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朱自清的文章

请欣赏关于朱自清的文章(精选10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关于朱自清的文章1:月夜蝉声

文/舒宝璋

1927年7月,朱自清在清华园写下了名篇《荷塘月色》,其中有句云:“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上世纪30年代初,有位姓陈的读者写信给他,认为“蝉子夜晚是不叫的”。朱自清向周围的同事询问,大多数同事同意这位读者的说法。朱自清写信请教昆虫学家刘崇乐。几天后,刘拿出一段抄文,对朱说:“好不容易找到这一段!”这段抄文说:在平常夜晚,蝉子是不叫的,但在一个月夜,他却清楚地听到它们在叫。朱自清恐怕那段抄文是个例外,便在复读者信中表示:以后散文集再版,将删去“月夜蝉声”的句子。

此后一两年,朱自清常常于夜间出外,在树间聆听。不久,他竟然两次在月夜听到了蝉的叫声。

抗战初期,那位陈姓读者在正中书局出版的《新学生月刊》上发表文章,引用了朱自清的复信,还征引了一首宋代王安石的《葛溪驿》:“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灭照秋床。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谓历代注家对尾联多有不疑。

朱自清鉴于昆虫学家的抄文、自己的亲身经历和王安石诗句中的遭遇,在散文集再版时,终于没有将“月夜蝉声”的语句删除。他认为认识事物有一个繁复的过程,而成见有时对人的束缚也极为强大。

“月夜蝉声”一语之一波三折,闪耀着一种步步走在大地上、紧扣事实以求真实的大家本色。此事的经过,朱自清1948年在《关于“月夜蝉声”》一文中,有总结性的论述。为月夜蝉声,他琢磨了20年。

关于朱自清的文章2:人生开好两朵花

文/江旺明

朱自清先生在《诚意》一文指出:“人为自己活着,也为别人活着。”先生对人生意义精辟的话语,让人深受教益和启示。

人为自己活着,是基础,是前题。鲁迅先生说:“人的本性是,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人要“生存”与“温饱”,是为自己活着,人要“发展”,是为别人活着。没有“生存”与“温饱”,“发展”就不存在,可见为自己活着的重要性。

为自己活着,是一种人性的追求,是一种明智的选择,是一种永恒的信念。不是自私自利,不是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不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不是各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

人为别人活着,是发展,是理想。

历史上为别人活着的典范不少。鲁迅先生“俯首甘为孺子牛”,“我以我血荐轩辕”;朱自清先生“宁愿饿死,也不领美国的救济粮”;华罗庚先生丢弃金钱和学位,回国积极参加抗日救国运动;茅以升不接受美国高薪聘请,回国奉献祖国造桥事业。他们为别人活着,甘愿舍去个人的利益,努力为别人创造幸福和安康。

雷锋、焦裕禄、孔繁森、任长霞等,它们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英雄,同时是为别人活着的典范。还有每年感动中国的人物,如2015年的“中国氢弹之父”于敏、“心有清泉”的赵久富、“大爱深沉”的张继清、“不惧麻风”的肖卿福、“最孝女儿”朱晓辉等,他们怀着一颗赤诚而仁爱的心,用勤劳而智慧的双手,为别人,为祖国,演奏着一首首动人歌曲,描绘出一幅幅美丽画卷,无疑他们也是为别人活着的典范。

诗人臧克家曰:“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诗人用通俗生动的语言,表明生与死的意义。活着对人民没有价值,他在人们心中的已经死去了;为了广大人民做了贡献,即使死了,人们永远会记住他。

为别人活着,不觊觎英名流芳百世,不追求事迹被人传颂,甘愿默默无闻地做些有益别人的事情。

把自己当作春天一株小草,不与百花争妍,愿将自己的嫩绿献给人们;把自己当作夏天一棵树,为人们撑起一块绿荫;把自己当作秋天一颗果子,甘愿为秋天贡献一丝甘甜;把自己当作一缕阳光,甘愿为冬天献出一丝温暖;把自己当作一粒小小的盐,调出百味,奉献人们;把自己当作一块石头,为人铺路,甘愿人脚、车轮在身上踩踏、碾轧。

