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吃饭的文章

请欣赏关于吃饭的文章(精选9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关于吃饭的文章1:其实我并不想坚强

今天中午吃饭时有同事对我说:“你看上去很柔弱,可是内心很坚强。我看上去很坚强,但内心却很柔弱。”听了这话,我知道她是真心在夸我,可是那丝丝的酸楚却不断地涌上我的心头。

其实我并不想坚强。但生活却逼迫我去面对现实,承担责任,用单肩挑起一个家庭的重担。想象着能过自在轻松的生活:有一个两情相悦的人一起牵手走遍有绿色存在着的地方的,让心中最柔软的感觉化成比风更轻盈更灵动的文字谱写属于我们的诗歌和散文。为你学琴,只要你喜欢,我会一个音符、一个音符地去练习,因为有你有陪伴,时间就在不经意间流逝。还记得曾下过一盘很奇怪的棋子,我们自己制定游戏规则,好让我撒娇、赖皮和粘着你……

但美好地事儿总是一瞬间就流逝了。可能是曾经有过的美好,所以失去了以后就会被铸就得有一颗坚硬如钢的心;可能是以前太过美好,所以现在必须承担人生中必须承担的责任;可能是因为以前太过依靠,所以现在必须独自行走。

现在终于明白为什么彼得。潘为什么不想长大了。以前的我光脚走在你为我铺设的细沙上,我以为整个世界都是柔软而美好的。现在一个人光脚走在无人引领的荆棘上,伤痕累累,却被别人误以为是跳着芭蕾。

什么是真正的美好,只有自己的心才能感受得到。有些人是经历了风雨,不让别人看到自己的悲伤,带着一颗不完整的心继续前行,而我却是那个站在原地,站在风雨中微笑地祈祷。不是我想坚强,是我无法不坚强,这就是生活。

关于吃饭的文章2:桂花糕

文/肖宁嘉

那天,我跟老公去酒店吃饭,一大桌人,有认识的,也有不认识的,不过坐下之后就都是朋友了。会喝酒的推杯换盏,像我这样不会喝酒的,只管埋头大吃就是了。菜上完之后,最后上了一盘桂花糕。我夹了一个,轻咬一口,甜而不腻,芬香四溢,一种桂花的香味弥漫在唇齿之间,回味无穷,不愧是大酒店厨师的手艺。我附在老公耳边悄声说:“要是带儿子来就好了,这么好吃的桂花糕他一定喜欢。”老公说:“那你待会带几个回去给他不就好了。”我笑了:“算了吧,不太好意思。下次我们自己专门带他来吧!”

席间有一个男子引起了我的注意,他不怎么说话,也不大喝酒,但他吃得很慢,直到大家都吃完了,他才放下碗筷。酒足饭饱后大家都准备走了,我瞄了一眼那盘桂花糕,还剩好几个,想来是因为男人们不大爱吃甜食的缘故,真是可惜了。我和老公走在最前面,下了楼才发现,我的包忘带了。我急急忙忙冲上楼,推开包厢门一看,刚才那个男人正在用一个一次性的泡沫碗装盘子里剩下的那几个桂花糕。他见我进来,愣了一下,我也很尴尬,故意说:“带回去给孩子吃的吧?”他不好意思地笑了:“不是,我想带回去给我母亲尝尝,她老人家活了六十岁,还没吃过这么好吃的桂花糕。”

听了他的话,轮到我呆住了。扪心自问,很多时候,我们想到的只有孩子,这个东西好吃,给孩子留着;这个地方好玩,要带孩子去玩;可我们又有几次想到父母?可怕的是,这种状态我们早已习以为常了,但是,一天天老去的父母才是更需要我们关心和牵挂的。

拿了包下楼之后,我对老公说:“我们也打包一份桂花榚吧,带回去给爸爸妈妈尝尝!”

