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关于七十的散文(精选9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关于七十的散文1:门口的母亲
文/甘婷
母亲七十岁了,这两年她总喜欢坐在我家的大门口,眺望着通往村口的那条小路和来来往往的行人。
母亲以前可是非常讨厌别人坐在门口的,她说:“总是坐在门口,既妨碍别人进出又不雅观,只有狗才会坐在大门口。”所以,小时候我每次坐在门口玩时都会被母亲说一番,然后把我赶回屋里玩。那时我就觉得母亲是个非常讲究的人。
有一年夏天,天气异常炎热。父亲下田干活回来,一脸疲惫。在他走到门口时,一阵凉风吹来,吹得父亲一阵惊喜:“哟!这阵风可真凉爽啊!”说罢就在大门口席地而坐,也管不了辘辘饥肠,只因一阵清凉的风,吹走了疲惫。
这时,母亲从里屋走了出来,发现父亲竟坐在大门口,还光着膀子,便匆匆跑过来就劈头盖脸地数落起父亲:“我说你这是成何体统?都一把年纪了还不懂讲究讲究?屋里没有凳子?门口是人进出的地方,你坐这里,还光着膀子,路过的人看见了那有多丢人呢……”母亲叨叨絮絮讲个没完没了,父亲也被她数落得脸露不悦,但还是乖乖进了屋。自那时起,我和父亲都不敢再坐在门口了。
后来,母亲却无论春夏秋冬,从早到晚总是坐在门口,静静的,犹如一尊雕塑。起初,父亲曾劝过她,可母亲却说:“没事,我就坐一会儿。”只是一会儿接一会儿,母亲依然没有进屋去。父亲让我去劝劝她。然而没过多久母亲又坐在了门口,她说:“我坐这儿,能看见那条路,觉得舒坦!”听得我又是好笑又是好气,于是我与父亲便不再劝她,任由她坐了。
只是,这一坐不打紧,就连晚饭后她也出来坐,话也越来越多,常常会自言自语,说一些我和父亲都听不懂的话。
母亲喜欢坐门口,喜欢喃喃自语的毛病越来越严重了。直到有一天母亲病倒了,我和父亲赶紧将她送往医院,经诊断,母亲患了严重的疾病,且伴有高血压、老年痴呆。我的眼泪不由滚落下来。
不久,在那个雪花飞舞的冬天,母亲还是走了。临终时,说得最清晰的一句话是:“我要去门口等我的云儿回来,她怎么还没回来啊?”听着母亲的话,我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才知道,原来,母亲一直坐在门口,竟是为了等我啊!
关于七十的散文2:铁环滚滚心飞扬
文/白来勤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我的家乡灞渭三角洲一带农村虽说有“马列主义指航程”,但照明点煤油灯,行远路坐马车,漫说看电影、看电视,就连村中老槐树上的“洋戏匣子”(有线广播的小喇叭)也是聋子的耳朵——样子货。
……不过那些都是大人们的感觉,对我等小孩来说,除了时时感到饥饿、看到别人不论吃什么东西自己都感到美味可口想流口水之外,能玩的东西可就多了,打尜、打梭、打水漂,打猴(陀螺)、跑马城、压卧驴,甚至将晾干的玉米秆从根部折得弯而不断、将天花处去除,放在地上推着前行听那“突突突”的声音口中喊着“嘀嘀嘀”谓之“开汽车”……样样土法上马,智力体力相协调,寓乐趣于运动之中,特别是滚铁环,令我至今难以忘怀。
正儿八经的铁环是请铁匠用上好的熟铁或钢筋打制成直径30~40公分的圆圈儿。圈外呈圆孤形,圈内扁平,且接茬处不仅要牢靠,还要平滑,再配一付弯成槽状的铁钩,这套“装备”就齐备了。要注意的是铁钩弯的槽要恰到好处地能卡住铁环,而且弯的角度要妥当。否则,即便是“装备”齐备了,玩起来也不得心应手。
