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县城的散文(精选8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县城的散文1:乡村公交车
文/张彦庆
往返于县城和乡村之间的公交车,许多都是“夫妻店”,丈夫开车,妻子售票。靠着这辆车,夫妻俩承载起养家糊口的担子。
这种车以中巴居多,车上没有刷卡投币箱,更没有到站才停的严格规定,只要能上人,招手即停。车子不像市内公交车那样干净整洁,总是一副风尘仆仆的样子,乘客携带的物品更是五花八门,不过又很有规律。去时多是乡间的土特产:黄灿灿的小米、新鲜的土鸡蛋、挂着清凌凌露珠的时令蔬菜……多半是给城里的儿子闺女或亲戚朋友带的。回来则是另一番景象:准备做嫁妆的新衣服、村里小卖店老板批发的零食和日用品、给老人买的营养品常用药等等。除了这些,毛茸茸的小猫小狗和嘎嘎叫的鸭、鹅也常来凑热闹。
车厢内,烟草味儿、汗味儿、泥土味儿和不时从某个人嘴里呼出的白酒味儿混杂在一起,形成一个独特的气场空间。但这丝毫不会影响乘坐者的兴致,一张张脸上洋溢着或期待或满足的兴奋之情。
这种公交车的票价是没有严格按里程计算的,从三里庄到县城6块钱,走了8里地从赵家庄上车还是6块钱。很少有人在意这些,偶尔碰上个爱较真的,在卖票媳妇儿一句“我给您安排个好座儿就齐了”的调侃中,也就真的不在计较,顺顺当当买票上了车。
车上一米二的儿童半票标尺完全是个摆设,买不买票全靠大人自觉和卖票媳妇儿的一张巧嘴。老太太领着孙子颤颤地上了车,卖票的媳妇儿赶忙搀着坐到靠窗的位子,不提票的事儿,啧啧夸孩子。“这孩子可真俊,看眉眼长得多像奶奶。”一句话说得老太太合不拢嘴,还没完,一指开车的丈夫又说:“将来长个大高个儿,讨个俊媳妇儿,可不能像那个叔叔一样。”“这媳妇儿可真会说。”老太太眉开眼笑地把钱递了过来。“两张票!”
车上邻座的两个人,随口聊着就攀上了亲戚。这个问:“老嫂子哪村的?”那个答:“李庄的。”这个一听来了精神:“村里李老蔫儿家三小子知道呗?”“哪能不知道?!”那个更是打开话匣子就关不住:“就住我家前面,论辈分还管我叫婶子呢。那可是厚道孩子,还有好一手的木工活儿手艺。这不前几天媒人刚介绍了个对象,姑娘长得像水葱似的,就是不知道家里人品咋样?”这个一拍胸脯:“人品我担保。”“你?”那个一脸疑惑。“可不我”,这个忙解释:“告诉你吧老嫂子,那丫头是我外甥女儿。也正托人打听那小伙子的人品呢,你说这事巧不。”那个一把抓住这个的手:“老姐姐呀,你可得帮着撮合撮合。”“撮合撮合。”一来二去,一段美好姻缘就在这不经意间促成了。
路边一个穿校服的孩子在探着头招手,车子停了,人站在门口却不上车,红着脸怯怯地问:“婶子,钱不够,能捎一段吗?”卖票的还没说话,司机先把脸一绷,瓮声瓮气地咋呼开了。“钱哪去了,泡网吧了还是搞对象了,小小年纪不学好,没门!”“不是不是,学校放假走得急,把钱落在宿舍了,所以……”话没等说完,已被卖票的媳妇儿一把拽上了车。“别听你叔瞎咋呼,没钱咱也回家。”回头嗔道:“看看人家的校服,县一中,重点!以为都跟你当年似的,天天逃学不算,还总给女生写纸条。”“又翻老账,听不出我逗他吗?”在一车人的哄笑声中,司机挠挠头赶紧发动了车子。
汽车在弯弯曲曲的柏油路上穿村过镇向前行驶,撒下一路朴实淳厚的乡情。
县城的散文2:过去的老县城
文/风雪夜归人
过去的老县城
