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关于年轻的散文(精选8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关于年轻的散文1:人生的趣味
文/陈大新
我年轻的时候参加演讲比赛,写了一篇演讲词,叫《寻求完美》,后来穿过了一些岁月的树林,才知道完美是不必寻求的,因为完美不在人间,而且凡一个或一件事假如真的达于完美了,也就无趣了。
幼童总让人觉得可爱,是因为小孩子稚拙得有趣。任何动物幼小时都让人爱怜。若交朋友,和老于世故的人在一起,是难有乐趣的。中国古时候的艺术家都懂得拙朴的审美价值。大凡艺术品,神似就好,一到酷似就匠气十足了。日本文学评论家厨川白村也以为天衣无缝不如鹑衣百结。他说:“因为路上有失策,有为难,所以旅行才有趣。正在不如意这处所,有着称为‘人生’这长旅的兴味的。”这话乍听起来会令人不解,难道人生一帆风顺不好么?我们不都是如此相互祝愿的吗?其实细想,厨川白村是对的,什么都很容易,什么都顺利,人生的兴味又何在呢?
莫泊桑的《项链》里罗瓦赛尔夫人因为弄丢了借来的一串钻石项链,改变了她的人生,原本是小职员的夫人,体验了底层劳动妇女的生活况味,虽说命运弄人,但挫折也把罗瓦赛尔夫人从无聊的生活中拽了出来。处于困境中的人们,为了一件事情的奋斗,哪怕是为了养家糊口所做的努力,从中迸发出来的活力、生机,都是中产阶级人士身上所稀缺的。
希望着人生有些趣味的人们,是不必计较功名的,假如我们离成功一步之遥而功亏一篑,假如我们受到了一些委屈,失去了一些机会,与人生的趣味相比又算得了什么呢?人生的趣味在于走出世俗成败的怪圈,达于精神享受的乐园,这需要我们将自己看成是人生的主宰,而不是命运在主宰我们。是我们意识人生中还有一件该去完成的任务,需要为此去努力。这期间就产生了许多的趣味,这趣味就在许多的悲欢离合之中。
鲁迅在《壁下译丛》的“小引”中说:“我是向来不想译世界上已有定评的杰作,附以不朽的,倘读者从这本书中,于介绍文字得一点参考,于主张文字得一点领会,心愿就十分满足了。”鲁迅这样一位给人一种战斗姿态的人生,其实也是很讲情趣的,他不仅收古玩,懂得木刻艺术,还喜欢看电影,喝酒也必要喝到“陶然”。
明代文学家袁宏道在《叙陈正甫会心集》里说:“世人所难得者趣也。”他将世人分为四类:玩世、出世、谐世和适世。而崇尚情趣的人生,也就是“适世”者了。如果谐世做不来,出世做不到,玩世做不了,又何妨做个“适世”者呢?当然,做有情趣的人也还是要努力才行的,那么就算这努力是个“笑话”吧,仍求一个有趣,心愿总可以十分满足了。
关于年轻的散文2:宁缺毋滥
文/余小英
五年前,年轻气盛、激情满满的我一度痴迷CDR软件编辑简报的美好。由于喜爱,常常不知辛苦地自学,一次次将文字与图片汇集在策划周全、定好尺寸的图框内,反复多次地编辑、修改、打印,如同做一项精准的试验。当我自认为还不错,怀着激动的心情送给主管领导审核,满心期盼能一次通过审核的时候,主管领导并不领会我的心情。他每次都会提出修改方向、细节,以致我常有反感、抵触情绪,心里抱怨主管领导不知干事人的辛苦。他总有提不完的建议,是不是在故意刁难我?抱怨归抱怨,我最终还是遵循主管领导的意思,利用晚间加班反复斟酌、仔细修改,最后再交给主管领导审核。他首先肯定我认真负责的态度,随后就告诉我宣传简报的主旨——宁缺毋滥!宁可少一些,也不要不加选择地贪多凑数。要做就要做好、做精、做细。
如今,体悟当年,我幸运自己碰到一个铁面无私的好领导。觉得他当初的严格要求,不仅为我指明了工作方向,更为我指明了未来走向。他每次的严格要求,一次次打击我的自以为是,不但磨炼了我的意志,也逐渐在锤炼我的急性子。使我提高的不仅仅是技能技巧,更重要的是成熟了心智,收获远远胜过工作取得的成效。我还从工作中联想、彻悟:生活更需要以宁缺毋滥的姿态换取优雅从容的未来。
