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牡丹花文章(精选7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牡丹花文章1:看别人的牡丹花,想我的打碗花
文/一老碗面LP
置身铜川牡丹园,我越看那些争奇斗艳的花儿越感觉迷茫。
当朋友说随户外团队去游牡丹园时,我的答应是干脆的,其实那一刻我的心态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起床迟了点,但比平时上班的时间早。来不及吃早饭,匆匆刷牙洗脸,拿包奶,一个香蕉,奔向雨中的大街。
“今天还能去吗?”,我边走边思量。又一想,一个团队是不会轻易解散的,更何况人家没有通知说不去。正思忖间,朋友打来电话,原定的时间稍后一小时,看天气再决定去不去?让我先去他家里坐坐。
于是我们便在他家里等到了最后的结果:户外团队游活动取消。
去他的,都是为着经济利益,天下雨人少,划不来车费就不去了,你公司的信誉呢?
埋怨归埋怨,等同行的另一位朋友到来后,我们三人商量着接下来怎么办?
“随团去不了,我们自驾去,雨中看景也别有情致”。
“说走就走,但不要急匆匆,风景在路上,喜欢哪里就在哪里停下来”。
就这样,我们边走边聊天边望着车窗外的雨景。不知不觉间,雨停天晴了,大家一阵欣喜,这真是户外游的好天气!
“那就上铜川,看牡丹,今天这花非看不可”有人说。于是乎,车子加快了速度。
一路上,望着窗外飞快而过的景象,我的内心却是一阵阵的迷茫。说实话,对于每次匆匆准备的貌似浪漫的说走就走的旅行,自己曾无数次问自己:旅行有什么意义?
就像这次看牡丹花,牡丹花对我又有着什么意义?
牡丹花对我无任何意义,我对它几乎是陌生的,这陌生并不是说我不知道它。曾经有一首脍炙人口的《牡丹之歌》,说牡丹历尽贫寒却富贵,把美丽带给人间,我在青涩少年时,常常唱那首歌。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也常常能见到种植的牡丹。一位养花爱好者引我在他的花旁,津津有味的讲解它的脾性优劣,我亦表现得津津有味的随和。有时候,常常遇到装潢客厅的人,都说搞一副牡丹挂在那儿,看着喜庆。
然唱归唱,说归说,欣赏归欣赏,牡丹对于我始终没意义。
我小的时候,农村的家庭几乎都一样,不大的院子,被猪圈,羊圈,牛圈,鸡窝,兔窝占据着,很少谁家在院子里种植花草。有年,乡政府工作的父亲,带回了几包花种子,在院中央,精精致致地建了个花园,把那些花种种了下去,到花开时,引得村里人纷纷前来观赏。其实,那些花并不是什么名贵品种,更无牡丹花,我只记得有十样景,蒿子花什么的?但那时村里人见过的并不多,也因此,我只深深的记住了父亲种花这件事。
现在,我风尘仆仆的看牡丹来了,走进牡丹园,随手拍了几张照片后,便兴味索然的陪朋友们及万千游人转悠。功夫不大,腿脚乏困,想坐下来歇息,但几次看着干净的裤子,无法忍心坐在园里的田埂上或水泥柱上。
我忽然想起那些年在地里劳动时,累了困了就不假思索的一屁股坐在土地上,起来拍拍屁股,一股尘土,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去了,丝毫不顾忌尘土弄脏了衣物。有时对裤子最大的保护,也就是手中干活的镢头锄头或头戴的草帽,顺地儿一放,一屁股就坐在上边了。
什么时候有了洁癖?是坐在科室的办公椅上吧。那时候起,我的屁股就与黄尘愈来愈远。可是我心中的土地情结及花草情结又有谁能知呢?
