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关于蜻蜓的散文(精选10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关于蜻蜓的散文1:蜻蜓千百绕
文/孟晨露
周末值班,来到单位,口字型的院子里静悄悄的,只在院当中的松树下,一位同仁在洗车。我骑车来到东楼下,一抬头,高高的半空中乌央乌央的一群蜻蜓在上下翻飞,不大的院子上空,几乎被它们全部覆盖。
我激动地大声喊道:“蜻蜓,这是蜻蜓吧?”声音是朝向那位擦车的同仁的。那位同仁并无留意,听到我的声音,迟疑了一下,回道:“哦,是,是蜻蜓,但不过不是绿色的,是那种普通的。”
我迅速地爬到三楼,拿出手机,找个有利位置,拍下了这多年罕见的壮观场面。
蜻蜓喜水,我知道这是因为今年我们这里连续几天的特大暴雨,清漳河沿线江河湖库瞬间爆满,洺河告急、沙河告急、顺水河告急。多年干旱缺水的中原大地,瞬间成了汪洋泽国,损失成为难免。
犹记得,前几日看到一篇优美的散文,作者抒怀,想念孩童时期绿色的蜻蜓,想念蜻蜓点水的那份动感,想念“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美好画面,声声感叹这些年怎么就看不到这美好的小玩意了呢?
由于多年无水,许多河沿盖起了楼房,河道内滥挖滥垦,河沟里堆起了高高的垃圾。这样的环境,蜻蜓怎么会来?恐怕其他的鸟儿也不会来吧?!
世事轮回,周而复始。久旱之后会有大涝,应该成为我们的治世警言。对于持家,我们“常将有时思无时”。而对于河水,却应该“常将无时思有时”,河内无水,也应时时戒备,畅通河道,以应对万一。
关于蜻蜓的散文2:红蝈蝈绿蜻蜓
文/墙外的芦苇绿沙沙
从泸州出发到新疆开始了自驾游。上车后不久,同事也是朋友的小施就说,现在她老公开,但是你我两人都要准备上。我表示可试试。因为她老公是专业驾驶员,我当然只能如此说。况且我才拿一年多的驾照。
中午在龙泉驿高洞吃了名食鲢鱼,每人一盘,是我至今吃到过的味道最好的鱼。
同事的老公郑刚不愧是专业驾驶员,操作非常熟练,车走起来感觉平稳快速。但驾驶中有时嘴讲手比,甚至双手脱离。虽然其技术好,是老司机了,但恐怕还是不应大意。另外我发现他看后视镜,打转向灯较少。
我们的车驶上都汶快速道路,沿途无论是建筑还是道路,经过七八年的建设和修缮几乎已经见不到大地震的痕迹了。但是地震期间听说的“泥石流”仍可从现在还存在的地貌体会得到,望见道路两旁山崖上不时滚落沙石,我随即即哼出:
危崖高千寻,手可摘彩云,不敢放声喝,恐惊飞石临。
晚上住茂县。入夜,我们去逛街,冷风嗖嗖,他们三人都是舞个蹈的,即刻便挤进了羌族舞蹈圈去暖和了。游在街头,我熬不住了,为热身,顾不了会出洋相,挤进了当地羌族的坝坝舞圈。最初真是“自由舞”,别人笑我,我也笑我。后来为摆脱穹况,退出舞圈,注意看了善舞者的手脚动作,才渐渐地基本上合了群。现在思来,舞蹈者,手舞足蹈也,当然应该仔细研究其手脚动作,进而,体悟其脸部表情。
茂县在建中国羌城,只惜我们没有近观,只跑马观花看了一下,很是雄奇,很有羌味!茂县有特色水果羌脆李和酿酒葡萄。
这晚还买到了一把很有特色的羌族小刀。这刀比原来我所见的更实在、厚重,造型也很独特。
第二天早起,晨练,看到了在5.12大地震中用党员捐的救震资金修起来的、雄强、美观的“七一民族中学”。学校前门铸成一鲜艳党旗,党旗前面塑造了回、羌、汉、藏四个民族精英代表举手宣誓的塑像,意蕴深刻。作为在大地震中也捐款尽了绵薄之力普通党员,我感到有了成就感!