每一份努力都是实实在在会让你变得更好的存在,不仅影响你的当下,还影响你的未来。没有什么路是白走的,没有什么事情是白做的。很多看似没什么用的事情,其实都是成长的基石。选择一条路自己走到头,抑或群策群力,有误即改,用勤奋耕耘,慢慢磨砺,主动权在我们自己。做任何事,如能执念于宁缺毋滥,就会越做越好,包括心境也会这般清朗透明、淡泊宁静。
关于年轻的散文3:转身之后的爱
文/秦風
年轻时,常常渴望着感受爱情的纯美。
等到渐渐长大,经历过离别和错过,品尝过爱的味道里甜美、温馨、幸福,猜疑、占有、等待、痛苦相交缠的刻骨滋味,才明白这世间有许多爱,就在一个转身之后。
就在此刻,努力想要忆起那些曾经在自己的生命中刻下伤痕的人,那些曾经多么令人炽热和心跳的瞬间,竟然只剩下模糊的一片印迹,朦胧而淡然……
也许,年少时候的爱情真的可以这样轻易地就被遗忘,遗忘在日日夜夜不停转动着的时光机里。
只是,在快要忘却的时候,内心深处却闪出一张脸,那张熟悉的脸上写满了许多欲言又止的深情和忧郁……
一颗心蓦然地、生生地被回忆刺痛了。
那样深情的眼,那张忧郁的脸,是记忆中永远无法抹去的痛啊,脆弱的生命里,只有他,曾经那样令我的心魂飞魄散地裂过碎过!
也许,尘世间最无奈的爱情,是彼此最懂得的人相遇了,却不能够相爱,相爱了,却不能够相守!
为什么,最深爱的人却被爱伤害得最深?
是不是只有心碎,是不是只有转身,才能留住瞬间的永恒,而思念,才永远不会老去……
苦苦地想,疼疼地忘,而当时间从指尖匆匆流走,才惊觉记忆深处剩下的那张脸,就是一生中的最爱啊!
眼角有一滴泪倏地滑落下来,打在手背上。
冰冷的晶莹,在刹那间飞溅,开成一朵伤痕累累的小花,烙印在胸口。
终于明白,人生中注定有一些爱,在一个转身之后……
关于年轻的散文4:青春的青涩
文/颜霞
我们年轻,所以任性,我们拥有最美的光华,所以张狂,我们少年柔软的心,会做无边的畅想,也会兀自发出阵阵感伤,也许是为着迷离的过往,也许是为着彷徨的未来。天旋地转之间,徘徊无依,流离失所,广袤红尘,不知何方才能够容纳青春的悲怆和清寒。其实每个人都在忙于自己的悲伤和欢喜,有谁会怜惜你孤独的背影。无垠的黑夜,我们青涩的感怀灼亮点点火星。
而幻境的出现,使我们迷失了方向。黎明的光亮,在梦开始的地方。风,吹醒了梦,梦带来了希望,希望点燃了梦想,梦想随风飘扬。只是沉醉于安逸的心,伴着荧幕的光影,四处飞翔,无处安放,也无法安定。我们都知道,青春的容颜会在时光里老去;可蓬勃的人生会在回忆里永远年轻。因此,为梦想追逐的少年,懂得,梦就在不远的前方,所以执着在仓皇的青春里孤寂的燃烧,桀骜而傲然。天使会看见,滚烫的眼泪里,折射的是少年青涩的执着点缀生命无聊荒漠里的绿洲。
黑夜像一朵缓缓展开的黑色玫瑰,可是这样的黑暗让我们猝不及防,因此受伤。当一大片的黑暗瞬息扑天而来,感觉像是谁要吸食掉自己的灵魂,可我们无能为力。于是少年的我们像受惊的小鹿跌跌撞撞脱离了轨道,闯进了荆棘的草丛。于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抛弃了木槿花的信仰,开始疯狂追求彼岸花的炽烈。当少年纯白的衬衫换成了一件件黑色的风衣,心底慢慢滋生出老鹰般的野性。于是不经意的邂逅,心动,少年的我们究竟逾越了多少?时光让青春这张卡无限为我们买单,让少年狂妄的眼睛里容不下别人的沙粒,让我们青涩的叛逆和爱情慢慢在生命的锦缎刺出一朵朵精致的花纹。