作者:风雪夜归人
“嘉祥县,破猪圈;东关到西关,二十四扁担”。这是过去嘉祥人常说的一句顺口溜,用来形容过去嘉祥老县城的狭小破旧。其实,过去的嘉祥县城并不是人们说的那个样子,而如今的县城,也早已是旧貌变了新颜。
嘉祥过去是座小城,依山而建,坐落在萌山南麓。说是县城,实际只有一条石板铺就的很窄的街道,就是现在的所谓“古城街”。街道的东首是依山而建的嘉祥第一中学,依次往西便是老剧院、老新华书店、老公安局、粮食局。据说当时粮食局所在的位置,便是过去的老县衙,是县太爷问官司打板子的地方。老县衙的对过(路南)有一个旧城门式样的大石门,便是过去县衙门的监狱。路南依次是老城关医院、老百货公司、县文化馆。街巷的西首是一个十字路口,以前的人称为“老隅首”。记得就在这隅首处的文化馆西边,有一个架在两根很粗的电线杆上的变压器。不知道为什么,这台架在木杆上的变压器,却成为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老县城留给我的最深的印记。
从老隅首往南,路西依次是新书店、老邮电局,路东文化馆的南邻便是当时的县法院。所以,在以前老嘉祥人的口头语中便有这么一句:“从南门往北看,路西邮电局,路东是法院;卖粥的一么唤,四个城门都听见”。估计从前的“南门”可能就在这条南北街巷的南端,再往南便是南关的居民区。记得在“南门”的拐角处,有一个大约只有四开间的三层小楼,人称“拐角楼”,楼上是当时县城里唯一的一处照相馆,楼下是“青年理发店”,它便成为当时县城里唯一的一座“高层建筑”。以“老隅首”为中心,向东与向南的两条石板路,便成为当时县城里最为“繁华”的街道。县城的集市主要集中在这两条街上,“老隅首”附近有几家简陋的茶馆和店铺,门前搭了凉棚,附带做一些包子、油条、糕点、小吃以及土产杂品之类的营生。每逢集市,街巷的两边便摆满了各种摊点,锅碗盆勺,米缸面瓮,绳索吊钩,铁器农具,叉耙扫帚,家织土布,可谓是琳琅满目,应有尽有。甚至针头线脑之类的日常用品,也成为当时集市上的主要货物。那时候地方经济尚不发达,市面上几乎见不到像样的工业品,就连自行车、缝纫机、钟表之类的商品,也是要凭票供应。来县城赶集的多是当地的乡下人,除了交易一些当地农产货物,便是淘换一些生产生活用品。由于手里没钱,国营商店里那些钟表、洋布、收音机之类的“高档商品”,除了家里准备办喜事的人家,一般人则很少问津。
那时的乡下人一般很少进城,用乡下人的话说,“不买不卖的,大老远跑一趟,耽误功夫”。进趟城总是要花钱,乡下人手里能有几块钱,也觉得宝贝似的,除了留作急用,轻易不舍得花出去。乡下的孩子更是难得进一回城,逢到大人有事,能跟着大人到城里一趟,便高兴得像过年似的。因为走到城里,大人们就是再疼钱,多少也总要给孩子们买点儿吃的,进趟城能吃上几个五分钱个的包子,喝碗粥,即使一路跑得腿疼,也觉得心满意足。要是碰巧能赶上看一回“玩猴儿的”,那简直比现在看一回美国西部大片还觉得过瘾。
从城南“拐角楼”向东,原来有一条小河,河床的两边尚有石头砌成的护堤,估计是以前老县城护城河的遗迹。沿河北岸向东是一条土路,两旁栽有两排柳树,进城赶集的乡下人,便经常汇聚到这柳树下乘凉休息。如今那条碧波荡漾、杨柳依依的小河,连同那条僻静的小路早已没有了踪迹,唯有在老嘉祥人的印象中,多少还保留着一些梦境般模模糊糊的记忆。2012/3/13
县城的散文3:柳絮池塘淡淡风
文/陈树庆
