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关于境界的散文(精选10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关于境界的散文1:尊重的最高境界
文/张勇
每个人都需要获得尊重,每个人也都需要尊重他人。尊重不是流于嘴上的唯唯诺诺抑或无端夸赞,更不是溜须拍马的曲意迎合。真正的尊重是发自内心的把对方当回事,是一种不由自主的高贵人格的自然流露。
一位朋友与一位台商老总谈业务,午餐时在酒店点了菜品,该老总指着雅座中的酒水说:“请随意饮用,我们不劝酒。”朋友知道很多南方商人商务会餐时绝不饮酒,也客随主便,草草用饭。席间酒店服务生端来一道特色菜,那位老总礼貌地说:“谢谢,我们不需要菜了。”服务生解释说这道菜是酒店免费赠送的,那老总依然微笑回答说:“免费的我们也不需要,因为吃不了,浪费。”饭毕,老总将吃剩下的菜打了包,驱车载着朋友出了酒店。一路上,那位老总将车子开得很慢,四下里打量着什么。朋友正纳闷时,老总停下车子,拿了打包的食物,下车走到一位乞丐跟前,双手将那包食物递给乞丐。朋友看到那位老总双手递食物给乞丐的一刹那,差一点就热泪奔流。
一次,叶淑穗和朋友一起拜访周作人。他们走到后院最后一排房子的第一间,轻轻地敲了几下门,门开了。开门的是一位戴着眼镜、中等身材、长圆脸、留着一字胡、身穿背心的老人。他们推断这位老人可能就是周作人,便说明了来意。可那位老人一听要找周作人,就赶紧说“周作人住在后面”。于是,叶淑穗和友人就往后面走,再敲门,出来的人回答说周作人就住在前面这排房子的第一间。他们只得转回身再敲那个门,来开门的还是刚才那位老人,说他自己就是周作人,不同的是,他穿上了整齐的上衣。
夏衍临终前,感到十分难受。秘书说:“我去叫大夫。”正在他开门欲出时,夏衍突然睁开眼睛,艰难地说:“不是叫,是请。”随后昏迷过去,再也没有醒来。
顾颉刚有口吃,再加上浓重的苏州口音,说话时很多人都不易听懂。一年,顾颉刚因病从北大休学回家,同寝室的室友不远千里坐火车送他回苏州。室友们忧心顾颉刚的病,因而情绪并不高。在车厢里,大家显得十分沉闷,都端坐在那儿闭目养神。顾颉刚为了打破沉闷,率先找人说话。顾颉刚把目光投向了邻座一个和自己年龄相仿的年轻人身上,主动和对方打招呼:“你好,你也……是……是去苏州的吗?”年轻人转过脸看着顾颉刚,却没有说话,只是微笑着点点头。“出去……求学的?”顾颉刚继续找话。年轻人仍是微笑着点点头。一时间,两个人的谈话因为一个人的不配合而陷入了僵局。“你什么……时候……到终点站呢?”顾颉刚不甘心受此冷遇,继续追问着。年轻人只是一个劲儿地微笑着,顾颉刚伸手示意室友不要为难对方。
当他们快到上海站准备下车的时候,顾颉刚突然发现那个年轻人不知什么时候已经走了,只留下果盘下压着的一张字条,那是年轻人走时留下的:“兄弟,我叫冯友兰。很抱歉我刚才的所作所为。我也是一个口吃病患者,而且是越急越说不出话来。我之所以没有和你搭话,是因为我不想让你误解,以为我在嘲笑你。”
