一种特别的味道。古城的秋天,才有了别样的风采。
半城葡萄满城香。闻着宣化空气中荡漾着的葡萄成熟时特有的馨香,大街小巷的人们,便不由自主地欢笑起来,神清气爽起来,倍感亲切和自豪起来……
京西第一府,千年葡萄城。宣化,位于张家口市中部,东距首都北京,只有150公里。秦汉时属上谷郡,唐代设武州,辽为归化州,元为宣德府,明朝成为长城九边重镇之首,称宣府镇,清朝设置宣化府,寓有“宣扬朝廷德政,教化黎民百姓”之意。自有建制以来,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乾隆皇帝,曾九次出巡,均在宣化驻跸,并亲笔御书“神京屏翰”大匾,至今仍高高地悬挂于城内镇朔楼上。
古时的宣化,曾有上万亩的葡萄园。是名副其实的“葡萄城”。西汉时,张骞出使西域,将葡萄从西域引入长安(西安)。经太原传入宣化。据考证:宣化葡萄的栽培历史,已有1800年至1900多年。这些年,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加快和保护意识的缺失,现在只剩下了1500多亩。有白牛奶葡萄、李子香、玫瑰香、老虎眼、美人指、香妃、赤霞珠、红香蕉、无核白、无核紫、巨玫瑰、里扎马特等一百三十多个葡萄品种。以鲜食的白牛奶葡萄,为最多、最着名。
岁月悠悠,沧海桑田。2000多年过去了,在一座近10平方公里的古城里,仍奇迹般地保留着1000多亩“漏斗架”(莲花架),栽培技艺的葡萄园。俯瞰,成片成片的葡萄架,宛如一朵朵莲花盛开,又似一个个展翅的凤凰,美丽无比。仰视,仿佛一把把倒立的巨伞,接天蔽日,保佑古城的安康;又像一个个通天漏斗,承接天地灵气。
宣化的葡萄园,它创造了“三个”世界唯一。世界上唯一在城市中的葡萄园;世界上唯一以“莲花架”栽培方式的葡萄园;世界上唯一的城市文明与农耕文明的高度融合的典范葡萄园。在一座古色古香古城里,有1000多亩那么大的葡萄园,这是多么难得,多么珍贵,多么壮观呀!这是一个怎样的世界级奇迹呀?它既是城市中自然的生态环保、生物多样性的绿色公园;又是城市里的“绿肺”;更是见证这个城市历史发展的“活化石”。难怪联合国粮农组织上百个国家的官员和专家,看到古城里的葡萄园, 禁不住伸出大拇指, 惊讶地说:“Great! Great! (太伟大了,太伟大了)”。
宣化葡萄,最初是作为 “奇花异果”,在皇宫和寺庙里栽种的。圆锥形的“莲花架”,不仅极具观赏性,又是庭院经济的楷模;更寓意了佛教中“追求功德圆满”的美好愿望。而且,水源、肥源、光源集中,更主要的是具有防风、抗倒功能,这在多风的北方,是一大创造。充分体现了古代葡萄农的智慧和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的灿烂辉煌。
宣化牛奶葡萄, 品牌价值已达19.97亿元。1915年,荣获巴拿马世界博览会荣誉奖;曾获国家工商总局和质监总局“双地标”认证;连续6年蝉联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百强奖。2013年6月,成功入选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和“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宣化,位于北纬40°-41°之间,平均海拔650700米,属于黄金纬度、黄金海拔。