从茂县经黑水、红原到若尔盖。郑刚司机本来知道有一条曾经走过的路,可达目的地,但他又听说有一条更为便捷的路可达,于是就走了这条路。结果,走上这条路才发现很长一段都在整修。我们走它多花了好些时间,晚上七点多才到若尔盖。我想如果没有把握和补救,最好还是走老路稳妥。
今天的看点是看月亮湾大草原。我们来到大草原,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羊儿走,马儿跑,人儿欢。月亮湾有九曲黄河的形状和神韵。没到草原时就听郑刚说,来到这里相当于看九曲黄河,我们但见,弯弯曲曲的溪河,像银色的飘带在一望无垠的草原上逶迤到天边,看了也的确感到心胸畅达,清爽神怡。
今天听郑刚感言说,生活恐怕要简单些才好。对头!如此才没有那么多的烦恼,心态才易平稳、安祥!不然的话,景色再好,也会“感时花溅泪”。
住若尔盖的晚上很冷,妻子提示全穿着睡,不行再盖两床被。这是求实,她 的“洁癖”此时没有了。当然这也是逼出来的。
今天在路上停车时两次见到小刚都没把轮胎打正离开。学的驾驶知识告诉我,经常或长时间轮胎扭曲着停车,会对机械有损害的。
两个夫人,注意营养的全面性,在旅行中自己弄来吃,这个做法是好的。
早晨八时从诺尔盖出发,中午在甘肃临夏吃了清真餐。下午六时住进兰州“军区四所”。
从若尔盖出发,一路欣赏了辽阔富绕的大草原,嗅到了广袤无垠的原野厚土气息,感受了“天苍苍,野芒芒”,“草枯鹰眼疾”,“大漠孤烟直”的雄浑辽阔的景象。近处,公路两侧出现了成群结队的牛羊群;还有朝我们汽车走来的成批饲养动物;远望山坡上亦可见到星落棋布的、缓缓蠕动着的马牛羊队伍。
快到兰州时见到了间断的或连绵不绝的黄土高坡或高山。这些坡或山一毛不长。
中国土地辽阔,但自然环境悬殊太大,农民的生活状况与之息息相关。西北的农民苦,这里自然条件差,是重要原因。
迄今在沿途所见的山石形状是:
成渝沿线:坚硬的岩石结构,但丘林山地青山绵绵。
汶茂沿途:砾石堆积,草树稀少低矮。
临夏至兰州沿线:有光秃秃的黄泥尖堆,也有上面零星生长着簇簇青草的山峦高坡;有间或长有灌木或成才林的山岭;也有连绵数十里的“纯土”尖山!
在川西看到了彩林,并知道张掖还有彩山。但遗憾的是在这个时节在川西看的彩林还没有真正出彩。
关于蜻蜓的散文3:蜻蜓拍荷花
文/凡夫
绿蜻蜓是摄影发烧友。听红蜻蜓说,襄阳长门公园的荷花正在盛开,他就背着相机兴冲冲地跑去拍摄。然而,他看见了红荷满塘,一朵朵却都闭着。
他想,明天也许就盛开了。第二天,他又去了,但很遗憾,一朵朵荷花仍然闭着。
这花骨朵已这么大了,明天肯定会绽开的。第三天他又去了,很扫兴,所有的荷花还是闭着。
他不死心,第四天又去了,不知为什么,满塘荷花还是闭着。
真是奇了怪了,当晚,他满腹疑惑地找到红蜻蜓问:“你说长门公园的荷花已经盛开,我一连几天,怎么连一朵绽开的都没有看到呢?”
“不会吧,怎么可能呢?”红蜻蜓打开电脑,点开一个文件,“瞧,这都是我这两天在长门公园拍的,开得多好!”
奇了怪了,红蜻蜓拍的长门公园的荷花,一朵朵都是盛开的,漂亮极了。为什么自己看到的却是闭着的,难道有神仙在变戏法儿?绿蜻蜓挠着后脑勺,想不明白。
红蜻蜓忽然想起了什么,问绿蜻蜓:“你每天是什么时候去长门公园的?”
绿蜻蜓说:“每天下午。”
红蜻蜓笑了:“你明天上午去看看!”
次日上午,绿蜻蜓再次来到长门公园。嗬,满塘红荷竞相开放,一朵比一朵美丽,一朵比一朵精神。
绿蜻蜓使劲给了自己一巴掌,说:“真蠢!我怎么忘了‘映日荷花别样红’呢?下午,该是荷花开始休息的时候了!”
关于蜻蜓的散文4:夏天,有蜻蜓飞过
文/草原雀儿
雨过,天气燥热得很。
查课,习惯性的走到二楼,静静地已没有了往日的琅琅地读书声,初三的学生早已离校。
我边走边看,走廊墙壁上班级文化建设专栏学生们留下的作品。忽有一小影闯入我的视线,仔细寻去,却见窗台上落着一只黑色的蜻蜓,翅膀颤颤的,阳光下闪着幽蓝的光,黑色的大眼睛左顾右盼,有些惊恐,有些新奇。
我有些眩眩的感觉。
因了我的惊动,黑蜻蜓在走廊里款款飞起,黑色的羽翼在阳光下透着光泽,优雅地盘旋着。
走廊,只有我和它,使得原本静寂的走廊多了几份生气和浪漫。
它在前边逶迤地飞,我在后面轻轻地走。我想,它是在向我炫耀它柔婉的身段,曼妙的舞姿,还是诱引我穿越时空,怀想一段尘封的时光?