冯友兰的尊重就在于“不说话”,而路易十六的王后上绞刑架的时候,不经意间踩到了刽子手的脚,她下意识地说了一声“对不起”,这是一种极其高贵的尊重,让每个人都肃然起敬。
67岁的玛格丽塔·温贝里是瑞典一名退休的临床医学家,住在首都斯德哥尔摩附近的松德比贝里。一天早上,温贝里收到邮局送来的一张请柬,邀请她参加政府举办的一场以环境为主题的晚宴。
温贝里有些疑惑,自己只是一名医务工作者,跟环境保护几乎没有什么关联,为什么会被邀请呢?温贝里将请柬仔细看了好几遍,确认上面写的就是自己的名字后,放下心来:“看上去没什么不对的,我想我应该去。”于是,温贝里满心欢喜地挑选了一套只有出席重大活动时才穿的套装,高高兴兴赴宴去了。
赶到现场,温贝里不由得吃了一惊:参加晚宴的竟然都是政府高级官员。其中就有环境大臣莱娜·埃克,他们曾经在其他活动中见过面。看到温贝里后,埃克先是一愣,然后马上向她报以最真挚的笑容:“欢迎你,温贝里太太。”接着热情地将温贝里带到相应的座位上。温贝里和政府要员们一起进餐,并聆听了他们对环境问题的看法和建议。宴会结束后,按惯例要拍照留念,埃克邀请温贝里坐在第一排。玛格丽塔·温贝里就这样,度过了一个非常愉快的夜晚。
几天后,温贝里浏览报纸时,看到了自己参加晚宴的合影和一则新闻报道:政府宴请送错请柬,平民赴约受到款待。原来,环境大臣埃克本来邀请的是前任农业大臣玛格丽塔·温贝里,由于工作人员的失误,把请柬错送到和农业大臣同名同姓的平民温贝里手中。对此,埃克表示:“不管她是谁,只要来参加宴会,就应该受到尊重和礼遇。”看到这里,温贝里不由得心头一热,敬重之情油然而生:埃克明知她是一个“冒牌货”,非但没有当场揭穿,反而给予了她大臣一样规格的礼遇,这样不动声色的尊重足以令她欣慰一生。
关于境界的散文2:独处是一种境界
文/樵夫
喜欢一个人独处。
一个人的时候,感觉心总是静的,仿佛走进了一片安静的树林,站,坐,蹲,卧,想干吗干吗,即便是四仰八叉随意一躺,也用不着顾及周围觊觎的眼神。
那一刻,你所面对的是心中的山峦和旷野,是花鸟鱼虫,是夕阳西下的微风,是皓月当空的虫鸣……既用不着心有顾忌地佯装什么,也不必刻意地去做什么,一切都是随心所欲,甚至可以撒着欢儿的疯,由着性儿的野,哈——那该是怎样的一种放松啊。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独处真的是一种享受。
不错,久居都市的人,都有这样一种体会,每天早晨,只要一睁开眼睛,就不得不去面对市井的喧嚣,街市的拥挤,到处弥漫的汽车尾气,还有三天两头儿就来肆孽一次的雾霾,还有职场中你躲都躲不开的尔虞我诈……
年轻的时候读陶渊明的“结庐在人境”,佩服得简直五体投地,希望自己也能进入“心远地自偏”的境界。直至人到中年方才明白,能修炼成他那样儿的,在这个世界上可着劲儿地找也没有几个。即使是他自己,最后还不是照样在“归去来兮”的小曲儿中,“采菊东篱下”去了吗?