自学会走路后,大人们就带着我走进田野,先是学着打猪草,他们说猪爱吃打碗花,我就认识打碗花,专做打碗花。大人们说猪还爱吃荠菜呢,我就认识荠菜,专做荠菜,大人们说我是一窍窍人,也就在这一窍窍中,我认识了田野里无数的花草。后来慢慢长大了,我又为牛割草,看着大人割豆儿蔓,芦苇草,我也就割那些草。那些草上,都开满了小花。
有时候与小伙伴们在沟坡上玩,远远的看见盛开的山丹丹花,就能引起惊喜,不管坡有多陡多高,要采摘下来,把那红红的花蕊抹在脸上,大半天的互相欣赏。
还有指甲花,那时候最快乐的事就是染指甲了,每到指甲花开放的时节,小孩子就央求大人们从三十里外的镇上药店买回白矾,然后自己动手砸烂指甲花配上白矾,用向日葵叶或桐树叶包裹在指甲上。染指甲往往在晚上,说是手放在被窝里,增加温度容易染红,还说不能放屁,要不就成了“屁红色”。那时候作为男娃的我经常跟随在姐姐后边染指甲,但每次赶天明手上包裹的东西都蹭掉,偶尔没掉时,指甲也是“屁红”的,也因此常常羡慕那些指甲染得很红的人。
关于小时候的那些花太多太多了,如今,就像岁月越来越抛弃我一样,我愈来愈抛弃了那些花,却长途奔波的去看与我没有什么关系的牡丹花了。
牡丹再好,只属于欣赏牡丹的人;富贵再珍惜,只属于有富贵的人。而我呢?骨子里草根一个。
说是旅行的意义,或许是寻根;说是赏花,或许是追忆。
就像这次赏牡丹,在我内心的迷茫里,一直追寻着那些记忆铭心的打碗花,山丹丹花,指甲花……
牡丹花文章2:牡丹花开动京城--牡丹苑游感
文/文俊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唐代刘禹锡《赏牡丹》中,一句“真国色”、“动京城”,把牡丹的雍容华贵、艳压群芳,深受人们的喜爱与尊宠,表达的淋漓尽致。
长安人爱牡丹爱到一种极致,每到暮春季节,长安人争先恐后涌向花店,赏花、购花,“帝城春欲暮,喧喧车马度。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白居易)。我们没有细究长安人为什么这么喜欢牡丹,揣测大概既有皇室尊崇的原因,也有内含富贵吉祥的象征因素,还可能存在着牡丹倾城天香、优雅富态,像极了盛唐时期华贵的艳装夫人,契合了唐都人的审美需求,匹配了盛唐的气质和精神。一千多年过去了,现在的西安人一如既往地喜爱牡丹,每到花开时节,人们络绎不绝地汇聚牡丹花苑,赏花踏春,休闲度假,留影录像。
我每年都去观赏牡丹花开,走进牡丹花苑,拍几张牡丹靓照,成了我相对固定的习惯格式。徜徉于花丛纤陌,享受于色艳花香之中,一会儿左顾右盼,一会儿驻步凝视,碰到中意的,反复比较角度、光向,想象画框中的形象,选取最美好的瞬间倩影,“咔嚓”一声,顿觉心情轻松荡漾,精神愉悦享受。
回来的路上在想,人们喜爱牡丹,尊崇为“国色天香”、|“花王”,其中既有花美艳丽的原因,也有文化传承的因素,是不是还有牡丹不畏权贵,焚后重生不屈不挠精神的感召。花儿有灵性、有品位,人们尊崇高尚的灵魂,崇拜高品位的气节,赞赏为他人带来喜悦的风韵,这可能是她经久不衰,人见人爱的重要原因。
我喜爱牡丹,更喜爱牡丹这种高贵的品质。
牡丹花文章3:醉花阴
文/方舟
牡丹花又开了。女儿说,周六我们去植物园赏牡丹。我答应着:“去就去吧!反正整个春天我们都生活在鲜花里,逢花必看,成了花痴了。”
植物园是个花的世界。前不久樱花盛开,我们刚刚去过,那灿烂的一幕还生动地留在心头;再朝前是海棠花—-垂丝海棠、贴梗海棠等,红得醉人,那是宝鸡的市花;再朝前是桃花,这里的碧桃花多彩多姿在全省是有了名的;再朝前是玉兰花,红白蓝三色,庄重而高贵;再朝前就是连翘花和迎春花了,都是一色米黄,在那连绵几百米的假山脚下像是奔流的瀑布。如今牡丹花又开了,那该是一个什么景象呢?