是世界上公认的高品质葡萄生产的黄金生命区,我国的新疆、法国的波尔多也在这个区域,这个区域,特别适合葡萄生长。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白露时,宣化白天夜里的温差很大。白天的温度仍高达三十多度,夜晚之后,就下降到十多度。其他早熟品种的葡萄,大多九月前就成熟了。唯有宣化的牛奶葡萄,白露后,才渐渐上糖分。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经过十五天糖分的积累,到了九月下旬的秋分,才真正成熟。
除宣化外,张家口市怀来和涿鹿地区,还有近3万亩的牛奶葡萄。怀来和涿鹿的葡萄,都是从宣化传过去的,由于两地气候比宣化温暖一些,葡萄一般比宣化的早出芽半个月,早成熟半个月左右。所以9月初左右,大街小巷的牛奶葡萄,大多是怀来和涿鹿产的。
真正的宣化牛奶葡萄,不是特别甜,而是甜得“恰到好处”。熟透的宣化牛奶葡萄,是金黄金黄的。椭圆形的葡萄粒上,镀满了太阳的色彩。晶莹剔透,鲜美欲滴,美的无法用语言形容。摘一串,捧在手上,颗颗葡萄,像一个个金色的琥珀,漂亮极了。在阳光下,可以清晰地看到葡萄粒里,细细的脉络,看到果肉里,两颗墨黑色小水滴般美丽的葡萄核。
轻轻地剥开蝉羽般薄薄的葡萄皮,鲜嫩透明的果肉,一下子就露出来。果肉饱满,汁水丰盈,清香扑鼻。吃一颗,清甜爽口,香沁肺腑。一颗接一颗吃下去,吃上几嘟吃不腻。这时,你定能真正体味到“百吃不厌”的深层含义。
而其他地区的牛奶葡萄,皮,要比宣化牛奶葡萄要厚一点;果肉也要涩一点;但含糖量却比宣化牛奶葡萄高一些。吃一颗,真甜!吃三颗,喉咙就“齁”得受不了。
宣化牛奶葡萄,之所以能够剥皮、切片,“刀切不流汁”,肉厚汁丰,香甜可口,得益于宣化的好山、好水、好土、好气候。宣化四面环山,四条河流环绕,土壤肥沃,日照充沛。独特的气候和地理生态环境,孕育出独特的好葡萄。它是域外的葡萄品种,经过当地果农的精心培育和改良,繁衍而出的极品。在中国葡萄的家族里,它的品质是最好的。
葡萄是“水果之王”。世人之所以喜爱葡萄,不仅因为其味美清甜,更由于它象征着硕果累累,多子多福,兴旺发达等美好的寓意。而且,还有许多药用价值。葡萄含有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药用价值极高。能祛痰、预防脑血管病;兴奋大脑,抗病毒;减肥,增进食欲;抗癌,抗衰老,可以说全身都是宝。
历代文人墨客,对葡萄多有溢美之词。唐诗圣杜甫“翠瓜碧李沈玉甃,赤梨葡萄寒露成。”边塞诗人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鹿门先生唐彦谦“金谷风露凉,绿珠醉初醒。”宋代爱国词人辛弃疾“高价金茎照水寒,累累小摘便堆盘。”元代女诗人郑允端“满筐圆实骊珠滑,入口甘香冰玉寒。若使文园知此味,露华应不乞金盘。”等都道出了对葡萄的赞美之情。元代诗人刘迎在《上谷》诗中“葡萄秋倒架,芍药春满树。”明代大画家徐渭,曾在宣化生活一年半左右,一幅清墨淡雅的 “墨葡萄”图,成为我国故宫博物院珍藏的精品。中国的莎士比亚曹禺,幼时,曾在宣化生活五六年的时间;八十岁时,为宣化牛奶葡萄作诗一首:“尝遍宣化葡萄鲜,嫩香似乳滴翠甘。凉秋塞外悲角远,梦里风霜八十年。”串串字珠句玑,无不见证着宣化牛奶葡萄的甜美和诱人。
秋分,才能真正闻到宣化牛奶葡萄特有的清香!
秋分,宣化牛奶葡萄,才真正成熟!