拉布叶曾经说过,我们承受的所有不幸,皆因我们无法独处。
是的,当今社会,我们无法完全去独处,然而,几小时,几天,甚至十几天的独处对于我们来讲未必就是奢侈,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只是——我们自己已经习惯了那种热闹,那种喧嚣,那种拥挤,那种鸡吵鹅斗,一旦离开这些,仿佛一个离不开烟酒的人的突然戒断,怎么待着都不太好受。
也许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独处并非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做到。事实上,没有足够的独处生活,我们也就不可能获得平静的心境。
人们对于独处的喜爱,并不是一个原初的欲望,它不是直接形成的,而是以间接的方式,主要是在具有高贵精神思想的人们那里逐渐加以形成。
一个人如果具备足够的内涵,以致根本没有与别人交往的需要,那他就具备了一个人独处的先决条件,能达到这种境界,那确实是一件幸事。
独处,是把自己完全置身于忘我的境界。这样,一切尘世间的烦恼、忧虑、紧张被荡涤得一干二净,同时,一种返朴归真的感觉油然而生。人性得到进一步升华,完全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因此,当你独处时,你最好多读点书或者去写作,抛开时空,与智者对话,与哲人探讨。如果是这样,你将从那充满智慧和闪烁着真理的语句中得到启示,进而去拓展你明天的人生之路,寻求一个实实在在的真我。
享受独处,最好拥有一个无邪的灵魂。
关于境界的散文3:品茶的境界
文/鲜章平
最好是在夏日的午后,坐在自家的小院里,墙边的刺玫灿烂地开着,蔷薇星星点点躲在绿色的帏幔里露着笑脸,木质的葡萄架上爬满长藤,习习凉风吹过,叶片儿沙沙作响,一串串葡萄在透过茂密的枝叶偶尔投进来的那点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更加晶莹剔透。这时候,你静静地品着茶,每一口都能品出安逸与幸福的味道。
当然,没有小院也无妨,也不必非要在夏日的午后,即使是寒冷的冬季也一样,关键是要有一颗快乐的心。就说冬天吧,而且是住在高高的楼房,一个周末的夜晚,收拾了一周的凌乱,是该坐下来喝口茶了。这时候你会发现,窗明几净的家里散发着柔和的气息,放眼望去,窗外万家灯火,你就像一个气定神闲的棋手,生活就像一盘棋,这时候是走得最顺心的几粒子。所以古人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我以为劳动之余的品茶,的确是种健康的享受,这就像当年吴伯潇说的那种“健康的疲惫”,有着异曲同工的效果。
也不必非要一个人独坐。三五好友围坐一圈,品着茶,聊着天,又是一番景象。或许就在这清香温氲的气氛里,一件悬而未决的事情就有了结果,一些隐藏在几角旮旯的怨恨就烟消云散,美好的心情因为茶,因为畅谈而云蒸霞蔚,袅袅升起。我想,南方人爱喝下午茶,莫过于此。
品茶其实是一个交流的过程。
一个人独自品茶,静静地,孤独着,也快乐着。这时候你可以听到自己心灵的对白,两个自我,热烈地交流。你可以想起往事,开心也罢,痛苦也罢,在一口口的香茗的浸润中,心绪渐渐平静下来。或者大脑一片空白,什么也不想,心中只有茶,七泡过后,余兴未尽,于是一壶接着一壶,喝个透彻心肺,身心舒畅。这大概就是发呆的乐趣。
三五好友相聚,则多了几分生机。你一言我一语,伴着茶香探讨人生是件多么美好的事。有人侃侃而谈,有人洗耳恭听,说到高兴处,有人开怀大笑,有人掩面微笑。即使是激烈争论,面红耳赤,也请放心,无论如何,最终的结果一定是温文尔雅的道别。这就是茶和酒的区别,茶能够清心。这时候,喝的是茶,品的是人,是友情。难怪古人感慨:淡中有味茶偏好,清茗一杯情更真。
无论自斟自饮还是好友相聚,品茶都需要有颗宁静的心。正所谓“宁静致远”,心静了,心胸也就宽阔了,所思所想才能走得远,人生的境界才能得以提升。从这个角度说,茶是水中仙,只有满怀敬畏之心的人,才能品出个中况味。否则,品什么茶呢?不如喝酒去!
