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散文

请欣赏八月的散文(精选8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八月的散文1:暖柿子

文/刘文波

“七月的核桃,八月的梨,九月的柿子烂赶集。”白露节过后,树上的柿子就熟了。一颗一颗点缀在还泛着绿意的叶子里,像灯盏,像宝石,更像是欲说还休的新娘子的眼睛,让你看不够,馋不够。寻常人家的小院里,一棵柿子树站在屋前,就像屋内屋外勤俭持家的农妇,踏踏实实过日子,充盈又饱满,让人有说不出的尘世里的安稳与祥和。

柿子不比寻常的苹果、梨,可以生着吃,柿子是要“暖”的。这是让孩子们既爱又急的地方。

还青里泛黄的柿子就可以摘下来,准备暖了,而这个活儿往往是奶奶的。在柿子采摘下几天后的一个早晨,我们姐弟俩总会发现枕边几个红柿子,将自己的梦染得甜甜的,我们知道奶奶已经将柿子暖好了。

然而,我们看不到暖柿子的辛苦。在一个个我们沉沉睡去的深夜里,奶奶却在窸窸窣窣地守着炉子,烧水,添水,像伺候新生的孩子一样暖柿子。灯影里,奶奶佝偻的身影晃动着,覆盖了整个空空荡荡熏黑了的天棚,就像一块甜蜜的饴糖,不停地擦拭着我们清苦的生活和单调的梦境。奶奶用皲裂干枯的手不停地调试着盆里的水温,一遍又一遍为冷去的柿子换着热水,打通着一条重返阳光和甜蜜的道路。

吃着不再发涩,清脆甘醇的柿子,懵懂的我们却没有读懂奶奶那红肿的眼睛里漾着满满笑意。

妈妈说,懒人吃不了柿子。而我们的童年却被香甜芳醇的柿子填充着,回味悠长。

后来,奶奶去世了,柿子树也朽枯了,那些曾经的甜蜜美好一下子随风而去。对于柿子树的干枯,我没有一点惋惜,我知道,那是冥冥之中,老天在眷顾着操劳一生的奶奶,让她的天国里也有一棵高大茂盛的柿子树,让她有吃不尽的好吃的柿子,福泽后生。

而那些留存在味蕾中的甜蜜苦涩的回忆,如同一棵树,一头是深扎地下的黑暗树根,连着苦涩;另一头则是阳光里的枝头,累累硕果。我们是枝头的果子,奶奶是盘曲的树根。

暖柿子的过程就像我们慢慢长大的过程,当褪去青涩火气,才能拥有甘甜芳醇。

一颗柿子总是慢慢成熟的。

柿子是寓意吉祥的水果。年画里,总少不了“柿柿如意”柿子,种下一棵柿子树,就是让事事如意的美好祈愿如枝头的柿子一样甘美。在日本,柿子又叫“孝果”,因为即使柿子熟透了也一直挂在枝头不落下来,像孩子一样不离开母亲的怀抱。

深秋里,天气转凉,柿叶落尽了,还留在柿子枝头上的柿子就像暗夜里渐次点亮的灯笼,能够照亮这个温暖的秋天。

八月的散文2:八月十五月儿圆

文/邬淑欣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是苏轼的《水调歌头》。“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是李白的《静夜思》。这一首首脍炙人口的古诗词,大家都琅琅上口。

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情。关于中秋的故事有很多,嫦娥奔月就是其中之一。相传后羿和嫦娥是一对恩爱的夫妻,一日,天空中的太阳从1个变成了10个,百姓们热得满头大汗,后羿看到后发誓一定要射掉那多出的9个太阳。他登上昆仑山,一箭一个太阳,不一会儿天空中就剩一个太阳了。王母娘娘知道后赏赐给了他一粒仙丹,可不知怎么被一个叫蓬蒙的人知道了,他混在人群中,拜后羿为师。有一天,他推说自己病了要在家休息,后羿同意后便带着其他人去打猎了。后羿走后,蓬蒙便威胁嫦娥交出仙丹,嫦娥为了不让百姓遭殃,便自己吞下仙丹升天了。后羿知道后每逢八月十五,便在家门口摆上妻子最爱吃的东西,以此表达对妻子的怀念。

中秋是月圆之夜,人们常常品尝着美味的月饼,欣赏着满轮的月光。在古代就有吃月饼的说法,因为苏东坡曾写道:“小饼如嚼月。”

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佳节,好一个家人团圆的日子!