秋风,没有记忆中来的那么早,也没有盼望中的那么迟。偶尔星空下一次深深的回忆在风中四处纷飞,点缀着落叶的萧瑟,渲染着成熟后的荒凉。记忆里的天空,无风,无雨,平平淡淡的日子,简简单单的生活,单纯的梦幻,纯真的无暇;你在我耳边轻声的呢喃,清晰的仿佛才是昨日说的,可那些如同咒语一般的承诺,在梦醒来的时候,还是远走了天涯。我们抱着渐失的影子,背后烟花绽放,充满笑容的岁月,好似遥远前世的约定,一切来的那么悄无声息,却走的轰轰烈烈,落单了的孩子,孤独无助,可终究是要努力对着天空说,走吧,走吧,走吧。愈发英俊或美丽的城堡主人喜欢将青涩的送别埋在脑海里的那棵老树底下。
思绪蓦然幻化成落寂的枯叶,当失去所有润泽的翠叶飘落下枝头时,随之凋零的亦是大树深深的思念与寄托。蒲公英样的少年懂得不再任由自己堕落,不再让自己徘徊于黑暗的边缘,懂得,无论黑夜多漫长与寒冷,那日出,那光明依旧会准时到来。懂得说一声安好,便会有许多悬着的心能稳稳的落下。高大的身影下,我们青涩的成长折叠成一枚由眼泪与独自承担的痛苦制成的底片。
尘世下的我们,有着青涩的感伤,青涩的固执,青涩的叛逆与爱情,青涩的送别,青涩的成长。虽然青涩可是美丽而又清新,这样的青涩一世便只能有一次,我想,任谁都会觉得它是最美好的,包括城堡里的公主与王子。
关于年轻的散文5:年轻的翅膀
文/金娥
弹指一挥间,2年的时间就在绘声绘色的讲课中,在埋头批改作业的笔尖上,在上下课铃的交替声中滑过。
还记得,小的时候,“老师与学生”的游戏是我的最爱;还记得,上学以后,能歌善舞的老师是我心目中的天使;还记得,中学毕业时,我在志愿栏里毫不犹豫地写下“师范”。
因为年轻,我幻想能拥有翅膀像鸟儿一样飞越高山;因为年轻,我幻想飞越大海去追寻心中的梦想。而我心中的翅膀正在教育的领空展翅飞翔。
我要飞向先进的行列。记得初上讲坛,我后悔过、徘徊过,但我一次次说服自己:既来之,则安之。我一次次警醒自己:不要做时代的淘汰者。俗话说:“不想做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既然在教育的土地上耕耘,就一定要有收获。永远忘不了实习指导教师给我的评语:你将来一定是一位优秀的语文教师。这句话成了我工作的动力,成了我事业前进的灯塔。今天,虽然我离优秀教师的距离还很远,但只要心中的灯亮着,就有希望。
我要飞向课改的前沿。勤奋好学、学而不厌是教师的美德,特别是要改革的今天,特别是我们这些年轻教师,一日不学,犹如落队之雁。我时常担心将来某一天,我会成为一个无源之水的教师,所以我如一只口渴的乌鸦,四处找水喝,去年我参加本科函授以求专业知识之水,又购名家教法以求创新教学之水。我不渴求自己能成为教师群体中课改的领头兵,只求自己是一位忠实的课改实践者。我只知道,我站在讲台前,就是一只引领雏鹰起飞的领头雁;我只知道,我今天的教法将影响到学生明天的思维,所以我要让他们在学习中得到快乐。
我要飞进学生的心灵。“不热爱学生的教师不是好教师。”无数优秀教师的实践证明:教师对学生的爱能使师生在心理上接近起来,能在师生间架起一座互相信任的桥梁。自从当上教师,我就想当一位新型的教师,一位学生喜爱的教师,但到目前为止,我没有做到。上周,我们班内进行了一次学生评老师的活动,尽管30份问卷,对我最满意率超过90%,但意外的是居然有1票对我不满意。显然,我还未飞进每一位学生的心灵,这也让我悟出:老师应用尊重、真诚、理解的心去热爱每一片绿叶,让每一片绿叶上都撒满阳光,都有跳跃的音符。
飞向先进的行列,飞向课改的前沿,飞进学生的心灵,年轻的翅膀承负着一份份厚重与博大,因为年轻的翅膀只有飞翔才能寻求平衡的支撑。不飞,翅膀就会退化,不飞,生命就会枯萎。
翅膀不能停止飞翔,生命更不能停止飞翔。教育的领空为我们这些年轻的教师提供了广阔的天空,让我们飞出蓝天白云的空间,飞出海阔天空的舞台!