在品茶的过程中,最陶醉、最快乐的,当属沏茶的人。因为茶是有灵性的,只有懂得与茶交流的人,才能沏出浸人心脾的茶汤来。当你全神贯注地将滚烫的水注入茶具中,你的脉搏就开始与茶一起跳动,心神所至,茶之魂也。
所以说,再好的茶,再好的环境,须有一个懂茶的人。
关于境界的散文4:境界
文/赵玉明
千万富翁深入简出,安步当车,粗茶淡饭,简单快乐,是一种境界;流浪汉能在得到食物以后,面带微笑向人表达谢意,是一种境界;平常人能对生活泰然处之,面对任何问题都安之若素,让平淡的生活有滋有味,也是一种境界。
境界无所谓高低,因人而异,因时而异。但能轻易做到的绝不是境界。
老家有一左腿有残疾的鳏夫哑汉,和我家住的不远。我从小就知道,他很喜欢孩子。记得我和弟弟小的时候,他每次见到我们总喜欢摸摸我们的头,还会变戏法一般摸出一把花生或是几枚核桃塞给我们。因为他不会说话,起初我们都很害怕他,后来父母告诉我们说他和其他人一样,也喜欢聪明、伶俐的小孩。从那时起,我们心中的阴影才渐渐淡去,并且见到他后还能主动和他打个招呼,用手比划几下。
前几天,我带孩子回老家,又见他坐街边,老远看见我和女儿,就面带笑容,哇哇的大叫着。女儿吓得往我身后藏,我告诉女儿说:“爸爸小的时候他就喜欢摸摸我的头,他这样是因为他喜欢咱们啊!”怯怯的女儿跟着我,走到他跟前,坐在旁边的一块石头上,他显得更加兴奋了。我也用手不停的比划,我就想告诉他,我小的时候他喜欢摸我的头,还给我和弟弟好吃的。我明显的感觉到,他能够明白。他也兴奋地比划着,那意思大概是多年过去了,我的孩子都这么大了。
他把手——满是污泥和皲裂的小口子——伸向女儿,想摸一下我的女儿,女儿本能的闪了一下,他的手停在半空,继而羞怯的笑了笑,仿佛明白了什么,然后慢慢把手放下了。我轻轻地抓住他的手,伸向女儿的头,边告诉女儿:“让他摸摸你的头,这个爷爷很喜欢你!这事足以让他高兴好几天!”我把他的手轻轻地放在了满是笑的女儿的头上,他的手明显抖了一下,之后他把手慢慢拿开,眼里闪烁起了一丝光芒。
下午,我们准备回家时,发现哑汉坐在我家大门口,手里拿着一把择的很干净的青菜。见我出来,就一把塞在我的手里,又变魔术般的拿出两枚核桃,放在了女儿的手里,然后满脸是笑的一瘸一瘸的走了。
我和女儿都有了一个愉快的下午!他也一定有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
这就是他的境界吧!也许,对他而言,说境界,太做作。一个老鳏夫、哑巴、瘸子或许就没有资格有什么境界。但是我却明显的感到,我想对待常人一样对待他,他就用最朴实的方式来待我好,这就是一种最实在的境界!
境由心生,真心无界!
拥有很多,为别人做很多,自己简单快乐,是一种境界;拥有很少,做好自己,认真生活,是一种境界;一无所有,给别人一个笑脸,给别人快乐,也是一种境界!
关于境界的散文5:山水境界
文/王瑶宇
有一篇文章这样写道:“一轮明月,几缕清风。大山默默不语,松涛和蔼地抚摸,东、西两涧的水似一张琴弹奏着一种淡泊的宁静。心,渐渐变得透明,而且平和,仿佛被融入那片乳白色的光流和直如天籁的和声里。”这段话我非常喜欢,读来令人心境开阔、精神爽朗,给人无穷的享受。
古往今来,钟情于山水的人源源不绝。一位中国修行极高的禅师曾慕名拜访一位日本修行极高的禅师。两人相见后,言谈甚欢,相约一起去日本的濑户内海。
海上,微风吹拂,水面清波荡漾,对岸的山脉,秀美无比。一派佳山胜水的景象,呈现在两位禅师的面前。
见此景象,日本禅师颇为自豪:“你看眼前,日本的海多么有禅趣,山多么有禅机。此等景象,让人想起长在水里的山葵花啊!”
中国禅师听后微微一笑,答道:“日本的海固然有神韵,山也很美。可是,水如果浑浊一点,会更好。”
日本禅师听后,甚为诧异,问:“此为何解?”
