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散文

请欣赏初春散文(精选10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初春散文1:春日里,那场倾城沦陷的美丽

文/九生元

初春,刚刚萌生的几许暖意,在一场北风的吹拂下荡然无存。静夜,一场酝酿了许久的春雪,如期而至。街灯下,一朵朵雪花在空中打着旋儿落地成水。行人紧缩脖颈,步履匆匆。

推开窗,一股寒气扑面而来。我把手伸出窗外,试图去触摸那朵朵晶莹的雪花。可我又马上把手缩回,我怕惊扰了夜的静谧,打乱了春的韵律。

寒意还没褪尽,独见一剪寒梅清冷的身影,在寂静的夜里生动地展开。这初春的梅影,不光菲芳了薄凉的冬,也唤醒了春的灵性。

雨过天晴,阳光明媚,清凉盎然。在自己的守望中,坦然面对云卷云舒。期待,清香四溢的花儿朵朵芬芳。在桃花嫣然中展开想象,让灵魂插上翅膀,在时光的隧道中展翅飞翔,掠过碧波荡漾的湖水,化作一缕幽香。

站在春的台阶,越过初春乍寒的冷,满目春色。一枝杏花粉,一树梨花白,一畦桃花艳,开遍了盈盈的果园。

琥珀流年的光阴里,素简温婉的文字间,摒弃俗世的尘念。轻剪一段好时光,在一个安然的角落里,与那个打马经过的白衣少年,静赏这美丽无边的春天。

又到暖春,爱极了这春风微醺的季节。暖日下的阳光明媚、温婉。发暖的空气里流淌着阳光的味道,让人不自觉的沉浸在那些春日的诗句里。“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仰望空中的白云,不由让人想起蓝天风筝下,听人笑语。

此刻,手中茶香沁人心脾,耳畔有春风轻语。眼前的那株桃花正粉蕊轻吐。这株嫣然的桃花,让我犹记起千年前的崔护。桃花夭夭的季节,打马从农舍经过的他,偶遇一艳若桃花的女子为其俯身倒茶。姑娘灼灼的笑靥令崔护心生爱恋。待次年春暖花开,桃花芬芳的季节,他又故地重游,搜寻女子的身影。却是“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昔日的故事不会上演,只有崔护的那首《题都城南庄》流传了千年。

春天是一年中的盛季。在这样的季节里,诗人要写下心中的爱,写下一季的心情。诗人要将这样的春景比作心中的“桃花姑娘”。这样的季节有着什么样的春景呢?

这样的季节,该如诗人笔下的江南春景。那鹅黄,是韧放的生命;那绿色,蕴含着无限的生机;那柔嫩的生命,新鲜的景色,在这样的季节里泛着神圣的光。这神圣和佛前的圣水一样,明净、澄澈,和佛心中的白莲花一样,美丽、带着爱的光辉。这样的季节里,“桃花姑娘”已超越了这样的季节:“桃花姑娘”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伴春飞翔的燕子,美丽轻灵,带着爱、温暖和希望。

人生就是一场又一场的离别和相逢,策马驿路,停息长亭,都是那般的悲情。有时候,一次离别就是一生,夕阳花枝下只剩一个人的落寞和孤寂,还有春日里,那一场倾城沦陷的美丽。

初春散文2:风光入眼分外娇

文/屹屹善立

一个初春的星期天。在云龙旧州,那是一个晴空万里,冬阳谱照,风和日丽,景色如洗的好日子。这天,苗尾·功果桥水电站登山协会组织进行了一次有意义的登山活动,目标是汤涧地区西南方向大山高处的核桃坪村和龙塘坪村,全长6公里。那是我没有去过的地方,据说地处丛山峻峭险峰深处,景色奇美,很值得一去,于是我愉快地报名参加了这次登山活动。

