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春节的散文

请欣赏关于春节的散文(精选8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关于春节的散文1:新春说“福”

文/王俊星

春节贴春联,中国人喜欢把“福”字贴遍家里家外,寓意新的一年里“福”气盈门,“福”气连连。中国人也创造了很多“福”字成语,从这些“福”字成语中,也可以探看出,中国人对“福”的认识和体悟。

“福与天齐”、“福如东海”、“福齐南山”,“福”像高远的天、辽阔的大海、巍峨的山岳,大自然永恒存在的东西和“福”连在一起,可见,中国人对“福”的美好的向往和执着的追求,由此,可见一斑了。

中国人对“福”的向往,把“寿”排在首位,只有寿命长,才是最大的“福”。“福寿无疆”、“福寿齐天”、“寿山福海”、“福寿绵绵”,这些成语中,把“寿”和“福”放在平等的位置,寿长“福”大,反映了中国人对生命的珍惜和向往生命长久的愿望。

怎么得到“福”,中国人也有着各种的方法和途径。“福不徒来”,福气不会白白的跑到你的身边来;“福慧双修”,要得到福气,就要修“福德”修“智慧”,只有这样,才能得到“福”;“厚德载福”,只有“德”厚者,才能得到更多的“福”;“择福宜重”,人很难做到“番番是福”。“福”,也是要有所选择的;“福由心造”,心地好,多行善事,“福至心灵”,也就得到了“福”;“福寿天成”,只有顺应自然行事,“福”会自至。

中国人也用“福”来指引生活。“全福远祸”,劝人要知进退,一定的时候,不要一味的进取,要适时的隐退,既得了利益,也远离了祸事;“自求多福”,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多求己少求人,靠自己的努力,才能得到幸福;“容容多后福”,少与人争斗,待人随和,不强出头,一定会有后“福”;“后福无量”,有的人前半生不顺利不得志,只要坚持不懈的努力,后半生必定有不可限量的“福”;“禄无常家,福无定门”,福禄没有不变的定数,不要为一时的“福”所得意忘形,戒骄戒躁;“无妄之福”,没有期望过的“福”,有时也会突然降临。

另外,中国人对“福”,也有着清醒的认识。

中国人对“福”的追求和向往,对“福”的独特的感悟,形成了中国特殊的“福”文化,泽被后世,源远流长,绵绵不断。

关于春节的散文2:家是漫漫长路尽头的心灵归宿

文/侯坤

春节将至,春运开启,游子从远方回家是一个既温暖又辛苦的话题。曾有一位女孩因为没有买到直达的火车票,拖着一个大旅行箱,花费长达7天近80个小时时间,才从打工的地方回到了家中。

行程7天,坐车80小时,女孩的回家之路,十分辛苦。相信许多在外漂泊的游子,春运期间的回家之旅,即便没有这般漫长,也绝对谈不上简单轻松。也许有人会问,既然回家的路如此艰辛,我们为何还要不辞劳苦,执着地向家的方向前行呢?那是因为,家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居住之所,而是我们一生都要留恋依靠的真正的心灵归宿。

在外工作、学习、生活的人,常常会想家,因为家中不只有亲人旧友,更有一份故土难离的乡情眷恋。在外风光也好,暂时艰难也罢,只有回到家,游子们才能感受到最真切的亲情与温暖,只有回到家,过去一年中奔波劳碌的辛苦,才能真正得到舒缓——这就是家的神奇力量,也是游子们千辛万苦也要回家的动力所在。

其实,家不只是激励我们在春运路上“百折不挠”,更在人生路上引领我们积极向上,勇敢面对困难与挫折。无论何时,只要心中有家,我们便无所畏惧。家既是春运路上的能量来源,也是人生的发电站,是我们永恒的精神支柱。

春运一路上,我们肩扛着回家的喜悦,背负着生活的果实,归心似箭。难怪,即便看起来瘦弱不堪重负的女孩,也可以带着几十斤重的行李物品,7天辗转多地,仍健步如飞。因为我们清楚地知道,向前迈进的每一步,都让自己离家更近了一点,行李箱中的每一个礼物,都承载着我们对家人的祝福和心意,如此,不把路上的一切险阻当做负担,又怎会感到疲惫。

所以,无论回家路上有多苦多累,无论过去一年中经历了多少成功与收获,或者有过多少委屈和辛苦,我们都应当回到家里,陪父母亲人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家是人生永远的港湾,能够帮助我们褪去疲惫,享受团圆与幸福;家更是人生的加油站,回家过年为我们的身心重新注入了打拼的动力。游子们回家吧,待明年精神重饱满,人生潇洒再出发!

