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唱歌的文章

请欣赏关于唱歌的文章(精选10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关于唱歌的文章1:最爱红裙子

文/董凤霞

我打小就喜欢唱歌跳舞,虽然小时候条件差,家里能出声的也只有那台破旧的收音机,但只要收音机里有音乐响起,我就控制不住自己要跳起来。

小学三年级那年,快到八一的时候,学校准备到离我们村不远的部队驻地举行慰问演出,我们班几个女孩自发排练的歌舞节目有幸被选中。我甭提有多高兴了,每天铆足了劲儿排练,即使回到家,也要不时跳上一阵子,心中暗暗告诫自己,可不能在解放军面前丢丑!就在正式演出的前一周,班主任突然宣布:“演出那天一定要穿裙子,请同学们克服困难,务必准备好!”

我一下傻了眼!母亲看我闷闷不乐的样子,问我:“怎么了,身体不舒服吗?”我不想跟母亲说裙子的事,怕她作难,因为我从来没穿过裙子。“我不想参加演出了,怕跳不好,太丢人。”我的声音很小,小得连我自己都听不清。母亲急了:“临阵脱逃可不是好孩子,这也不是你的性格,你给妈妈说,到底是啥原因?”在母亲的再三追问下,我只好如实相告。母亲沉默了一下,忽然笑起来:“我以为是多大的事儿呢,你只管好好把节目练熟,裙子的事儿妈妈来想办法!”

我半信半疑,我们家连买调料的钱都是用鸡蛋换的,母亲能有啥办法!就在正式演出前的那天晚上,我翻来覆去睡不着觉,不知道第二天怎样向老师解释。第二天一早醒来,枕边竟然放着一条漂亮的红裙子。那次演出,舞台上就我一人穿着红裙子,最抢眼!后来我才知道,母亲是用她出嫁时的红衬衫,给我改做了一条红裙子。

长大以后,生活条件好了,穿裙子不再是遥远的梦想,漂亮的裙子伴我从青年走向中年。但在色彩缤纷的裙子里,我最钟爱的还是红色的。也许红色承载着我一段美好童年的记忆,也许穿上红色裙子就仿佛勤劳善良的母亲在身边,总之穿上红色的裙子能让我心情愉悦,充满活力。

老公婉转地告诉我,人到中年,再穿红色裙子不大合适吧!说我卖俏也好,说我装嫩也罢,只要我从中得到了快乐,就已经足够!

关于唱歌的文章2:登台唱歌

文/张帮俊

有那么一首歌,曾经触动过你的心弦,有那么一段旋律,曾经震撼过你的灵魂。

直到今天,它还能时刻激发起你脉搏中涌动的热情。时至今日仍记得当时的情景和那悠扬的旋律。

从记事起,母亲就爱搂着我,一边唱歌,一边用手拍我入睡,“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这是经常回荡在我耳边的歌。上小学的时候,学唱的第一首歌就是《少年先锋队歌》:“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为了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爱祖国,爱人民……”从那时起,老师就告诉我们,鲜艳的五星红旗是用先烈的热血染成的,少年儿童是祖国未来的接班人,要从小树立为建设伟大的祖国贡献自己一生的伟大理想。

第一次上台唱歌,那还是在小学四年级。那年,学校在儿童节那天,举行唱歌比赛,我们班选的歌曲是《闪闪的红星》,老师还特意为我们做了“红军服”,还让我们回家让家长在红军帽子上,绣个闪闪的五角星,为了绣这个红星,母亲的手还被针给扎破了。每天下午,老师都教我们排练,大热天的,虽然大伙练得很辛苦,可都十分兴奋,都渴望在台上放声歌唱。

演出那天,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站在舞台中央,当红色的影院大幕缓缓打开时,全场的聚光灯都照射到我们脸上,看着,台下黑压压的人群,此时,我既激动又紧张,手心里都出汗了。在音乐声中,我们用饱满的热情,唱起这首旋律激昂的歌,唱着唱着,我就不那么紧张了,第一次,我才发觉,原来,合唱发出的声音是如此好听。我们在雷鸣般的掌声中走下台,下了台,心还是“扑通”乱跳,最终,我们获得了第二名,大伙拥在一起,又蹦又跳,开心死了!多年之后,和昔日的同学说起这事,大家还是那样的兴奋,好像时光又回到了从前。