早上,8点50分,我和电站参加登山的20多名职工,坐车来到旧州南边澜沧江畔的清水河入口处,沿着一条山村小公路往大山上行走。那条山村小路地处清水河一则,弯弯曲曲地在深山里延伸,有的地方转弯还比较大,转了一弯,便往高坡上上提升了一大级台阶。想走直路的员工,不愿走山村公路,他们竟勇敢地往陡峭、荆棘丛生的乱石山坡上爬,非常废力、艰难,个个弄得满头大汗。性格开朗、爱说爱笑的登山积极分子女职工陈秀丽,在登山中兴致特别高,在脸上流着汗珠的情况下,还一路唱着歌往大山上走。最有趣的是,她在电厂工作的爱人王刚也参加了登山,夫妻俩手拉手地往崎岖、陡峻的山路上登,成为登山一景。建管局年轻漂亮的女员工刘艳芳、简池娟在登山中,一下变成了活泼可爱的小孩子一般,痴迷地陶醉于山林、野花、红叶、清泉的动人景色之中,不停地请拿着像机的员工给她们拍照。电站的画家、摄影爱好者钟立义,对深山的美景更是情有独钟,高兴得象个老顽童,路上又说又笑,他不断地观察,不断地研究着最佳的拍摄景点和角度,一次次地按下了快门,记录下了一个个美丽的画面。我也在不停地拍照,除了为登山的员工留影外,每见到一个有特色的景物,便使我精神一振,连忙进行拍照,在我的镜头前留下了一幅幅值得珍藏图片。

我们在登山中,见到过几座山村小桥,很有特色,云龙上桥的故乡,连大山中的小桥也很有特色。有一座小桥,跨过潺潺清泉流水,桥影、树影在桥上水中映现,景致很特别。姜广东、李朝阳、孙玉军、刘宇辉等登山队员,都被这里的景色吸引住了,纷纷在那里摄影纪念。见到这种景色,我倏然间联想到元代诗人马致远写的名句:“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我想第一句最能表述眼前的景观,只有后两句有些消沉忧思,不适合当前的情景。于是我把这句名诗略作改动呤出:“小桥流水人家,小康致富上马,景美人和众夸”。一同登山的员工对“小桥流水人家”名句都有同感。但有的员工说,可惜只有小桥,见不到人家。我说人家可能上边就有,果然我们走过一条弯道,便看到了几户人家。有的员工对我仿马致远词呤出的后两句不解,于是我解释说,电站建设助推了当地的经济建设,旧州人民在小康社会的大道越走越富裕了,你们看这里的山村处处都有现代化的新房子,人们和谐相处,生活幸福美满,这不是很值得我们夸奖吗!大家看了看在山腰里一幢幢的新房子、满山的核桃林、成群的牛羊和山村路上来往的摩托车,都会意地笑了。

我们在大清河一侧的山坡上,艰难地往山顶上走。经过汤址村、大松树村后,我们沿着山路往上登走。当快到核桃坪村时,我听到了“哗!-哗!-哗!——”的声音,十分悦耳、动听,真是一种天赖之音。我走近一看,原来那是一股从山肚子里流出来的飞瀑,纯净洁美,使人见了心旷神怡,一下子忘记了登山的疲劳,大家争先恐后地跑到飞瀑旁摄影留念。在核桃坪村的左边也还有一股象这条瀑布一样美丽,声音一样动听的清泉。这两股清泉,都汇入了清水河,最终流入了澜沧江。这两股清泉,也许就是清水河的源头吧!

我看到山上的树木呈现出多姿多彩的颜色,有的黄、有的绿、有的红、有的却是淡黄、淡绿、淡红。那绿的是一棵棵青松、一蓬蓬翠竹,还一些叫不出名字,但却是耐寒傲雪的树木;那黄的、淡黄的却是在冬天里不能耐寒的草木。特别是山坡上长着的上那一片片、一株株的核桃林,都已叶落枝秃。山里人对我说,核桃树在冬天要落叶,到了春天才会发出新芽。这种景观描绘出了冬天独特的景色;还有那些红色的花蕊,大多是攀枝花,在澜沧江畔,冬天正是它们开花的季节。这种五颜六色的景色,也许在南国的冬天才会见到。