唐代刘禹锡有诗曰:“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说的是洛阳。每年的四月,洛阳的牡丹花会就会如期开幕,洛阳的各个公园、街巷的两旁,全是盛开的花朵和如流的人群,那是何等气象啊!我们市的牡丹园面积、规模以及参观的人流自然和洛阳不能相比。但我们这里人人爱花,个个都是花的粉丝,尤其偏爱牡丹,不少人“爱牡成癖”,所以在一年一度的春季赏花节上,人们赏花的热度、深度,一点也不比那些大城市差,或许更胜一筹呢!
我们是开着车来的,快到植物园时,就听女儿说:“每次来看花最头疼的就是停车”。果真如此,植物园门前长达近两公里的地方,尽被车辆和人流占满,我们只好把车远远地停在一个小区的门口。
时值中午,公园内已是人山人海,扶老携幼的家人,抱孩子的年轻夫妇,手执照相机的摄影爱好者,把百余亩大的一个牡丹园挤得满满的,花园中间的各个小道上都是奔泻的人流。那盛开的牡丹,红黄蓝白紫各色,在丽日的映照下千娇百媚,流光溢彩。我打开照相机,贪婪地为这些花朵,为女儿一家,为可爱的小孙女,拍下了无数张留影。
“别光顾照相呀!你看前面,那些场面说的、画的、唱的,全是牡丹啊!”一个朋友走过来对我说。我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啊!真是,那牡丹园的东园、北园和西园的回廊里、树荫下,全都挤满了人,还不断地传来热烈的掌声。
“话说古代有一个牡丹的粉丝,名叫常大用。”这是一个老人在游廊上说《聊斋》,“此人酷爱牡丹的国色天香,日夜留连于牡丹园中,目注口咏,作诗百首,歌颂牡丹之娇美。园中两株名为葛巾和玉版的牡丹为之感动,化为两个绝色美女嫁给了大用弟兄两个,演出了一场爱恨情仇的悲喜剧。”人们被老人生动的说讲所吸引,纷纷欢呼叫好。接着就有不少人在园内说着笑着寻找葛巾、玉版。葛巾在中园里找到了,不过标牌上写的是“假葛巾紫”,霎时这里成了照相的焦点;玉版没有找到,只好由南园里的“凤丹白”代替了。
在园中一片浓郁的树荫下,一个绘画专业人员摆下了画案,在现场写真。她用线条勾画了亭亭玉立的两株牡丹,着色之后,一株为花形硕大、花瓣纷繁的红牡丹,一株为花形清瘦、花瓣较少的绿牡丹。旁边一位中年书法家捉笔题款曰:“红玉耀彩辉,绿竹润廉洁”。此时,在围观的人群中走出一位胡须飘白的老者说:“此画大有深意,卖给我好吗?”女画家笑着说:“这画不卖,老先生若喜欢送你好了!”那老者走到画案前卷起画纸说:“我不客气了,不过润笔费还是要给的。”随手撂下二百元钱扬长而去,任那位画家怎么呼唤也没有回头。
此时,西园中隐隐传来悠扬的歌声。喜爱音乐的小孙女拉着妈妈要去听歌。那里一个女青年正在音乐的伴奏下,高唱《牡丹之歌》,那高亢的频率,优美的歌词,迎来了人们的一片赞誉之声。小孙女竟随着音乐的节奏手舞足蹈地跳起舞来,那稚嫩的小手,粉白的脸蛋,陶醉的神态,在满园鲜花的映照下,显得煞是可爱。一对年轻夫妇走来夸赞说:这才是“百花丛中最鲜艳”的花朵啊!