八月的散文3:八月

文/寒冰

思绪在安静的夜里飞舞,夜来香的清幽淡香弥漫,光阴在指间一寸寸地游走,从春到夏,又从夏走到了秋,正如韶华远去,而岁月并不曾停下执着的脚步,点点滴滴琐碎的片段,在你我十指相扣的爱情里淡淡暖暖地生长、滑落,匆匆而过的是岁月,留在心底的是洗尽铅华的纯美。每一个晨曦,每一个日暮,每一个风和日丽抑或雨雪纷飞的时刻,把喧嚣置于身后,只愿静静地牵着你的手,一起走过所有的纷繁,一起笑看花开花落、云卷云舒。

八月,是一个渲染爱情的季节,七夕牛郎织女鹊桥相会,古老的传说演绎着亘古不变的浪漫爱情传奇,东方情人节悄悄地从远古走来,古老的葡萄架下依稀回荡着恋人的绵绵情话,银河阻隔,隔断的是时空的距离,隔不断的是两颗心的遥遥相思。鹊桥之上,相拥而泣,诉不尽的相思化作潇潇雨丝,凄美的绝恋经得起漫长的等待和相思。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心若在一起,千山万水、天上人间又怎能阻断深深的期盼和思念。

八月,因了七夕这个古老的爱情传说而充满了浪漫多情的味道,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无论什么年龄,都会在内心深处保留一份浪漫的情怀。绵绵细雨冲淡了夏的狂躁,如泣如诉地低吟那缠绵悱恻的千古绝唱,爱在红尘,只因红尘的那端有最深情的等待,遥遥相知,纵使别离而两情相依,红尘无涯,今生来世只为守候那鹊桥相聚。

八月,还因一个平凡的日子而情牵心动,当难耐的暑热渐渐散去,怡人的清凉漫上心头,总有一种暖暖的温情弥漫在心。遥远的过往在心的最近处柔柔地微笑,岁月辗转流逝,而记忆却清晰如昨。八月,爱情盛开在美丽的合欢树下,绽放的花蕊见证你我的相识、相知、相恋。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爱的港湾承载家的责任、情的温馨,一路风雨携手,延续一份平凡而绵长的深情。红尘深深,不染纤尘的爱情只是童话世界里的幻想,柴米油盐伴着喜怒哀乐才是生活的主题曲,没有隔世离俗的凄美缠绵,没有轰轰烈烈的爱恨情仇,更多的则是简单的幸福,平淡的爱情和如水的光阴。

永远记得那个草长莺飞的春日,爱情的种子悄悄萌芽在桃花粲然的季节,仿佛前世相识,一颦一笑都那么熟悉、温暖和心动,忘不了你那句简单的誓言:爱上你就会努力给你幸福;忘不了细雨纷飞的时候,你专心为我撑伞而淋湿自己的那个傻样儿;忘不了清晨出门时你的轻轻一吻;忘不了你为工作熬红的双眼;忘不了那时你接我下夜班,你骑摩托车我骑自行车,你的手掌放在我后背推着我走时的安心和温暖,那份宽厚和温柔澄澈地流淌在心底,暖暖地流过几十年相知相惜的如水光阴。

