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精神的散文

请欣赏关于精神的散文(精选8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关于精神的散文1:有一种精神叫无尘

文/戴益民

在我们财政系统,有这样一位老人,虽然离开工作岗位30多年,但人们对他仍心存敬仰之情。2005年的一个春天,99岁的他走完了生命的旅程,留下了一份特殊的遗嘱。这份特殊的遗嘱,他一共立了两次,一次是病重期间,一次是去世前。两次遗嘱的内容,都是要将自己的待遇住房交公,要求子女不向组织伸手要任何照顾。他用这样的诗句概括平生:“面完达摩十年壁,换得金刚百炼身。今日灵山问证果,此生犹愧净无尘。”一个“愧”字道出了他一生追求的境界,那就是一尘不染、高贵纯净的灵魂和精神,而这一切都体现在他对党、对人民和事业的忠诚奉献中。他,就是新中国第五任财政部部长——吴波。据他的夫人回忆,“文革”结束后,他将补发的所有工资,一分未留全部交了党费。平时,他也把自己的大部分收入,用来帮助别人。老部长去世后,儿女们清点了父母留下的遗产:父亲的存款是5.1万元,母亲的存款是5.9万元。除此之外,家里再也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除去丧葬费和儿女搬出公房等费用外,几乎没什么剩余,留给几个孩子的就是几大柜子书籍,但他留下的那沉甸甸的精神财富,却弥足珍贵。

在我们财政系统,还有这样一位老人,他有着40多年基层财政所工作经历,“少小离家老大回,两鬓冰霜理财忙”,是他人生历程的真实写照。一辆自行车、一个人造革手提袋、一把木算盘,是他的理财伴侣。退休后,只有一柜子财政年鉴、资料汇编和财经书箱陪伴着他。翻开这些资料,各个时期的财政工作状况历历在目。其间,一张张边缘泛黄的老照片,记录着他从翩翩少年到花发老翁的时光变迁。他的一生,经他手为公理财千万,个人却清贫如许;曾经获奖无数,内心淡泊而朴实;外表木纳而憨厚,人格却博大而伟岸。他是千千万万个基层财政工作者的优秀代表,是一个真正脱离了低级趣味的财政人,是一个纯粹的财政人,是铸就共和国财政事业大厦的最普通而平凡的基石,我们为有这样的财政人而感到骄傲与自豪。

不沾一“尘”地来,不沾一“尘”地去,让自己的灵魂不染尘灰,这是财政人追求的人生境界。然而,曾几何时,在这个活跃的时代,在这个躁动的年代,有人把权力和地位等同于财富和利益,有人把亲情凌驾在组织纪律之上,无视党的纪律,不守党的规章,丢了党性,失了民心。斯人已逝,韶华长存。老部长和老财政人,犹如一面镜子,让我们重新感受到一种精神,这是一种清贫、洁白、朴素的无尘精神!它和方志敏、雷锋、焦裕禄、孔繁森等英雄人物是一脉相承的。面对这种精神,任何语言都是苍白的,惟有从内心深处流淌出的愧疚是真实的。这里面,有每个党员想找到的答案,也蕴藏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砥砺前行的深层力量。

一位历史学家说,一个民族如果缺少坚强的信念,那么它是一个注定要灭亡的民族;同样,一个人如果缺少理想信念,那么他也就失去了生存的理由。面对今天的社会变革和转折,面对权力、金钱和“酒绿灯红”的考验,并不是每一个党员干部都能交上合格的答卷。现实生活中有些人走入了手段的王国,却迷失了人生的目标;有些人跨进了物质的天堂,却跌进了精神的深渊。作为一名财政人,我们要时刻铭记: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既然选择了财政岗位,也就注定选择了清贫和奉献。我们应该像前辈那样,舍小家,顾大家,一心为公,两袖清风。因为奉献和服务,就是做财政人的根本!

古人说:“勤以为民,廉以养德,淡以明志,静以修身。”是啊,一个人只有把这种清贫、洁白、朴素的无尘精神融入工作岗位,融入国家财政经济振兴崛起的事业,当他退下来回首往事的时候,才可以自豪地说:“财政发展壮大,也有我的一份贡献。”这,该是人生怎样的一种荣耀和幸福啊!

