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文学的散文

请欣赏关于文学的散文(精选9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关于文学的散文1:我的文学情结

文/罗迦玮

人活到45岁也该算过了大半辈子了,细想自已的生活爱好,除了与朋友偶尔小聚,以酒为乐放松一下自已外,最大的爱好便是至今不忍丢下的业余写作了。

在写作中体味生活,探讨人生也着实让自已收益菲浅。我的第一篇能登“大雅之堂”的习作是一首叫《思念》的小诗,记录了刚上贵师大读书时在病中思念母亲的游子心情,以真挚的感情意外地获得校友的共鸣,在全校的写作比赛中被评为二等奖。接着自己还被冠以《校园》墙报的编辑,在业余时间负责编刊出刊工作。这对于学物理专业的我已是一种荣幸,也让在文学知识上才疏学浅的我惶恐不安。形势迫使我陆续看了一些名着和文学理论的基础知识,以免自已的无知招惹笑话。

一个在中学读书时代连作文都不知怎样写的人,上大学后居然成了校报的编辑,别人的不解也一度困惑了我。但冷静思考下来,还是思念母亲的拳拳真情激发了我的写作愿望。提到真情的不由流露,我就会想起在安龙二中读高二时教我们语文的卢云中老师。他在课堂上讲解白话文《窦娥冤》时完全进入了角色,在他忘我之时,我竟瞥见了他的裤门链都没有拉上。但他声情并茂,甚至是手舞足蹈、口沫四浅的讲解容不得我的思想开小差,我随着他的思绪领会了课文的主题,后按他的要求用现代汉语改写的《窦娥冤》居然获得了赏识,在班上由他当“范文”朗读。这可是从小读书以来害怕写作文的我首次在作文上得到的鼓励。或许是卢老师上课时不拘一切的真情演绎激发了我潜伏于心的文学爱好,我的写作情结也由此而生。

大学毕业后我回到了母校安龙二中,当上了一名物理老师。此时卢老师已经退休,但我的业余写作仍是热情高涨,利用兼任校团总支书记和班主任的时机办《校园》黑板报和《招堤小荷》油印报,带动了一帮爱好文学的师生。自已不仅在州报上发表了诗文,还把班上学生詹丹志的诗作推上了外省的刊物。一时间名声大噪,在当地只算二流学校的安龙二中也有了一个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现象。我亦有幸应邀参加县里的一些文化活动,结识了龙尚学、陈翰辉、张文林等当地文化名人前辈,相交了杨远康、罗华坤、贺登祥等文朋诗友,受他们的熏陶和影响,我的文学情结不再是单一的写作了,更多的是在与他们的交流中学习社会历史知识、做人做事的道理,也由此对人生有了更加积极的认识和正确的探讨。

至今回想起来,在安龙生活的最美好记忆,就是与他们的相知相识。常言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正缘于对文化、文学和人生的热爱,大家在交往中自然形成了一个有暇就扎堆的“圈子”,即当时颇谓时髦的“文化沙龙”。逢周末或节假日就不约而同地聚在一起,没有现在手机的即时邀约,但一个来了另一个也就到了。大家在一起交流写作体会,摆谈安龙人文历史,畅叙人生理想和抱负,其乐融融,互为启迪,我的人生观念也由此逐步形成。当然大家相聚时也非正襟危座,薄酒一盅,淡茶一杯,甚至连半路捡来的笑话也是少不了的互享内容。记得龙尚学老师发起的成语接龙酒令就很有意思,让人在饮酒的同时就温习了成语。你一句“一心一意”,他一句“意气风发”,我一句“发扬光大”……煞是精彩,接不下的就该罚酒了。这比时下的“斗地主”更有一番文化的品味。