关于年轻的散文6:电视情结
文/梅方明
静夜闲读,隔壁那对年轻夫妇争夺遥控器在嬉笑打闹,陡然使我想起了在乡下看电视时的趣事。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那时小村刚通电,有一家开代销店的老板率先买了台十二英寸的黑白电视机。父辈们说,当时若想看电视得早早准备,迟了一点只能站在后面的板凳上从前面的人头缝里瞧,或是被挡在门外。物以稀为贵吧,主人说每周一、三、五不放,二、四、六才放。
一天晚上,因节目非常精彩,里面不时传出笑声,外面的人又苦于挤不进去,有个聪明的孩子剪断了电视机的室外天线,趁乱抢占了最佳的位置。至今还清晰地记得,有一个晚上站在郑姓人家的鸡舍上看电视,久站脚酸,感觉脚下有绵软的物体可坐,也未多想就坐了上去,不久感觉屁股上有许多针刺般的疼痛。原来只顾看那精彩电视节目,我竟然坐在了满身是刺的仙人掌上。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拥有电视的家庭也多了起来,看电视也有了选择的余地,张三家人缘不好不去他家看,李四家看电视会斤斤计较也不去,无形之中就有了谁家人多谁家人缘好的说法,同时主人也感到非常地自豪,往往备有瓜子、香烟与看客们一起品尝。
有时遇主人有事缠身或想早早休息而又不便明说时,主人往往把电视的调台旋钮来回地拨转,名曰选好看的节目,实则是要关机。明智的看客往往起身告辞,另选一家去看自己喜爱的节目。
时下,黑白电视早已绝迹,一些大屏幕、液晶电视等也纷纷进入了寻常百姓家,电视也由无线、有线到数字电视。现在也不再有为了看电视而串门的事了。然而,一家几口人在一起看电视却常生莫名的寂寞,手握遥控器却难找到满意的节目,真不知是欣赏水平高了,还是电视节目制作有问题,看着看着瞌睡便来纠缠,真不知昔日挤在他人家里看小电视,夏日蚊虫叮咬、冬日脚冻得发麻,无一丝睡意地看电视的劲头哪里去了……
关于年轻的散文7:乱弹·乱谈
文/葵花朵朵向太阳
难道这是“年轻”的表现吗?最近几天生物钟混乱,晚上11点多才能睡觉,早上早早就醒了。满脑子都是开学的事,新学校的事,同事的事,班里的事。激动,谈不上;兴奋,谈不上。总之,大脑闲不下来。这就是所谓的“开学综合征”吧。
2天前,学校所有的班主任和科任老师聚集一堂,谈班级管理,谈师德。谈的话题中有一个不可忽略的词语——“问题学生”,这是所有班级中,班主任老师最头疼的一个群体,他们行为放纵、语言放肆、习惯邋遢,甚至不可理喻。许多老师想尽了方法,软的、硬的,曲折的、直接的,方法用尽,可总有那个几个老油条,油盐不进。
我也曾经犯过难,但是,我却分外喜欢和这些所谓的“问题学生”过招。其实,如果你善于发现并喜欢分析的话,你会发现,这是所谓的问题学生,他们并不是表象上的那么无拘无束,相反,都十分可怜,总有一种失败的痕迹投射在他们身上。所谓可怜人必有可恨之处吧!
