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关于粽子的散文(精选9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关于粽子的散文1:又到粽子飘香时
文/一叶
端午节吃粽子是相传二千多年的习俗,尽管现代人已有不同的生活习惯和口味需求,在这个传统的节日里,可以不买粽子,不吃粽子,但是却永远无法避开弥漫在空气中的浓郁粽香。
裹粽子是一门技术。几张粽叶,一根细绳,可以将一把把糯米包成形状各异、香糯可口的食品,确实是真本领,一个“裹”字也把粽子的制作诠释得惟妙惟肖。可并不是所有的家庭主妇都会裹粽子,在我的印象中,当年居住的老宅乡邻里,会裹的人也没有几个。但是我外婆是裹粽子的好手,她裹出的三角粽,大小划一,软硬适中,中看中吃,邻居们颇有好评。
在端午节的前一天下午,外婆会早早地料理好家务,然后拿出预先浸泡好的糯米、赤豆,摆开架势开始裹粽子。那时的粮食是定量供应,大人们习惯了精打细算,过日子要细水长流,即使一年难得裹一次粽子,控制的量也不会超过2斤,猪肉更是凭票供应,所以肉粽是不敢奢望的,只能是赤豆、红枣,甚至是白米粽。外婆灵巧地拈起几张粽叶,两手一掭就围成了一个漏斗状,随手放进一把米填紧填实,把粽叶翻下来左右一绕,指尖拈起一根细绳,一端咬在齿间,一端拉在手里,在粽子上连绕两圈,收紧打结,一只粽子就此完成,不一会儿二十多只粽子就整整齐齐地排在小篮里了。吃完晚饭后,外婆继续忙碌,把粽子下锅放在煤炉上煮,煮开以后还要焐。外婆说,要焐一夜,焐得透才能保证只只熟。那一晚我总是听着外婆讲屈原,说划龙舟,闻着粽子的香味进入梦乡。早上全家吃着香喷喷的粽子,轻轻地咬上一口,唇齿留香,是一种完全不同于吃饺子、吃元宵、吃月饼、吃生日蛋糕的感觉。外婆则笑眯眯地看着我们吃,眉目间流露出欣慰和慈爱。只有和外婆同睡一个房间的我才知道,每年的这一夜,外婆都要起床好几次,为了照看那一锅焐着的粽子。幼时的我仿佛早就明白,粽子好吃的原因就在于那种温暖如春的感觉。
日子在粽香中穿行,我们一如既往地享受着外婆的慈爱。终于有一次,舌尖齿间敏锐地感觉到外婆裹的粽子起了变化,不像往年那样结实。外婆遗憾地告诉我们,她已经力不从心,明年没法再裹了。牙齿掉得太多已经叼不住线头,手常发抖使不出劲来,粽子裹不结实了。大家恍然间心酸地发觉,外婆确实老了。我妈妈从年轻时就参加工作,在外奔波,不擅长家务,更不要说裹粽子了,看来我家也将划入不会裹粽子的人家了。这时候我新婚不久的妻子开口了,她在插队农村时跟农民学过裹粽子,就是裹得不太好,但是可以试试。当年端午,在外婆的指导下,妻子和我妹妹姑嫂俩同心协力,裹出的粽子同样获得了大家的赞扬,裹粽子的本领在家里得到了传承。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改善,食品选择余地的扩大,我又领悟到,粽子的内涵并不在于是否好吃,对于裹的人来说,是一种自我价值的体现,通过繁琐的劳动释放出温柔的亲情;对于吃的人而言,要适可而止,只要在品尝中感受到裹粽人的一片心意。
弟弟妹妹都结婚以后,我们的大家庭变成了小家庭,随着子女们的长大,下一代的出生,小家庭又慢慢地在膨大。数十年过去,我和妻子的地位在不断上升,也已经当上了外公外婆。粽子还是年年要裹的,年年要吃的。经过几十年的实践提高,妻子裹的粽子是又快又好,已经不是当年那样1、2斤的规模,现在一裹就是4、5斤,肉粽、豆粽、枣子粽一应俱全。裹粽子的那天,围着外婆团团转的已是我们的小外孙了,他跳上蹿下,递这送那,俨然是外婆的小助手。在他的淘气和天真中,我们由衷地感受着童年的乐趣和节日的欢愉,也怪怪地想象着我们当年围在外婆身边的奇形怪状。