当年也正是我们这些人是《绿海》杂志的编辑,所办的《绿海》还是全省县级刊杂中最有影响的,连省外的作者都有投稿。我们常为此感到自豪,也觉得人生充实了许多。在我们的文学圈中,当时远康还在洒雨区中学任教,登祥在兴隆镇任职,华坤与我都同在安龙二中教书,几乎一到周末就聚在一起,或陋室小坐或招堤上漫步,一同交流各自的人生体验和心得,互评对方的文学作品和构思。只要圈中的人又有作品发表,自己就会暗暗努力争取迎头赶上。远康兄更是一个有心人,他把我们当年发表的作品都汇总在一起剪贴成册,至今还保存完好。人生路上,朋友间的这种激励和鞭策是最为宝贵的。如果时光可以回放的话,想必招堤荷畔的缕缕清香也记录着我们当年的激情和向往……

在我们的文学圈中,尚学、翰辉二老都是省内知名的史学专家,他俩潜心为安龙修志十年,对安龙的人文历史了如指掌,娓娓道来就串如珠玑,仿佛一幅安龙的历史画面就生动地展示在眼前。尚学老师搞过行政,对世态有入木三分的见解,不趋名利的选择铸就了他的史学成就。从他的身上我看到了一个传统知识分子的优秀形象——忧天不怨人,善言不投机,宽容不咎责。这些都是值得我推祟和学习的好品格。

文林老师是全县自学成才的楷模,成名之前走过了一段艰辛的人生。由于家庭出身的关系,安龙解放后他没能继续求学,为了生存,初中一毕业就当上了泥水工。但天性好学的他竟能在知识的海洋中忘掉现实的困顿和世俗的冷暖,一直坚持自学,最终取得函授的大专文凭。从乡村民办老师做起,直至落实政策后当上了省重点中学——安龙一中的骨干语文老师。他特殊的经历,赢得了人们的尊敬和佩服。我有幸在文化馆的一次座谈会上与他认识,并一见如故成为忘年之交。那时他己是我父辈的年龄,他乐观豁达的心态缩小了我们间的距离。他常用自己的经历鼓励年轻人好学上进,也能包容年轻人的个性和不足,并予以循循的诱导。与他在一起时,他就鼓励我多看多想多写,并列举许多生活的事例,分析其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文林老师除了和蔼可亲、乐观向上外,还有一颗难得的童心。他教会了我划拳,大家相聚时他要“走”上一转。然后趁着酒意说心里话,其中少不了勉励的言词,他的用苦良心可想而知。记得一天晚上与华坤散步北门坡到了他一中的住处,刚一进门电就停了。他老一句“贵客一到就开烛光酒会”的话把大家都逗来了兴趣,他点亮一棵蜡烛,搬来一张条凳,上面酒碗一摆,我们就一边品酒,一边畅谈人生了。

翰辉老师是尚学老师修志的老搭档,一生笃学厚道,为人真诚,讲求原则,做事低调,不屑与投机异已者为伍。从安龙到贵阳复又回到安龙工作,把毕生的心血都倾注在故乡的热土上。他严谨的治学作风一如他的做人,不阿谀奉承于人,却又真诚地善待身边的人和事。他看不惯生活中怪异的灯红酒绿,竟然请辞了县文化局局长的头衔。他常自诩要做安龙最后一个“士大夫”,不可因世俗的斑剥毁了一个文人应有的名节!他注重安龙历史文化的挖掘和传承,退休后还奔波于贵阳安龙两地,为县政府当顾问,为安龙的文化旅游开发献言出策。想必“荷都安龙”永远牵系着他的故乡情结!他一篇篇情感真挚、历史文化底蕴厚重、言词精美的散文只要见诸报端,便成我等文学爱好者争相捧读的精神食粮。读翰辉老师的文章要一字一品,句句饱含着真情和人生的哲理,像品尝了一杯陈年老窖的醇香……让人在回味中久久不忘,在不忘中铭记了做人做事的道理而欣然认同。

远康兄告诉我,在我人生逆难之际,翰辉老师曾为我痛惜不堪,竟当着众人号啕大哭,为我点亮了祈祷的“七星灯”……此事已过去十九年了,但这盏“七星灯”闪烁的善良、真诚和人性的光辉仍照亮着我的心空!我永远也忘不了翰辉老师的教悔和关爱,在生活中做好人学好文,我相信这是翰辉老师的心愿,也是我继续努力的方向。