我们不能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待这些孩子们。在我接触过的,这些所谓的不好管教的孩子之中,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家庭教育的问题。要么家长不管教,孩子在学校如同在家一样不遵守规矩;要么家长太溺爱,孩子在学校受不得任何委屈;要么单亲;要么家庭有变故的;要么心理有问题……正是因为缺失了一些东西,他们的表现才格格不入,过于动,过于静,过于独特。
这几年教过的几个班,有几个特别的学生。特别调皮,特别活泼,特别“扎煞”,如果静下心来分析分析这些孩子的行为动机及背后心理,你会发现他们真的好可怜,甚至是一无所有,别看他们招惹是非、打架骂人,这是不是也是一种渴望被人认同、渴望惹人注目的一种特殊方式呢?在班级里得不到尊重,有的老师看不起他们,被同学们误解,甚至排除在班集体之外。他们渴望获得、渴望理解与尊重。
人都有一些特殊的需求,而这些问题学生,他们的需求有时候并不能得到满足。我们的集体主义教育、应试教育,往往抹杀了一些孩子的天真。集体主义,个人一定要服从集体,大统一最好,有另类的表现就是有问题;应试教育,崇尚分数,考试不好你就是失败者。问题学生,是不是因为他们缺少了一种人文关怀呢?
关于年轻的散文8:古城鱼事
文/风止船直
古城不是城,是一个村。
古城很年轻,不像她的名字,那样苍老浑朴。有时面对一个村落的诞生很惊奇,像一幅一时半会儿读不透的画,却又要执拗去读。这个村子平平静静地横卧在城北的一片沃田中,不言不语,像一个上了年纪的温和老人,慢声慢气向你讲述一个久远的乡村故事。许多年以前,拓荒的一群男子被这块平畴黑土迷惑,他们悄悄地安营扎寨,搭茅筑墙。在荒野四周,他们惊异地发现四座高高的黄泥土堆,方正匀称,坚硬如铁,光芒耀眼,这是北疆四座神奇的古堡,古堡是筑屋的好原料,掘土时,汉子们从堡中扒出了古高丽国的钱币,钵碗,瓷物和铜具,原来,这平厚之地隐藏一段久远的故事。
从那时起,这座百户人家的村落被称之为古城。
平畴之居,让人想起公平。无论有意还是无意,居舍总是那样封闭,收敛锋芒。土墙,红瓦,柞篱,矮榆,甚至园内的青椒,沙果,黄柿,都一一低语寂肃,粮屯犹如坚守岗位的哨兵,虽怀中藏匿丰收和希望,却仍旧保持沉默无声。惯久低调生活节奏的古城,向来以安分守己磨励自己,并且悄然观注周边渐变的富裕人家。满足和稳固,往往是人类赖以生存环境的初始。平畴的南坡后面,是勃利城都,城内的思想文化,经济文明,沿着直达省城的黄沙土路,慢慢渗透和侵蚀某种机能,那些大车小辆的煤木货车和俊男靓女,时不时给古城留下一点点回味和思索。五年前,古城在村东土堡遗址旁,让出一方厚土泽田,力大无比的挖掘机把一向宁静的小村搅醒,如同当初取土筑茅,多半个世纪之后,现代筑路者又一次取走古城沉睡地下的深土陈泥。如蚁的翻斗车将生发醇香的黄土运抵高速公路路基。路建成了,豁达畅直,光亮洁静。古城还是古城,与现代高速公路相比,倍添了几分空静和平淡。和现代柔接过渡,是一次难得的逾越。水柳温和强健,绕过古堡,像夜空中两行星斗,在天幕上闪闪发光,而后向村东道口伸展开,将现代牵引到古城的心脏。