关于吃饭的文章3:洗脸

文/竖起大拇指

有时厌烦于吃饭,有时厌烦于穿衣,有时厌烦于起床,有时厌烦于洗澡,但奇怪得很,我从来没厌烦于洗脸。

想想也对,脸是对外的窗口,不可一日不洗。试想,蓬头垢面,流鼻涕,淌眼泪地示人,别人看着不舒服,自己看着就更不舒服了。

小时候经常被一个笑话逗乐:一对懒惰的夫妻,男人从不洗脸,女人从不刷锅。一日夜里,一个飞贼想偷他家的锅,被男人擒住,小偷反抗,用刀刺了他的脸逃脱。点灯后,夫妻俩乐了,原来,小偷偷走的是一圈的锅巴,而刀刺破的是脸上的污垢。那时,我也会得意地臆想:什么时候我也不洗脸,也被刀儿这么一刺,也到家人面前显摆,会得到多少的赞许?其实,也就刹那的一念,分秒过后,我开始替故事中的夫妻感到羞耻,为自己日日洗脸感到自豪。

前两年,媒体上捧红了一个犀利哥,哥的穿着参差错落,哥的发型乱中有型,最帅的是哥的那张脸,瘦削、黝黑、不用灰土涂染,叼着半截烟卷,秒杀丅台上的一切超模,当仁不让地袭卷全球时尚界。但,哥终究是哥,他只不过演译了邋遢的极致,终究从宠儿的神龛上跌落下来,销声匿迹,如今江湖上鲜有哥的传说。

专家说用冷水洗脸可驻青春,我对科学深信不疑,打从初中起,一日要洗三遍脸,三遍全都用冷水,无论严寒酷暑,从未间断。遗憾的是,皮肤依旧粗糙,痘痘依旧茂盛,皱纹陆续生长,看到镜子中的自己,我不禁感慨:日后是否要增加洗脸的频率?是否要延长洗脸的时间?抑或洗脸前念一遍青春的咒语?

脸是情绪的晴雨表,阳光明媚时,脸是美丽的;暴风骤雨时,脸是忧郁的。其实,洗脸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洗脸时的心情,当你在洗之前后对着镜子笑一笑,你的颜值指数一定会爆表!

关于吃饭的文章4:慨叹

文/赖云

有时间就和朋友一块吃饭聊天,谈论生活,谈论人生,然后活在现实里。

生活就是个怪圈,每个人都在这个怪圈里过着自己的生活,有着自己的生活方式。因为这样,好多人走着聚着一起,好多人走着聚着一起却一定要去分离,这不厌谁。这个社会很现实,每个人都在过着很现实的生活,思维不一样,想法不一样,处世不一样,共同点只是:都过着现在,憧憬未来,而回忆着过去。

我喜欢简单,过得太复杂会很累。每天都要面对着许多无奈,每天都要面对很多不可思意的事情,同学,朋友……但每天都一定要重复着生活。有时太天真,天真的有点太不靠谱,总以为一切都不会是那么太复杂,只是因为我个人不喜欢太复杂的生活,但别人不一样,很多人都不一样。郑哥说得好,这社会很现实。我的见识可能的确少了一点,可有时候,我又确实很享受这傻傻的简单的幸福。

罗曼·罗兰说过: 一个人的性格决定他报际遇。如果你喜欢保持你的性格,那么,你就无权拒绝你的际遇。

朋友都说我,我是个多愁善感的人。别忘了,我也许也是个比任何现实的人都还现实的人,只是对朋友或者说我把你当做我的朋友的时候,我没有什么所谓彼此间的秘密。朋友就一定要是没有秘密的,但总有很多不是朋友的朋友,在跟你玩不是游戏的游戏。或者有很多朋友都在怀疑和被怀疑着,这就是所谓的现实。

当有些东西和你的性格格格不入的时候,我不回去可以的追求。或者更现实一点,人,活着的是靠自己有没有这个实力去过着你想要的生活。而不是每天都只是闹着嚷着,但从不去想,你闹着嚷着的离你到底有多远,却永远不知道梦想究竟在哪里。就比如说:如果你只是一个捡垃圾的,那么你现实应该所追求的只是如何填饱肚子,然后晚上有个可以栖身的归宿;假如你每个月收入是一千块钱,那么你一定还必须不要在瞬间去期盼下个月会有一万,当然,你可以去想。不过,如果我们的起点都还是零,不要忘了,我们只是现实的奴隶,还没资格去谈别人的什么太大的理想放在自己的身上,那是别人的东西,永远也一定不会属于我们。一句话,我很讨厌跟着别人的影子走,那样子会很累。我厌恶被主宰的生活,讨厌被支配着的命运。