朋友们!想吃真正的、正宗的、鲜美滴翠、清甜爽口的宣化牛奶葡萄,请耐心些、耐心些,静静地等候,等候,等到宣化牛奶葡萄,真正成熟的那一刻,那一刻……
秋分的文章6:冬日,阳光在高处
文/三月春雪
秋分过后,阳光与北半球相距甚远,走进室内与我们的亲近,却越来越密。
夏天高热,喜欢躲进树荫享受凉爽;冬日寒冷,喜欢挤在墙根晒太阳,扯起冬闲,把一缕安逸的斜晖西挂在树梢。
冬日,一样的阳光,室内与室外截然不同。
室外,阳光看起来的温度,被寒风一吹,散作虚假的温暖。
室内,玻璃只允许阳光进入,寒风被阻隔在外。被隔离的阳光,圈养了热度,明媚是被粉饰的亮丽妆容。在封闭的室内,阳光营造了春天。
在冬天,喜欢被阳光欺骗。室外的寒风挟持阳光降低温度到零下,但室内的小阳春,南方花草,杜鹃花弄错了时令,欣喜的花枝乱颤。
在城市,高楼把阳光买断。于是阳光昂贵起来。
楼高影长,侵吞大面积房屋绿地。两座楼之间的距离,抵不过高楼自身产生的影子,后面那一座,卑微含首,在他人的阴影中,寒冷终日。除非,你比他高,把高度踩在脚下,方能获得高远视野,才获得阳光的青睐,以及阳光的芳心。
就这样,常常为获得阳光,而不惜一切代价与他人争夺,只有把别人踩在脚下,阳光这份奢侈品才会变得更加昂贵。
城市里的阳光稀少而珍贵。
如若回归野外的自然,那低矮的房屋,消瘦的树干,都虔诚的匍匐下身子,让自己也让他人,一同享受阳光的天然赠予。
野外,阳光廉价而美丽。
阳光在城市,成为商品,因为太贵,买不起。
一棵树,因为脚下的土地,才会放弃扩张,脱下树叶的厚度,让更多的阳光,亲吻土地,亲吻树干。而城市为什么不能放弃对天空的扩张,让阳光亲吻万物,包括你我。
秋分的文章7:秋之初想
文/安琪
今天是秋分,下了一夜的秋雨停了,早就听祖母说:“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穿上棉。”一个人独自走在林荫道上,寒气吹进我的衣衫,倒觉得祖母的话是真的。
从这一天开始,就意味着进入秋季了,可是我怎么觉得秋天早就来了呢。你看那地上都是树伯送给我们的礼物,一片,两片,暗金色的,枯黄色的,像蝴蝶,像缕衣……风一吹,他们又飞起来了,转着圈,哼着小曲,缓缓地铺在了羊肠小路边。有几个顽皮的小孩,嬉闹着,追逐着,踩到了这些叶子上面,叶子也笑开了怀,清脆声不减,虽碎了一地,却也护了花。
乡村的树叶似乎用途更多,我祖父把树叶当成宝,用扫帚扫了一车又一车,满满地推回家去了。那时的小车只有两个轮,整个都是用木头钉制而成的,还有个担子,在推的时候套在肩膀上,祖父就是常常用他那瘦弱的身体推着这样简陋的小车,两手稳稳地握住车杆,先是身一弯,然后再站起来,才能更好地控制好小车,虽然有些吃力,但是每次都很开心的推着东西回家了。乡村的树叶就是大自然对人类的馈赠,家家户户都会捡些叶子回家当作燃料,以供烧火做菜用。当叶子被火柴点燃送进灶膛里,就能烹制出一锅美味的菜肴,远在麦地里玩耍的一群小孩儿远远就看见自家红砖蓝瓦房的烟囱里升起了袅袅炊烟,也顾不得玩了,一拍屁股就往家赶,怕是家里人做了自己爱吃的饭菜被兄姐抢了去吧。除了飞向天外的叶子,大多数都安安静静的躺在灶膛里,等着祖父把它扫出来,撒到菜园里,用作肥料,来年的青菜叶会肥硕鲜美。