翰辉老师常说,安龙是一个有历史文化底蕴的古城,从古至今该有文化的命脉,万万不可断在我们的手上。当年我们那个“文化沙龙”圈子的人除华坤改行从政于安龙外,其他的已陆续离开了安龙。在兴义的登祥己当上了州委常委、副州长,远康兄作为一公司的老总仍笔耕不断,己出版七本个人文学作品专集,当选为中国水利作协的副主席。我呢,则在回归社会历经了造林、挖煤、制药的打工经历后凑齐费用,出版了第一本诗集,获全省第七届“新长征” 职工文艺创作二等奖后加入了省作协,去年又出版了第二本文学作品集,两首诗歌还上了国家级刊物《十月》杂志。虽然我在业余写作上也算小有了成果,但较之远康兄尚差一大截,更不敢与翰辉、尚学等老师比学问了。从他们的身上不仅是学其知识和学问,更值得学的是他们做人的真诚、人生的感悟和治学的严谨。

可以说,我的文学写作情结源自于真情的感染、真诚做人的教悔和人生的真实体验。在安龙生活和工作的那几年,我感谢命运的青睐,让我结识到了良师和益友。他们的教诲、鼓励和关爱,助我走过了岁月的风雨,也让我有了人生的取舍和写作的源泉。其实为人之道就是为文之道,人生就是一部书,用真情讴歌真善美和人性的光辉,人生就有了价值,文学就有了价值!况且写作的过程也是提炼生活、探索人生、不断学习进取的过程,我愿苦在其中也乐在其中。

身在当今讲求经济和物质享受的社会,我常在恐慌中怀念过去。想必一个人乃至社会总得需要文化和思想的支撑。但愿我们当年的“文学圈”是故乡热土的一种造化,也希望这种造化能够在故乡的热土上继往开来!

关于文学的散文2:文学路上的苦行僧(文化随笔)

文/墨客文人意吟风

文学路上的苦行僧(文化随笔)

█莫文毅

开篇前客套两句:承蒙有关领导垂爱,让我这个无名小卒在“南丹文化人”这一栏目公然露脸,鄙人自知,却之不恭,受之有愧。恭敬不如从命,班门弄斧了,权当一次小丑粉墨登场吧。

身为贫苦农民的儿子,我的故乡坐落于黔桂交界处一个僻静的山寨。黏稠的泥丸,馥郁的野花,酸涩的山果,叮咚的清涧,随大人劳作一路脆生的小曲,是我童年时光里最幽深的记忆。

中学时代,当许多同龄人沉湎于武侠和言情小说欲罢不能的时候,我却见缝插针伺机潜入阅览室和图书馆,鉴赏的同时,还进行大量手抄,主要是一些朗朗上口的句段。实不相瞒,我为自己至今尚未完整读过一部武侠小说而暗自汗颜。而当时煞费苦心精摘细录下的那些文字,多年之后赫然发现,与真正意义上的文学范畴可谓相距甚远,论其功能与价值,不外乎就是让我在完成作文任务时派上了用场,或者说为日后文字表达的规范化作了一些草率的铺垫罢了。仅此一点,足以让我欣慰了。毕竟,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成长道路上的每一次历练与进步都弥足珍贵,不因轻微琐屑而等闲视之。

求学期间,或多或少谁都会有一些表现欲望甚至鹤立鸡群的杂念。就体育方面而言,我只擅长跳远和长跑,足球篮球之类几乎可列为门外汉,但我还是能看懂个中规则的,只是由于先天不足与后天懒惰,加之度数不低的近视,导致自己敬而远之自然也就情有可原了。我向来对于球场上那些挥洒自如神采飞扬的身影仰慕不已,有时可能还会暗生一丝嫉妒之心。球技方面是自叹弗如甘拜下风了,而每当自己的作文被语文老师当众范读的时候,征文比赛榜上有名的时候,一种幸福感甚至成就感便油然而生,偶尔竟还视为炫耀的资本。在此,不怕诸君见笑,当时之所以肯为那些枯文燥字绞尽脑汁,很大程度上似乎是为了引起女生们的关注,抑或试图博取某位女生的好感,可见想法简单而细腻。如今蓦然回望,仍不时偷偷泯然一笑。不过,无论怎样,还得感谢特定环境下那一份青涩纯真的情怀,让我学业写作两不误,二者并行不悖的良好习惯伴我度过了那段流金溢彩的年华。