关于精神的散文2:德,一种精神一座城

文/杨胜应

来南充九年,却只去过仪陇一次。

一次就足以让我心怀念想。不是那儿的名山金城山吸引了我,也不是那儿的水,仪陇河给了我诸多遐想和牵绊。而是德在仪陇,名在天下给了我无限的崇敬。

也许是天厚道,地厚道,水土亦厚道,方能够道道相积,让万物有了更多良善归宿。宛如林深叶盛鸟自多,水广域宽鱼自来。南充地处嘉陵江江畔,是丝绸名胜地,更是三国文化之源头。仪陇,这片红色的土地,诞生了朱德元帅和为人民服务的榜样张思德。

德,以德为人、行事;德,德之有道,德之载物。仪陇,在我心里真的可以称为“德乡”了。

《国语·晋语六》里有这样一个句子:“厚德载物,雅量容人。”仪陇有一个知我、懂我的好师友。他盛情邀我去仪陇做客,我自然心生欢喜,不可推却。这种情谊,我将之理解为一种德,良善,友谊,厚道。这种品质和那些谋富不谋道的处世哲学相比,给人一种人性的明亮与温暖。所以,我不得不去,而且是非去不可。

因细雨连绵的天气,我没有去朱德故居,也没有去张思德老家。我只能听友人介绍金城山上的古柏掩映,金城镇德字园耸立的“德”字石刻,那是世界上最大最高的德字石刻。那种角度,那种温度,那种高度,是内心喧嚣之人无法理解的。但我却清晰地感受到了朱德量大如海、容载万物的敦厚长者形象;也深刻地领悟到了人生如炭火、温暖他人的普通士兵张思德的精神。

我曾经为这次仪陇行给了这样一个思考。那场小雨来得恰如其分,她给了我们以小见大的界限,她给了我们以静制动的境界。因为那场雨,就像一声声嘱咐,也像一个个谆谆教导。雨水落在瓦楞、屋檐,一个阶梯、一个阶梯地落到地上,地上的青石板会让雨滴弹跳着发出阵阵清脆的悦耳的声音。由此,我想到了一个词语,无欲则刚。由此我想到了几句古诗:“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以及“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正如新政的存在,改变了人们进入仪陇的道路,也拓展了更多思德、学德、尚德的途径。我想,在这个被嘉陵江、仪陇河、绿水河、消水河等一江三河滋养的小城,必将生出无限锦绣。就像那场雨,越下越有劲,越下越迷人;就像那场酒,越喝越有味,越喝越醉人。

当我醒来时,也许错过了一些细节,但永远不会忘记一种精神一座城。

关于精神的散文3:“慢”是“匠”精神

文/张展

新房子装修好后,我和妻子准备购买一套实木家具,恰好同事小钱的亲戚是专门制作实木家具的,便托他带我们去看看。手工制作的实木家具实用耐看,但最少要提前半年下单才能提货。想到新装修的房子要空着等待半年,我和妻子有些犹豫。

周末,我们兄弟姐妹几个到父母家团聚,大家问我什么时候搬家,我和妻子便直言相告,买不买手工实木家具还举棋不定。大家听后纷纷给我们支招:有的说还是实木家具好,健康环保;也有的说还是买现成的吧,多享受半年呢……在七嘴八舌的议论中,我和妻子更拿不定主意了。

这时候,母亲指着她房间里的柜子说:“你可不要小看慢,慢工出细活。手艺我不懂,可是道理我懂。你们看这个柜子,是当年我二舅给我做的嫁妆,虽然做得慢,但是一道工序也没少,没用一根钉子。别人都说我二舅做木工活做得慢,等不急去买柜子用,可是没用几年就都成破烂了,这个柜子还结实得很。上次你们的表兄来做客,看到这个柜子的材质、做工,说它现在很值钱了,你们说这是不是传家宝?”