关于春节的散文3:回家的路

文/杨娟

春节,多么让人期盼的节日;

路,凝聚了多少人的团聚;家,多么柔软的字眼……

在纵横交错的公路线上,在车流不断的高速路口,在人潮拥挤的火车站,都可以看到人们带着喜悦、带着思念和希望朝着家的方向前行。但有着这样一群人,他们为了大家能更快更安全回家,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温馨时刻,仍然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时刻保障着公路的畅通无阻,无怨无悔地为司乘朋友排忧解难,提供优质服务。他们,就是无私奉献的高路人。

作为高路人,春节期间我一直坚守着岗位,这是第一个不在家的春节,虽然心里早有准备,但还是觉得有些失落。从费亭出来走在回宿舍的路上,夜风一阵阵扑向我的脸,我麻木地拖着沉沉的步子,突然发现自己竟然泪流满面,到了嘴角的泪,咸咸的,涩涩的。对于不能回家陪父母过节,我的心里充满了愧疚,但是,尽最大努力做好春节的安全保畅工作,为司乘人员提供安全、快捷、畅通、平安、舒适的行车环境,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对于我们而言,过往司乘人员满意的笑容就是给我们最大的褒奖。

都说最美的风景,就是回家的路,而我只能守着回家的路,过着自己的春节。真心希望每位在外的游子能记得回家的路,用我们的坚守为您传递微笑和祝福,用我们诚挚的服务送您回家,伴您一路平安!

关于春节的散文4:风俗腊月

文/羊白

腊月作为春节的前奏,是很特殊的月份,有蓄势待发的意思。说起来,我们古人遵循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腊月时值岁末,天寒地冻,动物都休眠了,人忙活了一年,也积聚了一年的财力,总算可以闲下来歇歇,料理料理家务,置办置办年货,为春节的狂欢做准备了。

腊月风俗多,腊八是开端。腊八粥之所以深受老百姓的喜爱,除了它佛教的题材,更在于它的实惠,一锅大杂脍,熬出的是人世的包容和温暖。寒冬腊月里,手捧一碗热粥,想想都是一件美事!

腊八过后,家家户户开始杀猪,熏腊肉,灌香肠,磨元宵面,窝红豆腐,做醪糟……着手置办年货。在以前条件相对艰苦的年代,这么多好东西准备着,孩子们的第一反应便是喜悦、激动。于是乎,跑来跳去地围着大人们的屁股转,心里一下就有了盼头,有了喜悦。

二十三,是小年。旧时乡间家家灶房都有“灶王爷”的牌位。这一天,自然是要摆上五谷杂粮,先犒劳犒劳灶王爷了,好让他保一家平安,香火不断。祭灶时,主人通常会抱一只红公鸡,只是鸡不叫鸡,叫红马,因为据说灶王爷升天时所骑便是鸡。然后焚香烧纸,祈表心愿。通常,在灶王爷两旁贴的对联是“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二十四,扫扬尘。旧有俗语:扬尘脏,扬尘长,扫了扬尘好过年。庄稼人一年就这么彻底地打扫一回,自然要全副武装,扎个长扫帚,戴个破草帽,爬梯子,上竹楼,来个全面的打扫。在我记忆里,除了打扫屋内,还要上房顶扫去瓦沟里的落叶。因为瓦片易碎,一般都由体轻的女人们来完成。有时候,一些胆大的孩子也会忍不住爬上去,很有一种坐在天上的骄傲。

扫完扬尘,洗过案板碗具之后,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便是刮锅灰。庄稼人往往会有好几口大铁锅,天天烧,锅底自然已积了厚厚的锅灰。男人们下力气把大铁锅从灶上取下来,扣在场院上,然后用铲子“呲呲呲”地铲,其尖利的声音刺耳中透着兴奋。铲子铲过,再用寻猪草的小刀挨着刮过,乌黑的锅底便会闪出一些亮白的铁痕。刮干净的锅用老百姓的话来说,不是薄,而是“灵”了,一点火,锅就热,可以正儿八经地倒油炒菜摆大盘了。

二十九,小除夕。人们往来拜访叫“别岁”,焚香于户外叫“天香”,通常要三天。庄户人家没那么多讲究,会继续挑着担子去赶集,抓紧时间看还有什么年货没置备齐。在回去的路上,其挑子背篓里通常会有鞭炮春联,孩子们爱吃的甜糕或甘蔗。到这一天,热热闹闹的年已迫在眉睫,由不得大人们也发出一些人生的感慨!