坦白说来,自己贴近文学边缘的时光轴,是在2002年的深秋。当时我就读于河池学院,在阳崇波和蓝哲两位指导老师的赐教与提携下,文学爱好者众志成城,四面游说,八方筹措,将停刊多年的《山花》重振旗鼓再度问世,且刊物质量陡然提升,每周一次例会的广泛交流与深入探讨,使得每一位文学社员都有了长足的进步,我也从中受益匪浅。不过,我的处女作见于报端却是在走出校园之后。《一棵大树》《蜡烛》《那个村姑》等等,一件件效仿痕迹依稀可辨的羞涩小作相继点缀在报刊上的某一个角落,我才幡然顿悟,这么些年来看似艰辛的厚积并未见薄发,顶多让自己距文学圣殿又缩短了那么一小步罢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谨以此聊以自慰,是戏谑和告诫兼而有之的暮鼓晨钟。

没有天资聪颖的禀赋,我这只笨鸟起飞速率往往比别人还慢悠半拍,十有八九铁定大器难成了。但我并没有因此而妄自菲薄,始终以平和的心态紧攥笔头,讴歌真善美,鞭挞假丑恶,适时描摹多姿多彩的大千世界。我是个有求必应的晚生小辈,这么多年来,不遗余力无偿为他人挥毫的各种申请、报告及信函不胜枚举,别人的燃眉之急悄然缓释或迎刃而解了,我自个儿也暗暗心花怒放,发觉我这一介书生还算有用武之地,不亦乐乎。

近年来,我鼓足勇气,将几篇自我感觉良好的压箱之作试着抛向更远的天空,那一行行承载着我满腔心血与无限希冀的文字,如一只只轻盈的小鸟乘风飞出八桂大地,在国内一些小有名气的刊物上觅到了栖身的坐标。这,给了我无形的鞭策,对于文学的虔诚,更加乐此不疲了。

时过境迁,当年和我一样激扬文字志存高远的红男绿女,在油盐柴米的牵绊之下,大都一门心思为生计疲于奔命,那一个个气贯长虹的文学梦着实渐行渐远了,甘为那一方净土锄草注水笔耕不辍的坚守者更是寥若晨星。

文学路漫漫。曾几何时,名不见经传的我,竟已成了雄关漫道上一名默默无闻的苦行僧,迈着踉跄的步子,朝梦的方向,踽踽前行。

作者简介:莫文毅,男,壮族,广西南丹人,中共党员,2004年6月河池学院中文系毕业,小学高级教师,多次获得“河池市小学毕业班教学质量评估测试成绩超标”荣誉。工作之余笔耕不辍,小说、散文、诗歌散见于区内外各类刊物。

关于文学的散文3:在文学中感悟

文/杨光

在梦中,我执一书卷,从历史的长河深处走来,品千回百转,笑沧海桑田……

——题记

我是在泛黄的纸张、作者笔下的波澜中成长起来的,它们赋予我灵性,从此我向这个世界投去热切的目光。

轻触·悟情

初迈入文学的世界,看见的是如火星般迸溅的文字中那些或热烈、或哀婉、或明媚或淡然的情感,浸入深处,难以自拔。

当仅一墙之隔、宝玉和宝钗成全金玉良缘、而黛玉气绝之时,我揣摩此墙内外三人的悲喜,远远地哀伤,感叹大观园内的兴盛或衰败;当仓央嘉措漾开澄水之笑,宣告“我要还俗”时,谁又能不为他的“时间若有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倾倒!他只想自由,只想爱罢了。当《哈姆雷特》中奥莉菲娅绝望地喊:“谁料过去的繁华,变作今朝的泥土”时,我为她呐喊,随她黯然。轻触文学世界,我在红尘徘徊,只为悟情。