在我遐想中,它突然停在前面窗台的一盆君子兰上,我也便停住了脚步。
它并不惧怕我,却高傲地翘起尾部,头低垂,长长的黑色羽翼时而舒展,时而并拢竖起,大眼睛溜溜地转着,不时地扭动着纤细的身体,变换着姿态。我好奇地靠近它,原来下雨时窗台上汲了一汪水,水里倒映着蓝天、白云和君子兰长长叶片及叶子上的这个黑色的精灵。
在如镜的水里,它似乎看到了蓝天吻着白云,看到了水波微澜的清清小溪,看到了没有皱纹的青春月……
我轻轻地触动了那汪水,水滴濡湿了它的羽翼,它由叶子上滑到水边,眼神安详,似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桃源圣地,依旧地一动不动。
我耐不性子,终于还是捏住它的羽翼,羽翼强烈的抖动着,挣扎着,纤细的足在剧烈的颤动,本想拿它回去做个标本,忽而一丝疼痛袭上心头……
我怜惜地慢慢将它放在君子兰的叶子顶部,随它去吧。
回到办公室,打开橱柜,拿出那本已经有些发黄的本子,那里依旧有一只精致的黑蜻蜓,好久没来看了,它黑黑的羽翼,黑黑的身体,依旧保持着优雅的姿势。
那也是雨后的下午,随着上课预备钟声走进教室,准备上课时打开的文具盒里,才发现里面有一只黑蜻蜓做的标本。这个标本做的美极了,不细细思量决然看不出是一只标本,黑黑的舒展的羽翼,透着晶晶的蓝色的光芒,仪态万方,就如同展翅飞翔般,一下子就喜欢上了它。
我顺着那个方向望去,他用手做着“OK”的姿势,我的心在慢慢融化。
从此,那只黑蜻蜓住在了我的笔记本里,也住在了我的心里。
几十年过去了,在这样一个平凡的日子里,又一次邂逅美丽而优雅的黑蜻蜓,冥冥中让我又一次怀恋起一段往事,一段青葱岁月里的美好记忆。
抚着那只黑蜻蜓,就像抚着岁月的经脉,多少往事都成过眼烟云,唯有这只黑蜻蜓不离不弃,伴着我一路前行。
等我再次途径二楼走廊,我总会寻找那只让我放飞了的,不知去向的黑蜻蜓,我给了它自由,它有没有感激,我不得而知。
几天来,我总会静静地驻足那只黑蜻蜓停留的窗前,花儿已经不知去向,那汪水早已干涸,只剩下淡淡的水痕,似乎那只黑蜻蜓还在临水照影,专注而执着地欣赏自己,欣赏这个世界。
我推开窗,窗外是藏蓝的天,天边浮动着淡灰色的云,窗前绿树婆娑,隐隐地见有蝴蝶,蜻蜓小影,缠绵飞过……
我知道,我心底还有期盼,期盼那只黑蜻蜓在我前面逶迤,盘旋,喜欢它的安静和优雅,给有些鼓噪的生活带些生气,带些安谧和惊喜。
虽然,彼时的夏天已经远逝,此时的夏天即将远走,一去便是经年。
我知道,那两只不同时期的黑蜻蜓,如同一座座雕像,又似一幅幅经典的图画,将美丽凝固成了永恒。
因为,它飞过,很轻,入了心……
关于蜻蜓的散文5:红蝈蝈绿蜻蜓
文/墙外的芦苇绿沙沙
是醒还是梦,脚步轻轻,树影交错,古旧的阳光静静地照在我童年的墙壁上,多少年来,阳光总是这样地照着久远的土墙和墙后那串尘封的日子。
那是些怎样的日子呢?,有客人会从远方赶来,是什么亲戚呢?谁又晓得。
天又是怎么了!出奇的蓝,要不是火辣辣的太阳烙在背上,我简直要轻轻地飘起,漫漫地化去,几曾出入,都是这翻情景。
奶奶发髻整洁地端坐在炕上,一刀一刀地切着翠绿的韭菜,韭菜纤细而辛辣。记意中奶奶就是这样,不停地用刀切开一个个寂寞的日子,和日子里酸酸甜甜的故事,每每让人心中多一份盼望。那个时候日子过得很慢,唯有客人的到来,才能把生活照亮。
井水是哇凉哇凉的,却说那顶花带刺的黄瓜,吸足了大地的水分与精华,夏天究竟是什么味道哇?尝一口黄瓜便知。一阵清风从后窗户袭来,是什么鸟在叫啊!叫声窜屋而过,尖厉而明亮。客人为什么总是姗姗地来迟呢?