我家里穷,买不起真正意义上的铁环,我拥有的铁环是一个代用品——一副大木桶坏了退下的桶匝,虽是扁铁圈不登大雅之堂,我仍敝帚自珍,不肯轻易让人玩儿。因我又不安分守己,常常鼓捣出一些别开生面的花样:或在铁环上套一个小铃铛,听滚动起来清脆的声响;或在铁钩的手把上挽一节红绸,看奔跑滚动中那飘舞的红绸如一道火红的流星,惹得小伙伴们直发眼馋,争相效仿,但远不及我首创的效果佳。有时我还别出心裁、软磨硬缠央求大人们帮助,在村旁的小河渠上架上一节长木板,和小伙伴们比试滚铁环过“独木桥”的绝活;或将铁环徒手滚出,看谁能以最快的速度、准确地用铁钩挂到环上,继续快速滚动铁环前进……到了不上学的日子或是放学后,我们就约上几个伙伴,寻一块平坦的开阔地,一字排开,随着我口令一发出,大家像离弦的箭一样,“嗖、嗖”地驾驭着铁环直往前奔。那些驾驭技术好、腿脚灵活的小伙伴儿总是当仁不让地跑在最前边。当然,也有因技术、体力不如人而摔倒、绊伤以至于哭鼻子流眼泪的伙伴儿,但事后仍乐此不疲、屡败屡战。
那时,学校将滚铁环作为一项体育运动列入比赛项目,大大激发了我们奋勇争先的积极性。我曾在学校的比赛中侥幸获得第一名,奖品是一张学校老师自己刻蜡版油印的小奖状和一支铅笔,高兴得好几天大半夜不能入睡,那张奖状在墙上整整贴了五年。
去年春节闲暇,我在批发市场批发了一捆铁环到大雁塔广场零卖,没想到反响令我始料未及,每只十五元,很快售罄。小朋友们虽不知其为何物,但在两鬓苍苍的爷爷奶奶们指导下很快掌握把玩的要领,推导着铁环滚滚向前……看着眼前的情景,我仿佛又听到儿时呼啸而过的铁环声、看到了儿时伙伴们的嬉闹和儿时的铁环和那火爆的滚铁环场面。
关于七十的散文3:两间土坯房
文/王玲
出生于20个世纪七十年代初的我,本没有属于自己的窝,游离而凄凉。父亲是六十年代的大学生,知青下放到一个叫禄口的小镇教书,原本在大上海的他把青春献给了名不见经传的乡村。
那年月,父亲经人介绍与母亲结了婚,“婚房”就是他在学校的宿舍。母亲常住娘家,几乎过着分居的日子。怀上我后,为方便被照顾,母亲才不得已挤进原本属于父亲和他一位同事的宿舍。尴尬的男同事,出于同情再也没有回来住过。宿舍虽不是自己的,却完整了一个家庭,让一对贫困中甜美的人升腾起无尽的遐想。
当母亲沉醉在初为人母的喜悦中时,厄运却突然降临。父亲患上脑癌,残酷的现实将刚刚营建起来的梦击得粉碎。生我时母亲大出血,之后又大病一场,接着父亲病危,他不久便撒手而去……留下病恹恹的母亲和我。凄凉的日月,艰难的生活,让年幼的我无法感知家的概念。
父亲走后,我和母亲搬离了学校,投奔乡下的外婆。断了一切经济来源的我们,当时只能靠年迈的外婆牙缝里省一点口粮艰难度日。母亲营养不良,早早就没了奶水,只能靠米汤喂养。我每天饿得嗷嗷大哭……艰辛岂止这些,买不起肥皂的母亲,洗衣服只能在池塘里漂漂。有次隔壁邻居实在看不下去,回家拿了块肥皂给母亲。偶尔,村里人也会舀一小碗米送来给我们母女,舅舅隔三差五送些稀饭,毕竟那年代大家都不容易。巧的是,二姨妈没过两个月生下表妹,怜惜我的她,用奶水喂养表妹的同时也喂养我,让瘦小的我逐渐胖起来。听二姨妈讲,那时我一见到她,便高兴得手舞足蹈。
寄人篱下不是家。我出生一年后,母亲便把我托付给外婆,自己出去打工,她下定决心建一个属于我们母女的家。
那年代,找工作谈何容易,母亲没办法,只有去建筑工地做小工。每逢下雨,她才会从工地回来看我。有次,我刚好生病,半夜心里难受,母亲还没来得及点亮煤油灯,我就“哇”地吐了一枕头。母亲清理完,抱着我放声大哭,她的无助、艰辛、痛苦、焦虑、孤独、悲观……似乎一下子发泄出来,她多么渴望给我一个家,给我一个温暖的小屋,给我一个属于我们母女的空间,不受别人白眼和议论。那时,建一座自己的房子的愿望在她心里更加强烈起来……