大年三十是除夕。忙碌了一个月,该准备的都差不多了,大人小孩嬉笑着贴门神,贴春联,挂灯笼。然后把家里的东西再摆一摆,挪一挪,清点清点,看看还有什么遗忘的未尽事宜。其认真的架势,有春晚彩排的意思。

这天黄昏,还有一件紧要的事。那就是各家叔伯兄弟儿孙等一大家“男人”,要浩浩荡荡地到坡梁地头的坟地去祭祀祖先,给逝者磕头烧香。过年自然不能忘记逝去的人,在香烛烟气的缭绕中低头哀思、缅怀先人,祈求逝者安息,活人健康兴旺!

从坟地回来,一家人便围坐着包饺子,说闲话,准备年夜饭。自此已进入倒计时,一场大幕就要拉开———只等时辰一到,孩子们在鞭炮声里高喊:“年来了,年来了!”

年来了!寒冬腊月去了,正月新春来了!新的一年就这么噼里啪啦红红火火地开始了!

关于春节的散文5:阳历年

文/隆如

小时候,除了春节外,最盼望的要数阳历年了。

也许是带着一个“年”字,所以分外在意,有一份隆重在其中。但在大人们的眼里,元旦是阳历的新年,春节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年。我们孩子的心中,哪里管阳历年还是农历年呢,只要有好吃好玩的就是过年了。平凡的日子里,总要有这样那样的盼头,生活才有那么一点滋味,端午如此,中秋如此,阳历年亦复如是。

阳历年在年脚下来了,它像一个打前站的使者,提前来探探通往春天的路径。

腊月天,花店里运来了腊梅、水仙、仙客来、富贵竹,满地满架的红香绿翠,这倒不像冬天的光景,是春天的况味。快过年了,节前买一盆水仙花回家养着,等到了春节,定是一屋子的馨香。阳历年买花,刚刚好,提前储备着的幸福,总是历久弥新。

红灯笼挂起来了。在店铺的檐角,在商场的门口,在超市的顶棚,在大街小巷每一个可以看得见的地方。圣诞节刚过,接着阳历年,圣诞树还没撤呢,这大红的灯笼又挂起来了。这红红的灯笼,象征着红火、崭新,还能是什么呢,到底跳不出温暖和喜庆的圈子。

那些年,阳历年是要放假的。到家放下书包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向家长宣布,阳历年,老师说了放假一天。心里那个乐呀,是看动画片,还是去赶集,或者走亲戚,一时竟不知如何是好,心里那个兴奋,怎么也捂不住,就快要漫出来了。

上街,满大街的人挤人,琳琅满目的商品,喇叭里播放着邓丽君的《小城故事》。人声,歌声,叫卖声,小小的街道,快要装不下了。城里人,乡下人,工人,农民,妇女,学生,大家一起欢度元旦。卖糖葫芦的,卖烤山芋的,卖彩色气球的,排成一溜,仿佛约好了一般,齐齐出动。

遇见一位卖挂历的老人,慈祥而又温和。满满一推车的挂历,闪着五彩的光芒。老人眯着眼睛晒太阳,也不吆喝,气定神闲。我立在小摊前,这个看看,那个摸摸,手尖流过的全是温暖。想起过去一天撕一张台历头的日子。撕着撕着,月月年年就这样翻过去了。那小小的纸片里,有流年似水的叹息,也有红尘烟火的熨帖。

阳历年,承载着那么多温暖的记忆,为生命留下了那么多完美的印记,像年轮,一圈一圈,缠绕着现世的安好。

诗人说,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我想说,阳历年来了,春节也就快到了。可不是,新的一年正打马扬鞭,驮着祝福和春天向我们走来。

关于春节的散文6:我又长了一岁

文/褚碧波

春节,又称“年”。过春节,就是过年,而过年照例是要到老家去过的。孩子是早已送到老家去的,我还在上班,但心好似也早已经回到老家去了,做什么事情都心不在焉的,一个人的时候想起去年过年的场景来,一幕一幕,种种不愉快还历历在目,于是感慨说,怎么不知不觉地又是一年呢?