“水浑浊一些,能映衬得山更加秀美。像眼前的水,只能长出山葵花,如果水浑浊一些,说不定就能长出白莲花了。”中国禅师缓缓答道。
日本禅师听后,深被折服,向中国禅师深深鞠了一躬。
这是两个不同国度的禅师品味山水境界的故事,最终中国的禅师占了上风,而日本的禅师则坦然接受了自己的过失,并对中国禅师由衷地表达了钦佩之情。从这个故事中,我们不难看出,山水不仅美好,还让人提升智慧,让人进入一种超脱的境界。
余秋雨曾在《仁者乐山》中写道:“水边给人喜悦,山地给人安慰。水边让我们感知世界无常,山地让我们领悟天地恒昌。水边让我们享受脱离长辈怀抱的远行刺激,山地让我们体验回归祖先居所的悠悠厚味。”是啊,山水常给我们带来喜悦和安慰,且让我们体会到“青山年年依旧,绿水岁岁流淌”,使我们在前行的路上走得更坚定。
在“快生活”主导的今天,我们越来越容易陷入浮躁的沼泽,而观山赏水正是让我们沉淀下来的最佳办法。在阴凉的林间漫步,在哗哗流淌的小溪里嬉水,这是多么令人舒适恬淡的事啊。山水让我们的心境变得从容开阔、智慧豁达,还让我们卸下了浮躁,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静谧和幸福。
关于境界的散文6:清明节的三种境界
天地
“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这是《岁时百问》中的说法。
清明,是大自然变化的时令,是二十四节气中比较重要的节气。它是大自然的节日,是人回归自然的精神诉求。春回大地,人回自然。清明由寒食、上巳、清明三节合一而来,寒食节禁火寒食,寓意保护自然,保护家园,保护自我。
清明是从柳枝上转身的。忽的一阵风,你就看见杨柳依依的景致,呈现出一种清新的气息。那嫩绿的细枝,一条条垂下,丝丝缕缕,缠缠绵绵。这份随风飘拂在清明中的美丽,让人想起一种人生态度——明净,简洁。
清明节又称寒食节、柳节。唐代诗人来鹏在《清明日与友人游玉粒塘庄》中写道:“几宿春山逐陆郎,清明时节好烟光。”烟光,指的是柳色。袅袅炊烟中柳枝若隐若现,在阳光里如烟似雾,为春光留下无尽的遐想。
一年好景清明日,正是踏青赏柳时。柳是春天的使者,令无数文人墨客为之倾情。贺知章的“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写的是勃勃生机;周邦彦的“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漂绵送行色”,说的是离别之意;李清照的“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诉的是哀怨之情。
万物清明,这是天和地的最佳组合,是清明节的第一种境界。
人文
作为传统节日,清明节最早可以追溯到周代。最初只是一个节气,到了唐玄宗年间与寒食合并,演变成怀念祭祀家族先人的节日。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是耳熟的诗句。万物复苏,生命又开始了新一轮的生长过程,这本该是一个吉庆的时节,为何古人却愁绪满怀?
中国人的清明忧伤,是一个特异的人文现象,并且形成了向先人表达敬意与感恩的节日。
这样一个季节,古希腊的人们也悲伤不已,他们创作了自己的哀歌:酒神在冬天里死去,又将在春天里复活。对生命悲剧性的感伤行为,使古希腊产生了悲剧艺术。
中国人自然有自己关爱生命的表达方式。他们放飞风筝,去问候逝去的亲人;他们去踏青,再次感受祖先的祝福。春天来了,生命自然也应当得到新的轮回,让祖先的灵魂回到鲜花盛开的人世间,享受这美丽的景色。这是一种至高无上的人文关怀。
清明文化是崇拜祖先的文化。它凝聚着中华民族对祖先的敬仰与追思,承载着中华民族子孙绵延、尊祖敬宗的文化情怀。所有清明节由来的传说和民俗文化行为,无一例外地浸透着中国人特有的“感恩”情结:感谢皇天后土,感谢列祖列宗,感谢宇宙万物。
清明节是中国人的感恩节。
人文关爱,是清明节的第二种境界。
心灵
清明之时,人们摘采新柳,或缠柳叶于发际,或戴柳圈于头上,或插柳枝于地头。在天地和谐,物与我和谐的宇宙中,敬重先祖,踏青植树。人们的心灵中,缠绕着无尽的哀思。