整整两年,母亲在外拼命干活,从来舍不得乱花一分钱,家里的日子也渐渐明朗起来。她取出攒下的钱,买来木料、椽子、芦帘等建房材料,没钱买砖头,就请舅舅和二表哥帮忙做土坯。那时,他们白天在生产队劳动挣工分,只有起早摸黑帮着做土坯。做土坯是力气活,二表哥当时是个半大孩子,母亲每天炒一碗油盐饭给他吃,不影响他长身体。而她煮点稀饭,干的捞给我,自己总是喝点汤汤水水。家里养了两只老鸭,下的蛋,母亲从未吃过一只,一部分给我吃,一部分拿去小店换了油盐、肥皂等日用品。几个月后,土坯墙砌好了,只差屋顶上的瓦了,母亲实在无力购买,正一筹莫展之际,大队出于同情,批了张条子救济,母亲才从窑厂拉回瓦块,终于让梦想的家如愿以偿。
对于一个柔弱的女人来说,两间土坯房是母亲的骄傲。建造过程中,不免欠下一些债务及人情,母亲便又出去做工挣钱还债,还买了一些物品送给帮助过我们的人。自从搬进土坯房,我也就有了自己的家。那年我四岁。
关于七十的散文4:精神家园的守望者
文/柳长青
孔子说,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我观张卫生几年多来四处忙碌、多方奔走,想起与他相识以来种种不寻常之举动,顿觉他虽年过七十却已经基本上进入了“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这个“从心所欲”就是他举重若轻地做成了他所想要做的那一件件看似简单实则劳筋骨更苦心志的大事,“不逾矩”就是他的所作所为都没有背离他要为黄冈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些实事作点贡献的初衷。
我一直把张卫生作为一个苦苦追求痴心不改的业余诗人来看待和敬重,从不奢望他写出流芳百世的不朽诗篇。不曾想,他竟于无声处写出了《巴河赋》《东坡赤壁赋》这两篇被人称为横空出世的雄奇之文。黄冈诗词界对此好评如潮,对张卫生的赞许、支持、肯定远远超出众多人们的预期。不久,张卫生又在人们心里激起波浪,他高擎巴河文化大旗,振臂一呼,巴河文化学会应运而生。来得那样快、那样顺,简直让人不太相信。而且学会里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大家如云。由此不能不叫人对他刮目相看。一般学会成立,热闹够了,风光够了,过不了多久,自己就慢慢冷清下来了。不曾想,由他策划主编的大型综合性刊物《巴河文苑》犹如一磅重型炸弹投进黄冈文坛。该刊集诗词歌赋、小说散文、书画摄影、剪纸篆刻、楹联曲艺、民风民俗于一身,其中不乏雄篇佳作,大家手笔,传世文章,并有许多内容为我见所未见、闻所未闻,极具收藏价值,可以反复翻阅,长久回味。一卷在手博大精深。即拥阳春白雪又兼下里巴人,其内容之丰富,印制之精美,实在超出我所能见到的本地刊物许多。
我和张卫生相识不长,相见也晚。2007年底,黄州倡议成立文化产业商会,在审查商会常务理事人选时,我第一次见到了他的大名,当时甚为纳闷,一个建筑公司的老总,因何缘故要加入黄州区成立的文化产业商会?在成立大会上,我第一次见到他,只见他和颜悦色,谈吐不凡,是那种腹有诗书气自华之人。后受其多次诚恳之邀,我专程到其公司造访。只见公司办公室内的几处墙壁上都贴满打印清新的诗稿,听员工们说这些诗都是他们张总写的。这次诗墙会,使我对他有了一种全新的认识,这是一种钦佩之余让人倍感心悦诚服的一种敬重。后来,又看了他写的黄梅戏小品《仙女赞黄冈》,民歌《太阳出来照巴河》,甚感趣味良多。再后来,又读到他撰写的楹联,上了他的“微博”,感到他不但涉猎广泛,还能与时俱进。更有一次,他为祝贺一个朋友的生日,写了一首七律,我乘兴朗诵,竟博得满堂喝彩。我知道这都是他的诗写得好的缘故,但我把这次偶遇,当作与他的一次和答,而深藏在记忆之中。2009年,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我在黄州组织6场各有600人同时参加的群众文化活动。