看着母亲房间里那个被岁月打磨得光滑古朴的柜子,在灯光的照耀下散发着高贵典雅的韵味,我决定等上半年的时间,拥有一套可以传世的手工实木家具。

“慢”是一种工匠精神。在流水线作业的今天,每个人都在追求速度与效率,却忘记了真正的工匠、艺术家都是在“慢”中领悟和成长的:书法家研究笔锋、戏曲家琢磨唱腔、剧作家修改作品、工匠打造传世的艺术珍品……他们在繁琐的工序中精雕细琢,缓慢而细致,专注而精湛,最终成就了自己。

当这样一套不疾不徐地打造出来的精致家具摆放在家里的时候,对我的为人处世又何尝不是一种提醒?

关于精神的散文4:精神的力量

文/朱叶熙

今年暑假,在妈妈的推荐下,我读了一套有意义的读物,它就是《快乐小学堂》系列。我津津有味地读完了,内心感受非常深刻,它带给我无穷的精神力量。

《快乐小学堂》系列包含《增广贤文》、《弟子规》、《孝经》等十余个内容。这些都是我国经典传统文化。如《菜根潭》是小朋友们学习正确价值观的最佳选择,语言通俗易懂,教会我们学会正确的为人处世的态度:如“四书”则教导我们立身行道要先从自身开始,掌握立身学习的方法。

作为新时代的小学生,我们生活在一个幸福的年代,同时我们也是承上启下的一代,我们要学习老一辈的优秀传统文化,为将来建设祖国作准备,所以这套丛书,对我们未来的发展有着很好的指导作用。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是《菜根潭》中的一句话,意思是坚持不懈,学无止境。作为一个学生,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很多,未知的领域很深,光有远大的理想还不够,我们必须要有耐心去探索、去研究、坚持学习,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更多的本领,真正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好学生,实现自己的价值。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建设民族精神家园”,从读一本有意义的书开始!

关于精神的散文5:把植树的精神代代传承

文/郝天鹰

植树节在即,父亲,我又想起您,您一生爱栽树,年年岁岁的春天,乐此不疲。老家的宅基上,您栽下的杨树已成行成荫。老家的院子里,您亲手栽下的香椿树、柿子树、桃树……还在枝繁叶茂地生长。一圈圈的年轮,在四季变迁里留下时光的痕迹。

2015年的春天又到了,杨巴狗(杨树上的花絮)最先闹春,柿树芽已绽在枝头吐着新绿,桃花的花蕾也粉红一片,香椿树也羞涩地抽出一撮撮暗红的嫩芽,再待几日,老家院内就会呈现出桃红柳绿,郁郁葱葱的绮丽春光,可是,您呢?在这桃花即将盛开的季节,我却寻不见您慈祥的面容,“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您再也不给我一点尽孝的机会,悄然地去了天堂。

往事缭绕,心瞬间被悲戚打湿,“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如今,您驾鹤西去五年有余,我们却还继续享受着您遗留给我们的温暖和香甜。年年的春天,母亲都会回到乡下小院里,用长长的竹竿绑上镰刀,或让大弟爬上树,把香椿芽劈下来,用塑料袋分成几份装起来带进城里,分给邻居和我们。我常常一边品赏着香气浓郁的香椿芽,一边回忆和您的幸福过往,感慨曾经的岁月已变的遥不可及。夏天,红红的桃儿熟透了,鲜美多汁,甘甜可口,每当到了这个季节,我都会选几只鲜红的桃儿供在您的遗像旁,摸着您冰凉的相片,滚烫的眼泪扑簌簌落下来。相片中的您,依旧慈祥地看着我哭泣,却不会再说些安慰的话语。秋天,柿子硕果累累,一个个像灯笼似的缀满枝头,母亲每次回家都会在柿子树周围,载上许多木柱顶住累弯了的枝条。柿子慢慢变红了,采摘的季节正赶上您的忌日,我们相聚在乡间的小院里,母亲把摘下来的柿子一一装进竹篮里,一边怀念您,一边分给我们姊妹几个……