细嚼·悟理

愈至深处,愈觉到了文学世界的不同寻常。细细观摩,一些哲理若滑落叶片的水珠,怦然落入心田。

曾经沉醉于《庄子》中的“天苍苍其色正耶?”随着千百年前的那个出尘的庄子思索天外,想着盒子外的盒子;也曾惊羡“竹林七贤”把酒狂歌,月下狂琴,思考着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到了《唐吉诃德》中,则以一个局外人看唐吉诃德骑着老马带着仆人闯天下,知道了脚踏实地有多重要,也暗为他的勇气折服。

细嚼文学中的字句,我在思索,只为悟理。

品味·悟性

然回首,惊觉文学世界与个人品性之联系。王维说“与善不同,则归于美”;我知道了千年前的真善美,发现了它与“今日之责任全在我少年”的共同倡导。读书为修身养性,为磨砺人之品行。品味文学中的道德情操,只为悟性。

书中自有黄金屋。我在文学世界中感悟,在字里行间发现那些璀璨的光。

关于文学的散文4:网络时代,全民文学遍地开花

文/孤狼

记得这样一个故事,一位诗人去一家饭店,向老板提出愿意为大家读诗来换酒喝,但是老板愿意给他酒,让他不要在饭店里读诗。念起!唯有心酸。

春天到来之前,总是要经历冬天的寒冷。中国现代诗歌和诗人,的确遭遇了这样或是那样的尴尬,但历史必将把尊重还给诗歌和诗人。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的高度发达,文学进入全民模式。现在不说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至少也是遍地开花。风雨飘摇中的各种文学杂志报纸副刊依然旗帜鲜明;空间,微博,微信,春草一样疯长的文学网站日新月异。多样化的平台给更多的文学艺术爱好者和普通大众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不管你是象牙塔里的学院派,还是来自民间的文学社团;不管你是学者教授,还是平民布衣;不管你是青春少年,还是白发老人。拿起手机,打开电脑,就可以一抒情怀。

你可以激扬文字指点江山,高谈阔论鸿篇巨制;我可以媚俗娇情人间烟火,婉约小令儿女情长。举目遥望,山头林立,旌旗招展,网文满天飞,一不小心诗句就会碰伤额头。尽管多数文字不过是眼前繁花,转身之时已成身后烂泥。但学海无涯,暗流汹涌澎湃,万江归海欲掀千层浪,乱云飞渡,必有英雄丈剑天涯。

自古英雄不问出处。网络时代,文学草根逆袭将不再是神话,官方和所谓贵族将不在绝对拥有文学的话语权,从郑小琼到余秀华,还会有更多的郑小琼和余秀华。

有人说唐诗的辉煌难以超越。历史不仅仅是用来回望回味给我们提供经验的,也是用来更新的,丰碑不仅仅是用来仰望的,也是用来超越的。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度发达,人类必将创造全新的文明,正所谓“星随原野阔,江入大荒流”。文学艺术也必将迎来一个更加伟大的时代。

关于文学的散文5:月,阙也

文/张晓风

"月,阙也"那是一本二千年前的文学专书的解释。阙,就是"缺"的意思。

那解释使我着迷。

曾国藩把自己的住所题作"求阙斋",求缺?为什么?为什么不求完美?

那斋名也使我着迷。

"阙"有什么好呢?"阙"简直有点像古中国性格中的一部分,我渐渐爱上了阙的境界。

我不再爱花好月圆了吗?不是的,我只是开始了解花开是一种偶然,但我同时学会了爱它们月不圆花不开的"常态"。

在中国的传统里,"天残地缺"或"天聋地哑"的说法几乎是毫无疑问地被一般人所接受。也许由于长期的患难困顿,中国神话对天地的解释常是令人惊讶的。

在《淮南子》里,我们发现中国的天空和中国的大地都是曾经受伤的。女娲以其柔和的慈手补缀抚平了一切残破。当时,天穿了,女娲炼五色石补了天。地摇了,女娲折断了神鳌的脚爪垫稳了四极(多像老祖母叠起报纸垫桌子腿)。她又像一个能干的主妇,扫了一堆芦灰,止住了洪水。