两个多小时过去,游兴犹未尽,而红日已西垂。回程的路上,心尚留在牡丹园中,默仿李清照的词作《醉花阴》,反其意为词一首,以记今日之盛:
怜香心结何时解?疯狂赏花节。清明连谷雨,梅樱灿烂,牡丹妖冶。 倾城围观竞踊跃,畏春去芳歇。老幼共欢悦,人流奔泻,花娇情更切。
牡丹花文章4:蔷薇花开
文/李双伟
牡丹花潮刚刚退去,急性的蔷薇花早已按捺不住,一股脑儿地涌了出来……
每到这个时节,上下班时,我总是远离喧闹的城市街道,绕道滨河路上,因为,那里有一片属于我自己的蔷薇花海。
说起来很惭愧,虽然多次路过,但是不曾对这片蔷薇留意。起初在我看来,那些缠绕在滨河公园铁栏杆上的花丛,是很不起眼的,有时候我会想,公园的管理者未免有些不负责任,为何不把这一簇簇的枝枝杈杈给修整一下呢?尤其是冬天,它们如杂草一般随意长在那里,有些竟然还把长长的枝条伸出栏杆,任性地拦住路人的脚步。
一个偶然的机会,陪同朋友散步,我惊喜地发现,原来那些杂乱的花丛,竟然是蔷薇花。当它们以怒放的姿态展现在我面前的时候,让我心存愧疚,为先前“以貌取花”的态度而自责。
眼前的蔷薇花,小得不足婴儿的拳头大,它们三五朵,甚至十几朵,紧紧挤挨在一起,形成一团团的花簇。远远望去,这些以粉红色为主的花簇,间或闪出一些白色、黄色,当所有的花色汇成一条长长的花带,闯入眼帘的时候,就会迫使你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站在它们面前,欣喜地看上半天。
后来,爱养花的朋友告诉我,蔷薇花虽然不是什么名花,却是最值得人尊敬的,它们不像别的花那样娇贵,冬天需要移进暖房。冬日里,裸露的花丛从不屈服于严寒,如同它们的花语一样,怀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屹立在寒风中。这不免让我对蔷薇花又平添一丝敬意。
自此,每到花季,我总会不自觉地想到滨河路上的那些蔷薇花,有了一些急切的盼望,那些孕育了整个冬天的花儿,今年是否依然能开得灿烂,不负我望?
牡丹花文章5:春天的牡丹花
又是一个寒冷的冬天,我走在牡丹园的旁边,现在这儿只有一树树牡丹的枝条在寒冷中等待着春天的到来,虽然这儿只有安静又寒冷,我却能感觉到牡丹的美丽。我又想起了她。
那遥远的冬天,天朦朦亮,她静静地走了,她带着自己还未出生的几个月大的孩子走了。那天早晨,我正在家里睡觉,被院子后面的哭声惊醒了,母亲告诉我她走了,我们都流下眼泪,那么美丽而又让人喜欢的人忽然间消失了,而且是两个人一起走了。
我记得人们送她走的那一天,几乎所有的人都在哭,大人小孩的脸上都流着眼泪,哭声连成一片,她只有六岁的儿子哭成了一个泪人,她的母亲哭着要去到地里送她,人们拦着她的母亲,她不放心自己年轻的女儿一个人走,她哭得都站不起来,母亲的旁边是她泪流满面的哥哥。那悲伤的一幕我永远也忘不了。
她是那儿的一个大家族中第二个儿媳妇,那个家族有大大深深的院子,院子中有一棵棵高而大的树,那个深深的院子让小时候的我觉得总是走不到头,也许因为我每一次只是站在他们家的门口往里看看。
大家族里有许多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女儿已经出嫁,家里有许多个儿媳,再加上孙子、孙女,是一个有几十个人的大家族,在所有的儿媳之中,她是最漂亮的一个,那深深的院子里经常传出她的笑声。