午饭已过,客人还是不见踪影,经不住外边的诱惑便飞出家门,那是个多脏的孩子呢?和我一样,为一只闪闪发光的绿蜻蜓所招引,在赤热的阳光下挥汗奔跑。蜻蜓飞飞落落,与我们若近若离,最后飞过了高高的房顶。“翻过去就是‘南山’了!”那孩子十分真切地嚷着。“南山”!“南山?”,奶奶曾提起过,满山的花红艳艳的,是神仙居住的地方,谁不想看一看呢!尽管心里有些不安,可还是一路与那个孩子追随而去。
草地空旷悠远,嫣花点点,微微而动,哪里还寻得到绿蜻蜓的影子。童话早已被阵阵热浪煮沸。
绿簇繁茂被一串新奇的声音刺破,寻声觅去,那孩子禁不住喜形于色“逮住了!”却是一只又肥又大的红蝈蝈。久久地贮立,痴痴地张望,道不清的魂牵梦绕!
夕阳依旧暖洋洋地烙在背上,影子越走越长,长得像一条路,通向炊烟袅袅的家中,半矮的土墙披着粉红色的晚纱,奶奶早已遥遥地守望在哪里,亦真亦幻。
饥肠噜噜的我回到家时,已是星光点点,万家灯火时分。客人呢,早已是人去屋空,正跋涉在夜的归途里。我启盼的陌生人啊!世间的事由谁来安排,此去定是岁月悠远,彼此依旧,再无相识!
三十年过去了,韭菜的浓郁总是让我缠绵,每一个夏天我总是把黄瓜嚼成一段段青翠的往事。冥冥之中一道绿色的闪电又总是划过我悠长的思絮,又是谁的嘱托?三十年,一路苦苦地跋涉。谁能告诉我:“南山”的绿蜻蜓在哪里?一个梦还需生长多少年!我是怎样地哄睡了一个又一个温暖的仲夏之夜呢!
终于有一天夜里,半矮的土墙内,红蝈蝈叫了,那声音清脆明亮,碗若当初,三十年我如梦醒来!
关于蜻蜓的散文6:童年的夏天
文/阎海强
“晚霞中的红蜻蜓,请你告诉我,童年时代遇到你,那是哪一天?”那日黄昏,夕阳西下,落霞翻飞,我走在一条青石铺就的小巷中,耳边忽而飘来这首久违的童谣。
红蜻蜓,那只飞舞在记忆中的红蜻蜓,晃动着呆萌的圆圆的脑袋,似孩童般充满童真的眼睛,扑闪着那对又薄又脆晶莹透明的双翼,伴随着昔日的旋律向我飞来。它那对翅膀上的黑色纹路,似穿过浓雾的黑夜,虽然步入了黎明,却抹不去远足的痕迹。它那通身的赤红色是那样的热烈妖娆,不论飞向哪里,都是一个令目光所及的焦点。
“提起小篮来到山上,来到桑田里,采到桑果放进小篮,难道是梦影?”歌声里飘过一群孩童,提着用玉米叶编织的篮子,来到一大片菜园里。顶着黄花的黄瓜扭儿,红里透着青的西红柿,悬挂在秧苗上的茄子,爬满了支架的绿豆角在一朵朵蓝紫色的小花映衬下显得格外清丽养眼。我们挑那些长成的蔬菜放入篮子里,红透的西红柿索性直接摘下在裙衫上蹭几下便急迫地咬上一口,那股清幽的芬芳和香甜只有向记忆中寻去了。菜园里舞动在眼前的红蜻蜓,为何再也见不到了,只能入梦才能见得。难道记忆中的影像全都是梦?