中国人一直相信天地也有其残缺。

我非常喜欢中国西南部有一少数民族的神话,他们说,天地是男神女神合造的。当时男神负责造天,女神负责造地。等他们各自分头完成了天地而打算合在一起的时候,可怕的事发生了;女神太勤快,她们把地造得太大,以至于跟天没办法合得起来了。但是,他们终于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他们把地折叠了起来,形成高山低谷,然后,大地才虚合起来了。

是不是西南的崇山峻岭给他们灵感,使他们想起这则神话呢?

天地是有缺陷的,但缺陷造成了皱折,皱折造成了奇峰幽谷之美。月亮是不能常圆的,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当我们心平气和地承认这一切缺陷的时候,我们忽然发觉没有什么是不可以接受的。

在另一则汉民族的神话里,说到大地曾被共工氏撞不周山时撞歪了--从此"地陷东南",长江黄河便一路浩浩森森地向东流去,流出几千里的惊心动魄的风景。而天空也在当时被一起撞歪了,不过歪的方向相反,是歪向西北,据说日月星辰因此哗啦一声大部分都倒到那个方向去了。如果某个夏夜我们抬头而看,忽然发现群星灼灼然的方向,就让我们相信,属于中国的天空是"天倾西北"的吧!

五千年来,汉民族便在这歪倒倾斜的天地之间挺直脊骨生活下去,只因我们相信残缺不但是可以接受的,而且是美丽的。

而月亮,到底曾经真正圆过吗?人生世上其实也没有看过真正圆的东西,一张葱油饼不够圆,一块镍市也不够圆,即使是圆规画的圆,如果用高度显微镜来看也不可能圆得很完美。

真正的圆存在于理念之中,而在现实的世界里,我们只能做圆的"复制品"。就现实的操作而言,一截圆规上的铅笔心在画圆的起点和终点时,已经粗细不一样了。

所有的天体远看都呈球形,但并不是绝对的圆,地球是约略近于椭圆形。

就算我们承认月亮约略的圆光也算圆,它也是"方其圆时,即其缺时"。有如十二点正的钟声,当你听到钟声时,已经不是十二点了。

此外,我们更可以换个角度看。我们说月圆月阙其实是受我们有限的视觉所欺骗。有盈虚变化的是月光,而不是月球本身。月何尝圆,又何尝缺,它只不过像地球一样不增不减的兀自圆着--以它那不十分圆的圆。

花朝月夕,固然是好的,只是真正的看花人那一刻不能赏花?在初生的绿芽嫩嫩怯怯的探头出土时,花已暗藏在那里。当柔软的枝条试探地在大气中舒手舒脚时,花隐在那里。当蓓蕾悄然结胎时,花在那里。当花瓣怒张时,花在那里。当香销红黯委地成泥的时候,花仍在那里。当一场雨后只见满丛绿肥的时候,花还在那里。当果实成熟时,花恒在那里,甚至当果核深埋地下时,花依然在那里。

或见或不见,花总在那里。或盈或缺,月总在那里,不要做一朝的看花人吧!不要做一夕的赏月人吧!人生在世那一刻不美好完满?那一刹不该顶礼膜拜感激欢欣呢?

因为我们爱过圆月,让我们也爱缺月吧--它们原是同一个月亮啊!

关于文学的散文6:读《岳阳楼记》有感

文/杨涵钰

古代文学是一种知识财富。它让我们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领悟千百年来志士仁人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

读《岳阳楼记》时,我们能感受到作者范仲淹宽阔的胸襟和远大的政治抱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人之乐而乐。”的精神,一直鼓舞着后人。当代的孔繁森、焦裕禄、杨善洲等,他们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从不计较个人的得失,吃苦在前,享福在后,他们的这种高度的责任感,其实就是《岳阳楼记》中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最好的诠释。