像外婆当年把粽子送给街坊邻居一样,妻子之所以不厌其烦地总是要多裹一点,是为了给因忙碌而没裹粽子的兄弟姐妹解馋,是为了给住在同一单元的孤身老人尝鲜,她用个人的劳累换来旁人的笑容,倒也是不折不扣地继承了我外婆的遗风,即让大家一起来分享粽子的清香。我想,在这粽子飘香之时,外婆如果真有在天之灵的话,她应该笑了。
关于粽子的散文2:诗意词情话端午
文/钟芳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端阳,那端阳,处处都端阳。”端午节来临之际,手捧一杯绿茶,徜徉在隽永的唐诗宋词里,品味这些传诵千古的诗句,感受古代端午节的风貌,享受那份袅袅的温馨和愉悦,别有一番情趣。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其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流传至今,已有两千年的历史。《风土记》中有记载:“仲夏端午,端,初也。”意指五月开始的第一个五日。作为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历代文人墨客以端午为题,写下了大量多姿多彩、脍炙人口的诗篇。
唐代诗人文秀在《端午》中写道:“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很直白的一首诗,写得大气磅礴,读来朗朗上口,描绘了端午节人们吃粽子,喝雄黄酒,赛龙舟,都是用来纪念这位忧国忧民的爱国诗人。同时还表达了诗人对屈原的深切同情;对昏君奸臣的嘲讽和憎恨。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这首北宋诗人张耒的《和端午》,用雄浑而凄清的笔调,把屈原那种“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慷慨悲壮描写得淋漓尽致,于深沉和悲痛之间悼念了伟大诗人屈原。宋代民族英雄文天祥的《端午感兴》:“当年忠血堕馋波,千古荆人祭汨罗。风雨天涯芳草梦,江山如此故都何。”宋苏轼的《屈原塔》:“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精魂飘何在,父老空哽咽。至今仓江上,投饭救饥渴。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诗中字字血泪,句句哀鸣,表达出了对屈原的无比怀念。
龙舟竞渡是端午节人们喜闻乐见的主要活动,唐代张建封在《竞渡歌》中写道:“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红啼晓莺;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鼓乐齐鸣,千帆竞渡,场面壮观,扣人心弦,读来让人身临其境。
“五月家家过端阳,咸蛋粽子与雄黄”,端午节还要吃粽子、插菖蒲、艾草和喝雄黄酒。唐代诗人郑谷有“渚闹渔歌响,风和角粽香”,宋代韩元吉有“角黍堆冰碗,兵符点翠钗”,描绘的都是对粽子的喜爱之情。挂艾条、插菖蒲等习俗,体现了端午避瘟保健的意蕴,在古诗中也有过生动的描绘。大文豪欧阳修在《渔家傲》中写道:“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骊时一弄。犹瞢松,等闲惊破纱窗梦。”这首词意境高雅,浪漫香艳,把端午时节粽子飘香,人们共饮美酒的美妙场景描写得栩栩如生,让人情不自禁地向往。而南宋陆游的《乙卯重五诗》却这样写道:“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两髻,艾束着危冠。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全诗朴素自然、真实具体,乡村农家过端午节的习俗跃然纸上。面对粽香的诱惑,奋臂投筷,大快朵颐,自然有会心之微笑。