“十五岁的小姐姐,嫁到远方,别了故乡久久不能回,音信也渺茫。”童年的身畔也有这样的小姐姐,带领着我们一起爬上山坡,在青草丛中奔跑。欢歌笑语回荡在耳边,随着山风回荡在山谷中,那悠远脆嫩的回声一直流传到久远的今天。天上的白云,像是一片片洁白的棉絮,在湛蓝的天空中缓缓飘移,忽而被风吹向这边,忽而又被风吹向那边,逗引得我们伸展双臂仰望流云尽情地奔跑。我们想把空中的棉絮摘下来,好把它们带回家交给妈妈,絮成一件松软熨贴的棉衣。小姐姐后来也嫁到他乡去了,再也不能跟随在她轻快的背后跳跃狂奔了。你在他乡还好吗?这是我长大后时常在心里问候小姐姐的话语。
你果然不曾弃我而去,只是那根供你歇息的竹竿只能伫立在如梦如幻的歌声里,那一个个跳跃的音符搭建了一座别样的鹊桥。
不惑之年的我,想写一篇关于夏天的、童年记忆的文章,是出于什么原因呢?悬着的心一时找不着答案。漫长的夏季,给我们印象深刻的应该是两点,一是天热得受不了,二是蚊子咬得受不了。
天热得受不了,你肯定想到了空调。可是空调作为大众消费也就是近十几年的事情,之前最高级武器也就是电风扇,大众化降温设施还是手摇扇子。蚊子咬的受不了,你肯定想到了灭害灵、灭蚊灯等等生化武器,70后童年能用上蚊香的都是少数,最流行的防御措施就是蚊帐,最厉害的杀蚊方法就是666、敌敌畏剧毒农药用喷雾器稀释喷洒,蚊虫是死了——人也毒的浑身难受!
夏季来临的时候,大人们就会带着我们这些少先队员把房前屋后彻底打扫,填平污水坑铲除杂草,并把院里院外树木进行修剪,保证通风透气。尤其是雨过天晴之后,我们就把“盆盆罐罐”里的雨水倒干净,并定期向厕所内撒上石灰,防止蚊虫滋生。至于为什么这么做,现在终于明白了。雌性蚊子才咬人,吸了血的雌性蚊子会落到树叶上或草丛中,用几天时间,产下成百上千个卵来。所有的蚊子都必须在水里或水边经过它们不成熟的三个阶段:卵——幼虫——蛹。能积一点点水的地方(一只啤酒瓶、一只破轮胎中),在一星期内就可能滋长无数只蚊子。
夜幕降临的时候,一家人围坐在桌前吃饭,孩子们会争先恐后将准备好的青蒿草引火点燃,最佳效果就是光冒烟,不着火,将院子里的蚊子驱赶走。青蒿草烟味有一种说不出的香味,有“蒿草之下,或有兰香”的赞誉。需要去野外窝棚值班放哨的话,带上根去年编好的蒿草“火绳”,准保有“火绳一点,蚊虫全散”之功效。钻进蚊帐的我们会把里边全面检查一遍,并把可能的入蚊口封堵好,有蚊子胆敢“入室吸血”,我们必将其消灭掉。拍蚊子时,双手离它5公分以外起拍(离近了反而拍不住),命中率最高。最难拍住的是“没吃饭”的美国黑花蚊子(个大、腿长、飞得快、吸血多),需要多人围歼才能消灭掉。据说这种蚊子是随进口红松木从美国泊来的,它的翅膀能毫不费力地在1秒钟内连续拍打250~600次之多。蚊子飞行时相当灵活,能在空中盘旋,接二连三地翻筋斗,有时还会突然加快速度冲向空中,又悠然自得地降下来,甚至还能倒退着飞行。虽然蚊子具有种种特殊伎俩,但是我们有破敌之策,进行空中拦截拍打就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儿时的童年暑期,没有补习班、辅导班、拳或舞的专业培训机构,把暑假作业做好再看看新学期书就行,剩下的时间就是很多孩子一起割蒿草、打猪草、捉迷藏、抓蝉蛹、听大人们讲汉书和神话故事,或是到5里地以外的村子看场露天电影;再有就是繁星闪烁的夜晚,认认北斗星、牛郎织女星等等。虽然天气热,蚊虫时常叮咬,但是“飞虎队”队员没有人掉队,个个练就爬树、飞毛腿的功夫,童年队伍中有队长、政委、神枪手等等称号。童年时代物质生活虽然艰苦,但欢声笑语声总是响在耳畔。
现在孩子们的暑期,要么进补习辅导班,要么习武练舞,抢频道当“视长”,或者被手机/电脑“网住”,不会因为天热蚊多睡不好觉,不会再研究拍蚊子的绝招。现在的孩子渐渐成了“孤独的老虎”——单来独往,而不是“奔跑的狼群”——团结行动。虽然练就“考霸”的绝世武功,但是欢声笑语已经很陌生——一个人的武林不是武林,群狼并进才是狼图腾!