关于唱歌的文章3:唱歌之美

文/草籽

去年老同学首次在KTV聚会,一个大家都以为缺少艺术细胞的同学,偏偏点了个难度最高的《老房东查铺》。据说这首歌是作曲家根据马玉涛的特点而量身定做的,音调忽高忽低,像是在浪尖儿上行船,危机四伏,一个音符唱不准就可能掉进旋涡了。

不料音乐一响这个同学便扎起明星势,音色、节奏、气度几乎都跟马玉涛有一好比。同学们大呼小叫之时,我明白了唱歌是她人生中的另一片天空,看见这片天空是我们的幸运。没看见,她的天空依然繁星闪耀,美轮美奂。

回来细细一想,我们也只是不敢碰《老房东查铺》这条高压线罢了,其实谁的喉咙眼儿里没保留一两支看家歌曲呢?每个人唱歌的当口,无不进入属于自己的另一片天空,区别只在于穹顶的装修风格,有的简约,有的豪华,但穹顶下每颗星星的灿烂都是一样的。每个人嘴一张,起码就会产生三种美来。

第一个是抒发感情之美。愉快、惆怅,幸福、痛苦,本来都在肚子里憋着,如今搭着音符的车从喉咙里跑出来,歌者感情因此得到宣泄,心灵也在歌唱中得到了抚慰,得到美的感受。

唱歌产生的第二个美,是自我欣赏、享受旋律与歌词内容之美。都说歌者“自我感觉好得很”,这个“好”,即是美。自己的嘴巴刚把音符唱出来,耳朵就已经给自己的音色打分了。几乎每个人都认为自己喉咙把音符拿捏得很好,都给自己打了高分,每个人都得到了满足。

第三,送给听众一个优美旋律,如果身边有人的话。唱歌产生的三个美里头,唯有这个美是不确定的,因为歌者水平差异很大,歌者与听众的审美标准又有不同。听众认可,自然得到美的感受。听众不买账,歌者却自鸣得意,一发不可收拾,最后跻身“麦霸”行列。“麦霸”当然属于臭美,但听众捂住耳朵,嘻嘻哈哈,相互打趣,也是由唱歌带来的放松与随意,也不能不算是一种美。

歌曲源自情感,动情才能动听。贝多芬说,语言的尽头是音乐,意即音乐可以把感情表达得更充分。西汉学者毛亨更早地厘清了音乐与抒情的关系:“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这意思就是说,当我们无法使用语言来表达感情的时候,对不起,我们就要唱歌了。语言是感情的腿,歌曲则是感情的翅膀。插上翅膀,情感就具备了翱翔的条件。

语言可以组成诗歌,诗歌也是抒情,也有一种美,那么为啥,唱歌比吟诗更能打动人心?一位坚持多年晨练的老大爷说过一段话,可能有助于从生理角度回答这个问题。他说晨练如果光是散步,心里感觉到的是踏实平静。如果跑起来,哪怕慢跑,心中那一池水就开始荡漾开来,好像体验到生命的力量,精神随之振奋,两条腿立马变得轻盈了。

跑比起走,更容易兴奋,因为跑能调动起体内更多的肌肉筋络,跑让血液流动得更快。同样从生理角度看,唱歌比起说话或吟诗,精神准备更充分,发动细胞更多,运气、呼吸的幅度更大,因此引发的兴趣更大,收获的快乐更多,美感更实在。

从另一个生理角度看,歌曲里的旋律、节奏,与人心脏跳动、肺部呼吸的节奏有一种呼应,进而产生合拍和谐的关系。因了这个和谐,歌曲更能打动歌者的心弦,与歌者的感情产生共鸣。

作为歌者,我们每个人其实都跟帕瓦罗蒂一样,在作曲家和听众间扮演着音乐中间人的角色。都要用自己的嗓子,把自己对作曲家作品的理解唱出来,争取打动自己,感染听众。我们同歌唱家的差距,仅仅在于歌唱技巧层面,在于听众的多少,而在对作品感情的把握层面、在借歌曲表达自己的感情层面,我们绝不输于歌唱家。随时随地,我们心弦一动,张嘴就来,从唱歌中感受到的抒发感情美、悠扬旋律美、自我享受美,都并不比歌唱家少。因为他们的唱是职业,我们的唱是自发,没有年龄变大、观众减少、出场费降低等等顾虑。只有美,与我们的歌声同行。