我为其中一项活动向他寻求赞助,未等我开口,他就反问:“黄州真正有钱的商人、企业家多得吓人,你怎么单单找我?”我说:“道不同不相为谋也。”我话未说完,张卫生抢着说:“就凭这句话,再难我也要表个心意。”真是意趣相投,他说:“你说道不同不相为谋也,一下子把我们两个人的感情拉近了。其实,我说这话也是情急之中脱口而出的大实话,并不曾作任何精心之准备。”但他确实认可了我的说法,并且好像还有些感激我。我们一直都不曾言明我们的“道”是什么,但我们两人的心中都有不点就通的灵犀,这是一种我们相互信任的默契。到市委宣传部工作后,张卫生几次主动找我,要求赞助送楹联进社区、送楹联下乡。他说,这主要是他要为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尽些绵薄之力,多少做些贡献。从我向他索助到其主动赞助,其间无不折射出他的热情慷慨,他对社会的坚定回报,闪烁着他对文学艺术的深爱与追求。
张卫生在书写物质文明的辉煌之后,又大笔书写精神文明的辉煌。他领导的公司既重产值、利润之实绩,更重“文明单位”之“虚”荣。他在本该尽享天伦之乐、颐养天年之时,又扛起巴河文化研究的大旗,继续弄潮于文化建设发展的滚滚激流。这就是他的追求,他的精神,也是他赢得世人尊敬的最可贵之处。也许有人说,张卫生现在有钱了,当然有条件去附庸风雅。其实不然,张卫生对文学艺术的孜孜追求,是几十年如一日痴心不改,并始终向着光辉的顶点不曾停息的攀登着,取得了企业、文化的成就。他从小辍学,又游走四方做窑货郎,几十年来写出诗篇千首之多并有《巴河赋》《东坡赤壁赋》在黄冈文坛独树一帜,这又是何等的艰难!在黄冈大地,像张卫生这样看重文化的长久生命和深远影响,几十年默默追求、痴心不改,而终有建树者,人数不多。在向“钱”看而不向前看、有利就想而不谈理想的当下,张卫生之类不重钱财,而重文采之人,不是多了,而是少了,太少了!因而,张卫生既难能更可贵。诚愿我们身边的张卫生一天天、一年年地多起来。
古人把“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称为人生三不朽。何祚庥院士说立德就是做人,立功就是做事,立言就是做学问。我说张卫生就是一本可以称之为“三不朽”的书,读他就知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做学问。
关于七十的散文5:近邻胜远亲
文/曹光雄
我和老伴均年逾七十,两个儿子都不在身边,一个在外省落户,一个即使住在同城,也不能天天守着我们,我们可算是真正的“空巢老人”。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上一些力所不及的难事,这些难事又都是小事,“远水解不了近渴”,怎么办?这就全靠小区院内邻居们帮忙了。
一次,老伴看病要带医保手册,可是放医保手册的抽屉却怎么也打不开。我用起子撬,将锁眼砸开,拿带钩的铁锤使劲往外拉,统统无济于事。无奈之下,我想到楼下退休的张主任那借锯片,把抽屉前板锯开算了。热心的张主任拿着工具说,我跟你去看看。到我家后,他扑下身子,将旁边抽屉搬出,用手电照看坏了的抽屉底部,发现是一个滑轮错位掉槽被卡住了,他耐心地把抽屉滑轮往上托扶正,一下便将抽屉拉出,不但顺利取出了医保手册,还保全了抽屉没被损坏。
还有一次,老伴自己动手油漆杂屋铁门,对楼退休的刘科知道她有腰疾,不便弯腰,便主动帮忙。他冒着酷热,从打底子到两遍漆全部刷完,足足花了两天时间,连我们家一口水都没喝。
更有,小区门卫轮班的三个保安师傅,遇到我们不在家,有快递件送来,他们都热情代为签收;有时我们外出旅游十天半月,他们将我们订的报纸都妥善保管,待我们归来如数转交……