在登山中,我还见到了一块块巍然屹立的巨石,有的可能有几十吨、上百吨重,最引人注目的是核桃坪村小学围墙上的那块巨石,它在学校的东边,承担了护卫的作用,在外侧一面的巨石上,刻着“中国梦”等红色大字。在巨石的顶部,刻着“江山永固”四个具有令人寻味的红色大字,这四个大字要走到核桃坪村后面的大山上才能看得清。妙哉!“江山永固”!以巨石象征人民的江山,实在富有哲理,形象深刻。当我正在观赏巨石时,还看到一只雄鹰,从尖如刀锋的悬崖上鸟瞰飞过。接着又到一叫不出名的鸟儿,从山泉那边飞过来,它的尾巴很长,很美丽。这时,我还听到登山的员工们,畅怀唱出的一阵阵悠扬的歌声,此起彼伏,在大山中回荡。真是歌声,鸟声,泉声,声声入耳;树景,石景,峰景,景景醉人啊!置身于此,真使人有一种身心融入大自然怀抱的幸福和美感。

中午,我们参加登山的员工们在一位老乡家吃农家饭。老乡家姓李,白族,已有三代,家庭成员较多,全家尊老爱幼,生活得十分和谐、美满和幸福。从周围环境可以看出来,这是一户勤劳富裕的人家,家中有核桃树等经济作物、养着骡马、牛羊、蜜蜂、鸡鸭等。全家热情好客,做的农家饭,很有特色,可口极了。

吃完午饭,山里人对我们说,更好的景色风光你们还没有走到,那就是龙塘坪村,还有二三公里的山路,山高路陡,问我们还去不去。当时大家都有些累了。但“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不入深渊,岂能见到蛟龙”,只有不怕苦不怕累,才能观赏到无限美丽的风光,于是大家异口同声地一致表示,不怕苦和累,决定继续登山。我们艰难地往山顶上攀登,约在下午二点多钟,终于来到了龙塘坪村,果然这里别有洞天,景色非常美丽。最使人赞美的是那一潭碧清如镜的龙塘水,映出了山花、树木、大山的倒影,真是美如仙境,令人叹为观止。在大山之上,竟有这样一潭美丽宜人的洁净清水,使我们对大自然的天公造化,鬼斧神妙之处感叹不止。大家都说,今天登山,既锻炼了身体,又磨砺了意志,还观赏了美景,真是不虚此行啊!

这次登山,我观赏了独特的大山景色,增长了新的知识,开阔了新的视野,得到了体力锻炼,获益匪浅。有感而发,故草成小诗一首来抒发个人的感受:

清水碧河山箐流,

登山磨砺志不酬;

飞鸟瀑泉身旁过,

奇石险峰入眼球;

龙塘镜中绘仙境,

核桃山村景观秀;

人生此次不虚行,

欢声笑语画中游。

初春散文3:春之随笔

文/杨萱

一早安校园

初春时,最喜欢坐在窗边偏后的位置。

早晨第一缕阳光,从对面楼上反射过来的温暖,可以透过玻璃,照射在小小的书桌上,留下一个不规则的图案。

也许是某位学长想看操场的缘故吧,窗户上的纸被挖去了一块,正是这方小小的“天窗”使我领略到了春意,也感受到了活力。

有时开窗,凉意袭来,春的芬芳可以静心,伴着书香,怡然自得。

时间向前辗着,连翘开了花,杨树绽开了叶,偶尔抬头,可以看到一簇簇新绿,一抹抹鹅黄,随风摇曳,隔着窗,你仿佛能嗅到清香,沁人心脾。

下课后,无需走动,坐在原位,捧一杯奶茶,享一处闲花,最美不过四月天。

操场上满是运动的身影,好多人独爱长跑,绕着跑道可以慢跑二十几圈,有人在球场挥洒汗水,得到无数尖叫与惊羡,更多的,是在跑道边慢慢行走着,去用心接触春天。

一些杏花般的迷茫与忧伤,随春风飘落,被淡雅抹去,岁月是一杯陈酿,春天是起点。

拥有诗和远方,也忘却梦与悲伤。

早安,世界。

二仰望天空

许久不曾抬头仰望,天空之中一抹淡淡的蓝色。

今天出门尚早,便在等车时凝视天空,虽是春日,太阳也并不清晰,渲染出一段云霞,带着冷冽的红晕,那色,在淡淡的雾后,不知怎的,让人心里很暖。

热情似火,也曾是我的执着。

亦如霞光,总会燃尽温度,归于平静。

天空是会飞的海,蓝得纯粹,蓝得深邃,它总是张开怀抱,懂得包容,一缕缕的愁丝,一段段的沉淀都在蔚蓝中点染,着色。“白天不懂夜的黑”,我们何尝懂得天空,一望无际,与山相接,心胸仿佛阔大,闭上双眼你能听到万物的存在——“忘乎山水之间也。”