将我们的童年乐趣完全复制到孩子身上是痴心妄想,毕竟时过境迁。给孩子们的沟通、交流创造机会,增强团队精神和情感,是我们当父母现在应该做的,这也算是我写此文的初衷吧!
关于蜻蜓的散文7:蜻蜓款款飞
文/倪姝娜
记忆中似乎有了蜻蜓才算是夏天,在闷热的天气里,那些扇动着翅膀的精灵在水塘边,花丛中漫不经心地飞舞,被天气压抑得有些躁动不安的情绪,慢慢也跟着他们轻盈的舞姿释放出来。尤其是夏日的傍晚,荷塘、水边,你轻轻地走近,它们会不期然地停落在你的肩头,发间,我有时会久久的伫立,安静侧头看它们偶尔扇动的透明翅膀,有时则向它们轻吹一口气,看他们悠悠地飞进带着草香的空气。
小时候我的家就住在河边,河道的两旁是两片鹅卵石的河滩,夏日里草木疯长,那些不知名的野草便此一丛彼一处的装点了光溜溜的河滩,而这些地方就是蜻蜓最好的“猎场”。捉蜻蜓是我们这些80后夏天的乐趣之一,刚开始,我和几个小伙伴都是潜伏在草丛旁,待那些空中飞倦的蜻蜓在叶片上休憩的时候,双手做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出手,用最原始的方式将他们拿下,但是这样收效甚微,有的时候从傍晚到天黑,我们篓中还是空空如也。
那些狡猾的家伙,在你的眼前,看似触手可及,可就在你抬手的瞬间,便灵活地飞开了,有时候明明已经将他们拢住,还是让他们从指缝中给溜了出来。最麻烦的是碰到老虎蜻蜓,虽然满身黄黑交织的花纹极其美丽,但脾气也和它的名字一样霸气,对于我这个不速之客,上来就是一口,让我疼得不住甩手。打那之后,心有余悸的我,不敢再用手做捕蜻蜓的工具了。
后来,邻居小伙伴的奶奶,实在看不下去我们的劳动成果,决定亲自出马给我们改进“装备”。她用粗铁丝环了一个汤碗大小的圈,在下面绑上一根废弃的扫帚柄,对着院子墙边的蜘蛛网一罩,那张完美透明的蛛丝就服服帖帖的粘在了铁环上。自从有了这个工具,我们小篓子中的猎物也越来越多,有红蜻蜓,老虎蜻蜓,蓝蜻蜓,但大多数还是那种体态娇小的豆娘。一般块头大的,一张蜘蛛网,只能网一只,而且粘上后,要迅速取下,不然它几番挣扎就带着破碎的残网一起逃之夭夭。所以,我们说是在捉蜻蜓,一大半的时间我们都在到处寻找蜘蛛织好的现成网。
晚上我把成果带到家中,关上门窗,把它们一只一只取出来,粘在窗帘上,欣赏灯光穿过他们透明的翅膀,在墙上印出放大的脉络清晰的影子。听母亲说,蜻蜓也以蚊虫为食,不知道是心理作用,还是它们劳苦功高,似乎只要有它们在屋里,那些讨厌的蚊子真的就少了。等到第二天早上,我会打开纱窗,让它们自己飞出去,到傍晚,又拉着小伙伴们,扛着“装备”去抓蜻蜓,似乎这样就是一个暑假,一整个夏天。
又是一年盛夏时,每每走在河边,看着那些在草丛中轻盈而舞,款款而飞的蜻蜓,总会想起童年的夏天,只是现在,城里的孩子已经少有这种捉蜻蜓的游戏了。
关于蜻蜓的散文8:久违的红蜻蜓
文/含雨蓝蝶
忆往昔清柔岁月,如水年华,容千丝愁情,万捋思绪。霎时烽烟四起,是谁乱了我的思绪,惹得我心波涟漪荡漾。是谁让花儿绽放在我心底。那如水的岁月给了我红蜻蜓的记忆。
踏上单车,又一次在这条求学路上走过。红蜻蜓依然不散,依然飞翔在深邃在让人着迷的空中。久久不能散去的是环绕的往昔岁月,点点滴滴铺成我成长的清幽小路,零零碎碎是我永远的回忆。
杨柳垂下岁月的痕迹,清翠了三季的柔发,碎了一地斑驳。枫叶绿了,黄了,又红了,是谁用笔墨为她渲染属于她的泼墨画。
还记得三年前的那种懵懂,那种天真,那种稚气未脱的纯情。在紫色蒲公英飘飞的季节,在红蜻蜓飞舞的岁月又一次故地重游。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的无奈涌上心头。
街道上还是泥泞的,正是这种泥泞让我的记忆不停的翻荡着。红蜻蜓是我久违的风景,那红如火的颜色给我不灭的希望。让我的心永远燃烧着。我依然喜欢童话,喜欢杨红樱。
任岁月多么无情,任时光荏苒。我依稀的记得那街道上飞舞翩翩的红蜻蜓,它们给我三年求学之路是系上了永不磨没的痕迹。
是谁揉碎了阳光的无情,让它变得暖软。我望着它们纪念那原始的美丽-----望着红蜻蜓。风吹落了残红,红蜻蜓也渐渐的隐去。可那种美丽却永远的印在我的记忆里,它无法用辞藻来修饰,无法用歌声来轻吟浅唱。那是一种心底的唯美。
街道上的杨柳你记得吗?还有那红蜻蜓?你是否忘记了那久违的久违?