孟子说:“乡田同井,出入同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俗话也常说:“千金买宅,万金买邻”、“邻里好,赛金宝”;“亲戚在官府,不如邻居养黄牯”。一点不错,这就是“近邻眼前水”,随时可“解渴”呵!邻居间见面打个招呼,有事互相帮一把,不仅使彼此的生活更加方便,而且传递出一种浓浓的暖意,摒弃了城市里“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淡漠。
与人为善、以邻为伴,这让我们老两口受益匪浅,这也是我们的城市文明、和谐的体现。
关于七十的散文6:姥爷走过的路
文/冯启睿
我的姥爷已经七十多岁了,两鬓斑白,但面色红润,慈祥的脸上镶嵌着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姥爷的兴趣爱好极广,文章诗词、古玩奇石等,但唯独书法整整伴随了他的一生。
小时候,经常看见姥爷在他的桌前挥动一杆毛笔,房间中总是充满着墨香味,我总会不自觉地围上前观看。见我对书法饶有兴致,姥爷别提有多高兴,问我要不要学写毛笔字,看着姥爷家厅堂里一幅幅裱好的字,我郑重其事地点了点头。之后,每次放假我都去姥爷家学写毛笔字,从横、竖、撇、捺,到土、木、水、火,从每个字结构的把握,到整体的布局。在姥爷悉心指导下,我的大字稍有起色。当然闲暇时间,姥爷也会讲自己在书法道路上所经历的故事,让我听得津津有味。
姥爷自幼酷爱习字,小学毕业后,就读于甘肃师大附中。初中三年适逢大饥荒,人们都在饥饿中挣扎,姥爷就在这时因家境贫窘被迫辍学。人生之无奈使他失去了求学深造的机会,但这并不能消减他热爱书法的热情。他经常省吃俭用从书店里买来一本摹帖,能忘记吃饭睡觉,看好多天还爱不释手。有时他就在空地里拿根棍子,写了又擦,擦了又写。就这样一遍一遍地练。凭着自己的刻苦钻研和上天赐予的天赋,不管时运怎么不济,命运如何坎坷,都没有动摇他追寻目标的决心,终于一步一个脚印,坚实地接近理想的彼岸。他的书法造诣一步步提升。他慢慢发现自己对待艰苦生活的态度变得平和许多。日子虽苦,但总有一种力量支撑着自己,回忆起那段蹉跎岁月,姥爷也禁不住热泪盈眶。
在姥爷的书柜里,我略加翻拣找到的都是元曲、宋词、汉碑拓片、古籍版书等。姥爷的作品在全国书法大赛中多次获奖,并入编多部书画集。姥爷经常说:“活到老,学到老。会心不在远,得趣不在多,只要保持自由的天性,享受心灵的愉悦,与世无争,就是难能可贵的。”也许这段话现在我还不能完全理解,但以后我可能会享用一生。
我渐渐发现每次与姥爷的交流,会与他的距离很近,甚至亲密无间。但有时我也会感到与他的距离又很远,其实这段距离便是他走过的这段路,使他总能站在比常人高的角度看世界。
关于七十的散文7:峥嵘七十载金秋迎国庆
文/苦乐年华
岁又临秋,暑消凉至,观远山,绿意渐斓;斜阳若虹,长空铅华涤尽,雁阵高飞,振翅南归去;田园阡陌,佝偻脊梁,逢秋时节,农人收割忙,欢声笑语,丰年谷满仓。瓜果弯枝,菊蕊怒放,丹桂送暗香。
七十华诞,举国欢腾。忆往昔,积弱众欺,列强铁蹄,遍蹋华夏大地;鸦片迷人心智,狼子野心,贪得无厌,八国炮火,轻易破国门;圆明园,艺术圣殿,聚先祖智慧之结晶。豺狼垂涎,烧杀掳虐,肆意妄为,一把欲盖弥彰之火,顷刻灰飞烟灭;无能清庭,委曲求全,割地赔款,置黎民于炼狱人间。
民国初年,曙光欲现,然军阀割据,神州大地四分五裂;撮尔小国,弹丸之地,觊觎之心未泯,趁虚而入,欲建东亚“共荣圈”;东三省,犹立傀儡,搜刮民脂民膏,掘地三尺,多少财富,皆为囊中之物;泱泱大国,遍地宝藏,豺狼怎可无贪念;剑指朝野,欲虐神州臣服,权者懦弱,为偏安一隅而退避三舍。