总说夜是星辰的陪伴,可总觉得,星辰才是点缀在“夜”这件黑色小礼服上的钻石吧,越是闪耀,越能凸现夜的高贵。

起风了,仍有寒意,泥土的芳香,柔柳的枝条,随着风吹,在天空中划出一段绝色的华尔兹,那是希望,是春的萌芽。

不久,车进站了,又一次瞥到火红的朝霞,太阳灿灿地露出了笑脸。

突然懂得,仰望天空不是为了研究什么,只是告诉自己,享受一段淡咖啡一般的闲暇时光。

初春散文4:春天,文字里

文/云山

站在初春的旷野里,用文字串成的纤绳放飞梦想的风筝,这,便是我当下的幸福。

诗人的性情有千般,文字里深藏的心事便有千般。犹似碧空下轻轻摇曳的出水芙蓉,朵朵色泽如一,但朵朵又都各具风姿。早上起床立在初春熹微的阳光里摊开方文山的素颜韵脚诗来,淡而且香的惬意便油然而生。

最喜欢那句似在调侃似在慨叹的诗句:老人步履不稳摇晃着肩从清酒中打捞起初恋 却再也喝不下呛鼻的从前。淡淡的语调,让人读罢只剩下一种莫名的沧桑。打捞清酒对于一个嗜酒的老者来说本是幸福的,而且汉文字中的酒也早已历经了数千年的沉积而成为一种文化的图腾,饮下一壶清酒便有一种亲近汉文化根源的畅快;然而这又是苦涩的,因为每一滴酒中窖藏了人世最复杂的情感,或许有一厢情愿的孤苦,或许是两情相悦的欢喜,又或者是那“从别后,忆相逢”的不胜凄凉。酒中尽是催人断肠的味道,看着衣裳上浸透的酒痕和诗里面伤情的文字,这叫人如何下咽呢?

老人花白的须髯倒映在了清酒里,回想起那曾经俊逸潇洒的容颜,当年五陵年少,而今只剩一世沧桑,物是人非,不甚唏嘘。不知道为什么,即使是躺在这样凄美的文字里,我也能隐约品味出到一丁点儿幸福的味道。

“方以文成山,赫然见李白”。方文山的文字像皱痕沧桑的老人,更像胎质莹润的青花瓷器,穿行在方文山的文字里能够体会到一种悲情的故事和素雅的文字共同交织的韵味。正如他笔下的那一幅《泼墨山水》,意味悠长,回味不绝:

篆刻的城 落款在 梅雨时节

青石城外 一路泥泞的山水一笔临空挥毫的泪

你是我泼墨画中 留白的离别

卷轴上 永远画不出的 那个谁

用心跟着文字行走,他会将身在闹市的我们带回巷弄曲折的青石城,带回一路泥泞的江南水乡。闭目遐想,仿佛已经听见了城外悠悠的雨声。这样的惬意,这样贴近文化源的亲切感,只发生在停下脚步的时候。

如果把方文山的文字比作甘醇的美酒,浓郁但不刚烈,那么林清玄的文字就是一壶雨前的原叶泡制的清茶,恬静淡雅,文字的清香中散发着对人生透彻的哲思。而且这一定是一杯充满的禅意的佛茶,像佛家一样的清心无欲。如他所写的那样:“茶字拆开,就是人在草木间啊!”他的文字仿佛是一个看破红尘的法师,淡泊了功利,让人宁静,让一颗焦躁愚钝的心回归到清明的智慧。