好不容易捱到放假,坐在“黄蛋蛋”上往回走,满是困意,见到小媳妇儿带着孩子的,学生模样的提着大包小包的,还有操着半土不洋的普通话和邻座的人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着的,这定是从这走出去到外地工作着的人。想到有一年我给一同学打电话,同学是土生土长的固原人,现在某大城市工作,我一口老土话过去只听那边“啊啊”地应着,然后竟然来了一句:你能不能讲普通话,我有点听不懂。我郁闷地挂了电话。同学小聚时说起此事,某同学气愤,“你不会说让他回家叫他大给他说普通话去吗?”满座哗然!想到此我一个人旁若无人地嘿嘿笑起来,惹得车上的人侧目相看,赶忙闭嘴。

故乡的村落在冬日里显得凋敝,绕村而过的小河也不复欢快奔腾的样子,结着厚厚的冰,静谧祥和的小村庄是承载我乡愁的地方。

到家扑怀而来的儿子幼小的身影,故乡的风吹黑了他娇嫩的脸庞,却也使他的双腿矫健如飞。亲切的家人,亲切的老屋,亲切的村庄……我的心静了,我的手勤了,屋里不用的东西都进了炕眼,桌子上的物件、沙发、衣柜、玻璃、火炉、地板等都变得干净整洁。我又拿出给父母和儿子过年的新衣服和新床单,父母崭新的复古唐装一上身,透着喜庆;儿子的新衣一上身,玲珑可爱;紫红底有着大朵牡丹花的新床单一上炕,高贵大气,等到贴上父亲自己写的大红春联,屋里院外,已经是极具年味了!

年三十这天照例是要到庙上去上香的,故乡庙上的喇嘛爷是出了名的“神”,和其他众神保佑着家乡的父老乡亲五谷丰登,年年有余。我这几年也跟着父兄去,捐下善款,不求神赐我一个一心一意疼爱我的人,但求身体健康,岁岁平安,福寿双全,顺便发个小财。

除夕夜的晚饭照例也是长面,谓之拉魂面,吃完马上为第二天早包上饺子做准备。我特意让儿子找了两个一分钱的硬币,包到饺子里,并神秘地说,谁吃出来谁就是这个家的“掌柜子”。儿子很是不解。

饺子包完,央视的春晚也上演了,只见好多着装鲜艳的人上来下去,你方唱罢我登场,喜庆非常。我们家的麻将也开始了,于是麻将成了主业,春晚成了副业,直到主持人满怀期待地倒计时,麻将结束,战况颇佳,志得意满地叫嚣:放炮放炮!于是八十八响的大礼炮“轰轰”地上了天,“啪啪”地四下散开,五彩缤纷,点缀得猴年星空格外美丽,这年的的确确是跨过去了,旧历年的一切不快似乎也烟消云散了,新的一年是一帆风顺、万事如意的美好愿景!

大年初一的早上,阳光格外明媚,儿子在吃饺子的时候还惦念着那两枚硬币,可惜的是他没有中彩,倒让父亲和三嫂子吃了出来,这两个人可真的是家里名副其实的“掌柜子”,这还真是神奇!

家门里的拜年分三拨。我的父辈们有的离开村庄去城里生活了,有的已经故去,坚守在这里的不多,老弟兄们也免去了俗套,凑起了一桌麻将;和我一辈的倒是人数众多,两个在外工作的堂哥引领风骚,带着队伍每家每户地拜年,吃吃核桃,叙叙家常;侄子辈的也大多跟随父母在外闯荡,很少回家过年了。于我,他们是陌生的面孔,谁是谁家的孩子,今年记住了,到明年又忘记了,这逐渐遗忘的乡音、乡貌、乡愁已是我心头抹不去的一缕忧伤。

听说,今年村里好多人都已经把土地承包了出去,给枸杞商育苗子了,故乡那些曾经的风景,黄灿灿的向日葵、葱绿的玉米,紫色的胡麻花等等都成了记忆里的永恒。社会变革发展,我想这些半辈子在土地上耕耘的乡亲们,没有了土地,他们又何去何从?我所熟悉的故乡,是不是也有消失的那一天?