民族存亡,值此关键,伟人振臂高呼,万人同举镰刀斧头,星星之火,瑞金燎原,八载峥嵘岁月,神州同仇敌忾;多少英雄豪杰,抛头颅,洒热血,皆为自由而战,多少华夏儿女,前仆后继,勇抗外敌,民族兴亡,匹夫有责。
然胜利之果实,未及品尝,独裁终难容,不惜同室操戈,与民为敌;围追堵截,无所不用其极:“宁可错杀一千,决不放过一人”;“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幸伟人高瞻远瞩,雄关漫道挥墨迹,强渡乌江,四渡赤水戏顽敌,遵义会议指明路,四大战役定乾坤,政权终确立。
天安门城楼,已丑年癸酉月甲子日,昏睡百年,民族觉醒,建国伊始,百废待兴;看华夏大地,万民同心建家国,百尺竿头,循序渐进,经济特区,适宜国情,伟人睿智,改革开放促发展;宏图大业,江山一统,雪百年耻辱,香港澳门终归祖;四十载风风雨雨,一步一印记,东方巨龙,自此崛起于世界民族之林。
观新时代,国泰民安,歌舞升平,民族复兴,精进未停,一带一路,普天共享成果甘霖;然岁月未曾静好,拭目天下,皆虎狼环侍,跃跃欲试;忘记过去,即意味着背叛;居安须思危,历史岂容重现,国强则民安,国弱则民难;然那港独台独之列,未尝国破家亡之苦,甘为外敌棋子,作那害群之马,终将遗臭万年。
金秋十月,清风送爽,战鹰蓝天翱翔;大海碧波,战舰如梭,浩瀚宇宙神舟飞过,超强电波,天地联络,月宫不仅限于远古传说;滚滚铁流,队列整齐,青春飞扬之中华儿女,时刻准备保家卫国;上天入地,巨龙腾飞,此即民族团结之灵魂,扬我国威,固我国门,还看沙场点兵。
盛世中华,八方来贺,吾辈华夏儿女,当以强国富民为已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发展之道注定不曾太平,未雨绸缪方可防患于未然,自强不息,卧薪尝胆,韬光养晦,爱吾中华,此当无愧于心,无愧于龙之传人。
关于七十的散文8:两棵树
文/李宣华
七十有三的父亲和人谈到我这个儿子时,总觉得有点愧疚。就像我读中学的那几个年头,每每和同学朋友谈到父亲时,我总直言不讳,说父亲“用黑手毁了我的幸福童年”。
父亲的手的确黑,精瘦精瘦的。在那些个匮乏的漫长岁月里,他就用这双黑黝黝的手,有波无浪地操持着一家老老少少十余口人的生计,让大家都不饿肚子。当然,能有这样的认识,是我怪罪父亲相当长一段时间后的彻悟。之前的我,觉得父亲手黑,黑在他的冷漠无情,黑在他的狠,黑在他的不问青红皂白。
一切怨愤的导火索,缘于老家木屋一侧的两棵树。要说呀,我的老家山高林密,在那些个年代,缺衣缺食缺钱,最不缺的便是树,触目是绿,有什么好稀罕的呢?我们这些娃,心心念念的这两棵树,就是父亲野外挖幼苗回来种植的,一棵梨树,一棵李树,这两棵树每年都硕果累累。
梨树结出的梨,不能用“个”来形容,充其量只能用“粒”来考量,一粒一粒不及消瘦父亲跷起的拇指头大,涩而无味。李树倒好,结出的是黄李,五六月份成熟,乒乓球大小,酸酸甜甜的。只是,我们没有多大口福,每到成熟时日,就不知从哪儿闯出一群长尾黑鸟,成天待在屋后树林里,一旦树周没人,就黑压压一片落满枝头。不出三日,便将满树李子吃得个片甲不留。
就是这样的两棵树,被我们这些村娃们奉若珍宝。私塾放学或平日里路遇,只要习惯性地对伙伴们一说“我在树下等你”,定会得到热腾腾的响应——无论春夏秋冬,只要没有冰雹雨雪。
这是怎样的两棵树呀?其实,这树实在再寻常不过了。两棵树相聚不到四米,梨树高,李树矮,但两棵树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都在五尺左右高的地方,同向开了个叉,放上一根硬实的竹竿,便成了村娃们翻转嬉闹的单杆。