五月的端午,这个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古老的传统节日,在两千多年的文明传承中,依然保持着她的独特魅力和内涵。在浓浓诗香中过端午,我们心中又会多一层对节俗所承载的文化的尊重和热爱,让人情趣盎然,芬芳如花。
关于粽子的散文3:粽子飘香
文/蓝月
端午节,家家都吃粽子。
记得小时候,粽子都是妈妈亲手包裹,糯米装在一个竹箩里洗尽,拌上碱水,米就变成了浅绿,散发出米和碱混合的香气,那是一种非常好闻的味道。那时候我只知道端午节有粽子吃,并不清楚“屈原”,“屈原”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
包粽子在端午节的前几天就开始准备了。妈妈把粽叶和柴草浸泡在水里,说来奇怪,那干瘪的叶子经过浸泡竟然起死回生变得柔韧而葱绿起来。我想这粽叶就是为粽子而生的,它的使命就是把松散的米粒紧紧的抱在怀里。
端午节的前一天哪怕再忙,妈妈也会停下其它活计,专心致志地包粽子。妈妈把粽叶捞出刷洗干净放在盆里备用。拌好碱水的糯米和上一些洗干净的赤豆,赤豆是红色的,米是浅绿的,颜色相当好看。然后坐在小凳子上,抽出一张粽叶,卷成三角形状的筒,置于左手,右手抓起一把赤豆糯米放进粽叶筒里,轻轻拍打结实,再包裹起来,用柴草扎紧,一只三角形可爱的粽子就完成了。
不要以为包粽子很容易,惭愧得很,我至今仍包不出一只像样的粽子,不是漏了就是软塌塌的不成样子。包不来粽子我就绑粽子,两个一绑,绑好了把多余的柴草剪掉,剪过的粽子就像刚理过发一样,特精神。我现在明白什么叫人性化了,你看连粽子我们也要让它们成双作对的,至于烧熟了,把它们分开填进我们的肚子里就不深究了,至少我们的初衷是很美好的。
包粽子很费时间,一般妈妈会花费一下午,而我也会乖乖的呆在边上。等爸爸下班回家,粽子已包裹完毕,烧粽子是爸爸的任务。烧粽子更费时间,通常要烧到半夜,爸爸还要留些柴火在灶膛里慢慢焖。当天是等不及吃粽子了,我是嗅着粽子特有的香味,流着口水进入梦乡的。
一大早,也是端午节,早饭直接吃粽子。虽然家家包粽子,还是会拿着自家的粽子送与邻居品尝,家家如此。人们的脸上都是亲切的笑容,气氛空前和谐。小孩子们就聚在一起吃粽子,吃着吃着就咬别人的粽子去了,大人们就呵呵地笑,隔灶头的东西就是香。农村人吃粽子也许不会太多想到“屈原”老人家,而那种纯朴的乡情伴着浓郁的粽子香味在所有人的心里经久不散。
今天又是端午节了,我带上儿子往妈妈家赶,妈妈说包好了粽子。呵!粽子的香气早已在空气里弥漫。
关于粽子的散文4:包粽子
文/黄明彩
包粽子是我的家乡端午、过年的传统习俗。后来我们全家入城后,母亲把在故乡的一幕搬到这异地他乡,为我们营造过节熟悉的氛围,让我们年年品尝到家乡风味的粽子。
母亲年年包粽子,后来我们不以为然了,认为在不愁吃的今天纯属多余。随着她老人家年纪越来越大,我们的反对声就越来越高。但是无论我们怎样劝说,都无济于事。以至后来每次都帮忙她包粽子的姐姐生气地不帮忙了,看她有没有体力包,但是母亲还是信念不改,热情不减。端午和年末一来,没文化、不知道屈原的母亲,又照例像在举行纪念仪式一样,虔诚地到市场上买回糯米,然后洗米、浸米、切肉、拌馅、炒花生芝麻、洗叶洗藤,最后包呀煮的,忙完后,几天喘不过气来。