张爱玲说,于千万人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这就是缘分,红尘里不相识的两个人走到一起,是上天冥冥之中的安排,是自己的,终会是自己的,不是自己的,怎么努力都是枉然。缘深缘浅,缘聚缘散,缘分的天空,充满神秘美丽的梦,缘来,珍惜拥有,缘去,彼此珍重。

两个人并肩而行,总会有不和谐的音符跳动,生活方式、个性、习惯、情绪等因素都可能导致矛盾的发生,有过争吵,有过彷徨,有过冲动时甩出的绝情狂言,有过对你的所有看不顺眼,伤心时把你所有的缺点翻个底朝天,平静下来想到的却又全是你的好。我知道,其实爱情一直都在我的心里,从青春飞扬时的激情似火到人至中年的成熟淡定,一点一滴的平淡岁月中,揉进了你我多少对爱的执着和付出,细水长流的涓涓深情常常让内心生出几许感动,红尘中平凡的爱情,也有感人的瞬间,也有熠熠生辉的绚丽光彩。爱情,就像流星灿烂地划过夜空,把最美的一瞬镌刻在无垠的苍穹,生命中无数个平淡的光阴,皆因这份粲然而心动。

七夕的细雨让空气中多了几许凉意,悲怆缠绵的情愫缠绕着淡淡的心怀,微弱的街灯在合欢树下投下斑驳的细碎光影。光阴老去,转眼一梦经年,曾经的爱情在时光的磨砺中,变得光润质朴,如水一样的精纯澄澈,那些任性的计较,那些无理的取闹,那些琐碎的烦恼,优雅地随风而去,时光赋予了内心温婉的情致,淡然平和的情感让爱的港湾柔波粼粼、细水微澜。你温柔的眼眸望向我,带着岁月留下的深情,额头的细纹铭刻着曾经的誓言,一眼望穿的内心是我疲惫时栖身的港湾,把心安放在那里,宁静、温暖而安然!

牵着你的手,在八月的柔情里,沐浴柔风细雨,任无数岁月流逝成身后的风景,依然十指相扣,如水的爱情绽放美丽,一路向暖!

八月的散文4:熄灭了盛夏,我已近,凉秋

文/夏夜轩

八月,星辰亮满了天幕,月亮点燃了,发出灼灼的光芒,有人说,那种光芒的燃点低。皮肤会有灼痛,那些厚重的寒冷一片片的落满你的皮肤,就像一片清霜一样,厚厚的一层。

八月,我想这是我第一次仔细的看天,庞大的黑幕,没有边缘,只是肆意的吞噬着光芒,那么的狂妄的扩张着,不给白昼留一点颜面,八月,星辰没有流泪,依旧那么善良的笑面盈盈,没有看到流星,没有看到拖着泪痕的星辰飞逝而过,我不知道这是一个寒凉的夏天,还是一个灼热的秋天,他们泾渭分明,性格卓然不同,一个字眼的差距,注定着彼此的寂灭,或者新生,他们说是凉秋了,盛夏终于难产,死掉了,不过那些热量依旧那么的肆意,我想,或许那是她的灵魂,依旧活在这个年度,我似乎看到她的瞳孔,她说,再相见,只不过,已经是来年。

这个夏季,风雨燃起了灼热的气息,温度像个孩子,肆无忌惮的玩闹,只不过折磨了这一众生灵,雨水的燃点到了,风总是随时恭候,他们风雨同行,只不过如今,那些气息灭了,嚣张到最后,也便是残忍的诞生,他们死了,风和雨,死在了八月的末端,于是我再也没有看到狂风暴雨,再也没有看到他们的肆虐。

在这个季节,思念一个人,是相当艰难的,当我听到风声的时候,他们说,思念近了,那些熟悉的气息,渐渐的临近,上升气流,磅礴的卷过这一方大地,于是思念的人又远了,直到,雨水缓慢的降下来,而思念的气息,融入了整片盛夏,于是哪里都是你的气息。