散了一地的记忆我只采取那久违的红蜻蜓。
关于蜻蜓的散文9:那只蜻蜓
文/唐炉生
那只蜻蜓,何时开始被我牵挂着的?
我不禁地问自己,问得太深,又怕心受伤害,而不问,却愁了自己。
在记忆里,那只蜻蜒与秋天有关,与历史和天空有关,也与自己有关。
那些支离破碎的记忆像海棉吸食水一样的凝聚在一起,它们如油盐掺拌,拥挤而不冲突,并在脑海里翻江倒海的倾诉着那些童年时光。
记得一生中第一次考试时,班上的俩同桌彼此抄袭,作弊也能取得零分的成绩,一时却成了童年时经常挂在嘴边的笑语。可是关于那所小学,倒有点像监狱,每当背不完课文就免不了受“戒刑”之苦,教师下手也太狠,我的手好几次被打成了泛红的小馒头,那种发麻发涨的痛如蚂蚁钻心。甚至你还不敢放声大哭,只能将泪水往肚子里咽,将声音压缩成蚊子的低呜,才免过第二次的皮肉之苦。
然而,与雷同学相比,他要比我痛苦十倍,甚至百倍。或许是那个教师有心理缺陷,居然拿着戒尺往他脸上抽去,一不小心将雷的一只眼睛打伤了,顿时泪血横流,可把我们吓坏了。
想必雷的眼睛是瞎了,因为,他回去后就再来没来过。更悲惨的事还在后面,在两年后的夏天,与一个大他几岁的男孩偷偷的在水库学游泳,那才真叫一去不复返。
那天,雷溺水很久,村民才得知这个不幸的消息,被打捞上来的时候,雷整个人像死鱼肚一样白,嘴唇乌紫,好象上面又还蒙了层快要脱落的白霜。
真不敢相信,我当时却一点也不后怕,站在那里看了许久,总认为他还会站起来。雷的父亲显然有些不知所措,双手颤抖着冲压着雷的小腹,一会儿又用嘴吸吮着他嘴里的水,似乎比不懂事的我更相信他会醒来。
雷走的并不是悄无声息,反而让我明白了生命之可贵。但是,两年前的我,对生命一概不知,受着其它思想的灌溉。
学校安排过我们去县城看电影,在模糊的记忆中,已不太记得演些什么,偶尔会想到王二小放牛的场景,但让我记忆犹新的不是王二小,而是影片中满天的飞行物,后来才知道是日本鬼子的飞机,俗称敌机。
敌机肆无忌惮的在中国的领空盘旋着,发出撕心裂肺的长啸,扔下成千上百枚炸弹对中国大地狂轰烂炸。在硝烟滚滚的战场上,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更让人义愤填膺的是,日本兵不但烧杀辱掠,甚至连母亲手中的襁褓也不放过。自那一幕,我和许多孩子都对日本鬼子恨之入骨。
也因影片的缘故,使幼时的心灵埋上了仇恨的阴影,一种对纯真的欺骗,心灵的伤害,就好像在你的心中安放了一枚仇恨的炸弹,随时都有爆破的稳患。而仇恨是魔鬼,人一旦产生了仇恨,就会寻找发泄它的途径,有时也会“潜移默化”的转移到其它物体上去。
那年秋天,晚霞在记忆中依稀美丽,田园间断断续续传来打谷机“咕哒……咕哒……”的响声,在广阔的田园和山林间飘荡婉转。
我目不转睛的望着天空中的霞云,不觉中头顶上蜂拥着一群蜻蜓,好像不只是一群,满天都是它们的身影,而且是飞的那么低,甚至触手可及。可却让我蓦然想起了抗日战争片中的情景,对蜻蜓顿生怨恨。
由不得多想,随地寻来竹枝,瞄准后往死里打,却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打中。只见它像屁股冒烟似的飞机,在空中打了几个转,一头栽到了地上,细看一丝尘烟飘起。我欣喜若狂的将它从地上捉住,紧紧的拎着细薄的翅膀。它痛疼不已,几对手脚对我的手一顿狂抓。
我没直接杀死它,放到了一个苦苦寻觅食物的蚂蚁面前。蜻蜓对蚂蚁而言,且算是一个庞然大物吧!蚂蚁见自不量力的只好请求支援。就在这只蚂蚁刚转身,另一只蚂蚁恰巧路过,在蜻蜓身上打量了好一会儿之后,转身回去报喜了。