但是,当母亲把第一锅香溢满屋的粽子从锅里捞起,我们迫不及待地剥开粽叶,享受第一口香喷喷的粽子时,对母亲又一次损耗精力体力的行为又一次原谅了。而当母亲看见我们吃粽子时而流露出的满足、惬意的表情时,心中因坚持包粽子而蒙受儿女的怨气也又一次烟消云散了。一大家子其乐无穷。于是包粽子这温馨的一幕在这样的矛盾纠结中年年上演。
后来母亲去世了,端午节和过年,我们再不能吃到家乡风味的粽子。这个时候心中柔软敏感的区域被触动了,脑中总闪现:母亲的音容笑貌、母亲忙碌疲惫的身影、母亲包的漂亮美味的粽子。在这样的情感驱使下,姐姐把母亲包粽子的一幕搬到她的家里重新上演。还是一样的糯米,还是一样的场面,但是时过境迁,不知道天堂里的母亲知不知道这人间的一幕。
姐姐手工精巧,推陈出新,包粽子的方法既有继承也有发展,包出的粽子虽不如母亲包的长,却和母亲用一样的馅,五香粉腌过的肥肉瘦肉浓香扑鼻。品尝着粽子特有的清香,仿佛穿越时光的隧道,回到昔日粽子飘香的日子,让思念母亲的心得到慰藉。
姐姐每次都包许多粽子,两个高压锅同时煲,煲好的粽子装满一篮又一篮。她热情洋溢地把粽子分给亲戚朋友左右邻居。妹妹每年都捎二十多条上深圳和她的同事分享。然后姐姐就放长耳朵等着别人的称赞,听到别人点赞她包的家乡风味粽子美味可口,就笑得有牙无眼。
岁月流逝,无声无息。转眼间,姐姐人生升级当上了外婆,小外孙绕膝,实在分身无术。尽管她包粽子的心一直蠢蠢欲动,却因没时间而放弃心中那一份寄托了。我们曾有两年没能吃上家乡风味的粽子,心中总觉得缺少了一点什么,过节的心情异常地失落惆怅。
为了弥补这个节日的遗憾,轮到我义不容辞地肩负起包粽子的责任了。从去年开始,这个家乡的粽子文化的星火由我接过来。我真的感到如果我不继续把这个星火传承下去,仿佛有一种对不住家乡对不住母亲和姐姐的感觉。责任感驱动着我懒散的身躯,我一下子精神抖擞,向姐姐请教了包粽子的方法。当节日在欢乐的气氛中来了的时候,我又把姐姐包粽子一幕搬到我家里重新上演,家乡式的粽子又在我家里闪亮登场,散发诱人的清香。
我提早一天准备好包粽子的馅:猪肉、香肠、虾米、花生、绿豆。天一亮,马上起床,把洗好后浸泡过的糯米捞起沥干水和适量的花生油、酱油、盐等配料一起搅匀,把放在锅里用水煮沸过的从田野中采摘来的粽子叶及藤条捞起洗干净,放在一个竹篮里,包粽子的工序就大功告成了。
为了重现母亲包粽子的场面,我特意把所有的东西一样一样地摆放在地板上,然后搬来一张小凳子坐下,一个人安静认真地包起来。渐渐神魂回到当年,母亲留给我的朦胧记忆清晰起来,鲜活美好的记忆唤醒我太多的温暖幸福……粽子够一锅了,我就开始一边包一边煲,把粽子放到压力锅里加水煲,煲了一锅又一锅,水沸后,还要继续煲一个半小时,粽子才熟;包完了,还未煲完粽子,我就一边睡觉,一边煲粽子,时间到了,就起床把熟了的粽子捞起,又继续放生的进去煲。高压锅一直咕噜咕噜地喷着水汽响到深夜,厨房里一直飘逸着粽子诱人的清香,这一幕为节日篇章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尽管家乡式的粽子相对来说太粗太长,我还是不愿改变它的本来面貌。它从岁月深处中走来,它的面相的形成有它的历史原因。我要让它与岁月同在。那又长又粗的粽子温暖过多少家乡人的人生冬天啊!
我包出的粽子和竹筷子一样长,直径足有五六厘米,手工粗陋,没有丝毫修饰,平实得如我的家乡人,来自田园,飘逸着乡野的淳朴气息,非常可爱。
我终于明白,母亲年年包粽子,是在用最平实的方式身体力行地告诉我们对故乡的怀念,是在尽她传承家乡粽子文化的神圣职责,让故乡粽子文化之种子代代相传,而且在异地他乡开花、芬芳。
关于粽子的散文5:谈端午节吃粽子
文/春雪
粽子是从超市买的,刚从超市的冰箱里取出来,硬邦邦的。买回家搁笼篦上蒸熟了,剥开墨绿色的艾叶,透过缕缕乳白色的热汽,就看见白白的糯米团,夹裹着几颗红红的蜜枣。吃起来香美无比。