这是一个没有纸鸢的季节,因为俗意上的风筝,总不会像富兰克林的手中,那么轻易的在大雨磅礴的夜晚,飞上高空,这象征着某些事物是没有自由的,至少,纸鸢,是不会像鸟儿自由翱翔的,而我们对自由的向往,或许只能等到秋天,随着蒲公英飘向远方,然后生根发芽。

这也不是一个流浪的季节,炎热总是一方厚厚的屏障,你在里面看风景,而我在外面汗流浃背,你是秋天的我,而我是现在的我, 我可以

看到凉秋的我,站在广袤的大地上肆意高歌,那时梦里,于是我可以,我无法在盛夏里,疯狂的奔跑,因为汗水蒸发的速度,总是快过风声滑过田野的瞬间。

但是这毕竟已经秋天了,梦想该起程了,归家后,便开始,远走高飞,依旧像从前,火车,飞机,脚踏车,无论是哪个方向,无论是哪种交通工具,我们已经飞翔,我们即将飞起来,为梦想,为前方。

过去了一个熟悉的季节,我们说无比熟悉,厌倦了高温的抚摸,厌倦了雨水的轻吻,厌倦风声的轻吼,于是秋天来了,一片陌生又将来临,而这又是一个挑战。

八月的散文5:又是八月雁飞秋

文/茅影

大院里的桂花开了,清幽的香气弥漫了大院的角角落落。

宁静的晨,花香四溢。

每次驻足于棵盛放的桂花树下,淡白色的小花,幽远的醇香总会让我思绪纷纷想入菲菲。

八月,桂花花香满院。

不知不觉,秋已悄然而至。

气温依然那么高,城市也一如既往的热,甚至树上那叶子还绿得晃眼,中秋佳节的宣传画报及月饼广告就已满街都是了。商场里、广场上,琳琅满目的是包装精致的月饼及其宣传画报。举目四望,满眼喜庆团圆。不由你不信,秋真的就到了。

走在马路上,突突而过的汽车屁股冒出一串串黑烟;行色匆匆的路人脸上灰扑扑,呆滞的眼神,紧抿的干枯的嘴,统一的表情;此短彼长的喇叭、音响声充斥着耳膜,这便是秋了吗?

天高而远,风轻而躁。记忆中,故乡的秋是清凉如水,明澄如镜。

山还是一样青,树还是一样绿,而草却更翠,河更欢。山坡上,田野里,二季庄稼生机勃勃。天高,地迥,蓝天下,村庄澄明如镜,古榕郁郁葱葱,光溜溜的屋顶清晰可见其瓦缝隙,破旧的篱笆可数其脉络,这便是故乡的秋,八月的秋。

秋天的颜色在北方是金黄,是红陀,是灰颓。但在南方,特别是故乡的秋,秋的颜色却是绿,是青翠,是苍翠。

除了十月稻谷成熟之际,田野里如铺了一地的金子之外,故乡给我的印象一直是翠绿如夏。

入秋后,该忙的活忙完了,而秋收未到,不但大人们轻松了,小孩们更快乐,上山下河爬树钻洞,玩个不亦乐乎。

忙了一夏的牛懒懒地卧在水里,嘴里反刍着草,尾巴一甩一甩地拍着水,仿佛赶着蚊子。不远处的的树荫下通常会聚了几个带着小孩的淳朴农人,或拉家常,或互相挪谕调侃,旁边未脱奶的小孩专心致志玩着泥沙,有一搭没一搭应和着大人们的问话。

老屋着的空地上,玩泥沙的小孩更多,也大一点,拖着鼻涕,一玩就是一整天。而更大一点有小孩子早跑山上或者河里去了,天擦时都会背着半缕鱼或者野果回来,连大人们看见了都忍不住夸:“好小子,这半天就一缕子了。”