父亲,如今,您的小外孙女也做了母亲,我也升级为外婆级别,为了照顾他们的生活,我毅然搬进了狭窄的楼房里。这所楼房是女婿单位的家属楼,始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室内只有六十多个平方,墙体经过风吹日晒、寒暑交替,已斑驳不堪。因女儿家在一楼,出了南门就是一所洒满阳光的小院,小院虽只有大约二十多个平方,但在高楼林立的现代城市里,实属珍贵无比,就因为有了这个小院,我时常满足地把这所陋室称之为小别墅。春天已来临,小院里春意盎然,我常常坐在小院里,一边沐浴着春天的暖阳,一边听树枝上的小鸟婉转啼唱,闲闲地捧上一杯香气缭绕的热茶,翻几页喜欢的闲书。正可谓:春风花前拼一醉,销了红尘万般愁。看着外孙女一天天健康成长,女儿女婿孝心可嘉,老伴对自己疼爱无比,三代同堂,总感慨岁月静好,生活甘之如饴。今年,我欣喜地过了半百生日,尽管多事之秋的身躯,经常遭遇病痛的袭击,心中始终保持着淡泊与安然。前年的植树节里,我不忘学着您的样子在小院里栽种了几棵香椿树苗,如今,它们都已经长高。去年,它们的根部又发出了许多新芽,一年多来,也出落成了一棵棵半米高的小香椿树苗。当前,春光明媚无限好,我趁着三月的和煦春风,把它们一一移栽到院子里的各个角落。两岁多的小外孙女也来帮忙了,她拿出自己的塑料玩具铲,帮我填土,还提起自己装饼干的小空桶,装满水浇灌在小树苗上,干得像模像样。虽然,小人儿纯粹是帮倒忙,越帮越乱,但我喜欢她的参与,小人儿一边忙的不亦乐乎,一边还自信、自豪的大声夸赞自己:宝贝能,宝贝会栽树……

父亲,岁月如梭,又到了第37个植树节,每当我情不自禁地思念您时,我就赶忙去栽些花草树木,总想把那些无尽的思念深深地填埋,再用泥土把它们压实。看着那些小树吐出新绿,我相信那就是对您最深情的祭奠。我还让女儿买来了花椒树和石榴树苗,一起栽进了院子里,也鼓励女婿和女儿积极地参加单位的义务植树活动。

父亲,如果您在天堂里有知,您一定会欣慰无比,您一定会连声感叹:我们后继有人,植树节精神正代代传承下去!父亲,如今,雾霾天气严重,我理解了您活着时为什么这么酷爱栽树,因为载树不仅是利于后代的千秋大业,还是代代传递亲情的枢纽,树木里处处隐藏着您对我们后辈的深爱之情。我向天堂里的您发誓:一定要像愚公开山一样,祖祖孙孙把您爱植树的美德发扬下去。绿化地球,匹夫有责。尽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让地球增添一抹抹新绿,让蓝天白云依旧,让空气更加清新……

关于精神的散文6:让红十字精神处处闪光

文/张雅彦

5月8日是世界红十字日。1828年5月8日这一天,国际红十字运动创始人亨利·杜南出生于瑞士。一百多年来,他发起的红十字精神一直提醒着我们,激励我们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让世界变得温暖,变得有爱。今天,我和14位小记者走进了我们学校的“红十字主题教育馆”。

你瞧,郝爷爷正在为我们绘声绘色地讲故事呢!说到郝爷爷,你们一定认识,他可是红十字会的老会员了,曾经是苏州市红十字会的副会长。虽然他已经退休了,但他仍然在为祖国的红十字事业作奉献。从郝爷爷讲的故事中让我懂得了红十字会的标志除了“红十字”,还有“红新月”和“红水晶”。而红新月是在信奉伊斯兰教的30多个国家的军队医务部门和红新月部门使用的标志。“红水晶”却只有以色列这唯一一个国家使用。这三种标志长相并不相同,但它们的含义、作用、法律、地位却完全相同;懂得了红十字的七项基本原则分别是:人道、公正、中立、独立、志愿服务、统一、普遍;还懂得了不管怎样,人道必须放第一,因为人道的内涵是: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的本意,是救护战地伤员、努力防止并减轻人们的痛苦、保护人的生命与健康。

听着听着,让我不禁想到了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美丽的汶川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而变得到处残垣断壁、流离失所的情景。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灾祸面前,9岁的林浩、六年级的张青玲、五年级的邹雯樱……他们不怕牺牲,勇敢顽强,一心抢救他人的精神谱写了一曲曲生命的壮歌,让我们敬佩万分,而他们身上弘扬的不就是“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吗?