五月五。端阳节,是一个并不多起眼的小节日,而民间大多数人家都牢牢记着这个日子,凡是有条件的人家,都要亲手做一些粽子,过一过端午节。把糯米。红糖。蜜枣用艾叶包个鸭蛋大的四角形,然后用细细的丝棉线扎紧,一个粽子就做成了。吃粽子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楚国的三闾大夫屈原。屈原是个诗人,著诗章【天问】【九歌】【离骚】等,流传至今。他是当时楚国的三闾大夫,忠君爱民,主张抗击贪虐。强暴的秦国。楚王昏庸,心胸狭窄,偏听偏信,更有妇人妖邪,颠倒放浪,弱子无知,沉溺于财色女人,再有奸臣当道,欺骗妇孺,迷惑圣心,蛊惑朝众。屈原倍遭陷害。打击。他像一只铩羽的鹰,踌躇满志,满腔热忱。他满腹才华,却无处施展,反倍遭伤害。摧残。他峨冠博带,放声高歌,问天。问地。问日月;辈国。悲家。悲志士。他一腔热血,奔走于三楚大地上,访疾问苦,无数次向楚王进言,游说朝臣,名士……最后,在恶势力的威逼下,走投无路,就在端午节那天忧愤地投汨罗江而死。
那天,江边来了许多老百姓,那都是爱戴屈大夫的平民百姓和一些正直的官员。他们感戴屈大夫的博爱。真诚的道德品行,缅怀屈大夫爱民如子的为官作风。为表达他们的感情,纷纷把粽子等食物抛到江里。以后,屈原的故事流传下来,老百姓为纪念他,每逢端午节,就有了吃粽子的习俗。
屈大夫立在高高的云端,佑护着他心爱的子民百姓,繁衍后代,一步一步从
涡流艰难中走出来,有了现代都市的文明,现代村庄的进步。几千年过去了,屈原已被作为历史上一个正面人物,一个忠臣,一个传奇,让人纪念。今天,端五节老百姓吃粽子,不乏一些时尚的因素,同时,也有一些追怀的心愿。我们都希望,现实社会中,屈原这样的人物多一些。我们都希望遇上一个明智。善良的上级或竞争对手,之间有一个人道的公平公正的科学文明的环境秩序和事业法则。在乡下,人们更需要一个解民意,知民心公仆似的好干部,一个心地坦荡。不贪不虐的好村官。芸芸众生中,好有一些英雄主义者,他们要驾驭世界,掌控权力,统治财富,结果哪,他们成了世界的败类,权力的垃圾,财富的仆役。城市离庙宇很远,佛心就在民中。百姓之中亦有一种心愿一股凝聚力,当强暴压顶的时候,他门即保持一种沉默和淡然;当强暴被消灭,他们即表示一种热情和祝愿。
屈原去了。他带着深深的遗憾和无奈。他失败了。或许,那个时代我们的祖先会在黑暗之中多摸索一段时间,会多承受一些苦难,可是,屈大夫的精神已经深深铭刻在中华民族后人们的心里。他的品德,他的精神永远被人们所敬慕,所向往。
屈原性情飘逸。潇洒,为人纯真善良。平生好乐。好诗,追求一种神仙般的干净与真实的境界,有竹子般刚直不阿的品性,疾恶如仇,纤尘不染。是一个世人敬慕的大贤人,真君子。端午节。忆屈原。只是我们希望,我们的社会和生活有越来越多的人有屈原大夫那样的品性和境界。
关于粽子的散文6:快乐过立夏
文/季君瑶
立夏,我们江南一带有立夏吃粽子和咸鸭蛋的风俗习惯,所以立夏前一天,一大早我就看见奶奶在包粽子。奶奶根据全家人的不同口味,准备了多种馅料,有纯糯米的、拌赤豆的,还有我最爱吃的蜜枣馅的,还有爸爸爱吃的咸肉馅的。看着我馋得围在边上,奶奶笑着对我说:“你放学回来就可以吃啦!”
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妈妈就来接我放学回家了。我还没进门就闻到芦叶的清香了。奶奶拿给我一个蜜枣粽子,我迫不及待地吃了起来,真好吃啊!吃完粽子,奶奶又让我拿着跟粽子一起煮得香喷喷的咸鸭蛋到麦田里转一圈,据说可以保佑小孩子健健康康的。虽然是习俗,但这是奶奶的美好愿望,我高兴地跑到麦田里,发现还有好几个小朋友也在呢。大家开心地钻进麦田,快乐地过立夏了!