沿着名家们的文字在文化的长廊中穿行固然惬意十足,不过我最爱的还是能够在这样阳光明媚的春日里,用狼毫蘸满了浓墨,在宣纸上行云流水地游走出飘逸的书法文字。

无论是在烟雨朦胧的三月,莲叶接天的仲夏还是暗香浮动的黄昏,只要能抽出空闲,沏一壶茉莉花茶,随性把笔头蘸满了浓墨任我自由地在宣纸上游走,用古老的字体填下一首唯美的诗词。刹那间,我甚至可以感觉到灵魂安静的呼声,清亮而且沉稳。它已经完整地嵌入了文字的笔法里,一撇一捺都呈露出我的喜怒哀乐。

文字如清酒,入香茶,入绝世的青花,笔画的停顿连带间尽是清新与素雅;文字是泥土,是远方的青石城,庭院深处有窖藏的心事,小桥边有潺潺的流水也有炊烟袅袅的人家。惬意,都在春天的阳光中,在素雅的文字里。

初春散文5:初春的痕

文/淡月扫花冢

今年的冬天很冷,直到春节气温还在零下几度。每日缩在空调房里,除了简单的三餐,基本不出来。

春节过后,腊梅的消息蓦然出现在各个聊天群里,有图有诗,让人瞬间想起关于梅花的种种传说。我也喜欢腊梅,崇尚着腊梅花的“凌寒独自开”的傲然,奈何居于乡下,乡人庭院和乡间田野难以看到梅花的倩影。

诗社里,诗友们传上来很多梅花的篇章,显示着经济大潮之下人们内心深处对精神家园的建构。

然而,我却写不出一句。前几年为了应付,也写过几首梅花的诗词,可是,那毕竟不是我眼中的梅花,更不代表我对初春的情愫。文人墨客笔尖歌之咏之的迎春使者,初春形象的代表,与我,又有什么关系呢?

与我而言,苏北的初春还是那么冷。

广漠的原野上一望无际的仍然是浅浅的麦苗,公路两旁的杨树还是呈现灰黑的颜色,干瘦的枝条在空中犹如枯槁的老人徒然望着苍穹。树梢上的鸟巢稳稳地坐在枝杈间,更增添了苍凉和萧条。

这就是我眼中的初春,它和几个月来的冬天一样,空寂落寞。

当城市里的人在低吟浅咏腊梅迎春的消息时,我的乡间,春天何在?

我走上了平时常走的路。这是一条才修了一年的公路,路两边有绿化带,或许这里有梅花的消息?然而,放眼望去,没有那鲜亮的一抹惊颤,或许它会隐藏在冬青和桃枝之间?放慢脚步,我仔细审视着每一个枝条。忽然,枝条上的一个个凸起的芽苞似乎在酝酿着一股劲儿,彷佛立即就会绽开,那灰黑的芽苞的尖上,已经是绿色的了!然而,这是桃花呢。梅花虽不在,桃蕾切迎春。我的心中忽然诗意大发。无意间向田野远处望去,那戟似的杨树枝条上飘起了一层绿烟!原来,春天不仅只偏爱城市公园,它并未忘记乡村的田野。

“桃李虽未开,荑萼满其枝。”明天我们就可以看到这样的景象了吧。

初春郊外闲步

闲步小村道,依然寂历郊。

草枯桃蕾闭,麦浅暖风寥。

矮屋隔荆道,疏杨支雀巢。

夕阳回首望,枝上绿烟飘。

初春散文6:属于孩子的诗意

文/徐志会

初春,料峭的寒意伴着淅淅沥沥的春雨飘洒在大街小巷。我冒着风雨,骑电动车带孩子回家。途经卧龙大桥,坐在电动车上的女儿因为调皮把头伸出雨披之外,叽叽喳喳地跟我讲述着班级趣事。突然,女儿望着周围惊奇地说:“妈妈,喝了这场雨,白河就不渴了!”听了女儿的话,我忽然心头一震。作为成年人的我,行走在凄风冷雨之中,心头除了小心地注意行驶安全,剩下的就是抱怨这糟糕的天气了,哪里还有心境去体会白河的感受?而作为孩子的女儿,心中却有着自己的诗意天地,这不得不让我重新审视我的孩子,继而联想到了我的学生。