我成了看戏的观众,还不时的与影片联想到一块,想着就觉得好玩。两只蚂蚁都领着浩浩荡荡的蚁团赶来,为挣夺蜻蜓打得两败俱伤。蚂蚁打起架来也特别好玩,我在一旁看着惊笑不已,正觉得津津有味时,不料“半路杀出一个程咬金”,一只公鸡冷不防的闪到跟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蜻蜓及上面的蚂蚁一同啄到了嘴里,没想把我惹火了,追着要打它。它认为我要抢嘴里的蜻蜓,一口就吞了下去。这一幕,恰似一句有生活哲理的成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关于蜻蜒,随年龄不断的增大,也有了更多的了解。在小学语文课上,就读到了宋代诗人杨万里的《小池》,诗中云:“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诠释了它的可爱和勤劳。而初中生物课上又得知了蜻蜓是捕食蚊虫的益虫,不由得喜欢上了它。在我学绘画时,又从老师那里得知了着名画家齐百石也极爱蜻蜓,一生将它们画了千万回,无疑又让我对绘画产生了更多的兴趣。最重要的是,在我昨夜读老舍的散文《想北平》时,也惊讶的发现了他也牵挂它们,文中就提到过两次,如“从雨后什刹海的蜻蜓一直到我梦里玉泉山的塔影”和“坐在石山看水中的小蝌蚪或苇叶上的嫩蜻蜓”,都不由唤起我对它们的牵挂,也更想故乡了。
回眸一想,其实那只蜻蜓和雷的离去都与思想教育有关。
二十年前,我伤害了一只蜻蜓,可那时候,谷子一收,它们都跑到了晒谷场的上空来,密密麻麻的尽是它们的身影。数年后回到故乡,却发现它们突然从我的眼前消失了,昔日的田园和山岭也不复存在了,成了一条通往“现代化”的水泥大道。
蜻蜓啊!我何时才能见到你,怎叫人如此牵挂呢!
关于蜻蜓的散文10:飞在童年的蜻蜓
文/赵利勤
“草青青,水清清,蜻蜓,蜻蜓,飞个不停……”这是我童年在夏天经常唱起的儿歌,只是现在,在城市很少见到蜻蜓了。
我小时候住在农村,每到夏天雨过天晴,在宽阔的打麦场上,就会看到无数的蜻蜓在那里飞个不停。蜻蜓扇动着透明的翅膀,近在眼前,可我们就是抓不着。有大一些的孩子就想了个办法,他们手里拿着一枝荆棘,枝枝丫丫上长满了尖刺。他们看到蜻蜓飞来,用力朝着蜻蜓一挥,蜻蜓十有八九会被挂到尖刺上,扑愣着翅膀飞不起来。看到他们捉到蜻蜓高兴的样子,我好心疼。
后来上了学,关于蜻蜓,我看到的古诗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等当了教师,学校让我负责成立文学社。文学社出第一期报纸要画插图,我就在小荷的尖上画了只蜻蜓,因为小荷有了蜻蜓才更显生机。
蜻蜓虽然弱小,但它也有威武的时候,因为它不但会立在荷角上,还会立在剑尖上。“伶爪细腰肩舞纱,英姿交织混沌天。疏影清潭轻点水,更立剑尖若等闲。”这是元代画家王振鹏写在画上的诗作。在这位有诗人气质的画家眼中,蜻蜓有着“疏影清潭轻点水”的灵巧婉转,更有着“更立剑尖若等闲”的卓尔不凡!
夏去秋来,随着季节的更替,蜻蜓也走向了暮年。于是,唐末诗僧齐己在《新秋雨后》 中就有了这样的歌咏:“篱声新蟋蟀,草影老蜻蜓。”岁月无情,即便是新蟋蟀,也很快就会变老,更别说老蜻蜓了。昆虫的一生很短暂,人的一生不也是如此吗?童年的旧光阴还清晰地印在脑海里,可是人已到中年,如果不珍惜时光,人和昆虫又有什么两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