关于粽子的散文7:粽子飘香忆祖母
文/江边一郎
粽子飘香忆祖母
端午节来了。看着超市冷藏柜里刚上市的粽子,我又情不自禁地想起了祖母,想起了她缚的粽子。
小时候每年过端午节,缚粽子用的芦苇叶子全是祖母从江边或河边亲手打回来的。先把叶子煮一下,再洗一下凉干,同时把大米用水淘洗一下。接着在祖母的带领下,家里会缚粽子的人便全部行动起来了。先用三到四片叶子相互重叠着摊成一排,再把叶子头部卷成圆锥状,用勺子将米把里面填满,再用叶子的剩余部分将大米裹好密封,最后再用一片叶子沿粽子四周缠绕一圈,用手指摁住余留的叶子尾,用穿针从粽子中间插进去,再把细长的叶子尾穿进针孔里,从另一面把穿针慢慢拔出来,这样就把那细长的叶子尾带到了粽子的另一边,再用手慢慢把叶子收紧,一只又大又好看的粽子就完工了。我总爱捏着那细长的叶子尾,把粽子拎起来看,就像欣赏一件件精心制作的工艺品。有时粽子里还要放些红枣、红豆、花生等,使得粽子的品种更加丰富。
粽子一般都是头一天晚上缚好,端午节一大早祖母就起来煮,煮粽子时还要放些鸡蛋或鸭蛋一起煮。等我起床时,灶房里早已飘出粽子诱人的香味了。因为缚的粽子较多,多余的粽子总要放进大瓦缸里用水养起来,吃较长一段时间。我之所以了解如此多的细节,因为那时我是祖母的小帮手,专做插穿针、数粽子之类不需技巧、不用费力的小活。
不仅是粽子,祖母包的包子,捏的馄饨,擀的面条,煮的红烧肉、红烧鱼……,哪一样都是我无法忘怀的美食。但在那艰苦的年代里,这样的美食当然不是天天都能吃到的,只有在逢年过节的时候,才能尝一下鲜。不过祖母腌制的自家产的咸菜、萝卜、酱豆等,倒是每餐必备的小菜。
我从高中寄宿学校以后,就再也没有时间看祖母缚粽子了。随着八年前祖母辞世,让我今生彻底失去了这样的机会。那全家乐享天伦的情景,只能在一次次的回忆中再现……
我开始记事的时候,还是公社化的生产队时代。年近五十的祖母已不再参加集体劳动了,挣工分养家糊口的事情,就由父亲、叔叔和姑姑们继承了下来,还有后来嫁进门来的母亲、婶婶们。不是祖母不想出工,而是繁杂的家务让她离不开家。那时我们家十好几口人,祖母在家洗衣、做饭,打理菜园,饲养猪羊和鸡鸭,家务活一点不比出工轻松。因为人多,我们家自留地也多一些,祖母总是随季节变迁周而复始地播种、采摘,总会让全家人吃上时令新鲜的果菜。
再后来,就像分田到户一样,我们家也由一个大家分成了几个小家,祖母被安排由二叔家赡养。但平常她依然过着独立的生活,继续着忙碌的家务。不愿给别人添丝毫麻烦,这是她一生未曾改变的性格。但她对家人的牵挂和关爱,总是默默地落实在行动上。无论农忙还是平时,只要有空闲,祖母常去地里帮忙;未分家时,中午吃不完的饭菜,总是夏天留锅里,冬天装进碗罐焐在灶堂里,等在地里做体力活的父亲、叔叔和姑姑们傍晚回来当“晚茶”;分家后,她经常做些自己舍不得吃的好菜,等待寄宿在校的孙子孙女们周末回家改善一下;到我们上班拿工资了,给她一点生活费,她也从来不肯要,说我们要结婚,要买房,在外面出门就要用钱,云云。总之,就是不肯让我们为她花钱。
祖母长方脸,慈眉善目,一看就是那种让人信赖、容易亲近的人。即使生气时也常是脸上带着笑意,换句话说就是她不是真心生气。她从不羡慕人家的富裕,也不嫌弃别人的贫困,把子女们调教得温文守矩,知书达理。在生产队里,她从来没有争过份外的利益,倒是经常在生活上接济队里那些困难的人家;那时候家里很难得开个荤,每逢此时,她都要盛一大碗米饭挟些荤蔬菜送给左右邻居家;有时菜比较丰盛时,则送一碗米饭一碗菜;把大家都安顿好后,留给她自己的只有那诱人的香味了。