至于秋夜,则更让人向往了。晚饭后,三五成群地聚在葡萄架下或者瓜棚子底下,没有夏的炎热,没有春的湿润,连蝉的叫声也弱了些,天上的星星更亮堂,空气里夹杂着稻香,丰收的喜悦在每个人的头上荡漾。

老人们摇着家里那把最破的蒲葵扇,膝盖上班趴着瞌睡的小孩,嘴里永远低吟着那些古老的故事,不是王子与公主的童话,而是盘古开天劈地、聪明长工蠢地主以及诉说旧社会黑暗之类带着陈腐气息的老旧故事。老人干涩低沉的声音里娓娓道来古老故事无论何时都能轻易把人带入一个神秘的世界,一个古老沧桑,勤劳勇敢的世界。

如果有启蒙教育,我想童年里那些温凉的夜里听到的古老故事便是儿时对这个世界最早的体验,坚强勇敢、勤劳聪慧,那些现在再也没有多少人讲述的故事,那些散发着原始社会气息的传说,是那个封闭的山村孩子开启这个世界的钥匙。

在我又一次置身于城市的浮华与暴躁之时,我开始感谢那些清纯的童年,没有汽车噪音,没有摩天大楼,没有琳琅满目的玩具,更没有名目繁多的电视节目,一根木棍,一支原始的竹笛,一个汽水瓶子,就能把整个世界翻过来玩的精彩童年,感谢那些简陋的年代,让我得以亲近这真实之自然,自然之生命。

八月的散文6:生日月饼

文/王社珍

小时候,一到八月十五,妈妈就会说,二丫头在中秋节月亮最亮的时候出生,她是馋呢,闻到月饼的味道,抢着来吃月饼的。我会马上接过妈妈的话大声说:“那一定要多分给我一个月饼的,算作生日礼物。”那时穷,能吃上月饼是件奢侈事,多分一个月饼比过年都兴奋。

打我记事起,每到中秋节兄妹三人分月饼,我都会说:“妈,今天是我生日,再给我一个。”于是我就比他们多分一个,即使那时人小月饼大,吃不完也像宝贝样拿着。

小时候的月饼都是母亲蒸的。记得中秋节那天,母亲上午把面和好,傍晚时开始做月饼,先揉好面,分成馒头大小的面团,再按压成饼。妈妈拿起小面饼,把掺了面粉的红糖放在面饼上,两手一挤,再一揉一压,一个面饼就做成了。母亲像个雕刻师,在面饼上刻图案,有莲花图案,象征和善,有牡丹图案,象征富贵,再配上一两个红枣,涂上几点粉红颜色,象征喜庆吉祥。

家蒸的月饼,一如农家人的朴实大气,虽然一个月饼我是吃不完的,但我总是再向母亲伸手要“生日月饼”,母亲会笑:“二丫生日,再给一个。”这由头名正言顺,小哥姐都没意见。哥吃完自己的会说:“二丫,你吃不完明天就坏了,掰给我一块,我让你看小人书。”于是我的“生日月饼”就被哥哥骗去一半,我拿着另一半也不好放,糖会流出来,姐姐说:“我帮你吃了吧,你看糖都出来了。”我的“生日月饼”每年都被哥姐瓜分,但下一年我还会向母亲要“生日月饼”,像玩一个游戏,这让我长大后一直怀疑“孔融让梨”的真实。

八岁那年,父亲出差带回两包酥皮“细月饼”。“细月饼”是家乡人区别农家自做月饼的说法。第一次吃“细月饼”,酥酥的皮,月饼里有青丝玫瑰,糖也比自家蒸的月饼甜,记得姐姐说:“唉哟,要甜掉牙了,咯咯咯。”那个中秋,我把多分得的一个“细月饼”用纸包了,放在抽屉里,是谁也不给,自己也舍不得吃,当宝贝收藏着。结果,发霉,我偷偷地扔给了小黑猪。