近日,电视上有一则报导,主人公是一位女村支书。2006年她被诊断出食道癌,2008年病情开始恶化。做了手术后的她身体虚弱,可她才休息了几天,就急急忙忙地赶回村里,说:“村民们没了我可不行。”的确,她的宗旨就是:为村民创造财富。哪怕赔上性命也值了!村民在接受采访时都说道:“她是个好人,事事都为俺们着想!”一个普普通通的村支书用自己多年的积蓄为村里建了学校,解决了孩子们上学的困难,欠下的账她从不向村民们抱怨,而让自己的儿子出去多挣些钱来还。这样的品质其实是对中华文化、中华传统的传承。

我们学习古代的文化知识,既要学习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更要学习先贤爱国为民的崇高精神。

关于文学的散文7:文学未亡

文/蒋沁沂 徐欢

着名作家马原于2002年在一次文学沙龙上抛出了“文学已死”的观点,可谓语出惊人,现场一片哗然,随后更是在国内文坛掀起了热议。

这种观点的兴起,并不是无风起浪。近年来,在泛电子化阅读的趋势下,国内文学出版业日渐式微,众多城市的书店遭遇了集体歇业的惨状。商品经济的大潮对文学界进行冲击,许多作家的作品中也出现了商品化的倾向,使他们绞尽脑汁的不再是刻物的生动传神,而是形式的弄奇斗巧,苦思冥想的不再是下笔的行云流水,而是为发行量的钻营奔走。于是有人悲观地高唱“这个时代已经听不到文学的声音”、“文学没有继承者”,甚至“诗人已死”。

其实不然。前段时间有一名微博网友,自谦才华不够,发起了为“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的诗句“求下联”的话题,短短几天时间就获得了上万条回复。其中转发量最高的是“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尽倾江海里,赠饮天下人”。最受原博主欣赏的则是“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醉里经年少,乍醒华发生。沧浪星野阔,月涌浮骚声。我恨鸿翼轻,难度天下人”。而一位名叫“南海牧鲸人”的网友接上“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闲约二鸿儒,黄昏扣柴门,阔谈三更后,把盏有余温,醉眼四处看,皆为梦中人”,更是体现出了较高的文学素养。网友诗性齐发,各倾陆海,纷纷续上下联。这一盛景,不禁让人慨叹“国人诗性未死”!

文学已死吗?在我看来,文学只是出现了不同的形态而已。有位名叫余晗睿的六年级学生,40分钟内写出一篇作文,以文言文形式引经据典地阐述家庭教育对阅读和习惯的重要性,这篇600余字的作文迅速走红网络。“伴,人之情也。读书,明理也。习惯,所以修身养性也。此皆父母之教也”。在余晗睿看来,“读书百遍,其意自见”,畅游在文学经典之中,他明白了许多修身养性、处世为人的哲理。

“文章合为时而着,诗歌合为事而作”,历史赋予了中国历代文人以使命感,便有了以上的古训。文学要与时俱进,才能注入新的活力,拥有生机。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用心聆听了时代足音,呼吸时代的空气,让自己的心跟随时代一同搏动,才有了那数不尽的名篇佳作。所以,我坚信未来的文学形式将出现无数种可能性,那些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人将永不泯灭,那些为时代发声,把握时代脉搏的文学将永不消亡!

关于文学的散文8:起了一个大早

文/任万杰

李杰喜欢文学,特别爱写小说,但是写得不好,在写作道路上毫无章法,自己也很苦恼。

这天,他在最大的小说网站看见一则培训大会启事,活动地点离他所在的城市有300公里,活动时间一天,收费200元,来的都是名家,题目非常吸引人:《一天如何速成作家》。李杰非常激动,立刻报名汇款。

8点开始的会,李杰2点就起来了,简单吃了一点饭,租了一辆车就去了,到了才5点多,已经来了很多人,在会议室前等着。7点时会议室开了门,李杰和大家等着工作人员在名单中找到名字,分到了座位号。大家都拿着笔和纸,紧张而焦急地等着。