台湾当代着名作家林清玄在《生命的意义》指出:“生命的意义就是使自己每一天都有一些心灵与智慧的增长,每一天都对世界有一些奉献与利益。”“我们增长自己的智慧,是为自己开一朵花;我们奉献世界的心,是为世界开一朵花。”

对生命的意义,林清玄与朱自清认识是一致的。人生开好两朵花:为自己活着,开好一朵花;为别人活着,开好一朵花。

关于朱自清的文章3:我想看荷花

文/陈华

自从读了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我也深深的迷恋上了荷花。记得之前去武汉也是冲着东湖那十里荷花,只可惜时间没凑对,到的时候荷花节刚过,荷花和莲子全摘采了,只剩下“接天莲叶无穷碧”,却不见“映日荷花别样红”。

究竟田田莲叶下的映日荷花有多美呢?我在心中幻想过无数次。亭亭玉立、婀娜多姿、娇艳欲滴、含情脉脉?如纯净的天使如初生的精灵如热恋的少女如蜜月的新娘?我无法想象,越想就越觉得她应该是美得一发不可收拾,美得“只应天上有,人间哪能几回闻”,于是我越来越迫不及待的希望能一睹她的芳容。

偶尔一次课间,有人告诉我在江门幼师的生物园里种了一些荷花,还算可以欣赏。这个迟来的消息让我喜出望外!看着离上课时间还有十分钟,我便顾不得许多,三步并两步的赶了过去。

透过树缝,果然隐隐约约的看到了一些大片大片的绿色的叶子,没错,是荷花!我心中暗暗惊喜!我加快了速度,一阵小跑,一拐弯,呀,一片荷花便映入了眼帘。

这是一块不算很大的莲花池,大约七百平方米,不过布置得挺舒适,弯曲的小石桥,雅致的小亭阁,再添上一副特有意境的对联,诗意似乎就这样潜移默化在了你的头脑里。桥下的荷叶长得异样的绿,仔细看,在左边树荫下的叶子绿得深沉,绿得鲜亮;右边在阳光下的叶子却绿得比翡翠晶莹,比玉石通透。田田的莲叶一叶接一叶,一眼望去,确实有点“接天莲叶无穷碧”的意境。只是似乎缺少了点什么。少了什么呢?是花,我努力的寻求着花的芳迹。哦,这边,那边,稀稀疏疏开着那么好几朵。饱满的花蕾含苞欲放粉嫩粉嫩的,盛开了的花则干干净净的在一旁站立着,像一位谦谦君子,像一个脱尘超俗的仙子。

荷花总算是见着了,也体验到了荷花的美丽,只是心中仍有一些失落,似乎跟心中的《荷塘月色》不是同一个频道,或许是因为它的面积不够大,或许是现实中的荷花经过大师的提升,上升到了美学的层次吧。

“我想看荷花”,其实比“我看到荷花”更来得美好,我如此想着,加快了速度赶回教室听课去了。

关于朱自清的文章4:有一种爱不用说

文/何庆良

一个背影,让朱自清潸然泪下。一句“你怎么不说话了”,让我真切感受到父亲的真情和深沉的爱。

春节前,父亲从老家赶到市里看我,用蛇皮袋装了很多东西:有新弹的棉被,老家的特产米粉、香肠、干笋,还有几十斤新鲜猪肉。这些东西我这里并不缺,可是父亲辛苦从老家搬过来,意义就不一样了。如果我说,空手来就行了,不用带什么东西,向来寡言的父亲就会手足无措,更会莫名生气。于是,我装做很需要的样子,一一把它们收好放好,父亲乐呵呵地笑了。

晚饭时,我跟父亲扯东扯西地说个不停,父亲却是同一个“造型”——静默地、机械地夹菜、扒饭、咀嚼、吞咽,一句话也没说。腊月里,没有什么庄稼活,我下决心要留父亲多住几天。接下来的日子,父亲依旧是静默的,我想,父亲大概也不会听我说话吧,于是。我的话也开始渐渐少了。

第三天,我甚至变得和父亲一样:机械地、静默地夹菜、扒饭、咀嚼、吞咽,不说话。但我常用队列行进时标齐的余光偷偷地看父亲。父亲的动作缓了下来,没停,眉头有时会皱起来,表情有点疑惑、不安,嘴唇张了几下,却没有一个字从唇边滑落。等到饭快要吃完时,父亲的嘴唇努力张了几下,终于挤出一句话:“你怎么不说话了?”