居住的县城,树木繁多,然而最常见的要数柳树了。池塘边,小河旁,湖泊周围,公园里面,随处可见柳树妩媚婀娜的舞姿,朴素而亲切。每当春风抚过柳枝,几缕暗黄,若雾般飘逸,渐渐染绿枯瘦的春天,让风沙弥漫的春日显得生动起来,充满活力。
柳色是最动人的一抹绿色。二月春风起处,柳条变得柔软起来,悄然间,你会蓦然发现有一抹浅浅淡淡、似有似无的绿色轻轻盈盈地涂抹在了柳枝上。柳色新新,还未成碧玉翡翠色,远远望去,只是一片浅浅的柳烟。柔梢披风,不仅让柳叶变色,更能让柳枝起舞。丝丝柳条袅袅垂落,柔若无骨,在风中摇摆,其迷人的样子风情万种,惹人爱怜。
无柳就无春,柳丝染绿了春。柳在未出叶之前,只是黄嫩的芽,叶形儿甚美,像极古戏中花旦脸上的一道蛾眉。眨眼间,柳叶竟魔术似地变得丰盈起来,浅黄鲜嫩的叶苞里露出点点毛茸茸,浅绿色的新叶来,这时节的柳叶,已脱去嫩黄,但还未及青绿,像一片片纤巧透明的翡翠,润泽而玲珑剔透。走近了看,能看到隐隐的绿意。清新嫩绿的柳树一棵挨着一棵,有一种水墨画的韵味,给人的视野带来无限的开阔,带来无限的遐想。风越来越软了,不久柳叶长得茂盛起来,成片望去似笼烟雾,故而得名“柳烟”或“烟柳”,唐宋诗人常以此描绘春光之盛,碧绿的柳丝笼在一片若有若无的水烟中,更加袅娜迷人。
柳又是情的象征,是一棵深情树。尤其在早春时节嫩绿的柳叶,就是跳动的音符或是诗句,诗人每每见景生情,寓情于柳。柳成了缱绻情感的负载体、离情别意的寄托物。刘禹锡:“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周邦彦:“长亭路,年去年来,应折柔条过千尺”,李白的《春夜洛阳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柔情的思绪,不舍的牵绊和无尽的思念跃然而出。
当暮春时节,犹自风前飘柳絮,随春且看归何处。在你不经意间,柳树已将粒粒嫩叶抽成缕缕烟丝,在春天的宣纸上,饱蘸春风,潇洒淋漓地涂抹起来,便洇出了一团团似烟若雾、迷迷蒙蒙的新绿来。正可谓烟蒙蒙,雨蒙蒙,思绪与柳絮一道飘扬,飘成一种幽雅,飘成一种安详,心却醉在无边的春风绿柳里。月朗星稀之夜,低垂的柳条恍若少女正在浣洗的秀发,悠长地垂下来,在这个春天轻抚你的脸,一点点新绿渐渐铺展开来,演变成浓荫一片。
折一段柳枝,一股青涩苦苦的气息扑鼻而来,用手轻轻拧动,新鲜的树皮很快脱离树枝,做成一个“柳笛”,放入嘴里吹响,从此,一棵柳,和一份飞扬在春光里的心情,总在春风吹起时,年年等候。
县城的散文4:博望魂
文/任祥
在城固县城以西约三公里处,就是丝绸之路纪念地之一——张骞墓。墓前有一副对联:探险促交融诸邦始列大宛传,凿空开丝路千秋高扬博望魂。这是对他的评价,很高,也很中肯。
博望,意为“博广瞻望”。这是汉武帝对张骞的褒奖,也表达了汉民族探索世界的渴望。毫无疑问,张骞无愧“博望”——两次探索历经17载,行程4万余公里,为大将卫青击败匈奴奠定了基础,对汉唐盛世和“茶马古道”的形成有积极的作用,“从此中国走向了世界”。这一壮举与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
辉煌背后,总是有常人难以想象的苦难。翻开史书,两千多年前那艰苦卓绝的岁月顿时在眼前呈现:大漠戈壁上,飞沙走石,热浪滚滚;葱岭上冰雪皑皑,寒风刺骨;沿途人烟稀少,风餐露宿;随从或死或逃,不断减员;两次被俘,十余年囚徒生活又是何等的煎熬?