《清明上河图》中绘有一顶从汴梁郊外扫墓回来的轿子,上面插满了柳枝。清明祭祖,事涉鬼魂,为了防止邪气侵袭,就插柳于户,戴柳于首以避之。这个风俗源于一段让人荡气回肠的历史——春秋时,介子推追随晋国公子重耳流亡列国,曾割下股肉给重耳充饥。重耳复国当上晋文公以后,介子推便偕母隐归山林。晋文公为了感恩,烧山逼他出来受封。介子推不肯,和老母一起被活活烧死在一棵大柳树下。翌年,晋文公率群臣祭拜介子推,见坟前柳丝轻拂,便用柳枝编了一个圈戴在头上,以示怀念。由此,插柳、戴柳便延续成每年清明祭奠的习俗。
祭扫祖先的陵墓,人们获得的是心灵的净化。
哲学家说,真正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生命本身。清明是关乎生命的节日,它让人从纷扰的空间之维回到时间之维。每一次扫墓,都是生者与死者的对话,它不仅扫去逝者碑上的尘埃,更扫去活人心里的尘埃,让生活回到生命本身,重归内心世界的宁净。
在天地清明的日子里,面对亡故的先人,表达敬意与伤怀,它对每一个人的心灵的陶冶是任何其他形式所不能替代的。古希腊美学家说,悲剧使人获得的,是一次情感体验上的净化与升华,那么,清明祭扫呢,使人们获得情感的净化与升华。
心灵的净化,是清明节的第三种境界。
关于境界的散文7:“玩”的境界
文/网络
最近,一位同事谈起他的一个朋友,满脸艳羡地说:“人家这几年玩摄影,真是玩出境界了!本来是抱着随便玩玩的心态,没想到作品屡屡获奖,奖金还不少,据说都能买房子了!”
在这位同事眼里,“玩”的最高境界是玩出点名堂,轻轻松松名利双收。其实,玩的最高境界是玩得开心忘我,玩得自由自在。
我们都喜欢玩,玩是一种天性,也是一种快乐的解压方式。记得小时候,老师和家长总批评我们:“就知道玩!”玩,最能让一个人感到愉快放松,也最能享受到生活的乐趣。我们小时候以为玩是贬义的,好像是在贪图享受,放任自己。如今我们懂了,玩也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是,总有那么多人带着功利之心看待玩。难道玩不应该仅仅是为了快乐和轻松吗?名利这个衡量标准,像一把怪异的标尺,会让人变得庸俗世故,唯利是图。被名利绑架的人,恐怕永远体会不到玩的真谛和乐趣。
玩,这样一件美好的事,让生活多了八分妙趣,九分生动,十分精彩。有的人喜欢游山玩水,徜徉在山水之间,人就像回到了心灵的港湾,所有世俗羁绊统统抛却,只给自己留下一片青山绿水。
美好的生活给了我们享受玩的权利,为什么要在玩的时候想“为什么要这么做”?“这么做有什么好处”?玩的最高境界是丢掉功利枷锁,彻底放松自己,充分享受生活的美好。
关于境界的散文8:旅游山水与读书境界
文/肖翔天
走过祖国不少大好河山、在看过不少美景仙境后,自己对旅游山水也有了一自己的一套判断标准,逐渐发觉旅游山水时也存在“三层境界”。
第一层境界主要是物质层面的,所谓的“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这六要素精辟概括了旅游活动,是直到现在对旅游业描述最简洁、最准确、传播最广的概念。但这是初级阶段的旅游,是最低层次的需求,是旅游最基本的保证。应该说现在的绝大部分景区景点都具有这六个方面的功能。但大部分人在旅游中都属于这个层次——只是“去了一趟”“到此一游”而已。
第二层境界主要是感官层面的,所谓的“特、安、美、乐、全”。这种层次的对景区景点就有要求了,对自己的旅行体验也有要求了。想要看的景区景点就得有特点、讲安全、景色美、交通便捷,要玩得开心。
第三层境界主要是精神层面的了。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2015年1月15日在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商、养、学、闲、情、奇”:“养”是指养生旅游新需求;“学”是指研学旅游,包括修学旅游、科考、拓展训练、摄影、采风等;“闲”是指休闲度假等各类休闲旅游新产品和新要素,是未来旅游发展的方向和主体;“情”是指情感旅游,包括婚庆、婚恋、纪念日旅游、宗教朝觐等各类精神和情感的旅游新业态、新要素;“奇”是指探奇,包括探索、探险、探秘、新奇体验等探索性的旅游新产品、新要素。
旅游山水时,只有一、二、三层境界的都有了,让具有各种层次的游客都能得到满足。但我认为不管是第一层境界还是第二层境界抑还是第三层境界,我们都不要去强求,要顺其自然、顺势而为。而这和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的读书境界不谋而合。