我曾经听过许多老师的公开课,自己也讲了很多的语文课,有时我也在深思:面对一篇篇文辞优美,寓意深远的文章,作为老师的我们总是把孩子圈定在自己设置的小圈子里分析、领悟,如果有个别学生的思维游离于老师设置的主线之外,就要立马把他拉回老师设置的思路之中,久而久之,课文外的声音越来越少,孩子们仿佛也变得特别听话了。可孩子们思维的火花却越来越少。孩子们心中诗意的天地哪里去了?孩子们对事物的独到见解哪里去了?我想到了我们班的那个小男孩,每次讲课文,他总是侃侃而谈,陈述着自己的见解,不同于他人的声音回荡在教室中。为此,在语文考试中,他的阅读题总是失分最少。我此时明白了,那是因为他的心中有自己的诗意天地,并且他让这份诗意尽情地挥洒出来了。

作为老师的我们,肩负着育人的天职,我们要培养的是能够在未来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的智者,不是人云亦云的庸者。我们要给孩子一方原野,让他们尽情驰骋,给他们一方知识的宝藏,让他们尽情挖掘。想到这里,我豁然开朗。

我想,今后我要在课堂上挖掘孩子们心中的诗意之花,并让它们尽情绽放……

初春散文7:行走在初春的路上

文/桔乡诗雨

踩着阳光迎着清冷的寒风走在村外的公路上,远山白雪覆盖凹凸的山间,白云像一只只绵羊游走山头;原野一片萧条,枯萎的野草风中摩擦出嚓嚓的声响,冬天不舍地拽着初春的手肆意地唱着自己的歌。

光秃秃的杨树上几只鸽子来回扑腾,咯咯的叫声联合风的呼声演奏出凄凉的曲子,拉长的树影斜斜横在柏油路上,冻僵的双手握成拳头卷缩袖口,仍然阻拦不住憋在村里那烦闷心的向往向前走着。列车的轰隆声鸣叫声久久回荡在耳边,载着思念向南方驶去——池塘边的樱桃花、山坡上的桃花、老屋后面的枇杷树上绿色的枇杷、满地的油菜花、还有青山脚下那潺潺江水的声音,就在耳畔,眼前,一幕幕。

拐弯走向坑坑洼洼的土路上,高跟的鞋底下显得高一脚浅一脚,不由联想到人在旅途,所经历过艰辛坎坷后才有的平坦。阳光拉长的身影继续向回村的另一入口走去。

疯女人拿着木棍站在村口,目光直直的望着迎面走去的我,淡淡的微笑亲和的问在做什么?女人冲我一笑真羡慕你走路起来的身姿,你好宽和有礼。说话间走近我,心里扑扑乱跳不停,有意的向后退了几步。“我和你说,我年轻时最喜欢唱歌,可惜我输给了环境输给了命运。”话落间拍拍我的肩膀,哼着我的未来不是梦向家中走去。此刻在我眼前的不像别人说的那样,疯女人,一点也不疯,只是心里压抑的一种不同方式的释放和发泄罢了。那一刻,我心里默默的敬佩起女人来,她对生活的阅历和人生的悟,让我明白所追求的梦想不管在什么环境下都应该执着追求,不要给人生留下遗憾。

走进村里,风继续吹着,只是没有村外那么刺骨,阳光也显得有一丝的暖和,冬天过去了,春天还会远吗?心豁然开朗。

初春散文8:心中那座永远的丰碑

文/张守智

丙申初春,东风渐近。哪知张笑天先生辞世噩耗自京师传来,犹如倒春寒骤至,让人悲从中来,不胜伤痛。但先生豪迈乐天的性格、超人的才华以及对文艺事业的挚爱、对文学艺术的莫大贡献,永远留在人们心中。

斯人已去,音容犹在,风骨长存。

先生是文艺界的领导,是我们工作上的导师,是我的兄长。2000年,我主持长春市文联工作,与时任省文联主席笑天先生因工作机缘接触颇多,有机会常常聆听先生近距离教诲,实属人生大幸。而笑天先生那种敏捷的才思、扛鼎笔力以及谦谦君子之风,更是让我十分景仰和敬佩。