到底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他坚持到底,是“一生有不死、所贵在立功”的功名动机,还是“男儿生世间,及壮当封侯”的利益驱使,抑或是其他?
无意间读《史记》,“留骞十余岁,予妻,有子,然骞持汉节不失”令人恍然大悟。汉节,是汉朝皇帝所授予的符节,是国家的象征,是使命的代表。
联合外援,共击匈奴,一改汉朝在两国战略博弈中的劣势——这是国家利益,也是使命。责任在肩上,使命在心中,天堑变通途。有了国家利益至上的使命担当,“十余岁不失汉节”也就好理解了。
现在,每逢清明节,博望镇的百姓都会自发聚集到张骞墓前,拜谒祭祀他的英魂。在张骞故里,人们为他修建了祠堂,并用他的名字命名广场和街道。个中缘由,不言自明。
离开张骞墓时,一句古诗忽然涌上心头:万里征尘行漠海,十年浴血牧关山。两千多年前古人尚知国家和使命,今人又该何当?
县城的散文5:夜幕下的乌云山
文/戴益民
英山的县城很小,四面环山,郁郁葱葱,空气特别清新。黄昏时分,落日的余晖将街道涂抹成一片金黄色。晚饭后,好友“淡定”陪我散步。我们走过一条马路,经过校园球场,然后来到一座小桥。伫立桥头,看河水顺流而下,两岸风景美若画卷,一时神情陶醉沉迷。“淡定”见状,立刻来了兴致,眉飞色舞地告诉我说:附近有座乌云山,山上有座乌云寺,整座山遍种茶叶,是全国第一家以茶叶命名的“茶叶公园”,有“鄂东绿色明珠”之称,不妨去看看?闻此,心念已动。
沿着寂静的山路穿行,小车很快抵达乌云山下。此时天色渐晚,映入眼帘的是一碧清池,青山含黛,茶园叠翠,绿树成荫,风光旖旎。这里的黄昏静悄悄,看不到一个游人,听不到一点声响,绿树亭榭倒映在水中,看上去就是一幅写意的画,梦幻迷离,赏心悦目。这水从何而来?原来是乌云山的溪水。山上淙淙溪水汇聚在山谷之间,被一座大坝截住,便变成了一泓库水。站在坝边,我们用手机拍了几张照片,不负此等美景良辰吧。我的脚下是一条水泥路面,路两旁大红灯笼高高挂,身后是古色古香的建筑。淡定告诉我说,这些红瓦白墙的建筑是清一色的农家小洋楼,为游客提供餐饮住宿服务,尤以乌云茶和英山土菜闻名遐迩,下次来一定要体验这里的农家乐哦。
对于茶道我不是很在行。查阅资料得知,乌云山的确有好茶。相传,清朝年间,乾隆皇帝微服私访,来到乌云山村一户农家,觉得口渴难忍,就喝了一壶农妇用自家茶叶泡制的茶水,顿觉口齿留香,心旷神怡,于是连声称道:好茶,好茶!自此,乌云山的茶叶就名扬天下了。一方水土一方人。在我看来,乌云山的茶好,一定和这里的天然氧吧有关,这山、这水、这土纯净自然,没有被人为污染,因此连天子都为之倾倒,更不要说我等芸芸众生了。
弃车步行,我们在蒙蒙夜色中开始攀登乌云山。由于光线影暗淡,我们渐渐看不清四周的景色。“淡定”介绍,若白天来,可以游览“倒挂仙人”、“乌云朱迹”、“沁心盆”等自然景点,还可以参观“百竹园”、“百草园”、“百果园”以及“水上茶楼”等人文景点。这些景观依山傍势,妙趣天成,一定令你流连忘返。此刻,我顾不及浏览那些美景了,只有一个念头——登顶乌云寺!终于,我们看见了寺庙里的灯光,一个老僧的身影出现在视线中。见我们上来,他面带微笑,双手合十,然后悄然离去。青山古刹,菩提无声。我们静悄悄从弥勒佛前经过,直达庙宇顶峰。