在我们江南地区虽然很少有地震、海啸等灾难发生,但我们可以从身边的助人为乐、无偿献血、捐献骨髓等一系列好事善事做起,奉献爱心——“你快乐,所以我快乐”。

关于精神的散文7:精神胎记

文/韩传栋

我一落地,就烙上了“栖凤楼”的精神胎记。

我的先人们在这里休养生息,我也在这里生活了20年。20年的风雨故园情,20年的芳香泥土心,20年的风雪人生路,“栖凤楼”是和脐带与乳汁一样铭刻生命深处的记忆。古时我村没名,一老人早起起来拾粪,他走到村头的梧桐树林中,见一只稀奇的鸟落在了枝头,当时他不知是什么鸟,加上黎明的朦胧,只顾一路尾随而去,鸟听到脚步声展翅飞去。待天亮,他给人们讲他遇到的这只鸟时,大家都说是神鸟,是鸟中之王的凤凰,一位粗通文墨的老先生脱口而出——栖凤楼。一言九鼎,掷地有声!

20世纪60年代一个初冬,我来到了这个世界。我的到来,没有给父母增添多少欢喜,父亲一直再盼个闺女,因为他已经有了四个儿子,而仅有一个女儿。第一声啼哭因为饿,娘没有奶水就用红薯把我喂大,此后就是依仗红薯的滋养,我长高了,长胖了。童年时,“农业学大寨”的热浪正高,一年四季,诚实的田野上都是乡亲们劳作的身影,汗水构思着富裕的诗行,但年复一年收获的依然是贫穷。虽清贫,一根木棍、一头牛犊、一只野兔、一只小鸟、一条小鱼、一把麦穗、一穗玉米、几把黄豆、几块红薯……都是我和小伙伴的天堂之物。冬天的夜晚,最惬意的是牛屋里火堆旁听大人拉呱,闻炊烟的味道,如果在喂牲口的草料中能筛出一些玉米粒、黄豆粒,或从家里拿几块红薯放在火堆里煨熟,然后能分些许尝尝,那简直是人间盛宴啊。

后来,靠着父兄的体温长大的我,走进了城市,但进城后,常常会怀念小时候扶着灶头,一边添柴,一边煮饭的日子。饭香,炊烟也香。守住一缕缕温暖的炊烟,也就守住了一个温暖幸福的家,守住了一缕缕乡情。我想炊烟一定是母性的,是原生态的,它袅娜地上升,系着整个村庄,也图腾了村庄沉甸甸的希望和淌不干的汗水。看,田埂上荷锄归来的男人们朝着各自所熟悉的那道炊烟走去,疲惫的脚步显得格外轻快;而那些贪玩的孩子们却仍没有回家的意思。他们是看见炊烟肚子就不饿了,还是在等待那一声长、一声短的响彻整个村庄的呼唤?每次回家,一进家门,母亲就会急急地生火为我做饭,不管我饿不饿,都坚持这样,不一会儿,一缕温暖的炊烟就会从我家的房顶上升起,轻柔地抚摸我,这如约而至的气息,朴素而淡雅,久违的沐浴,驱除了我的风尘,让我幸福如水。

我曾经说过,我是家乡放出的一只风筝,而风筝线永远系在娘的手上。娘健在时的一除夕夜,我们弟兄几个围坐在娘身边守岁,喝着滚烫的烈酒,拉起了家常,醉意朦胧中让我感到:酒,还是家乡的醇;菜,还是娘做的香。红泥小火炉,能饮一杯无,晚来天欲雪,犬吠深巷里。这些乱七八糟的古诗突然涌出来,与娘的百年老屋浑然一体,使我不知今夕何夕,不知古人为我还是我为古人。“想不到老了又过上了好日子,我很知足,黄土已埋到我胸口了,我活一天赚一天,不想恁多。”一辈子与泥土打交道的娘,说出话来竟是这样超然物外,让我敬佩而又汗颜。家乡父老最懂春天播种,秋天收获,在生活的某些细节上,也许你们“混混沌沌”,但对生活的整体把握上,你们潇洒自如游刃有余,是圣者,是高人。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留在记忆里的故乡是单纯的,与时间无关,与金钱无关。在外久了,想起故乡,心中都是一片灿烂的慰藉。每次回家离开时,我总要到屋后的小河边坐一坐,尤其是近年,因为娘也随爹静静地躺在了离河边不远处的麦地里。我录下想听的声音,想家了,就拿出听一听!