关于唱歌的文章4:大海会唱歌

小美喜欢唱歌,可不幸的是她得了一场大病,嗓子也坏了。最让人难过的是,一直喜欢小美的男孩悄悄地走了,没有一丝眷恋。当年,两个人说好,为了共同的梦向前冲。如今,小美掉队了,谁还会跟着她落伍呢?

小美的心如死灰一般,她不想再活了。可她还有一个梦,就是想去看看大海。她决定来一次远行。

母亲说:“近处也有海,何必去远处呢?”

小美没解释,她自己也不知道原因。也许,是她还眷恋这个世界吧!

母亲不放心,想去陪她。小美拒绝了,她想拥有一次自己的生活。母亲还是不放心,坚持把小美送上长途汽车。小美同意了。

一路上,小美总会不经意地回忆起曾经的美好岁月。可是,人生就是这样,有太多的不如意。小美不敢再想了,尝试着闭上眼睛睡觉。可越是闭上眼睛,她的心越乱。

经过几天的周折,小美终于到了一个到处都是大海的城市。她找了一家旅店安顿下来。以前,小美出门总是精打细算,为了和心爱之人有个更好的未来。如今,她好像想开了,花起钱来显得很“奢侈”。

在“奢侈”面前,小美没有一丝兴奋。倒是那些辽阔的大海总是让她沉醉。每天,陪伴她的也只有大海。

这一天,小美又一次来到了海边。和以前不同的是,这个寂静的海边早就被人占了。这些天,在小美看到过的大海中,只有这片大海没有人来。旅店的老板说,这里淹死过人,因为忌讳,人们都到别处去玩了。

死对于小美不再可怕,倒是这里的寂静,可以让她尽情地陶醉。

早早占下大海的是一个小男孩。小美虽然不愿意和别人分享大海,可和一个人分享总比和一群人分享要好。于是,她还是选择留下。

小男孩主动和她说话。小美想,要不是小男孩主动,她是万不会搭理他的。

小男孩托着下巴问小美:“姐姐,你也是来听大海唱歌的吗?”小美很吃惊。自从嗓子坏了之后,她很久没唱过歌了。虽然,如果她想唱的话,还是会比一般人唱得好。但是,她要的是完美。再说了,她曾经的一个梦想是当一名歌唱家。

小男孩见小美没说话,继续问:“姐姐,你也不会唱歌吧?”

这句话似乎触碰到了小美敏感的神经。她不高兴了,瞪了小男孩一眼。小男孩不好意思地笑了,说:“姐姐,你别不好意思。我就知道,只有不会唱歌的人才会跑来听大海唱歌。”小美想跟小男孩解释,自己不是来听大海唱歌的,只是想在生命结束之前,了结自己最后的心愿。可是,小男孩的话匣子又打开了。

小男孩说:“我是一个被抛弃的孩子,跟着爷爷过。我知道,我是爷爷捡来的孩子,别人都瞧不起我。但是爷爷说,阳光的孩子会是幸福的。姐姐,你知道吗,我最大的梦想就是当一名海军,将来能够天天听大海唱歌。”

小男孩还想继续说,但是一个老人叫他回家了。小男孩答应着:“知道了,爷爷!”

小男孩走后,小美坐在海边,沉思着。

几次和大海近距离接触,大海给她的感觉除了辽阔,就是咆哮。看来,相同的景色在不同心境的人眼中是不同的。这个时候,母亲打来了电话。其实,母亲天天打电话过来,无非就是担心小美,让她早点回家。以前,小美厌烦地说上几句就草草挂掉。这一次,她却觉得听着母亲的声音异常慈爱。在父亲离开她们的时候,母亲为了小美选择了一个人生活。母亲也曾经说过,只要心里有阳光,生活就是幸福的。母亲在电话里问长问短,小美兴奋地告诉母亲:“妈妈,你知道吗,大海会唱歌呢!”