我保持沉默。父亲有些着急,眉锁得更紧了:“我嘴笨,不会说。但我都用心在听,可你,怎么不肯多说话了呢?”我呆住了:我的父亲啊!

“把爱全给了我,把世界给了我,从此不知你心中苦与乐。多想告诉你,其实我一直都懂你……”不善言辞的父亲一句“你怎么不说话了”,像一杯白开水,看似平淡,细细品味却是醇香的甘露,包含着如山般的父爱。我站起来,走过去给了父亲一个紧紧的拥抱。

第五天,执拗的父亲坚持要回老家去。可是,这短短的几天,尤其是那句“你怎么不说话了”,让我真切地领悟到父亲的真情:有一种爱,一直深藏在心底。

关于朱自清的文章5:作家笔下的荷花

文/夏雪

朱自清先生对荷花情有独钟,在他脍炙人口的名篇《荷塘月色》里,他把荷花比作“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他还这样写道:“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朱自清先生描绘了一幅月下荷塘清新、柔美的境界,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情思飞扬。

汪曾祺笔下的荷花是童年的记忆,从出生到长大,故乡高邮的荷花一直伴随着他的青春年华。汪曾祺在《荷花》里写道:“我们家每年要种两缸荷花,种荷花的藕不是吃的藕,要瘦得多,节间也长,颜色黄褐,叫做‘藕秧子’。在缸底铺一层马粪,厚约半尺,把藕秧子盘在马粪上,倒进多半缸河泥,晒几天,到河泥坼裂,有缝,倒两担水,将平缸沿。过个把星期,就有小荷叶嘴冒出来。过几天荷叶长大了,冒出花骨朵了。荷花开了,露出嫩黄的小莲蓬,很多很多花蕊。清香清香的。”短短几百多字的篇幅,却描写了荷花的“一生”。

老舍先生不仅爱荷花,还品尝了荷花做的美食。上世纪三十年代,老舍住在济南时,曾在友人家吃过炸荷花,为此专门写了一篇短文《吃莲花的》,记下他在济南的这一段趣事:“友人约游大明湖,‘去买点莲花来!’他说。‘何必去买,我的两盆还不可观?’我有点不痛快,心里说:‘我自种的难道比不上湖里的?’”当友人把老舍种在盆里的白莲摘下来,“把这用好香油炸炸。外边的老瓣不要,炸里边那嫩的。”老舍先生是天旋地转,说不出话来。要干什么?“吃!美极了!”这道菜外酥内软,甜美异常,荷花的清香味,尤其怡人。

季羡林先生喜爱荷花,他笔下的荷花生机蓬勃,超然脱俗,是张扬生命的强者,是彻悟生命的智者。他86岁写就的《清塘荷韵》意味隽永、宁静悠远:“自从几个勇敢的叶片跃出水面以后,许多叶片接踵而至……我无法知道,荷花是怎样在深水淤泥中走动,反正从露出水面的荷叶来看,每天至少要走半尺的距离,才能形成眼前这个局面。”“这些红艳耀目的荷花,高高地凌驾于莲叶之上,迎风弄姿,似乎在睥睨一切。”面对这幅宁静、柔和的画面,如同品尝陈年佳酿,芳香四溢,回味无穷。

余光中先生心中的荷花,是美、爱、神的综合象征。他曾在《莲恋莲》中,发挥了诗人、美学家的才智,尽情地写道:“塞尚的苹果是冷的,梵高的向日葵是热的,我的莲既冷且热。宛在水中央,莲在清凉的琉璃中,擎一枝炽烈的红焰,不远不近,若即若离,宛在梦中央。”此外,余光中先生还写了观荷入静的体验:“立在荷塘草岸,凝神相望,眸动念转。一瞬间,踏我履者是莲。拔田田之间,亭亭临风的是我。岸上和水中,不复可分,我似乎超越了物我的界限,更超越了时空。”此刻,余光中先生感知到了荷花的灵魂。