登顶乌云寺,俯瞰连绵的山峦和县城,颇有“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之感。这种感觉真是奇妙,身后是肃穆的庙宇,眼前是阡陌的红尘,头顶是无垠的苍穹,灵魂刹那间冲破羁绊和束缚,超越梦想飞翔,飞翔……“淡定”见我不语,手指山下某处告诉我说:喏,那就是我的英山老家,家门口有条河,那河一直流淌到县城。许久,我回过神来,不禁痴痴地想:人生何尝不是一条河流呢?风雨兼程,不舍昼夜,直到终点,不再回头。
下得山来,身后的乌云山显得模糊而神秘。一茶一禅,茶禅合一,它们皆是乌云山的精魂吧。在夜幕的笼罩下,我们沿山路原路返回。这条从茶禅的境界延伸出来的山路,宛如一条长长的飘带,将我们与袅袅炊烟的凡俗世界相系相连。
县城的散文6:快递哥的慢生活
文/黄森林
我所在的县城东边有一个植物园,一年四季树木葱郁,是人们休闲的好去处。每天中午下班后,我都会到那里走走,鲜花绿叶让人精神松弛,身心愉悦。
这段时间,我总能看到一个年轻小伙在植物园的池塘里垂钓。小伙二十多岁的样子,中等个头,皮肤黝黑。他垂钓的设备很简陋,一把鱼竿、一个鱼网、一盒蚯蚓,连一个坐的马扎都没有,只能蹲在那里垂钓,但是他看上去很享受的样子。
从旁边停放着的三轮车的标识上,我猜测他是一名快递员。我很好奇,送快递应该很忙碌,他怎么在这里悠然自得地垂钓呢?我终于忍不住问小伙怎么有空到这里来垂钓,他说:“这里的人们中午有午休的习惯,如果我中午去送快递势必会影响大家休息。所以这段时间我尽量不去打搅他们。”
我还是有些疑问:“快递快递,你不及时送达,怎么叫快递呢?”
他淡然一笑,说:“再快的快递也有一个过程。我每天送快递,东奔西跑,忙忙碌碌的,像个陀螺一样不停地转动,很疲惫。正好利用中午这两个小时的时间让自己慢下来,休息休息。”
让自己慢下来。他的这句话让我若有所思。
现在的社会一切都讲究高速、高效,时间的脚步太急,生活的节奏快,人们追求的东西也很多,我们常常会感到忙碌不堪,力不从心。其实,我们可以像快递哥一样,在谋生之外,做一些喜欢的事情,如散步、打球、钓鱼、看书,忘记打拼的紧张、压力、烦恼,让自己慢下来,在静谧的时光中享受生活的美好。
县城的散文7:堕落的洗发液
文/李文明
表弟在县城开了个办公用品商店,专卖文具和办公用品,由于位置好、善经营,小店生意很好,这些年挣了一些钱。
前几天,我有事去城里。办完事情,看天还早,就到表弟的店里去转转。
表弟正在那里摆货,两个服务员在为顾客拿东西。见我进来,表弟停住手,跟我打招呼。我忙制止他说:“没事,没事,我就是来随 便看看,你还接着干。”
表弟为我倒了杯水。我喝了两口,在店里闲转起来。表弟这商店虽不算大,可东西不少,钢笔、铅笔、圆珠笔,信纸、白纸、打印纸,订书机、电话机,电池、印台、档案盒,形形色色,琳琅满目,屋里的所有货架全都摆满。
在一个货架上没放办公用品,却摆了一些洗发液,好几个牌子大瓶小瓶一应俱全,而且标价也比别处要贵些。我心里纳闷:怎么办公用品商店还卖洗发液?就问表弟说:“你这办公用品商店,卖这洗发用品,不对路啊,有谁会来买?”