母亲连连嗯着,说:“我就知道,我就知道,我的女儿是会被大海呼唤回来的!”

关于唱歌的文章5:在黑夜里唱歌

文/汪一强

前几天,几个老同学聚会,晚上喝完酒就去歌厅唱歌。摇曳的灯光,喧嚣的音响,嘈杂的包间让我很不适应。我平时不喜欢唱歌,如果要唱的话,我喜欢一个人,在黑夜里唱歌。

小时候,经常要一个人走夜路,特别是每年的暑假,我从外婆家回家的时候,几乎每次都要摸黑到家。每次外婆都告诫我:“天黑了,别害怕,唱唱外婆教的歌。”其实,我哪能不害怕呢?十几里的路,还都是小路,一个小孩子。于是每次天刚黑,我就唱歌,我不知道在夜里,歌声会不会像外婆说的那样,可以避邪镇妖,可以让迷路的孩子找到家。我只知道,一唱起歌,就觉得天不太黑了,心里也不害怕了,唱着唱着,就过了大堤,就可以看见村子最南头的我家的灯光。那时我最喜欢唱的是《外婆的澎湖湾》。

上初三的时候,我到一所离家较远的学校复读,因为要帮妈妈多做些农活,每次回校都要天黑才去。妈妈开始不愿意,我就说“我走夜路走惯了,怕啥!”其实这话也是说给我自己听的。记得那时一个春末的夜晚,我又像平时一样哼唱起来,可是隐约中听到孩子的哭声,我吓了一跳,以为是鬼呢。可是仔细一听,确实是孩子的哭声。我循声找去,就看到一个抱着一捆草的孩子,原来他在薅草时在地间沟里睡着了,醒来天黑找不到家了。我送孩子回他的村庄,我们一路上唱着歌,那孩子也不害怕了。我记得那晚唱的是《妈妈的吻》。

后来我到了城里上高中,因为是农民的孩子,我很自卑。在学校,不敢和同学交往,不敢在课堂上发言,不敢和女生说话。尽管我觉得唱歌还行,但从来不敢在学校唱,在教室不敢,在寝室也不敢。可是那一天,我唱了。那是1989年的元旦,我们高三还在上晚自习,突然灯熄了,整个教室一片黑暗,一片寂静。“我们每人唱支歌吧,也算是庆祝元旦,挨个唱,不许不唱。”不知谁倡议的,可是歌声却挨个想起了,快到我的时候,嗓子发干,手发凉,心想,唱就唱吧,反正谁也看不见。一曲下来,掌声响起。我感谢黑夜没让同学们看见我的泪水,特别是那些女同学。那晚我唱的是《大约在冬季》。

曾经有一段时间,曾经在我生命中最黑暗的夜晚,我每天一个人,走在家乡的大梨园的小路上,在黑夜来临之后,就唱那一支歌。“想你在心里头,别让风把情吹走”,在刚刚获取灿烂般的阳光,在刚刚度过繁花四溢春天,谁能理解一下子坠入寒冷的冬夜的感受,那时孤独在唱。“当噩梦醒来后,又是个新的开头,向往事挥挥手”,在黑夜里唱属于白天的歌,在往事中唱属于未来的歌,在思念中唱属于忘记的歌。夜晚,是一个结束;夜晚也是一个崭新的开始,哪怕你正挣扎在冬天的子夜时分,这歌声犹有温暖和光明。这支歌让身处黑暗的我明白:即使再难抹去的经历,也经不起时间的冲击。“但是别忘记时间在过去,别把一片柔情锁在春天里”,那支在黑暗中唱起的歌,最终把我从黑暗中拯救。我会永远的记住《春水流》。

从此我喜欢上了黑夜,喜欢上了在黑夜里唱歌。黑夜里的歌声,是属于自己的歌声;在黑夜里去唱,自己会到达更遥远的地方。在黑夜里唱歌,需要多少的忧伤,有需要多少的坚强。在黑夜里唱歌,我们会找到在白天里迷失的家;在黑夜里唱歌,我们会在黑夜里不再迷茫。