王国维曾以诗人的灵动、美学家的敏感、哲学家的参悟,串联三首词中的三句话——“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把本来不相干的这三句名言连缀成读书的“三层境界”之说,将历史上无数大事业家、大学问家成功的秘密结晶于文学意象之中。
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对参禅也提出了“三层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在人生中,“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是针对孩子说的。初识世界,纯洁无瑕,一切都是新鲜的、陌生的,眼睛看见什么就是什么。“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是针对中年人说的。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阅历的增多,人们的思想也变得越来越复杂,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孩提时代相比,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眼中的山山水水不仅仅是山山水水,还有博大、宽广的胸怀,是在用心、用脑去认识和看待这个世界。“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这是针对那些走过大半辈子或经历太多事件的人而言。在经历了种种事件,看过了形形色色的人或事后,有了一种曾经沧海的感觉,茅塞顿开,回归自然。也许经历了太多,人的境界也高了,不再会为无谓的事或无伤大雅或不可能实现的事而伤脑费神。这不,人生其实也差不多,就像一场场观山赏水的旅行,只不过时间比较长、景点比较多而已。
关于境界的散文9:喜欢
文/清霜
喜欢是个好境界。是天高云淡,月白风清。像一枚果子咬下去,果汁轻轻地溢到嘴里,甜却不腻。也是邻居家的胖小子,刚洗完澡被抱出来,咯咯地冲你笑,你禁不住要前去逗上一会。但只限于逗上一会,然后带着欢愉的心情转身离开。
相对于爱的热烈和张扬,喜欢是清淡的。这种意境更接近于水墨画,羊毫子轻轻一勾,一点,一抹,一幅写意的山水,便从苍白的宣纸上,若隐若现地浮出:山很幽远,水很飘渺,景致是恰到好处的朦胧。你看着这画,心里也有着淡然的欢喜。而这一切终取决于用墨的深浅。喜欢一定是淡墨,淡到近乎于无,可分明又能清晰地感觉得到。如果用墨太浓,便不容易化开。一笔重彩下去,喜欢就变成了爱,会纠缠,会疼痛。
有一句话说:喜欢的歌,静静地听;喜欢的人,远远地看。所以,喜欢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内在的情绪。外表不露声色,内心暗香浮动。远远地看着那个人,他笑你笑,他伤心你难过。许多时候,不是不想亲近,而是不能。不能,是一种理智。喜欢,是一种情怀。当情感战胜理智,喜欢上升为爱情,这样的爱无异于一场灾难。只有当理智战胜情感的时候,喜欢才能在不远不近的距离内,得到最好的延绵。
可是,又有多少人能做得到?世人对喜欢的东西,都免不了想要占有的欲望。金钱,名利,香车,美女……包括爱情,未得到之前,都朝思暮想。待得了手,又未必懂得珍惜。或者是,想要得到更多吧。却不知,得到之时也是失去之时。“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得故人心,又道故人心易变。”在不停得到中,我们失去最可贵的东西,就是当初那份纯纯的心动和喜欢。说到底,强烈的占有欲源于人性的自私。如果,一句喜欢便可以把不属于自己的东西,理直气壮据为己有,再一句不喜欢,便可以弃之如敝屣。这种占有欲,着实和爱无关,甚至连喜欢都谈不上。
喜欢和爱是一对同胞姐妹。一个端庄一个活泼,一个温和一个热情,一个清淡一个浓烈。同样美丽让人心动。喜欢很容易被说出口,爱却在心口难开。为什么?因为喜欢是一种好感,爱却包含着责任。肯说爱的男人不一定爱你,但连一句话也不肯的,那一定不爱你。是的,我只承认我有点点喜欢你,亲爱的姑娘,一起来玩玩吗?