小时候我和母亲在白杨树下玩耍,白杨树在风中“哗啦啦、哗啦啦”地唱着歌,她从远处走过来,穿着漂亮的白底的小碎花上衣,很美丽。老远就笑着对母亲说:“你家的小姑娘变成小公主了”我听了很高兴,因为那天我穿着开满灿烂的小花的连衣裙。
那年的春天,我们几个女孩在她说的地方,找到了美丽的牡丹园,那是我小时候见到的最美丽的花了,那时候最快乐的事就是跑去看牡丹。
有一次,远远地就看见她带着自己的儿子,远处她就笑着对母亲说:“明年送你们一个学生,你看是不是个好学生?”母亲说着:“一看就是个好学生”她又笑着对儿子说:“好好上学,老师都夸你是个好学生”,她的儿子点着头,回答着她的母亲。她的儿子和她一样皮肤白白的,也长得很英俊,很像她的丈夫。
她的丈夫在离我们那儿不远的地方上班,他不太说话。听别人说她的丈夫对她很好,偶尔有时候两个人吵起来,她总是赢的,因为她嘴快,她丈夫说不过她,有时候急了,她丈夫要动手时,她会抱起孩子当盾牌,还说着:“打呀,打呀,你怎么不打了?”她的丈夫只好认输,让着她。
每次轮到她做饭时,她做的饭总是变着花样,做着各种着美味的饭菜,大家都喜欢吃,家里有的小孩还板着手指头,算着轮她做饭的时间。
有一次她和母亲她们经过一片豆角地,豆角地的看管者是一个六亲不认的伙子,每一个经过豆角地的人,每次经过经过豆角地的人都尽可能的远远地从地的旁边走。而那天天气很热,她对大家说:“吃豆角去。”她就直接在地里吃起甜甜的豆角,正当大家刚刚吃了几个豆角时,那个看管豆角的人从远处气势汹汹地赶来了,别的人赶快离开,而她却仍然吃着豆角说着:“豆角豆角不打掌,过去过来让人踏;豆角豆角打个掌,过去过来让人尝,” 她笑着对那个板着脸的小伙子说着,“天太热了,尝尝你们的豆角,原来真的很甜。”,那个气势汹汹往日总是经常吓得过路人跑的小伙子,一声也没吭,只是站在旁边看着她们说说笑笑地离开。
他的儿子爱吃糖和别的麻花一类的好吃的,在那个大家族里,过去这些物以稀为贵的东西都是在她的公公婆婆哪里存放,每次儿子总是不敢去要,她就朝着公公婆婆的那边屋子笑着大声说:“你爷爷奶奶那儿有糖,让他们给你一点;你到爷爷奶奶那儿去拿根麻花。”每次儿子总是欢欢喜喜的带着好吃的回来。公公婆婆即使有点儿不愿意,因为有她的话也只好给了。
那年的冬天她得病了,一种像感冒的病,她带病撑着做饭,有的人看见她红肿着脸,晕头晕脑地走着。最后她觉得越来越不行了,对婆婆说想去丈夫那儿看病。婆婆却说:“大家子过日的,还能谁想干啥就干啥。”她没有吭声地回到屋里,第二天她躺在床上再也起不了,她的婆婆才着急了,他们将她送到她丈夫那儿的医院去了,可到医院时已经晚了,她的出血热病已经耽误了,她在去一样的当天晚上不行了,她和丈夫来不及说一句话,只能静静地看着她曾经多么需要的丈夫,她想抓住丈夫的手,让他拉她过那条可怕的河,可她一丝劲儿也没有,那条河将她和儿子带走了,也许那时她没有考虑自己,只是悲伤还未出生的儿子,往日总是先听见笑声再见人的她却要带着这样的悲痛离开。
她死后不久,那个深深大大的院子的人们散了,院子里只有高而大的树,和那永远也走不到头的深深地院子。他们各自搬到自己的新家居住,丈夫、妻子和儿女们住在一起,他们各自在享受着自己的天伦之乐。每家的院子里都种上女主人喜欢的树,女主人喜欢的花儿。