关于唱歌的文章6:在某个角落听寂寞唱歌

文/残爱一生

有一些青春的印记,或是温暖,或是快乐。在发生的时候刻骨铭心,历历在目,随即淡去,然而我们却满不在乎。以为可以就那样一直平铺直叙地求远下去,直到经 历一些人事变迁。曾经以为会永远在一起的朋友都已散落天涯。那些事物也已经被定格在一处,然后在某一处被某一点线索唤醒,才发现,自己的身体是如此的冰 凉。指尖的幸福。一直以来,我们都被所有的语言,放在“幸福”的中央。而在我们的感觉里,幸福虽然离得好近,却怎么也无法走近,努力的用手去触摸它,它却 如同空气一样躲着我们,原来我们只是一群游走在幸福边缘的孩子。鼻尖的忧伤。

总以为,我是快乐的;总以为,我是幸福的;总以为,一切都是美好的;总以为……可是当真正陷入忧伤沼泽时,我们却无法自拔,甚至没有一丝挣扎,任由 身体陷落。原来我们只是一群同孤独作伴的孩子。邂逅。天气如同心情,沉闷而烦躁,压抑的透不气来。灰色的天空是现实的主格调,运处枯树上的几片枯叶也随着 风摇曳,缓缓飘落在地,终结了一生,弥漫的气息散发出淡淡凄凉。其实忧伤还是占据着大部分思维,坐在座位上成了木头,笨蛋。

雨如约而至,细细的雨丝,温柔的散落,穿梭雨中,在马路边慢慢摇摆,三三两两的人群从身旁穿插而过,疾驰而过的汽车渐起的高高的水花也只在空中留下片刻美丽,然后重重的摔下,支璃破碎。望着渐消失的汽车,叹气,“行路难,我的路更难”慢慢地在雨中摇摆……

细想……

指尖的幸福,鼻尖的忧伤。有人说生活是一张网,她带给你幸福,也给予你忧伤。指尖的幸福无法抓住,鼻尖的忧伤无法看清。其实每个人的角色不同,生活不 同,对幸福与忧伤有不同的理解。我们的忧伤埋藏于心底,不愿说出,太多的秘密,只能湮埋,浅唱着忧伤,露出笑容,喜欢看着别人忧伤,然后再对他们说『别难 过,要幸福,像我一样。』我们总在犹豫,岁月的流浪里,有很多遗憾。

忘不掉,多痛苦;忘掉,更痛苦;而忘与不能忘,都是会逼着你接受。

关于唱歌的文章7:大理,慢调生活

文/邱锦娣

大理的鸟儿会唱歌,很近,就在贴着窗户的那棵大树。

时间尚早,阳光也还懒懒散散,同我一般,嗜睡的样子。看来,这清晨欢快早起的还是鸟儿们。树的淡淡剪影,起伏在婉婉轻烟,一抹斑驳,许是这晨的趣描。鸟儿的唧啾唤醒了我,也唤醒了梦中的花儿朵儿,看它,还在梳理昨日记忆的叶脉,就牵着晨露,半梦半醒在软软风中了。

在大理这几天,我就安静地呆在位于古城中心的这座白族世家大院落“兰陵阁”。园内粉墙画壁,彩绘透雕,飞檐串角,丹桂溢香,石板路曲径通幽,温良璀意。我可以整日窝着不出门,当然,想要蹓跶很方便,因为迈出大门就是古城有名的洋人街。这是好友静为我做的安排,她知道我喜欢这样当地建筑风格的庭院酒店。静懂我。

都说在大理只有四件事情可做——种花、喝茶、修身、养性。我在大理准备做的就是这四件事呢。抬头见苍山,低头面洱海,苍山如屏,洱海如镜。心可以融入大理用历史沧桑写就的浪漫的风花雪月。窝在这书香轻漫、花香摇曳的院落,宁静如一场好雨,那是动听的鼓拓给以草木谐和、温馨的拜访。你所需的只是身心感同与享受。