都说人生最美的相逢,莫过于在对的时间遇到自己喜欢的人,一起相爱。但如果,那是一个错误的时间和地点。那么,要么远远地保持距离,要么转身决然地离开,不犹豫,不纠缠。留份喜欢在心底,于某个夜深人静时,轻轻打开,像打开一卷珍藏已久的水墨画,再用轻烟似的思绪勾勒出意境。抬头,天空是一片苍茫深蓝的辽远和宁静。啊,月白,风清。
关于境界的散文10:蒜的境界
文/王太生
一季山水是迷人的,餐桌也是如此丰富。
菜篮子里,有黄瓜、刀豆、茄子……还有各种各样的小杂鱼,它们都要用到蒜,用蒜来调味道。
有了蒜的菜肴,味道更丰富。
蒜有好脾气,也很随和,尤其跟鲜味融合,遮盖去什么,让另一部分充分显现。
比如,烧小杂鱼,蒜抑其腥味,扬其鲜味,让食物的味道,显其长处。这就像一件衣服,给一个驼背的人穿,遮去不好看的后背,显其长腿。
有些食物,滋味寡淡,用蒜泥来拌,味道有了伸缩的余地。比如,凉拌黄瓜、拌蒸的紫茄子、炒刀豆,都要放点蒜泥。
一季山水里的植物有很多很多,夏天也才如此迷人,如此丰富。
老蒜在上年的秋天栽种,到了秋冬长蒜叶。青碧的蒜叶切碎当配料,下一碗阳春面,面汤里的味道就立马变得不一样。如果没有蒜,面里总少了什么东西。到了春天,大蒜长成蒜苗,它自己也成了一棵独立的蔬菜。
蒜总是配角,食物美味中不可或缺的配角。它在春天里抽出身来,自己当一回主角,等到蒜苗已老,地里的蒜头膨胀开裂,长成新蒜,一个瓣、一个瓣,抱作一团。
红皮蒜头粉墨登场,此时草意葱茏,夏天已经开始,它要陪这一季山水。
一季山水里有各种各样的蔬菜,出产在山水间,长在季节里。
我喜欢凉拌海带,放点蒜泥。烧小龙虾,要用蒜泥…‥蒜是用来调节美食情调和味道氛围的。有家小饭店,菜单上有蒜泥河虾,河虾裹在一层蒜泥中,下面再垫冰块,入糖,吃在嘴里冰凉鲜甜,食者如蚁,成了一道特色菜。
新蒜头上市,一时吃不掉的,晾晒风干,可腌酱蒜头。酱蒜头的腌法,用一个干净的容器装入蒜头,倒入调好的酱油汁,密封半个月,主要是糖和醋。从前在我们小城有家百年“一美”酱园,制作的酱蒜头,甜酸爽口,适宜在夏天的傍晚搭白粥,喝两三口粥,咬一瓣酱蒜头。经过老酱缸里腌渍的蒜头,风味已经发酵,了无浑气,性格收敛。
蒜泥就是这样,它遮盖味道,并不破坏味道;它丰富味道,并不改变味道,它是婚介所,是银行贷款,做着锦上添花的事。
一季好山水,有好食材。好多食材都需要蒜泥。它不擅长分工,却长于合作。合作后,蒜泥参与了多种味道,内容就更丰富了。
夏天的山水大汗淋漓。我喜欢在夏天出游,还会遇见美食。你如果是一株菜,愿意当一株蒜苗吗?
写着蒜,忽然就笑了。想起吾友老K的蒜头鼻。老K说,这是有福的象征,老K果然在52岁那年发了财。每个人的鼻型不同,蒜头鼻是其中一种,仅像蒜而已。看一个人的鼻子,是否好看,不要仅看鼻形,得看全部,嘴巴、脸、鼻子的摆布比例。我远观老K的鼻子,和他的脸,倒蛮对称。当然这是题外话,打住。
蒜,经张小泉菜刀轻轻一拍变蒜泥,调凉拌海带丝、酒醉泥螺,立马味道大变,风景渐渐稠厚起来,蒜味如风般四蹿,鸟在枝头叫,蝉贴树皮鸣,远处山峦云雾翻涌,心中便有了一季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