风兮兮几度春秋,雪飘飘寒暑往来。一场大雪,飞扬,飞扬,飞扬,一夜之间,田园无二景,天地共一新,我整理整理心情,上班了,而空气中还残存着年的味道,对着镜子梳妆的时候,看到头上又多了几丝白发,的的确确,我又长了一岁!

关于春节的散文7:那年同桌的你

文/支媛媛

当春节假期毫无征兆的来临,我接到了班长的电话。我一怔,似乎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听闻她邀请我初四参加同学聚会,我却变得紧张起来。挂掉电话后,想起那年同桌的你……我的同桌是一个娇小的女生,说话不似我大大咧咧,总是很温柔很小声,因着名字中有个“文”字,我便唤她“小蚊子”。

那些年,我们总有追不完的明星。印象中她超级喜欢五月天,每次遇到发专辑总是会节省生活费去购买,每次我总爱逗她,把石头叫玛莎,玛莎叫怪兽,她总是不厌其烦的一次次的告诉我怎么分清那几个人。她总爱说“我这辈子不谈恋爱,就追一辈子的五月天,要嫁人也要是怪兽一样有才的人”。每每看她认真的样子我都说,“好吧好吧!那个时候记得给我要他们的签名哟!”然后我们俩便没心没肺的笑着。近些年我总看见她东奔西跑,为的就是去不同的城市看五月天的演唱会。大人们一副嗤之以鼻的样子指责她不务正业、浪费钱,其实他们不知道这对她的意义。有些歌、有些东西就是有那种力量。哪怕它早就过了黄金期,可是当你一听起这首歌的时候,就会想到以前的自己,你就会获得一种莫名的力量去面对这变化太快的世界。

那些年,我们总有绚丽的梦想。她说她要走遍美丽的地方,以后做一个设计师;我说我要看遍中国所有的博物馆,以后做一个考古学家。如今我成了朝九晚五的上班族,她却有着丰富多彩的工作经验。刚毕业那会儿听说她在中科院工作,我还是未签合同的小青年,后来由于她受不了朝九晚五的枯燥生活,于是毅然辞职开始了旅行。虽然我们很少联络,但是看着她不停的更新着朋友圈的状态:上海、杭州、苏州、厦门、桂林、成都、丽江、西藏都有过她的足迹…我打心眼里羡慕她,换做是我断然没有这种说走就走的勇气。今年听闻她恋爱了,也是一位驴友,我很是开心。临近春节她结束了她的旅行回了家,与她交谈中发现她依旧是曾经那个有梦想的孩子,对着她的设计师梦依旧没有放弃,而我不禁惭愧起来。

我们总说世界变化太快,其实变化的是我们自己!在那些所谓的“物是人非”里面,变化最多的也是我们自己。当我们看到某些人在自己的道路上面坚持下去的时候,我们曾经所说的一切、曾经信誓旦旦的一切已然变成了说说而已。人长大了,最可怕的并不是把很多东西弄丢了,而是在这种变化中我们开始变得心安理得,总是安慰自己:也许这就是成长吧!而我们最终也变成了自己曾经讨厌的那种人的样子。

怀念那年同桌的你,其实怀念的是那年的自己。

关于春节的散文8:过春节

文/丁思雨

中国的传统节日很多,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但我最喜欢春节,春节代表着旧年(农历)过去,新年到来,也预示着我们又长大了一岁。

春节的前一天叫除夕,这天妈妈一大早就搞卫生,把家里扫得一尘不染,爸爸则贴春联。到了晚上,爸爸妈妈做了一大桌菜,中间是一条大鱼,表示年年有余,全家人围在桌子旁吃了一顿丰盛的年夜饭。

晚饭后妈妈就忙着准备包饺子,我很好奇,才吃完饭怎么又要包饺子?妈妈笑着告诉我:“这是零点过后要吃的,因为它像元宝,人们吃它象征招财进宝。”然后还要守夜到天亮,叫“守岁”。

过了除夕,就是大年初一了。每个人换上新衣、新鞋,大人会带着我去亲戚朋友家拜年,说一些吉祥话,长辈还会给个大红包。年一直到正月十五才算过完。

这就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春节,真的很有趣!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