那几日在院内的茶庄悠哉去很多时间,与茶庄小主玲聊得甚欢,俨然已成好朋友的样子。

和玲的话题从她穿的粉红绣花鞋开始,翘起的鞋头甚是招眼。记得第一次来大理时也买了两双这样的绣花鞋,穿着既好看又舒适。紧接着当然聊茶,侃茶道茶经,说行茶妙趣。关于茶自然是茶小主玲的道行高啦。我们泡一道聊一道,推杯换盏,茶香从清雅到细幼,回味从细腻到入微,口感也从新润变为醇厚,唇齿开始生津,舌尖开始回甘,连通身心,飘飘欲仙。苏东坡曰:“坐客皆可人,鼎器手自洁”,这茶室古色古香,被丝丝静谧包围,与喧嚣隔离,时间仿佛在茶香中变慢,茶温中与玲一同修达,渐抵安然心境。

玲聊起云南有名的烤茶,因为她原想在茶室中间筑炉现场烤制。烤茶是大理地区白、彝、汉等民族饮茶的一种方法。烤过的茶可消除生茶的寒性,清心明目。烤茶的方法是:先将特制的小土陶罐放在火塘或火炉上,将陶罐烤热,遂放入茶叶,轻轻摇动小陶罐,可见茶叶慢慢张开变黄,茶叶香也徐徐散了出来;此时注入第一道沸水,只可少许,没至茶叶,见陶罐内泡沫沸涌,嗞嗞有声,茶香四溢;待泡沫散去,再注入沸水使茶叶继续膨胀,即可饮用。一杯下,回味甘饴,沁人心脾。通常烤茶冲饮三次即弃之,再饮则再烤。

下午喜欢在园内的露天花园吧度过,一本书,一杯茶,一米阳光,一缕花香。此,足矣!

在大理如此这般享受了几天的慢调生活。但我一直想,慢生活不在于形式上的慢,不仅仅是找个地方放慢节奏,悠享休假,更重要的是心气的平和、静修、智慧和积蓄,感知的慢和静其实是内心的丰裕。隔绝外围,找寻质朴平实的那带有淡淡诗意的慢调,找到又是否守住呢?在这庭院深深深几许,我心中一尺自悟,阅读简素,体验无觉静美,心情的恬淡,内心的充盈,平淡的精神欢愉,如清泉细流,一点一滴,于微而知。

茶,可温?心,可静?慢调,可持?大理到上海,是飞行的距离,还是观照的距离?在我办公室窗外,高楼林立,回头即是繁华一片。此景与慢调相比有时候不免排斥,或顿生都市过于嘈杂之悲挫,于是一次次寻找外在的田园放牧心情。但回过头想,吾欲追求精神之彼岸,于自己的内心感化或造化,随沉淀而积淀,若何排比空间。霁月光风,草木欣欣,所见美好即美好,心想美好即美好,于是心可以收获。慢意,超脱于所见虚名浮华,丰富且安静。

关于唱歌的文章8:寂寞在唱歌

文/流年倒转

我开始喜欢阿桑,因为她在我耳边悠悠地说:你听,寂寞在唱歌,轻轻的,狠狠的!那寂寞听见,就瞬间倾泻过来。我的悲伤竟真的越来越深刻!

我喜欢静静的,静静的躲在角落,一个被喧闹遗忘的角落。如此,可以更清晰的聆听寂寞的声音,从时光的那头缓缓而流,一直到岁月的这端嘎然而止,中间穿过我的心脏!终于忍不住地泪流成河,不为那疼痛,只因这歌声的残忍。

我的文字是晦涩的,语调是生硬的。没人懂我的寂寞,就像这凌凌乱乱的字迹。爱很远了,很久没再见了,就这样竟然也能活着。我还活着,活在寂寞的歌声里。阿桑是寂寞的使者,走进我的胸膛,无声无息地。

我呆立在窗前,把音响开到最大,让寂寞肆无忌惮地飘散,我同着这声音一起在孤独里飘摇欲坠,看见对岸是哲人冷静到习以为常的凄凉。

寂寞是静静地,疯狂的,像一只受伤的蝶,在我的心间慌乱飞舞。

我的心情静不下来,浮躁的很。我想静下来写点什么东西,可是那些想写的东西只是一个念头,灵光一闪,不复再现。

我看《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从头到尾走走停停,终于合卷而栖后,我想了很多。我知道以后肯定会忘记这些昙花一现的感悟,所以我想把他们记录下来。名字我都想好了,就叫《那年那月今时今日》。可是,一直到现在,还只是那一个孤单单的名字悄然无语地存在。

现在我读完了《基督山伯爵》,感觉上帝是存在的。我们每个人身上都带着使命,上帝给的或自己背负的。我们的命运跟在因果循环里一起流转,你真的不懂今天的遗憾,和昨日的无奈吗?