只有平凡的人才听从命运,强者才是自己的主宰。

现实是残酷的,但每个人都希望它是美好的,然后去追逐而不是等待着或者是跟着别人的影子在走,不知道我是不是有点另类,但我不喜欢这样子,也不去想不去过。许多陌生人能走在一起还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一块吃着饭,一块出去玩,一块说着彼此的故事,这是缘分,命运中的缘分。

缘分和命运的确是相互的,但我始终不赞成把缘分和命运放在一块,也可以说,在一定环境当中,他们又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我说理解的命运是:就像这大学,有很多想来的人和不想来的人来了,然后想来的人在努力地学着过着,不想来但来了的人每天悠闲的过着;有很多人,一直的梦寐以求,却注定来不了,也许这些人更应该来这里,她们(他们)也许比任何到这里的人更有天赋,但每天却只做着到山上放牛、砍柴,然后看着朝辉夕阳在祈祷;有些人注定要一辈子生活在大山里,每天都在为生存操劳,而有些人从出生开始就已经住着高楼大厦,喝着、穿着名牌,长大了还开着名车,而这些东西还没出世就注定会有,还不用去想只能接受,这就是命运。

没有一种不通过蔑视忍受和奋斗就可以征服的命运。犹豫拖延将不断滋养恐惧,行动是治愈恐惧的良药,没有恐惧才会有幸福生活。

这世界就这样,很现实,没有所谓的公平,但这些不公平并没有针对特殊的谁,是关于每个人的,从某些角度来说,当它在针对着每个人的时候,又是公平的,所以每件事都没有绝对。现实的残酷让人滋生恐惧对生活的恐惧,对命运的恐惧,而人又一定要去努力地征服恐惧。

奇迹,是需要创造的。

我们太多时候都只过着自己,但很多时候我们是可以去和别人做个比较的,结果是你一定不要一直都在跟着别人的屁股在走,现在的我们还不可以把什么变成什么,我们只是一天在忙着该怎么生存着的人,只是去想,还没有权利去所谓的生活。生存和生活,决定了你是否该做些什么或者想做些。

当有些人已经住惯了楼房的时候,有的人还在由茅草屋搬进他的小楼房;有的人已经开始厌倦开着名车奔驰于高速公路的时候,有的人才开始向往有时间带着家人或者朋友去兜兜风。命运就这样,有的人都已经讨厌了在咖啡厅听着音乐喝咖啡的时候,许多人才梦想着找个时间去哪里体会体会一直很向往的咖啡味。当城市的人都跑到乡村晒着太阳呼吸新鲜空气的时候,乡村的人才开始往城市里跑,方向和目的不一样,却彼此都很享受。确实,社会在进步了,生活提高了,有的人用一辈子,有的人却不用,但每个人都在享受着彼此。

美好太短暂,短暂的一定要离去,只能回首。我们都只不过活在现实的残酷里,然后回忆昨天,其实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永远都幸福的,事实是,渴望着还得到了的人却很少。人生就这样:不要叹息昨天的短暂,也不要沉溺于今天命运短暂的美好。我们憧憬明天,但不要对还没来到,或是即将来临的明天拥有太多的憧憬和幻想,人,要自信,知足,平静,快乐地过好今天的每分每秒。命运,总是在不停的轮回。

关于命运的理解,桐华小说《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写到:人们将生命中的错误聚集到一起,创造出一个恶魔,叫命运。就是说人们因为不断犯错,最终走向邪恶,却称其为命运。而我们,只能去用我们的思想和行动改变它,而只是说着,整天眷恋着。

我不相信命运,人,只有去不断的挑战不断的追逐然后去不断的征服。就像泰戈尔说的那样: 正像一个年轻的老婆不愿意搂抱那年老的丈夫一样,幸运女神也不搂抱那迟疑不决、懒惰、相信命运的懦夫。只有不断的挑战和不断地去征服,希望,才不会那么吝啬不常来眷顾你。