除了用作肥料,这叶子灰烬用途还有很多,下雨过后,道路泥泞,一走就有烂泥巴粘到鞋上,前一块后一块,难走的很,于是祖父就用铁锹从火膛里铲些灰烬,小心翼翼地端到门口颠颠、撒撒,把灰铺在烂泥上,再用脚来回踩踩,踩平了,路也变得结实了,一条没有泥巴的小路就铺成了,其实家家门口都会铺设这样的小路,不仅方便自己,还方便了过往的行人。我和邻家的小伙伴常踩着这种铺平的小路,去到屋后的树林里采摘刚从树皮里冒出来的水润润的木耳,揣着满兜的木耳满心欢喜地又沿路跑回到各自家里,全然不顾鞋子上粘的黑灰。
热闹的夏天从今天开始画上了句号,悄然走进落叶的秋天。霜天红叶,繁花凋零,只会让人觉得时光易逝,红颜易老。
秋分的文章8:原原本本
文/莲叶
怎么就到秋分了呢?也是,马上就中秋了。
想到中秋不知是否有空回家看爸妈,提前去超市给他们买了一些水果及月饼。到家的时候,妈妈刚刚睡觉了起来,她是凌晨起床去卖菜了,回家睡的回笼觉。看见我,妈妈自然是高兴的,爸爸也是,裂开嘴笑,孩子一样的笑容。虽然爸爸什么也不说,但我能感受到他的开心。
妈妈自然又说上次买的还没有吃完,怎么就又买了?我什么也没有说,只是笑。以前总以为妈妈不爱吃零食,也很少买给她。那天妈妈偶然和我说起她想吃香蕉,我忽然想,我怎么就没有想到妈妈也会想吃什么呢?在心里埋怨自己,埋怨自己真不个好女儿。打那以后,每次回家我都会给她买一些了。这么多年,至从爸爸病了以后,我一直都只是想着爸爸爱吃什么而忽略了妈妈。其实,这个家,最应该关心的是妈妈。她一辈子操劳,日子刚刚好过一点,爸爸又病了,十几年了,一直是她照顾爸爸,照顾弟弟的孩子。
人说母爱最伟大,母爱的伟大在哪里呢?在我想来,就是无私的,无怨无悔地付出吧,这样的付出,甚至让母亲忘记了自己。
我也是妈妈。天下的女人有了孩子,是不是都变得没有了自己呢?我还是希望自己在照顾好孩子的同时,能够有一份心底的追求吧。也许,这追求看来是如此的不着边际,但它最少让我心底充实,让我觉得我还是我。
妈妈和我拉着家常。她心底最担心的就是弟弟。弟弟不爱说话,也不善于与人结交。今年老公这边情况又不太好,妈妈和我说起,自然是长吁短叹。我心底也是发愁的,发愁有什么用呢?日子还得慢慢过。
有时我自己看我写的那些文字,似乎是没有忧愁的。我想,我大约不会表达心底的那份愁怨吧。每次妈妈和我说一些不开心的事情,我都会劝解她,开导她。只是,每个人的性格不同,许多道理不是不明白,就是放不下吧。
我是一个放得下的人么?我不喜欢把一件事总藏在心里,就算是在这里自说自话,说了也就过去了。过去了就好了。至于那些不想说的,我会选择在心底过滤,选择忘记。这点,我不像妈妈,我不钻牛角尖,我知道讨自己欢心。
晚饭后带着安安去郊野走了会。
刚刚收割的稻田有一股子新鲜的稻谷香。一茬茬的稻梗立在地里,落下的稻草随处散落,让人感叹生命的凛冽与芬芳。
回转的时候,天暗了下来。无边的暗里,我和安安说话。她倒是好兴致,边走边侧翻着,对于她来说,侧翻就是好玩。看着她轻盈的身姿,听着她的软声细语,感觉日子总是充满希望的。
没有月光。夜里的天光,感觉比平日里还是明朗一些。大约是临近中秋的缘故吧。
还是想说,秋如此明净高悬,在清晨,在黄昏,在每一片叶子悄然变化的背后,在每一缕光渐次明澈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