善良是幸福的种子,痛苦是作恶的果实,如此简单的生活法则却被我们运用的复杂无比。到最后还是在这个圈里徘徊游荡。望着前面,忘记脚下。

我看《射雕》,83版的。看郭靖,看黄蓉,反反复复的看,来来回回的看。铁血丹心,真的是铁血丹心!金庸说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我就在这样的大侠里热血澎湃、感慨泪流。我向往四处为家、逍遥天下的人生,眷恋侠义柔情、无畏无惧的儿女江湖。郭靖,黄蓉,我从小到大的记忆里最浪漫、最完美的情侣。可否告诉我,你们生活的地方是不是叫做天堂?

我听歌,认识了蔡依林,是从布拉格的广场开始,一直到日不落的那天。她的声音像海盗船上的骑士,以不可抵挡的力量在我的世界里横冲直撞。思绪洋洋洒洒地飞落,跌成一片一片的文字,孤孤单单地寂寞,从始至终代言着最心痛的无奈。

天使之城,我每天守候的那座城!我时常躲在一角,看天使们的快乐和忧伤,到底是怎样的快乐和忧伤。他们展开天使的翅膀,滑过城门。忧伤是翅膀尖上的那只羽毛,轻盈的身姿和浓郁的气息,在这种气息里,忧伤的乳名叫做诗意!

天黑了,你听,寂寞在唱歌,轻轻的,狠狠的……

关于唱歌的文章9:听,流光在唱歌

文/风吹馨兰

苦荞茶。

苏苏早上扔到桌子上几袋凉山特产的苦荞茶后,便一阵风似的没了踪影。想,换换口味也不错,便撕开袋泡上了。几分钟后,杯子里已呈现清亮的淡黄色,一股粗粮特有的气息徐徐的漫溢开来,把冬日的清晨也滋养出了味道。

待水稍稍降了些温度,便在这种已然飘荡的米香里,饮下了第一口茶,入口的饮品清淡而略带一丝香气,许是早饭吃得过于仓促的缘故,看着那沉在杯底的淡棕色的苦荞颗粒,一心想吃上几口,已解那米香带来的诱惑。

几番较量,终于将泡出的茶喝得只剩下杯底的几口。于是,左手旋杯,并迅速将杯沿倒立在嘴边,几颗苦荞颗粒顺势被我旋入口中。失望的是,品尝过后,香气皆无,只余浅浅的苦在味蕾中久久不散。不禁莞尔。

原来,在许多你可以触及到的美好下,总有一些苦深藏着。就像我们的人生,无论是妩媚多姿,还是云淡风轻,闲适掩盖的背后,总有一些苦涩的本质,是我们所不能摒弃和根除的。而能在苦涩中孕育出怡人的香气,也并不是苦荞的专利,我想,你我都可以。

亦或,在更多的时候,许多的美好只要适度欣赏就好,近了或远了,都会与你的初衷背道而驰。我们都是普通人,品的是清茶,而不是苦涩。

棉布衫。

这个季节,于我有些迟钝。不飘雪的日子,阳光明朗的映上墙壁,细小的尘埃,连同笔尖滑下的淡墨,都在问候着缺少诗意的冬。

女儿三岁时笑嘻嘻的照片,一直霸占着案头最显眼的位置。小家伙有着清澈的眼神、白净的小脸、几根根儿不怎么听话的黄头发、还有用格尺量比后可以占到大半个脸的大额头,都是那么的惹人怜爱,又令人忍俊不禁。这喜欢,是天然的。缘于血脉,亦缘于母性。

我明白,有些情感就似贴身的棉布衫,总能用舒适柔软的材质于你看不到的温暖。而有些情感更像头顶的浮云,一生都在漂泊,季节变换,还会雨雪交加。

其实,人生得失。不过是万千河流中细小的沙石,光滑与锋利到最后都会随水流移,无影无踪。所以,对生活又何必计较太多,得之我幸,失之我命。而珍惜眼前的每寸光阴,珍惜你已拥有的平淡所得,才是自己的菩提。