她的丈夫也搬了新家,院子里也种上了树,我不知道那是什么树,走遍院子的每一个角落,我在寻找着牡丹的影子,我希望在院子里看到牡丹,她曾经那么喜欢的牡丹。可我的眼前只有她像牡丹一样美丽的身影,我却看不见牡丹的影子。幼小的我想告诉她的丈夫应该在院子种上一片牡丹,种上那种淡粉淡粉的牡丹,因为她很喜欢,可我却没有那个胆儿。之后稍稍大一点儿,我告诉自己,她丈夫的心理一定种着一片牡丹园,里面盛开着那种淡粉淡粉重重叠叠的美丽的牡丹。
之后她的丈夫又娶了一个新娘,他们结婚时,我还去看了,我看见她的丈夫在笑,那个新娘任何一点都不如她,当时的我很奇怪他为什么要结婚,他的妻子曾经是那样的美丽而又可爱?为什么不带着儿子自己过,他难道不怕她伤心吗?他难道不怕儿子伤心吗?那天别人都在说笑着,我却不能像去看别人的结婚一样也跑来跑去,开心的吃着喜糖,我只记得那天自己很伤心,我的眼前总是出现她美丽的身影,她的可爱的笑。
又过了几年,快过年了,人们都忙碌着,她的婆婆在大年初一死的,也许她内心的自责已经超过了她的承受力,也许她觉得自己应该去照顾她和自己的孙子去。她专门选在大年初一这一天走,去给自己的孙子送去新年的衣服和温暖。
牡丹的枝条静静地待在寒冷的风中,虽然褐色的枝条和旁边别的枝条几乎没有什么区别,可我却能不断地想起她往日美丽,就像她一样,虽然离开我们多少年了,可我却总是想起她的笑声、她的美丽。我想那周围曾经认识她的人也会和我一样,忘不了她的笑声,忘不了她的美丽。
牡丹花文章6:牡丹花痴
文/阙静修
四月是春暖花开的时节,也是旅游赏花的好时候。本人平生最喜欢花,尤爱牡丹。恰在这时,我的朋友、诗人马东旭从洛阳打电话来,邀请我去看牡丹,我便带了两个写诗的朋友,一同驱车奔赴洛阳。
在王城公园门口与马东旭见面以后,大家没有采纳他先吃洛阳水席的建议,坚持先看牡丹。我们直接进入公园,大片的牡丹花海马上震撼了我,以至于后来我掉了队,独自迷醉于花海中。
我不像其他游客那样频繁拍照,而是蹲在花海里,开始了与我仰慕已久的被称为“国色天香”的牡丹的心灵交流。
我与牡丹这么近,仿佛多年前我就在这里,梦中的牡丹顺着时间的河流来到我身边。我终于真切体会到了刘禹锡“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的惊叹,感受到了徐凝“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的赞许,更理解了罗隐“若教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亦动人”的感喟。
我没有李白“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的闲情逸致,也没有王维“花心愁欲断,春色岂知心”的柔肠愁绪,我是二十一世纪的书生,在清明盛世的今天,到此一游,只为领略新世纪牡丹的风采,见证洛阳历史“润物细无声”的变迁。
牡丹的清香漫天飘散,只为这一年一度的盛会。数不清的牡丹仪态万方,绽放出铺天盖地的美。放眼望去,花海翻动细浪,像仙女共舞。我绕过一片又一片花海,喝醉了一般,找不到来时的路。
一个人一生能有几回,来到如此美好的地方,卸下尘世间的负累与疲惫,痛快地醉一场?望着天边白云,我遥想李白与白居易,何不生在今世,远离名利是非,醉卧花间,对月饮酒赋诗,不知今夕何夕……我已被牡丹花海淹没,被花香浸透,彻底陶醉了。