每次见面,笑天主席都非常亲切随和。记得有一次汇报完工作后,先生非常真诚地说:“守智,我可是咱们长春市文联的一分子啊!我是长春的作家,长春文联、作协的活动,只要我有时间一定参加。”的确,每次长春文联这边有活动,笑天先生几乎每请必到,每次也都以其充满智慧和哲思的讲话,给长春市的文艺家们带来春风化雨般的启迪。连续几届的长春文学奖,也都是笑天先生率领着我们大家,共同评出优秀作品,奖掖了新人,引领了文艺创作方向。即便是在谈论文联工作时,先生也谈锋甚健,时有妙言趣语,每闻先生高论,心情豁然开朗,有拨云见日的舒畅之感。

记得长春市收藏家协会成立之初,我们以崇敬的心理试着邀请同样有着收藏雅好的笑天先生出任名誉主席,笑天先生二话没说,欣然应允。先生还经常说,收藏是知识,是文化,是情操,也是雅兴。如果单纯从价值取向去从事收藏的人,就不是真正的收藏家。笑天先生高屋建瓴的一番言论,让收藏家们很受鼓舞,不仅对收藏事业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更是为文化事业发展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先生的教诲更使我们对长春市的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发展前景充满了信心与希望。

长春民博会历经14年9届,每届民博会笑天主席都能挤出时间亲临现场,或对展会进行总体点评,或就某个具体的活动进行科学指导,或和参会的工艺美术家进行愉快交流,“民博会”之所以能成为闻名全国的一个文化品牌,这和笑天先生给予的莫大支持、指导和为展会做出的巨大贡献是分不开的。

当然了,笑天先生最为世人所知晓还是他的文学创作,虽然他创作极为丰富,但精力始终是那样的旺盛,每次见面,从未感觉到先生有疲惫之感。我也时常以崇敬和愿景的心情劝先生多保重身体,而他总是淡然一笑:“谢谢,我会注意的。我精力旺盛着呢,再写个几十年没有问题。”可如今,言犹在耳,斯人已去,怎不让人痛彻心扉。笑天先生才大过人,每每出手迅速而卓尔不凡,小说、剧本、随笔散文多管齐下,并屡屡斩获全国大奖,被文坛称为“东方神笔”。而笑天先生之于“长春”作家,是永远值得学习的榜样,他以其高产量、高质量的、高速度的创作,在全国文坛树起了一座楷模式的高大丰碑。

记得看过一篇笑天先生写张贤亮的文章,其中说他曾为张贤亮举办的一次书展带去一幅:“举千钧若肩一羽,拥万物如携微毫。”张贤亮得联后,连声说“字好、意境也好”,并且说,“这十四个字,你我都做得到,无愧此生。”是啊,这不正是笑天先生为人行事的真实写照吗?

初春散文9:初春

文/赵彩萍

风是季节的使者,它总是最先把换季的消息告诉我们,当拂面的春风润湿了人们在冬季里干涸的双唇时,也染尽了人们满身的诗意,在无限的春风中,春天来到了。

初春,万物复苏,长在干枯枝条上的迎春花争先恐后地开放着,那一朵朵淡黄色娇嫩的小花瓣迫不及待地怒放着,甚是张扬,仿佛要把春的消息传递到每个人的眼里。

初春的太阳显得特别温暖,晒在人们的身上暖融融的,在温暖太阳的照耀下,唤醒萧瑟了一个冬季的人们,我急切地褪去臃肿的寒衣,换一身靓丽的春装,唤几位闺蜜,骑上单车,到村后的田野里去尽情沐浴这和煦的阳光和醉人的春风,静静地与大自然亲近交流,全身心地沉醉在这大自然的千姿百态中。

初春的田野里已是一片绿色,田野里青青的麦苗,已分蘖出新的叶片,牙尖上挂着晨露亮莹莹的光彩,在温暖春光的抚摸下伸直了腰杆,舒枝展叶;金黄色的油菜花散发出浓郁的芳香,和着轻柔的春风,扑鼻而来的花香沁人心脾;小河边的柳树摇着婀娜的身姿,在欢迎着寻春的人们;路边的小草不知何时把地面铺满了绿色,这一切的美景都是春姑娘给大地编织的。