总之,人,都是在一生不断的追求,不断地挑战去不断的上进。命运之神只青睐于那些懂得如何去获取幸福的人,而我们,只能是或许还不是。

关于吃饭的文章5:入土非安

文/邢卓

七八友人围桌吃饭。酒过三巡,聊到数月之前某故去之人。大家同声惋惜其寿数短暂,英年早逝。接着,有人抛出对死者大不敬之语,举生动事例说此人心胸多么狭隘,为人多么刻薄,办事多么缺德,言未深入,就另有人打断他的话头,说,人已经死了,就别再说他的不是了,积点阴德吧。场上立时静了下来。言说的人显得有点尴尬,阻止的人显得有点崇高。众所周知,那位故去者生前行为着实让人难以恭维,丑陋龌龊之事做了不少,说说又有什么不可以呢?现实是,该说不该说,还真得思量思量。君不见,当今世态,死人受宠之现象遍布朝野。即使活着的时候,饱受攻讦之人,眼睛一闭,就有光彩绚丽的悼词出现在追思会上,让其尽享哀荣。致词者真是宽大为怀,让人景仰……

我倒以为人死之前若确是德行不端,死后也不妨被人嚼一嚼舌头,劣迹斑斑者更当于此,这样可以提醒告诫尚在世者,不要以为做过了许多坏事,眼珠一闭就一笔勾销,身后还有成堆的舌头时不时地要咀你嚼你,尤其是那些能呼风唤雨的大人物们,更该有此戒防,给自己在阴间留块安静的地界。

关于吃饭的文章6:很冷却很温暖

文/紫悠轩扬

今天被朋友喊出去吃饭,回来得晚。天下着大雨,一个人打着伞,思绪随着雨声慢慢回想起来,记得去年,大概也是这个时间段吧,雨下得挺大的跟女朋友都没带伞,两个人冒着雨,相互嬉闹着,相互牵着手,就这样两个人跑着回到宿舍。

现在的雨滴在身上,挺冷的,但真的回忆挺温暖的,真的真的好想回到以前,哪怕老天再给一次机会给自己,自己一定会好好爱着这个女孩。她说忘记一段感情可能会用半个月,半年,一年时间来忘却,但我好想好想现在就告诉她,自从分开后,自己越来越中毒深入。每天告诫着自己,想让她过得开心,现在就不应该烦她,默默每天看着她qq在线下线,这就好了,慢慢把自己的目标确定下来,慢慢改变自己,也许还有也许吧…

这不是勉强吧,毕竟曾经我们相爱过,感情是双方都付出过的,只是她有了成长,而自己又宅得可怜,从来就没在她需要自己的时候,好好站在她身边,却还一味的责怪着她没好好爱自己,忽略自己,但没想到过去看看她需要什么,需要如何帮助她的。

也许她现在也一样会再夜深人静时候偷偷留着眼泪吧,也许吧,因为自己毕竟伤她那么深,我也不知道是否能谅解自己的。

现在自己只能尽量做好自我,不再去想她,好好实现目标,改变自我,默默为爱付出吧,我会让她再喜欢上我的,无论如何吧,毕竟对这份感情,不是谁狠心了谁,谁不再爱谁,只是伤透了心,如果我自己都还不坚持,我们的爱也许就只能成为曾经了吧……

关于吃饭的文章7:敬畏食物

文/马亚伟

小时候,我在姥姥家吃饭。偶尔有饭粒掉到地上,姥姥立即弯下腰,捡起地上的饭粒,放到嘴巴里吃掉。姥姥对食物极为珍惜,如果谁糟蹋了粮食,她会捶胸顿足地说:“老天爷呀!可了不得了!”她固执地以为,浪费了食物,就是冒犯了老天爷,是大不敬的,不可饶恕的。

母亲说,挨过饿,才知道珍惜粮食了。刚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那年,麦子大丰收,母亲高兴极了。可是,她不会浪费一粒麦子。打麦场的周围,还有一些麦粒。炎热的午后,母亲俯下身子,开始捡拾散落的麦粒。她脸上淌着汗,也顾不得擦一把。忙了半天,只捡到一盆底儿麦子。母亲直起身,非常有成就感地说:“又捡了这么多!”