按说村东边界不是现在这个样子,天底下事情竟然如此奇怪,因取土奠基,美丽的田野深凹下去,变成一片洼地,相反,村西直达省城的水泥路却高高矗起,自然的互补一再重复现代科学的不灭定律,一个适人生存的新环境诞生,另一个隐蔽的人格生态悄退。高丽人伟岸的土堡已经成为历史的记忆,在她的脚下,一处弯弯曲曲的泥坑终于形成。春雨降临,填满了干涸坑底,日复一日,庄稼在八月拔节时,手执牛鞭慢悠悠赶车的庄稼人取土铺院,目视一汪野水,鹅鸭嬉闹,点燃一袋烟,立刻,心神欢愉,那清清绿水,是人类生活的镜子,从天然水面折射的太阳,才是庄稼人吮吸的生活全部。微风将水面划起有节奏的波光,几只白玉般的幼鹅立在水中高坡处啄羽张望。在池边入口处,变色的柴木和异味的垃圾开始蔓延,水中生出许多红头小虫。取土人眼睛一亮,突然发现水面上黑压压一群鱼在游动,他脸上顿生惊异,五年之后的天然水坑,竟然生出鱼儿?取土人回家拿来钓竿钓钩,下饵抛到水中,抬竿,果真是三寸白鲫,个头匀称,朱唇黄尾。
这是一个不设防的公共天然鱼场,在熟稔猎鱼高技的人类面前,天然白鲫将面临怎样一次恶运?古城,自古无河无溪,原本是干赤旱地,面对水中白鲫,古城人兴奋不已。他们小心地找来竹条或柳尖,偷偷托人从城里买来钓钩鱼漂,静静地坐在坑边垂钓,一条条鲜活白鲫跃出水面,滑入竹篓。他们认真做过计算,水坑的面积,白鲫的密度,垂钓者人数,足以让他们不停地坐在池边安然垂钓。他们约定,要隐蔽消息,对外不要张扬,太小的鱼要放回水中,过冬后明年再钓。至此,古城人终于有了自己娱乐垂钓场所,感谢苍天。一些平日好赌者,干脆远离乌烟障气的局桌,文雅地坐在水边垂钓。一些尊佛敬道的善男信女,向垂钓人讲述,几年前,是他们,不停地向水坑中放生鱼苗,才会有今天成群结队的白鲫,不负信义,天降灵鱼。有人道出千年鱼卵的动人故事,也有人信服天降鱼雨的自然现象。不论怎样,野水生鱼的事实已经成立,重要的是,古城人眼下应该怎样着手保护这些宝贵资源。庄稼人商议,安排几家几户昼夜轮流值班,守护鱼塘,绝不允许外人猎鱼,再者,由治保主任出面与村委会协商,委派专人看管鱼塘,总之,一定要把白鲫保护起来。
古城出鱼的消息一夜间传遍全乡。一些邻村和沿河的村民闻讯赶来,他们肩扛车载,运来几十米长的拉网,一下子将池塘围个水泄不通。拉网网眼极小,一网拉过,百余斤大小白鲫收入网中。蘑菇般的抛网,从空中落下,像偌大竹筐扣到群鸟头上,一堆堆白鲫被囊入网中。古城人见状惊叫起来,好言劝阻,外乡人笑言:这是你们的鱼么?这是你家的塘么?一向老实厚道的古城人无言回答,是啊,究竟是谁的鱼呢?而后,一天天,几百斤的鱼被网起拉走,又后来,白鲫渐渐少了起来,猎者干脆在水中插上挂子划出领地,被网上的鱼越来越少,越来越小,直到最后,鱼儿没了,坑塘又恢复以往的平静。水慢慢变的清亮见底,红足鹅和花鸭拍打羽翅从东岸飞划到西岸,取土人照例不声不响运走一车车黄沙沉泥,古城人从一场鱼梦中惊醒,忘记了曾经发生的一切。梦醒后,古城人开始嗔怪自己,没有尽力保护好属于自己的自然资源,那鲜活的人类不多见的白鲫,本不该繁生在无路可走的死塘里,五年的生命被骤然间的疯狂捕者一扫而光,自然生态,人类梦想的图景,由于本身的缘故,让生态园变为一统天下人的领地。人类自私与占有欲与生俱来,除潜移默化凭靠理念道德来矫正外,还必须以法的尺度去规范制约。白鲫,当然不是人类斗争的对手,面对无辜的白鲫,人类总是绽笑的胜利者。
古城人最终不能原谅的是自己。