那阡陌交错的田野上开放的白色小花,是一片片如雪花般盛开的荠菜花,那是我童年最爱的野花。它在清纯泥土的空气里飘荡着芳香,伸手摘一叶花瓣,放进嘴里细细咀嚼,直到丝丝的甜意从舌底消失。我的手指轻触着它的花瓣,我的鼻子与它亲吻着,让它与我的灵魂能有片刻间的亲近和呢喃。我倾听到了来自泥土的声音,于是,我的呼吸潮湿起来。我知道,那开满田野间的荠菜花和春风细雨的缠绵,是初春故乡田野永远不能淡忘的诱惑,它永远躺在了我记忆里最柔软的地方,那是大地的味道,吸附得我身心荡漾。我于是静静地依偎在它的身畔,就这样,安安心心地把自己放进了它的怀抱。

田野旁小河的水很清,俯身下去,把人影照得清清楚楚,就像是初春的阳光在河面上挂放了一面镜子。几片树叶落在河中,河面上激起了细微的涟漪。不想,这飘落的树叶和细微的涟漪,竟能扰乱我那本已宁静的心绪。

站在春天的田野间,醉人的春风带着雨水的润泽,和着田野间的花香和小溪畔的草滩,菜园和庄稼以及远处村庄房顶上的袅袅炊烟,一切都是那么静美和谐。这一刻的春色,已经深深地锲刻在了我的心坎上,我那被光阴打磨已久的心绪,顷刻间结成了一片净土,如同五线谱一样,弹奏着我对春天的畅想,孕育着秋天硕果累累的辉煌。于是,我感到了身体的萌动,在我心灵的田野上,就有了初春般成片的风景,我准备好了所有的梦想与春天一起启航。

初春散文10:初春的痕

文/淡月扫花冢

今年的冬天很冷,直到春节气温还在零下几度。每日缩在空调房里,除了简单的三餐,基本不出来。

春节过后,腊梅的消息蓦然出现在各个聊天群里,有图有诗,让人瞬间想起关于梅花的种种传说。我也喜欢腊梅,崇尚着腊梅花的“凌寒独自开”的傲然,奈何居于乡下,乡人庭院和乡间田野难以看到梅花的倩影。

诗社里,诗友们传上来很多梅花的篇章,显示着经济大潮之下人们内心深处对精神家园的建构。

然而,我却写不出一句。前几年为了应付,也写过几首梅花的诗词,可是,那毕竟不是我眼中的梅花,更不代表我对初春的情愫。文人墨客笔尖歌之咏之的迎春使者,初春形象的代表,与我,又有什么关系呢?

与我而言,苏北的初春还是那么冷。

广漠的原野上一望无际的仍然是浅浅的麦苗,公路两旁的杨树还是呈现灰黑的颜色,干瘦的枝条在空中犹如枯槁的老人徒然望着苍穹。树梢上的鸟巢稳稳地坐在枝杈间,更增添了苍凉和萧条。

这就是我眼中的初春,它和几个月来的冬天一样,空寂落寞。

当城市里的人在低吟浅咏腊梅迎春的消息时,我的乡间,春天何在?

我走上了平时常走的路。这是一条才修了一年的公路,路两边有绿化带,或许这里有梅花的消息?然而,放眼望去,没有那鲜亮的一抹惊颤,或许它会隐藏在冬青和桃枝之间?放慢脚步,我仔细审视着每一个枝条。忽然,枝条上的一个个凸起的芽苞似乎在酝酿着一股劲儿,彷佛立即就会绽开,那灰黑的芽苞的尖上,已经是绿色的了!然而,这是桃花呢。梅花虽不在,桃蕾切迎春。我的心中忽然诗意大发。无意间向田野远处望去,那戟似的杨树枝条上飘起了一层绿烟!原来,春天不仅只偏爱城市公园,它并未忘记乡村的田野。

“桃李虽未开,荑萼满其枝。”明天我们就可以看到这样的景象了吧。

初春郊外闲步

闲步小村道,依然寂历郊。

草枯桃蕾闭,麦浅暖风寥。

矮屋隔荆道,疏杨支雀巢。

夕阳回首望,枝上绿烟飘。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