我的姥姥和母亲一定是对食物怀有敬畏之心的,即使后来生活富裕了,她们也从来不肯糟蹋食物。姥姥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她这一生,没有吃过山珍海味,粗菜淡饭对她来说已经很知足了。

母亲经常来我这里小住,有时我会带她去餐厅吃饭。每次吃完饭,不管当着多少人的面,她都会旁若无人地打包,收拾得餐桌上只剩下白花花的盘子。

母亲在农村生活,深深知道食物的来之不易。所有的食物,都是大自然的恩赐。一粒种子,要在漫长的时光里,扎根肥沃的土地,吸收阳光雨露,再加上农人的无数汗水,才能孕育出粮食。养一只鸡,养一头猪,要把它们当成家庭成员一样,付出心血,付出感情。最后它们成了我们口中的美食,也要心怀敬畏地吃掉。

可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们面对食物开始肆无忌惮了。其实仔细想想,胃的深层记忆里,还留有饥饿的印记。不由想起电影《1942》,人们饿得饥不择食,草根、树皮,能吃的吃,不能吃的也吃。

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像我们的祖辈一样,珍惜食物,敬畏食物?

关于吃饭的文章8:有一件温暖的小事,叫陪你吃饭

文/晨航

我一个朋友,有一个保持了多年的习惯,不管多忙,每个月一定要跟两个最好的朋友吃顿饭。菜品怎么简单都好,哪怕只是一碗炸酱面。

其实,要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约着见一面,吃顿饭,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我自己就有过这样的经历,跟几个朋友约吃饭,每次微信上都说,什么时候约着一起去啊。对方回,好啊好啊。可“什么时候”真的就成了一个未知数。有那么一天,订好了桌子,信誓旦旦地要去赴约了,碰巧领导临时让你加班,说好的聚餐就又耽搁了下来。

我问那个朋友,你是怎么坚持那个习惯的?或者,时间久了,这种习惯会不会就变成了一个形式?

朋友说,“我一直觉得,朋友圈再多点赞,也不及和朋友吃碗面条。现代科技是很发达,可是,毕竟不如面对面来得温暖。热气氤氲中,朋友见面聊天,相谈甚欢,还一眼就能看出你胖了,他有黑眼圈了,看你不太开心啊……这些真不是在冷冰冰的电脑或者微信背后能够感知到的。”

那么,你有多久没跟家人朋友一起吃顿热气腾腾、推心置腹的饭?

我第一次认真思考这个问题,并且觉得跟家人朋友吃饭原来是件如此正式、需要慎重作答的事,是在去年。

那次,我代表公司去外地出差,跟另一家公司商讨合作协议的细节。那天的会议一直开到凌晨五点,依然有许多细节没有达成共识,于是决定回房间休息三个小时,然后再议。对方项目团队里一个30出头的小伙子,立马收拾东西,急匆匆地要往家赶。

“就在旁边的酒店凑合一晚上吧。”他的同事说,“你这路上往返就得两个小时呢。”

他笑着摇摇头,打个出租车走了。

他赶在老婆起床前到了家,轻手轻脚做好了早餐——她最爱吃的三鲜面,外加一片烤面包、一个荷包蛋。两个人迎面对坐,笑意嫣然,边吃边聊些工作、生活上的琐事。等她吃完,他麻利地收拾完碗筷,在八点钟前又回到了会议室。

中午开完会,正好跟他一起下楼去自助餐厅,于是就聊起来。他有些不好意思地解释说,这几天老婆身体不太舒服,请假在家休养,而他工作这么忙,晚上回到家,老婆都睡了,所以,陪老婆吃顿早餐,是他们一天惟一能说会儿话的时间。他不想错过。

我问:“你们是刚结婚不久吗?还处在新婚甜腻的阶段。”

“不是,我们认识十多年了,结婚五年,孩子两岁。”