祖母也是从旧社会过来的人,但她没有缠过脚,一双勤劳的大脚踏遍了她生活的这方土地。年轻时在生产队挣工分,年老后仍在自家地里劳作,操持家务;自己种的多余的果菜,还一早起来赶到集市去卖;空闲时自己编制鱼网,到河里钓螃蟹和河虾;上世纪九十年代,七十高龄的她也曾到江边去捞过鳗鱼苗。晚年的祖母还信了教,每次礼拜她都风雨无阻,赶往路程不近的教堂。有时年轻的教友骑车带着她去,大多数时候则是自己来回走,路上走累了就歇一下。她那双没有缠过的大脚,有力地支撑着虔诚的她。
生活中,祖母也是非常“讲究”的人。每每走亲戚出远门,都要洗涮梳理一番。那时候牙膏牙刷还没走进农村,她总是先用食盐涮涮口,然后洗脸,再把长长的头发梳理一下,绾起来,用黑色的网鬏网起来,用簪子一插,最后换上那身洗得有点褪色的蓝布衫,腰间别一条小手绢,臂上挎个小竹篮,遇上下雨天时手里还要打把油纸伞。这身打扮总给人一股净雅、清爽的感觉,就像她调理的菜园一样,一行行、一垅垅,整齐有序,一丝不苟。
祖母的身体状况向来挺好,除了血压有点偏高,并无其他患疾。接到父亲打来的电话,我立刻感觉到了事情的严重,因为平常都是我往家里打电话,不是重要的事情父亲一般不主动打电话给我的。
因为得的是“中病”,事前没有任何的征兆,她突然之间便从一个正常人变成了“植物”人。在医院抢救治理一段时间后,就在医生无能为力的目光中从医院转回了家。自从“中”了以后,祖母便不能吃东西了,除了不间断的输液之外,只能通过导管灌输一点奶粉、米汁之类的流质食物。在祖母生命的最后日子里,我总算挤出时间陪着她度过了几个日夜。我坐在床边,紧握着她的手,希望她能感觉到身边的我,更希望她能睁开双眼,像往常一样询问我在外面的情况。但从脚开始慢慢往上体漫延的冰凉告诉我,与祖母的诀别快到了。
那天雨夜的那一刻,恰巧就我一个人在祖母身边,目睹了她生命的最后一瞬:她突然睁大了双眼,咽喉间发出一声闷响,就像平常打了一个嗝,然后就慢慢地合上了双眼。短暂的数秒,祖母的生命之旅就停止在我的眼前。那一刻,我没有呼天怆地的痛哭,甚至忘记了痛苦。我平静地拨打着电话,把祖母走了的消息通知已经疲惫的亲人们。因为我知道,祖母这次真的要出远门了,是去那她一直为众生祈祷的天堂。
端午前夕忆起祖母,是因为身体里流淌着的血脉亲情,是为追忆淳朴的乡风习俗,更是盼望代代传扬那勤劳、善良、宽容的立身处世的基本准则。
此文已酝酿月余,但因忙于几个计划外的事务,以致延至端午方才成文。我相信天上的祖母是不会怪我的,因为她从不轻易责怪别人,更何况我是她疼爱有加的长孙呢!
关于粽子的散文8:端午粽子香
文/于佳琪
离开故乡已经多年了,故乡的一草一木,仍然清晰的挂在我的记忆中,故乡的小路,故乡的河流,故乡的炊烟,无时无刻不在缠绕着我的情感。在我童年的记忆中,最喜欢过端午节了,因为在端午节里,可以吃到母亲为我们亲手包好的粽子,母亲包的粽子不仅外表上美观好看,更主要的是清香四溢的粽子里,丰富了我们美好的童年。
每年的端午节,母亲都会把挑好的芦苇叶放在水中浸泡,待有了韧劲之后,旋成漏斗状,然后装入已经泡好的糯米,折叠,扎上一根麻绳一个棱角分明的粽子就包好了。煮好的粽子,清香四溢,是我孩童时代垂涎的美味。那时,粽子大约有3种:一种是用纯糯米包成的白粽子,蒸熟蘸糖吃;另一种是小枣粽子,糯米中加入了小枣;第三种是豆沙粽子。农村的粽子则大多是以黄黏米代替糯米,加红枣。蒸熟之后,黄澄澄的黏米中镶嵌着红艳艳的枣儿,美其名曰“黄金裹玛瑙”。
现在的粽子依然多用芦苇叶或竹叶包裹糯米,但花色种类丰富了许多,有肉粽、水晶粽、莲蓉粽、火腿粽、咸蛋粽等等。形状也各不相同,有三菱粽、方形粽、枕头粽等,并已登堂入室成为馈赠礼品。
粽子的历史源远流长,查阅资料,关于粽子的最早记载见于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初中时才了解,五月节的粽子,岂止是寻常的民间小吃,它还是为了纪念名传千古的楚国士大夫屈原。屈原是伟大的诗人,更有高尚的政治理想。当时,楚怀王身边尽是阿谀奉承误国之臣,但屈原不愿与他们同流合污。他以《离骚》倾吐心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他胸怀坦荡,不向恶势力低头,在《九章》中自白:“苟于新其端直兮,虽僻远之何伤。”每年的端午节,品尝粽子之余,我都会产生无穷的遐想,想起那个峨冠博带,桀骜不驯的身影。