关于精神的散文8:精神的绚烂

文/丁明烨

朋友相见,最常问及的就是收入状况,话里话外都是怎样发财,如何赚钱,言谈举止都是物质的获取。在一些人看来,物质的拥有就是一个人的价值所在,就是生活的全部。岂不知,一个人的生命构成,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精神生活所占比重越大,生命量级越高。相反,一个只充斥着物质的生命,无论如何富有,如何显达,生命还是停留在低级的层面上。

我们身边的一些人,腰缠万贯,挥金如土,但没有品位,内心空虚,一遇到挫折就萎靡不振,紧要关头往往丑态百出。一个拥有很多物质,而没有精神追求的人,一定是一个内心纷乱的人,拥有的越多,精神越贫瘠,他的痛苦也越多。

从生命的感触来说,物质享受,口腹之欲,带来的快乐毕竟浅薄。飘香的美酒,诱人的美味,只不过是从口腔到咽喉一段的嗅觉味觉享受,进入食管后,就浑然不觉其味了。有时甚至会想,为了十几分钟满足食欲的大快朵颐,造成高血压、高血脂、身材臃肿,实在不划算。仔细想来,豪宅名车的奢华,珠光宝气的华贵,绫罗绸缎的柔美,给我们带来的往往都是浮光掠影的快感,无法赢得长久的心灵满足。

美国哲学家梭罗,一个人独居瓦尔登湖,衣食简陋,精神恬淡,让自己回归心灵的纯净世界,陶醉于大自然的造化神功,关注小动物的生存状况,可见他的精神是多么的充实。有人说,能不能面对孤寂,可以考验一个人内心的丰富程度,只有圣贤之人,才能长久地独处寂寞,或许就是他们精神极度绚烂的缘故吧。

对比之下,有些人离开了吃吃喝喝就索然寡味,没有了朋友就无所事事,不谈八卦新闻就提不起精神,有事无事也要聚上一聚,喝他个酩酊大醉,可见精神是多么的颓靡和枯萎。怪不得有人说,把一个人流放到没有人烟的偏僻荒岛上,要人性命的既不是险绝的环境,也不是匮乏的食物,而是精神的苍凉,极度的孤寂能让人精神崩溃,变得疯狂,甚至郁愤而亡。

真正高级的生活是精神的富有,是灵魂的满足。一个精神生活富足的人,不会太在意条件的简陋,不会在物质上费太多的心思。一朵飞溅的浪花,会让他激情澎湃;一片飘忽的白云,会让他超然物外;一颗颓老的古树,会让他惆怅满怀,一朵悠然的野花,也会让他喜笑颜开;粗茶淡饭,也会让他神清气爽,布衣麻鞋照样使他神采飞扬。

精神的享受才会来的更长久,更销魂蚀骨,更怡人心性。一个精神丰富的人,才会目光深远,才会幽默风趣,才会风花雪月,才会浪漫多情。精神的高度,才是一个人生命的高度。

佛陀说:“庸人滋养肉体,而智者滋养心灵”。精神的丰富需要经过长期的积累,只有多读书,提高文化品位,增加内涵和学养,才能让精神的花朵美丽绽放。

一个注重精神的人,一定是一个充满情趣的人,也许会为一朵小花的凋零而黯然神伤,会为一只小鸟的鸣叫而欢喜若狂,但他不会有太多的生存压力,不会为物质的拥有愁肠百结,费尽思量,这样的人更容易触摸到幸福,更容易接近天堂。

精神的极度绚烂,乃归于淡泊,归于宁静,是闲看庭前花开花落的宁静,是静观天际云卷云舒的旷达,达到如此境界,乃是生命的极致。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