十三岁那年,父亲去广州,带回两盒月饼,包装盒极精致,一个大盒子里四块月饼,安静地躺在黄色的丝绸上,像艺术品,让人难生入口之意。我问父亲:“多少钱一盒?”父亲说:“在广州这是便宜的,一盒12元。”我惊讶:“一个三块啊,三元在咱家能买一堆!”妈妈逗我:“二丫今年生日可要赚大了。”

面对这么贵重的月饼,我慷慨地把多得的一个月饼,一分四份,爸爸妈妈哥哥姐姐一人一份。爸爸夸我,妈妈亲我,哥哥姐姐给我鼓掌,我心里比多吃一个月饼还高兴。当哥哥说“孔融回来了”时,我才发现,哥哥姐姐一人分得一个又四分之一,而我只有一个。“生日月饼”账,我是永远“算不清”的。

如今的月饼,质地、做工和原料比小时候强了百倍,但人们的月饼情结好像越来越淡了,月饼已不是口舌之欢的美食,而是中秋节的一个象征,或者说是一个符号。唯有我的“生日月饼”,是中秋节兄妹间必拿来侃的笑谈,亲切而温馨。

八月的散文7:八月,流星依旧

文/陌影疏涵

美丽的流星划过寂静的夜空,留下了流星过后的一片璀璨,继而又是天籁般的寂静。八月,流星依旧。

--题记

美丽的流星,带给我们的不仅是瞬间的美丽,更是经久的感动。八月,流星依旧。

很多时候,情走远了,爱消失了,可那份美丽如流星般依旧,还是耐人寻味和值得追寻曾经那份美丽的。很多人说,流星给人的不仅是份美丽,更多的是来自瞬间的感动和震撼。谁也没有想到,那颗流星划过天际,然后消失在夜空之时会这样的短暂,又是这样的骇人美丽。

我说,有时我们的爱情离去时也就像流星那样,瞬间消失在了我们的人生航标中。流星瞬间的消逝,就让我们学会对于这份逝去的美丽不再有期待,要期待的也是下份属于流星的美丽。

八月的美,是耐人寻味的;八月的美,是让人刻骨铭心的。

八月,有着唤醒我们童年的知了,有着让我们执迷于浪漫中的萤火虫,也有着让寂静的夜空在璀璨之后归于宁静的流星。

知了的声声叫夏,惊扰的夏的美,也增添了夏的一份美。在知了的声声叫夏里,叫醒了所有迷茫在爱情里的人们,不再一味的让爱情搁浅在了那浅滩,都想到了用切身的实际行动来推开爱的波澜。

无疾而终是爱的死穴,但也是另一段爱的开始。

萤火虫漫飞的夜空,静寂而又浪漫,所有人都会追着萤火虫奔跑,因为想追逐着这份美不断前行。但是,很多时候跑着跑着就迷茫在了夜空下,萤火虫在扇动着翅膀飞了会,就消失在了那夜空下,让人迷恋又让人无可奈何。在爱情里,我们很多人就如喜欢萤火虫般扑朔迷离,最后没能找到属于爱情的方向。

流星的美,又和萤火虫稍有不同,它一眼就能让人看到了结果。它是在所有的唯美里,让人看着这份美丽的消失的,不再徒留期待和遐想。流星消失在天际之时,也是这份美丽在夜空下殆尽之时。或许,流星的美是让我们久留在内心苦苦思味的,它在夜空是属于瞬间,但是在所有人的心里便是永恒。

八月,我在所有的困惑里送走了一段马拉松般时间长的爱情,在和这份爱情的决绝时,最终我发现自己用流星消逝天空的那般短暂,把这段无疾而终又纠缠不休的爱情送走了。我曾经以为这段爱情会成为我生命的永恒,最后我发现这一切无非是我一个人的痴心念想。