关于朱自清的文章6:春天

文/谢永帅

朱自清先生笔下的春无疑令人神往的,他用词细腻,思路清晰,感觉身临其境,非常沁人心脾。

春天的到来,喻示着冬天的离去,今年在杭州,没有看到雪的来临,往年有雪,去西湖看看,肯定是一幅白色皑皑的样子,虽不及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但柳树、苏堤、断桥、雷峰塔上裹着层层白雪与泛着鳞鳞波光的湖水交相辉映,形成一幅美丽的南国风光。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如果说不到长城非好汉,那如果没到杭州西湖来一趟,你的人生会遗憾。如果单单看景,西湖也会一览无余,毕竟再大再美,也有限。而西湖不但美,而更有文化的承载,这更令人向往,这里有新白娘子与许仙的忠贞爱情故事,有济颠和尚降妖除魔乐于助人的故事,也有大文豪苏东坡的文墨足迹和为官故事。

四季的西湖风景,都会不同,不论是夏日的、秋天的,还是冬天的西湖,都会让人流连忘返,每去一次,都会感觉不一样,而春天的西湖,那会更美丽,经过寒冬的洗理,万物复苏、草长莺飞,莺歌燕舞。西湖湖水清澈见底,鱼儿欢快的畅游,当游人扔下零食,一群鱼儿蜂拥而上迅速争抢,生活在西湖的鱼儿恐怕是天底下最幸福的鱼儿了。西湖岸边,人们也在春天祥和的气氛中欢快歌唱着和舞蹈着,有独唱和独舞的,有三三俩俩的,有大和唱和群舞的。人们尽情的放开喉咙高声歌唱,而舞者们更是迈着欢快地舞步尽情展示妖娆的舞姿和嫚妙的身材,好像置身于瑶池仙境。生活在西湖的人无疑是天下最幸福的人。

而春天的西湖无疑是跑者最好的选择,一圈下来一个马拉松,一路风景,惠风和畅,阳光温暖,心情放松。每次去西湖总能看到老外跑步的影子,老外真的是非常聪明,也很会选地方。来杭州几年时光,总想去西湖跑跑,领略下跑中西湖景色,可总是不成行。据说西湖一圈跑下来就是一朵玫瑰花,跑者称之玫瑰跑,看来挺浪漫的。

春天是燕子捕食归巢的时候,人们经过一年的辛苦工作,也得回故乡回老家看,迎着春的喜庆和欢乐,又是一年的开始

关于朱自清的文章7:另一种“背影”

文/陈吉林

我又读了一遍朱自清的代表作《背影》。朱自清写这篇散文距今已有90余年了。但很多时候,父辈的“背影”透露出来的都是对孩子浓浓的爱。

前不久,我来到了以美丽的热带雨林自然景观和少数民族风情而闻名于世的西双版纳旅游。这天,风和日丽,天气格外晴朗,各个景点人流如织,穿着各种颜色各式服装的游客们把景点打扮得更加漂亮,像一幅幅流动的画。我逛了“野象谷”景点后,又来到了有着“植物王国皇冠上的绿宝石”之称的原始森林公园。

下午3点过,我一边游玩一边选择着最佳角度的景点拍照,在离我大约有1000多米远的一个缓坡上,一个模模糊糊的背影伫立在那里,但我并没有在意那模模糊糊的背影在干什么。半个多小时后,当我接近那个背影时,一瞧,让我有点小惊奇的,原来是一位不到40岁的男子躬着腰,一位约10来岁,十分漂亮的小女孩把爸爸的背当成桌子,把一张纸铺在爸爸的背上画画。我十分感动,为了不打扰他们,我在旁边的树荫下休息。

快4点,女儿高兴地对爸爸说:“画完了,写完了,谢谢爸爸”!年轻的爸爸慢慢直起身子后给自个捶捶腰:“你可给你老爸累坏了”。女儿调皮的说:“爸爸辛苦了,我亲你一个”。爸爸慢慢蹲下,女儿“啵”的一声在父亲的脸上亲了一口。好一幅温馨的画面!