过了一个小时,名家来了,在没有出场前,主持人先是一番介绍,接着名家走上台来,清了清嗓子说:“我是来学习的。”大家热烈鼓掌,都认为名家太谦虚了,接着名家开始讲课。分析了小说的由来,然后是小说未来的前景,唠叨了很长时间,等说完之后,给大家留下了QQ号码和邮箱,希望相互学习。

接着另一个名家出场了,更加谦虚,称自己写小说刚起步,下面坐着的都是自己的老师,重点谈了写好小说之后能得到什么?名利双收,生活将会得到翻天覆地的改变。

等他说完后,11:30到了,中午休息,下午2:00开始。李杰草草吃了一个面包,想找名家们交流,可是主办方告诉他,名家们在吃饭,然后要午睡,等会议结束,大家都有机会。李杰只好回到自己的位置上,无聊地看着笔记。

下午的名家还是两位,一位谈了自己因为写小说放弃了很多东西,自己多么不容易,说到伤心处还哭了。另一位,开始骂当代写小说的名人,说他们的作品都是垃圾,一骂就是好几个小时。会议最后,留给大家30分钟和名家拍照时间,大家群情激昂,使劲往名家身边挤。

然后,大家目送名家上车走了。一切忙完之后,李杰赶紧找车回家,等回到家已经晚上11点了,老婆问他今天有收获么?李杰说有,老婆问什么收获?李杰躺在沙发上说:“累。”

关于文学的散文9:音乐 文学 我

文/杰克

音乐文学我

陈思雨

喜欢一个人在夜深人静时,找开录音机静静地欣赏那首首动人的歌曲,也许只有这个时候我属于我自己,尽管朋友们都说我五音不全,尽管至今我不能完完整整地唱完一首歌,可我却偏偏喜欢上了音乐。我喜欢让生命在音乐的空音里自由地飘荡,游走,让心灵静静陶醉在美妙的旋律中,特别在情绪低落,心乱如麻时,这个时候我会一个人躲在房间里,听音乐,把音量放到最大,让音乐的旋律抹去我的烦恼,让它净化我的心灵。

每当这个时候,心里就有一种冲动,一种创作的冲动,因为音乐中有悲伤,也有快乐,也有悲喜交加,我想这些偏偏是给那些天性孤独,敏感,充满伤感的人而准备的,而我偏偏是这些人的集合体,我是一个多愁善感,一个有着朝阳的热情,夕阳一样的忧郁的男孩。

我整天在现实与梦想这间徘徊。在这喧哗的城市中我迷失了自己,当梦想一个个破灭远去时,我站在城市的边缘,迈着飘零孤独的步子,寻找那一份曾经的洒脱。

文学带给我这种感觉,总让我有一种创作的冲动,灵魂的洒脱,心的温暖。

从文学的作品中我认识了但丁,莎士比亚,雨果,列夫托尔斯泰,并结交了保尔,卡西莫。他们领我成长,教我做人,让我看到了至善,至纯,至爱,让我知道了世界上也有阴险卑鄙的小人,我结交了不死太阳尼采。我受教于物竟天择的达尔文,我知道做人必须如鲁迅般对敌人如匕首。对同事对老牛。

我领会着诗人的风花雪月,也感受着他们的慷慨激昂,我热爱文学,忠于文学,在文学中找到了自我,找到了快乐,我不是一个自作多情的人,可我经常为自己唱歌,听自己喜欢的歌,在快乐 时也在悲伤时,

生活就是这样在不经意间让我失去了很多,我们曾经失去去过纯真,失去快乐 ,失去成功,甚至失去进取的机会,

我也曾经失去过自己,师长的不信任,朋友间的误会,考试的不理想,做事没结果,甚至还有失恋的打击。这些都使我的人生黯淡而伤感。就在这黯淡伤感,迷茫时,是音乐,是文学。挽救迷茫的我,伤感的我。

音乐让我的人生充满欢乐,

文学让我的人生充满诗情。

音乐让我的生活唱出热情,唱出开心的笑容。

文学让我生活写出如诗如画,如梦似纱的甜蜜。

我热爱音乐,执著文学。

音乐文学构成了我绚丽多彩的人生,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