我有些诧异了。这样的状态,按理说,不太会这么在意一顿饭要不要在一起吃的啊。

小伙子说,之前其实也不这样。在那半年前,他得到老板赏识,升了职,从此似乎每天都有写不完的项目计划,见不完的客户,接不完的电话,回不完的邮件。早上天不亮就出门,披星戴月回家,早就成了常态,往往连周末都会搭进去。

连轴转了几个月,有一天,突然觉得心慌乏力,站不起来,眼前一黑,就那么倒在了电脑旁。同事赶紧扶他躺下,又打了急救电话,送到医院一检查,原来是心脏累出了毛病,这下不得不休息了。

养病期间,父母过来照顾他,每天换着花样儿做他爱吃的。老婆给他送到病房来,就坐在床边,看着他慢慢吃完。

“我那会儿就在想,假如当时有个好歹,醒不过来了,我最遗憾的是什么。有一个项目没有争取下来?最想要的那辆车终于还是没有攒够钱买?说好的换个三居室,结果还是只能挤在50平的蜗居里?都不是!”他说,“我竟然觉得好久没有跟家人吃一顿像样的饭,怎么那么让人难受呢?”

于是,他开始重新思考人生如此匆忙的意义。现代社会,越来越多元,包容性也越来越强,可对于成功的衡量标准怎么还是那么单一?考上名校,有份高收入的工作,开着好车,住着豪宅,的确是人生赢家。但能陪伴在家人身边,能常常跟他们踏踏实实地吃顿饭,又何尝不是一种幸福?

我想起另一个朋友,被单位派驻国外两年。任期结束前,领导找他谈话,问他是否愿意再延一个任期。他开始纠结,驻外的好处是,收入比在国内高不少;劣势是,特别忙,并且由于时差的关系,经常会出现他还在睡梦中,国内的电话又打来的情况。但他想着,不如趁自己还年轻,多赚些钱吧。情感的天平就这样倾向于再在国外呆两年。

他回国休假那天,一进家门,就看到饭桌上摆着一大碗山药炖羊肉。爸妈一个劲儿地让他多吃,说有养胃的功效。他这才想起来,有一天,他在朋友圈里发了一条状态,说因为加班,生活不规律,胃不好了。父母的电话、老婆的电话,很快就打了过来。他应付了两句,赶紧又投入到工作中。没想到,家人一直惦记着,知道他一个人吃不好饭,就希望他回家时,能帮他好好调理调理身体。

这种久违的温暖,让他回忆起过去——上学那会儿,每天早上出门之前,妈妈都问他今天想吃点什么;刚结婚那会儿,一有空闲就跟老婆手牵着手去菜市场;离开家了,每年春节前,妈妈老早就开始张罗他爱吃的东西,盼着他回来。可是,什么时候,我们忙得忘记了那些温暖,忘记了那些期盼,忘记了那些陪伴。

家人那么爱你,如果你忙得连吃口热饭的时间都没有,他们会心疼的。如果他们准备好一大桌子你喜欢的饭菜,你却忙得没时间回家,他们会失望的。如果你爱的家人一直生活在心疼和失望中,你再努力奔忙,又有多大意义呢?

就因为那碗羊肉,他决定不再延期。他说,年轻人要拼搏要奋斗,这没有错。但我们是不是常常以此为借口,过度牺牲了陪伴家人的时间?我们有各种各样的理由,等忙完这个项目再说,等熬到下个月再说,等赚到这笔钱再说……等来等去,你发现,有很多事情,如果今天不去做,可能就再也来不及了。

之前看过一个公益广告,一个孩子费力地用筷子夹菜,夹不起来,急得大哭,终于吃到嘴里,就破啼为笑;大人还没坐齐,一个孩子就拿着筷子想去夹菜,被爸爸阻止,直到长辈先开动,孩子才能伸筷子;一个年轻人过年回家,跑到厨房看老妈做饭,老妈夹起一块肉就塞到儿子嘴里;一个老汉独自在家过年,邻居叫他一起吃团圆饭,他有些不好意思,邻居热情地说,“就是多双筷子嘛”……

为什么一双筷子能寄托中国人那么多的情愫?这其中,有文化的渊源,有家风的传承,更满含对阖家团圆、彼此陪伴的祈愿。

而现在呢,越来越多的人离开家乡,交通是越来越方便了,可回家的路,却怎么越走越长了?通信也越来越便捷了,可是,我们见面的时间怎么反而越来越少了?我们一起吃顿饭,怎么就变得越来越难了?