当一切都很明白的呈现时,我就用看流星般的心境看着这段爱情远去,不再苦苦为难自己,不再让自己作茧自缚。当发现自己用最美的年华作茧自缚时,那时的身心是被抽空了般的轻。好在八月有美丽的流星划过天际,让我带着泪眼看着这份美丽消逝在夜空。最终,我愿意放手,不再执着于自我的纠缠里,不能成为经典的永恒,曾经美丽过,也是对自己的一种切身安慰。

时常,我寂寥无助时,我望着静寂的夜空告诉自己:八月,流星依旧,美丽依旧。

很多时候,当生活给不了我们需要的那份美丽时,我们就自己给自己去营造那份美丽,不让自己永远在经久里哀怨和落寞。或许,流星最美丽的也就是璀璨那刻之后的经久永恒,那是人世间最经典的唯美。

八月,流星依旧,畅想依旧,憧憬依旧,美丽依旧。

八月的散文8:老家

文/陈帮德

去年农历八月十五,我有幸陪同唐世文老先生回竹山村。竹山村为中国大陆最南端的一个小山村,村子不似其名,没有成片成片的竹子,土生土长着属于这里的植物,乡亲们质朴无华。

红色的乡土长着许多的苦楝树,一旦初春时节,小花挂满枝头,清清淡淡的微香乘风潜入寻常百姓家,那时是一天中最幸福的时光。唐老先生是位和蔼可亲,非常乐观的人,尽管历尽沧桑,依旧可见军人气质。他1956年参军,当时只有18岁。回故乡的次数少之又少。这一次重踏故乡,竟已白发苍苍,正是少小离家老大回。唐老先生说:梦中每走还乡路,愈知晚途念桑梓。唐老先生对故乡的思念一天比一天深,随着年龄增长,身体逐渐老去,那种要回家的感情变得更加迫切。这一位身处异地的老者魂牵梦绕的故土,就在大海的那端,隔着海。

当唐老先生双脚站在这里时,已是感慨万千,千回百转。迟到的一声:我回来了,故乡,老家。在路边偶遇几个小孩,小孩们一双双明亮的眼睛好奇地打量着我们,互相低语询问:那位老爷爷是谁?为什么来这里?来这里干什么呢?好奇的话语都被风吹进我们的耳朵里。我回头看着唐老先生,笑而不语。唐老先生和蔼地笑了笑,回应孩子们那稚嫩的询问,亲切地说道:这里也是我的村子,当然是回家啦。

这时,一位老妪拄着拐杖走了过来,眯着眼睛细细地看着唐老先生好一会,才微抬手指着唐老先生问:你是唐世文?是我们村18岁时就去参军的那个唐世文?唐老先生重重地点头:是,我就是。老妪用手轻轻捂嘴,有些哽咽:那么多年过去了,还以为你不再回来了。今日又回来,实在是太好了!两位老人侃侃而谈,互相问好,道一声彼此安好。这份最美好的情感,在心里酝酿了半个世纪,那些脱口而出的话语,抵不住内心的翻腾。唐老先生说:久别重逢,已是圆满,就如这八月十五的月亮。

在他的概念里,老家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地方,一个埋葬他亲人的地方,这个地方就是他的故土。于是,他理解了为何世世代代,祖祖辈辈,守着一片土地不肯离开的原因了,这是他的家,他的根。这里埋葬着他的亲人,他的血液里流淌着这块土地的土质。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唐代诗人崔颢一千多年前发出的那一声感叹,是每个身处异乡的人们内心的声音,镌刻在灵魂深处永不可磨灭的印记,这是一位久离故土之人,一生都解不开的情结。

故土,不仅是生命之源,也是灵魂扎根的地方,肉体可以消失,而灵魂是不能无根的啊!故土,与生俱有的根,植于热情质朴的红土乡,是一辈子也拔不出来根!故乡种植着游子的根,乡情是每个远走他乡的心灵最温暖的归宿,因为家乡养育并放飞了每个人生最美好时代的单纯的梦想,那时,那地,那人,是我们心底永不褪色的记忆。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