如此这般风景看过,你便发现,尘埃里的世界原来也可以如此安静,一切,都在。一切,似乎又都是虚无一片。只有妥帖的棉布衫,在匀称的呼吸里,坚定的与梦同眠。

流苏巾。

这是一款产自云南的编织围巾,有着长长的流苏,色彩搭配极具民族特色。不过是深红、土黄、墨绿三色,已足够将其韵味静静燃烧起来。

一楼向阳的办公室,早晚都有些凉意,穿的厚了,伏案时颇觉臃肿。穿的薄了,总感觉有凉气从颈肩部开始游走。索性从家里拿了这块一直无用武之地的,厚厚的流苏巾披上。于是,小小的幸福便在这块流苏巾里跳跃开了。

想来,其实每天都会有这种不起眼的小幸福被忙碌的心所忽略着。当你手握文字吟咏平仄,当你轻拈花瓣寻找香径,当童心大起,你自顾自的踢着石子与冷气对峙,当你做回内心的自己,斜倚黄昏等候月光……所有的这些,都是给养你的水泽,流量不大,却滴滴入瓮。

人的情绪,不可避免的会在每个时段走入低谷。你不妨顺其自然的去体会那些混沌与黯淡。只是,你得记住,指缝流光的日子,就在转身后。有些时候,你只需抬起头看看天空,眼光里,就会静静的开满蓝莲花。

关于唱歌的文章10:听哈尔滨的春天在唱歌

文/段造正

哈尔滨的春天是矜持的,总是姗姗来迟。4月,2016年的第一场雨预示着春天悄然而至,冰城似乎从寒风刺骨中渐渐复苏,被小雨洗过的大地冒出零零星星嫩绿的草芽。虽然春天近在咫尺,但这里仍然没有大片黄澄澄的油菜花、没有烂漫芬芳的樱花、没有叽叽喳喳的小燕子……冰城的春天,哪里有你的乐章?

那天,我终于在公司哈尔滨的香福汇项目部找到了答案。在那里,项目部员工们脸上争相流露出了对春天的渴望。他们对春天的感受不仅仅只是肌肤的温暖,还有心灵的酣畅和陶醉……

项目经理李磊说:“春天就在我的眼睛里。”他用独到的眼光紧盯当地市场动态,识别资金投入风险,找准工作发力点,发现项目内部人才,带领团队争创新辉煌。

执行经理王炜贵站在已经结构封顶熠熠生辉的5栋主楼前,计划今年要完美交工,为冰城再增加一道美丽的风景。他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下钢筋,收获大楼。”原来,春天的歌声就在钢筋和混凝土里。

项目书记高必武组织员工再次温习“三心”后,发现大家的精神状态明显有所提高。他说:“‘三心’教育像一阵春风,吹散每个人心上的雾霾。”春天的歌声就在自信心、责任心和进取心里。

工长孙泽龙满脸洋溢着笑容:“春天到了,大干特干的步伐也近了。”这个小伙子总有用不完的精力,每天在他主管的工地上绕十几圈都不说累。他说冬休那段时间他闲得心慌,就盼着早日复工。哦,春天的歌声就在他那充满活力的身躯里。

安全员王长驹在施工现场巡视的脚步也变得更加轻盈。他说:冬天时,身着厚重的棉衣棉裤在41万平方米的工地巡视一圈,汗水浸透衣裤,那种又湿又冰的感觉很难受。春天就在他的春装里,身轻如燕的他定会更加谨慎,不放过任何一个安全漏洞。

技术部的刘彦英抱着一摞摞图纸奔跑于现场和办公室之间。他开心地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我要努力工作学习,奔向自己的目标。”春天的歌声就在他的脑袋里,播种、耕种、收获……

冰城的春天虽然没有南国的姹紫嫣红、没有喧闹和热烈,但是在哈尔滨香福汇项目部,每一位员工心中早已春意盎然。他们一起奔跑、一起歌唱、一起成长,向着远方,向着太阳!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