我们的私塾老师年岁大,且行动不便,从来没给我们上过体育课。单杆怎么玩?这需要自悟。最初是父亲在横着的木条上挂了两根野藤,藤上垂挂一些需要风干晾晒的东西。我们由此受到启发,到山里砍来木通果的藤条,绑到横杆上做秋千。后来,我们又在摸索中学会了做类似于引体向上的竞技,以及在横杆上玩平衡术,等等。反正怎么玩都乐趣无限。
也正因为这两棵树,我成了小村二十多位村娃中说话较有分量的两位“孩子王”之一。另一位“王”,年龄比我小,我心里是默认他为“哥”的,因为他家开了小村唯一的杂货店。和他处好了关系,说不定他一高兴,就会把嘴里含着的硬糖掏出,用手抹一下唾沫,送到我嘴里,让我也含个三五秒钟,过把瘾。当然,我也十分清楚,因为家中的这两棵树,我在他心目中也是有举足轻重的分量的。
有时天一亮,听到家里的狗吠,便由此断定村中、村尾或村子对面的伙伴来玩了,便立即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利索地起床,跑到树下汇合。常有惊喜,也常有失望,但诱惑力经年不减。
两棵树,不知给童年带来了多少喜乐。到山外求学当寄宿生那年的一天,我们几个村娃分手回家时约定,次日上午在树下相聚,不见不散,还相互拉了钩。可是,残酷的现实告诉我们,在回家前三天,父亲已经把两棵树砍倒了!理由是,家里要较大规模地种植袋装香菇,这里要建烘烤房。
天生急性子的我,那时正进入叛逆期。如今想起那一场景,依旧历历在目。我把眼睛瞪得通红,哭嚷着找父亲算账:“村空地那么多,为什么要紧挨着房子,把烤房建在这里?你给我赔,立马长两棵树出来!”父亲是个暴躁如雷的人。但那天他什么都没说,脸上始终赔着笑脸,一个劲地表示道歉。让他感到回天乏力的是,始终无法得到我的谅解。
知道父亲要把烤房紧挨着木屋建,是为了晚上看管火候方便;知道父亲为砍这两棵树,曾一连几十天辗转难眠……这些,是许多年后,我从母亲的一次次无意间的话语中感知出来的。听邻居说,砍树那天,父亲还特意叫母亲按家乡最高礼节燃放了鞭炮哩。啊,父亲,你为什么不早告诉我这些呢?可是,他早告诉我,我又是否能理解呢?
如今的我,依然一次次在梦中,回到那两棵树下驻足,除了等候我的童年伙伴,还等我的父亲……
关于七十的散文9:慈母仁心
文/潘松平
深深地读着您七十三岁消瘦的脸庞,那眼角两侧长而细的鱼尾纹,那满头的雪花,流溢着几多的期待和沧桑。紧紧地搂着您坚强的肩膀,不管岁月如何无情地砍削您的年华,不管现在的您经历了多少蹉跎,您的名字就是我们的光彩与骄傲,您永远是指引我们前进的灯塔。
您的眼睛,能把我们曲折的道路照亮,您的耳语,是激励我们不懈奋进的音乐。时间无法停止轻缓的节奏,您用慈爱的纤瘦的双手,把我们从襁褓中摇大,让我们在风雨中逐渐坚强成长。不管我们为了美好的生活奔向何处,仍然希望在您慈祥的羽翼下,静静地聆听您的循循善诱的教诲。不管四季变化,我们有意的报喜不报忧,也抚不平岁月带给您的憔悴。您的身躯如苗岭青峰的巍峨,让我们在您的肩膀上屹立;您的叮咛如清水江的河水沁人心灵,让我们深记教诲。
我们祈祷时光之河倒流,让您步履昂然的走在四季的风景里。我们随着风流浪,伴着星光歌唱,忘不掉您每次电话里泉水叮咚的唠叨;在清澈的巴拉河畔,少不更事的我无力减轻您的负担;在发达喧嚣的海边都市,我增加了您的担忧;在侗乡寂静的荷花塘,我只有趁空多回去几次,看看您眼角那闪动着喜悦的鱼尾。
您,永远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的辛勤操劳着。您的爱,恒古不变,流芳百世;您的爱,不是闲情雅致,不是矫揉造作,是一腔的热切和不停的期盼,是一辈子的勤劳与贤惠。您的孕育,您的呵护,您无怨无悔地默默奉献,不管任何时候,都是生命中赤橙红绿青蓝紫的流光溢彩。
您,就是我们心目中伟大的、有一颗平凡仁心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