“你好!”我走上前去对父亲说,“你女儿好乖好漂亮。”“哪里哪里,过奖了。”女儿高兴而又礼貌的对我说:“谢谢伯伯夸奖。”我了解到这对父女来自成都,由于夫人请不到假,他便利用自己和女儿的寒假到西双版纳游玩。女儿小时候喜欢涂鸦和写作,他们就把女儿送到了书画培训班和写作培训班学习画画和写作。这次出来想轻轻松松的游玩,也就没有带画板什么的,没想到女儿看见森林公园这么美的景色,突然来了画画的兴致,父亲只好在随身背的双肩包里找出一张包装纸和一支笔。没有桌子,父亲就躬着腰让自己的背当画板。这一躬就是将近一个小时。女儿不但在父亲的背上画了画而且还写了好几百字的游记。等女儿画画和写作完毕,父亲的腰就快直不起来了。

关于朱自清的文章8:父亲的背影

文/曾军凤

朱自清回忆父亲的散文《背影》深刻细腻、广为人知,我没有他的文笔,但我也有一位伟大的父亲,他给予了我绵绵的爱……

我有两个兄弟,因此父亲对我这唯一的女儿疼爱有加,从小到大连大声话都没对我说过,更别说打骂。记得有一回做错事,被母亲责骂,我躲到猪栏角落不敢回家,家人四处寻找,满村呼叫“凤仔”,我就是不回答。直到父亲的声音来了,我才爬出来,跟他回了家。

父亲十几岁就开始当民办教师,我中专毕业那年才转正,工作到了60周岁才退休。母亲是个农村妇女,所以我家是个典型的“半边户”。家里仅靠父亲微薄的工资收入生活,日子一直过得紧紧巴巴。那年我考上省属中专,父亲高兴不已。因为毕业包分配,那一纸通知书就等于是一张吃国家粮的证了。学费不够,怎么办?借!父母亲下决心分头行动。

第二天,父亲带着我来到县城,买了整整两件苹果,还有一箱不知什么牌子的酒,然后拿了八个袋子,分成了八份。父亲告诉我:我们去几个亲戚家,得带点见面礼,然后再跟他们谈借学费的事。父亲还非常自豪地说:你考了这么好的学校,出来就有工作,亲戚们会很慷慨的……

父亲扛着沉甸甸的东西,满怀希望,辗转了好几趟车,走了一段又一段山村的小路,敲开一家又一家的门,一遍又一遍地向人说着女儿考中的喜悦、家境的困难,那些亲疏不一的亲戚们也都异口同声地祝贺着、解释着。那天下午,我一直跟在父亲的后面,看着他扛着一蛇皮袋的东西在肩上,夕阳把他的身影拉得好长。

一晃20年过去了,曾经像牛一样拉动犁耙的父亲老了,身体如机械般偶尔会出故障,需要儿女的照顾与关心了。而我却因工作调动离开了生活多年的县城,离开了一同生活多年的父亲。母亲为此流泪,父亲却说自己心里无比高兴与喜悦,因为女儿要去更大的城市,要去过更幸福的生活。我刚安顿下来,父亲就迫不及待地赶过来看我,说要买洗衣机与电饭锅送给我。我拗不过他,跟着他去商场了。返回的路上,父亲很高兴,而我依然走在他后面。天下着蒙蒙雨,很冷,我突然发现父亲的背影不再像20年前那般挺拔了,浓密的头发也稀疏了许多,白发已经显而易见。想起20年前父亲扛着蛇皮袋在山路上奔走的伟岸身影,顷刻间,我禁不住泪如雨下……

关于朱自清的文章9:朱自清的冬天

文/吴娜

我对朱自清的最初印象,始于儿时的语文课本。他文风朴实、感情真挚,其所诉所写均贴近生活、清新自然,毫无华丽娇娆之态。其返璞归真的语言、词风,恰似“润物细无声”的绵绵春雨,滋润了万千读众的心田。

重拾朱自清的散文,是在我工作了十几载之后。人到中年,心境也渐渐沉稳下来。浮世中,那些贵气的、流光溢彩的东西已不能再打动我,反而是那些低调的、不张扬的人或物,渐渐相拥而来,刻骨铭心。在北风凛冽的冬天,我踏雪出发,信步去赏朱自清的《冬天》美景,竟有一份温情缱绻在心底……