于是,喜欢上了粽子,喜欢它那种清冷静谧的悠远,喜欢它那种暗香浮动的温情,喜欢它那种宠辱不惊的豁达。“端午数日间,更约同解粽”,穿越了千年时光的粽子,今日香味依旧。
关于粽子的散文9:最是故乡粽子香
文/游黄河
又到了五月,好像年刚刚过完,就迎来了端午节。
一进超市,就看到大堆小堆的粽子,小山一样放在台子上,那绿色的粽叶,还有那棕色的细绳子,跟家乡的粽子没有两样。离端午节还有十多天,我买了几个粽子,回家煮了吃,可是那味道却远没有家乡的粽子好吃。
每年这个时候,家乡屋子前后有很多的粽叶,母亲总是去屋对面的大山里采摘。那里的粽叶又长又大,还很厚实,特别是做成的粽子,香味十足。摘来的粽叶要放进水里泡上三五天,然后摘下苎麻去了皮,搓成细细的麻绳。母亲包粽子总是在屋门前那棵槐树下,隔壁的几个妇女也赶了过来,大家一起包起粽子来。
母亲提了一个水桶,水桶里装了糯米、红豆、花生、绿豆、红枣等,那些东西都是家里地里的,母亲把水沥干,用一个小勺子,一勺子一勺子地把桶里的米舀到卷成小筒的粽叶里,然后拿起了一根筷子,慢慢地把米插紧。
那根系在椅子靠背的麻绳上,已经有了几个粽子,每包好了一个粽子,那根麻绳上,好像又多了一个绿色的玛瑙。母亲包粽子的时候,手法很娴熟,随便把粽叶一折,那粽叶就紧紧地扒在米上了,那些粽叶又是那样有韧性,被折过的地方,一点痕迹都没有。要是家里有腊肉就更好了,可以做成腊肉粽子。
记得有一年的端午,家里连糯米都没有。快到端午节,母亲中午出去了,下午都没有回家,晚上的时候她提了一个灰色的布袋子回来了,说出去借了几斤糯米,年小节大,就是家里再没有东西,这端午节粽子还是要吃的。
后来我才知道,母亲去了最不喜欢她的大姑家,在大姑家里,她低三下四地求着大姑,她是一个从不轻易求人的人,可是想到家里那个端午节,她一生就是那一次,求了大姑。为了这个家,为了家里的孩子,母亲能忍。
母亲会包各种形状的粽子。我后来跟母亲说,要是她包粽子卖,一定能赚很多的钱。可是母亲说,乡下,很多事情不是能用钱来衡量的,比如这粽子。
家里做了粽子,总要送一些给亲戚朋友。住在城里的大伯,端午的时候,总要回家一趟,说是来看看家里人,其实他说,从母亲这里拿回去的粽子,一家人都喜欢吃。
母亲把粽子煮好了,就分成一小堆一小堆的,这一堆是给谁的,那一堆是给谁的,都分开放好。用粽叶包成的粽子,很是奇怪,就是放上十天半月,天气很热,它也不馊。这大概就是粽叶的神气功能吧。
村子里,端午来了,家家都做粽子。一片粽香飘荡在整个乡村,不过家家户户的粽子又不完全相同。隔壁王奶奶喜欢做大粽子,粽子里的用料很多,简直就是一个小包子,我最喜欢吃。刘奶奶家里的粽子最小了,一口可以吃两三个,不过也很好吃,她家在粽子里放上冰糖还有果仁,薄薄的一层糯米包裹着那些馅,吃在口里,感觉倒是那些果仁和冰糖是主食,而糯米是辅料。还有住在村子最头上的夏奶奶家里的粽子,她家里的粽子最奢侈,把腊肠子切到很小,放到糯米里,还有萝卜丁,小大蒜,吃上一口,美味极了。
煮好了的粽子,都放在家里最显眼的地方,有人串门,就提起一串粽子,割两三个塞到他们手里。不过村子里的人都知道,谁家的粽子是什么味道,你想吃什么样的粽子,只管到那家去,管你吃饱。
粽子要吃半个多月,小端午过了,还有大端午。吃粽子的时候,还有那些绿色的咸鸭蛋,那些艾草和雄黄,倒好像是端午吃粽子的一种点缀,给端午节以热闹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