我知道,你很忙,是为了给自己和家人更好的未来。

只是,不要让忙,成为不好好回家吃饭的理由。

不要让电子产品,冲淡了我们渴望彼此陪伴的温情。

我知道,你真的很忙,你有那么多事需要去处理。

但是,有一件小事,叫陪家人朋友吃顿饭,那么温暖,你一定不要错过。

关于吃饭的文章9:爱才是主角

文/青衫

朋友晓风夫妻请吃饭,特意嘱咐我要“带家属”,于是我和老公一同赴约。四个人,两对夫妻,彼此都熟悉,所以酒过三巡,话匣子就打开了。家庭聚会,话题多以家长里短为主,也是女人最热衷和擅长的,在我们两个女人的带动下,聊得不亦乐乎。

晓风和我同龄,认识有二十年了,她回忆起当初老公追求她的情景,仿佛历历在目。晓风说他推个破自行车等在厂子门口,抻个脖子往大门里瞅,一见到晓风的影子,赶紧拿出个小褥垫放到自行车后座上,好让晓风坐上去不硌得慌。这么多年过去了,一想到这个细心的情节,晓风都充满幸福感,有一种被珍视的满足。为了不给女朋友“掉价”,晓风的老公也是做足了功课,发型弄成郭富城的中分式,穿着时尚的萝卜裤,自行车虽然破了点,但是擦了又擦,偶尔还在车把上放一朵花,都是在沿路采的各色小野花。当初晓风的父母是反对的,甚至晓风的姑姑也反对,他俩不放弃一直坚持着,用各种方式方法打动老人,比如用那么一点有限的钱,变着花样买水果孝敬父母,多做事勤沟通。终于等到父母同意了他们的婚事,得到最完美的祝福!

如今晓风的日子好极了,老公事业有成,家庭和睦,老人安康。晓风两口子动情地回忆着过去,幸福的笑容从心底绽放。

我忽然发现,其实晓风有很多我羡慕的东西,比如她的聪明漂亮博学,比如那年的欧洲十日游,比如她的大房子,豪华小汽车,那么多的首饰和华服,家里的保姆,可是晓风并没有提及这些。是为了不让我羡慕嫉妒吗?不是。我和晓风之间没有必要遮遮掩掩,她今日的一番话绝对是心情自然的流露,是在她心底印象最深刻的记忆,而今晚是最适合掏心掏肺的时刻。想想我自己不也一样吗,和老公牵手散步的时候,除了憧憬未来的生活,聊的最多的,也是过去。我为了拿到会计专业高级职称证书,没日没夜地学习,下了班骑个自行车,穿越半个城市去上课;老公为了工作,起早贪黑地工作,还要在我上课的时候带孩子。忙碌中我们都忽略了自己,于是我想着给老公增加营养,老公想着闲暇之余给我解压,带我去郊游,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情景,成了最美的记忆。我的生日,老公不忘有礼物相送,贫穷时只是一朵花。但是让我感动的是,我父母的生日,也常常是他在提醒我;难忘每一次出门旅行,我因为晕车比较严重,老公总是把我照顾得无微不至,一趟旅程下来,美景在心,更令我无法忘记并在日后深感幸福的,是被关爱的幸福感。

我和晓风一样,都在追求自己想要的幸福人生。我们为生活努力奔波,努力赚钱改善生活,我们好像为钱而做事,钱成了目标。当生活达到自己想要的样子时,回首过去,却发现在追逐的过程中钱并不是主角,爱才是。

不论是艰苦的打拼日子还是在后来富足的生活里,能被我念念不忘的大事小情,大多和金钱无关,金钱买不来幸福与安全感。我不否认钱很重要,但它和爱相比,分文不值。在追求幸福的路上,让爱相随,真正的幸福,在爱里,在家里,在心里,在彼此含情脉脉的眼神中。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