直到马东旭打来电话,我才知道自己掉队了,被他在电话里指挥着拐了不知道多少个弯,才与大家会合。他们都笑我,说我是一个牡丹花痴。而我觉得,自己甘愿做个花痴,成为一个逃脱尘世物欲束缚的精神高蹈者,相信这样的人生更有意义。
牡丹花文章7:咖啡豆与牡丹花
文/李佳钰
那年四月,我家隔壁新搬来一个姐姐。她戴着白色的耳机,哼着歌,脚步匆匆,留给我一个欢快的身影。她来时,拖着一个黄色的箱子,后来我知道,那里是她的书和作品;她还带着那一盆盆的牡丹花,走进了我家隔壁那扇许久未打开的门。
她是走读的大学生,平日里还写作投稿,赚些稿费。她总是告诉我:“乐乐,这不是赚钱,别太肤浅。”那时的我离中考不远,心里压力大,每天又学到很晚,为了放松,我总是去找她聊天。那天,我偶然看见她在磨咖啡豆,就说:“大姐,你磨这东西干什么,我有几袋雀巢,给你拿来。”她抬头白了我一眼:“去去,快写作业去,姐姐我在养生。”“养生?”我不解。“嗯,养生。”她继续磨着:“会养生的人才是会生活的人。”那天,我想了很久。也许,我从未认真体会过,什么,才是真正的生活。
第二天再去时,她已把煮好的咖啡喝完了,杯子压着几本书,在灯下映出奇妙的光影。她正静静地坐在桌前,手握着笔,一定是在构思她书中神奇的世界了。她在家时不喜欢关门,于是整屋咖啡的醇香,从门里窜出来,直飘到我家门口。“大姐!”我叫她。“兔崽子,脱了鞋再进来。”不知从何时起,我们已是很好的朋友了。“要死了,今天好累!”我发牢骚道。“哎哟,你看你就不会学习,放松放松,中考这东西你怕什么。”她扭过头来看着我,她知道我累的原因。“我怎么能放松,马上就要考了……”我还是不能像她一样,能真正平静下来,心如止水地去做每件事。“这样,你帮我浇花,快去。”她这样回答我。就这样,在大姐的催促中,我竟暂时搁下手中的书本,提着水,走进阳台那升腾清香的花海里。“花又多了,大姐照顾得真好。”我在心中感叹。那是片粉色的牡丹,粉色明明那么招摇,却在这里给人带来意想不到的宁静。不知不觉,我开始享受着这份美好,享受看那水珠滚过花瓣的样子,享受水渗入泥土时,那细微而美妙的絮语……
自从那时起,我每天都会去磨咖啡豆,去帮大姐料理那些花朵,我似乎体会到了她所说的那种不骄不躁,放松而平静的心境。带着这种平静,伴着时间匆匆的脚步,我结束了中考。考后的一天,大姐说她要回家过暑假了。于是她又和来时一样,拉着她那黄色的箱子,带着那白色的耳机,走了。只是她把咖啡豆和花托给了我:“假收了我就回来,别把花整死了。”她笑着说。“没问题,收了假带姐夫来见我,哈哈。”我调侃她。她笑得更开心了:“小丫头片子。你看,现在的状态才算好,来,笑一个!”她过来捏我的脸。就在那个天边嵌满火烧云的下午,我们笑了很久。
那天的欢笑,早已过去很久,大姐却再没有回来。我家的隔壁又成了一间空房。我常常站在阳台上,注视那已凋谢的花朵:“季节过了它才掉的,不关我的事啊,大姐。”我自言自语着。
姐姐,真的谢谢你,谢谢你在我最烦闷的时候带给我一个崭新的心境,让我感受到了真正的生活。就算站在那已睡去的牡丹中,依然能感到那种平和宁静的感觉。“宁静方能致远”,这就是你要告诉我的吧。
我怀念那粉色,怀念那咖啡豆,怀念你,心静如水的大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