“一间老了的房子,点着昏暗的‘洋灯’。”朱自清的儿时是清贫的,以至成年后“一说起冬天”,他就会想起豆腐,想起儿时“家中那一‘小洋锅’白水豆腐”。在茫茫雪野的冬夜,当呼啸的寒风席卷着整个大地时,老屋里那乌黑的炉子上就会煮上一小锅白水豆腐。父子四人常常围坐在一起,就着氤氲的热气,吃着热腾腾的豆腐。任凭屋外呼啸的北风吹打着窗棂,老屋里却滚动着如春般的暖流。这父与子、兄与弟其乐融融的平常家景,温暖了儿时朱自清的心灵。他丝毫没有感到生活的贫苦与严冬的寒冷,反而在记忆里,勾出了一份甜美的憧憬。“他们这并不是在吃饭,只是在玩”,而且是他们三兄弟都喜欢的,常常“一上桌就会眼巴巴望着那锅,等着那热气,等着热气里,从父亲筷子上掉下来的豆腐。”

又是一年冬夜,已在文坛初露头角的朱自清与友人泛舟西湖。一弯明月、几缕清风、山影朦胧、星火点点。“S君口占两句诗,‘数星灯火认渔村,淡墨轻描远黛痕。’”君子之交、趣味相投,高山流水般的知音彼此间根本不需要太多的言语。他们“都不大说话,只有均匀的桨声”。安宁静谧的冬夜,悠远流长的友情,在朱自清的心里,仿佛“醒了一场梦”,偶尔回忆起来,“那晚的月光,还像照在身上”,极其温暖。

成家后的朱自清曾携妻带子在台州过了一个冬季。那里是个空寂的山城峡谷,没有城市的喧嚣,“白天简直不大见人,晚上一片漆黑”。他们就住在山脚下,松风鸟影、天地空空、一片寂寥,好似“老在过着冬天”。而朱自清却自感“家中老是在过春天”,透过临街的“大方窗”,他时常会看到,妻儿三人都面带天真微笑地等着他归来。这暖人的笑靥如沐春风,在他的记忆里定格,醒目清晰,终成画卷。

在寒冷的冬季,与朱自清邂逅,内心竟慢慢涌升起一股暖流,一股有关亲情、友情与爱情的人间温暖穿越凡尘,激荡全身,描绘春之图腾美景……

关于朱自清的文章10:不一样的匆匆

文/谢永帅

早上拜读朱自清先生的匆匆,这段时间由于经常写写,也经常读朱自清先生的文章,小时候在语文课也读了朱自清先生的文章,所以记忆非常深刻,感觉先生非常有才气。

日子过得匆匆,该来的总会来,该去的总会去,我们不必执着于成败得失,不必执念于点点滴滴,也不固执于一时荣辱之间。就好比朱自清先生走了,但他的文章和精神永远留在我们心中,我们不要总是计较于患得患失,这样会活得太累。

日子像流水,有时匆匆流逝,有时缓缓流淌,从我们身边流过,从山川缝隙间流过,从小溪花草间流过;日子又像空气,看不见摸不着,而又是真实存在,随着你的心情变化而变化,心情好时日子会过得很快乐,心情不好时日子会过得很糟糕。日子又像一阵风,四处飘荡,有时夹杂着树叶的清香,花儿的芬芳,有时夹杂着咆啸怒吼,有时又清风拂面,涔人心脾。很多时候我们得去适应日子,感谢日子、理解日子。因为日子不可能会满足某个人的需求,它不是神仙,但它比神仙更伟大。

在我们匆匆的脚步中,我们告别了昨天,迎来了明天;告别了过去,迎接着未来;昨天和过去已随着记忆匆匆离去,曾经喜悦、伤心、快乐、痛楚也随时光匆匆流逝,流年岁月,岁月流年。我们不可能把时光定住,只能定住它的照片与影像,而不能定住它离去的事实,人是是要长大的。

最后在邓小姐的任时光匆匆流走,我只在乎你,心甘情愿感染你的气息,人生几何能够得到知己,失去生命的力量也不可惜的歌词中,愿每个人在以后的日子都能得偿所愿。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