一位顾客转过来。表弟冲我笑笑,没有回答。
等那人离开,表弟一看身边没别的人,小声跟我说:“哥哥你不知道。我这是办公用品商店,来这里买东西的多是机关单位的人,买了东西都要报销。他们虽不是单位的头头脑脑,但多少都有点小权,所以他们买东西时也常想买些私人用品,当办公用品一块报销掉。以前我只卖办公用品,可老有人问有没有洗发液之类,我便上了这些东西,有人顺便买些,让当办公用品一块开进票里。还别说,我这洗发液虽然比别处贵些,但绝无假货,那些人也不管贵不贵,只要是真东西,能开票就行。就这样,我这洗发液卖得还不错!”
我听了苦笑一下,无奈地摇摇头。怪不得表弟要上这些东西,原来是有这种“需求”啊!一沾公家边,就能占便宜,权力这玩意可真是好东西。
正说话间,一个机关人员模样的人进来,要了两箱复印纸、二十个日记本、三十个档案盒,又转过来,拿了三瓶某个牌子的洗发液,到收银台,让服务员把洗发液也开成了档案盒,付了款,拿了发票,装上东西,开车走了。
县城的散文8:白不咸
文/李文明
邻村有个表哥,在县城搞干鲜调料批发,几年下来,挣了不少钱,买了车买了房,还有了不菲的存款。
听人说,表哥现在只卖鸡精,而且还自己加工,生意非常好。前几天,我有事去邻村,顺便到表哥家去看看。
在村子北边的公路西侧,是表哥气派的八间新房。崭新的院门紧闭,我使劲敲了几下,才有人出来开门。
表哥、表嫂都在家里。我跟他们说了两句话,听见西面屋子里有人说笑,问表哥是怎么回事,表哥说:是几个工人在干活。我觉得新鲜,想看看生产情况,便让表哥带我去瞧瞧。
一进屋子,就见东面墙边排了许多某个牌子的大袋的鸡精。一个工人搬了几大袋鸡精,把口打开,将鸡精倒在铺在地上的塑料布上。另一个工人从北面墙边搬了个袋子,把半袋跟鸡精模样差不多的小颗粒状的东西也倒在塑料布上,两个工人拿起工具,把鸡精和那颗粒状东西掺匀,装进两个敞口的木箱,把木箱抬到西面,几个坐在那里的工人拿起跟大袋鸡精一个牌子的一些小包装袋,开始往里面装那些混合物,然后称重、封口,再一袋袋装进包装箱里。
这时,从外面进来一个司机模样的人,表哥招呼几个工人说:“把手里的活先放放,都去装车走货,市场那边还等着呢。”
我终于明白,表哥这是在掺杂使假,赚黑心钱。怪不得他这些年能发财。
可是,上面对食品安全抓得正紧。这鸡精可是要往饭菜里放的,万一闹出事情……
我小声跟表哥说:“这个可要小心,千万别闹出什么事来,上面正抓这事呢。”
表哥笑笑,对我说:“这个不会,市场那边的关系我早都打点好了。闹出事情,绝不可能。”
“不可能?”我问他,“你往里掺的这是什么玩意儿?鸡精可是吃的东西。”
表哥抓起一小把那酷似鸡精的颗粒物,一边让我看,一边跟我说:“这东西是拿面粉和淀粉做的,虽然不是鸡精,可不咸不淡没有味,我们都叫它‘白不咸’,放到饭菜里虽然不起什么作用,但对人体绝对没害,不可能招来什么大麻烦。你哥我在外闯荡多年,拈得清哪头轻哪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